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成都市宏观环境现状分析
成都雄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成都雄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0f16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8.png)
成都雄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创新驱动型城市,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本文将对成都雄起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成都经济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连续多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6万亿元,增速超过了8%。
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引擎,对沿线地区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
2. 产业转型:成都在过去的几年中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发展。
成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在成都的比重也不断提升。
3. 城市建设:成都将城市建设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手段,注重城市更新与升级。
通过软环境和硬环境的改善,成都正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腾退旧城区,建设现代化CBD,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使得成都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交通基础设施:成都在过去几年中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
成都已建成了两个国际机场和多条高速铁路,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交通的便捷度提升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未来趋势展望1. 城市功能拓展:未来,成都将继续推进城市功能的拓展,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发展领域。
同时,成都将注重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旅游资源整合,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和吸引力。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都将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打造更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和项目。
成都将建设更多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园区,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支持服务,吸引和培育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
3. 精细化管理:成都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注重提升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房地产开发项目案例分析
![房地产开发项目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39015f69dc5022abea00b6.png)
东山国际新城项目分析——东山下芦溪旁一座八万人居住的国际新城一.总体规划宏观背景分析1.中国城市发展新阶段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和阶段性特征以及我国城市化的规律特征,对新时期的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东山国际新城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和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要任务,为下一阶段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将近3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性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增长方式逐步转变;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化进程加快,“三农问题”凸现。
——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当前,国民经济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宏观经济正处于经济发展周期中的上升期;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将于2010年进入城市化社会;住宅需求结构正处于由“基本生活需求"向“改善型需求"转化的关键时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存在突出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问题逐渐显现,而且有复杂化的趋势。
在大中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城市无序扩张,导致一系列的管理与利益矛盾;中心城区膨胀,人口与经济活动过于集中;城市交通阻塞,生活与生产成本上升;城市环境污染,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2.成都市城市发展规划:据已经完成编制的成都市纲要介绍,2020年,成都市的城区面积将达3681平方公里,比现在的中心城(即外环路以内区域)面积598平方公里大6倍多。
成都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书
![成都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c34c2d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f.png)
成都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书1. 引言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成都的主要行业进行分析,了解其现状和潜力,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2. 经济总体概况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GDP已超过1.5万亿元,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增速。
3. 主要行业分析3.1 旅游业成都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而闻名,旅游业一直是成都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成都不断加大旅游业的开发和推广力度,进一步壮大了这一产业。
根据数据显示,每年前来成都旅游的游客数量大约在5000万人次左右,旅游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3.2 IT 行业成都的IT行业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动力。
政府对IT行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来到成都。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成为IT企业的重要聚集地。
目前,成都的IT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涵盖了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
3.3 制造业成都的制造业起步较早,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航空航天等。
近年来,成都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尤其是成都天府新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成都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
