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地域文化调查报告黟县地域文化调查――《地域文化》调查报告一、调查内容及过程我主要对黟县的风俗进行了调查,一方面我从小在黟县长大对黟县的一本风俗比较了解,也切身体会了很多。
另一方面,黟县有着世界闻名的西递宏村古名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和风俗。
所以我主要对以下的内容进行了调查:(1)黟县的方言(2)黟县的传统节日(3)黟县建筑以上的内容是有些是通过访问当地居民,尤其是年长的一些的居民进行口述了解,有些是通过走访当地的特色村落和古名居以及当地的商店进行调查的,有些是自己从小感受到的,另外还有就是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获得的。
二、特点介绍(1)黟县的方言黟县方言具有很多特色。
一种是,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原句的意思。
诸如:黟县方言管太阳叫“热头”,月亮叫“月光”;晚上为“夜高”,睡觉说“困搞”;黎明为“蒙蒙光”等。
再如吃早饭,我们叫吃“天光”,吃稀饭我们叫吃度(du去声),吃中饭叫吃“点心”或“钟点”,吃晚饭叫吃“老昏”。
而另一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外人根本不知原句的意思,因为音译后的与原句意思,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如黟县方言把挨骂,说成是“驮段”;称撒娇为“为奇”;称少见为“奇数”;称正中下怀为“倒板一十六”。
黟县方言的另一特色是,保留浓郁的古文化特色。
诸如:黟县方言把妇女称为“老孺”,而“孺”是明、清时期,对妇人的尊称;而把打扰了、谢谢,说成了“聒噪了”,而“聒噪”是宋、元时打招呼的习惯用语;还有,黟县方言把窗子称作“槛”,把腌菜称着“盐齑”。
这种带有古文化色彩的语言,曾使许多外人处于尴尬境地。
传闻,一位黟县人因外地朋友仓促来访,准备出门张罗酒菜时,被朋友一把拉住,坚持只须家常便饭就行。
主人解释说,不巧家中没别的菜,只有“盐齑”,客人听说大为高兴,连声说道:“嘿,有‘腌鸡’还不行吗?,不瞒你说,我平生最爱吃‘腌鸡’。
”谁知上菜时,主人端出了一碗腌菜,客人顿时感到受到了捉弄。
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他才从别人那里了解到,黟县人就是这么文诌诌地把腌菜称着“盐齑”,让人听成是“腌鸡”,造成诸多误会。
地方文化的调查报告
地方文化的调查报告地方文化的调查报告三篇篇一:(XXX)地域文化调查报告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
西安,在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
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定都这里,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四个鼎盛时代周、秦、汉、隋、唐均建都西安。
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罗马,东长安”是其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史上最大的都城,对世界文明尤其是东亚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古代世界东西文明的交汇点。
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当今的.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
西安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
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工业的核心基地,是中国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是活力四射的内陆新特区,中国中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全国科技资源统筹试验特区、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国家赋予西安的定位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域文化考察报告篇一:马鞍山地域文化调查报告马鞍山地域文化调查马鞍山市是中国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东部,苏皖交汇之地。
横跨长江、接壤南京,曾为六朝畿辅、十代京畿,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
山峦起伏,水网交错,傍山依水,拥江通海,优良的山水环境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早在六朝时期,就有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了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些则构成了马鞍山市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一、调查内容:马鞍山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7日——20XX年12月12日三、调查方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观马鞍山市博物馆,并实地考察一些马鞍山市的历史名胜、古迹,搜集一些马鞍山市地域文化典型代表的特点及其他相关资料,并进行总结,最后形成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果通过半个月的努力,我对马鞍山市一些地域文化典型代表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更多我们马鞍山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并为身为一个马鞍山人感到由衷的自豪,最终汇总了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马鞍山市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1、凌家滩遗址: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距今已经有约6000年历史,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凌家滩遗址所表现出的文化证明它具有深厚的城市内涵,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城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城市,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初步形成规模,这一惊人的发现意味着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远远早于人们过去所作的估计。
