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公式大全(2020年整理).pdf
2020中考数学公式总结(2020年7月整理).pdf
1 2020年中考数学公式总结 姓名: 1.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2.整式的乘法:),(都是正整数n m aa a n m n m +=• ),(都是正整数)(n m a a mn n m = )()(都是正整数nb a ab n n n = 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 2222)(b ab a b a ++=+ 2222)(b ab a b a +−=−整式的除法:)0,,(≠=÷−a n m aa a n m n m 都是正整数 3.),0(1);0(10为正整数p a a a a a pp ≠=≠=− 4.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5.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1)提公因式法:)(c b a ac ab +=+(2)运用公式法:))((22b a b a b a −+=−(3)十字相乘法:))(()(2q a p a pq a q p a ++=+++ 6.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04(2422≥−−±−=ac b a ac b b x : 7.ac b 42−=∆, , 2122122212)(x x x x x x −+=+8.加权平均数: 9.方差:10.一次函数:y=kx+b(0≠k ),确定K ,b 的符号:(1)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1.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2.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1)一般式:)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对称轴:直线a b x 2−= 顶点坐标:⎪⎪⎭⎫ ⎝⎛−−a b ac a b 44,22 (2)顶点式:)0,,()(2≠+−=a k h a k h x a y 是常数, 对称轴:直线x=h ,顶点坐标:(h ,k )222)(2b a b ab a ±=+±a b x x −=+21a c x x =21n f x f x f x x k k ++=2211])()()[(1222212x x x x x x ns n −++−+−= 221x x x +=2 (3)交点式:))((21x x x x a y −−=. 对称轴:直线当∆>0时,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当∆=0时,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当∆<0时,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可打印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可打印一、有理数。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3 + 5=8,( - 3)+(-5)= - 8。
-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如:3+( - 5)= - 2,5+( - 3)=2。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如:0 + 3=3。
2. 有理数减法法则。
-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 - b=a+( - b)。
例如:5 - 3 =5+( - 3)=2。
3. 有理数乘法法则。
-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如:3×5 = 15,( - 3)×(-5)=15,3×(-5)= - 15。
-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4. 有理数除法法则。
-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即a÷ b=a×(1)/(b)(b≠0)。
-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 乘方的定义。
-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中,a 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例如:2^3=2×2×2 = 8。
二、整式的加减。
1. 单项式。
- 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例如:3x,-5,a都是单项式。
-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例如:在单项式3x^2中,系数是3,次数是2。
2. 多项式。
-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例如:2x^2+3x - 1,2x^2、3x、-1都是它的项,-1是常数项。
-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初中必背88个数学公式打印
初中必背88个数学公式打印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数与式(1)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1(a ≠0);②实数a 的绝对值: ??<-=>=)0()0(0)0(a a a a a a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b a ab ?=(a ≥0,b ≥0);b a b a =(a ≥0,b >0);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m n m a a a -=÷(a ≠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10=a (a ≠0);⑤负整数指数:n n aa 1=-(a ≠0,n 为正整数);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m b m a b a ??=;mb m a b a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ac d c b a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ad c d b a d c b a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 nn ba b a =)((n 为正整数);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b ac b c a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 ab b d c a ±=±; 2.方程与不等式①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 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根的判别式:>?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1x 、2x 是方程02=++c bx ax (a ≠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 b -,1x 2x =a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 (k ≠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kx y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1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8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9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0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5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6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77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78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9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80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81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 :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 :b=c:d82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3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4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5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数学初三公式大全
数学初三公式大全1、面积公式初中几何面积公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类:长方形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a²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1/2(a+b)h 圆形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S=πr扇形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圆心角度数(n)÷360 ,S=nπr²/3602、一次函数公式一次函数为直线,表达式有以下几种点斜式:y-b=k(x-a);已知斜率k以及过点(a,b)两点式:(y-b)/(x-a)=(b-d)/(a-c);已知两点(a,b),(c,d)斜率为(b-d)/(a-c)斜截式:y=kx+b;已知斜率k,y轴截距为b即过点(0,b)根据点斜式截距式:x/a+y/b=1;已知x,y轴截距分别为a,b即过两点(a,0),(0,b)根据两点式3、二次函数公式二次函数是抛物线,有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²+bx+c;(a≠0)顶点式:y=a(x-h)²+k; [a≠0定点(h,k)]交点式:y=a(x-x1)(x-x2);[抛物线与x轴交于(x1,0)(x2,0)]二次函数表达式y=ax²+bx+c;二次函数是轴对称图形。
二次项系数a决定开口方向(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对称轴:x = -b/2a顶点坐标:[ -b/2a,(4ac-b²)/4a ]Δ=b²-4a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Δ>0时,2个交点;Δ=0时,1个交点;Δ<0时,没有交点)4、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以上是主编边肖分享的三年级数学公式。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 数与式(1) 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1(a ≠0); ②实数a 的绝对值: ⎪⎩⎪⎨⎧<-=>=)0()0(0)0(a a a a a a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b a ab ⋅=(a ≥0,b ≥0);b a b a =(a ≥0,b >0);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m n m a a a -=÷(a ≠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10=a (a ≠0);⑤负整数指数:n n aa 1=-(a ≠0,n 为正整数); 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m b m a b a ⨯⨯=;mb m a b a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 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ac d c b a =⋅;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ad c d b a d c b a ;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 nn ba b a =)((n 为正整数); 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b ac b c a ±=±;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 ab b d c a ±=±; 2. 