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实现简单的TCP协议分析器
codesys tcpserver例程
codesys tcpserver例程CODESYS是一个流行的工业自动化编程环境,用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其他嵌入式系统。
在CODESYS中实现TCP服务器功能通常涉及使用CODESYS的内置库来处理网络通信。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TCP服务器例程的概念性概述,该例程将超出500字的要求,以提供详细的实现指导。
首先,你需要在CODESYS项目中包含适当的网络库。
这通常是通过在项目设置中启用相关的库功能来完成的。
接下来,创建一个新的POU(程序组织单元),例如一个函数块或方法,用于处理TCP 服务器的逻辑。
在这个POU中,你将需要定义一些变量来存储服务器的状态信息,如当前连接状态、客户端地址和端口等。
初始化服务器:使用CODESYS网络库中的功能块或函数来初始化TCP服务器。
设置服务器监听的端口号和其他相关参数。
启动服务器:调用适当的函数来启动TCP服务器,使其开始监听传入的连接请求。
接受客户端连接:在服务器启动后,它将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当请求到达时,使用网络库中的功能来接受连接,并获取客户端的信息。
数据交换:一旦连接建立,服务器和客户端就可以开始交换数据。
你可以使用网络库中的发送和接收函数来处理数据传输。
处理数据: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服务器可能需要解析从客户端接收到的数据,并执行相应的逻辑处理。
关闭连接:当数据交换完成或连接不再需要时,使用网络库的功能来关闭与客户端的连接。
服务器停止:如果需要停止服务器,调用适当的函数来关闭服务器并释放相关资源。
在编写TCP服务器例程时,还需要考虑错误处理和异常情况,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可能还需要实现额外的功能,如客户端管理、数据加密或身份验证等。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概念性的概述,具体的实现细节将取决于你使用的CODESYS版本和具体的硬件平台。
建议查阅CODESYS的官方文档和相关的网络库文档,以获取更详细的指导和示例代码。
网络安全协议分析实验3_TCP_SYN扫描_协议分析TCP_ACK扫描_协议分析
《网络安全协议分析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序号: 3 实验项目名称:一次简单扫描_全面扫描_协议分析TCP_SYN扫描_协议分析TCP_ACK扫描_协议分析学号姓名专业班级20网络工程实验地点指导教师实验时间2023-4-7 一、一次简单扫描_全面扫描_协议分析【【实验目的】1)了解Nmap扫描的基本使用方式2)了解简单扫描与全面扫描的区别3)了解简单扫描与全面扫描的协议【实验原理】1)使用不同的命令方式分别进行一次简单扫描与全面扫描,了解Nmap的基础使用方式。
在一次简单扫描中,Nmap会以默认TCP SYN扫描方式进行,仅判断目标端口是否开放,若开放,则列出端口对应的服务名称。
在一次完全扫描过程中,Nmap不仅仅确认了开放端口,一旦发现某个端口开放,Nmap会以其对应的协议通信方式去更加深入的验证该项服务涉及到的版本信息、账户信息等更为详细的结果2)查看目标主机状态【【实验环境】目标机:192.168.1.3工具: 桌面【【实验步骤】一、一次简单扫描及协议分析1.1打开wireshark进行抓包,在cmd命令行下输入命令“nmap 192.168.1.3”对目标主机进行一次简单扫描。
如图1所示图11.2可以看到目标主机有许多tcp端口处于开放状态,SERVICE一栏显示了各端口对应的服务。
切换到wireshark,在过滤器中输入:ip.addr == 192.168.1.3,确定。
如图2所示图21.3通过wireshark抓包可以看到一次简单扫描为TCP SYN扫描方式,我们针对其对目标机445端口的扫描进行分析(其余端口请自行分析)。
Nmap由本地端口46062向目标机的445端口发送TCP SYN数据包请求连接。
如图3所示图31.4目标机接收到来自扫描机的TCP请求之后向其46062端口发送SYN,ACK确认包。
如图4所示图41.5扫描机向目标机发送RST数据包进行连接复位,目标机清除445连接。
TCP/IP协议分析及通信应用编程
维普资讯
计 算 机 与 现 代 化
2O O6年第 3 期 文章编号 :0627 (060 -070 10-45 20 )303-3 J U J Y ⅪA D JIA l S l U N A}U 总第 17期 2
T PI C /P协议分析及通信应 Nhomakorabea编程 DIB o
( j i nt t o 址 Fr ni en n esy Snun7 30 ,Cia M  ̄l ste f eI i u o eE g er gU i rt, aya 180 h ) c n i v i n
 ̄ : hst脯i n l T l I ¥a ay tess m o s ut n o oio n nt no T P I rtcl n el a o eI r锄 o tr l  ̄ h t cnt c o 。cmp sina df c o f C /Pp oo ,adrai t n瑚I I I ye r i t u i o zi cai fne- i
收稿 日期 -050 .5 ' 0.51 2 作者简介 : 狄博 (97)男 , 17. , 陕西三 原人 ,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 院博士研究生 , 研究 方向 : 智能决策支持 系统 。
维普资讯
3 8
计
算 机
与
现 代
化
20 第 3 06年 期
使用libnet与libpcap构造TCPIP协议软件
概述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成熟的 TCP/IP 协议的实现版本,其中大部分都在操作系统的核心 实现, 这种方案固然是提高 TCP/IP 协议软件的效率的必然所选, 但却给 TCP/IP 协议的学 习、研究和调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于是,如果不考虑 TCP/IP 协议软件实现的效率问题, 在应用进程中实现一个 TCP/IP 协议软件,是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
本文作者构造了一个单进程的 TCP/IP 协议软件:minitcpip,并提供了一个 SOCKE T 接口函数库: minisocket。
在实现这个协议软件函数库时,作者选择采用了 libnet+li bpcap 的方式在用户态下实现这个软件,不仅是因为这样可以避开一些操作系统对底层网 络开发的种种限制带来的不便,将精力集中在对协议软件本身的理解上;另外一个原因,则 是为大家学习和综合使用 libnet 和 libpcap 提供一个范例。
下文首先介绍了 libnet 和 libpcap 函数库及其使用,并给出了一个利用其实现 ARP 协议的例程--该协议的实现也包括在 minitcpip 软件之中, 然后给出了本文的协议软件和 S OCKET 函数库实现的方案,并围绕本文主题,对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这种实现方法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指出了这种实现方法的一些局限。
何谓 libnet、libpcap 目前众多的网络安全程序、 工具和软件都是基于 socket 设计和开发的。
由于在安全程 序中通常需要对网络通讯的细节(如连接双方地址/端口、服务类型、传输控制等)进行检查、 处理或控制,象数据包截获、数据包头分析、数据包重写、甚至截断连接等,都几乎在每个 网络安全程序中必须实现。
为了简化网络安全程序的编写过程, 提高网络安全程序的性能和 健壮性,同时使代码更易重用与移植,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最常用和最繁复的过程函数,如监 听套接口的打开/关闭、数据包截获、数据包构造/发送/接收等,封装起来,以 API librar y 的方式提供给开发人员使用。
tcp协议实验报告
tcp协议实验报告TCP协议实验报告一、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常用的传输层协议,负责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TCP协议的实验研究,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二、实验目的1. 理解TC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2. 掌握TCP协议的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过程。
3. 了解TCP协议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实验工具:Wireshark、Python四、实验过程1. 连接建立在实验中,我们使用Python编写了一个简单的TCP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
首先,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SYN包),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发送确认包(SYN+ACK包),最后客户端发送确认包(ACK包)完成连接建立过程。
2. 数据传输在连接建立后,我们通过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观察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情况。
Wireshark工具可以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我们可以通过它来查看TCP 数据包的详细信息,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序列号、确认号等。
3. 连接释放当数据传输完成后,我们需要关闭TCP连接。
在实验中,我们模拟了正常关闭连接和异常关闭连接两种情况。
正常关闭连接时,客户端和服务器分别发送FIN包和ACK包,最后双方都发送FIN包完成连接释放。
异常关闭连接时,我们可以通过强制关闭客户端或服务器进程来模拟,观察TCP协议对连接异常关闭的处理过程。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TCP协议的一些重要特点和性能表现:1. 可靠性:TCP协议通过序列号和确认号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如果接收方收到的数据包乱序或丢失,TCP协议会要求发送方重新发送。
