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姆·库哈斯代表作品分析

合集下载

莱姆库哈斯的建筑创作理念研究

莱姆库哈斯的建筑创作理念研究

莱姆库哈斯的建筑创作理念研究作为当代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莱姆库哈斯(Rem Koolhaas)以其独特的建筑创作理念和作品引起了广泛。

本文将介绍莱姆库哈斯的建筑创作理念,并通过对他的重要建筑作品的研究,阐述他的设计理念与创作过程。

关键词:莱姆库哈斯、建筑创作、理念、作品、设计、创作过程在当代建筑界,莱姆库哈斯以其激进的建筑理念和具有挑战性的设计风格著称。

他的建筑作品充满了创新和想象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思考。

莱姆库哈斯的建筑创作理念研究作为当代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莱姆库哈斯(Rem Koolhaas)以其独特的建筑创作理念和作品引起了广泛。

本文将介绍莱姆库哈斯的建筑创作理念,并通过对他的重要建筑作品的研究,阐述他的设计理念与创作过程。

关键词:莱姆库哈斯、建筑创作、理念、作品、设计、创作过程在当代建筑界,莱姆库哈斯以其激进的建筑理念和具有挑战性的设计风格著称。

他的建筑作品充满了创新和想象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思考。

莱姆库哈斯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批判和文化反叛的形式。

他将建筑视为一种媒介,通过这种媒介可以表达他对现代社会的独特见解。

在他的建筑作品中,莱姆库哈斯试图挑战传统的设计理念和空间组织方式,以一种极具革新性的方式诠释建筑。

莱姆库哈斯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探索。

他通常会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通过独特的设计方法和策略,为每个项目量身定制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

他的设计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莱姆库哈斯认为,理解项目是设计的关键。

在接手一个项目后,他会深入研读项目的各种资料,包括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功能需求等,以获得对项目的深入理解。

在对项目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莱姆库哈斯会进行大量的创新和探索。

他会在设计过程中引入新的元素和策略,例如非线性设计、混合现实技术等,以实现设计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尽管莱姆库哈斯的设计常常被归类为后现代主义,但他始终强调建筑的功能性。

在他的设计中,形式和功能是相互关联的,他通过巧妙的空间组织和结构设计,满足每个项目的功能性需求。

雷姆·库哈斯建筑理念及作品分析研究

雷姆·库哈斯建筑理念及作品分析研究

一、背景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携带其技术原则和观念体系迅速传遍整个西方世界,并进一步全球化。

现代化的建筑关注物理性的空间建构和整体性的形式,而忽视了社会文化情感,逐渐呈现出均质化的特征以及建筑模式的僵化。

20世纪60年代以后,如何抵御均质化、匿名化的国际风格霸权引起西方建筑界的普遍反思。

在后现代转向中,现代建筑企图通过形式革新和建筑空间的转变来改变社会生活的乌托邦逐步破灭,后现代更钟爱于差异性、多元性和复杂性。

与此同时,西方建筑中的各种主义、流派层出不穷。

后现代建筑师开始求助于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建筑提供新的编码,试图恢复建筑的意义,这种从解释层面来“阅读”建筑的方法从未深入到结构和使用方面,因而是能“装饰的棚屋”。

与此同时,另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开始将探索转向现实层面的大都市文化,包括雷姆·库哈斯、伯纳德·屈米等人。

他们反对单一的模式,以空间为出发点,正视大都市中高度复杂的人类活动,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往往以计划(progra m)作为突破口,即建筑所要包含的功能、事件和运动等。

二、雷姆·库哈斯简介雷姆·库哈斯(R e m Koolhaas,1944-)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是大都会建筑事务所首席设计师和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教授,因CCTV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方案而在中国备受关注。

他的父亲安东·库哈斯是一位电影剧作家兼导演,1952年(8岁)他随父亲迁居至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定居,1956年(12岁)回到荷兰。

1963年至1968年,库哈斯作为《海牙邮报》的一名记者,为该杂志的文化专栏撰稿。

这五年的记者生涯对他日后作为建筑师的工作方法影响至深。

在做记者的同时,还进行过电影拍摄和剧本创作。

1968年(24岁)他转行前往伦敦的建筑协会学院学习建筑,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已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兴趣。

随后又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跟随昂格尔斯学习城市规划和建筑。

1975年(31岁)毕业后,在昂格尔斯的引荐下前往彼得·埃森曼所在的纽约建筑事务所做访问学者,同时在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执教。

