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母娘娘的传说
王母娘娘的来历

王母娘娘的来历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元始上真众仙记》:“……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元,号曰太元圣母。
……太元圣母生天皇十三头,九光玄女,号曰太真王母,即西王母。
九光玄女与太元玉女(即太元圣母)二者不是同一尊神,太元玉女是九光玄女的母亲。
王母娘娘的传说传说一:《牛郎织女》牛郎、织女,原本是天上、人间,天各一方的天仙和凡人,织女偷偷下到凡间玩时,被憨厚、勤劳的牛郎所感动,两人成了夫妻,成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童话。
而当王母娘娘知道后,因为织女违反了天庭的律法:”禁止天仙擅自与凡人婚配“。
在天兵天将把织女押回天庭的路上,牛郎紧追不舍,眼看要追上了。
王母娘娘情急之下,为保天条尊严,拔出头上的神簪,凭空一划,便划出了一道无边无际的天河,把织女和牛郎拆开。
后来,两人情比金坚,感动了王母娘娘,使她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法外施恩,下法旨让二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天上一天人间十年),在鹊桥上相会一次,算是法理之外的人情,给这一对艰辛的恋人有了个期望,也给了凡间的人类对美丽爱情的一丝向往与追求的动力。
传说二:《西游记》王母娘娘的仙桃威力更大: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成道;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长生不老;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庚。
王母娘娘举办盛大的蟠桃会,邀请各路神仙前来赴会,只单单遗漏了自称是齐天大圣的孙悟空,孙悟空不仅偷吃了顶好的仙桃,一怒之下,他竟然视天规、天条如儿戏,大闹蟠桃会,把王母娘娘精心策划起来的盛会搅乱得一塌糊涂,从而惊怒了天庭之主玉皇,使得天兵天将下凡,与孙悟空好一番大战。
八仙过海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八位得道仙人: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人称八仙。
一天,八位仙人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
本来,诸仙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洞宾偏偏别出心裁①,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
大家一听也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便答应了。
王母娘娘的民间传说_传说

王母娘娘的民间传说西王母,尊称王母娘娘,是天宫所有女仙及天地间一切阴气的首领。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王母娘娘的民间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王母娘娘的民间传说在野三坡龙门天关小溪河东侧,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石头,叫立儿石。
石面上方有长二尺,高一尺,深一寸的石坑。
离立儿石十五丈以外的崖壁上是一座石刻的如来佛像。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天上的王母娘娘在宫中虽过得很舒服,却整天闷闷不乐。
为什么呢?常言道:“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她有件事儿一直不顺心。
相当初她生了第一个孩子是闺女,曾高兴的了不得,生了第二个是闺女,也是娘的心头肉。
等再看到第三个、第四个都是女孩时,王母娘娘可就不高兴了——盼儿子啦。
没有儿子谁来继皇位呀!为了要儿子,王母娘娘一憋气一连生了七个,可七个都是丫头,还是难得一子。
为这事愁的她饭水不思,彻夜不眠,整天唉声叹气。
玉皇大帝也为这发愁。
一天,玉皇大帝陪着王母娘娘下凡到人间散心,来到龙门峡万仞天关之上,站在山顶向下眺望,那真是“两山壁立青霄近,一水中行白练飞”。
玉皇赞到:“好一个人间仙境啊!”王母娘娘哪里有心思赏景,撅着嘴站在一边只是闷闷不语。
玉皇大帝知道她的心事,忽然想起何不让她去找如来佛传授生儿子之道呢。
他把这个想法对王母娘娘一说,王母娘娘也很同意,于是立刻架起祥云跑到西天,找到如来,说道:“我屡生闺女,难得一子,还望大仙传授生子之道。
”如来想:你已生七个女孩,还想要儿子,岂不乱了天规。
他灵机一动:我何不略施小计,让她用投石法碰碰运气,于是便对王母娘娘说:“龙门天关小溪流东侧一百步开外,有一块立儿石,生男生女须向石孔掷三块石子讨问。
如果三块石子全都投中即时有男有女;如果有两块落入,就是只生男不生女;若是只有一块投中,那就只生女不生男;如果一块也不能投中,便是无男无女,为‘绝户之命’。
”王母娘娘求子心切,听了这话便极步返回。
这时如来佛用手指一点,在野三坡的龙门天关景区的小溪河东侧,就立刻突出了一块几千斤重的大石头,在石上方凹下一个很浅很浅的长方形石坑。
王母娘娘的故事