4. 行业发展潜力在成都的行业中,旅游业、IT行业和制造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4.1 旅游业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旅游业的潜力是巨大的。
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和宣传力度,挖掘更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
4.2 IT 行业成都的IT行业发展迅猛,政府继续提供支持政策,鼓励创新和创业。
成都的优势在于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企业。
政府可以继续提供优惠政策和完善的创业环境,进一步壮大IT行业。
4.3 制造业成都的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政府可以加大对制造业的研发投资,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成都写字楼市场调查报告
![成都写字楼市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7ad8d858fb770bf68a5535.png)
一、宏观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2011年宏观经济发展良好,GDP稳定增长,1—4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累计21026.68亿元,同比增长15%。
第三产业总值累计7015。
29亿元,其中房地产业累计620.62亿元,同比增长5。
7%。
2011年1—4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105.3%,成都经济正处于一个较高速度的发展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17899元,同比增长15.8%,人均消费支出累计13696元,同比增长13。
1%。
2.区域环境成都是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城市,是西部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和发展,成都城市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在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地位必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商。
加快建设城市中央商务区和城市副中心,城市功能分区总体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管理科学规范有序,形成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框架;建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卫星城市(镇)为纽带、远郊中等城市为支撑、小城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
2012年1月,市场进入冷清阶段。
写字楼市场新增供应2。
3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94。
54%,同比下降83。
38%.销售市场方面,市场待售项目增多,市场压力不断加大,写字楼供需均出现大幅回落,成交面积大幅下降,市场表现冷清;租赁市场方面保持着平稳的发展趋势,租金稳步增长,成都优质写字楼平均资金109.9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61%,成都优质写字楼空置率16。
24%,环比下降2.05%,空置率持续下降。
2012年1月写字楼销售价格1176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6.55%,其中甲级写字楼销售价格18764元/平方米,环比下降3.03%,乙级写字楼销售价格11833/平方米,环比上涨2.34%。
二、微观环境分析1、项目地理位置、用地周边环境、交通条件人南延线的商业群自天府广场起至刚纳入成渝经济区规划的天府新区止,其云集的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和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企业等现代商务的发达和总部企业充分展现了人民南路内涵和活力。
环境分析小结
![环境分析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90883b7ec281e53a5902ff38.png)
环境分析小结一、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1、宏观环境分析(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呈反弹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恢复到7月水平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成都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311.72亿元,同比增长59.1%。
开发投资额略有反弹,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5.01亿元,8月为29.77亿元,9月为34.22亿元,接近7月投资额。
受房交会影响,9月商品住宅开盘数量和可供应量较上月有所提高,同时也刺激了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回升。
(2)1-9月销售面积降幅减小,呈现回暖势头今年年初,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9.9%。
6-9月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分别为11.9%、8.9%、2.1%和0.2%,销售面积降幅逐月递减。
1-9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预售+现房销售)面积为784.4万平方米,下降0.2%。
商品房预售面积为680.81万平方米,增长16.9%。
销售降幅减小且期房所占比例上升,新政带来的短期需求萎缩现象开始慢慢改变,市场正逐步回暖。
(3)1-9月商品房空置面积持续下降,楼市逐步恢复活力1-9月,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43.26万平方米,下降3.7%,其中,住宅空置55.80万平方米,下降19.2%;商业营业用房空置55.13万平方米,增长29.0%,大大高于全国4.2%的增长率。
从商品房空置特性来看,空置期在一年以内的“待销房”为79.92万平方米,增长16.3%。
空置期在一年以上的“滞销房”和“积压房”为63.34万平方米,下降21.9%,其中:住宅空置24.62万平方米,下降36.4%;商业营业用房空置23.95万平方米,增长33.9%。
由此可见,成都的住宅房地产市场状态良好,而商业房地产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4)9月商品房销售额增幅加快受去年商品房开工面积持续多月下降的影响,商品房的竣工面积继续呈下降态势,竣工面积为360.18万平米,下降20%,比上月降幅低3.6个百分点。
竣工面积的减少和去年销售旺盛空置房大幅下降,导致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下降。
成都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3bac8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4.png)
成都市场调研报告成都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背景分析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近年来,成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能力和购买力逐渐增强,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因此,针对成都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对于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制定适合的市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市场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成都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和购买偏好,以及市场竞争状况,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
我们在成都市的商业街和购物中心进行了调研,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三、调研结果分析1.目标消费群体:调研结果显示,成都市场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年轻人群体,占总受访者的65%。