凌家滩墓地出土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其他古文化遗址不能比拟的,具有重要的考古、历史、科学和美学艺术价值。
2、霸王祠:又名项王祠、西楚霸王洞,是为纪念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后而建的,历史已相当久远,历史文化气息浓重。
家乡历史文化调查报告范文3篇
家乡历史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家乡历史概述
我所在的家乡位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余年,见证了许多城镇的变化,也深深感受到了家乡的独特魅力。
家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是原始居民的聚居地。
随着文明的进步,先后出现了楚、汉、唐等多个朝代的政权,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要数唐代的一首诗:“阳关三叠白云山,直上层楼听朝瞰。
”此诗便是写下的当地的白云山,这座山峰长达十几公里,被誉为是中国南方的“神山”。
除了白云山外,家乡还有诸多古迹值得一提,如南岳庙、半岛山、龙南寺等等。
这些都是家乡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每年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参观。
另外,家乡还是一个壮乡民族聚集地,这里的壮乡汉化程度相对较低,习俗与传统依旧保留着。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十月三在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
总之,家乡虽然小,但她却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文化的地方,每个人都有着深深的情感和记忆。
地域文化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doc
地域文化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篇一:(XXX)地域文化调查报告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
西安,在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
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定都这里,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四个鼎盛时代周、秦、汉、隋、唐均建都西安。
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罗马,东长安”是其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史上最大的都城,对世界文明尤其是东亚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古代世界东西文明的交汇点。
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当今的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
西安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
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工业的核心基地,是中国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是活力四射的内陆新特区,中国中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全国科技资源统筹试验特区、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国家赋予西安的定位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家乡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5篇
家乡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家乡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5篇调查报告通常会在调查完成后及时撰写,以保持信息的新鲜和准确,调查报告可以包括对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描述,以增强可信度,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家乡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家乡民俗文化调查报告5篇
家乡民俗文化调查报告家乡民俗文化调查报告5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民俗文化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民俗文化调查报告1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调查地点:xx省xx市xx区调查方法:在互联网上收集资料。
问长辈调查人:xx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贴窗花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
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
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阜阳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阜阳地域文化调查报告阜阳地域文化调查报告一、引言阜阳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本文将对阜阳地域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传统。
二、自然环境与文化形成阜阳地处淮河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种自然环境对阜阳的文化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丰富的水资源使得阜阳人民习惯以水为生,渔耕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发展。
此外,阜阳的山水景观也为其文化注入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如黄山、九华山等名山名水都对阜阳的文化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民俗文化传承阜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交融和传承。