王母娘娘的故事王母娘娘,又称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被认为是天宫的女主人,掌管着人间的风雨和农业。
她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广泛地融入了文学、艺术和民间传说中。
据古代神话传说,王母娘娘住在神仙居住的瑶池之中,她拥有着美丽动人的容颜和无穷的智慧。
她身边的仙鹤、玉兔、羽蛇等神兽也是美丽而神秘的存在。
王母娘娘的形象常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她的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色彩。
王母娘娘的故事也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据传说,她每年都会在七月七日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宴会,邀请天上的仙女和世间的美丽姑娘前来参加。
这一天也被人们称为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向王母娘娘祈求幸福美满的姻缘,祈求自己的爱情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天长地久。
除了七夕节,王母娘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着其他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人们也会祭拜王母娘娘,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民间信仰中,王母娘娘也被视为护佑妇女和儿童的神灵,人们会在她的面前祈求子嗣平安、家庭幸福。
王母娘娘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她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她的故事不仅是古代神话传说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当代社会,王母娘娘的形象依然深入人心,她的故事也被广泛传颂。
人们在七夕节这一天会向她祈愿美好的爱情,祈求幸福的姻缘。
在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人们也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纪念王母娘娘的盛宴。
总的来说,王母娘娘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女神,她的形象和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她代表着美好和祝福,也是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象征。
她的故事不仅是古代神话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王母娘娘是谁?西王母娘娘是怎么来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王母娘娘是谁?西王母娘娘是怎么来的?
导语:道教传说中,玉皇大帝是世间最高的神,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妻子,也叫做西王母。
那么,王母娘娘是谁?关于王母娘娘的传说是怎么来的?王母
道教传说中,玉皇大帝是世间最高的神,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妻子,也叫做西王母。
那么,王母娘娘是谁?关于王母娘娘的传说是怎么来的?王母娘娘为什么成为西王母?西王母娘娘有何资料简介?
王母娘娘的名字:
王母娘娘叫做侯回,有的说叫做杨回,字婉衿、太虚。
王母娘娘,也称作瑶池金母、西王母、金母、金母元君、九灵大妙龟山金母。
简称王母或西王母。
全称是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
王母娘娘为什么叫做西王母?
王母娘娘,这个名词出自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与另一名词玉皇大帝并无实质关系,任何道教典籍都未有记载两者是夫妻关系,实则西王母这个称谓更为正统。
西王母,始见于《山海经》,因为居于华夏龙脉昆仑山,昆仑山在西方,因此也叫西昆仑,于是西王母也就顺理成章,这个西方位,并不和东对应,是独立存在的。
王母娘娘(西王母)长的什么样子?
根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的神。
王母娘娘(西王母)居住在中国西方的岩山峻岭之中,其第一座主奉庙宇于现今甘肃省泾川县境内的回山。
王母娘娘(西王母)的来历:
生活常识分享。
琵琶仙子和王母娘娘的故事

琵琶仙子和王母娘娘的故事
关于琵琶仙子和王母娘娘的故事,一般而言,这两位角色分别出现在中国传统神话和文学传说中。
以下是两位仙子的简要介绍:
琵琶仙子:
在《西游记》中,有一段与琵琶仙子相关的故事。
传说中,琵琶仙子是玉皇大帝的女儿,她因爱上了人间的唐僧而违背了天条。
在唐僧取经的过程中,琵琶仙子扮成白晶晶,化身为一位妙龄女子,借助法术悄悄陪伴唐僧师徒。
她因为违背了天庭的规定而受到了一定的惩罚,但对于她的真情实意,最终玉皇大帝也对她宽宥。
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又称西王母,是道教中的神祇之一。
她是天宫的仙女,掌管着天宫的宴会盛宴。
在一些传说中,她被描绘为美丽、仙态飘逸的女神,也是众多仙女中的领导者之一。
她经常在七夕节和中秋节等特殊的日子主持宴会,也是许多神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这两位仙子的故事都充满神秘、仙气和人间情感。
琵琶仙子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仙凡之间的感情纠葛,而王母娘娘则是道教神话中的重要女神,承担着丰收和吉祥的象征。
这些故事在中国文学和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人们的喜爱。
王母娘娘的故事

王母娘娘的故事
传说中,王母娘娘是拥有长生不老之身的神仙,她居住在瑶池仙境,享受着天
上的美好生活。
她手中拿着一把羽扇,可以掌控风雨雷电,她的美丽动人,令人心驰神往。
王母娘娘的美貌和神秘身份,吸引了许多神仙和凡人的追求,成为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题材。
王母娘娘在中国神话中的地位非常崇高,她被视为天上的母亲,是万物的母神。
她的地位和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丰饶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们会举行祭奠王母娘娘的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王母娘娘的故事也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她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其他角色的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她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化特征,展现出了丰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与此同时,王母娘娘的形象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雕塑、戏曲等艺术形式。
她的形象常常出现在古代绘画作品中,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也有许多以王母娘娘为题材的剧目,将她的形象和故事通过戏曲形式展现给观众。
总的来说,王母娘娘的故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形象
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她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丰饶,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的形象和故事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出现,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
通过对王母娘娘的故事的传承和发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和魄力。
天山天池王母娘娘的故事

天山天池王母娘娘的故事
关于天山天池的王母娘娘的故事,是一个传统而又神秘的故事。
根据传说,王
母娘娘是天池的守护神,她被视为天山之神和蓬莱仙山上的仙女。
据说,王母娘娘是天帝的女儿,她美丽善良,拥有超凡的智慧和神秘的力量。
王母娘娘住在天池的一个宫殿中,每天她都会巡视她的领地,保护着这个美丽而神圣的地方。
王母娘娘被赋予了掌管天气的能力。
她可以调节天气的变化,让天池保持四季
如春,永远清澈透明。
她也拥有神奇的治愈能力,当有人身患重病或者受伤时,只需要在天池中洗浴,就能病愈或伤愈。
根据古老传说,王母娘娘还拥有一个美丽的神奇玉盘。
这个玉盘被认为是王母
娘娘的宝物,拥有无尽的魔力。
据说,这个玉盘可以满足人们的愿望,只要将心愿写在纸上,然后把纸片放在玉盘上,王母娘娘就会满足这个愿望。
为了保护天山天池,王母娘娘也下了严格的规定。
她要求游客不能随意破坏和
丢弃垃圾,并且不可以捕捞鱼或破坏天池的生态环境。
这些规定是为了保护天山天池的纯净和它的独特生态系统。
王母娘娘的故事在当地被广泛讲述,并且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生活中。
每年有
很多人前来天山天池朝拜王母娘娘,祈求平安和幸福。
人们相信,只要对天山天池抱有敬畏之心,就能得到王母娘娘的保佑和祝福。
天山天池王母娘娘的故事充满了神秘和奇迹,让人们对这个地方充满敬畏和向往。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
天山天池以其美丽、神秘和神圣而吸引着无数人们的心灵和神态。
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