这部分人群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购买欲望,对时尚、品质和个性化的产品有较高的需求。
2.消费偏好:调研显示,在成都市场,消费者对品质、品牌和价格敏感度较高。
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和高品质产品,但同时也注重性价比。
此外,消费者对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较大,希望能够通过购买特色产品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3.竞争状况:在成都市场,同类产品竞争激烈。
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会进行多家店铺的比较,选择性较强。
因此,企业在市场推广和产品定位方面需要更加精准和差异化。
四、市场策略建议1.品牌建设:在成都市场,品牌影响力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
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
2.产品创新:成都市场的消费者对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旺盛,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产品创新,打造独特的产品特色,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也可以通过赋予产品故事和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卖点和吸引力。
3.价格策略:在成都市场,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因此企业应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可以通过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准来吸引消费者,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活动,增加购买动力。
成都调研报告
![成都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4c0e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1.png)
成都调研报告【成都调研报告】成都,地处中国中西部地区,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本次调研以成都为主要调查对象,旨在深入了解成都的经济发展、文化特色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了解成都的发展现状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一、经济发展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势头。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成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成都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
制造业是成都的传统优势产业,涵盖了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
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成都的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作方面,成都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潜力。
二、文化特色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对成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
成都的传统文化独具一格,以川剧、蜀绣、建筑艺术等为代表。
川剧是四川的特色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国际影响力。
蜀绣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以其精美的刺绣技艺而闻名。
此外,成都的建筑艺术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成都有众多古建筑和园林,如武侯祠、杜甫草堂等,这些古建筑是成都文化的瑰宝。
在现代文化方面,成都以其时尚、潮流和独特的品味而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
成都的音乐、时尚和艺术活动非常丰富多样,各类音乐节、时装周和艺术展览等活动层出不穷。
成都的年轻人对时尚和艺术有着很高的热情和追求,他们推动着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社会环境成都的社会环境相对较好,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对成都的社会治安、交通状况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在社会治安方面,成都的治安状况相对较好,人们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成都的交通状况也相对便利,交通设施健全,交通拥堵程度较低。
《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材料》
![《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a8d4d890c69ec3d5bb75f7.png)
《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材料》在去年,随着上级一系列的经济举措的出台,我省经济形式出现明显好转,成都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02x年,世界经济虽已触底,但全球产业体系分工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实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一个过程,且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这些决定了此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
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成都的实际,202x年,成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受“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成都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
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
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
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近几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2%。
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阆苑精品度假酒店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分析
![阆苑精品度假酒店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6cba0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f.png)
阆苑精品度假酒店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
1、政治法律因素:中国成都是一个政局稳定的城市,国家形势良好。
国家旅游政策:我国正处于旅游的完善阶段。
随着人们对旅游这种休闲方式的不断认可,入境、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形式在我国的有序开展,我国旅游政策的发展走向了稳健而全面完善阶段。
2、成都政府行为:成都市一直都支持成都的旅游业的发展,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旅游新业态新领域发展,大力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3、文化因素:周围有文殊院,武侯祠,成都市博物馆四川省展览馆文化多样,文化内涵深厚。
4、经济因素:酒店坐落于成都市中心,位于总府街购物中心和顺城街办公中心交汇处,毗邻四川省展览馆和省政府大楼;消费人群都属于收入比较高的工作人员,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也很高。
