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b3074aa8956bec0975e357.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的答案内容预览:《生物入侵者》同步训练1.本文是一篇________说明文,是按_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的。
2.名词解释。
生物入侵者: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语句中,说明方法不同于其他各项的一项是()A.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
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B.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C.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D.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一)语段点将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
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1.解释词语。
①归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藩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啸聚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作诠释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文意。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ecd9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1.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第一章:细胞与生命1.1 细胞的基本特征练习题答案: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细胞的功能包括营养摄取、物质合成、能量转化等。
1.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练习题答案:1.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所在的区域,包含细胞器、蛋白质和其他溶质。
3.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DNA,指导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1.3 细胞的多样性练习题答案: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一些差异,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3.真核生物是一类拥有细胞核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等。
第二章:遗传与进化2.1 遗传的基本规律练习题答案:1.遗传是生物种群通过繁殖将基因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2.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2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答案:1.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由四种碱基组成: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2.DNA通过碱基配对的规则进行复制和转录,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2.3 进化的基本过程练习题答案:1.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
2.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根据物种的适应度决定个体在繁殖中的成功率。
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3.1 生物的分类练习题答案:1.生物按照结构和功能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2.真核生物可以进一步分为植物、动物和真菌等不同的界。
3.2 原生生物练习题答案:1.原生生物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形态和功能多样,包括原生动物和原生植物两个门。
2.原生生物广泛分布于水体和土壤中,对生态系统的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3.3 真菌练习题答案:1.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包括了蘑菇、霉菌等多种物种。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3fece92b160b4e777fcf00.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基础练习1.C2.D3.B4.A5.D6.D7.B8.B9.C 10.C水平提升11.D 12.B13.口口腔肠口肛门14.人吸血扁形寄生钉螺人15(1)口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2)触手捕食(3)刺细胞射出刺丝,注射毒液(4)芽体新的水螅拓展练习16.(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实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基础练习1.B2.A3.C4.A5.D6.C7.A8.B9.D 10.D水平提升11.B 12.B13.肌肉刚毛体壁 14.(1)雄虫雌虫(2)人体小肠内(3)受精卵(4)受精卵蛔虫卵感染性(5)饮食卫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和管理好粪便15.(1)口体节环带刚毛(2)前此端有口和环带(3)不灵敏灵敏拓展练习16.(1)使蚯蚓能正常呼吸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2)粗糙的纸板上在粗糙表面,刚毛能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A6.B7.C8.D9.A 10.C水平提升11.B 12.A13.A—e B—c C—d D—a E—b14.(1)翅上有网状翅脉,增强了翅的坚固性;此外还有翅斑,增加了翅的强度(2)肌肉(3)神经系统15.B 贝壳钝圆的一端是河蚌身体的前端 A 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拓展练习16.(1)B试管中的蝗虫窒息而死,A试管中的不会死(2)蝗虫靠气管实行气体交换,气门是气体进入体内的门户,位于胸腹部第四节鱼基础练习1.C2.B3.A4.D5.C6.A7.A8.B9.C 10.C水平提升11.C 12.A13.鳃鳃丝红毛细血管14.氧气二氧化碳动脉静脉15.(1)水的阻力(2)上深下浅(3)侧线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4)② 拓展练习16.(1)活体(2)直接观察模拟(3)缺少对照(4)控制前进方向,产生前进动力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D6.C7.C8.B9.D 10.C水平提升11.B 12.C13.肺皮肤干燥14.白绿(或草绿)环境敌害保护拓展练习16.(1)人类对青蛙的捕杀;杀虫剂或生产生活污水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活环境的改变等。
完整版本新人教版本生物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课后练习
![完整版本新人教版本生物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c0b330bfab069dc51220153.png)
课后练习及参照答案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判断以下说法能否正确。
( 1)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栽种,不必定每块都要有芽眼。