其中,汉族文化是主流,但也有少数民族如回族、满族等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例如,阜阳的传统节日中,汉族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丰富多彩,而回族的开斋节、满族的火把节等也在阜阳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四、艺术文化繁荣阜阳是一个艺术文化繁荣的地方,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和文化名人都出自这片土地。
阜阳的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且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
此外,阜阳还有许多艺术团体和机构,为当地的艺术创作和表演提供了平台。
五、文化遗产保护阜阳有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文物等。
这些文化遗产是阜阳的瑰宝,也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阜阳加强了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并设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
此外,通过举办文化节、文化展览等活动,阜阳还积极宣传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六、教育与文化发展阜阳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阜阳有许多优秀的中小学和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才。
同时,阜阳还注重教育与文化的结合,通过开设文化课程、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七、文化旅游推广阜阳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古镇、名胜等。
为了推广阜阳的文化旅游,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活动。
地域文化的调查报告
地域文化的调查报告篇一:(XXX)地域文化调查报告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
西安,在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
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定都这里,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四个鼎盛时代周、秦、汉、隋、唐均建都西安。
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罗马,东长安”是其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史上最大的都城,对世界文明尤其是东亚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古代世界东西文明的交汇点。
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当今的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
西安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
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工业的核心基地,是中国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是活力四射的内陆新特区,中国中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全国科技资源统筹试验特区、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国家赋予西安的定位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安徽铜陵大通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安徽铜陵大通地域文化调查报告【正文】一、调查目的及背景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安徽铜陵大通地域的文化特点,以便为相关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涵盖安徽铜陵大通地域内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三、调查方法1.文献资料和档案调查:通过收集大通地域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相关档案,了解其文化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2.实地调查:走访大通地域的相关机构、专家学者和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听取他们对大通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看法。
3.化验和测试:对大通地域的文化遗产进行物证采集、化验和测试,以求真实掌握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四、调查章节细化1.大通地域历史沿革1.1 历史渊源1.2 常住民族1.3 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2.大通地域社会经济状况2.1 人口状况2.2 经济特点2.3 主要产业和就业情况3.大通地域的传统文化3.1 宗教和宗教文化3.2 语言和方言3.3 音乐和舞蹈3.4 戏曲和传统戏剧3.5 传统美食和饮食文化3.6 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4.大通地域的现代文化4.1 文化产业4.2 文化艺术表演4.3 城市景点和旅游文化4.4 现代教育和科研五、附件1.大通地域历史文献资料2.大通地域问卷调查结果3.大通地域文化遗产的物证采集和测试报告4.调查期间相关的照片和录像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文化保护法:指对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优秀文化传统等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
2.传承:指将文化传统、技艺等从一代传递给下一代,保证其持续发展的过程。
3.发展: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在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不断繁荣和进步。
【正文结束】。
