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
仪器设备维护规程

仪器设备维护规程一、设备保养1.1 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1.2 定期清洁设备表面,避免灰尘或杂物进入设备内部影响正常运行。
1.3 对设备的润滑部分进行定期保养,确保设备运转顺畅。
1.4 处于闲置状态的设备应定期开机运行,以避免长时间不使用导致设备故障。
二、设备维修2.1 当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处理。
2.2 维修人员应及时进行维修,并在维修完成后进行设备运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
2.3 对于更换零部件的情况,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原厂零部件进行更换,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2.4 维修后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三、设备保管3.1 设备使用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清洁、整理,并存放在指定的场所。
3.2 设备存放时应避免受潮或受热,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3.3 对于易损耗易损件,应进行分类存放并标记使用寿命,及时更换。
3.4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撞击或摔落,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以上为仪器设备维护规程,希望全体员工能认真执行,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仪器设备是生产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维护规程,并进行相关管理和监督。
下面将继续探讨更多的维护内容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四、设备保养记录4.1 设备保养记录应当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保养时间、内容、维修人员的签字等信息,并进行存档备查。
4.2 所有设备的保养记录应当进行分类归档管理,确保资料完整、准确、可查询。
4.3 对于定期维护和检查,应当在设备维护记录中注明具体的维护日期和维护内容,并进行定期审核和更新。
五、设备安全管理5.1 所有员工在使用设备前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
5.2 设备维护人员应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保持设备的安全性能,及时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
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一、引言仪器设备在各个行业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帮助监测和控制各种过程。
然而,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至关重要,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保证工作质量。
本文将介绍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二、仪器设备管理1. 仪器设备台账管理仪器设备台账是管理仪器设备的基础,其中应包括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时间、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信息。
定期更新仪器设备台账,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各仪器设备的情况,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
2. 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定期维护包括清洁、润滑、校准、检查等工作,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培训与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为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和保养意识。
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合理规划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计划。
三、仪器设备维护1. 定期维保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维护计划,包括日常维护、定期检查、预防性维护等内容,确保每台仪器设备都得到及时维护,减少突发故障的发生。
2. 严格执行维护计划执行维护计划需要管理人员的监督和操作人员的配合,确保每项工作都按计划开展。
及时反馈维护情况,分析问题原因,进一步完善维护计划。
3. 外部维护与维修遇到无法解决的故障或需要专业维修的情况时,及时联系设备供应商或专业维修公司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总结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减少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从建立完善的台账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培训提升素质、制定维护计划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上是关于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谢谢阅读!。
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进行探讨。
一、正确操作仪器设备正确操作仪器设备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应详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并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相关安全规定。
在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以免发生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
另外,使用过程中不应超过设备的额定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及时清理设备表面和内部积聚的污垢,保持设备的整洁。
二、定期检查和维修仪器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或存在一定程度的磨损。
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定期检查和维修是必不可少的。
定期检查可以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各个部件的连接是否紧固以及设备所使用的耗材的剩余情况等。
对于运行异常或存在故障的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保持合适的环境仪器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通常较高,因此保持合适的环境对于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首先,应选择稳定的室温和湿度,避免温度和湿度的急剧变化对设备造成影响。
另外,要避免设备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下以及受到震动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此外,仪器设备的存放位置应保持干燥、通风,并避免灰尘和化学物质对设备造成腐蚀或触电等危害。
四、培训和管理人员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离不开专业的人员。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培训和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需要向相关人员提供操作设备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责任人,并规定维护保养的周期和标准,确保设备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维护。
综上所述,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我们应正确操作设备,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保持合适的环境,并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以保障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范文(3篇)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公司的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适用范围是公司内所有的仪器设备。