(×)(2)在栽种菊和芦荟的时候,一株植株常常会变为一丛,这是能够把它们分红好多株,这类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 )2.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密切联合,目的是:(D)A.让根部汲取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B.让枝条经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C.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赏析;D.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同。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比较同样点不一样点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期间,幼虫的形态构造和家蚕有性生殖,发生活习惯与成虫有明显不一样,为完好变态发育育为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期间,幼虫与成虫的形态构造、蝗虫生活习惯相像,为不完好变态发育2.漂亮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为的,那么毛毛虫与蝴蝶分别处于发育的那个阶段?(D )A .幼虫、卵;B.蛹、若虫;C.若虫、成虫;D.幼虫、成虫。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B)A .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B.受精卵;C.刚孵出的小蝌蚪;D .刚由蝌蚪发育成的小青蛙。
2.青蛙的受精过程是在水中进行的。
蝌蚪的外形像鱼,经过尾部的摇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
成蛙后肢比前肢强壮,适于在陆地上跳跃。
蝌蚪与成蛙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惯差别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判断以下说法能否正确。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 儿女和父亲母亲相像,是因为儿女继承了父亲母亲的基因。
(√)(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一样”,可能是九子之间的基因构成不一样。
(√)(3)血液病患者的伤口流血时不易凝结,这类性状在他们后辈中还有可能出现,是受基因控制的。
(√)2.以下对于生物性状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C)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很多种不一样的性状;B.人们老是经过性状划分出不一样的生物;C.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能够察看到的特色;D.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像的性状就越多。
八年级生物练习册答案人教版(最新)
![八年级生物练习册答案人教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91af3e000029bd64793e2c1a.png)
• (3)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蜕皮 • 23、(1)保护 • (2)气孔 气泡 • (3)系带 卵黄膜 • 24、(1)卵生 变态 蝌蚪 • (2)3 • (3)各鱼缸中受精卵孵化的情况和数量 • (4)3号鱼缸中受精卵孵化的数量多
再见
• 第二章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课前预习 • 1、相似性 差异性 • 2、性状 基因 • 3、形态结构 生理 行为 • 4、同种 同种 不同 • 5、性状 相对性状 • 6、基因 基因组 基因 • 7、基因 环境 • 一、1---9、DABADCCCBC • 二、1、遗传 变异
• 2、灰 基因 • 3、基因 基因 • 4、(1)× (2)× (3)× (4)√ • (5)√ • 5、(1)形态结构 生理 行为 • (2)相似性状 • (3)直发 卷发 黑发 黄发 • 6、(1)老鼠个体大小 相对性状 •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3)转基因技术 • (4)生物学技术
• (2)精子 卵细胞 23条 一半 • (3)受精 受精卵 23对 体细胞 • (4)发育 23对AB、ab、Ab、aB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基础卷) 一、选择题 1---5、DCCCB 6---10、ABCCC 11--15、DDDCB 16--20、ABADA 二、21、(1)1 2 (2)形成层 (3)两性生殖 接穗 22、(1)幼虫 (2)蛹 (3)成虫
• 7、(1)相对性状 • (2)基因 环境 •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 1、基因 • 2、精子 卵细胞 • 3、DNA • 4、遗传效应 • 5、DNA 蛋白质 • 6、形态 成对 • 7、1 多 • 8、一条 一半
• 一、选择题 • 1---10、ADBCCBCADC • 二、非选择题 • 1、32 64 基因 • 2、AA和Bb • 3、39 39 78 • 4、(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 5、(1)染色体 DNA 蛋白质 DNA • (2)1 螺旋形楼梯 • (3)基因 • 6、(1)23
人教版练习册八年级生物下册答案---直接可以复制粘贴的word版本2
![人教版练习册八年级生物下册答案---直接可以复制粘贴的word版本2](https://img.taocdn.com/s3/m/dc84e4f27fd5360cba1adbac.png)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一、填空题1.生殖发育2.有性3.无性4.无性生殖增值分化5.扦插嫁接6.两性生殖细胞无性有性无性有性二、选择题1.B2.A3.A4.C5.D 6.D 7.B8.B9.B 10.C 11.B三、请你判断1.×2.√3.×4.√5.×四、请你连线1-A ②-D ③-C ④-B⑤一E五、综合应用题1.(1)①③②(2)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必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2.红薯用块根所进行的繁殖具有能够保持品种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方便等优点。
但是长期的无性繁殖容易导致品种退化,还必须经过有性繁殖选育优良的品种。
3.西瓜的嫁接方法有插接、靠接、劈接。
在该嫁接中用南瓜做砧木,西瓜做接穗。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填空题1.有性2.变态3.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发育4.卵若虫成虫若虫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二、选择题1.B2.B 3.C 4.C 5.D 6.A 7.A 8.B 9.D 10.B 11.A 12.D 13.D三、请你判断1.×2.√3.√4.×5.×四、请你连线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蝉完全变态发育:蝇、蚊、家蚤五、综合应用题1.(1)A.成虫B.幼虫C.卵D.蛹(2)C—B—D—A(3)完全变态发育2.(1)完全变态(2)消费分解(3)牛羊大量繁殖,粪量剧增,缺乏分解者,从而影响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同时也影响了牧草的光合作用。
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填空题1.两栖蝾螈娃娃鱼(大鲵)脊椎2.水陆靠近水的潮湿环境中3.体外卵生4.肺黏液5.变态6.有利于受精作用二、选择题1.B 2.D 3.C 4.D 5.B 6.D 7.B 8.A 9.B10.A 11.D 12.D三、识图分析题①C—B—D—F—A—E②鳃肺呼吸和皮肤做辅助③因为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清洁的水质、温暖的气候、丰美的水草、充足的氧气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生物 八年级 下册 人教 配套册答案
![生物 八年级 下册 人教 配套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d15f8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7b.png)
生物学配套综合练习八年级下参考答案与提示第二十一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随堂练习:1.D 2.A 3.D 4.D 5.D 6.A 7.D 8.A 9.C 10.C 11.A课后练习:12.(1)斜面 芽 枝条 (2)形成层 (3)C (4)B (5)B 13.(1)接种根的组织细胞 培养基 形成愈伤组织 幼苗 (2)无菌 (3)植株之间非常地相似 (4)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实践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已经产生的效果来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快速繁殖;②培育无病毒植株;③培育作物新品种;④组织培养在遗传、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合作探究:要点:吊兰上有许多已经长有气生根的小苗,剪取吊兰茎上的几个小苗,把它们浸泡在水中一会儿,种植在土壤中,过些天就会长出小根,形成小植株第二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随堂练习:1.(1)略 (2)雄蕊 花粉 传粉 花药 花粉 同朵花 雌蕊 (3)果实 另一朵花雌蕊(4)蜜蜂 风力 (5)环境条件 阻碍 2.D 3.D4.D 5.C 6.D 7.C 8.C 9.B 10.A 11.C 12.A课后练习:13.