西安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西安地域文化调查报告西安地域文化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和目的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西安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习俗,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对西安地域文化进行全面地了解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了一份针对西安居民的调查问卷,包括多个方面的问题,如居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传统节日庆祝形式等。
2. 实地观察:通过走访西安的街区、历史遗迹和传统村落,观察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建筑风格、街头巷尾的文化氛围等。
三、调查结果1. 日常行为习惯:大多数居民在进餐时候都会坐在地上,这体现了西安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
西安市民喜欢早起锻炼身体,晨跑和太极拳的呈现率相对较高。
2. 传统文化了解程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居民对于西安的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如古代长安城的历史、唐代的文化盛世等。
对于陕北地区的“黄土高坡”文化也有不少了解。
3. 传统节日庆祝形式:西安地区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等。
居民会在节日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舞狮子、观赏花灯等,这些活动体现了西安地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4. 建筑风格:西安地区的建筑风格以古代长安城为基础,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
特别是古城墙、大雁塔和古代宫殿等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探索。
5. 文化氛围:走在西安的街区和古街巷尾,能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氛围。
不论是古老的手工艺品店铺,还是传统乐器的声音,都显示了西安地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四、调查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西安地区的居民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西安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
2. 传统节日在西安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居民通过庆祝活动来弘扬传统文化。
3. 西安地区的建筑风格独具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
4. 西安地区的文化氛围浓厚,传统手工艺和音乐等元素得以保留和发扬。
,西安地区的地域文化独特而鲜活,深受居民和游客的喜爱,对促进西安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安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西安地域文化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西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地域文化。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深入了解西安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2. 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西安地域文化,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
我们访问了当地居民、文化艺术从业者、学者专家以及旅游者,以获取不同人群的观点和见解。
3. 西安地域文化特点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出西安地域文化的以下特点:3.1 历史沉淀西安作为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这对地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安的历史建筑和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
3.2 多元文化交融由于长期以来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汇聚了多样的文化元素。
西安的地域文化是多元的,包括汉族、回族、满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
各个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
3.3 艺术表达形式丰富西安地域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丰富多样。
传统的曲艺、戏曲和舞蹈等表演艺术依然广受欢迎,也在吸纳现代艺术形式和创新。
西安的艺术家们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了对西安地域文化的热爱和表达。
4. 西安地域文化的现状与挑战虽然西安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但也面临着一些现状与挑战。
4.1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西安的城市建设与现代化进程加快。
一些传统的文化景观和建筑面临着被破坏和遗失的风险,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4.2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西安地域文化的多样性需要得到保护与传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保护和传承西安地域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5. 与建议通过对西安地域文化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和建议::西安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沉淀和多元的文化交融特点。
西安地域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魅力。
建议:加强西安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景观与建筑。
广泛开展地域文化教育,提高公众对西安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地域文化调研报告
