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需求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需求分析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供需矛盾。以高等教育为例,尽管实行了高校扩大招生的政策,但高校入学率仅接近2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高中毕业生进入不了大学的课堂。与此同时,高校扩招使得许多高校的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人满为患。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与此同时,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其一,城乡之间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少数直辖市、特大城市,而在广大农村,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其二,地区之间分布不均。教育资源过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以及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其三,即使在同一城市,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教育资源也存在不均衡现象。高水平师资被极少数重点学校垄断,多数学生得不到名校老师的指点和教导。
为什么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惠及全社会?网上的优秀课件数量为何匮乏?记者通过深入调查之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优秀教师、高质量课件目前大多被锁定在狭小的院校围墙内,可以说是在“羊肠小道上传递,在农贸市场上交换”。其传递和交换的手段不仅单一,而且比较低级和落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客观上要求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换和传递突破狭小封闭的空间,摆脱落后的方式,打造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流畅传递、自由共享的“现代商城”。而这样的“现代商城”只能依托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来搭建。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社会共享,首先需要搭建功能强大的公共信息传送平台,把分散的优质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让不同地域的人群都能够通过网络来共享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三个特点要求这个网络平台覆盖全国,具有高带宽、高速率而且安全可靠。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只有6%的中小学、35%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了校园网,绝大部分中小学、中职学校网络建设还没有完成。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潜力巨大,但中小学的人才和资金实力相对不足,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承担起网络建设的任务,迫切需要具有丰富网络资源优势的企业参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高校校园网建设目前进展较快,据统计已有90%以上的高校建立了校园网,但是在网络的维护、升级改造方面,后续的工作还有很多。目前只有少数具有一定技术力量的高校能够担负起网络维护、升级改造任务,绝大部分高校则缺乏网络技术力量,校园网的后续发展已经成为不少高校深感头痛的一大难题。他们普遍希望能够将网络运维部分的工作外包给有实力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要能够确保网络正常运转,安全可靠,在网络维护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具有网络资源优势。
其次,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偿共享,迫切需要优质网络平台的支撑。记者在北京调查发现,目前北京不少重点中学建立了网校,例如北京四中、101中学、人大附中、师大附中等,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基础已经具备,但是真正通过网校来获得名师辅导的学生还不多。在周末、寒暑假,家长仍然要花大笔的钱去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辅导班,课堂教学目前还是孩子们获得优质教育的主要手段。究其原因,不少家长反映网校优秀的课件数量太少,网校的内容建设还跟不上。对此有关专家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网校运作模式不能充分体现优秀课件的价值。一些公共的教育资源,例如教育政策信息、招生考试信息、普及性的教育知识等,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免费浏览是可行的,但对于精品的教育信息,例如优秀的课件和教案等,免费模式则有失公平。因为一套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往往是名教师多年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免费浏览、无偿复制,名师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其劳动成果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改革网校运营模式出发,对于优秀课件、教案,实行分等分级管理和有偿使用。这就涉及到网络的一整套鉴权、认证、计费体系,现有的第一代互联网在这些方面还存在很多先天的不足。而以NGN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恰恰具备这样的能力。目前,我国NGN网络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以NGN为代表的下一代公共网络技术平台完全能够承载大容量、高带宽的海量课件,且能够实现分等分级管理和有偿使用,在网络可靠性、安全性上有较好的保障。在这
个新的网络平台上,优秀课件的价值能得到充分体现,一套好的课件能够给编写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名师编写优秀课件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到那个时候,网校的优秀课件资源将源源不断地提供,学生通过网校获得名师指导的意愿也将大大增强。
优化教育管理要求搭建四方沟通平台当前教育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领域之一,孩子的升学、择校、教育问题,往往成为一个家庭的大事,牵动着父母的心。在信息技术欠发达的年代,传统的教育管理主要依靠家长会、家访、电话等形式,实现家长与老师、学校之间的联系。但这种信息沟通形式相对较慢,沟通不够充分,家长与学校之间甚至会产生某些信息真空地带。这就导致了一个看起来奇怪的现象出现:一个在家长眼中是“好孩子”,在学校眼里是“好学生”的青少年,某一天突然变成了抢劫犯罪的少年犯。原来这个孩子放学之后经常去网吧,发展到痴迷程度,又结交了一些无业社会青年,最后因为手头拮据和社会青年的唆使,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个事例说明,家长与老师和学校之间,迫切需要搭建起快捷方便的信息沟通桥梁,才能有效地掌握孩子的一切动向,保证其在成长道路上走好每一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已经适应不了家长和学校之间希望时时处处紧密联系的客观需要,急需进行优化和提高。
孩子的健康成长事关家长、老师和学校三方,需要他们之间的密切配合。家长需要随时掌握孩子在校的表现,了解放学之后孩子在什么位置?学习上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怎样有针对性进行辅导,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老师和学校也需要把孩子的有关信息传达给家长,例如功课上有哪些问题,思想上有什么苗头,希望家长怎样来配合老师等。这样一个四方沟通的信息平台,在网络的覆盖程度、可靠性、信息技术手段上都具有较高的要求。
网络覆盖性要求高。教育连接千家万户,涉及学生、家长、学校、老师四个方面,四个方面每一个都是信息点,其分布又具有分散性。以一座城市为例,学校、家庭、老师是三个不同的点,相互之间物理距离可能很远,他们之间要实现信息快速的传递,其中有些信息不仅是文字信息,可能还包括图片、表格、视频等数据信息,对于信息传递通道的物理网络要求是很高的,要求该网络既要实现广覆盖,没有信息盲区,同时还要求网络具有高带宽、高传输速率。
网络可靠性要求高。四方之间的信息传递,既有点对点信息传递,也有点对多点和多点对一点的信息传递,信息交互的复杂性要求网络安全可靠,确保四方信息传递准确不失真。同时,四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些是公共教育信息,也有一些是单个家长与单个老师之间的信息传递,具有个性特点,某种程度上也具有私密性,要求承载网络能够保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保密性。
信息技术手段要求多样化。四方信息传递具有随时随地的特性,要求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不管是学生、家长、老师,都是一个动态的信息点,不同的时间处在不同的位置。这就要求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不仅要有固定信息传递的通道,而且也要有移动的信息传递通道。因此要把网络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灵活应用,才能满足四方之间随时随地传递信息的要求。
四方信息交流平台的上述客观要求,为电信信息网络运营商提出了参与其建设的历史使命。记者在调查中已经看到,目前有不少地方的电信运营商正在着手为四方搭建信息沟通平台,而且在实践中很受家长、老师和学校的欢迎。例如江苏苏州移动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建设的“网上家长学校”,利用移动短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家长与老师和学校的实时沟通,利用手机登录网上家长学校,家长能够及时帮助孩子在网上与老师深入交流,获得名师的在线辅导,也可以通过发送短信给专家信箱,获得教育专家的短信指导。手机短信实行包月制,收费相对比较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自推出以来很受学生家长的青睐。据了解,目前使用家校通业务的家长已经超过50万,规模效应初步显露。通过短信收费模式也较好地解决了网上家长学校的运营管理问题,使得网校的发展具有了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