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
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民间传说是的
在民间传说中,农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民间也叫西王母)的生辰,在这一天,王母娘娘要在瑶池举办盛大的蟠桃大会,在这一天,她要宴请各路神仙,在民间,信奉王母娘娘的人很多,不但在国内,甚至在东南亚都有很多信徒,所以在民间,人们在三月三还要注意祭拜王母娘娘,很多地方还举行盛大的祭拜仪式。
2008 年,西王母信俗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当然在三月三人们祭拜西王母的同时,还会注意祈福,希望西王母在新一年可以保佑自己顺风顺水,好运不断。
西王母的故事

西王母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女神,她被认为是长生不老、掌管长寿的仙女。
西王母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她的故事也被传颂至今。
相传,西王母是王母娘娘的化身,她居住在昆仑山顶的瑶池之中,这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瑶池上有一棵长生树,树下有一口甘泉,西王母就是在这里修炼成仙的。
她身穿七彩霞衣,手持羽扇,坐在瑶池之上,仙姿飘逸,容颜绝丽。
西王母的故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她的长生不老之术。
传说中,西王母每隔三千年就要服食一次仙果,以保持永葆青春。
这仙果是由她手下的仙女们在瑶池中精心栽培而成,每一颗都蕴含着神奇的力量。
西王母的长生不老之术成为人们向往的目标,许多修道者都想要得到她的仙果,但却无人能够得逞。
除了长生不老之术,西王母还掌管着长寿的秘诀。
她常常举办蟠桃盛宴,邀请天上地下的神仙们前来共聚。
在盛宴上,她会赐予神仙们蟠桃,这是一种可以增加寿命的仙果。
每当蟠桃盛宴举行之时,天上地下都要沸腾起来,人人都想要一尝这神奇的蟠桃,以求长寿。
然而,西王母的故事中也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传说中,西王母虽然长生不老,但心中却有一丝孤寂。
她渴望真正的爱情,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与她相伴到永远的人。
然而,她却一直未能如愿。
这种孤寂的心情使得她对人间的情感充满了向往,也使得她对人间的事物格外珍视。
西王母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神话传说,更是一种对长生不老、长寿的向往和追求。
她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神话传说。
她的故事也启示着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美好的向往。
愿我们都能够像西王母一样,拥有长生不老的秘诀,拥有对美好的追求,拥有对爱情的向往。
愿我们都能够像西王母一样,活出自己的传奇。
西圣王母的传说故事

西圣王母的传说故事哎,说起这西圣王母,那可是咱们华夏文化里的一朵璀璨奇葩,她的故事啊,比那银河里的星星还多,亮堂得能照亮人心。
咱们今天就不讲那些高深莫测的仙家术语,就用咱老百姓的大白话,来聊聊这位神秘又亲切的王母娘娘。
想当年,在西边那片云雾缭绕、仙气飘飘的地方,住着位了不起的女神——西圣王母。
她呀,不光长得倾国倾城,心地还跟那瑶池的清泉一样,清澈又善良。
王母娘娘的宫殿,那可是金碧辉煌,珍奇异宝堆得像小山似的,但人家可不光顾着自己享受,还经常开蟠桃大会,请各路神仙来聚会,大家伙儿一块儿乐呵乐呵,那场面,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说到蟠桃大会,就不得不提那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仙桃了。
这桃子啊,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成熟,吃上一口,嘿,保你青春永驻,跟个小伙子小姑娘似的。
王母娘娘大方着呢,每次大会都拿出来分享,你说这人心得多好!不过啊,西圣王母也有她的威严。
她掌管着长生不老药,那可是多少妖魔鬼怪梦寐以求的宝贝。
但王母娘娘心里有杆秤,谁该得谁不该得,她门儿清。
有一回,有个不老实的妖精想偷药,结果被王母娘娘的慧眼识破,直接给扔到了南天门外,成了笑柄。
这事儿啊,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做事,得讲规矩,别动歪心思。
除了这些,西圣王母还特别疼爱自己的子女。
她有个宝贝女儿,名叫七仙女,个个长得如花似玉,心地善良。
有一次,七仙女偷偷下凡,跟凡人董永谈起了恋爱,这事儿可把王母娘娘急坏了。
但母爱嘛,总是无私的,最后她还是心软了,给了董永和七仙女一个团圆的机会,虽然过程曲折了点,但结局还算美满。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王母娘娘是不是只关心自家事儿啊?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她可是个心怀天下的大慈大悲之人。
每当人间有灾难,她都会伸出援手,要么派仙女下凡相助,要么亲自施法解难。
所以啊,在老百姓心里,西圣王母那可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总而言之,西圣王母的故事啊,就像是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她不仅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女神,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人。
关于王母娘娘的传说

1.“xx石门”(景名为“石门一线”)1783年,乾隆皇帝的侄女婿棗乌鲁木齐第三任都统明亮疏凿了天池水渠。
第二年春天水渠断流,“渠口高出水面数十尺”,被认为"该处水渠实于屯田无益”,因此被乾隆皇帝下令“停止开挖,其用过银两,著于明亮名下,赔缴还项”。
后来明亮著碑文时,只对“疏凿水渠”点到题目而碑文中只字不提: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阜康之阳,灵山屏列,峰势出没云雾中,上有天池在焉。
俗传此水为蛟龙窟宅,雪淹冰封,莫穷所自。
人欲探其胜者,至山麓辄为风雨所阻。
(1783年)余饬骑从,自南山口取道而入。
溪流曲折,山径纡回,林木交荫,蔚然深秀,穿岩越壑,盘旋于松云蓊郁之间,其不减蚕丛(指‘蜀道’)百折也。
”都统明亮这里所言的不亚于蜀道的纡回山径,就在现在的石门以下。
石门是进入天池风景区的天然山口,两侧宽约百米,最窄处仅10来米。
石门两峰夹峙,一线中通,是河道切割形成的峡谷,故又称“石峡”。
石壁巍峨,高达数十米,长约100米,天巧奇绝,犹如打开的两扇门板。
石色赭暗,如同铁铸,又称“铁门关”。
石门内三工河穿流,水旋路转,河水湍急,浪花飞溅,崖耸谷深,声震幽谷,有诗曰:“巍峨石峡瑶池门,峭壁悬天险断魂。
鬼斧神工刀劈就,一线通途上青天。
”2.“五十盘天”(地名为“五十盘”)《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再登再憩,渐就平岗。
”明亮所言的平岗就是石门以上的“又一村”。
过石门后,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又一村”开始,就是上天池顶的盘山公路,约五十盘。
“五十盘”的大湾子处,今新建有“闻涛亭”(旧亭“观瀑亭”已坍塌)。
3.“王母脚盆”(又名“西小天池”,景名为“龙潭碧月”)《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闻水声潺潺,喷薄于断岩之上者,小龙潭也。
潭水深碧,其源弗长,然虽流细力微,亦足以占溉近郭。
”此处的“小龙潭”即为“王母脚盆”,位于“五十盘天”的第三盘的右下方,海拔1660米,由天池湖水从地下渗漏入池,水似玉汁,犹如王母的冰肌玉体,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
关于西王母的典故