二、仪器设备保管管理1. 保管责任的明确(1) 仪器设备的保管责任由设备负责人负责,设备负责人对设备的保管工作承担最终责任。
(2) 公司各部门负责通过设备负责人指派人员,共同保管和管理所属部门的仪器设备。
2. 仪器设备的验收和登记(1) 仪器设备在进入公司前,需要经过验收,验收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并填写验收记录。
(2) 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及时登记入库,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编号以及入库时间等。
3. 仪器设备的存放要求(1) 仪器设备应妥善存放在专门的仓库或设备房中。
(2) 存放仪器设备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参数应符合设备的存储要求。
(3) 仪器设备应放置整齐,设备间应留有足够的间距,以便于设备的取用和操作。
4.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1) 仪器设备的使用应有专门人员负责,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
(2) 设备的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下来,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情况等。
(3)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三、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1. 维护责任的明确(1) 设备负责人负责制定仪器设备的维护计划和维护责任的分工。
(2) 维护人员应按照维护计划进行维护工作,并及时上报维修需求。
2. 定期维护(1) 定期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紧固等工作,维护人员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确定维护周期。
(2) 维护人员应填写维护记录,详细记录下维护的日期、维护的内容和维护人员等信息。
3. 预防性维护(1) 预防性维护是指在设备正常运行中,为了预防可能发生的故障而进行的维护工作。
(2) 维护人员应通过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记录等信息,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
四、仪器设备报废处理1. 报废标准和程序(1) 仪器设备达到经济寿命或无法继续使用时,应根据公司的报废标准进行报废处理。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是科研、生产和实验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它们的正常使用、保养和维修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制定一套完善的使用、保养和维修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仪器设备的登记和归档:对于新购买或引进的仪器设备,需要进行详细登记,包括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购置日期、购置合同及相关文件的保存等,然后进行设备档案的建立,方便后续的管理和查询。
2.使用权限的分配:根据各个部门或个人的需要,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权限进行分配,确保使用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3.使用规范和操作步骤:制定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步骤,包括仪器设备的开机、校准、操作、关机等操作流程,阐明使用者在仪器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和禁止事项,尤其是涉及到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的操作。
4.使用记录和维护:鼓励使用者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频率、使用人员等,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结果和质量。
同时,要求使用者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5.维修管理:对于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维修人员的分配和培训、维修计划的制定、维修记录的保存和维修结果的评估等。
同时,要与专业的维修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维修的质量和效果。
6.保养管理:制定仪器设备的保养计划和保养方案,确保仪器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包括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校准、润滑、更换易损件等工作,以及对仪器设备周围的环境进行控制,避免灰尘、湿气等对仪器设备的影响。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管理制度是保障仪器设备正常运作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
只有建立科学、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培训和监督,才能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和科研水平,为科研和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范文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长期使用价值。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内的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工作,包括实验室、工厂、医院等各类场所。
三、保管工作要求1. 仪器设备应保管在专门的设备间或储藏室中,确保其安全和防尘。
2. 每件仪器设备都应有明确的编号,并登记在设备台账中,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使用单位、领用时间等信息。
3. 仪器设备的领用和归还必须经过书面申请,并由主管部门批准。
4. 仪器设备的领用和归还必须填写相应的领用单和归还单,并经过有关人员签字确认。
5. 对于重要的仪器设备,应设置保安措施,如安装报警系统、监控摄像头等,以防止盗窃和损坏。
四、维护工作要求1. 定期检查:每周对仪器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定期校准: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保证其准确性和精度。
3. 定期保养: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定期对关键部件进行保养,如更换易磨损的零部件、清洁灰尘等。
4. 维修记录:对于需要维修的仪器设备,应记录维修的时间、原因和处理方法,并及时进行维修。
5. 不合格设备处理:对于已经超过使用寿命或不再可修复的仪器设备,应及时淘汰和报废,并填写相关报废手续。
五、责任分工1. 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具体保管和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点、登记、发放和维修等。
3. 使用单位负责按照要求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维修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校准和保养,并及时维修不合格设备。
六、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警告、记过、降职等。
七、制度监督1. 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2. 使用单位负责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4篇)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一、设备保管管理制度:1. 设备保管人员应按照岗位职责,负责设备的保管和使用。
2. 设备保管人员应及时查看设备的存放状态,保持设备的整洁、干燥、安全。
3. 设备保管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或说明书对设备进行正确操作和使用。
4. 使用完设备后,设备保管人员应将设备清洗干净并归位,并及时填写相关记录。
5. 设备保管人员应做到设备有人值守,禁止非相关人员随意接触设备。
