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8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附答案(2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给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哲学体系,而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就是说()A.它迟早要为新的思想体系所取代B.它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C.它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D.它不需要少数天才人物指手划脚就能自发地取得进步E.它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日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不断发展2.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A.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C.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B.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D. 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E.带着问题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寻求现成答案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牛顿的力学B. 康德的星云假说D.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 细胞学说E.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英国经验论B.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D. 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E.)C. 狄慈根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C.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D.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E.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的关系6.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相比较,它的科学性表现在()A.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C.正确地论证了世界的可知性问题D.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E.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找到了决定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问题二、辨析题(请判断该命题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顶峰。
三、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谈谈你的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含答案)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开卷)材料分析题游击战“十六字诀”的形成资料1:1927年“秋收起义”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走上井冈山后,井冈山就成为“井冈山道路”的起点。
从上山伊始,毛泽东便开始探索创制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而这个战略战术的内核便是著名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
“十六字诀”的创立在毛泽东那里有一个过程。
早年投身井冈山革命的老人熊寿祺在回忆中也说:“记得十六字妙诀最初只有四个字,即‘敌进我退’。
这是1927年秋初上井冈山时毛委员就提出来的。
”当年曾跟随毛泽东创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陈正人在回忆井冈山斗争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时曾这样说:“在遂川时(即1928年l月)就听到主席提出的游击战争的十六字了,特别到这年的上半年,听得就更具体了。
”陈正人还说:“在遂川还听到主席提出的‘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这一极其重要的原则。
”陈正人、熊寿祺的回忆充分说明,红军游击战争战略战术原则的形成,在毛泽东那里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确实,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召集并主持井冈山前委和遂川、万安两县县委联席会议时,在会上就提出了“十六字诀”中的十二字,即:“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
其具体情形是,在井冈山地区点起“工农武装割据”之火的毛泽东,闻万安暴动已取得胜利,即从遂川派人送信给万安县委,要万安同志到遂川出席井冈山前委和遂、万两县联席会议。
会议于1月20日至22日在遂川县城召开,万安县负责人曾天宇、张世熙等11人前往参加。
毛泽东在会上听取了万安县工作报告,最后对万安县工作作了指示:希望万安同志很好运用“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十二字诀,准备与反动派作战。
当年与毛泽东一起战斗,作为井冈山前委成员之一的谭震林在《井冈山斗争的实践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一文中,对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形成作了精辟的阐述。
【网教奥鹏】大工19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 100分答案

【网教奥鹏】大工19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0001
试卷满分:100 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工具的状况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提示: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上述试题]
-正确答案-:C
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者
[C.]科学技术
[D.]劳动对象
[提示: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上述试题]
-正确答案-:C
3.真理作为一种()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A.]客观
[B.]主观
[C.]相对
[D.]绝对
[提示: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上述试题]
-正确答案-:B
4.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灵魂
[B.]基础
[C.]前提
[D.]内涵
[提示: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上述试题]
-正确答案-:A
5.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人口结构。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2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答案为B(P绪论39)2.【解析】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答案为C(P48)3.【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答案为A(P63)4.【解析】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强调的是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答案为A(P68)5.【解析】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之间的关系。
答案为D(P74)6.【解析】由于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所以实现意识能动作用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答案为B(P94)7.【解析】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答案为A(P101)8.【解析】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认识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答案为D(P103)9.【解析】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为A(P119)10.【解析】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一对矛盾,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对矛盾。
答案为C(P133)11.【解析】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于是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答案为A(P151)12.【解析】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人们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含标准答案)大工18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3

(含标准答案)大工18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3大工18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正确答案:D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正确答案:D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
A.复杂劳动决定的B.具体劳动决定的C.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抽象劳动决定的正确答案:C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正确答案:D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表现得最典型的是哪个国家()。
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正确答案:D资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D.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正确答案:B商品交换以()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A.货币B.使用价值C.交换价值D.价值量正确答案:D“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一段话出现在()。
A.《资本论》中B.《共产主义原理》中C.《哥达纲领批判》中D.《共产党宣言》中正确答案:D()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以及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A.垄断利润B.金融寡头C.金融资本D.剩余价值正确答案:A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正确答案:B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包括()。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2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C.理论基础D.理论前提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A.完整的理论体系B.严密的逻辑结构C.鲜明的政治立场D.崇高的社会理想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统一性的问题4.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强调的是()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性C.实践具有能动性D.实践具有历史性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因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之间的关系6.意识具有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7.作为认识和实践的承担着,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能动性B.社会性C.历史性D.客观性8.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A.认识过程中摹写和创造的统一B.认识过程中感性和理性的统一C.认识过程中真理和价值的统一D.认识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统一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理论出发D.一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10.除了生产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社会生产和消费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11.即承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承认历史发展的选择性这属于()A.历史唯物论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循环观点D.折中主义观点12.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B.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C.用特权侵吞共有财产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14.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他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15.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属于()A.绝对剩余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16.产业资本循环运动()A.只包括流通阶段而不包括生产阶段B.只包括生产阶段而不包括流通阶段C.是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D.是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两个阶段的统一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B.国家制度C.选举制度D.文官制度18.