(1)雄花 雌花 ① (2)桃 传粉 玉米 风力 (3)子房 果实 胚珠 种子 卵细胞 胚 (4)人工授粉 (5) C合作探究:(1)花萼→凋落 存留 花冠→凋落 雄蕊→凋落 (2)(柱头和花柱→)凋落 (子房壁→)果皮 (珠被→)种皮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子房→)果实 (3)风力对应:蒲公英、柳;水力对应:莲、椰子;动物或者人对应:苍耳、柿子、野蔷薇、鬼针草;自身能力对应:大豆、喷瓜、豌豆第三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随堂练习:1.D 2.C 3.A 4.C 5.D 6.(1)A、B、F、H、I (2)C、D、E、G 7.(1)A(2)例如“春蚕到蛾命方尽”“春蚕丝尽命未尽”等(蚕的幼虫吐丝作茧,是为了在其中化蛹,其生命过程并未结束,之后还要破茧而出发育为成虫)课后练习:8.A 9.C 10.(1)4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2)完全变态发育 特点是经历4个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幼虫时期和成虫时期形态完全不同(3)蚕、蜜蜂、蚊子、苍蝇……11.(1)受精卵、幼虫、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2)在生长发育期,蜕皮主要是脱掉外骨骼,因为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每蜕一次皮,身体就会长大一些 (3)在蝗虫没发育为成虫的时期开始控制等合作探究:略(注意不要让温度设置得太低而造成蚕的死亡……)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随堂练习:1.B 2.C 3.D 4.A 5.D 6.C 7.A 8.B课后练习:9.A 10.有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提高受精率 11.(1)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2)B 12.夏天是青蛙生长、发育的季节,容易捕捉;向有关部门举报合作探究:参考:(1)蛙卵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所以,培养蛙卵的水环境应水质清澈,向阳温暖,水中最好有水草; (2)蛙卵发育成蝌蚪后,应用一些食物喂蝌蚪,还应该经常换水; (3)当蝌蚪长出四肢后,应在水中放置石块或木板,以便蛙能登陆生活第五节 鸟类的生殖与发育随堂练习:1.A 2.C 3.A 4.B 5.C 6.B 7.C 8.D 9.C 10.A课后练习:11.(1)A (2)D (3)B (4)B 12.(1)卵壳 胚盘 卵黄 (2)卵带 ①②(3)卵白 卵黄 (4)胚盘合作探究:可从鸟类的繁殖出发,麻雀属于晚成鸟,亲鸟虽然以谷物为食,但亲鸟在育雏过程中要捕食大量的农林害虫第二十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犇犖犃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随堂练习:1.C 2.D 3.A 4.D 5.C 6.B 7.A 8.D 9.D课后练习:10.A 11.A 12.B 13.D 14.C 15.(1)A (2)遗传 变异 (3)① ② ③ ④ ⑤ (4)略(开放性问题,但一定要求学生说出环境污染对青蛙等生物的影响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合作探究:把样品的DNA序列与冬虫夏草DNA数据库相比较,就可以得知冬虫夏草的真假第二节 人的性状和遗传随堂练习:1.D 2.C 3.D 4.C 5.D 6.C 7.B 8.D 9.D 10.A课后练习:11.(1)基因 成对 生殖(2)A a (3)A a Aa 12.(1)A(2)B (3)B (4)B 13.(1)AA和Aa(AA和aa,Aa和Aa,AA和AA) Aa和Aa(aa和aa,Aa和aa) BB和Bb(BB和bb,Bb和Bb,BB和BB) Bb和Bb(Bb和bb,bb和bb) (2)有耳垂或无耳垂 Aa或aa 拇指不能弯曲或拇指能弯曲 BB或Bb、bb合作探究:(1)隐性 (2)(父)Bb×(母)bb (3)Bb或BB (4)不能,因为基因组成没有改变,而基因又决定性状第三节 人的性别决定随堂练习:1.C 2.C 3.C 4.C 5.A 6.B 7.A 8.B 9.A 10.D 11.B课后练习:12.(1)成对 (2)男 (3)XY XX (4)23 22 1 (5)2 1 13.(1)染色体 基因 (2)146 (3)D (4) X (5)X (6)孩子的性别是由精子中性染色体的类型决定的,通过图解可以知道,形成男女的比例相同,即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14.大山的母亲虽然非色盲,但携带色盲致病基因,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合作探究:不对,这样做对生命是不公平的;直接导致的结果是男女比例失调,造成社会不安定等第四节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随堂练习:1.B 2.A 3.C 4.C 5.B 6.D 7.A课后练习:8.C 9.A 10.C 11.A 12.D 13.C 14.白化症、色盲、血友病等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近亲结婚导致患遗传病的概率较大 15.略(从近亲结婚的危害劝说) 16.先天性智力障碍: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的,是遗传病;甲型H1N1禽流感:由病毒感染导致的,是传染病合作探究:尽力帮助有患者的家庭,给予患者关爱和帮助等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随堂练习:1.D 2.D 3.B 4.B 5.B课后练习:6.B 7.B 8.B 9.B 10.(1)微重力 高真空 宇宙射线 (2)遗传物质 (3)A 11.(1)能 (2)呆小症 (3)B合作探究:略(有利方面:动植物育种,不利方面:细菌变异引起的“细菌武器”等)期中自主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A 4.C 5.B 6.B 7.C 8.C 9.A 10.C 11.C 12.C 13.D14.B 15.C16.C 17.B 18.C 19.D 20.B 21.B 22.D二、非选择题23.(1)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 完全变态 (2)略 (3)蚊 蝇 蜜蜂 蝴蝶24.(1)B (2)A (3)B (4)A 25.(1)略(参考书上图注) (2)受精卵 (3)卵黄和卵白 (4)卵壳 卵膜26.(1)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子叶的黄色和绿色、茎的高与矮 (2)圆粒、高茎和黄色为显性性状,皱粒、绿色和矮茎为隐性性状。
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42bf3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e.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的生命活动能力。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叶绿体答案:D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内质网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染色体答案:C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5. 以下哪个过程不是细胞分裂的特点?A. 细胞核分裂B. 细胞质分裂C. 细胞膜分裂D. 细胞壁分裂答案:D二、填空题1.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_ 。
答案:染色体复制加倍,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 _ 中进行的。
答案:叶绿体3. 人体细胞内负责能量转换的结构是 _ 。
答案:线粒体4.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_ 。
答案:染色体5. 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变化是 _ 。
答案:细胞核先分裂,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
三、简答题1. 简述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 描述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生长的意义。
答案: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通过细胞分裂,生物体能够不断产生新的细胞,替换老化和死亡的细胞,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形态。
四、论述题1. 论述遗传与环境因素对生物体性状的影响。
答案:遗传是生物体性状的决定因素,通过DNA中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环境因素则影响基因的表达和性状的表现。
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以促进生物体的健康成长,而不良环境可能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异常表现。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八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八年级生物练习册及答案