6. 设备保管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7. 设备保管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盘点工作,确保设备的数量和存放位置准确无误。
二、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 设备维护人员应按照岗位职责,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2. 设备维护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
3. 设备维护人员应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或说明书进行维护和保养操作。
4. 设备维护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
5. 设备维护人员应及时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等。
6. 设备维护人员应做到设备维护不间断,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7. 设备维护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工作,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
以上是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工作,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功能效能,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的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工作。
第三条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由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部门负责,具体执行由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人员负责。
第五条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工作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各部门应积极参与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工作,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并及时向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部门汇报。
器械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制度(5篇)

器械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制度一、目的保证器械设备始终处于正常完好的状态,以满足临床对器械设备的各种需要。
二、任务对无故障的器械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或计量检定工作,对不能正常运转的器械设备要想方设法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
三、机构和人员设备管理部门一般应有专业维修室或专职维修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及各人员间有机组合,作为完成器械设备维护、维修任务的组织保证。
四、措施1.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做好设备维修工作(1)在医疗机构中,应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同等待遇,参加考核和晋升。
有突出贡献者,可破格晋升。
(2)应重视和加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再教育,使学校学得的综合理论知识变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并通过知识的更新来不断适应临床医学工程新技术的发展。
要经常参加本单位已装备仪器的维修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从中吸取较直接的维修知识。
(3)研究设备故障规律,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修。
设备故障规律是设备在寿命周期内故障的发展变化规律。
设备故障率的发展变化形状很像一个澡盆的断面,因此也叫“澡盆理论”,针对不同的时期的故障,要取相应的对策。
(4)建立维修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对其平时的工作的态度、维修工作量、技术革新成果、论文等记入个人档案,以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2.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来保证日常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1)人员的合理分工与组合医院的仪器设备多与维修人员少是一对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首先要对维修人员进行分工,使他们有自己的岗位职责,有自己重点主攻的专业方向,使每一个维修人有其维修某一类设备的特长。
所谓组合是每一维修人员承担的维修任务、维修仪器的类别有一部分是交叉重复的,这样对交叉重复的这一类仪器的维修可以采取协作的形式,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也可避免在有人缺席时出现无人管维修的现象。
(2)建立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接修要登记,取件要销账,维修要写维修报告和个人工作量记录,要做好零配件的计划,在工作中要及时请示和汇报,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对个人分工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设备完好率考核等等。
仓库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三篇

仓库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三篇《篇一》仓库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作为一名仓库管理员,我深知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对于保证仓库正常运营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我制定了这份详细的仓库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
本计划将涵盖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等方面,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1.设备的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外观、性能、安全等方面,确保设备无异常情况。
2.设备的维护: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以保持设备的良好的工作状态。
3.设备的保养: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包括更换易损件、调整设备参数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设备的维修:对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包括更换故障部件、修复设备故障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制定详细的设备检查、维护、保养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6.定期组织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7.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信息,便于跟踪设备的状态。
解决。
工作的设想:1.通过定期的设备检查、维护、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通过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故障。
3.通过建立设备档案,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全面掌控,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
4.通过建立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机制,减少设备故障对仓库运营的影响。
5.每月进行一次设备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无异常情况。