关于西王母的典故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被认为是仙界的女神之一。
她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灵,被尊称为“西王母”或“王母娘娘”。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女神,拥有不老不死的仙女身份。
她住在昆仑山的仙宫中,宫殿华丽美丽。
据说她拥有一种名为“仙桃”的神奇水果,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故事中,西王母是八仙中的一员。
八仙是中国神话中的八位神仙,他们各有各的神通和特殊能力。
西王母是其中唯一的女性仙人,被称为“仙姑”。
西王母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山海经》和《神仙传》等文献中。
她是一个慈祥善良的仙女,经常帮助有缘人实现愿望。
她也是一个聪明智慧的女神,懂得预知未来和治疗疾病。
因此,人们常常向她祈求长寿和好运。
西王母的故事中,有一则关于她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尤为著名。
传说中,牛郎是一个贫穷的牧羊人,而织女是天上的仙女。
一天,牛郎偶然看见了织女在河边洗澡,被她的美丽深深吸引。
他们相爱并结为夫妻,育有一对儿女。
然而,众神不允许人间和天上的仙女结合,于是将织女带回天宫。
牛郎伤心欲绝,但他的牛群告诉他,只有乘坐牛群中最老最虚弱的一头牛,才能够飞到天上与织女相见。
于是,牛郎乘坐牛群飞到了天上。
织女见到牛郎后,也非常感动。
两人决定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这一天被人们称为“七夕节”或“中国情人节”。
西王母的故事中,还有许多关于她的传说和神话。
她是神话中的女神,象征着长寿、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人们常常通过祈求西王母来祈求健康、长寿和好运。
总之,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重要角色,她拥有不老不死的仙女身份,被尊称为“西王母”或“王母娘娘”。
她是八仙中的一员,拥有聪明智慧的特殊能力。
她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也是人们熟知的传说之一。
通过祈求西王母,人们希望得到长寿、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西王母的故事

西王母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名叫王母娘娘的仙女,她住在昆仑山的瑶池之上,担任着管理天上仙界的职责。
王母娘娘身披羽衣,手持羽扇,坐在一张凤凰椅上,容貌娇美,仙姿飘逸。
她是仙界的女王,统领众仙,被尊称为西王母。
西王母的故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手中的羽扇。
传说这把羽扇是太阳之神赐予她的,拥有遮天蔽日、呼风唤雨的神力。
在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用羽扇为人间解除疾病、灾祸,保佑人间的平安与幸福。
除了手中的神力羽扇,西王母还拥有一种名为“仙桃”的神果。
这种仙桃色泽鲜艳,散发出令人心醉的香气,据说吃了这种仙果的人就能长生不老。
因此,古人们常常将西王母赐予的仙桃视为长寿、幸福、吉祥的象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西王母也被视为女性的化身,象征着母爱、慈悲和智慧。
她常常被人们祈求保佑家庭平安、子女健康成长。
在一些民间传说中,西王母还被描绘成一位慈祥的母亲形象,关怀着人间的众生。
西王母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等人曾前往瑶池拜见西王母,寻求仙丹长生。
在《封神演义》中,西王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与其他诸神一同参与了封神之战。
西王母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神话传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她的形象在中国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中都有所体现,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西王母的形象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人们常常用“西王母”一词来形容年长、智慧、慈祥的女性形象,以及拥有超凡能力的人物。
西王母的故事,不仅仅是古代神话传说,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传承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了解西王母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她的形象不仅仅存在于古代神话中,更是融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愿西王母的智慧与慈爱,永远伴随着我们,为我们带来幸福与祝福。
王母娘娘的传说

王母娘娘的传说*导读:王母娘娘,亦称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人名叫做瑶琼;传说中的女神。
原是掌管刑罚和灾疫的怪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王母娘娘,亦称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人名叫做瑶琼;传说中的女神。
原是掌管刑罚和灾疫的怪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
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
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定为王母娘娘的诞辰,并于此日盛会, 俗称蟠桃盛会。
根据古书《山海经》的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形状像人,却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般的牙齿,很善于长呼短啸,头发蓬松,顶戴盔甲,是替天展现威猛严厉及降临五种灾害的神祗)。
她住在昆仑之丘的绝顶之上,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为她叼来食物和用品。
但是在《穆天子传》里,西王母的言行却又像是一位温文儒雅的统治者。
当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驾驭的八骏周游天下时,西巡到昆仑山区,他拿出白圭、玄壁等玉器去拜见西王母。
第二天,穆王在瑶池宴请西王母,两人都作了一些诗句相互祝福。
《汉武帝内传》谓她是容貌绝世的女神,并赐汉武帝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
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庆祝王母娘娘的诞辰,此日举行的隆重盛会,俗称为蟠桃盛会。
晋朝葛洪的《枕中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
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
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
西王母的神话故事经历了两次演化。
汉代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玉山(又称昆仑山)的石洞中,是一个人面兽身的怪物形象,另外,山上有长着牛角、满身豹纹、声音如犬吠的怪兽狡,还有长着红色羽毛、喜好食鱼的三青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二个阶段。
此时,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传说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化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