![八年级生物练习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89ab2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1.png)
八年级生物练习册及答案### 八年级生物练习册及答案####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练习一:细胞的组成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 细胞核在细胞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案解析: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练习二:细胞的分裂1. 细胞分裂的类型有哪些?2.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是什么?3. 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有何意义?答案解析:1. 细胞分裂的类型主要有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 有丝分裂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均分裂的过程,而无丝分裂只涉及细胞核的分裂。
3. 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它使得生物体能够不断更新和修复自身。
####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发育练习一:植物的结构1. 植物体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2. 根、茎、叶各有什么功能?3. 植物的维管系统是什么?答案解析:1. 植物体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2. 根负责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茎支撑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3. 植物的维管系统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练习二:植物的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是什么?2. 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3. 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有何重要性?答案解析: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2. 光合作用需要光、水、二氧化碳和叶绿体。
3. 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它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
#### 第三章:动物的分类与特征练习一:动物的分类1. 动物界主要分为哪些门?2.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3. 哺乳动物有哪些特征?答案解析:1. 动物界主要分为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等。
2. 脊椎动物具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无脊椎动物没有。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分章节练习练习带答案(全套整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分章节练习练习带答案(全套整册)](https://img.taocdn.com/s3/m/ae37598d0029bd64793e2c11.png)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节达标试题(第1课时)A卷一、选择题1.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诗句“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主要反映了()A.燕子在梁上翩翩起舞B.燕子是成双成对的C.燕子生儿育女很辛苦D.生物有繁殖后代的本能2.小麦、青蛙和人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A.卵细胞成熟时B.精子成熟时C.受精卵形成时D.种子或刚孵出小蝌蚪时3.无性生殖的优势在于()A.耐受不良环境B.操作简便,繁殖迅速C.产生种子D.产生新品种二、填空1.桃树主要由核桃中的发育而来,而桃核中的这个结构,是由桃花中的精子和结合成发育而来。
植物这种生殖方式叫做。
2.椒草用生殖,马铃薯用生殖,都是不经过两性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三、右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示意图,根据图回答:1.一朵花的主要结构是,它包括和两部分。
2.当花粉落在柱头上之后,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后就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里面的精子与【4】中的【3】结合,形成受精卵。
发育成种子中的胚,由胚发育成植物体。
第一节达标试题(第1课时)B卷一、选择题1.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的是()A.椒草的叶能长成新的植物体B.玉米通过种子进行繁殖C.一个草履虫分裂成两个草履虫D.一头奶牛生下了克隆牛2.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B.是否由一个亲本完成C.有无细胞分裂D.有无精卵细胞的结合3.有性生殖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后代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征B.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C.后代具备不受环境影响的特征D.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二、非选择题1.花开放后,花粉从里散出来,落到落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这是一种生殖方式。
2.海星(一种海洋生物)碎割成小块,只要下快上带有部分中央盘,就能再生成完整的海星个体,这种再生作用属于生殖。
3.菊花既能进行无性繁殖,又能进行有性繁殖,据此回答:1)如果要保持某种菊花的优良特性,宜用生殖来进行繁殖,原因是:,这种生殖方式的共性是。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f6513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7.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入括号内.腔肠动物ABE 扁形动物 ACDA .没有肛门;B .有刺细胞;C .大多数种类身体扁平;D .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E .身体呈辐射对称.2.如果一条小溪原来可以采集到水螅,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水螅通常生活在清洁的淡水中,若水体受到污染,水螅无法存活,则采集不到水螅.3.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等食物,你认为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是否安全为什么答:不安全.因为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华枝睾吸虫的幼虫,若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有可能会感染华枝睾吸虫病.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2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2.以下动物中, BEF 属于环节动物, ACD 属于线形动物.A.蛔虫;B.蚯蚓;C.小麦线虫;D.丝虫;E.蛭;F.沙蚕.3.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答:根据动物的身体是否分节,是否具有刚毛和疣足等运动器官,来作出判断.4.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为什么答: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如果农田中没有了蚯蚓,农作物的生长有可能受影响.因为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2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2.下列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B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C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D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3.