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4分)(1-8每句1分,第9题2分,书写1分)

1.窈窕淑女,。(《关雎》)

2. ,在水一方。(《蒹葭》)

3.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4.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以成语来表明齐国纳谏除弊之初的场面。

6. 战场是古代英雄男儿叱咤风云的场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将士之坐骑和弓箭来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

,。

7.效力沙场乃爱国志士情之所衷,但自古忠孝难两全。《渔家傲·秋思》揭示戍边将士报国与思家矛盾心境的诗句是:

,。

8. 老骥伏枥志未衰,皓首更有少年心。苏轼虽然人生多舛,但其豪迈胸怀却无人可及。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三国孙权为典故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9.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传承家规家训、发扬好家风美德,学校举办“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书写一幅对联。

上联:树家风人人传承

下联:

二、阅读(46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本文选自《左传》,旧传作者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小惠未徧.(2)彼竭我盈.

12.食不厌精,言不厌简。本文中曹刿一言即揭示其请见及论战的原因,请找出这个句子写下来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2分)

13.文章第二段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曹刿形象的,表现出人物什么特点?(2分)

14.《左传》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化言简意深、要言不繁的特点,在文章剪裁方面颇具功力。结合文章分析作者是如何处理详略的,这样处理详略有什么好处?(3分)

(乙)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

少年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①,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①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之地。15.“不拟回头望故乡”中的“拟”在文中的意思是。(1分)

16.本诗的前两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2分)

17.这首诗表达了青年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落在父亲生命中的雪

熊荟蓉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

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这是新疆作家刘亮程在《寒风吹彻》里的一段话。父亲节来

临之际,它催生了我潜藏的泪水,将我带进那久远的艰难岁月,

也让我分外清晰地看到了那些落在父亲生命中的雪。

查出心脏病和高血压时,父亲才三十出头,我刚上初中。那时候的秋天好像特别冷,9月一开学就需穿上夹衣了。我每周都要穿过四五里长的田间小路回家,带一罐头瓶腌菜和五毛零花钱返校。

开学不久后的一个周末,我回到家,意外听到母亲边哭泣边说:“你这病要长期吃药,又不能负重,卖棉花的白条不晓得哪天能兑现,我看就让蓉儿去学裁缝吧。湾子里就她一个姑娘在读书了……”

父亲的声音干脆利落:“蓉儿聪明,是读书的料。这话以后不要再提。我这病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要命,咱们悠着点,日子能过得去的……”

我装作什么也没有听见,径去厢房找饭吃。只是后来在返校时,拒绝接受父亲递过来的五毛钱。父亲没有勉强,他默默推出自行车,送我上学。

乡间土路,逼仄坑洼,一边是水沟,一边是田地。自行车新买才半年,父亲车技不佳。我在车后座上摇晃,提心吊胆。

过谭湖段时,猛一阵颠簸,父亲和我连人带车,翻到田里。我只是被稻草的残桩扎了一下,并无大碍。父亲却歪在车下,挣不起身子来。

在我的帮助下,父亲才重新站起来。他拍拍身上的泥土,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随即提出要我坐在车上,他继续推车行进。

我说学校快到了,你先回去吧。他没有坚持,叮嘱我好好念书,就调转车头。

绚烂的夕光中,他飘摇在自行车上的黑瘦的背影,显得那么单薄而苍凉。我不忍看第二眼,铆足劲儿朝学校奔跑。

回到学校,在书包的夹层里,我发现了被刻意“藏”着的五毛钱。每周的这五毛钱,是用来补充维生素的。

那时候,我们是自己淘米,用铝盒炖饭吃。下饭的菜,就是从家里带来的酱萝卜、洋姜、霉干菜之类。条件好点的学生,可能会带些榨菜炒肉、干鱼什么的。父亲说光吃腌菜不行,要我打点青菜,补充维生素。

五分钱一个的青菜,我本来就舍不得买,这时更不会了。我的零用钱都是花在买纸笔和蜡烛上。晚自习下课后,教室就停电了。还想学习,就只能点蜡烛。一支蜡烛八分钱,能点两个晚上。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蜡烛那淡淡的熏香味,记得镜子里那黑黢的鼻孔眼,记得考了好名次后老师那高分贝的表扬,记得同学们不无羡慕嫉妒的眼神。

说到底,那时我更沉浸于小我的感受,并深以自己的刻苦努力为荣。当我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奋斗的时候,我看不到落在父亲身上的雪,那沉甸甸的雪。

又一个周末回家,见到一脸苦相的大舅正在堂屋里跟父亲说着什么,之后,父亲折回房里拿出一张条子交给他:“这是150块,你先对付一下。以后,再不要赌了……”

大舅走后,母亲嘟哝开来:“我们的日子都愁得没有法子,你倒是会做好人,给他钱,丢到无底洞里……”

父亲沉下脸。“你忍心看着你兄弟被别人下胳膊下腿吧!他求到我们这里了,总不能让他空着手回去。”

然而,父亲的不忍,终是将自己拖进了更深的冬天。那时候,除了田地的收入,再没有其他来钱的途径。家里意外支出的这150元钱,只能通过精打细算、节衣缩食来弥补了。

那一个秋冬,我们连红薯和甘蔗都没有吃足,更不用谈鸡蛋和面饼了。所有能换钱的东西,都被父亲打进了算盘。

红薯和甘蔗都择优下了窖,留待正月里卖钱。芋环、慈姑各留了两碗,用来请拜年客。花生就炒了一筛子,过年塞了一下牙缝。元宵节,我们甚至连蒸肉都没吃一片。就是这样,我还是听到父亲对母亲说:“我们只有90块钱了。”

记忆中,每年的元宵节晚上,父亲都要跟母亲交家底。在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姐弟每学期的学费就得二三十元,还有种子、农药、化肥,以及三亲六眷的红白礼金,都是逃不脱的开支。我不晓得父亲用这90元是怎么让全家度过难关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父亲没有向别人借钱。

父亲外表瘦弱,骨子里却硬气得很。他一生都没有向任何人借过一分钱。家里造了两栋房子,都是把材料和钱攒齐了才开工。对家庭事务,他长计划短安排,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后来,即使因病下了辞世的决心,也是把自己的丧葬费用凑够了才出发。

父亲总是说:“节省要从坛子口开始。”意思是等一坛子米快吃完了,再节省就没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