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是怎样的故事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资料,仅供参考。
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
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的怪物。
另据「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
传说中的女神。
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
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
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王母娘娘的介绍王母娘娘:全称西王金母、西王母、王母、金母等,是古代神话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
在道教神话,西王母是女仙的首领,主宰阴气。
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
全真教的祖师,现多传为婚姻、生育、保护妇女的女神。
中国几部古老的著作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
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
《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
《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1]东汉末年,道教兴起,西王母由原来绝对的、全能的宇宙神,渐渐转换成了只代表世俗的神,她的神话力量被削弱。
魏晋以后,到了道教那里,她仅仅成了统治女仙世界的一个首领:“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
关于王母娘娘的传说

1.“天池石门”(景名为“石门一线”)1783年,乾隆皇帝的侄女婿棗乌鲁木齐第三任都统明亮疏凿了天池水渠。
第二年春天水渠断流,“渠口高出水面数十尺”,被认为"该处水渠实于屯田无益”,因此被乾隆皇帝下令“停止开挖,其用过银两,著于明亮名下,赔缴还项”。
后来明亮著碑文时,只对“疏凿水渠”点到题目而碑文中只字不提: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阜康之阳,灵山屏列,峰势出没云雾中,上有天池在焉。
俗传此水为蛟龙窟宅,雪淹冰封,莫穷所自。
人欲探其胜者,至山麓辄为风雨所阻。
(1783年)余饬骑从,自南山口取道而入。
溪流曲折,山径纡回,林木交荫,蔚然深秀,穿岩越壑,盘旋于松云蓊郁之间,其不减蚕丛(指‘蜀道’)百折也。
”都统明亮这里所言的不亚于蜀道的纡回山径,就在现在的石门以下。
石门是进入天池风景区的天然山口,两侧宽约百米,最窄处仅10来米。
石门两峰夹峙,一线中通,是河道切割形成的峡谷,故又称“石峡”。
石壁巍峨,高达数十米,长约100米,天巧奇绝,犹如打开的两扇门板。
石色赭暗,如同铁铸,又称“铁门关”。
石门内三工河穿流,水旋路转,河水湍急,浪花飞溅,崖耸谷深,声震幽谷,有诗曰:“巍峨石峡瑶池门,峭壁悬天险断魂。
鬼斧神工刀劈就,一线通途上青天。
”2. “五十盘天”(地名为“五十盘”)《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再登再憩,渐就平岗。
”明亮所言的平岗就是石门以上的“又一村”。
过石门后,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又一村”开始,就是上天池顶的盘山公路,约五十盘。
“五十盘”的大湾子处,今新建有“闻涛亭”(旧亭“观瀑亭”已坍塌)。
3.“王母脚盆”(又名“西小天池”,景名为“龙潭碧月”)《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闻水声潺潺,喷薄于断岩之上者,小龙潭也。
潭水深碧,其源弗长,然虽流细力微,亦足以占溉近郭。
”此处的“小龙潭”即为“王母脚盆”,位于“五十盘天”的第三盘的右下方,海拔1660米,由天池湖水从地下渗漏入池,水似玉汁,犹如王母的冰肌玉体,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
西王母的传说

西王母的传说西王母,尊称王母娘娘,在道教神仙体系中,西王母是天宫所有女仙及天地间一切阴气的首领。
护佑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的女神。
全真教的祖师。
王母娘娘在汉代时成为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长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的追求。
西王母的传说西王母,还有一个名字是金母元君,又号为太灵九光龟台圣母,这个封号在中国的神仙谱系中还不算长。
山海经中的西山经中记载着,共工曾经在玉山中的一个洞穴中,见到一个长着豹子尾巴,老虎式的獠牙的人,号称自己叫金元圣母,手下有三只青鸟,是负责掌管刑罚和灾疫的天神。
这个金元圣母,就是西王母了。
那个时候的她估计修为不算很高,所以还没有修成完整的人形,保留着一些非人的痕迹。
玉山,就是天下山川之祖的昆仑山。
民间传说,王母娘娘就住在昆仑山巅的瑶池旁。
西王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神仙传拾遗中的描述是,混沌初始,天地初分,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阴阳两气生成了两位大神,一位是由东华至阳之气化生的木公,又称为东王公,另一位是由西华至妙之气化生的金母,又称西王母。
东王公居于蓬莱仙岛,西王母居于昆仑瑶池,天上天下三届十方的男女仙人都由这两位大神管辖。
西王母就是负责掌管天下女仙的大神。
西王母与东王公定期开会,根据仙人们的修行程度和品行道行商定天下仙人的班位座次。
可见,西王母在仙界的权力和势力是很大的。
想想也知道,天下那么多的女仙人都归她管,那得多大的能量啊。
西王母还掌管一样神物,就是蟠桃,号称吃了能让人长生不老的水果。
于是,她在每年自己寿辰的时候在昆仑瑶池举办一场宴会,号称瑶池蟠桃会,邀请天下各路神仙来吃桃子顺便祝贺其寿辰,也算是笼络诸神的一种方式吧,吃人嘴短么,王母这个领导可见还是当的很称职,懂得御下之法,除了棒子还有萝卜。
后来估计随着修行的提高,西王母的外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起码不应该再像是山海经中描述的豹子尾巴老虎獠牙一样了,于是才有了西王母和周穆公故事。
严格的说,周穆公算不上是一个负心汉,当了五十多年的人间帝王,富贵荣华估计也是享受的够了,于是开着豪华马车去泡女神,给西王母送上了价值不菲的礼物,得以在瑶池的宫殿中过了三天,这三天,真的是抵死缠绵,羡煞旁人。
中国古代神话西王母—王母娘娘