地域文化调研报告《地域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传统正在受到挑战。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域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地域文化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地域文化的传统和特色2. 探究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3. 分析地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三、调研内容1. 地域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我们通过访谈和实地考察,了解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比如,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南方地区的音乐舞蹈、西部地区的建筑风格等。
2. 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我们调研了各地域的文化产业和传承情况,发现一些地域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而一些地域文化则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3. 地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地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传统和表演形式,更是民众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联系。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四、调研结论1. 地域文化是每个地域独特的宝藏,需要被珍惜和传承。
2. 地域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3. 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对历史和人类贡献的尊重和继承。
五、调研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力度,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 社会应加强地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 个人应积极参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努力将地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六、调研展望地域文化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和美好的情感记忆。
我们相信,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环境下,地域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光芒,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精选五篇)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精选五篇)第一篇: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美不胜收”的家乡文化———品味庐州的古韵我的家乡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的北岸,临江近海,连接中原,贯通南北,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岗冲起伏,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早在新时期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在战国时期,就是重要的皮革、水产、木材集散地。
秦朝置合肥县,明清时为庐州统治,故有别称“庐州”。
西汉时期,是国内知名的商业都会;宋朝时期,是闻名的粮油集散地;十九世纪末,是安徽的四大商埠之一。
历史上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
对于这座在历史上有着种种传奇故事的古城,我想以文化遗址、名人传说和戏曲文化来向世人介绍家乡地域文化,让家乡的风貌为更多人所了解,让崛起的家乡不失那一丝古韵。
首先,合肥自古战略地位重要,是江南之首,中原之喉,历来有“淮西有事,必争合肥”。
东汉末年,豪强地主集团为争夺政权,混战不休。
自汉献帝初平元年关东州郡讨伐董卓开始,安徽就进入分裂割据状态。
淮南先为袁术所占,袁术失败后,淮河南北,为曹操所有。
江南各地为孙权所有。
合肥是曹、吴分界的重镇。
合肥以南,长江以北是双方长期争夺的地区,在此曾发生过大小几十次战争,这些给合肥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留下了藏舟浦、教弩台、回龙桥等众多古迹和传说。
教弩台,又称曹操点将台,在逍遥津南。
为防吴军围攻合肥,曹操曾命士兵 1在此练习射箭。
合肥夏日炎炎,士兵拉弓射箭,热不可耐。
曹操便令士兵在台上栽植松树,以遮荫消暑,时间长了,原先泥土朝天的教弩台,也就变成了松涛阵阵的阴凉之地,后人因地建听松阁,“教弩松荫”遂成“庐阳八景”之一。
教弩台上有古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名“铁佛寺”。
唐代改名为“明教寺”。
这个古教弩台和台上明教寺,被取名为“教弩梵钟”,为合肥十景之一。
而为魏军隐蔽战船的藏舟浦,现已辟为绿草茵茵的杏花公园。
文化调查报告(精选5篇)
文化调查报告(精选5篇)文化篇1安徽,简称皖,位于东经114°53′~119°30′、北纬29°22′~34°40′,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约13.96万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5950.1万人,地处华东腹地,属于中部省份。
安徽建省,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分置江苏、安徽两省而成;至于省名的得来,乃是取所辖府州中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而成。
安庆和徽州,在当时分别是省域内江北和江南的两大首府,一为桐城文派发祥地,一为“贾而好儒”的徽商故里,人文蔚盛,科举取士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康熙建省,采取的是跨江(淮)而治的办法,既反映出在政治上防范因划江(淮)而治、易滋生分裂割据弊端的雄才大略,也含有经济上调剂南北、贫富相济的意图。
但这样一来,势必在文化上形成省内不同地区间较大的差异性和较为复杂的多样性。
从总体上看,安徽虽然建省较迟,但在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则十分厚重,而又丰韵灵秀。