5、科技因素:没什么特别的科技因素。
人口因素:成都人口1404.76万,特别是总府路一段路每天的人口流动很大。
人口城市化不断上升
6、地理因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双流国际机场约40分钟车程、火车北站仅20分钟车程,步行至天府广场只需10分钟。
二:微观环境
1、酒店企业: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隶属洲际酒店集团,是分
布于世界主要都会、门户城市和度假胜地的高端酒店品牌,为商务旅客带来高水准服务、舒适享受和愉快体验,。
全国皇冠假日酒店共有35家,分布在北京成都烟台长沙三亚中山厦门等城市。
2、酒店消费者:消费者包括高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
3、竞争者:在成都市有几家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在周边就有城市名人酒店,锦江宾馆等,只有做到比别人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才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都居民消费调研年度报告
![成都居民消费调研年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3d59fe4431b90d6d85c712.png)
成都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成都宏观经济环境3一、城市简况3二、城市规划41.成都城市发展战略42.成都市都市区总体规划43.区域定位44.城市发展方向55.城市发展热点区域5三、宏观经济环境61.GDP (6)2.固定资产投资63.社会消费74.居民收入7四、人口状况8第二部分成都房地产市场状况8一、政策背景8二、成都房地产市场总体简况101.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日益增大102.外来资金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103.成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114.竞争日渐激烈,市场细分必须更加明确11三、成都房地产各类型市场简况121.住宅市场122.甲级写字楼市场133.商业市场154.二手房市场(商品房)16四、2006年上半年成都各片区房地产市场一览(部分在售工程) (17)1.城东片区:172.城南片区:193.城西片区:214.城北片区:225.城中片区:23第三部分成都土地市场状况25一、2004年-2006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土地成交状况251.2004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252.2005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293.2006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31二、近年成都主城区土地市场比较分析33第四部分消费者状况35一、解读成都35二、生活形态分析35三、住宅消费特点36第五部分综合评述38“第一部分成都宏观经济环境一、 城市简况✧ 历史文化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一座有 23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秦汉以后一直为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重镇。
世称“天府”,又有“锦官城”、 锦城”、 芙蓉城”、“蓉城”、“花城”等称呼。
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千百年来向人们讲述着成都的重要地位。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行,成都凭借 GDP 及科技人员拥有量名列西部城市第一的实力,理所当然地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总土地面积 12390 平方公里,成都市市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市中区,现为锦江、青羊、金牛、成华、武侯五个行政区及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共有土地面积 430.16 平方公里,是成都市区的主体。
成都环境调研报告
![成都环境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54fd4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b.png)
成都环境调研报告
成都环境调研报告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省会城市。
近年来,成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成都的环境状况,我们进行了环境调研。
首先,我们对成都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调查。
通过收集空气质量指数数据和监测站点分布图,我们可以发现成都市中心地区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
尤其是工业区和交通拥堵的地区,空气质量更差。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成都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如推行新能源汽车、减少工业污染等。
相信在未来,成都的空气质量会有所改善。
其次,我们对成都市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
成都市地处自然水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但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成都的水资源供应已经面临一定的压力。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提高用水效率,成都市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行水价改革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成都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
最后,我们对成都市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成都市的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
今天,成都市已经建立了一些垃圾处理中心和焚烧发电厂,但垃圾处理能力仍然有限。
为了更好地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成
都市政府正在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通过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综上所述,成都的环境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成都的环境状况会逐渐改善,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d7d81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e.png)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1、宏观经济形势和相关政策简况( 1 )宏观经济形势①全国宏观经济形势2022 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步入新阶段的一年,是全面步入艰难期的一年,也是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分化、微观变异、动荡加剧的一年。
GDP 增速的“破7”,非金融性行业增速的“破6”,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0增长”,GDP 平减指数、企业利润和政府性收入的“负增长”,“衰退式顺差”的快速增长以及“衰退式泡沫”的此起彼伏,都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于 2022 年步入深度下滑期和风险集中释放期。
2022 年下半年在各类“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下改变上半年宏观经济快速下滑的趋势,于四季度逐步趋稳。
但由于外需持续疲软以及政策刺激效应的弱化,经济趋稳的基础并不扎实,宏观经济总体状况依然疲软。
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的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哺育周期、政治经济周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将在 2022 年浮现深度下滑,本轮周期的第二个底部在3-4 季度开始浮现。