中国古代神话西王母—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另称九灵太妙龟⼭⾦母、太灵九光龟台⾦母、瑶池⾦母、西王母、⾦母、王母、西姥等,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神。
在道教神话,西王母居住在西⽅的昆仑⼭,是⼥仙的⾸领,主宰阴⽓,相对于男仙之⾸东王公。
是⽣育万物的创世⼥神。
全真教的祖师。
在汉族羌族神话中,王母有时也被认为是创世神。
西王母的起源被⼀部分学者认为是祖先神化。
许多古籍及传说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
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
《⽵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位雍容的⼥帝王形象。
《⼭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现多将西王母奉为婚姻、⽣育、保护妇⼥的⼥神,并⼤量在民间传说、⼩说戏曲中出现。
“王母”⼀词,出⾃《⼭海经》的《⼤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壑⼭、海⼭。
”《⼭海经·西⼭经》:“司天之厉及五残。
”郭璞认为这句指西王母掌管对灾厉的预知,郝懿⾏则认为:“厉及五残,皆星名也。
”⽗母王母最早记载,见于先秦,是居于昆仑丘的⼭母神、始祖⼥神,并⽆⽗母。
东晋的葛洪则认为,西王母与东王公是盘古、太元圣母所⽣。
见葛洪《元始上真众仙记》:“复经⼆劫,忽⽣太元⽟⼥,……⽣天皇⼗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帝东王公,号⽈元阳⽗;⼜⽣九光⽞⼥,号⽈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
”⼥⼉1.民间体系。
七仙⼥:汉代开始出现七仙传说,“董永奉亲”⽯刻图上七仙⼥为⽻⾐⼈形象。
汉代多有壁画为⽻⾐⼈环绕西王母、东王公。
七仙⼥疑为王母、王公的属神。
后期民间传说⾥,则有说七仙就是王母的⼥⼉。
2.民间神魔⼩说体系。
龙吉公主:出⾃明《封神演义》。
3.道教上清派体系。
太真夫⼈:宋《太平⼴记》引东晋葛洪《神仙传》“夫⼈,王母之⼩⼥也。
年可⼗六七,名婉,字罗敷,遂事⽞都太真王。
有⼦为三天太上府司直,主总纠天曹之违错,⽐地上之卿佐。
年少好游逸,委官废事,有司奏劾,以不亲局察,降主事东岳,退真王之编,司⿁神之师,五百年⼀代其职。
【民间故事】王母娘娘骗字