2. 流量控制:TCP协议通过滑动窗口机制实现流量控制,防止发送方发送速度过快导致接收方无法处理。
当接收方缓冲区已满时,会发送窗口为0的ACK包,告知发送方暂停发送。
实验四 TCPUDP协议分析
实验四TCP/UDP协议分析【实验目的】1、理解与掌握TCP协议2、UDP协议通信机制【预习要求】1、复习课堂上所学习的TCP协议、UDP协议方面基本知识。
【工具软件】协议解码工具:wireshark(或sniffer pro)【实验原理】(一)TCP说明:(1)每个TCP段都包括源端和目的端的端口号,用于寻找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应用进程。
这两个值加上IP首部的源端IP地址和目的端IP地址唯一确定一个TCP连接。
(2)序号用来标识从TCP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它表示在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数据字节。
如果将字节流看作在两个应用程序间的单向流动,则TCP用序号对每个字节进行计数。
(3)当建立一个新连接时,SYN标志变1。
序号字段包含由这个主机选择的该连接的初始序号ISN,该主机要发送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为这个ISN加1,因为SYN标志使用了一个序号。
(4)既然每个被传输的字节都被计数,确认序号包含发送确认的一端所期望收到的下一个序号。
因此,确认序号应当时上次已成功收到数据字节序号加1。
只有ACK标志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
(5)发送ACK无需任何代价,因为32位的确认序号字段和ACK标志一样,总是TCP 首部的一部分。
因此一旦一个连接建立起来,这个字段总是被设置,ACK标志也总是被设置为1。
(6)TCP为应用层提供全双工的服务。
因此,连接的每一端必须保持每个方向上的传输数据序号。
(7)TCP可以表述为一个没有选择确认或否认的华东窗口协议。
因此TCP首部中的确认序号表示发送方已成功收到字节,但还不包含确认序号所指的字节。
当前还无法对数据流中选定的部分进行确认。
(8)首部长度需要设置,因为任选字段的长度是可变的。
TCP首部最多60个字节。
(9)6个标志位中的多个可同时设置为1◆URG-紧急指针有效◆ACK-确认序号有效◆PSH-接收方应尽快将这个报文段交给应用层◆RST-重建连接◆SYN-同步序号用来发起一个连接◆FIN-发送端完成发送任务(10)TCP的流量控制由连接的每一端通过声明的窗口大小来提供。
基于TCP协议的简单即时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含源文件)
基于TCP协议的网络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网络通信,由于其具有实时性、跨平台性、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使用.设计并实现一个能够处理多用户进行实时、安全的即时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即时通信的底层通信是通过SOCKET套接字接口实现的。
当前的主流UNIX系统和微软的WINDOWS系统都在内核提供了对SOCKET字接口的支持。
使用这个统一的接口,可以编写一个可移植的TCP/IP通信程序。
使信息能够在INTERNET上可靠的传输。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局域网内的简单即时通信系统,系统采用C/S模式,底层通信通过SOCKET套接字接口实现,服务器负责客户端的登录验证,好友信息的保存和心跳报文的发送.客户端采用P2P方式实现消息传递,并能实现文件的传输。
本文首先讨论了同步套接字,异步套接字,多线程并发执行任务等;然后阐述了客户端、服务器如何使用XML序列化的消息进行通信。
关键词:即时通信;文件传输;套接字;TCP协议Abstract :Instant message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real-time, cross-platform, cheap a nd efficient. To design a Multi-user IM (instant message) architecture is very importan t in both theory and realism。
Instant message based on TCP/IP protocol that is realiz ed by socket interface。
Almost all UNIX operation systems and Microsoft's window s operation systems provide support of socket in the kernel. Using the uniform interfa ce, we can develop a portable program of TCP/IP, which help us transfer informatio n in Internet safely and credibly。
tcp网络编程课程设计
tcp网络编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TCP协议的基本原理,掌握TCP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点。
2. 使学生掌握套接字编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简单的TCP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
3. 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编程中的异常处理和资源管理,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简单的TCP网络应用程序。
2. 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使其在编程过程中熟练运用调试工具,排查并解决常见问题。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讨论网络编程问题,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编程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术态度,使其在网络编程过程中遵循相关规范和道德准则。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在编程过程中注重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网络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TCP网络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后作业、项目实践和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TCP协议基本原理:讲解TCP协议的特点、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可靠传输和流量控制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TCP/IP协议基础2. 套接字编程:介绍套接字的概念、类型和编程接口,教授如何使用套接字进行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信。
教材章节:第二章套接字编程基础3. 简单的TCP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设计:讲解如何构建TCP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分析常见的编程模型和代码结构。
教材章节:第三章TCP网络编程实例4. 异常处理与资源管理:教授在网络编程过程中如何进行异常处理和资源管理,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tc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tc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TC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一、引言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通信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TCP协议的分析,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二、实验目的1. 了解TC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 掌握TCP协议的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终止过程;3. 分析TCP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性能表现。
三、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了一台运行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并通过Wireshark网络抓包工具进行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建立过程分析在实验环境中,通过使用telnet命令模拟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过程,并使用Wireshark捕获数据包。
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包,了解TCP连接建立的过程,包括三次握手和确认过程。
2. 数据传输过程分析在已建立连接的基础上,通过telnet命令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并捕获数据包。
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包,了解TC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包括分段、序号、确认和重传等机制。