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腔肠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线形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节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4.软体动物的贝壳与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软体动物的贝壳和昆虫的外骨骼的相同点:均能保护动物内部柔软的器官.不同之处在于:软体动物的贝壳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限制了动物的运动能力;昆虫身体和附肢的外骨骼分节,可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外骨骼还可减少体内水分的丧失.5.在所有的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呢答:繁殖能力强;体表具有保护功能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感觉器官发达;昆虫的呼吸系统完善,适应陆地生活;体形较小,对空间和食物的需求较小,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个体;等等.第四节鱼1.完成下面的图解.体形:流线型;体表特点:体表常有鳞片覆盖;呼吸器官:鳃;运动方式: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2.有些动物如“章鱼”“带鱼”“墨鱼”“鱿鱼”,名称里都有“鱼”字,它们都是鱼吗答:“章鱼" “带鱼”“墨鱼”“鱿鱼”等动物虽然名称里都有“鱼”字,但只有带鱼是鱼,章鱼、墨鱼、鱿鱼等都是软体动物,它们虽然也用鳃呼吸,但体内没有脊柱,体表没有鳞片覆盖,不是鱼.3.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以后尤1其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 ,鱼便停止了浮头.联系前面学过的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答:在夜晚时,由于缺少阳光的照射,池塘中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鱼和藻类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在黎明时池塘水中含氧量最小.这时,鱼因为缺氧,便出现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试图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天亮以后尤其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 ,由于池塘中的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池塘水中的氧含量大大增加,这时,鱼可以从水中获得足够的氧,便停止了浮头现象.4.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请根据以下提示设计实验进行证明.提示: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 ,遇二氧化碳后,BTB 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 对鱼没有影响.答:当水流经鱼鳃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则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与流人鱼体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氧气量减少,二氧化碳量增加.实验设计方案:将鱼放在BTB 溶液中,由于BTB 溶液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为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 溶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到了溶液中.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1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 2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2.请将下列与青蛙、蜥蜴有关的叙述分别用线连起来.体表覆盖鳞片青蛙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产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蜥蜴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终生生活在陆地上3.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答: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较大,内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4.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答:蛇虽然四肢退化,但身体表面覆有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符合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所以蛇是爬行动物.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句古诗对青蛙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作了生动的描述.为什么现在许多稻田里听不到蛙声了呢答:现在,许多稻田里都施用农药以防治害虫,保证水稻的产量,但却造成了环境污染,不利于青蛙的生存.另外,乱捕滥杀及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水域面积缩减,也使得青蛙等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我们应当加大保护两栖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力度,禁止乱捕滥杀,重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的美景.第六节鸟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前肢变为翼是鸟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2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2.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C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⑤前肢覆羽成翼⑥善于飞行 A .①③⑥; B .②③④; C .①②⑤;D .②⑤⑥.3.如果你注意观察家鸽或麻雀,会发现它们总在不停地找食吃.它们吃进去这么多东西,难道不会增加体重、影响飞行吗答:不会.家鸽、麻雀等鸟似乎总是在不停地找食吃,这是因为鸟类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需要吃进大量食物才能保证能量供应.虽然吃进去很多食物,但是由于鸟的消化能力强,代谢快,吃进去的食物经消化后能很快吸收,残渣形成的粪便可通过短短的直肠迅速排出,因此不会因取食增加体重而影响飞行.4.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流线型 ,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这句话,较形象地描述了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鸟翼上有大型的羽毛,使鸟能振翅高飞;骨骼轻、薄、坚固,可减轻体重;胸骨有龙骨突,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飞行;消化能力强、排泄快,可减轻体重;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可快速产能以补充飞行时的能量消耗,等等.第七节哺乳动物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BA 猎豹:B 响尾蛇;c 企鹅;D 大猩猩2下列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 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c 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 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3“鲸”.人们俗称“鲸鱼”.为什幺说“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答:虽然鲸生活在水中,形态上也与鱼有些相似,但是鲸是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抚育后代,因此属于哺乳动物.4我国洞庭湖区曾爆发过一场触目惊心的“人鼠大战” 想一想,鼠害成灾的原因有哪些人类应该怎样将有害动物的数量控制在合理水平答:鼠类的繁殖能力很强,若适宜鼠类生存的空间扩大,鼠类的天敌如猫头鹰、鼬、蛇的数量锐减,鼠类会大量繁殖,不注意防治的话,就有可能造成鼠害.