【民间故事】王母娘娘骗字从古至今,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王母娘娘的传说,其中有一则关于她骗字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非常聪明伶俐,但是却非常讨厌学习,常常偷懒,导致成绩很差。
他的父母为了希望他能认真学习,就告诉他有一个关于王母娘娘的神话传说。
据说,王母娘娘是天上的仙女,她能掌控人间的一切自然和人事。
她的居所是在瑶池仙山,那里有着美丽的风景和无尽的财富。
而且传说中王母娘娘曾经执掌过一本神奇的宝典,上面记载着天下万物的起源和变化规律,这本宝典被称为“王母骗字”。
“王母骗字”是一本千古难得的书,上面刻满了深奥晦涩的文字,凡是看过的人都会受益匪浅,据说读懂了“王母骗字”的人就能驾驭自然,引导命运。
小明听完这个故事之后,便跃跃欲试地想要一睹“王母骗字”的风采。
于是,小明便立志要去寻找“王母骗字”,他辞别了父母,踏上了这段充满传奇的寻宝探险之旅。
一路上,他经历了千辛万苦,但是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向前行进,因为他相信只要找到“王母骗字”,他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终于有一天,小明来到了瑶池仙山,他登上了瑶池,迎来了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见到小明前来寻找“王母骗字”,并没有拒绝,而是笑眯眯地对他说:“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既然如此,我就把‘王母骗字’给你吧。
”小明激动地接过了王母娘娘递过来的书籍,展开一看,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他苦思冥想,但是却始终无法读懂其中的奥秘。
他感到非常沮丧,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王母娘娘见状,微微一笑,开口对小明说:“孩子,‘王母骗字’的奥秘并不在于字里行间,而在于你内心的真诚和善良。
如果你能用心去体悟‘王母骗字’所包含的道理,并且用它来造福他人,那么这本书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价值。
”小明听了王母娘娘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他意识到自己以前一味地追求功利,却忽略了善良和诚实的重要性。
于是,他决定回去后好好用心去读懂“王母骗字”,并且用它来帮助他人。
回到家乡后,小明将“王母骗字”放在了书架上,并且每天都认真地钻研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石门”(景名为石门一线”1783 年,乾隆皇帝的侄女婿棗乌鲁木齐第三任都统明亮疏凿了天池水渠。
第二年春天水渠断流,“渠口高出水面数十尺”,被认为"该处水渠实于屯田无益”,因此被乾隆皇帝下令“停止开挖,其用过银两,著于明亮名下,赔缴还项”。
后来明亮著碑文时,只对“疏凿水渠”点到题目而碑文中只字不提: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阜康之阳,灵山屏列,峰势出没云雾中,上有天池在焉。
俗传此水为蛟龙窟宅,雪淹冰封,莫穷所自。
人欲探其胜者,至山麓辄为风雨所阻。
(1783 年)余饬骑从,自南山口取道而入。
溪流曲折,山径纡回,林木交荫,蔚然深秀,穿岩越壑,盘旋于松云蓊郁之间,其不减蚕丛(指‘蜀道 ')百折也。
”都统明亮这里所言的不亚于蜀道的纡回山径,就在现在的石门以下。
石门是进入天池风景区的天然山口,两侧宽约百米,最窄处仅10 来米。
石门两峰夹峙,一线中通,是河道切割形成的峡谷,故又称“石峡”。
石壁巍峨,高达数十米,长约100 米,天巧奇绝,犹如打开的两扇门板。
石色赭暗,如同铁铸,又称“铁门关”。
石门内三工河穿流,水旋路转,河水湍急,浪花飞溅,崖耸谷深,声震幽谷,有诗曰:“巍峨石峡瑶池门,峭壁悬天险断魂。
鬼斧神工刀劈就,一线通途上青天。
”2.“五十盘天”(地名为“五十盘”)《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再登再憩,渐就平岗。
”明亮所言的平岗就是石门以上的“又一村”。
过石门后,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又一村”开始,就是上天池顶的盘山公路,约五十盘。
“五十盘”的大湾子处,今新建有“闻涛亭”(旧亭“观瀑亭”已坍塌)。
3.“王母脚盆”(又名“西小天池”,景名为“龙潭碧月”)《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闻水声潺潺,喷薄于断岩之上者,小龙潭也。
潭水深碧,其源弗长,然虽流细力微,亦足以占溉近郭。
”此处的“小龙潭”即为“王母脚盆”,位于“五十盘天”的第三盘的右下方,海拔1660 米,由天池湖水从地下渗漏入池,水似玉汁,犹如王母的冰肌玉体,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
池周围塔松竞秀,披绿挂翠,倒映湖中,墨染幽深;到了夜晚,碧月当空,静影沉壁,月影微颤,与粼波成趣,有诗曰:一泓碧流成XX,青松XX镶翠盘。
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
”冰潭银帘”(地名为“西小天池瀑布”)过了西小天池不远,路右侧的瀑布即为“西小天池瀑布”,瀑布凌空,垂帘数十米,犹如一卷垂落的银帘,银帘的后面,隐现着王母娘娘梳洗的倩影。
4.xxX瀑布”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淋浴水”,“洗澡水”下泻即成“西小天池”。
“西小天池瀑布”对面,光绪年间建有六角、尖顶的“观瀑亭”,已毁,但有王树楠的诗为证:“半亭飞瀑挂瑶虹,万仞层冰镂XX。
晴霭断桥笼弱XX,怒涛XX响寒松。
XX泻地倾XX,仙掌擎天峙XX。
与子谈山过夜半,乱云深处忽闻XX。
”今于原址重建“ XX:”八角、两层、红柱、黄琉璃瓦,亦十分魁伟。
5.“醴泉隐乳”(地名为“西小天池瀑布源头”)“西小天池瀑布”的源头为“醴泉洞”,此处,似洞非洞,隐蔽难寻,又称“隐乳洞”。
泉乳从地下涌出,清净甘甜似醴,传说是“王母娘娘的醴泉”。
汉代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公元前86 年)的《史记》卷一百二十三曰:“《XX 记》言:‘河山昆仑。
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这里说“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古代的一里约合今0.75 里),即昆仑高约937500 米,约为当今最高峰珠穆拉玛峰(海拔8848米)的106 倍,由此可见,“昆仑”是中华民族心目中的最高山,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昆仑所指的山也发生变化,《禹本记》中的“昆仑”指现在的博格达峰,现在的“昆仑为西从帕米尔高原起,分三支向东分布的中国的最大山脉。
6.“仙女泳池”(地名为“ xxxx)”东小天池,位于“五十盘”的最后一盘的左侧半公里处,方圆数百米,海拔1860 米。
此处环境幽静,水清透底,原是“天上仙女的游泳池”,后被黑龙霸占,故又名“黑龙潭”。
池水碧绿,深幽莫测,池周松柏密匝,清泉阴森,令人心惊目弦,毛骨寒立,犹入龙潭虎穴。