3. 连接终止过程分析在数据传输完成后,通过telnet命令关闭连接,并捕获数据包。
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包,了解TCP连接终止的过程,包括四次挥手和确认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连接建立过程通过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包,可以看到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了SYN包,服务器回复了SYN+ACK包,最后客户端发送了ACK包,完成了连接的建立。
这个过程中,通过三次握手的机制,确保了双方的连接同步。
2. 数据传输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TCP协议将数据分段,并为每个数据段分配一个序号。
接收方通过确认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如果发送方未收到确认信息,将会进行重传,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 连接终止过程当数据传输完成后,通过四次挥手的过程,双方完成了连接的终止。
首先,客户端发送FIN包,服务器回复ACK包;然后,服务器发送FIN包,客户端回复ACK包。
易语言tcp协议教程
易语言tcp协议教程易语言TCP协议教程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在网络编程中,TCP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易语言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编程语言,也提供了对TCP协议的支持,使得开发者可以利用易语言进行网络编程,实现网络通信功能。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易语言中使用TCP协议进行网络编程。
首先,我们将讨论TC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介绍在易语言中如何创建TCP连接、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最后,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程序来演示TCP协议的使用。
一、TC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后才能进行数据传输。
与UDP协议不同,TCP协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此外,TCP协议还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功能,能够有效地调节数据传输速率,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在易语言中创建TCP连接在易语言中,可以使用Socket组件来创建TCP连接。
首先需要在程序中引入Socket组件,并创建一个Socket对象。
然后通过调用Socket对象的Connect方法来连接服务器,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连接成功之后,就可以通过Socket对象来发送和接收数据了。
三、在易语言中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在建立了TCP连接之后,就可以通过Socket对象来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了。
可以通过调用Socket对象的Send方法来发送数据,将要发送的数据作为参数传递给Send方法即可。
而接收数据则可以通过调用Socket对象的Receive方法来实现,Receive方法会返回接收到的数据。
四、示例程序演示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程序,演示了如何在易语言中使用TCP 协议进行网络通信。
在这个示例程序中,我们将创建一个服务端程序和一个客户端程序,通过TCP协议进行数据交换。
TCP协议分析
实验四传输层协议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3CDaemon FTP服务器的配置和使用,分析TCP报文格式,理解TCP的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的过程。
2、学习3CDaemon TFTP服务器的配置和使用,分析UDP报文格式,理解TCP协议与UDP协议的区别。
二、实验工具软件3CDaemon软件简介3CDaemon是3Com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集FTP Server、TFTP Server、Syslog Server和TFTP Client于一体的集成工具,界面简单,使用方便。
这里主要介绍实验中需要用到的FTP Server功能和TFTP Server功能。
1、FTP Server功能(1)配置FTP Server功能:选中左窗格功能窗口,打开FTP Server按钮,单击窗格中的Configure FTP Server按钮,打开3CDaemon Configuration配置窗口,配置FTP Server功能。
这里需要设置的就是“Upload/Download”路径,作为FTP Server的文件夹,其它选项可以使用系统缺省设置。
设置完成后,单击确认按钮,设置生效。
(2)在实验中,我们使用3CDaemon系统内置的匿名帐户“anonymous”登陆FTP服务器,客户端使用微软FTP客户端命令,关于Ftp命令的说明介绍如下。
(3) Ftp命令的说明FTP的命令格式:ftp[-v][-d][-i][-n][-g][-w:windowsize][主机名/IP地址]其中:-v不显示远程服务器的所有响应信息;-n限制ftp的自动登录;-i在多个文件传输期间关闭交互提示-d允许调试、显示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全部ftp命令;-g不允许使用文件名通配符;-w:windowsize忽略默认的4096传输缓冲区。
使用FTP命令登录成功远程FTP服务器后进入FTP子环境,在这个子环境下,用户可以使用FTP 的内部命令完成相应的文件传输操作。
modbustcp编程
modbustcp编程(原创实用版)目录1.Mobustcp 编程简介2.Mobustcp 编程的基本步骤3.Mobustcp 编程的实例分析4.Mobustcp 编程的优点与不足正文一、Mobustcp 编程简介Mobustcp 编程是一种基于 TCP 协议的网络编程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高性能、低延迟、易于实现。
Mobustcp 编程是 Modbus 协议与 TCP 协议的结合,Modbus 协议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通过将 Modbus 协议与 TCP 协议相结合,Mobustcp 编程可以实现在以太网上的 Modbus 通信,从而满足工业自动化领域对网络通信的需求。
二、Mobustcp 编程的基本步骤1.引入头文件:在使用 Mobustcp 编程时,首先需要引入相应的头文件,例如:#include "mobustcp.h"。
2.初始化:初始化 Mobustcp 模块,包括 TCP 模块、Modbus 模块等。
3.建立连接:通过调用 Mobustcp 函数建立 TCP 连接。
4.配置 Modbus 协议:根据通信需求配置 Modbus 协议,包括地址、数据类型等。
5.读写数据:通过调用 Mobustcp 函数实现 Modbus 数据的读写操作。
6.关闭连接:在完成数据传输后,关闭 TCP 连接。
三、Mobustcp 编程的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Mobustcp 编程实例,实现 Modbus TCP 客户端的功能:```c#include "mobustcp.h"// 初始化 TCP 模块tcp_init();// 建立 TCP 连接tcp_connect("192.168.1.100", 502);// 配置 Modbus 协议mb_init();mb_set_address(1); // 设置 Modbus 地址为 1mb_set_data_type(MB_DATA_TYPE_INT16); // 设置数据类型为 16 位有符号整数// 读取保持寄存器uint16_t hr = mb_read_holding_registers(1, 0, 10); // 从地址1 的保持寄存器读取 10 个数据// 关闭连接tcp_close();// 输出读取到的数据for (int i = 0; i < 10; i++) {printf("HR%d: %d", i + 1, hr[i]);}```四、Mobustcp 编程的优点与不足1.优点:Mobustcp 编程具有高性能、低延迟的特点,可以满足工业自动化领域对实时性的要求。
c语言 modbus tcp示例代码
C语言Modbus TCP示例代码在工控系统和自动化领域中,Modbus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通讯协议,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讯。
Modbus TCP是Modbus 协议的一种变种,它基于TCP/IP协议,可以通过以太网进行通讯。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相关的库和示例代码来实现Modbus TCP通讯,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C语言Modbus TCP示例代码,帮助大家快速上手实现Modbus TCP通讯功能。
1. 添加头文件和初始化参数我们需要添加相关的头文件,并初始化Modbus TCP通讯所需的参数。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modbus/modbus-tcp.h>int main() {modbus_t *ctx;int rc;int i;uint16_t tab_reg[32];ctx = modbus_new_tcp("192.168.1.1", 502);if (ctx == NULL) {fprintf(stderr, "Unable to allocate libmodbus context\n"); return -1;}modbus_set_debug(ctx, TRUE);```在上面的示例代码中,我们通过modbus_new_tcp函数创建了一个Modbus TCP上下文,并设置了远程设备的IP位置区域和端口号。