雷姆库哈斯

雷姆库哈斯
建筑师作品及设计思想分析
——雷姆.库哈斯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人物简介及作品
建筑思想
设计手法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人物简 介及作品
Synopsis
雷姆· 库哈斯(Rem Koolhass),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 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1972年转行学建 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Architecture Association。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 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1972年,Harkness研究奖学金 使他得以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1972至1979年 间,他曾在当时建筑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务所以及Peter Eiserman的纽约城市规划/建筑研究室工作过,同时也在耶鲁 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1975年,库哈斯与其合作 者共同创建了OMA事务所,试图通过理论及实践,探讨当今 文化环境下现代建筑发展的新思路。
波尔多住宅小结
Bordeaux residential
• 波尔多充分的表达了住宅房子公共性 与私密性的效果 • 升降机的运用,使得有一种魔幻的色 彩 • 混凝土盒子的开窗样式,不仅体现了 人文关怀,保证了私密性,而且还有 一定的视觉享受,不管是住宅里还是 外面
中央电视台大楼
CCTV building
达尔雅瓦别墅
Dahl Ya wa Villa
车行出入口
人行出入口
场地很狭窄,库哈斯提 供了一个尽小占地面积 的尽量大的空间:悬于 玻璃层上的两个金属 “盒子”。两个金属 “盒子”一红一灰,分 别为主人夫妇及其女儿 的卧室,混凝土结构的 泳池置于其间。理论上 可在游泳时一瞥 EIFFEL铁塔远景。父 母及女儿的卧室相对独 立,各自有独立的楼梯 直通。卧室的带状窗提 供了眺望远景的足够视 野。

雷姆·库哈斯建筑理念及作品分析研究

雷姆·库哈斯建筑理念及作品分析研究

雷姆·库哈斯建筑理念及作品分析研究作者:欧晶文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年第01期摘要:文章通过对雷姆·库哈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建筑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探究其作品的创作理念与设计策略,为当代城市建筑的空间模式提供一条新的道路。

从库哈斯的设计作品入手,分析出其中的三个特点:差异性事件相互叠置,建筑成为当代社会的容器;表皮和内部成为两个独立和分离的部分;空间和事件通过蒙太奇的方式进行编辑。

库哈斯通过他的设计,不断革新传统的建筑空间模式,不按常理来安排建筑的计划,开启了另一种反思的道路。

关键词:雷姆·库哈斯;叠置;切断术;建筑蒙太奇一、背景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携带其技术原则和观念体系迅速传遍整个西方世界,并进一步全球化。

现代化的建筑关注物理性的空间建构和整体性的形式,而忽视了社会文化情感,逐渐呈现出均质化的特征以及建筑模式的僵化。

20世纪60年代以后,如何抵御均质化、匿名化的国际风格霸权引起西方建筑界的普遍反思。

在后现代转向中,现代建筑企图通过形式革新和建筑空间的转变来改变社会生活的乌托邦逐步破灭,后现代更钟爱于差异性、多元性和复杂性。

与此同时,西方建筑中的各种主义、流派层出不穷。

后现代建筑师开始求助于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建筑提供新的编码,试图恢复建筑的意义,这种从解释层面来“阅读”建筑的方法从未深入到结构和使用方面,因而是能“装饰的棚屋”。

与此同时,另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开始将探索转向现实层面的大都市文化,包括雷姆·库哈斯、伯纳德·屈米等人。

他们反对单一的模式,以空间为出发点,正视大都市中高度复杂的人类活动,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往往以计划(program)作为突破口,即建筑所要包含的功能、事件和运动等。

二、雷姆·库哈斯简介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1944-)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是大都会建筑事务所首席设计师和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教授,因CCTV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方案而在中国备受关注。