控制有害动物的基本原则就是控制数量,降低它们的种群密度.就鼠害防治而言,一方面可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减少鼠类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保护好鼠类的天敌,维持生态平衡,从而控制鼠类数量.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2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2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②①②3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C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4.根据本节所学哺乳动物的运动的内容,推测鸟的胸肌的两端是否都附着在胸骨上为什么答:不是.如果鸟的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就无法使骨通过关节产生运动..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并与同学交流,看谁的概括更准确、更精练.答:提示: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学生说的话完全一样.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划分,都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3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2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哪一类行为这对他她的生存有什么意义答: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婴儿的生存非常重要,保证了婴儿摄食的基本需要.3从树丛到草间,从屋檐到墙角,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蛛网.这是蜘蛛的住所、通讯线路、交通要道、捕食陷阱、“餐厅”、“婚房”和育幼室.有人观察到,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答: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4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吗你能举一些例子吗答: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多.学习行为越多,适应性也越强,对动物的生存就越有意义.让学生举出自己观察到动物的各种生动有趣的实例,并在课堂上交流.第三节社会行为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利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可以诱捕相应的农业害虫.√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2某些动物群体有最占优势者,你能举出例子吗答:马、羊、鸡、狮等动物的群体中都有最占优势者.3同样是肉食动物,虎是单独生活的,狼却往往集结成群捕食猎物.这两种动物的捕食行为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答:虎是强壮的捕食者,它有能力孤军奋战获得食物.它的感官敏锐、行动敏捷,有足够的耐心和爆发力,取食时用的是伏击战术.虽然单独作战胜算的可能性小一些,可一旦胜利就能独自享用食物.狼的耐力好,但单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于虎.因此集群捕食是狼的优势,因为这要比孤军奋战取胜的概率大得多,但得到的食物需要大家分享.4除课文中介绍的动物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通讯请你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与同学交流.答:除蚂蚁外,许多动物都有通讯行为,如蜜蜂、猕猴、黑猩猩等.通讯行为在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单独生活的动物,在生殖期间也会进行信息交流,进行交配繁衍后代.5你能说出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有什么异同吗答:提示:相似之处是,社会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个体之间有信息交流;社会群体中有等级之分;等等.区别:人类社会要比动物群体复杂得多,如人类社会的行为受道德约束,由法律来规范;成员之间需通过复杂的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等.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2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2.有人说:如果地球上的蜜蜂消失了,地球上便不再有繁茂的植物,不再有众多的动物,也就可能不再有人的存在.这样的说法是否有一定的道理呢为什么答: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些植物与蜜蜂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桃、李、苹果等植物就是靠蜜蜂来传粉繁衍后代的.如果没有蜜蜂,这些植物的传粉过程将会受阻,从而影响所在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他动物,人的生活也必定受到影响.3虫害给农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控制害虫,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如使用农药,或引入害虫的天敌.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好呢为什么答: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引入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对环境没有污染,但是见效慢,适于在害虫未造成严重危害时使用.使用农药控制害虫,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见效快,若害虫突然暴发时用这种方法比较有效.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高温灭菌的培养皿中一般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2由于细菌和真菌都能够形成茵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 2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CA干燥的皮鞋;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c潮湿的粮食堆;D.潮湿的沙土地.3.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你对这个实验结果怎样解释答:这个实验结果表明A、B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区别.A细菌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而B细菌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说明不同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是不同的.4.你见过泡菜坛吗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利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既要给泡菜坛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答: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泡菜发酵所需的乳酸菌能够在缺少氧的环境下生存,把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变为乳酸.第二节细菌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2用放大镜可以观察细菌的结构. × 2.下列细菌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CA.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B.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有直接的关系: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D.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3细菌分布广泛与它们的哪些特点有关答:细菌分布广泛一是与它靠分裂生殖有关;二是与利用芽孢度过不良环境有关.在环境干燥、温度较低时,细菌的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当芽孢落在适宜环境中,又能萌发为细菌,这样细菌就可以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了.