6.每季度进行一次设备维护,保持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7.每年进行一次设备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8.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故障及时进行维修。
9.做好设备检查、维护、保养记录,便于跟踪设备状态。
10.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避免故障扩大影响。
11.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减少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故障。
12.优化设备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13.制定设备检查、维护、保养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引言仪器设备是科研实验室和生产场所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
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管理与维护方法。
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登记仪器设备登记是管理仪器设备的基础工作。
每台仪器设备都应该有一个唯一的编号,并将相关信息(如设备名称、型号、出厂日期、购买单位等)登记在管理系统中。
同时,还需要记录仪器设备的存放位置和责任人,以便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仪器设备标识为了方便管理和识别,每台仪器设备都应该有明确的标识。
标识可以是一个标签,包含设备的编号和名称。
标识应该牢固地贴在设备上,并容易辨认。
使用记录为了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使用频率,每次使用仪器设备都应该进行记录。
记录内容可以包括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使用目的等。
这样既可以及时发现仪器设备的故障和问题,也可以掌握设备的使用效率。
设备借还管理当需要将仪器设备借出时,应该制定明确的借还管理制度。
借出时需要记录借出人员和借出日期,并签署借出协议。
借出期限到期后,及时催还并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情况。
仪器设备维护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是保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清洁应该包括外部和内部的清洁工作。
外部清洁可以使用柔软的布料擦拭仪器设备表面,注意不要使用含有腐蚀性和磨损性的清洁剂。
内部清洁可以使用专门的气泵、吹尘球等工具清除灰尘和杂质。
定期校准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对于实验结果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定期校准是保证仪器设备准确度的必要操作。
校准应该由专业人员或厂家进行,校准结果应该记录并保留在档案中。
维护保养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
日常维护可以包括更换易损件、润滑部件、紧固螺丝等。
定期保养可以包括设备的全面检查和维护,以及处理一些长期使用造成的问题。
故障处理当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处理。
处理过程中需要记录故障现象、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并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
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办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办法
一、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分室负责人)负责。
包括除湿、除尘、去锈、加油和简单调整,以及防火、防潮、防冻等防护工作。
二、仪器设备应按规定地点存放,使用部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修。
三、每次实验以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对仪器设备进行质态检查,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使仪器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四、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机防止故障扩大。
并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原因,详细记录故障现象。
五、仪器设备如有故障应及时修理,维修工作结束后,由使用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维修、验收过程要及时记录在“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簿”、“固定资产卡”和“仪器设备维修记
录簿”中。
所有仪器设备(包括科研设备及自筹资金购置的设备),故障发生后应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保修、验收单”,其修理费用合计大于100元时,由部门负责人和教务处确认后,报分管校长审批;小于IOo元时,经部门负责人确认,在实验维持费中列支。
六、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应本着按时、按质、节约资金的原则,分为使用单位维修、校内技术人员维修和校外维修。
遵循使用单位自行维修为主,校内技术人员为辅的原则,如本部门及校内无法修复,可请外单位来人维修或送出校外维修。
七、仪器设备的维修费用需凭“仪器设备保修、验收单”及相关票据办理报销手续。
八、仍在保修期内的仪器设备发生故障,使用人应及时与部门负责人或经办人联系,向供方提出调换、退货、维修等解决办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办法

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工作,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应努力做到高效节约、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仪器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管理,本办法所称维修包括对仪器设备的故障修复、按保养规程进行的维护保养和升级改造等。
第二章维护维修范围第四条仪器设备维护维修范围1、仪器设备属于正常磨损、损坏或非人为行为造成损坏的,属于正常维修范围。
2、属于违反操作规程等人为因素损坏造成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按照《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办法》执行。
3、仪器设备在保修期内出现故障的,由使用单位联系厂家或供货方维修。
4、保修期内未及时开封、安装、调试、验收的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或验收时存在问题而未及时解决的仪器设备,由使用单位联系资产管理中心负责与厂家或供货方协商解决。
5、对于已到使用周期年限、无修复价值、长期闲置无用的或维修费用超过仪器设备原值50%的仪器设备,原则上予以报废,不再维修。
第三章维护维修程序和管理第五条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办法流程1、资产管理中心组织招标五家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定点服务商,每两年招标一次。
2、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后,使用单位填写《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报送实验管理中心。
实验管理中心收到报修申请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论证后,确定解决方案。
3、仪器设备维护维修预算在1万元(不含)以下,由实验管理中心审批后,使用单位联系维护维修定点服务商进行维修。
4、设备维护维修预算在1万元(含)以上,3万元(不含)以下,使用单位提供不低于三家服务商的报价,实验管理中心组织3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论证,磋商解决方案并选定维修服务商。
5、仪器设备维修预算在3万元(含)以上,5万元(不含)以下,使用单位提供不低于三家服务商的报价及维修方案,实验管理中心组织不低于5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论证,磋商解决方案并选定维修服务商,报主管校长审批后执行。
