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

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性交往是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社会生活之一。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

亲子关系是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1.早期依恋及其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婴儿大约在六个月以后,与父母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亲子关系,婴儿便形成了依恋。依恋是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一种感情联系、纽带或持久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这种依恋促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接近性。一旦依恋形成,儿童就以各种方式对待依恋对象,如经常接触他们、一起玩乐、做游戏,更为重要的是,依恋对象能给儿童提供一种安全感。疲倦或紧张的儿童会靠近其依恋对象,并且在感情上表现出更大的宽慰,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表现出愉悦和轻松。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在教养院和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问题,包括不能和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在鲍尔比看来,这些儿童似乎是不爱别人,因为在早期生活中,他们失去了对一个母亲形象牢固的依恋关系的机会。鲍尔比在他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之后,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亲近的人分离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来情绪上的问题,早期生活(尤其是婴幼儿期)中的母子分离会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母子联结的破裂或未建立正常依恋的儿童,不仅在儿童期引起种种情绪障碍,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而且将影响整个人生的顺利发展,尤其在人际关系、情绪生活及社会生活适应上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学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行为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可能被其他依恋所补充,但依恋贯穿整个人生,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受早期依恋的影响。

可以把早期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及对在促进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中的启示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己、对父母、对同伴、对世界的信任感、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

(2)母爱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母爱的“度”,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遵循“适度性原则”,即正确的教养方式应是合理的控制(中度控制)和理智的爱。积极的教育态度及行为应该包括关怀、爱护、温暖、理喻等,这有利于儿童的顺利发展,而消极的教养态度及行为是拒绝、分歧、矛盾、溺爱、体罚、威胁等。所以,应尽量避免儿童由于缺乏父爱和母爱所造成的伤害,也应避免对儿童无条件和过度的溺爱而导致的消极影响。

(3)父母应创造条件让儿童去交往,防止儿童过度依恋父母,让儿童在与同伴及其他人的交往中学会新的技能,享受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欢乐,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2.小学儿童的亲子关系

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己作出决策。麦克斯白(Macceby)提出一个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作出。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主要有三个主要的职责:在一定距离里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有效地利用与儿童直接交流的时间;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如解释行为标准,说明如何减少危害)和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作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小学儿童的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与同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但小学儿童与父母仍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们对父母仍然怀有深厚的依恋的感情。与父母的关系在其发

展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儿童的温情、鼓励、支持、期望、倾听及对儿童多讲道理、少用惩罚等行为特征,都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且关心儿童的社会交往,让儿童参与家庭中某些事情的决策,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等都会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父母通过榜样作用、强化和约束,培养儿童形成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方式,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父母参与学校活动的程度和水平、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的质量、父母的期望和观念等都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学业成绩等存在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父母对儿童的发展也具有消极影响。亲子之间也存在非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如父母拒绝儿童、对儿童反应的敏感性较低等,都会导致儿童在行为及情感发展方面的问题,出现攻击行为及反社会行为等问题行为。

总之,父母主要通过自己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别是对儿童的一般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及学业成绩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小学阶段的儿童具体通过教导、强化、榜样、慰藉等心理机制对儿童的社会性产生影响。妥善处理好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不仅要求做父母的要理解和关心儿童,而且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宽严有度。

(二)同伴关系与友谊的发展特点

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儿童除父母、教师及亲属以外的另一重要的社会关系。

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说来,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是照顾者、教育者与被照顾者、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之相比,同伴交往更加平等、互惠和自由。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和探索,从而更有利于其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判断力的发展。

1.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对儿童学习社会技能有特别的作用。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在共同的活动和相互的协作中,儿童能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汲取种种间接经验,包括游戏规则、物理经验、学习方法等,学会遵守规则、尊敬权威、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等,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会充当社会成员。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给儿童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儿童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社会测量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同伴群体关系的儿童易表现出友好、谦虚的品质和低焦虑,能顺利适应环境。

总之,同伴关系的功能在于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吸收同伴的经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情感支持。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甚至会对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2.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发展

儿童对同伴交往的需要是逐渐建立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小学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并且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同伴团体的影响是通过同伴交往实现的。同伴团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一定的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2)限制其成员对其他团体的归属感;(3)具有明确或隐含的行为标准;(4)发展使其成员为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儿童的同伴团体的形式是多样的,可能结构松散,也可能有组织、结构严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有组织的团体和自发的团体。

在小学儿童生活中,有组织的团体即班集体。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观念和意识。到一年级下学期,初步形成了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二年级时已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能逐步把集体的需要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把班集体的荣誉当做自己的荣誉,服从集体的要求,完成集体所交给的任务,与此同时,班集体内部成员也逐渐分化,一部分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儿童开始崭露头角,成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