我们还创建了一个大小为32的寄存器数组tab_reg,用于存储从远程设备读取的寄存器的值。
2. 建立连接并读取寄存器的值接下来,我们需要建立连接,并读取远程设备的寄存器的值。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crc = modbus_connect(ctx);if (rc == -1) {fprintf(stderr, "Connection failed: s\n", modbus_strerror(errno));modbus_free(ctx);return -1;}rc = modbus_read_registers(ctx, 0, 10, tab_reg); if (rc == -1) {fprintf(stderr, "s\n", modbus_strerror(errno)); return -1;}printf("Register values: ");for (i=0; i < 10; i++) {printf("d ", tab_reg[i]);}printf("\n");```在上面的示例代码中,我们使用modbus_connect函数建立了与远程设备的连接,然后使用modbus_read_registers函数读取了从0开始的10个寄存器的值,并将其存储在tab_reg数组中。
VB.NET]TCPIP协议编程(简单SOCKTE编程
]TCP/IP协议编程(简单SOCKTE编程TCP协议是TCP/IP协议簇中的传输层中的一个协议,也是TCP/IP协议簇最为重要的协议之一。
在TCP/IP协议簇中,有一个协议和TCP协议非常类似,这就是UDP协议,网络上进行基于UDP协议的数据传送时,发送方只需知道接收方的IP地址(或主机名)和端口号就可以发送UDP数据包。
而接收方只需知道发送方发送数据对应的端口号,就能够接收UDP 数据包了。
传送数据的双方并不需要进行连接就能够实现数据通讯,这样就导致基于UDP 协议的网络应用程序,在传送数据时无法保证可靠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而TCP协议却与之相反,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并提供可靠的、完整的、安全的数据传送的网络协议。
它提供可靠字节服务的协议。
在网络中通过TCP协议传送数据之前,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必须建立连接,这种连接就是所谓的"握手"。
网络中TCP应用,如同日常生活中的打电话,在通话之前,首先要拨号、震铃(犹如发送方向接收方提出TCP 连接申请,并等待TCP连接申请通过)。
直到对方拿起电话时(发送方和接收方的TCP连接已经建立),就可以通话了(传送数据)。
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来介绍在Visual Basic .Net实现基于TCP协议网络数据传送的一种简单的方法。
一.简介本文在实现TCP协议网络应用时使用的类库:.Net FrameWork SDK中提供了很多用以实现TCP协议或与之相关协议的类库,本文就选择五个比较典型,也是比较简单的类加以介绍,即:TcpListener类、TcpClient类、NetworkStream类、StreamReader类和StreamWriter类。
TcpClient主要用以提出TCP连接申请。
TcpListener主要用以侦听端口号,并接收远程主机的TCP连接申请。
NetworkStream类是实现TCP数据传输的基础数据流,StreamReader类作用是通过操作NetworkStream,实现从网络接收数据。
网络编程实验UDP与TCP编程与网络协议分析
网络编程实验UDP与TCP编程与网络协议分析在计算机网络中,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和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两种常用的传输层协议。
本文将通过实验和网络协议的分析,探讨UDP和TCP的编程实现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和特点。
一、UDP编程实验UDP是一种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协议,它提供了无连接、不可靠、以及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UDP编程实验来说明如何使用UDP进行网络通信。
1. 实验环境搭建首先需要在两台计算机上搭建UDP实验环境。
可以使用两台虚拟机或者两台真实的计算机,确保它们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并且能够相互通信。
2. 编写UDP客户端程序在本实验中,我们以Python语言为例,编写一个UDP客户端程序。
首先导入socket库,创建一个UDP socket对象,并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然后利用socket的sendto()函数发送数据报给服务器,最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进行处理。
3. 编写UDP服务器程序同样以Python语言为例,编写一个UDP服务器程序。
首先导入socket库,创建一个UDP socket对象,并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然后利用socket的bind()函数绑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接着进入一个循环,循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报,并进行处理,最后利用socket的sendto()函数将响应发送给客户端。
4. 运行实验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分别运行UDP程序,观察数据报的发送和接收情况,以及服务器对客户端的响应。
可以通过Wireshark等网络抓包工具来分析UDP数据报的格式和内容。
二、TCP编程实验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它提供了基于字节流的数据传输。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TCP编程实验来说明如何使用TCP进行网络通信。
1. 实验环境搭建同样需要在两台计算机上搭建TCP实验环境,确保它们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并且能够相互通信。
《TCPIP协议分析》课程实验指导书
《TCP/IP协议分析》实验指导书目录《TCP/IP原理及网络编程技术》实验指导书 (1)实验一ARP协议分析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学时 (2)三、实验类型 (2)四、实验步骤 (2)实验二IP协议分析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学时 (4)三、实验类型 (4)四、实验步骤 (4)实验三TCP协议验证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学时 (7)三、实验类型 (7)四、实验步骤 (7)实验四HTTP协议验证 (11)一、实验目的 (11)二、实验学时 (11)三、实验类型 (11)四、实验步骤 (11)实验五TCP网络编程 (14)一、实验目的 (14)二、实验学时 (14)三、实验类型 (14)四、实验要求 (14)实验六HTTP网络编程 (15)一、实验目的 (15)二、实验学时 (15)三、实验类型 (15)四、实验要求 (15)实验一ARP协议分析一、实验目的1. 熟悉ARP的工作过程;2. 熟悉ARP的数据包结构。
二、实验学时2学时三、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四、实验步骤实验分组进行,每组6人,采用网络结构二。
其中主机B、主机E运行协议仿真编辑器,主机A、主机C、主机D、主机F 运行协议分析器;主机B启用路由服务做路由器使用。
说明:主机A、C、D的默认网关是172.16.1.1;主机E、F的默认网关是172.16.0.1。
主机B启动静态路由服务(方法: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
按照拓扑结构图连接网络,使用拓扑验证检查连接的正确性。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ARP(同一子网)1.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a”命令,察看ARP高速缓存表。
【问题】●ARP高速缓存表由哪几项组成?2.主机A、B、C、D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ICMP)。
3.主机A、B、C、D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
TCPIP协议分析实验
TCPIP协议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TCP/IP协议的分析,加深对网络协议的理解,掌握抓包工具的使用以及网络通信的过程。
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一台2.网络抓包工具三、实验内容1.实验前准备首先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网络抓包工具,如Wireshark等。
2.抓包过程使用抓包工具在计算机上开启抓包功能,并进行网络通信。
例如使用浏览器访问一个网页、发送电子邮件等。
3.抓包数据分析将抓包工具捕获的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每个包的协议类型、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内容等信息,逐一分析TCP/IP协议的流程和通信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抓包工具捕获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和分析:1.协议类型分析根据抓包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到TCP、IP等协议的使用情况。
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用于确保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输。
