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货币需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货币需求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货币 需求的决定因素,古典货币数量论、凯 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现 代货币数量理论;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 发展历史。重点和难点是凯恩斯的流动 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 理论
本章知识点设置
7
货币需求
7.1
货币需求及其决定
货币需求量与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的长短成正比:假设居 民的全部收入用于当期支出,且其支出均匀分布。故在每 月支付一次工资的情况下,其平均货币持有额是月工资的 一半;而在每半个月支付一次工资的情况下,虽然月工资 总量不变,但其平均货币持有额只有月工资的1/4。
2、市场利率
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 负相关。
2、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的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不考虑商品 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意愿持有量
实际的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扣除物价因 素的影响后所需要的货币量,它是用货币的 实际购买力来衡量的。
两者的区别: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 缩所引起的物价变动的影响。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收入状况 市场利率 预期(价格)和偏好 信用发达程度 经济体制
四、现金交易数量说与现金余额数量说的区别
共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假定货币存量(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 2、货币需求量与名义收入成正比 不同:
现金交易数量说
现金余额数量说
分析方法 分析出发点 观点
流量(宏观) 交易媒介 利率无影响
存量(微观) 交易媒介和储蓄手段 利率有影响
拓展: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
3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原因:
1、市场利率提高,意味着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 成本增加,货币需求自然减少。
2、市场利率影响人们对资产持有形式的选择。 当市场利率上升到一定高度,人们预计未来利率 将下降,预期债券价格将上升,于是人们减少货 币的持有量,购进债券,以期日后取得收入。
3、人们的预期和偏好
预期市场利率上升,则货币需求增加;预期市场 利率下降,则货币需求减少。
2. 每个人决定持有货币多少,有种种原因;但在 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一个 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也 是如此。因此有: Md = kPY 其中Md为货币数量,也就是现金余额,P为一 般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 K是一个常数,它 可以被看作是名义收入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
一方面,信用发达条件下,债权债务多,债权债务 的相互抵消可以节约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 货币需求量相应减少。(对交易媒介的节约) ——票据
另一方面,信用发达条件下,金融市场比较完善, 投融资渠道相对畅通,人们可以很便利地通过金融 市场取得现金或贷款(流动性),人们可以减少货 币持有量(对储藏手段的节约)
2、货币余额说——剑桥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
(一)现金交易说: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式) (费雪、马歇尔、庇古)
1. 费雪方程式。这一方程式在货币需求理论研究 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梯。 以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 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 平均数;Y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 MV=PY
预期物价水平上升,则货币需求减少;预期物价 水平下降,则货币需求增加。
预期其它有息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率上升,则货币 需求减少;预期其它有息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率下 降,则货币需求增加。
人们对货币的偏好增加,则货币需求增加;人们 对其他金融资产的偏好增加,则货币需求减少。
4、信用的发达程度
关系:信用发达,货币需求量较少。 原因:
2.5
2
货币流通速度 V1
1.5
货币流通速度 V2
1
0.5
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7.2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 论及其发展
M PY 1 PY VV
剑桥方程式
(二)现金余额说 现金余额说的剑桥方程式Md=K·P·Y表示
货币需求是名义总收入的一定比例。它从资产 选择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认为货币的需求来 源于人们储藏财富的需要。剑桥方程式同样说 明了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成正比。
剑桥方程式
1. 剑桥学派研究货币需求时,重视微观主体动 机。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 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 题。
费雪方程式
2. 费雪分析,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 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由
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
交易量Y,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
也大体稳定。 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P的值
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3. 费雪方程式虽然关注的是M对P的影响,但是 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 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
1、收入状况
关系:收入状况这一因素可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收入的 数量;二是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 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与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的长短成正 比。
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数量成正比的原因是:第一,人们以货 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只是其总财富的一部分,收入的数量通 常决定着总财富的规模和增长速度。第二,收入的数量往 往决定着支出的数量。
理解
7.2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发展 掌握
7.3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掌握
7.1 货币需求及其决定
一、货币需求(money demand)的涵义
1、货币需求的概念: 需求:有支付能力的主观愿望。 货币需求:由货币需求能力与货币需求愿
望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特殊需求。 研究货币的需求有两个视角: 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
5、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涉及产权关系、分配关系、交换 关系及宏观管理方式等方面,它与一定时 期的经济政策相结合,构成了居民和企业 这些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运作环境。这些 环境如果存在根本性差异,就会形成不同 的货币需求行为。