一、安徽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安徽省域,正处在横贯全球四大文明古国的北纬30°线上下,分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两个气候带,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量适中,气候宜人。
省域内地貌多样,多山多水,山河壮丽,物产丰饶。
“皖”字的本义,有如白玉般完美无瑕的意思;“徽”字的本义,也是美好善良,同时还含有团结的意蕴。
无论皖文化、徽文化,还是下面要讲到的各种亚文化,都是发生发展在今天安徽省域这片土地上的,都属于安徽文化的大范畴。
山是文化的承载体,除上述两大山脉外,位于池州的佛教名山九华山,以及休宁道教名山齐云山、潜山古南岳天柱山、宣城敬亭山、和县与马鞍山隔江相望的东西梁山(天门山)、滁州琅琊山、含山褒禅山、蚌埠涂山、宿松小孤山、岳西司空山、枞阳浮山、巢湖姥山、淮南八公山、淮北相山安徽地域文化调查报告,这些大大小小的名山胜迹,都留下无数文人雅士的亭台楼榭、题咏,真可谓“一山一世界”,为安徽保留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西安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西安地域文化调查报告第一篇:西安地域文化调查报告西安市情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一)、“中华民族摇篮”1、世界历史名城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素有“中华民族摇篮”之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闻名遐尔的“丝绸之路”就是以西安为起点的,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著名历史古都。
198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因为建都历史悠久绵长,文化遗存丰厚,使得古都西安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不同凡响,其独特的古都风貌不仅备受古今中外的文人、游客所称道,而且构成了当代西安的城市文脉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
2、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西安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后,西安是最早响应的省会城市之一,其后“五四”运动时期西安的学生运动也有力地响应和支持了北京的学生运动。
“二虎守长安”、“西安事变”更使当时的西安名播中外,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更为八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天然历史博物馆”1、“天然历史博物馆”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
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
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曲江池、西安碑林、明西安城墙、钟楼、鼓楼、化觉巷清真寺及西安旅游区内的黄帝1陵、汉茂陵、汉阳陵、唐乾陵、唐昭陵、法门寺等景点驰名中外。
杨虎城办公处(今省政府院内)、张学良公馆(今建国路)、止园(今青年路)和高桂滋公馆(今建国路)等西安事变旧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新街七贤庄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旧址至今仍是国内外旅游者参观、学习的革命旧址之一。
襄阳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襄阳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襄阳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一、概述襄阳,这座位于湖北省北部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襄阳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从古至今,襄阳都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可以领略到古老的荆楚文化、三国文化以及现代的工业文化等多种文化风貌。
二、历史沿革襄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夏朝,历史上曾多次成为郡、州、府的治所。
三国时期,襄阳是魏蜀吴三方争夺的重要战略要地,其中的襄阳之战更是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此外,襄阳还是南宋时期抵抗金兵入侵的重要堡垒。
三、襄阳的地域文化特色1.建筑文化:襄阳的古建筑具有鲜明的特色,如古城墙、古寺庙和传统民居等。
其中,襄阳古城墙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段城墙之一,其修复和保护工作做得较好,保留了古城的风貌。
此外,襄阳的古寺庙(如大殿、钟楼等)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2.饮食文化:襄阳的饮食文化非常独特,以“鱼米之乡”和“小吃之城”而著称。
襄阳的早餐以豆皮、豆腐脑、热干面等为主,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工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此外,襄阳的菜肴也十分丰富,如清蒸武昌鱼、汉江鲈鱼等都是经典美食。
3.民俗文化:襄阳的民俗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
如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节日的庆祝活动等都是襄阳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传统。
此外,襄阳的农民画和剪纸等民间艺术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4.工业文化:近代以来,襄阳的工业发展也很快,特别是汽车工业和纺织工业。
襄阳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苏联援建的第一家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二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二汽)。
如今,襄阳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多家知名汽车企业和研发机构。
纺织工业也是襄阳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如今,襄阳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多家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和研发机构。
