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的植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食同源:药物和食物均来源于自然界,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经过口偿身受,发现有的食物具有治病作用,既可当食,也可做药

药食同功:食物除了具有营养价值,同药物一样也具有药用价值以防治疾病。

药物和食物均具有形、色、味、气及作用部位这5个方面,这里的“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作用部位是指食物或药物对人体某一特定的内脏有明显的亲和力。如酸的药物或食物先人肝,首先对肝脏发挥其影响和作用。每种食物或药物在这五个方面都有所专,这就构成了每种食物或药物各自的特性或性能。

食物的性、味、功效与分类

中医学认为:食物与中药一样,都具有“四气”、“五味”的不同性能。

“四气”指食物的寒、热、温、凉;

“五味”指食物中含有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味道

•如春天气候渐暖,饮食既不能过温,也不能过寒,当选择平淡清补食品,如蛋类、山药、萝卜等为宜

•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水分蒸发过多,津液耗伤,消化功能减弱,加之贪食生冷,极易引起消化不良.日常生活应减少肉食,宜选择清热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粥类、蔬菜、莲藕、西瓜之类;

•秋天气候渐凉而干燥,人们胃肠功能经过夏季的耗损逐渐增强,但不易过食荤腥油腻,防止胃肠负担过重,应选择平补生津润燥之品,食宜配合乳制品、蛋类、梨子、苹果、香蕉、百合和蜂蜜等食品;

•冬天气候寒冷,食宜温补,增强御寒能力.如配食牛、羊、鸡肉之类,适当佐些辛辣调味之品,但不能过多,以免生痰助热。

五谷以及常见蔬菜,瓜果,动物性食物的属性和药用价值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调料增欲养生疗疾

一、五谷

粟米(小米):性凉,味甘咸。能益气健脾胃,滋阴清虚热,利二便。治反胃、泻痢、消渴等。不宜与杏同食。

秫米(黄米):性微寒,味甘,质黏。“肺之谷”能和胃安眠,止寒热,利大肠。治肺疟、阳盛阴虚不眠、筋骨挛急、疮疥、犬咬等。小儿不宜多食。

糯米(江米):性温,味甘,质柔黏。“脾之谷”能补脾肺,缓中止泻。治消渴尿多、体虚自汗、便溏等。《罗氏会约医镜》载:“但性黏滞,病人及小儿忌之。多食昏五脏,令人贪睡。”

粳米(大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养精,除烦止渴止泻等。治脾胃不和、中气不足、烦渴、泄泻等。

籼米(机米、南米):性温,味甘。能养胃和脾,温中止泻,是人体能量来源常用的主要食物之一。

薏米(薏苡仁、苡仁):性微寒,味甘淡。能健脾,和胃,补肺,清热泻水。治水肿湿痹、泄痢热淋、疝气、脚气、风热筋骨病等。妊妇慎服。

玉米(苞米、玉蜀黍):性平,味甘。能调中开胃,渗湿利尿,利胆降脂。治尿路炎症及胆囊炎、肝炎、黄疸、高血压、糖尿病等。

高梁(蜀黍):性温,味甘涩。能温中止泻。治吐泻、小便不利等。阴虚内热者不宜大量食用。

小麦(淮小麦):性平微寒,味甘。分淮小麦、浮小麦两种。能养心健脾,厚肠胃,除热止渴,是人体能量来源常用的粮食之一。

浮小麦:性偏凉,味甘。淘洗时因瘪瘦轻而浮在水面的麦粒为浮小麦,多和药用。能益气,除烦,敛汗。治骨蒸虚热、劳热盗汗等。

大麦(稞麦、饭麦):性微寒,味甘咸。能益气调中化食,除烦利水。治腹胀、烦渴、小便不利等。

荞麦(三角麦、花麦、乌麦):性平,味甘。能下气利肠,清热泪盈眶解毒。治食积,尿浊、带下等。忌与猪肉、白矾同食。《食鉴本草》载:“同猪肉同食,落眉发,同白矾食杀人。”脾胃虚寒者忌用。

莜麦(油麦、青稞麦):性微凉,味甘微咸。能益气,利湿,止泻。治腹泻、水肿、尿少等,脾胃虚弱者忌食。多食不易消化。

燕麦(野麦、雀麦):性平,味甘。能补脾胃,滑肠,催产。治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番薯(甘薯、红薯、白薯、甜薯、地瓜):性平,味甘。有红皮、白皮两种,长寿食品之一。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益气生津,利便,通乳,防癌,抗衰老。治湿热黄疸、乳疮、便秘、夜盲。忌食黑斑白薯,以免中毒。有番薯不能与鸡蛋同食的说法,但没有根据。