IP协议则是一种网络层协议,用于将数据包从一个主机传输到另一个主机。
2.源地址与目的地址分析通过抓包数据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可以了解数据包的发送方和接收方。
源地址是发起通信的主机,目的地址是接收通信的主机。
通过分析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可以确定通信的源和目的地,进而了解通信的主要参与者。
3.数据包的信息分析根据抓包数据中的数据内容,我们可以了解通信中所传输的具体信息。
例如,对于网页访问,可以从抓包数据中看到HTTP协议的使用,以及网页的具体内容。
对于电子邮件,可以从抓包数据中看到SMTP协议的使用,以及邮件的具体内容。
五、实验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TCP/IP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
TCP/IP协议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协议,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局域网等各类网络中。
通过对抓包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网络通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高网络故障排除和优化的能力。
此外,实验过程中还需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避免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他人进行抓包和分析。
六、参考资料1.《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
tcp 协议的理解及套接口编程
TCP 协议的理解及套接口编程1. 什么是TCP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即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它是互联网协议套件(TCP/IP协议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在网络上建立可靠的连接并传输数据。
2. TCP协议的特点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要求在数据传输之前,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需要建立连接。
在连接建立后,TCP协议的双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且数据传输是可靠的,不会有丢失或重复的情况发生。
TCP协议还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功能,可以有效地调节数据传输的速度,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3. TCP协议的工作原理在使用TCP协议进行通信时,首先需要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包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到后回复一个SYN+ACK包给客户端,最后客户端再回复一个ACK包给服务器端,这样连接就建立起来了。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TCP协议会对数据进行分段,每个数据段都会包含序列号和确认号,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当数据传输完毕后,还需要通过四次挥手来终止连接,以确保双方都知道连接已经关闭。
4. TCP套接口编程TCP套接口编程是指利用TCP协议进行网络编程的技术。
在C/C++语言中,可以使用Socket编程来实现TCP套接口编程。
首先需要创建一个Socket套接字,并指定套接字的类型为SOCK_STREAM,代表使用TCP协议。
通过套接字的bind、listen、accept、connect等方法进行连接的建立和数据的传输。
5. 对TCP协议的个人理解TCP协议作为互联网中最重要的通信协议之一,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非常值得肯定。
在日常的网络通信中,大部分的数据传输都是基于TCP协议完成的。
TCP协议的工作原理虽然复杂,但是却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安全的通信环境。
在进行TCP套接口编程时,需要注意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正确性。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编程实现简单的TCP协议分析器
编程实现简单的TCP协议分析器一、问题描述编程实现简单的TCP协议分析器,TCP协议分析器是一种用于监督和跟踪网络活动的诊断工具,它从局域网中抓取IP数据包,并对它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头部信息,过滤TCP包进行分析,得到TCP包的相应信息。
二、基本要求1.利用原始套接字实现简单的TCP协议分析器。
2.系统功能包括:2.1 原始套接字与网卡绑定,并接收流经网卡的所有数据包;2.2 对数据包进行分析以获得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2.3 对TCP Segment进行分析以获得其首部详细信息;2.4 显示分析结果。
3 建议使用VC++。
三、设计思想TCP协议的数据传送程序是由二个子程序组成的。
也可以看成是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其中:服务器端程序的功能是侦听端口号,接收远程主要的TCP连接申请,并接收远程主机传送来的文字数据。
另外一个子程序,也就是所谓的客户端程序,主要实现向网络的远程主机提出TCP连接申请。
程序利用原始套接字抓取局域网中的IP包。
TCP协议分析器实现了sniffer的一部分功能。
而sniffer的工作原理是:1. 把网卡置于混杂模式;2. 捕获数据包;3. 分析数据包。
Raw Socket: 原始套接字可以用它来发送和接收 IP 层以上的原始数据包, 如 ICMP, TCP, UDP等。
四、系统结构(1)Pcap_addr描述网络接口地址;(2)pcap_pkthdr用来描述每个捕获到的数据包的基本信息;(3)int_pcaplookupnet获取网络地址和网络掩码;(4)int_pcaploop循环捕获网络数据包,直到遇到错误或满足退出条件;(5)pcap_t* pcap_open_dead构造一个libpcap句柄。
五、程序流程(或模块划分)六、源程序#include "pcap.h"struct ether_header{u_int8_t ether_dhost[6];/* 目的以太网地址*/u_int8_t ether_shost[6];/* 源以太网地址*/u_int16_t ether_type;/* 以太网类型*/};struct arp_header{u_int16_t arp_hardware_type;/* 硬件类型*/u_int16_t arp_protocol_type;/* 协议类型*/u_int8_t arp_hardware_length;/* 硬件地址长度*/u_int8_t arp_protocol_length;/* 协议地址长度*/u_int16_t arp_operation_code;/* 操作码*/u_int8_t arp_source_ethernet_address[6];/* 源以太网地址*/u_int8_t arp_source_ip_address[4];/* 源IP地址*/u_int8_t arp_destination_ethernet_address[6];/* 目的以太网地址*/u_int8_t arp_destination_ip_address[4];/* 目的IP地址*/};struct ip_header{#if defined(WORDS_BIGENDIAN)u_int8_t ip_version: 4,/* 版本*/ip_header_length: 4;/* 首部长度*/#elseu_int8_t ip_header_length: 4, ip_version: 4;#endifu_int8_t ip_tos;/* 服务质量*/u_int16_t ip_length;/* 长度*/u_int16_t ip_id;/* 标识*/u_int16_t ip_off;/* 偏移*/u_int8_t ip_ttl;/* 生存时间*/u_int8_t ip_protocol;/* 协议类型*/u_int16_t ip_checksum;/* 校验和*/struct in_addr ip_souce_address;/* 源IP地址*/struct in_addr ip_destination_address;/* 目的IP地址*/};struct udp_header{u_int16_t udp_source_port;/* 源端口号*/u_int16_t udp_destination_port;/* 目的端口号*/u_int16_t udp_length;/* 长度*/u_int16_t udp_checksum;/* 校验和*/};struct tcp_header{u_int16_t tcp_source_port;/* 源端口号*/u_int16_t tcp_destination_port;/* 目的端口号*/u_int32_t tcp_sequence_liuzhen;/* 序列号*/u_int32_t tcp_acknowledgement;/* 确认序列号*/#ifdef WORDS_BIGENDIANu_int8_t tcp_offset: 4,/* 偏移*/tcp_reserved: 4;/* 未用*/#elseu_int8_t tcp_reserved: 4,/* 未用*/tcp_offset: 4;/* 偏移*/#endifu_int8_t tcp_flags;/* 标记*/u_int16_t tcp_windows;/* 窗口大小*/u_int16_t tcp_checksum;/* 校验和*/u_int16_t tcp_urgent_pointer;/* 紧急指针*/};struct icmp_header{u_int8_t icmp_type;/* ICMP类型*/u_int8_t icmp_code;/* ICMP代码*/u_int16_t icmp_checksum;/* 校验和*/u_int16_t icmp_id;/* 标识符*/u_int16_t icmp_sequence;/* 