5.旅游文化:襄阳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历史遗迹。
贵州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贵州地域文化调查报告贵州地域文化调查报告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本文将对贵州地域文化进行调查,探索其独特之处和影响。
一、地理环境贵州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山峦起伏,河流纵横。
这种地理环境为贵州的文化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山区的多样性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
二、苗族文化苗族是贵州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独特而丰富。
苗族人民以其绚丽多彩的服饰和独特的音乐舞蹈而闻名。
在苗族地区,我们可以欣赏到苗族花灯、苗族龙船等传统文化表演,感受到苗族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三、侗族文化侗族是贵州的另一重要少数民族,其文化也十分独特。
侗族人民以其精湛的木结构建筑和特色的歌舞艺术而著名。
在侗族地区,我们可以看到侗族的“歌楼”,这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用于举办歌舞表演和集会活动,展示了侗族人民的团结和文化自豪感。
四、土家族文化土家族是贵州的主要民族之一,其文化也十分丰富多样。
土家族人民以其独特的民居建筑和传统的婚俗而著名。
在土家族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土家族的“吊脚楼”,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防洪、防虫等功能,同时也是土家族人民的象征和骄傲。
五、黔东南地区的文化黔东南地区是贵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之一。
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侗族、苗族、水族等。
在黔东南地区,我们可以欣赏到独特的竹竿舞、踩竹筒等传统表演,感受到这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六、贵州的美食文化贵州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酸汤鱼、酸辣粉、毛肚火锅等都是贵州的传统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贵州的美食不仅有着独特的口味,还体现了当地人民对食材的独特处理方式和烹饪技巧。
七、贵州的自然风光贵州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镇远古镇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展示了贵州的独特之美,也为当地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结语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地区,其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令人瞩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黟县地域文化调查
——《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及过程
我主要对黟县的风俗进行了调查,一方面我从小在黟县长大对黟县的一本风俗比较了解,也切身体会了很多。
另一方面,黟县有着世界闻名的西递宏村古名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和风俗。
所以我主要对以下的内容进行了调查:
(1)黟县的方言
(2)黟县的传统节日
(3)黟县建筑
以上的内容是有些是通过访问当地居民,尤其是年长的一些的居民进行口述了解,有些是通过走访当地的特色村落和古名居以及当地的商店进行调查的,有些是自己从小感受到的,另外还有就是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获得的。
二、特点介绍
(1)黟县的方言
黟县方言具有很多特色。
一种是,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原句的意思。
诸如:黟县方言管太阳叫“热头”,月亮叫“月光”;晚上为“夜高”,睡觉说“困搞”;黎明为“蒙蒙光”等。
再如吃早饭,我们叫吃“天光”,吃稀饭我们叫吃度(du去声),吃中饭叫吃“点心”或“钟点”,吃晚饭叫吃“老昏”。
而另一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外人根本不知原句的意思,因为音译后的与原句意思,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如黟县方言把挨骂,说成是“驮段”;称撒娇为“为奇”;称少见为“奇数”;称正中下怀为“倒板一十六”。
黟县方言的另一特色是,保留浓郁的古文化特色。
诸如:黟县方言把妇女称为“老孺”,而“孺”是明、清时期,对妇人的尊称;而把打扰了、谢谢,说成了“聒噪了”,而“聒噪”是宋、元时打招呼的习惯用语;还有,黟县方言把窗子称作“槛”,把腌菜称着“盐齑”。
这种带有古文化色彩的语言,曾使许多外人处于尴尬境地。
传闻,一位黟县人因外地朋友仓促来访,准备出门张罗酒菜时,被朋友一把拉住,坚持只须家常便饭就行。
主人解释说,不巧家中没别的菜,只有“盐齑”,客人听说大为高兴,连声说道:“嘿,有‘腌鸡’还不行吗?,不瞒你说,我平生最爱吃‘腌鸡’。
”谁知上菜时,主人端出了一碗腌菜,客人顿时感到受到了捉弄。
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他才从别人那里了解到,黟县人就是这么文诌诌地把腌菜称着“盐齑”,让人听成是“腌鸡”,造成诸多误会。
黟县方言还有一种特色是,同一语言,由于发音的微弱变化,使别人能准确领悟到你所言的物体大小、高低。
诸如,山、屋、路、刀、碗、盘、桌、凳等等,道地的黟县人,完全能从别人的发音判断出它的体积、容积。
这种发音的些微变化,很难使用拼音来注解,只有亲耳聆听,才能加以区别。
黟县方言还能举出一些特色。
比如:一些动物的名称是根据其声音来确定,黟县人把蝉叫成“嗯知”,纺织娘叫成“蜡箭”;而一些动作名称又是根据其形象来加以创造。
比如,黟
县方言中把打哈欠称之为“卖花也”,是因为打哈欠时的口型,像是在喊“卖花也”。
(2)黟县的传统节日
黟县的节日也是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习惯的。
下面选讲了了几个重要的节日和我们家乡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我们称之为“过年”。
除夕那天人们会早上去祖坟祭拜,表示一年结束了向祖先汇报这一年的情况,并且祈福来年好运。
下午大家很早就贴好春联,然后鸣鞭再吃年夜饭,年夜饭一定会有道菜——鱼,并且不能把它吃完,尤其是留着鱼头和鱼尾表示“年年有余”。
吃完晚饭人们换上新的衣裳出去窜门,小孩子去拜访长辈并且会收到“压岁钱”。