上世纪下半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冷战结束前,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A.自由京城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企业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垄断资本主义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方式是()A.股份制B.合作制C.垄断制D.参与制20.垄断组织实现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扩大市场份额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D.获取平均利润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A.在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工具B.在所有制方面,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趋势,法人所有制崛起C.在劳动关系方面,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管理和持股,终身雇佣制等制度D.在收入分配方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缓和阶级矛盾22.19世纪初期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包括()A.法国的圣西门B.法国的傅立叶C.英国的欧文D.英国的莫尔23.社会主义的根本和首要任务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公有制..C.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D.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24.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A.农民运动的发展B.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C.阶级矛盾的激化D.杰出人物的出现25.集中体现共产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各尽所能,按才能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各尽所能,按地位分配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2022年大工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及答案

大工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3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对国民经济统治旳基本方式是(D)。
A. 人事参与B. 人事进入C. 进入制D. 参与制满分:3 分2. “每个人旳自由发展是一切人旳自由发展旳条件”。
这一段话出目前(D)。
A. 《资本论》中B. 《共产主义原理》中C. 《哥达大纲批判》中D. 《共产党宣言》中满分:3 分3. 在人旳发展和社会发展旳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觉得(D)。
A. 前者是个人旳抱负,后者是社会旳目旳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 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旳历史发展过程D. 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本满分:3 分4. 社会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旳根据是(D)。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旳锋利化B. 个别公司有组织旳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旳矛盾C. 现代无产阶级旳日益壮大D. 生产旳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旳矛盾满分:3 分5. 马克思主义觉得,消灭“三大差别”旳核心在于(D)。
A. 消灭工业和农业旳差别B. 消灭都市和乡村旳差别C. 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旳差别D. 消灭利益差别满分:3 分6. 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旳(C)。
A. 复杂劳动决定旳B. 具体劳动决定旳C. 劳动二重性决定旳D. 抽象劳动决定旳满分:3 分7. 金融资本是(D)。
A. 垄断旳银行资本B. 垄断旳工业资本C. 垄断旳产业资本D. 垄断旳工业资本和垄断旳银行资本互相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旳资本满分:3 分8. 实现了人旳“自由个性”旳发展是(D)。
A. 资本主义社会此前旳人旳生存状态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旳人旳生存状态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旳人旳生存状态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旳人旳生存状态满分:3 分9.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
A. 处在绝对自由旳原始社会状态B. 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旳状态C. 容许自由竞争旳资本主义状态D. 挣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旳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旳状态满分:3 分10. 生产商品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B)。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斯密和李嘉图是()。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时代的产物B.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经验的总结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成果的升华D.马克思主义是先天智慧的结晶√3.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主要回答的是()。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4.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A.总特征√B.精髓C.实质D.核心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在解决复杂问题时()。
A.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斗争性B.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同一性C.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D.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普遍性6.规律的两个特点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B.客观性和自发性C.盲目性和自觉性D.客观性和普遍性√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先验反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
A.满足猎奇心理B.改造客观世界√C.实现自我价值D.创造客观规律9.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B.个人觉得有用的就是真理C.少数人坚持的就是真理D.在实践中证实的才是真理√10.社会意识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
A.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D.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11.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
A.政治面貌B.经济地位√C.宗教信仰D.价值取向12.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其他社会形态中。
大工19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23参考答案

大工19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答案:B“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了()。
A.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规律是客观的正确答案:D列宁是从物质与()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A.精神B.意识C.规律D.事实正确答案: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对立统一规律正确答案:B()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A.物质范畴B.精神世界C.科学技术D.意识正确答案:A()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A.规律B.实践C.矛盾D.反映正确答案:A否认世界可以被人类所认识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二元论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D()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A.信念B.理想C.实践D.想象正确答案: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正确答案:D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正确答案:C()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答案:ABCD唯物辩证法作为()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A.自然B.社会C.思维D.综合正确答案:ABC当今世界出现的()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2阶段测试题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 B )A、生产资料B、货币C、日用生活品D、生产工具2、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 B )。
A、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缩短了的价值形成过程B、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C、超过劳动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D、超过劳动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缩短了的价值形成过程3、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这是属于( D )。
A、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B、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D、垄断资本主义4、资本积累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提供了( C )。
A、精神条件B、政治条件C、物质条件D、文化条件5、资本原始积累实际是( D )。
A、货币资本迅速分散于多数人手中B、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公共资产C、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D、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6、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是( A )的特征。
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C、市场经济D、产品经济7、商品是( C )的矛盾统一体。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使用价值和价值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8、资本是可以带来( A )的价值。
A、剩余价值B、使用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9、( D )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A、生产绝对过剩B、生产绝对不足C、生产相对不足D、生产相对过剩10、( A )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A、法人资本所有制B、垄断资本所有制C、私人资本所有制D、自由竞争资本所有制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18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2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的学科,它为我们理解世界、认识社会和塑造自身的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下是 2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后答案完整版。
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如何理解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意味着物质具有独立性和可知性,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其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物质生产实践创造了物质生活领域,社会变革实践形成了社会政治领域,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形成了精神文化领域。
最后,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而这些矛盾的解决依赖于实践。
3、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此外,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二、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才能产生。
最新 两套 2018-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D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实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 )。