仪器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仪器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特制定本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仪器设备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工具,合理的管理和维护保养不仅能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为组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组织内所有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仪器、生产设备、测试工具等。
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本制度时均需遵循相关流程和要求。
第三章管理规范3.1 设备登记所有仪器设备在购置后,需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使用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设备登记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更新。
3.2 使用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的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使用设备。
使用过程中,应遵循设备的操作手册,确保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
3.3 定期检查所有仪器设备需定期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外观、功能、性能等。
检查的频率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而定,通常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检查结果需记录在案,有问题的设备需及时报修。
第四章维护保养4.1 日常维护使用人员需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状态。
使用后应及时清理设备,确保无残留污染物。
设备的日常维护记录应由使用人员填写,并提交给部门负责人审核。
4.2 定期保养对于重要的仪器设备,需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
保养内容包括清洁、润滑、校准等。
保养工作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保养记录需详细记录,确保后续的可追溯性。
4.3 故障处理一旦发现设备故障,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故障处理流程进行报告。
设备故障的处理应由技术支持部门负责,确保故障能够尽快得到解决。
故障处理记录需保存,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第五章监督机制5.1 监督检查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5篇)

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一、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所管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操作规程,健全大型设备技术档案,妥善保管一般设备的技术资料及使用说明书。
二、保证仪器设备及附件配套的完整,认真做好仪器的过往记录,做到帐、卡、物相符。
三、电子仪器使用前必须熟读使用说明书,按要求检查自身保护装置,控制环境温度、湿度、连续工作时间、电源电压等,注意防潮、防尘、防腐。
四、定期对电子仪器进行通电检查,发现有跳火、冒烟、炸响、异味等现象时,要立即关机,报主管人员,防止因短路损坏仪器,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五、定期维护保养仪器,及时排除仪器故障,做好维修记录,大型设备每学期清洁、保养____次。
六、损坏的仪器设备应由设备中心专业人员检修,若需外修应向设备处提出申请。
七、设备管理人员应努力学习业务,提高管理、维修、保养水平。
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2)是一套规范和管理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制度和规定。
下面是一个参考的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范本:1. 维修保养责任:-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
- 设备维修部门负责设备的维修工作。
2. 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设备使用部门每年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并提前通知设备维修部门。
- 设备维修部门根据计划安排维修保养人员,确定维修保养时间。
3.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设备使用部门每次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时,需填写维修保养记录,包括日期、维修保养内容、维修保养人员等。
- 设备维修部门每次完成维修保养时,需填写维修保养记录,包括日期、维修保养内容、维修保养人员等。
4. 设备维修保养流程:- 设备使用部门发现设备有故障或需要保养时,需及时向设备维修部门报修。
- 设备维修部门接到报修后,根据设备的故障情况和维修保养计划,安排维修保养人员前往维修保养。
- 维修保养人员完成维修保养后,需向设备使用部门报告维修保养情况。
5. 设备维修保养费用:- 设备维修保养费用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需要提前向财务部门申请经费。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五篇)

仪器设备保管和维护管理制度1、建立设施设备保管和维护的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用于药品设施设备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为药品质量提供物质保障。
2、建立设施设备管理台帐,应有登记、使用和定期检定的记录。
3、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完好)、“三防”(即防尘、防潮、防震)、“四会”(即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简单维修)、“四定”(即定人保管、定人养护、定室存放、定期校验),保证仪器设备性能安全可靠。
应经常保持清洁,避免灰尘及棉毛纤维等物粘在仪器上,以免影响仪器的准确性,使用完毕后应套上防尘罩,仪器暂时不使用应放矽胶干燥剂。
4、使用仪器设备前先仔细阅读说明书,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由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试样物质的正确测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按设备的使用步骤进行测试。
5、仪器设备使用后要记录工作情况、使用时间、使用人员,有无异常现象发生等,填写使用记录表。
使用完毕后,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切断电源、热源、气源等,并做好防尘措施。
6、仓库内不准吸烟,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干燥。
7、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维修、保养、检定情况要有记录。
8、温湿度计的检定方法可送检或比对检定,比对检定即送____支检定,其余与之对比确定误差值。
9、质量部负责计量器具与仪器的检定管理工作,定期联系计量检定主管部门进行检定校验。
经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应有检定证书及检定合格标识,应进行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有天平、温湿度计等。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是保证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物质条件,必须严格执行“统一领导、管用结合、责任到人”的原则。
为了保证学校仪器设备得到更好的保养、维护,现制定有关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总务处负责学校教学设备的管理及其协调工作。
2、仪器设备管理员有责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设备完好率高,并定期清点设备,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3、仪器设备的使用原则上“谁使用谁维护”,如出现故障,及时告知仪器设备管理员,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上报校总务处,总务处根据情况进行维修。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养与保管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养与保管
1. 日常保养