黑豆(乌豆):性平,味甘。豆有五色,各入五脏,黑豆“肾之谷也”。能补肾,镇心,明目,祛风活血,解毒消肿。治口渴、水肿、疮疡,眼炎、二便不调等。《本草备要》载:畏五参、龙胆、猪肉,忌厚朴和蓖麻子。服四环素、土霉素时,不宜食用。

小黑豆(马料豆):性温,味甘。能补肝肾,壮筋骨,明目益精,乌须发,解药毒。治风痹,带下、水痘、疮疡等。《本草备要》载:畏五参、龙胆、猪肉,忌厚朴和蓖麻子。服四环素、土霉素时,不宜食用。

黄豆(黄大豆):性平,味甘。有“豆中之王”和“植物肉”等美称。能健脾益胃,清热利气,散五脏结积,解诸毒。治肾病、水肿、肿毒等。多食生痰咳嗽。过量服食,导致疲倦昏睡。服四环素、土霉素忌用。

红小豆(赤小豆、赤豆、红豆、红饭豆):性平偏凉,味甘酸。“心之谷”能利水健脾消肿,消热解毒排脓。治水肿、痈疽、疮毒、脚气等。蛇咬伤忌食。多尿者忌用。久食令人枯燥体瘦。

绿豆(青小豆):性寒,味甘。李时珍称其为“食中要物”、“菜中佳品”,是谷、豆中的佼佼者。能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治金石药毒、疮疡肿毒、暑热烦渴。服药期间不宜多食。脾胃虚寒滑泻者慎用。不要与狗肉同食。

扁豆:性平微温,味甘。“脾之谷”能健脾和中止泻,解毒消暑化湿。治脾湿泻痢、恶心呕吐、寒湿带下。患寒热病者忌食。忌生吃,炒食应熟透。

蚕豆(胡豆、南豆、佛豆):性平偏凉,味甘。能健脾利湿,清热涩精。治体虚食少、水肿、遗精、带下、脚气等。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忌多食。

豇豆(饭豆、豆角):性平,味甘。豆中之上品,用处最多。能健脾胃和五脏,补肾益精。治肠炎、粮尿病、遗尿、遗精、带下白浊等。气滞便结者忌用。

豌豆(回回豆、青豆):性平,味甘。能理气和中,生津止渴,通乳消胀,利湿解毒等。治粮尿病、缺乳、脚气。

刀豆(夹剑豆):性平微温,味甘。能温中补肾,利肠止逆。治虚寒呃逆、腹胀、腰痛、气管炎、百日咳。忌生食。

白芝麻(白脂麻、胡麻仁):性平,味甘。能滋养肝肾,润燥滑肠,补肺气,明耳目,耐饥渴。治虚劳便秘、小儿头疮。脾弱便溏者不宜多食。

黑芝麻(黑脂麻):性平,味甘。能养血补肝肾,润五脏,填精髓,坚筋骨,利大小肠。治虚损体弱、眩晕、瘫痪、须发早白、脱发、产后奶少、便秘。

二.常见蔬菜的属性和药用价值

黑木耳(桑耳、五木耳):性平,味甘。生于桑、槐、榆、楮、柳等朽树上,形象人耳,故称黑木耳,是天然的滋补强壮食品。能润肺益气,补脑安神健身强志,活血去瘀养荣,防止动脉硬化、冠心病。治崩漏带下、痔疮便血、创伤出血、高血压、血管硬化、贫血、便秘。忌食鲜木耳。孕妇不宜多食。不宜与野鸭肉同食。

白木耳(银耳):性平,味甘淡。生于栗树上,色白,即称白木耳,已采用人工栽培,是珍贵的滋养品。能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和血,补脑强心,清热利肠。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衄血、有肠燥热泪盈眶、便秘下血、经血不调。

黄花菜(金针菜):性平凉,味甘。能养血平肝,清热泪盈眶解毒,生津止渴,利尿消肿,通乳,解酒。治头晕耳鸣、咽喉热燥、大便带血、小便不利、产后缺奶、吐血、衄血、便秘。忌食腐烂变质和鲜黄花菜,以免中毒。皮肤瘙痒症患者忌食。

蘑菇(肉蕈):性凉微寒,味甘。色白柔软,味像鸡肉,又称“鸡腿蘑菇”。能开胃止泻,理气化痰,透发麻疹,降血糖,解毒抗癌。治胃纳不佳、呕吐泄泻、传染性肝炎、麻疹透发不快、各种癌症。注意识别有毒蘑菇。误食可生吃免脑救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