②2022 年-2022 年四川省宏观经济形势2022 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严峻形势,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科学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主动作为,及时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四川省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跨上新的台阶,圆满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22 年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6703.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0.7 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90.7 亿元,增长 2.9%;第二产业增加值 3478.7 亿元,增长 7.2%;第三产业增加值 2634.3 亿元,增长 8.6%。
成都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6a7b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d.png)
成都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成都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重要城市,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吸引力。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成都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2. 市场概况2.1 总体经济环境成都市的经济发展迅速,GDP持续增长。
2019年,成都市的GDP超过1.6万亿元,增速达到了8.1%。
固定资产投资、个人消费和贸易额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成都市在西南地区的经济拉动力和影响力逐渐增强。
2.2 人口和消费者特征成都市的人口规模庞大,消费潜力巨大。
根据最新数据,成都市的常住人口已超过1600万。
同时,成都市的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中产阶级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消费的增长。
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质、个性化和绿色健康的产品。
2.3 市场竞争态势成都市的市场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有大量的竞争者。
尤其是服务业和新兴行业,如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等,竞争更加白热化。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需要做好差异化和创新,才能脱颖而出。
3. 主要行业市场状况3.1 餐饮业成都市的餐饮业发展迅速,以川菜为主导。
成都市有许多闻名遐迩的美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食客。
同时,随着年轻一代的崛起,对于新颖、特色的餐饮品牌的需求也在增加。
3.2 房地产业成都市的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成都市的房价相对较低,吸引了不少购房者。
同时,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也比较严格,预防了市场过热的风险。
3.3 电子商务成都市的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电商城市之一。
许多本地企业在电商领域取得了成功,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地电商企业进驻。
成都市的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和服务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3.4 旅游业成都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
成都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
同时,成都市以大熊猫基地和川剧等特色景点和表演为主要旅游产品。
4. 市场发展趋势4.1 数字化转型成都市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成都变化调研报告
![成都变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5b05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e.png)
成都变化调研报告成都市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成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总结成都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成都市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都市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吸引了很多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的进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截至2020年,成都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0万美元,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得益于成都市政府积极推动的开放政策和优质的发展环境。
其次,从文化方面来看,成都市的文化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成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底蕴。
市政府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建设了一批文化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同时,成都市还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企业。
例如,成都跳蚤市场、成都欢乐谷等文化活动和景点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和关注。
再次,从社会方面来看,成都市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交通系统更加便捷,居民的出行时间大大缩短。
同时,成都市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
社会治安也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城市的安全指数不断提高。
成都市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幸福感得到了显著增强。
最后,成都市的变化对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流入。
同时,文化的繁荣促进了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城市软实力的增强。
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可以说,成都市的变化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综上所述,成都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
这些变化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成都环境调研报告
![成都环境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ab7d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3.png)
成都环境调研报告
一、概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成都市的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环境噪音等方面。
通过对成都市环境的调研,可以深入了解城市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关改善意见和措施。