细菌繁殖快,又能适应不良环境,因此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4.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如果在感冒时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答:我们每时每刻进行着呼吸,鼻腔黏膜上的黏液会将空气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粘住,口腔黏液内也会残留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们咳嗽或打喷嚏时,气流会把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带出很远,黏液中的水分很快蒸发,细菌等微小生物随着气流四处散布.如果这些细菌或其他微小生物有可能引起疾病,就会威胁到其他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每个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都要使用手帕或纸巾阻挡液滴扩散,而且避免冲人咳嗽或打喷嚏.第三节真菌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2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3蘑菇和霉菌一样,也是由大量菌丝构成的.√4霉菌、蘑菇等真菌属于原核生物.×2.下面描述的是细菌和真菌的一些特征,请将属于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区分开,把序号填写在横线上.①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⑧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④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3.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为什么霉菌容易在这些物品上生长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这些霉菌是从哪里来的答: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提供了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霉菌容易生长.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其他动植物就会生病.,× 3一些细菌生活在牛、羊胃肠内,不但不引起牛、羊患病,还对牛、羊有好处.√ 2.细茵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B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3.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为什么答:豆科植物的根上长有根瘤,根瘤中生活着固氮菌,它们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使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增高.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元素,当植物得到大量氮元素时一般生长得就好.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使土壤中氮元素增多,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4.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它们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却能够与动植物共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呢答: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之间建立了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的生活有利,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的生活不利,但是细菌和真菌或寄生生活或与动植物共生,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客观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真菌或细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 2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2下列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B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C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D 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3有些化学物质能把食物中的细菌杀死,防止食物腐败,这些物质称为防腐剂.近年来,科学家证实食用过多的防腐剂对健康有害,因此,要少食用含有防腐剂的食品.注意查看所买食品包装上的说明,看看使用了哪些防腐剂.答: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从而延长保存期.绝大多数饮料和包装食品为了保存较长时间,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剂.国家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亚硝酸盐、二氧化硫、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第五章病毒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2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2.完成下面的图解.3.有哪些病毒会使人或动植物患病略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1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生理功能.√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请你试着分析一下科学家这么做的原因.答:因为与根、茎、叶相比,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比较稳定,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不同植物之间的进化和亲缘关系.3.试就下表中每一项特征,写出相应的植物或动物类群名称,并分别举例写出1~3种植物或动物的名称.第二节从种到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4525db84ae45c3a358c23.png)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基础练习1.C2.D3.B4.A5.D6.D7.B8.B9.C 10.C能力提高11.D 12.B13.口口腔肠口肛门14.人吸血扁形寄生钉螺人15(1)口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2)触手捕食(3)刺细胞射出刺丝,注射毒液(4)芽体新的水螅拓展练习16.(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基础练习1.B2.A3.C4.A5.D6.C7.A8.B9.D 10.D能力提高11.B 12.B13.肌肉刚毛体壁 14.(1)雄虫雌虫(2)人体小肠内(3)受精卵(4)受精卵蛔虫卵感染性(5)饮食卫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和管理好粪便15.(1)口体节环带刚毛(2)前此端有口和环带(3)不灵敏灵敏拓展练习16.(1)使蚯蚓能正常呼吸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2)粗糙的纸板上在粗糙表面,刚毛能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A6.B7.C8.D9.A 10.C能力提高11.B 12.A13.A—e B—c C—d D—a E—b14.(1)翅上有网状翅脉,加强了翅的坚固性;此外还有翅斑,增加了翅的强度(2)肌肉(3)神经系统15.B 贝壳钝圆的一端是河蚌身体的前端 A 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生物练习册八年级下册答案
![生物练习册八年级下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e6ec9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c.png)
生物练习册八年级下册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D. 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答案:B2.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钙D. 碘答案:C二、填空题1.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过程。