建筑师:雷姆·库哈斯人物简介

建筑师:雷姆·库哈斯人物简介

• 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建筑设计竞 赛,展现出卓越的设计才能 • 毕业设计:以**“城市扩张”**为 主题,探讨了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
1978年与荷兰建筑师 艾利亚·贝尔塔·弗米尔 (Elia Bergamo)共
同创立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OMA)
• 初创时期:以**“荷兰风格派”**
雷姆·库哈斯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与影响
强调建筑与城 市的共生,关 注城市的发展、 环境和人文等 多方面因素
01
• 通过**“高密度、高透 明”**的设计手法,实现建筑 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倡导解构主义, 强调建筑结构 的多样性和不
确定性
02
• 通过**“拆解、重组”**的 设计手法,展现建筑的多维度 和开放性
03 “新古典主义”
• 受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艺术风格的影响,强调建筑的 美学和历史价值 • 通过**“古典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实现建筑的 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雷姆·库哈斯的设计风格特点
高强度、高透明
• 通过**“开放式、多层次”**的空 间设计,实现建筑的高强度和高透明 • 强调建筑与城市的紧密联系,展现 现代建筑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 初创时期:以**“荷兰风格派”**
为设计理念,注重功能与美学的结

• 发展阶段:逐渐形成独特的
**“库哈斯风格”**,成为当代建筑
界的领军人物
雷姆·库哈斯的重要建筑作品与荣誉
• 1985年设计的荷兰鹿特丹鹿特丹中央火车站 • 项目背景:作为鹿特丹市的地标性建筑,需要在城市中心地带实现交通、商业和文化等多重功能 • 设计特点:采用**“高强度、高透明”**的设计理念,展现了现代建筑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 荣誉:获得荷兰国家建筑奖

库哈斯

库哈斯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ss )简介 雷姆·库哈斯的建筑理论 他的主要作品分析 我们的感想与体会
Rem Koolhaas Introduction Rem Koolhaas's architectural theory His major works analysis Our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雷姆·库哈斯
•1944年生于鹿特丹,早年有过记者和电影剧本撰稿人的经历。1968年-1972年在伦 敦的建筑协会学院(AA School)学习建筑。他曾经在1975年跟随德国现代主义大 师翁格尔斯工作过,参与他的德国科隆的沃尔拉夫——理查兹博物馆的竞赛设计工 作。从翁氏那里,库哈斯学到了将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发展 成为自己的建筑设计体系。创作早期受到荷兰风格派的影响,爱用施德罗住宅一 样的穿插方式。他与艾利娅· 曾格荷里斯、扎哈· 哈迪德创立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 OMA),其宗旨不但在定义理论上建筑与当代文化背景的新型态关系,并实际加以 执行。OMA在国际上取得很大的影响之后,库哈斯返回荷兰鹿特丹设立总部。目 前他是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的首席设计师、哈佛大学教授。 •主要文学作品及成就: 1972年,库哈斯在美国停留,当时他正对纽约市感到着迷,他开始分析都会 文 化在建筑上的冲击,进而出版了追溯曼哈顿都市沿革之著作《癫狂的纽 约》(Delirious New York)。 1996年,出版《S,M,L,XL》,收录了有关于OMA至今的作品。 2000年,获得全球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奖。
Rem Koolhaas
•Born in 1944 in Rotterdam, the early years there have been reporters and screenplay writer experience. 1968 - 1972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in London (AA School) studied architecture. In 1975 he had to follow the German modernist master Ungers worked in his Ralph Waldo Cologne, Germany - Richards Museum contest design work. From there Weng, Koolhaas learned to 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method of combining architectural practice, eventually developed into his own architectural design system. Creation by the Dutch De Stijl early influence, love interspersed with Shide Luo Residential same way. He and Ai Liya ·Zeng Gehelisi, Zaha Hadid created the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OMA), its purpose not only in theory, architecture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defines new typ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ckground and actually implement them . OMA achieved great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the Rem Koolhaas in Rotterdam headquarters to return. He is currently the Netherlands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s chief designer, professor at Harvard University. •Major literary works and achievements: 1972, Koolhaas stay in the U.S., when he was in New York City, fascinated, he will begin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the building, and then published a retrospective of the works of the Manhattan Urban History "mania in New York" (Delirious New York). In 1996, the publication of "S, M, L, XL", a collection of the works so far about the OMA. 2000, access to the global construction industry's highest award - the Pritzker Prize.