二、空气质量调研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成都市的空气质量整体状况较为良好。
在所调研的区域内,PM2.5浓度平均值为40微克/立方米,低于
国家标准限值。
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和一氧化碳,其中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
为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建议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交通尾气排放控制。
三、水质状况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成都市的水质状况整体处于较为良好的水平。
所调研的江河湖泊水体均符合国家相关水质标准要求。
然而,在一些城市内的小型水体中发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物存在,如有机物和重金属。
因此,建议加强水体保护和治理工作,禁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四、环境噪音调研
调研中发现,成都市的环境噪音状况较为严重。
噪音主要来源于交通、建筑工地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在市区内,部分地区的噪音水平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
噪音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议加强交通噪音控制、建筑施工噪音管理以及制定相关的社区噪音管理措施。
五、总结
通过本次成都市环境调研,可以看出成都市的环境状况总体上处于较为良好的水平。
然而,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解决,如空气质量和环境噪音。
因此,建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成都市及龙泉驿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市及龙泉驿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a49be1b0717fd5360cdc9e.png)
前言我们认为:策划和销售的目标,就是在获得合理利润的前提下,最快的速度把房子卖出去,并且在销售的过程中卖出自己的特色来,形成快速销售的好产品;虽然,规范化的管理会增大成本,但是必然提升销售的最终效果。
一、产品定位:产品要有品质。
在一个区域,以特殊的姿态出现,获得第一感官上的好感,她有品质、有特色、有亮点,适合当地的市场而更能引领当地的消费,产生非空中楼阁的超越感。
二、文化沉淀:产品推销过程要有品位。
在现有市场条件下,没有文化而获得成功是比较困难的,并且极有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为了更成功,我们当以营销的角度赋予她一种出水芙蓉般的文化。
三、销售方式:以品牌和项目的名气,直指人心地打动目标客户,达到迅速销售的目的。
这样的销售不是推销而是顺理成章的共鸣。
四、盈利模式:成功的产品定位与文化沉淀,加之优秀的营销系统,盈利只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全程的盈利公式——产品组合+ 文化+ 快速销售= 盈利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分析一、成都市及龙泉驿区宏观环境分析1、成都的历史文化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誉。
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
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
"锦城" "蓉城"是成都的别名。
2、成都的地理位置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境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摄氏16度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明珠"。
2024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52ed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2.png)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增加的挑战,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也面临着多重压力。
不过,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下面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进行详细分析。
二、市场供给分析2024年,成都市新增房源持续增加,供应量不断提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新增住宅供应面积达到X万平方米,同比增长X%。
同时,商业地产和办公楼市场也呈现较为活跃的态势。
随着城市发展不断扩张,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供给较为充足,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三、市场需求分析尽管供应量增加,但由于城市人口流入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对于住房的需求依然较大。
成都市2024年购房人数超过X万人,同比增长X%。
尤其是刚性需求,比如改善型需求和刚需购房需求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此外,外来人口对住房的需求也在增加,进一步拉动了市场需求。
四、房价走势分析2024年,成都市房价整体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
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压力较大,导致部分购房者选择转战二线城市,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受到了一定的资金流入。
因此,成都市房价在供求双方面的影响下,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市平均房价为XXX元/平方米,同比增长X%。
五、政策环境分析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成都市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旨在稳定市场发展。
政府把发展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相结合,鼓励开发商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房源。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六、风险分析尽管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但仍然面临一定的风险。
一方面,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房产市场过快增长也可能导致房价泡沫的出现,增加市场风险。
七、发展趋势展望在2024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国家政策的继续支持和城市发展的持续推进,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吸引资金流入。
二00一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及趋势预测
![二00一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及趋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f6c63414fc4ffe473368abbc.png)
房 地产作 为拉动 国民经济 的强大动 力 ,对成 都地方 经济 作用是相 当明显 的 。20 0 1年成
都房地产 业保持 了 良好 的发展形势 , 全年 实现房地 产开发投 资 107 7. 6亿 元, 同期增长 3 . 22 %;
广 告发布暂行规 定 》等相关 规定 , “ 告内容必 须真实 、合法 、科学 、准确 ”,并提 醒 当事 广
2
维普资讯
人对 “ 品房 销售广 告和宣传 资料 所 明示的事项 ,当事人应 当在 商品房 买卖 合 同中约 定 ”, 商 从销售 宣传行 为上进千 限制 ,维护 当事 人的知情 权 :第五 ,对 商品房 买卖 合 同应 当明确 的主 亍 要 内容 一一 列举, 从合 同 内容和程 序上进行 规范 ; 六, 第 对商 品房统计 建筑 面积 的不 同方 式 、
维普资讯
二 0 一年成都市房地产 0市场 Fra bibliotek析 及趋 势预测
为了较全面分析 2 O 年成都市房地产的市场态势,并根据现有市场情况对 20 1 D 02年市