序列码*/};void tcp_protocol_packet_callback(u_char *argument, const struct pcap_pkthdr *packet_header, const u_char *packet_content){struct tcp_header *tcp_protocol;/* TCP协议变量*/u_char flags;/* 标记*/int header_length;/* 长度*/u_short source_port;/* 源端口*/u_short destination_port;/* 目的端口*/u_short windows;/* 窗口大小*/u_short urgent_pointer;/* 紧急指针*/u_int sequence;/* 序列号*/u_int acknowledgement;/* 确认号*/u_int16_t checksum;/* 校验和*/tcp_protocol = (struct tcp_header*)(packet_content + 14+20);/* 获得TCP协议内容*/source_port = ntohs(tcp_protocol->tcp_source_port);/* 获得源端口*/destination_port = ntohs(tcp_protocol->tcp_destination_port);/* 获得目的端口*/header_length = tcp_protocol->tcp_offset *4;/* 长度*/sequence = ntohl(tcp_protocol->tcp_sequence_liuzhen);/* 序列码*/acknowledgement = ntohl(tcp_protocol->tcp_acknowledgement);/* 确认序列码*/windows = ntohs(tcp_protocol->tcp_windows);/* 窗口大小*/urgent_pointer = ntohs(tcp_protocol->tcp_urgent_pointer);/* 紧急指针*/flags = tcp_protocol->tcp_flags;/* 标识*/checksum = ntohs(tcp_protocol->tcp_checksum);/* 校验和*/printf("------- TCP协议-------\n");printf("源端口号:%d\n", source_port);printf("目的端口号:%d\n", destination_port);switch (destination_port){case 80:printf("上层协议为HTTP协议\n");break;case 21:printf("上层协议为FTP协议\n");break;case 23:printf("上层协议为TELNET协议\n");break;case 25:printf("上层协议为SMTP协议\n");break;case 110:printf("上层协议POP3协议\n");break;default:break;}printf("序列码:%u\n", sequence);printf("确认号:%u\n", acknowledgement);printf("首部长度:%d\n", header_length);printf("保留:%d\n", tcp_protocol->tcp_reserved);printf("标记:");if (flags &0x08)printf("PSH ");if (flags &0x10)printf("ACK ");if (flags &0x02)printf("SYN ");if (flags &0x20)printf("URG ");if (flags &0x01)printf("FIN ");if (flags &0x04)printf("RST ");printf("\n");printf("窗口大小:%d\n", windows);printf("校验和:%d\n", checksum);printf("紧急指针:%d\n", urgent_pointer);}void ip_protocol_packet_callback(u_char *argument, const struct pcap_pkthdr *packet_header, const u_char *packet_content){struct ip_header *ip_protocol;/* IP协议变量*/u_int header_length;/* 长度*/u_int offset;/* 偏移*/u_char tos;/* 服务质量*/u_int16_t checksum;/* 校验和*/ip_protocol = (struct ip_header*)(packet_content + 14);/* 获得IP协议内容*/checksum = ntohs(ip_protocol->ip_checksum);/* 获得校验和*/header_length = ip_protocol->ip_header_length *4;/* 获得长度*/tos = ip_protocol->ip_tos;/* 获得服务质量*/offset = ntohs(ip_protocol->ip_off);/* 获得偏移*/if (ip_protocol->ip_protocol==6){printf("----------- IP协议-----------\n");printf("版本号:%d\n", ip_protocol->ip_version);printf("首部长度:%d\n", header_length);printf("服务质量:%d\n", tos);printf("总长度:%d\n", ntohs(ip_protocol->ip_length));printf("标识:%d\n", ntohs(ip_protocol->ip_id));printf("偏移:%d\n", (offset &0x1fff) *8);printf("生存时间:%d\n", ip_protocol->ip_ttl);printf("协议类型:%d\n", ip_protocol->ip_protocol);printf("上层协议为TCP协议\n");printf("校验和:%d\n", checksum);printf("源IP地址:%s\n", inet_ntoa(ip_protocol->ip_souce_address));/* 获得源IP地址*/printf("目的IP地址:%s\n", inet_ntoa(ip_protocol->ip_destination_address));/* 获得目的IP地址*/}}void ethernet_protocol_packet_callback(u_char *argument, const struct pcap_pkthdr *packet_header, const u_char *packet_content){static int packet_number = 1;/* 数据包个数,静态变量*/u_short ethernet_type;/* 以太网类型*/struct ether_header *ethernet_protocol;struct ip_header *ip_protocol;/* IP协议变量*/u_int header_length;/* 长度*/u_int offset;/* 偏移*/u_char tos;/* 服务质量*/u_int16_t checksum;/* 校验和*/ip_protocol = (struct ip_header*)(packet_content + 14);/* 获得IP协议内容*/checksum = ntohs(ip_protocol->ip_checksum);/* 获得校验和*/header_length = ip_protocol->ip_header_length *4;/* 获得长度*/tos = ip_protocol->ip_tos;/* 获得服务质量*/offset = ntohs(ip_protocol->ip_off);/* 获得偏移*//* 以太网协议变量*/ethernet_protocol = (struct ether_header*)packet_content;ethernet_type = ntohs(ethernet_protocol->ether_type);/* 获得以太网类型*/if(ethernet_type==0x0800 && ip_protocol->ip_protocol==6){u_char *mac_string;/* 以太网地址*/printf("**************************************************\n");printf("捕获第%d个TCP网络数据包\n", packet_number);printf("捕获时间:\n");printf("%s", ctime((const time_t*) &packet_header->_sec));/* 获得捕获数据包的时间*/printf("数据包长度:\n");printf("%d\n", packet_header->len);printf("-------- 以太网协议--------\n");/* 获得以太网协议内容*/printf("类型:\n");printf("%04x\n", ethernet_type);printf("源以太网地址: \n");mac_string = ethernet_protocol->ether_shost;printf("%02x:%02x:%02x:%02x:%02x:%02x\n", *mac_string, *(mac_string + 1), *(mac_string + 2), *(mac_string + 3), *(mac_string + 4), *(mac_string + 5));/* 获得源以太网地址*/printf("目的以太网地址: \n");mac_string = ethernet_protocol->ether_dhost;printf("%02x:%02x:%02x:%02x:%02x:%02x\n", *mac_string, *(mac_string + 1), *(mac_string + 2), *(mac_string + 3), *(mac_string + 4), *(mac_string + 5));/* 获得目的以太网地址*/ip_protocol_packet_callback(argument, packet_header, packet_content);packet_number++;printf("**************************************************\n");}}void main(){pcap_t *pcap_handle;/* Winpcap句柄*/char error_content[PCAP_ERRBUF_SIZE];/* 存储错误信息*/char *net_interface;/* 网络接口*/struct bpf_program bpf_filter;/* BPF过滤规则*/char bpf_filter_string[] = "";/* 过滤规则字符串*/bpf_u_int32 net_mask;/* 掩码*/bpf_u_int32 net_ip;/* 网路地址*/net_interface = pcap_lookupdev(error_content);/* 