三、货币需求的传统理论解释
古典货币数量论 1、现金交易说——交易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货币 需求的决定因素,古典货币数量论、凯 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现 代货币数量理论;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 发展历史。重点和难点是凯恩斯的流动 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 理论
本章知识点设置
7
货币需求
7.1
货币需求及其决定
货币需求量与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的长短成正比:假设居 民的全部收入用于当期支出,且其支出均匀分布。故在每 月支付一次工资的情况下,其平均货币持有额是月工资的 一半;而在每半个月支付一次工资的情况下,虽然月工资 总量不变,但其平均货币持有额只有月工资的1/4。
2、市场利率
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 负相关。
2、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的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不考虑商品 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意愿持有量
实际的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扣除物价因 素的影响后所需要的货币量,它是用货币的 实际购买力来衡量的。
两者的区别: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 缩所引起的物价变动的影响。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收入状况 市场利率 预期(价格)和偏好 信用发达程度 经济体制
四、现金交易数量说与现金余额数量说的区别
共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假定货币存量(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 2、货币需求量与名义收入成正比 不同:
现金交易数量说
现金余额数量说
分析方法 分析出发点 观点
流量(宏观) 交易媒介 利率无影响
存量(微观) 交易媒介和储蓄手段 利率有影响
拓展: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
3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原因:
1、市场利率提高,意味着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 成本增加,货币需求自然减少。
2、市场利率影响人们对资产持有形式的选择。 当市场利率上升到一定高度,人们预计未来利率 将下降,预期债券价格将上升,于是人们减少货 币的持有量,购进债券,以期日后取得收入。
3、人们的预期和偏好
预期市场利率上升,则货币需求增加;预期市场 利率下降,则货币需求减少。
2. 每个人决定持有货币多少,有种种原因;但在 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一个 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也 是如此。因此有: Md = kPY 其中Md为货币数量,也就是现金余额,P为一 般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 K是一个常数,它 可以被看作是名义收入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
一方面,信用发达条件下,债权债务多,债权债务 的相互抵消可以节约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 货币需求量相应减少。(对交易媒介的节约) ——票据
另一方面,信用发达条件下,金融市场比较完善, 投融资渠道相对畅通,人们可以很便利地通过金融 市场取得现金或贷款(流动性),人们可以减少货 币持有量(对储藏手段的节约)
2、货币余额说——剑桥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
(一)现金交易说: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式) (费雪、马歇尔、庇古)
1. 费雪方程式。这一方程式在货币需求理论研究 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梯。 以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 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 平均数;Y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 MV=PY
预期物价水平上升,则货币需求减少;预期物价 水平下降,则货币需求增加。
预期其它有息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率上升,则货币 需求减少;预期其它有息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率下 降,则货币需求增加。
人们对货币的偏好增加,则货币需求增加;人们 对其他金融资产的偏好增加,则货币需求减少。
4、信用的发达程度
关系:信用发达,货币需求量较少。 原因:
2.5
2
货币流通速度 V1
1.5
货币流通速度 V2
1
0.5
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7.2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 论及其发展
M PY 1 PY VV
剑桥方程式
(二)现金余额说 现金余额说的剑桥方程式Md=K·P·Y表示
货币需求是名义总收入的一定比例。它从资产 选择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认为货币的需求来 源于人们储藏财富的需要。剑桥方程式同样说 明了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成正比。
剑桥方程式
1. 剑桥学派研究货币需求时,重视微观主体动 机。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 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 题。
费雪方程式
2. 费雪分析,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 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由
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
交易量Y,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
也大体稳定。 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P的值
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3. 费雪方程式虽然关注的是M对P的影响,但是 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 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
1、收入状况
关系:收入状况这一因素可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收入的 数量;二是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 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与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的长短成正 比。
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数量成正比的原因是:第一,人们以货 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只是其总财富的一部分,收入的数量通 常决定着总财富的规模和增长速度。第二,收入的数量往 往决定着支出的数量。
理解
7.2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发展 掌握
7.3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掌握
7.1 货币需求及其决定
一、货币需求(money demand)的涵义
1、货币需求的概念: 需求:有支付能力的主观愿望。 货币需求:由货币需求能力与货币需求愿
望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特殊需求。 研究货币的需求有两个视角: 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
5、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涉及产权关系、分配关系、交换 关系及宏观管理方式等方面,它与一定时 期的经济政策相结合,构成了居民和企业 这些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运作环境。这些 环境如果存在根本性差异,就会形成不同 的货币需求行为。
三、货币需求的传统理论解释
古典货币数量论 1、现金交易说——交易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