- 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内部: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确保表面和内部的无菌环境。
- 维护电源和电线:检查并确保设备的电源线完好,并定期更换老化的电线。
- 定期校准和调整:根据设备说明书,定期校准和调整仪器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设备保护
- 防止水分和灰尘进入:在使用和存储设备时,要注意防止水分和灰尘进入设备,以防止损坏。
- 避免过度使用和过负荷:正确使用设备,并确保不超过其额定负荷,以避免设备损坏。
- 妥善搬运和存储:在搬运和存储设备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3. 定期维护
- 设备检查: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预防性维护:根据设备的维护手册,进行预防性维护操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 定期更换易损件:根据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更换易损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安全保障
- 设备操作培训: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修复或更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 灭火设备和紧急应急措施:为实验室配备满足安全要求的灭火设备,并制定紧急应急措施,以应对意外事件。
结论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养与保管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日常保养、设备保护、定期维护和安全保障等措施,可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
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

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
第一条仪器标示
每台仪器应有固定标识牌,包括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出厂号、统一编号、购置日期、仪器管理人员等。
第二条仪器档案包含信息
每台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建立仪器档案。
内容包括仪器使用说明书、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购进时间、启用时间、验收报告、调试报告、使用登记、维护和维修记录、仪器故障记录及检定记录(检定合格证书),交由档案员存档。
第三条使用人与责任人的职责
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要能独立熟练地操作仪器。
其中仪器责任人要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
第四条保护
所有仪器设备应配备相应的设施与操作环境,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使用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避免仪器设备损坏或污染。
第五条异常处理
所有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终止测试。
由仪器责任人向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按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程序申请维修。
在维修期间应加以“停用”标识,避免其他使用人员误用。
第六条标识
属于国家法定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按有关文件规定,送计量部门定期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按检定结果在仪器醒目位置贴上仪器使用“四色标识”。
即:“合格”、“准用”、“限用”、“停用”(“合格”标志为绿色,表示计量检定各项指标完全合格;“准用”标志为黄色,表示仪器设备的主要检定指标合格;“限用”标志为蓝色,表示仪器设备的某些功能是禁止使用的;“停用”标志为红色,表示仪器设备停止使用)。
仪器设备管理维护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维护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确保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仪器设备管理维护制度。
二、仪器设备管理责任1.系所或实验室负责人是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责任人,负责建立设备管理制度,组织实施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并监督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
2.每个实验室都应配备一名专职的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设备周边环境的清洁、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等。
3.系所或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仪器设备的检修、维护和保养。
三、设备使用管理1.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科研和教学的需要,禁止借用、调用和挪用设备。
2.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经过相应的考核合格方可操作。
3.操作设备时应注意安全,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禁止违规使用设备。
4.设备的使用记录应真实可靠,包括设备的使用人员、使用时间、使用事项等信息。
四、设备维护管理1.设备管理员应定期检查设备并填写设备检查报告,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2.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设备管理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报告系所或实验室负责人,协调维修。
3.设备维修需要委托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禁止非专业维修人员私自拆解和修理设备。
4.对于大型设备或昂贵设备,应建立定期维护计划和保养制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
五、设备存放管理1.设备应存放在专门的设备存放室或设备柜中,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完整。
2.存放设备的房间应保持干燥通风,并有防火防盗措施。
3.存放设备前,应做好设备清点和记录,确保设备的数量和完好性。
六、设备报废处理1.设备报废应经过系所或实验室负责人审批,并做好报废登记。
2.报废设备应及时予以标识,并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禁止私自乱丢乱倒。
3.设备报废后,应确保设备不再使用,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档案归档工作。
七、设备安全保护1.设备的安全保护是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任务,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外部管路消毒
什么叫外部管路:从吸入阀到排气阀之 间的管路 外部管路都是可以拆卸的 外部管路直接接触病人 外部管路的消毒是防止院感的重点
呼吸机的外部管路
气体来源
内部管路
外部管路的部件
◦ ◦ ◦ ◦ ◦ ◦ 吸入阀(连接点) 管路 湿化器 积水杯 呼出阀 流量传感器
外部管路——吸入阀
吸入阀的识别:气体从机器流向病人
吸入阀一般是不可拆卸的 吸入阀有单向阀结构 吸入阀需要擦拭表面
外部管路——硅胶管路
外部管路——硅胶管路
消毒方法
方法:消毒供应室环氧乙烷消毒&浸泡消毒 操作步骤: 1、清洁 2、消毒 3、灭菌
呼吸机管路的清洁
(1)管路清洁:要仔细检查管道内有 无痰痂、血渍、油污及其他脏物残留, 若不冲洗干净则难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 的。 (2)呼吸机外壳的清洁:使用物表消 毒剂擦拭
注意:屏幕不能用酒精消毒,只能用清 水擦拭。
消毒——药物浸泡法
药物浸泡消毒方法应注意: (a)被消毒器材必须去净痰痂、血渍、 油污等。 (b)被消毒物品必须全部浸入溶液中, 中空物品腔内也不应留有气泡。 (c)有套管和轴节的物品必须脱开,以 免消毒后粘着。 (d)消毒完毕,在使用之前,必须用灭 菌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
储氧袋用75%酒精擦拭 其他部件拆分至最小部件用500mg/L含 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有明显污染物 (血迹或分泌物)时含氯消毒液的浓度 加倍. 清水冲洗,晾干,组装检测后备用.