库哈斯作品及其分析

库哈斯作品及其分析

主要作品简介
• 荷兰驻德国大使馆
库哈斯和艾伦.凡.鲁恩设计的 荷兰驻德国大使馆新馆一举击败其 他同样实力不俗的竞争者,从30多 个进入决赛的方案中脱颖而出。颁 奖仪式上,Figel专员说,“提名的 项目代表了欧洲人每天接触到的建 筑所带来的文化精髓。它们是功能 和美感的结合,在塑造和谐环境方 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库哈斯和艾伦.凡.鲁恩设计的 荷兰驻德国大使馆新馆位于柏林亚 历山大广场后面,距离使馆区较远, 于2003年11月建成。评委对它的评 价是“空间宽阔、综合性强、富于 创新、惊喜无处不在”。
主要作品简介
• 伊利诺理工学院学生活动中心
库哈斯将跨越伊利诺理工学院学生活 动中心的捷运围上一个椭圆形的隧道, 这样的处理手法着实打破了一般建筑 体验的范畴。 伊利诺理工学院学生活动中心是一座 9300平方公尺的单层建筑,使用机能 包括:会议中心、娱乐中心等。库哈 斯以「路径」的概念打造学生活动中 心,在他眼里学生活动中心是学生来 回校园间的一个歇脚处。在那儿可以 坐下来读书、躲雨等。库哈斯以连续 的缓坡相互交错穿越来突显学生活动 中心的「路径」功能,而把部分功能 的地板下沉。此外,室内还有许多大 型的平面设计,如密斯——创办人头 像,以及放大的符号人等构成的墙面, 更增添了活动中心的特殊性与趣味性。
经典作品分析
外型分析
——央视大楼
对于外型,库哈斯首先为了强调动感,两 栋主体塔楼呈倾斜状。 然后经过一个巨型悬挑出去的空中拐角 间接相连的。 两栋塔楼之间的地面联结则是经过另 外一个与空中拐角相对应的地面拐角相连 的。 整个建筑看上去,是两个镂空的巨大 的“Z”交缠在一起的门字的三维立体形状, 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洞, 大楼外面将采用特 种玻璃,其表面被烧制成灰色瓷釉,能更 有效遮蔽日晒。

建筑大师分析-库哈斯

建筑大师分析-库哈斯

主要作品简介 • 伊利诺理工学院学生活动中心
库哈斯将跨越伊利诺理工学院学生 活动中心的捷运围上一个椭圆形的 隧道,这样的处理手法着实打破了 一般建筑体验的范畴。 伊利诺理工学院学生活动中心是一 座9300平方公尺的单层建筑,使用 机能包括:会议中心、娱乐中心等。 库哈斯以「路径」的概念打造学生 活动中心,在他眼里学生活动中心 是学生来回校园间的一个歇脚处。 在那儿可以坐下来读书、躲雨等。 库哈斯以连续的缓坡相互交错穿越 来突显学生活动中心的「路径」功 能,而把部分功能的地板下沉。此 外,室内还有许多大型的平面设计, 如密斯——创办人头像,以及放大 的符号人等构成的墙面,更增添了 活动中心的特殊性与趣味性。
——达尔雅瓦别墅
总结
2、库哈斯对材料的运用似乎是不讲究的堆砌。
金属 混凝土 玻璃 钢
——达尔雅瓦别墅
总结
3、结构方式的多样性。达尔雅瓦建立的则是断裂的、多元的空间结构,空 间的使用方法和空间感受具有相当的可变性。
方柱 角柱
斜柱

圆柱
——央视大楼
央视大楼 大楼新旧址 大楼位于CBD 大楼西面是北京故宫
我们的思考
从功能上讲 按库哈斯的说法是“一个所谓的‘环’企图联系各个部门,创造所谓集体精神的 期望。但伊东丰雄一个水平扩展的直径300米的大圆盘,足以以一层的的面积涵盖几块 功能,增加了员工互相交往沟通的可能性。因为水平体系的交往机会和粘合性远远大 于垂直体系,并有极大的自由度,具备了扩充与变更的弹性,比起库哈斯的“环”要 更加合理得多。牺牲功能和结构为代价以达到某种形式的目的。 从技术上讲 这座建筑存在很大难度。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两座竖立 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 环。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 从造价上讲 现在这幢大楼的造价已经翻了一番,从原来的50亿上升到100亿。但现在还未完工, 由于外露的结构需要长期维护,所以除去造价,之后每年的维护费用也让人难以想象。 从文化上讲 这是一座标新立异的建筑,前无古人,没有继承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是对建筑 界的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备受争议。

莱姆·库哈斯的建筑创作理念研究

莱姆·库哈斯的建筑创作理念研究

莱姆·库哈斯的建筑创作理念研究莱姆·库哈斯的建筑创作理念研究导语:莱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荷兰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作家,1995年获得普利兹克奖,以其独特而大胆的建筑创作理念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其创作理念的主要特点,以及其对当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一、莱姆·库哈斯的建筑观念莱姆·库哈斯的建筑观念非常前卫和反传统。