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 )。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二、多项选择题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bcd)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A.国营企业B.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d)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7.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bcd)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8.垄断价格是(abd)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9.垄断利润是(abd)A.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abd)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C.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11.垄断形成的原因(abcd)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12.垄断竞争的特点(abcd)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13.垄断价格(bc)A.完全是人为定价B.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C.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D.违背了价值规律1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bcd)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15.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bd)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1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bcd)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abdA.生产全面社会化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D.资本日益社会化1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d)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19.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B.为商品输出开路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bcd)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cd)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bcd)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C.实行职工持股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23.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abcd)A.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人再分配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C.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D.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bd)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bcd)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26.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ab)A.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B.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C.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应地D.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27.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bcd)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8.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bcd)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cd)A.长期的历史过程B.隐蔽的历史过程C.曲折的历史过程D.复杂的历史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ACE)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E.生产力高度发达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BCDE)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C.内容是相同的D.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ABD)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E.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5道小题,每题1分,共5分)1.其他思想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A.前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后者从客观规律出发B.前者侧重于描述未来社会的细节,后者侧重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前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后者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E.前者着眼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着眼于无产阶级的利益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BCD)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E.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3.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其理论根据是(ABCD)A.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B.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C.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D.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E.无产阶级的反抗剥削的正义要求4.人类解放含义的包括(CD)A.人们获得绝对自由B.人类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C.人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人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E.人们的任何设想都能实现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观点有(ADE)A.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论B.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极其渺茫的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E.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bcd)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A.国营企业B.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d)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7.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bcd)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8.垄断价格是(abd)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9.垄断利润是(abd)A.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abd)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C.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11.垄断形成的原因(abcd)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12.垄断竞争的特点(abcd)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13.垄断价格(bc)A.完全是人为定价B.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C.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D.违背了价值规律1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bcd)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15.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bd)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1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bcd)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abdA.生产全面社会化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D.资本日益社会化1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d)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19.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B.为商品输出开路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bcd)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cd)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bcd)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C.实行职工持股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23.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abcd)A.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人再分配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C.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D.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bd)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bcd)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26.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ab)A.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B.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C.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应地D.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27.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bcd)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8.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bcd)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cd)A.长期的历史过程B.隐蔽的历史过程C.曲折的历史过程D.复杂的历史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ACE)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E.生产力高度发达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BCDE)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C.内容是相同的D.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ABD)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E.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5道小题,每题1分,共5分)1.其他思想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A.前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后者从客观规律出发B.前者侧重于描述未来社会的细节后者侧重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前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后者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E.前者着眼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着眼于无产阶级的利益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BCD)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E.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3.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其理论根据是(ABCD)A.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B.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C.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D.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E.无产阶级的反抗剥削的正义要求4.人类解放含义的包括(CD)A.人们获得绝对自由B.人类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C.