答案:光;化学2.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对,其中一对是______染色体。
答案:23;性染色体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______。
答案:复制加倍,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三、简答题1. 请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答案: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体细胞中,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在前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后期,染色体被拉向细胞的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2. 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遗传是指生物体的性状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变异是指生物体基因发生改变,导致后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的差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而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和进化的驱动力。
四、实验题1.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步骤是什么?答案:首先,将洋葱表皮撕下一片,放在载玻片上;然后,用盖玻片轻轻覆盖在洋葱表皮上,避免产生气泡;接着,用镊子轻轻按压盖玻片,使洋葱表皮细胞平铺;最后,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调整焦距,观察细胞结构。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练习,同学们应该对生物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遗传和进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答案人教版.doc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答案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51900e0c5da50e2534d7f48.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答案人教版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A.没有肛门;B.有刺细胞;C.大多数种类身体扁平;D.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E.身体呈辐射对称。
2.如果一条小溪原来可以采集到水麹,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水媳通常生活在清洁的淡水中,若水体受到污染,水媳无法存活,则采集不到水麹。
.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等食物,你认为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是否安全?为什么?答:不安全。
因为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华枝睾吸虫的幼虫,若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有可能会感染华枝睾吸虫病。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 丁”,错误的画“X”。
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
2.以下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属于线形动物。
A.蛔虫;B.蚯蚓;C.小麦线虫;D.丝虫;E.蛭;F.沙蚕。
3.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答:根据动物的身体是否分节,是否具有刚毛和疣足等运动器官,来作出判断。
4.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为什么?答: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
如果农田中没有了蚯蚓,农作物的生长有可能受影响。
因为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判断第三节社会行为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 丁”,错误的画"X ” 0利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可以诱捕相应的农业害虫。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某些动物群体有最占优势者,你能举出例子吗?答:马、羊、鸡、狮等动物的群体中都有最占优势者。
3同样是肉食动物,虎是单独生活的,狼却往往集结成群捕食猎物。
这两种动物的捕食行为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答:虎是强壮的捕食者,它有能力孤军奋战获得食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共28套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共28套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72a6ec58f5f61fb73666c6.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共28套新人教版)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B.运动器官发达 C.有吸附在肠壁上的结构 D.生殖器官发达 2.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B.身体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3.下列动物中,经加工可食用的是( ) A.海蜇 B.珊瑚虫 C.涡虫 D.水螅4.在捕捉海蜇时,不小心就会被海蜇蜇伤,这是因为 ( ) A.海蜇的触手上分布着很多刺细胞 B.海蜇的外胚层含有毒素 C.海蜇的伞部有许多刺丝 D.海蜇的口能将人咬伤 5.日本血吸虫的成虫交配、产卵的场所是( ) A.人体内 B.水中 C.钉螺内 D.无法确定 6.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 ) A.沼螺 B.钉螺 C.蜗牛 D.鱼 7.下列有关水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腔肠动物 B.身体呈两侧对称 C.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D.体表有刺细胞探究创新★8.下图为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捕食作用的是[ ] 。
(2)刺细胞是由[ ] 细胞分化形成的,其内大多藏着和。
(3)在营养条件好,水温适宜时,体壁向外突起,形成[ ] ,其逐渐长大后与母体脱离,独立生活。
(4)消化腔是由[ ] 围成的空腔,吃进去的食物在腔内被[ ] 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 ] 排出。
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 1.B 2.C 3.A 4.A 5.A 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在人体内完成交配、产卵后,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化成幼虫,幼虫钻入钉螺体内,并进一步发育,之后从钉螺体内逸出,进入水中,钻入人体皮肤,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
6.B 7.B 8.答案(1)①触手(2)③外胚层刺丝毒液(3)⑥芽体(4)④内胚层④内胚层②口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 1.蛔虫区别于绦虫的重要特点之一是( ) A.寄生 B.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C.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 D.繁殖能力强 2.下列动物不是营寄生生活的是( ) A.蛔虫 B.绦虫 C.血吸虫 D.涡虫3.下列动物对人类有益的是( ) A.蛔虫 B.血吸虫 C.绦虫 D.蚯蚓 4.蚯蚓的刚毛可以协助( ) A.运动 B.呼吸 C.御敌 D.生殖 5.蚯蚓的身体分节,它的体节的作用是( ) A.传递营养 B.使运动灵活,转向方便 C.排泄方便 D.保持体温恒定 6.小雪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条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