他认为建筑应当呼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而不仅仅是规范化、重复性的产物。

首先,库哈斯强调建筑作为社会和文化活动的媒介。

他认为建筑应该超越其单一的功能性,成为创新和变革的力量。

建筑应当反映出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积极引领社会进步。

其次,库哈斯关注城市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他强调城市是一种“机会的机器”,应当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各种机会和活动空间。

他倡导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城市规划,使城市成为一个适应性强、包容性广泛的空间。

最后,库哈斯强调建筑与技术的结合。

他认为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创新的建筑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建筑师应当充分把握科技的优势,实验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式和空间体验。

二、莱姆·库哈斯的建筑作品1. 集成性和剧场效果库哈斯的建筑作品常常带有剧场效果,力求给予人们不同寻常的体验。

例如北京CCTV总部大楼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卷曲的外观成为北京的城市地标,并赋予城市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象征意义。

2. 可变性和适应性库哈斯关注建筑的可变性和适应性。

他提出“杆状城市”理念,认为城市可以像竹子一样生长和变化,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

此外,他还提出了“滑动建筑”的概念,即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当是动态而非静态的。

3. 融入当地文化和环境库哈斯的作品不同地方不同,并力求与当地文化和环境融为一体。

例如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库哈斯设计的卡塔尔国家图书馆融入了穆斯林建筑元素,并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图书馆成为城市文化的中心。

三、莱姆·库哈斯的影响1. 建筑历史的更新库哈斯的建筑观念对建筑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推动了建筑创作的更新和创新。

雷姆_库哈斯

雷姆_库哈斯

首尔国立大学艺术博物馆
获得2006年韩国优秀建筑奖
首尔国立大学博物馆的建造,是为加强首尔国立大学校园和社区间的关系,并作为二者 之间连接的纽带。同样,也正是这种空间上的联系决定了该建筑的形态。建筑从校园的最高 处穿过,为社区和校园之间建立起一条人行的联系通道。同时,由于建造产生的悬空区域是 以混凝土材质为支撑,且建筑外壳为钢悬臂结构,可以根据内部旋转通道和外部地形起伏进 行整体配合。
纽约时报的建筑评论家尼可来· 奥了感性的秀丽与热情的智慧,两者相当匹配。
大多数文化机构只服务于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 看到的是机构的外部,只有少数人能了解里面发 生了什么。波尔图音乐厅就是要强调音乐厅和建 筑内外公众之间的关系 —— 库哈斯
西雅图图书馆
CCTV大楼
波尔多住宅
库哈斯代表作品中最著名的住宅设计之一,位于法国波尔多郊区的山上,住宅的主人是 一对夫妇,丈夫必须靠轮椅生活,这也成为了此建筑设计出发点,历时2年,于1998年完 工。
同一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 最佳建筑设计; 1999年法国公共安全杂志授予 银角尺建筑奖。
西雅图图书馆
它位于市中心,是一幢由11层(56米高)的玻璃和钢铁组成的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 34000平方米,容纳了约145万书籍和其他资料,其中包括超过400台电脑向公众开放,另设 有一个地下公共停车场。1年平均使用率超过200万人。图书馆有一个独特和突出的外观,构 成若干分立“浮动平台”,就像置身在一个大的蜘蛛网。
•2006年美国AIA杂志最佳建筑, •并入选了美国民众最喜欢的150个建筑
玻璃美学
图书馆外层是镶嵌着玻璃的天蓝色不锈钢钻 石状格网,不仅让图书馆外部有着很强的可识别 性,更创造了一种令人惊艳的室内空间美感。