人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人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E.人们的任何设想都能实现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观点有(ADE)A.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论B.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极其渺茫的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E.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阶段.2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二)。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3.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4.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5.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政治关系B.生产关系C.阶级关系D.思想关系6.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C.产品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加大D.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7. 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D.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8.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D.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10. 意识的本质是( )A.各种感觉的综合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C.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绝对精神”的体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影子C.物是感觉的复合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3.下列各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A.水是万物的本原B.火是万物的始基C.万物由土、金、木、水、火五种基本物质构成D.世界由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虚空构成4. 意识是()A.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的属性和机能C.神的启示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5. 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产生的途径包括()A.国家和私人资本共同投资于一个新的企业B.国家财政拨款新建的企业C.国家向私人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D.国有企业购买私营企业的一部分股份6.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A.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B.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不同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D.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7. 辩证的否定是()A.事物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统一B.由事物内部矛盾决定的自我否定C.主观任意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8. 下列选项中说明量变是质变前提的有()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九层之台,起于垒土C.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9.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10.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相互转化B.矛盾双方相互区别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构成人的现实的认识客体2.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3.质和量与事物的存在都是直接同一的4.二元论是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第三条哲学路线四、问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2.试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大工18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

------------------------------------------------------------------------------------------------------------------------------ (单选题) 1: 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是(),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A: 生产力的性质B: 生产力的水平C: 生产力的状况D: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 灵魂B: 基础C: 前提D: 内涵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A: 实践的观点B: 联系的观点C: 矛盾的观点D: 否定的观点正确答案:(单选题) 4: 实践的(),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A: 客观能动性B: 直接现实性C: 绝对性D: 前进性正确答案:(单选题) 5: 真理作为一种()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A: 客观B: 主观C: 相对D: 绝对正确答案:(单选题) 6: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B: 劳动者的素质C: 劳动工具的状况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正确答案:(单选题) 7: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是()。
A: 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C: 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D: 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资料B: 劳动者C: 科学技术D: 劳动对象正确答案:(单选题) 9: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大工2020年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学习资料答案

【奥鹏】-大连理工20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提示:请认真阅读本套试卷,核对是否是您需要的题目,本套试卷只做参考学习使用!!!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题目】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是(),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A.]生产力的性质[B.]生产力的水平[C.]生产力的状况[D.]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的选择是:B【题目】真理作为一种()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A.]客观[B.]主观[C.]相对[D.]绝对正确的选择是:B【题目】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资料[B.]劳动者[C.]科学技术[D.]劳动对象正确的选择是:C【题目】“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正确的选择是:D【题目】()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A.]实践性[B.]真理性[C.]前进性[D.]创造性正确的选择是:D【题目】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
[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的选择是:B【题目】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正确的选择是:D【题目】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正确的选择是:B【题目】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是独立的生产力
C、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D、是转化为生产力三要素的生产力
E、是已经转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力
正确答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劳动发展的历史
B、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
C、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D、物质资料生产者活动的历史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22题,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第23题,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24题,人们要改造世界首先必须要认识世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25题,人的实践活动不完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第26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第27题,价值观与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是不一致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A,C,D
第17题,价值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正确答案:A,B,C,D
第18题,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包含指的是()。
A、相对寓于绝对之中
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相对真理中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
D、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
A、整体
B、某一阶段
C、某一方面
D、某一层次
正确答案:B,C,D
第14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答案:B,D
第15题,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应理解为()。
正确答案:B,C,D
第19题,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
A、历史的
B、静止的
C、固定的
D、变化的
正确答案:A,D
第20题,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的作用。
A、激励
B、制约
C、导向
D、规范
正确答案:A,B,C
第21题,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大工18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是(),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A、生产力的性质
B、生产力的水平
C、生产力的状况
D、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正确答案:B
第2题,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正确答案:A,B,C,D
第12题,环境污染,使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
A、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发展
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
D、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
正确答案:A,D
第13题,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的认识。
第28题,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29题,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30题,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A、灵魂
B、基础
C、前提
D、内涵
正确答案:A
第3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A、实践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否定的观点
正确答案:A
第4题,实践的(),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A、客观能动性
B、直接现实性
C、绝对性
D、前进性
第7题,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是()。
A、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C、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B
第8题,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者
C、科学技术
D、劳动对象
正确答案:C
第9题,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A、完全必然的
B、偶然的
C、有时是必然的,有时是偶然的
D、必然和偶然的统一
正确答案:D
第10题,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当中,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人口结构
正确答案:A
第11题,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正确答案:B
第5题,真理作为一种()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A、客观
B、主观
C、相对
D、绝对
正确答案:B
第6题,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工具的状况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