场走势作 出较 为客观 地预 测分析 , 文拟从宏观 环境和微观 环境 两方面入手 ,对成都 市房地 本 产 市场发展 作 出较 为全 面地 定量和 定性 分析 ,并据 此对 2 0 02年成都 房地 产 市场发展 态势作
级 ,实现 产业 结构逐 步优化 ,搞活 中小企业 ,提高企业 的竞 争力 。20 0 1年全年 完成 国 内生 产 总值 ( DP 19 G ) 4 1亿元 ,超额完成 目标任 务 31个 百分点 ,增 幅达 1.%;实现 全年财 31 政 收入 154亿元 , 4. 比上 年增长 2. 其 中 , 方财政收入 7. 2 %, 5 地 76亿元 , 比上年增 长 了 3. 21 %。
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7673b2f121dd36a32d8265.png)
环境分析一.外部环境分析(一)市场概述现状*成都是农家乐的起源地,并且一直走在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沿。
目前来看,成都市的农家乐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几乎郊区各县都有,其中以龙泉驿、温江、郫县和三圣乡最为著名。
*农家乐数量多,分布地区广,发展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据调查,成都农家乐有5000多家,星级以上只有不到十分之一。
小型农家乐为主,多以户为单位,接待能力有限,基础设施条件差,缺乏专业化的管理知识。
*卫生条件差。
由于长期以来的卫生习惯和卫生基础条件欠缺等原因,部分农家乐在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设施卫生和客房卫生方面水平较低。
*活动内容单一,经营方式雷同。
成都的农家乐基本都停留在家庭服务接待的水平上,活动内容以品茗、棋牌、钓鱼、赏花观果、农家观光为主,无法凸显旅游特色,游客难免会日久生厌,不能长期吸引游客。
趋势*加强特色服务。
在建筑风格、庭院景致、饮食活动等方面突出自身特色。
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农家乐资源。
*农家乐将向知识型、参与型、优质服务型转变。
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和文化内涵会不断完善扩展,会出现更多的星级农家乐。
发展潜力*成都市以休闲娱乐著称,以“土、野、乐、趣”为特色的农家乐一兴起便受到了广大城市人的青睐。
农家乐文化符合成都人的休闲文化。
*在成都地区发展农家乐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成都地区多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少数民族分布广,具有民族特色风情。
此外,农家乐多为短途旅行,成都郊区交通十分便利。
*价格低廉,性价比高,消费群体广,符合消费者追求闲适生活的愿望,同时也符合大多数消费群体的消费水平。
*国家政策支持。
农村旅游带动了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乡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符合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
(二)宏观环境分析PEST模型1.政策(Policy)1.1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大力支持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制定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以期促进农村经济。
1.2成都市政府支持农家乐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成都市宏观环境现状分析一、宏观经济环境2004年,全市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国民经济呈现出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消费稳中趋活,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回落,对外经济发展加快,财政金融经济运行良好等特征,据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达425.3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085.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75.28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286.31亿元,增长26.5%,进出口总额为33.65亿美元,增长33.7%,进出口相抵,顺差3.71亿美元。
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00亿元大关,达21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为近十年以来最高水平。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2004年成都市房地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2004年共计完成投资为291.41亿元,增长18.8%,其中商业营业用房完成55.15亿元,增长83.4%;住宅完成185.6亿元,略有下降;办公楼完成9.86亿元,增长18.1%;其他用房完成40.8亿元,房地产投资的火热局面也将形成一定的资金人才吸聚效应,为房地产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
1-11月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26.6元,消费性支出为7358.5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居住消费支出为899.9元,同比增长16.2%,但居民居住支出的比重则较去年下降了2%,仅为9.6%,这说明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购买能力也将得到不断的提高,目前成都市的用以衡量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维持在40%以下,且呈下降趋势。
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将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优越的宏观经济环境,可以预期,2005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仍将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下去。
二、宏观政策环境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存在着投资过热,投机性购房比例上升、房地产市场价格不理性上涨等现象,也相应地带动建材、电力、水泥等行业不良发展和产业结构恶化;从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增幅达43%高居不下;而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也达到9.8%,远远高于政府预期的目标7%,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指数已上升到2.8%,经济发展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部过热现象,国家宏观调控势在必行。
针对目前房地产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少(很少超过35%),70%-80%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的投资结构不合理,银行信贷风险呈上升趋势,投机性购房比例快速上升;全国土地供应市场秩序混乱,土地开发利用率低,且存在大量农转非的空置土地等情况,政府面对土地、资金、开发商、消费者,打出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组合拳,并着重对房地产开发的所必需的土地与资本两大方面进行了管制。
可以说,2004年是中国房地产的政策年。
(一) 金融货币政策首先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 4月12日宣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0.5个百分点,现执行7%存款准备金率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有关外资金融机构,2004年4月25日将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该政策的出台将直接导致全国金融机构可利用(发放)的资金减少1100亿,各金融机构的信贷口袋顿时缩减了许多。
其次是国务院于4月27日发出通知,决定适当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房地产开发(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以上,该此调整直接作用于房地产市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有资金提高了要求,房地产开发的门槛被进一步提高。