然后回来守岁,现在很多人是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岁,也有玩游戏等活动。
零时,由男子开门鸣爆焚香,敬拜四方神明,叫作“出行”。
早起,先烧香焚纸敬拜祖宗容像,后吃“锡格子茶”。
“锡格子茶”,是黟县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的早茶民俗。
“锡格子茶制作技艺”如今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锡格”是装茶点的锡器工艺品,大年初一见“锡”就是见“喜”,有皆大欢喜之意。
古往今来的黟县人家,欢度了除夕,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儿,就是享受“锡格子茶”。
焕然一新的家人们互相拱手作揖、祝贺新禧之后,便按照辈分围坐在厅堂中央八仙桌旁。
八仙桌正中间,则高高矗立着一只圆圆的、扁扁的、周边雕有花纹的、层层叠加的塔形锡器工艺品,一般由一底、一盖、一提篮以及中间的四层组成,这就是那类似果盘的“锡格”,寓意为“步步高、年年高”。
将锡格从塔形样式除去提篮、掀盖、去底再将中间四层分别搁置于桌上之后,你会发现,那四层里边分别摆放着黟县的地方特产茶点千张酥、寸金糖、芝麻糖(我们称之为“麻片糖”)和花生(或花生糖)。
这些茶点都是当地人家进入腊月之后自己用土法制作或自产的,各自寓意为:多片酥糖、多层叠加、外边有五彩色纸包裹的“千张酥”——步步高;外形既像金条又似元宝的夹心糕店“寸金糖”——吞金进银,招财进宝;黑、白芝麻打制的片状糖“芝麻糖”——节节高;花生或花生糖——生男生女、儿女双全。
就着早茶品过茶点之后,就有一盘热气腾腾的五香茶叶鸡蛋端上桌子,一般每人必须吃两只茶叶蛋,寓意为“成双成对、好事成双”。
有的人家还特地再上来一小碟又细又白的绵白糖,拿剥开的茶叶蛋蘸上吃,寓意“甜甜蜜蜜、好事成双”。
吃过茶叶蛋之后,人们便一个个高高兴兴地相继离席,那四层锡格又被添加满糕点,连同底座和顶盖依次叠加成塔形,置于收拾干净的八仙桌上。
至此,“锡格子茶”就宣布结束,“大拜年”、“走亲戚”、“访友朋”、“看大戏”等欢度春节的帷幕便正式拉开。
从此,在直到元月十五元宵节为止的整个春节期间,每逢家中来了拜年的客人,主人家都必须以此“锡格子茶”习俗招待来宾。
如此“茶俗奇葩”沿袭至今。
我们家以前这些糕点都是自己制作的,后来渐渐的变成买现成品了。
我的外婆家现在仍然在用“锡格”,也有很多人不用这种锡格了而是改用了塑料制作的类似于锡格的乘物盒子。
而且现在里面装的吃的不仅仅是当地的特产,还添加了很多其他产品,但都是取其吉祥之意。
清明节这天,家家都要带上祭品登山扫墓,祭祀已故亲人,将坟地杂草清除并培土,整修坟包,然后插上纸钱(纸剪的钱串),俗称“挂钱”。
大部分的“钱”都是自己家剪的,现在也有很多的直接购买。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家家会在门上插上艾叶,挂菖蒲用以驱邪。
有些人家仍然保留着喝黄酒的习惯,小孩子挂蒜头在胸前……但是这些习俗现在渐渐的淡化了。
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又名中元节,家家会上祖坟祭拜祖先,但是不会跟清明节一样扫墓培土之类的,只是简简单单的“挂钱”而已。
中秋节现在只是保留了家家聚餐、吃月饼、赏月的习俗而已。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人们早上吃“腊八粥”,腊八粥跟现在的八宝粥有着类似的感觉,各家所放的原料不一样,但是基本上花生、豆腐、桂圆等各家都会放的。
传说是托灶神爷在上天向玉帝奏本时,要说地上人家的清贫、节俭,俾求苍天明年赐福,给予一个丰收年。
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全面打扫,俗称“扫尘”。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小年”是给逝去的祖先过的,相当于我们的“春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去祖坟鸣鞭,“挂钱”,烧纸……让祖先们在底下过年。
有当地的老奶奶们说只有让祖先们过完年我们在可以过好春节的。
(3)黟县建筑
徽派建筑主要是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黟县的古名居建筑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其中宏村、西递、屏山和关麓就保留着多数古名居且宏村和西递已经申请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黟县古名居建筑其主要的特征有两个,一是“讲究风水”,二是“注重雕饰”。
一般而言古村落的选址是非常讲究的,不仅要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周密的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通常村落的选址都是依山傍水的,以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
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散列于山麓或丛林之中,浓绿和黑白相互映衬,山和水相互辉映。
古民居的外观造型也颇具特色,除了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低层、坡顶外,着重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并且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步低落的形式,节省了材料,又有防火的功能,故又称为“防火墙”。
“天井”也是黟县古名居或者徽派建筑的一个建筑形式,几乎每一幢的古居民住宅都有天井。
天井使得室内光线充足,而且通风降湿,天井的两侧建有廊房,通常还会修有排水的水沟,使室内居民宅与外部的水系统联系在一起。
宏村村落就是一个用内部活水来贯通全村的村落,当然这个活水是后来人工建成的,并不是天然的。
村中每一家的水都会联系在一起并且流过南湖和半月湖。
走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水流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对于民居的雕饰,有砖雕、木雕、石雕三雕。
像木质的廊房等的窗户和门上一般都会雕有饰品,且都是取材于自然之景物如荷花、梅花竹子、石头、人物等等之类。
而府宅大门则一般都会用石雕砖雕在门上方装饰以显示这户人家的社会地位。
黟县的建筑除了典型的古名居之外还有就是牌坊。
但是现在保留下来的相对比较少,其中宏村和西递都有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黟县的商人在外经商获得财富之后都会回来修建牌坊来显赫自己的殷实财富。
祠堂和石塔也是黟县建筑的一个类型,都是各具特色的。
其中有云门塔、尚德堂、笃敬堂等等。
三、个人意见
黟县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她的民俗特点既有中国民俗文化的共性,
也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黟县的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气息浓厚,方言独特具有研究意义。
我们需要对这样的文化传承做出相应的措施,不能让太多的现代化侵蚀百花般的中国村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