为此xx 作诗曰:“乱山倒影xx 沉沉,十里龙湫万丈深。
一自沉牛答XX,飞流不断到如今。
”1.天镜浮空”(即大XX湖面)过了XXXX,明亮继续写到:“从此(指“西小天池”)越崇岭数层,始臻绝顶(指“鳄鱼坝”)。
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沃日荡云。
洵造物之奥区也!”大天池湖面,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梳妆镜”, “天镜”海拔 1 9 1 0米,呈半月形,酷似一个头南身北的葫芦,其南段的三工河就是葫芦的把。
天池南北长3.4 公里,最宽处1.5公里,平均宽度1公里,XX周长9.7 公里;最大湖深102 米(位于东北处),平均湖深40 米;湖面最大面4.9 平方公里,一般为3.5 平方公里;最大容水量 2 亿吨,一般为1.6 亿吨;湖水冰凉清澈,内有人工养殖的冷水型无鳞鱼。
2. “ xxx(x 又”名“定海神针”)在鳄鱼坝上,将目光从“大天池湖面”收回来向湖边看,您可看到一颗孤零零的大树,那就是驰名中外的“镇海古榆”。
天池北岸的这颗古榆树,相传是西王母的神簪化成。
传说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应邀赴宴,唯独瑶池水怪未被邀情,它便兴妖作怪,翻池倒海,搅得周天寒彻,蟠桃会无法畅饮欢歌。
西王母盛怒之下,顺手从头上拔下一枚宝簪,插在瑶池北岸,镇锁水怪,平息怒涛。
后来,在插宝簪的地方,长出了一颗榆树。
实际上,这颗古榆是后人或西王母为纪念穆天子所栽的槐树,而在天池北岸池边栽的适于该地水文土壤的榆树的后代生长在海拔1910 米高处的这棵古榆,独生独长,树冠大如伞,状如帝王金舆华盖,面海向南,孤芳傲立。
特殊的自然环境,给这一枝独秀的古榆,添神增奥。
即使丰水年,湖水再涨,也只能漫到其根部。
长期以来,人们将古榆根部与湖水水面的距离,当朝北尾朝南,龙脊9 曲呈9 座起伏的缓峰,龙脊西侧的龙爪变为 5 条支脉,伸入池内。
4.“东岸靓女”传说,每当夕阳西下,就有一个妙龄少女与东岸卧龙幽会。
说来也巧,每当日薄西山,夕阳的余辉就沿着卧龙山勾勒出一位屈曲双腿、仰面而卧的少女侧影,她头枕高山,长长的睫毛化为山头的几株松树,丰满的胸脯化为两座圆圆隆起的山峰,梦幻迷人。
要观此景,则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5.“西岸鳄鱼”天池西岸的长垄山体,传说是一条鳄鱼所变,故名“鳄鱼山”。
鳄鱼头朝南身朝北,鳄鱼背呈弧状缓峰隆起,鳄鱼足插于湖中,鳄鱼尾即为前述的“鳄鱼坝”。
6. “ xxxx ”博格达山区,夏季降水较多,在天池常暴雨盆泼。
三工河上游集水面积有168 平方公里。
每当大雨,河水汹涌北泻,黄色的洪水,浩浩淼淼。
从池北南望,如一条黄色巨龙入池,使池水翻腾不息,涛长里许,涛声如雷,成扇状散去,似“孔雀开屏”。
要观此景,则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7•“ xx 影”大天池湖面西南部即“大湾子”处,风平浪静,峰林映湖,是观赏倒影的好地方。
在大湾子观倒影,一定要掌握时间,天池白天刮上山风,夜晚刮下山风,换风时间一般在每天上午的九、十点钟,这时,天池风平浪静,倒影如画,此景乃成。
要观此景,也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8. “瑶池风帆”天池南岸,一片松海。
夏季运送枯木,从南至北无路可行,只得将木捆扎成排,放入池中顺水而下,此时须小扬风帆。
放木排的最好时机,是在夜间刮下山风时进行,乘风破浪,倾刻即到,而且在风帆上点盏小灯,一为照明指航,二为图个吉利。
放木工站立于排上,掌舵扯帆。
此时,人去鸟归巢,山睡林酣,万空皆寂。
1. “夜观天灯”释迦牟尼的第28 代弟子棗西天禅宗28祖、中国禅宗初祖南印度人菩提达摩,于南北朝时,自印度来中国传播禅法。
相传,他曾在天池东岸一个山洞里“面壁坐禅”,此洞后称“达摩禅洞”。
人们为了纪念他所传的禅法,就在“达摩禅洞”对面的一座山上立一松杆,上挂“天灯”,寓意为释迦牟尼的禅法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正如菩提达摩的第 5 代弟子棗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在中国禅宗的开山著作《坛经》上说:“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慧能灭万年愚”。
禅灯山因此得名,又名“灯杆山”。
每当晴空万里的夜晚,从乌鲁木齐和天池岸边,都可以看到冥冥灯光在长空中闪烁。
过去,只要这盏“天灯”不灭,附近百姓心便会安宁,, 。
(笔者意欲与海内外任何人士合力恢复“天灯”。
)2•“ X址”在天池西北岸约700 米处,有一遗址名为“铁瓦寺遗址”,铁瓦寺始建于南宋。
传说,道家学说的创始者老子曾与西王母等一起在天池里畅游,老子见陪游的仙女,个个如花似玉,白肤嫩肌,薄纱透体,娇艳妩媚,差一点犯了戒念。
1167年,王重阳创立了以道教为主,兼融儒家思想的全真道,自此,道教正式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长春真人邱处机为王重阳的第一大弟子,后来成为全真的掌门人。
1220年,72岁的邱处机应成吉思汗的召谕率弟子19人由今河北省的化县启程。
途中,邱处机为纯正道规,遂派弟子到天池造寺示戒。
一年后,邱处机一行抵达成吉思汗的驻地即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南部。
由现能见到的历史资料可知,铁瓦寺重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因用青砖砌面,铁瓦铺顶,故称“绪年间,铁瓦寺得到重修,因为博格达山又称“福寿山”,所以,铁瓦寺这时也称“福寿寺”。
寺坐西朝东,右配殿供奉邱处机等。
1946 年8 月,于右任下榻福寿寺,他对寺内道佛揉合,不甚理解,遂题匾额,曰“灵山道观”,以图逐本清源,纯正道教。
1950 年,福寿寺被阜康的叛乱分子焚毁。
现在,此地竖有纪念石碑一块。
3.会仙瑶台(又名“大锅底坑”)唐代xx的《清平调三首》其一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
若非群xx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处的瑶台即指“西王母之山”的“大锅底坑”(公元649年,唐朝在西域设置了瑶池都督府)。
禅灯山下,有一处大洼地,海拔2180 米,比禅灯山山峰低538 米,状如一个大锅底,锅口向天池方向倾斜,故名“大锅底坑”。
大锅底坑是一片起伏的草地,绿草成茵,云杉密布,山风吹不到,气温偏高,加之坑底数泉涌出,因此这里春天来得最早,水丰草茂,繁花似锦。
这里既是《穆天子传》中“天子觞西王母”的场地,也是《西游记》第五回“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 '的”地方。
可惜,如今这里群仙已去,为此茅盾1940 年作诗曰:“x山高接天Y XX锁自年年。
XX寂寞群仙去,瘦骨XX断烟。
”4•“ X址”(又名“ X址”)陈诚(公元1365-1457 年)的《西域番国志》记载道:“ ,百, 余里有灵山,相传为十万罗汉佛涅般木之处。
近山有土台高十余丈,云唐时所筑,台畔有僧寺,寺下有石泉一泓,林木数亩。
由此而入出,行二十余里,经一峡之南,有土屋一间,旁多柳树,沿土屋之南登山坡,坡上有石垒小屋一间,高不五尺,广七八尺。
房中有小佛像五位,旁多木牌,皆书夷字,云游山者纪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