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将面临洗牌,房地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行业也将得到健康的发展。
再次是5月31日,银监会开始全面清理在建和拟建项目固定资产贷款。
对刚刚经受了货币总量减少冲击的房地产商而言,银监会发起的全面清理带来的冲击将更大一些。
第四是关于银行按揭方面的。
今年2月1日,中国银监会先是发布了《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应将每笔住房贷款的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0%以下(含50%),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含55%);房地产贷款余额与总贷款余额比不得超过30%。
5月1日以后,各大银行又纷纷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门槛,其中主要是对个人购买第二套(含两套以上)的住房按揭贷款以及高档别墅、商铺等贷款,更加谨慎,旨在抑制过度的炒房投机行为,降低银行自身的信贷风险。
最后是通过加息来弥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传导机制的滞后性缺陷,其通过压制金融机构的信贷总体规模来实现降低基础货币的扩张系数的做法难以在短期内难以控制信贷的规模,必需通过其他的政策辅助,但是,受到国民经济中存在的二元结构即一方面投资过热,另一方面需求不景气的两难问题,加息政策迟迟未出台,直到10月29日,央行终于宣布了加息的消息,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
此次央行还同时调整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和个人商贷利率。
其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上调0.18%;而5年含以下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利率上调0.18%,5年以上商贷利率上调0.27%。
从这次利率调整的幅度以及带来的影响来说,是微小的,温和的。
从消费者角度,以50万元20年期的房贷为例计算,5年以上房贷利息由5.04%加到5.31%后,贷款者的房贷月供每月多了75.2元,而20年下来要多交利息18039.7元。
对以自住为目的的普通购房者来说,影响并不大,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影响;而对以赚取房产买卖价差为主的买房投资者来说,加息必然增加供楼还贷的成本,造成投资利润下降。
对于目前成都11%的炒房投机者来说,可以得到很好的遏制。
对于开发企业贷款来看,1000万贷款每月仅多还了2000元,影响甚微,而且本次还给予了各金融机构一定的利率浮动限度的权利,这将使得一些资产负债率低、企业信用高的企业仍然有机会获得贷款的机会,优化信贷结构。
(二) 土地政策首先是2004年4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
主要内容如下:(1)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2)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3)切实保护基本农田;(4)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5)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6)积极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其次是国家加大了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要求各级土地机关在8月31日前完成对目前长期闲置的土地以及违规转让与开发土地全面整顿清理之前,期间暂停农业用地转建设用地的上报审批,并取消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土地开发面积增幅回落。
再次是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部门对土地开发检查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从对规范房地产土地市场秩序出发,整顿土地市场。
如国有土地资源部建立的全国土地的垂直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防止土地市场的暗箱操作弊端、继续推行并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针对目前不少开发商采取建设大层高住房项目,出售后,可以由买家增加成两层使用的工程专项检查制度。
皆在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农田,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第四是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发出的《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合理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以及《关于严格执行拆迁补偿管理暂行条例》,一方面减少动拆迁活动,将有助于减少过多开发的新项目,减少拆迁规模也可以适当降低大规模的购房需求,调整供需,平抑房价,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开发的成本。
(三)经济适用房政策5月13日,由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办法》明确规定,经济适用住房的面积将严格控制以中小套型为主,住房价格以保本微利为原则,真正让广大中低收入群众受益。
而成都也实行了相应的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并在最近几年提供超过500万平米的经济适用房,对于缓解目前房地产供需关系紧张,平抑房价,维持房价稳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连接:购买经济适用房将严格控制购买面积,在该《规定》中明确指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多层住宅建筑面积不超过90平方米(高层住宅增加10平方米公摊面积,不超过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二人户限购58平方米以下住房;三人户限购72平方米以下住房;四人户及以上限购90平方米住房。
超购面积,不得享受政策优惠,购买人应在办理产权登记时向政府补交与市场价的差价(补差的标准由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公布)。
(四)城市发展规划新规从远期城市发展规划看,成都新一轮的城市规划编制即2004-2020年城市发展规划将在原有规划基础之上,将成都打造成为一个沿南北方向纵深发展,北达绵阳,南接乐山,东至内江与南充,并与重庆形成城市联盟体,达到资源共享的城市共同体。
从远期规划来看,成都市的发展大方向依然是城南与城东,另外城北的发展也占据一席之地,而文化底蕴较为浓厚的城西在远期规划中受远期规划战略方向的影响可能受到一定的发展限制。
而从近期城市发展规划来看,即2003-2005年城市发展规划,尤以2003~2004年度规划为重点,将以建设东、南新城;打造中央商务;促进产业发展;畅通城市交通;弘扬历史文化;创建“环模城市”;构筑战略高地为目标,加强城东与城南两个副中心的建设,继续旧城改造,促进城市CBD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加快东郊工业企业的结构性调整。
在城市交通方面,也不断的优化一环,二环,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三环的快速转换功能,事实建设地铁1号线,启动地铁2号线,建立立体化交通系统,在城市发展建设方面,将弘扬历史文化,重点发展三片即宽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三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四区”即金沙遗址保护区,浣花历史风景区,十陵城市公园,水井坊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以及府南河特色风光带等项目。
从近期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南与城东依然是发展的热点,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而城西凭借其历史文化的雄厚实力也将走着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城市中心的发展即CBD的发展也将上一个台阶,另外,相对冷清的城北由于交通条件以及传统专业市场的转出或转型,越发受到开发商的追宠,北部新城也将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