大师分析——Rem Koolhaas雷姆库哈斯

大师分析——Rem Koolhaas雷姆库哈斯
• 地下的弧形墙体,向内 开挖的储藏空间,使它 看起来更像一个洞穴, 给生活在轮椅上的丈夫 提供额外的安全感。 • 二层室内部分四面以玻 璃维护,完全开放式。 • 三层卧室部分三面被带 有圆形窗口的混凝土包 围,内部空间被一道玻 璃走廊分割成主人和子 女的卧室。其中子女部 分又被两道斜墙分割。 客房 天井 门房 道路 酒窖 主卧 夏季餐厅 平 台 升降梯 主卧 洗手 天井 儿童房 间
功能流线
立面效果
开窗原则
三层相当于一个混凝土建的盒子,
由于考虑到卧室的私密性,库哈斯 没有采用一般的开窗形式,取而代
之的是一系列图形孔洞。根据不同
的房间功能,孔洞的方位和高度也 就不同。
由于考虑到不同人的需求,纵向位
置为三种行进状态下人的高度---男主人轮椅高度,儿童站立高度, 成人站立高度。
显现凹洞:显现凹洞与此类似,只是开窗方向水平,使用者透
过窗户可以俯瞰远处城市的景色。
三类不同高度不同方向的圆窗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二层立面。
视线分析
结构分析
住宅的结构设计也颇为独特。因二层立面几乎全部是玻璃幕墙,无法承载三层混凝土结构的巨 大重量,设计师在地下埋设重物,通过钢索牵拉位于楼顶的横梁,利用杠杆原理,支撑起匸形 的混凝土结构。
Rem Koolhaas : 一位顽固的荷兰建筑师
生平简介:
1944年:生于荷兰鹿特丹,幼年在印度尼西亚度过,后移居阿姆斯特丹,早年曾做过记者
和电影剧本撰稿人。 1968-1972年:在伦敦Architecture Association School学习建筑。 1972-1973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 1975年:与艾利娅·曾格荷里斯、扎哈·哈迪德在伦敦创立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

库哈斯

库哈斯

雷姆·库哈斯∙简介∙作品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ss),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幼年在印度尼西亚度过,后移居阿姆斯特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至1972年他转行学建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ArchitectureAssociationSchool。

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

1972年,Harkness研究奖学金使他得以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

1972至1979年间,他曾在当时建筑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务所以及PeterEiserman的纽约城市规划、建筑研究室工作过,同时也在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

1975年,库哈斯与其合作者共同创建了OMA事务所,试图通过理论及实践,探讨当今文化环境下现代建筑发展的新思路。

他的著作《错乱的纽约》,被认为是研究纽约文化和建筑的经典著作;其城市论著《小、中、大、特大》(《SMLXL》)被建筑系学生称为建筑圣经。

库哈斯参与的项目包括法国里尔市总体规划、美国洛杉矶环球影城总部规划等。

其设计作品曾获得多种奖项,其中包括全球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奖。

雷姆•库哈斯的许多研究,包括建筑作品都令人不解甚至迷惑,但不能不说他是当今最富有浪漫及乌托邦色彩的建筑师,是建筑师中的艺术家。

他之所以引起许多青年学生或建筑师莫名的崇拜,无疑与他旗帜鲜明地维护现代主义精神、具有无限创造激情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他是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的首席设计师、哈佛大学教授。

建筑成就:当今建筑评论者将库哈斯归类至所谓解构建筑师的行列中,并非无迹可循;早年在报社记者与剧本写作的经验影响了库哈斯对于建筑与都市的诠释角度,其富有幻想的设计构想,嘲讽的解读方式,蒙太奇式的建筑表现手法,一再的颠覆了人们对于环境既有的看法。

对于库哈斯而言,任何片段的都市印象皆有其表象的呈现与内涵的联想,而其现实与幻想是并存不悖的。

纪录片电影《雷姆·库哈斯》中的美学作品赏析

纪录片电影《雷姆·库哈斯》中的美学作品赏析

作者: 李旭锟 丑国珍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225
出版物刊名: 芒种
页码: 209-210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9期
主题词: 作品赏析 美学思想 纪录片 电影 情境主义 建筑师 建筑美学 影片
摘要:纪录片电影《雷姆·库哈斯》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影片。

主人公库哈斯是一名荷兰的建筑师,影片以库哈斯如何成为一名建筑师为轴线,通过影响过他的人与事从侧面介绍其美学思想。

影片中感觉最能体现其思想的依次是:情境主义、全景敞视主义和柏林墙的建筑性。

雷姆·库哈斯是设计出让世人惊呆的绝对美学作品的建筑师,是一个至今在评价上仍然褒贬并存的建筑师。

库哈斯是这个时代的激进分子,他一直在寻找未来美学作品的更多可能性,并提出一系列的新支点去推动建筑美学。

在各种声音之下,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定地向前走。

本文试着对影片中的美学作品进行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