有创呼吸机的消毒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
呼吸机的日常消毒
第一部分:气体来源的消毒 第二部分:内部管路的消毒 第三部分:外部管路消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什么叫内部管路:
◦ 从气体入口到吸入阀之间的管路
呼吸机的内部管路
气体来源
外部管路
呼吸机内部管路的消毒
理论上:不需要进行内部管路消毒 条件:
◦ 气体来源无菌 ◦ 吸入阀有单向通气结构:保证从呼吸机进 入病人的气体是干净的,病人呼出的气体 无法流通到机器内部
内管路感染应该怎么办
全面调查被怀疑设备 更换所有内部管路
吸氧装置(吸氧管,瓶,头罩) 浸泡消毒,流量表用酒精擦拭, 晾干后组装备用.
喉镜(消毒供应室环氧乙烷消毒 ),喉柄酒精擦拭,检查电池, 灯泡备用。
◦ 呼出阀容易生长菌落 ◦ 呼出阀容易聚集粘液 ◦ 呼出阀容易聚集药物残留颗粒
外部管路——流量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的识别:
◦ 与呼出阀距离最近 ◦ 直接向大气排气
外部管路——流量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的消毒:
◦ ◦ ◦ ◦ 75%酒精浸泡一小时 自然晾干 禁止使用其他任何消毒剂 消毒影响寿命
CPAP维护管理
9.用毛刷或湿棉签逐个插拭风轮叶片,再按顺序安装风机。 10.取下空气过滤器盖板,取出空气过滤网,用清洁剂漂洗、冲 洗,晾干;注意不能揉搓滤网。 11.擦拭空气过滤器盖板里面表面及空气输入管内外部。 12.擦拭恒温罩内、外表面,机身内、外表面和机架。 13.更换手套,将所有浸泡消毒的物品取出、冲洗、擦干。 14.按拆卸的反顺序逐个装回。安装时注意部件放置的位置 、方向,旋钮应锁紧,密封条四周应确保密封。 15.安装完毕,插上电源,测试性能是否良好。
呼吸机的管路
内部管路
外部管路
第一部分:气体来源
空气:
◦ 来自空压机
氧气:
◦ 来自中心供氧
空气——来自空压机
分三步的过滤系统
第一步: 过滤微粒的灰尘过滤器 ->滤掉91%的微粒
第二步: 微滤器
-> 阻挡住99.97% 0.3µ 大小的微粒 第三步: 细菌&病毒过滤器 ->阻挡住99.99%的细菌和病毒
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
NICU 李延宁
重要性
1,值班人员使用方便。
2,保护病人,防止交叉感染。
3,保护医护人员,减少感染。
完好消毒备用设备
终末消毒(维修管理)
病人使用(日常维护)
常见设备:
暖箱,监护仪,各种输液泵注射泵 呼吸机,CPAP,经鼻高流量等呼吸辅 助设备 吸氧装置(吸氧管,瓶,头罩,流量表) 复苏囊+喉镜(复苏囊拆分,安装及检 测)
用途
主要适用于新生儿科,儿科重症(NICU 、 PICU)。对于患有急性肺炎、肺 出血、I型和II型 呼吸衰竭,休克和心 力衰竭及低氧血症等疾病的早产儿、新 生儿、婴幼儿、儿童患者。
无内置空氧混合器,氧浓度调节靠空、 氧体积比例变化实现调节。 先进的一体化单元调节吸气平台压 和呼吸末压并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 。 维护方便使用简单。 缺点:氧浓度和流量使用受限制, 不能实现单独控制,只能按照对照表操 作且无报警安全限制
病人
1 8
2006-6-22/Dateinamen/Autor
定期清洗或更换灰尘过滤器
18
1 8
2006-6-22/Dateinamen/Autor
每年更换细菌过滤器
18
空气的消毒
空气:
◦ 来自空压机
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 定期进行空压机内部除尘 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