获得可用的网络接口*/pcap_lookupnet(net_interface, &net_ip, &net_mask, error_content);/* 获得网络地址和掩码地址*/pcap_handle = pcap_open_live(net_interface, BUFSIZ, 1, 1, error_content);/* 打开网路接口*/pcap_compile(pcap_handle, &bpf_filter, bpf_filter_string, 0, net_ip);/* 编译BPF过滤规则*/pcap_setfilter(pcap_handle, &bpf_filter);/* 设置过滤规则*/if (pcap_datalink(pcap_handle) != DLT_EN10MB)return ;pcap_loop(pcap_handle, - 1, ethernet_protocol_packet_callback, NULL);/* 注册回调函数,循环捕获网络数据包,利用回调函数来处理每个数据包*/ pcap_close(pcap_handle);/* 关闭Winpcap操作*/}七、测试数据本地局域网IP数据包八、测试情况程序运行结果图:结论通过两周的课程设计,增强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际的编程整合串联了我所学到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课程成绩完成日期2013年6月28日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3年6月28日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评价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定意见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专业编程实现简单的TCP协议分析器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摘要编程实现简单的TCP协议分析器。
TCP协议分析器是一种用于监督和跟踪网络活动的诊断工具。
它从局域网中抓取IP数据包,并对它进行分析得到相对应的头部信息,过滤TCP包进行分析,得到TCP包的相应信息。
运行程序平台为windows7/XP,程序通过调试运行,初步实现了设计目标,并且再经过适当完善后,将可以应用在商业中解决实际问题。
TCP协议的数据传送程序是由二个子程序组成的。
也可以看成是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其中:服务器端程序的功能是侦听端口号,接收远程主要的TCP连接申请,并接收远程主机传送来的文字数据。
关键词程序设计;TCP;局域网;指令;服务器目录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问题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设计 (1)2.1 设计思想 (1)2.2系统结构 (2)3程序流程 (2)3.1 程序流程图 (2)4 模块设计介绍 (4)4.1 主模块 (4)5 判断 (5)5.1判断IP协议类型字段 (5)5.2判断以太网字协议段类型 (12)6 系统调试 (13)6.1测试情况 (13)7 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源程序代码 (16)1 引言TCP协议的数据传送程序是由二个子程序组成的。
也可以看成是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其中:服务器端程序的功能是侦听端口号,接收远程主要的TCP连接申请,并接收远程主机传送来的文字数据。
另外一个子程序,也就是所谓的客户端程序,主要实现向网络的远程主机提出TCP连接申请。
1.1问题描述编程实现简单的TCP协议分析器,TCP协议分析器是一种用于监督和跟踪网络活动的诊断工具,它从局域网中抓取IP数据包,并对它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头部信息,过滤TCP包进行分析,得到TCP包的相应信息。
1.2基本要求1.利用原始套接字实现简单的TCP协议分析器。
2.系统功能包括:2.1 原始套接字与网卡绑定,并接收流经网卡的所有数据包;2.2 对数据包进行分析以获得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2.3 对TCP Segment进行分析以获得其首部详细信息;2.4 显示分析结果。
3 使用VC++。
2 系统设计2.1设计思想TCP协议的数据传送程序是由二个子程序组成的,也可以看成是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
其中,服务器端程序的功能是侦听端口号,接收远程主要的TCP连接申请,并接收远程主机传送来的文字数据。
另外一个子程序,也就是所谓的客户端程序,主要实现向网络的远程主机提出TCP连接申请。
程序利用原始套接字抓取局域网中的IP包。
Raw Socket: 原始套接字可以用它来发送和接收IP 层以上的原始数据包, 如ICMP,TCP, UDP等。
TCP协议分析器实现了sniffer的一部分功能。
而sniffer的工作原理是:1. 把网卡置于混杂模式;2. 捕获数据包;3. 分析数据包。
2.2系统结构(1)Pcap_addr描述网络接口地址;(2)pcap_pkthdr用来描述每个捕获到的数据包的基本信息;(3)int_pcaplookupnet获取网络地址和网络掩码;(4)int_pcaploop循环捕获网络数据包,直到遇到错误或满足退出条件;(5)pcap_t* pcap_open_dead构造一个libpcap句柄。
3程序流程3.1程序流程如图1图1数据包的分析流程4 模块设计介绍4.1主模块void main(){pcap_t *pcap_handle;/* Winpcap句柄*/char error_content[PCAP_ERRBUF_SIZE];/* 存储错误信息*/char *net_interface;/* 网络接口*/struct bpf_program bpf_filter;/* BPF过滤规则*/char bpf_filter_string[] = "";/* 过滤规则字符串*/bpf_u_int32 net_mask;/* 掩码*/bpf_u_int32 net_ip;/* 网路地址*/net_interface = pcap_lookupdev(error_content);/* 获得可用的网络接口*/pcap_lookupnet(net_interface, &net_ip, &net_mask, error_content);/* 获得网络地址和掩码地址*/pcap_handle = pcap_open_live(net_interface, BUFSIZ, 1, 1, error_content);/* 打开网路接口*/pcap_compile(pcap_handle, &bpf_filter, bpf_filter_string, 0, net_ip);/* 编译BPF过滤规则*/pcap_setfilter(pcap_handle, &bpf_filter);/* 设置过滤规则*/if (pcap_datalink(pcap_handle) != DLT_EN10MB)return ;pcap_loop(pcap_handle, - 1, ethernet_protocol_packet_callback, NULL);/* 注册回调函数,循环捕获网络数据包,利用回调函数来处理每个数据包*/pcap_close(pcap_handle);/* 关闭Winpcap操作*/}5 判断5. 1判断IP协议类型字段struct ip_header{#if defined(WORDS_BIGENDIAN)u_int8_t ip_version: 4,/* 版本*/ip_header_length: 4;/* 首部长度*/#elseu_int8_t ip_header_length: 4, ip_version: 4;#endifu_int8_t ip_tos;/* 服务质量*/u_int16_t ip_length;/* 长度*/u_int16_t ip_id;/* 标识*/u_int16_t ip_off;/* 偏移*/u_int8_t ip_ttl;/* 生存时间*/u_int8_t ip_protocol;/* 协议类型*/u_int16_t ip_checksum;/* 校验和*/struct in_addr ip_souce_address;/* 源IP地址*/struct in_addr ip_destination_address;/* 目的IP地址*/};struct udp_header{u_int16_t udp_source_port;t;/* 目的端口号*/u_int32_t tcp_sequence_liuzhen;/* 序列号*/u_int32_t tcp_acknowledgement;/* 确认序列号*/#ifdef WORDS_BIGENDIANu_int8_t tcp_offset: 4,/* 偏移*/tcp_reserved: 4;/* 未用*/#elseu_int8_t tcp_reserved: 4,/* 未用*/tcp_offset: 4;/* 偏移*/#endifu_int8_t tcp_flags;/* 标记*/u_int16_t tcp_windows;/* 窗口大小*/u_int16_t tcp_checksum;/* 校验和*/u_int16_t tcp_urgent_pointer;/* 紧急指针*/};struct icmp_header{u_int8_t icmp_type;/* ICMP类型*/u_int8_t icmp_code;/* ICMP代码*/u_int16_t icmp_checksum;/* 校验和*/u_int16_t icmp_id;/* 标识符*/u_int16_t icmp_sequence;};void tcp_protocol_packet_callback(u_char *argument, const struct pcap_pkthdr *packet_header, const u_char *packet_content){struct tcp_header *tcp_protocol;/* TCP协议变量*/u_char flags;/* 标记*/int header_length;/* 长度*/u_short source_port;/* 源端口*/u_short destination_port;/* 目的端口*/u_short windows;/* 窗口大小*/u_short urgent_pointer;/* 紧急指针*/u_int sequence;/* 序列号*/u_int acknowledgement;/* 确认号*/u_int16_t checksum;/* 校验和*/tcp_protocol = (struct tcp_header*)(packet_content + 14+20);/* 获得TCP协议内容*/source_port = ntohs(tcp_protocol->tcp_source_port);/* 获得源端口*/destination_port = ntohs(tcp_protocol->tcp_destination_port);/* 获得目的端口*/header_length = tcp_protocol->tcp_offset *4;/* 长度*/sequence = ntohl(tcp_protocol->tcp_sequence_liuzhen);/* 序列码*/acknowledgement = ntohl(tcp_protocol->tcp_acknowledgement);/* 确认序列码*/windows = ntohs(tcp_protocol->tcp_windows);urgent_pointer = ntohs(tcp_protocol->tcp_urgent_pointer);/* 紧急指针*/flags = tcp_protocol->tcp_flags;/* 标识*/checksum = ntohs(tcp_protocol->tcp_checksum);/* 校验和*/printf("------- TCP协议-------\n");printf("源端口号:%d\n", source_port);printf("目的端口号:%d\n", destination_port);switch (destination_port){case 80:printf("上层协议为HTTP协议\n");break;case 21:printf("上层协议为FTP协议\n");break;case 23:printf("上层协议为TELNET协议\n");break;case 25:printf("上层协议为SMTP协议\n");break;case 110:printf("上层协议POP3协议\n");break;default:break;}printf("序列码:%u\n", sequence);printf("确认号:%u\n", acknowledgement);printf("首部长度:%d\n", header_length);printf("保留:%d\n", tcp_protocol->tcp_reserved);printf("标记:");if (flags &0x08)printf("PSH ");if (flags &0x10)printf("ACK ");if (flags &0x02)printf("SYN ");if (flags &0x20)printf("URG ");if (flags &0x01)printf("FIN ");if (flags &0x04)printf("RST ");printf("\n");printf("窗口大小:%d\n", windows);printf("校验和:%d\n", checksum);printf("紧急指针:%d\n", urgent_pointer);}void ip_protocol_packet_callback(u_char *argument, const struct pcap_pkthdr *packet_header, const u_char *packet_content){struct ip_header *ip_protocol;/* IP协议变量*/u_int header_length;/* 长度*/u_int offset;/* 偏移*/u_char tos;/* 服务质量*/u_int16_t checksum;/* 校验和*/ip_protocol = (struct ip_header*)(packet_content + 14);/* 获得IP协议内容*/checksum = ntohs(ip_protocol->ip_checksum);/* 获得校验和*/header_length = ip_protocol->ip_header_length *4;/* 获得长度*/tos = ip_protocol->ip_tos;/* 获得服务质量*/offset = ntohs(ip_protocol->ip_off);/* 获得偏移*/if (ip_protocol->ip_protocol==6){printf("----------- IP协议-----------\n");printf("版本号:%d\n", ip_protocol->ip_version);printf("首部长度:%d\n", header_length);printf("服务质量:%d\n", tos);printf("总长度:%d\n", ntohs(ip_protocol->ip_length));printf("标识:%d\n", ntohs(ip_protocol->ip_id));printf("偏移:%d\n", (offset &0x1fff) *8);printf("生存时间:%d\n", ip_protocol->ip_ttl);printf("协议类型:%d\n", ip_protocol->ip_protocol);printf("上层协议为TCP协议\n");printf("校验和:%d\n", checksum);printf("源IP地址:%s\n", inet_ntoa(ip_protocol->ip_souce_address));/* 获得源IP地址*/printf("目的IP地址:%s\n", inet_ntoa(ip_protocol->ip_destination_address));/* 获得目的IP地址*/}}void ethernet_protocol_packet_callback(u_char *argument, const struct pcap_pkthdr *packet_header, const u_char *packet_content){static int packet_number = 1;/* 数据包个数,静态变量*/u_short ethernet_type;/* 以太网类型*/struct ether_header *ethernet_protocol;struct ip_header *ip_protocol;/* IP协议变量*/u_int header_length;/* 长度*/u_int offset;/* 偏移*/u_char tos;/* 服务质量*/u_int16_t checksum;/* 校验和*/ip_protocol = (struct ip_header*)(packet_content + 14);/* 获得IP协议内容*/checksum = ntohs(ip_protocol->ip_checksum);/* 获得校验和*/header_length = ip_protocol->ip_header_length *4;/* 获得长度*/tos = ip_protocol->ip_tos;/* 获得服务质量*/offset = ntohs(ip_protocol->ip_off);/* 获得偏移*//* 以太网协议变量*/ethernet_protocol = (struct ether_header*)packet_content;ethernet_type = ntohs(ethernet_protocol->ether_type);/* 获得以太网类型*/if(ethernet_type==0x0800 && ip_protocol->ip_protocol==6){u_char *mac_string;/* 以太网地址*/printf("**************************************************\n");printf("捕获第%d个TCP网络数据包\n", packet_number);printf("捕获时间:\n");printf("%s", ctime((const time_t*) &packet_header->_sec));/* 获得捕获数据包的时间*/printf("数据包长度:\n");printf("%d\n", packet_header->len);printf("-------- 以太网协议--------\n");/* 获得以太网协议内容*/printf("类型:\n");printf("%04x\n", ethernet_type);printf("源以太网地址: \n");mac_string = ethernet_protocol->ether_shost;printf("%02x:%02x:%02x:%02x:%02x:%02x\n", *mac_string, *(mac_string + 1), *(mac_string + 2), *(mac_string + 3), *(mac_string + 4), *(mac_string + 5));/* 获得源以太网地址*/printf("目的以太网地址: \n");mac_string = ethernet_protocol->ether_dhost;printf("%02x:%02x:%02x:%02x:%02x:%02x\n", *mac_string, *(mac_string + 1), *(mac_string + 2), *(mac_string + 3), *(mac_string + 4), *(mac_string + 5));/* 获得目的以太网地址*/ip_protocol_packet_callback(argument, packet_header, packet_content); packet_number++;printf("**************************************************\n");}}5.2 判断以太网字段类型struct ether_header{u_int8_t ether_dhost[6];/* 目的以太网地址*/u_int8_t ether_shost[6];/* 源以太网地址*/u_int16_t ether_type;/* 以太网类型*/};struct arp_header{u_int16_t arp_hardware_type;/* 硬件类型*/u_int16_t arp_protocol_type;/* 协议类型*/u_int8_t arp_hardware_length;/* 硬件地址长度*/u_int8_t arp_protocol_length;/* 协议地址长度*/u_int16_t arp_operation_code;/* 操作码*/u_int8_t arp_source_ethernet_address[6];/* 源以太网地址*/u_int8_t arp_source_ip_address[4];/* 源IP地址*/u_int8_t arp_destination_ethernet_address[6];/* 目的以太网地址*/u_int8_t arp_destination_ip_address[4];/* 目的IP地址*/};6 系统调试6.1测试情况捕获数据包如图2图2捕获数据包的测试结果判断IP协议类型字段如图3图3判断IP协议类型字段的测试结果判断以太网类型字段如图4图4判断以太网类型字段的测试结果7 结束语通过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它增强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让我更加意识到不懂就问的乐趣,问可以是问老师、学长、学姐及度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