氧气来源
中心供氧
第二部分:内部管路消毒
呼吸机管理维护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 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 吸功能,减轻 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 储备能力的装置。
呼吸机的分类
从临床使用难易程度分为:
◦ 简易呼吸器 ◦ 有创呼吸机
◦ 无创呼吸机
简易呼吸器
特征:结构简单,人力驱动 消毒:吸入呼出活瓣是消毒重点
简易呼吸器消毒
二、终末或彻底清洁消毒流程
1.先拔掉婴儿保温箱电源,推至清洁消毒间,湿式擦拭电线后 将电线盘起挂好。 2.抽屉式水箱与固定水箱,均应先放掉箱内残水后在清洗、浸 泡消毒。 3.取下恒温罩上输氧孔的塑料套、操作窗的塑料密封套、输液 软垫,清洗、浸泡消毒。 4.取出婴儿床,清洗、消毒。 5.取出床搁板上密封条,清洗、浸泡消毒。 6.取出床搁板,清洗、消毒。 7.婴儿保温箱若为箱外加水式,则逆时针拧下箱体外面的加水 杯或用螺丝刀卸掉,用小刷或棉签刷洗加水杯内壁,然后将加 水杯放入水箱内和水箱一齐清洗、消毒后冲进,晾干备用。 8.拔掉温度控制仪插头,拧开温度控制仪面板上旋钮,取出温 度控制仪、栅栏插拭。
暖箱的维护管理
一、基本要求 1.应有1~2个备用婴儿保温箱用以周转 清洁消毒。 2. 使用后应终末清洁消毒,使用中应每 日湿式清洁恒温罩内外表面,每周更换 暖箱。 3. 消毒剂浓度及使用时间,应根据污染 程度和产品使用说明决定。
4. 婴儿保温箱湿化水应用灭菌水或新 鲜冷开水,每日更换。 5. 婴儿保温箱的空气过滤材料至少应2 个月更换一次,破损时随时更换,做好 记录。 6. 清洁消毒后备用的婴儿保温箱注明 清洁消毒日期,推荐有效期为2周,可 仅擦拭恒温罩内外表明。 7. 使用中的婴儿保温箱应注明开启日 期。
CPAP即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即用面罩将持续的正压 气流送入气道.用此种方式给氧的机器称 CPAP呼吸机。指在自主呼吸条件下,患者 应有稳定的呼吸驱动力和适当潮气量,在整 个呼吸周期内人为地施以一定程度的气道内 正压,从而有利于防止气道萎陷,增加功能 残气量,改善肺顺应性,并提高氧合作用。 在这种模式下,呼吸机只维持一定的气道正 压,不进行机械通气。仅限于有自主呼吸的 患者。
外部管路——湿化器&积水杯
aquapor
MR 850
MR 810
外部管路——湿化器&积水杯
湿化仓体
管路积水杯 呼出阀积水杯
材质:硬塑料
外部管路——呼出阀
呼出阀的识别:
◦ 气体由病人流向呼出阀 ◦ 气体由呼出阀排向大气 ◦ 呼出阀一般可以拆卸
外部管路——呼出阀
外部管路——呼出阀
呼出阀的消毒灭菌和管道相同 特别注意:呼出阀要拆开进行消毒灭菌
消毒和保养
管道送供应室消毒,鼻塞用1:500含氯 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生理盐水 冲洗晾干备用(探头严禁浸泡); CPAP表面用1:500含氯消毒液擦拭。
其它设备
监护仪,各种输液泵注射泵(物表消毒 )
管理维护
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导 线勿折叠、受压。过长的导线可弯成较 大圆圈扎起,妥善放置。 传感器导线一用一消毒,用毕用500mg 含氯消毒液消毒后备用。 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通知设备科人 员检修 。 确定是仪器故障,贴上“待修”牌,做 好登记,通知技术人员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