方程与不等式 ①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 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根的判别式:⇔>∆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1x 、2x 是方程02=++c bx ax (a ≠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 b -,1x 2x =ac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 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 (k ≠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kx y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完整版)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1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8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9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0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5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6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77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78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9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80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81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2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3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4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5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pdf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1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8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9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0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5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6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77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78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9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80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81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2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3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4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5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020年中考数学平面几何60个定理
【导语】当你真正想完成⼀件事时,根本不会在意别⼈是否看到。
备考漫漫长路,和你⼀起默默地⾛下去。
以下是2020年中考数学平⾯⼏何60个定理,⼀起来看看吧! 1、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 2、射影定理(欧⼏⾥得定理) 3、三⾓形的三条中线交于⼀点,并且,各中线被这个点分成2:1的两部分 4、四边形两边中⼼的连线的两条对⾓线中⼼的连线交于⼀点 5、间隔的连接六边形的边的中⼼所作出的两个三⾓形的重⼼是重合的。
6、三⾓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
7、三⾓形的三条⾼线交于⼀点 8、设三⾓形ABC的外⼼为O,垂⼼为H,从O向BC边引垂线,设垂⾜为L,则AH=2OL 9、三⾓形的外⼼,垂⼼,重⼼在同⼀条直线(欧拉线)上。
10、(九点圆或欧拉圆或费尔*圆)三⾓形中,三边中⼼、从各顶点向其对边所引垂线的垂⾜,以及垂⼼与各顶点连线的中点,这九个点在同⼀个圆上, 11、欧拉定理:三⾓形的外⼼、重⼼、九点圆圆⼼、垂⼼依次位于同⼀直线(欧拉线)上 12、库⽴奇*⼤上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九点圆) 圆周上有四点,过其中任三点作三⾓形,这四个三⾓形的九点圆圆⼼都在同⼀圆周上,我们把过这四个九点圆圆⼼的圆叫做圆内接四边形的九点圆。
13、(内⼼)三⾓形的三条内⾓平分线交于⼀点,内切圆的半径公式:r=(s-a)(s-b)(s-c)s,s为三⾓形周长的⼀半 14、(旁⼼)三⾓形的⼀个内⾓平分线和另外两个顶点处的外⾓平分线交于⼀点 15、中线定理:(巴布斯定理)设三⾓形ABC的边BC的中点为P,则有AB2+AC2=2(AP2+BP2) 16、斯图尔特定理:P将三⾓形ABC的边BC内分成m:n,则有n×AB2+m×AC2=(m+n)AP2+mnm+nBC2 17、波罗摩及多定理: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线互相垂直时,连接AB中点M和对⾓线交点E的直线垂直于CD 18、阿波罗尼斯定理: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为定⽐m:n(值不为1)的点P,位于将线段AB分成m:n的内分点C和外分点D为直径两端点的定圆周上 19、托勒密定理:设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则有AB×CD+AD×BC=AC×BD 20、以任意三⾓形ABC的边BC、CA、AB为底边,分别向外作底⾓都是30度的等腰△BDC、△CEA、△AFB,则△DEF是正三⾓形 21、爱尔可斯定理1:若△ABC和△DEF都是正三⾓形,则由线段AD、BE、CF的中⼼构成的三⾓形也是正三⾓形。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 数与式(1) 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1(a ≠0); ②实数a 的绝对值: ⎪⎩⎪⎨⎧<-=>=)0()0(0)0(a a a a a a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b a ab ⋅=(a ≥0,b ≥0);b a b a =(a ≥0,b >0);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m n m a a a -=÷(a ≠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10=a (a ≠0);⑤负整数指数:n n aa 1=-(a ≠0,n 为正整数); 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m b m a b a ⨯⨯=;mb m a b a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 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ac d c b a =⋅;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ad c d b a d c b a ;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 nn ba b a =)((n 为正整数); 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b ac b c a ±=±;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 ab b d c a ±=±; 2. 方程与不等式 ①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 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根的判别式:⇔>∆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1x 、2x 是方程02=++c bx ax (a ≠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 b -,1x 2x =ac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 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 (k ≠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kx y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九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九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九年级数学公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二次函数公式:y=ax^2+bx+c,其中a≠0。
2. 三角函数公式:正弦函数:sinθ=对边÷斜边余弦函数:cosθ=邻边÷斜边正切函数:tanθ=对边÷邻边余切函数:cotθ=邻边÷对边3. 平面向量公式:向量a=(x,y),向量b=(x,y),向量加法:a+b=(x+x, y+y)。
4. 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C=2(a+b)正方形周长=边长×4,C=4a圆周长=直径×圆周率,C=2π5. 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S=ab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²三角形面积=底×高÷2,S=ah/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1/2(a+b)h圆形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S=πr²扇形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圆心角度数(n)÷360,S=nπr²/3606. 判别式公式:b²-4ac=0,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²-4ac>0,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²-4ac<0,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7. 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这些公式在九年级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
同时,需要注意每个公式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和范围,使用时需要加以区分和判断。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数与代数1.数与式1) 实数实数具有以下性质:①实数a的相反数是-a,实数a的倒数是1/a(a≠0);②实数a的绝对值:a| = a (a≥0);a| = -a (a<0)③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ab的平方根= √a × √b (a≥0.b≥0);a/√b = √(a/b) (a≥0.b>0);②二次根式的性质:a的平方= a (a≥0);a的平方 = -a (a<0)2) 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 × a^n = a^(m+n)(m、n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m ÷ a^n = a^(m-n)(a≠0,m、n为正整数,m>n);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ab)^n = a^n × b^n(n为正整数);④零指数:a^0 = 1(a≠0);⑤负整数指数:a^-n = 1/(a^n)(a≠0,n为正整数);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a+b)(a-b) = a^2 - b^2;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a±b)^2 = a^2 ±2ab + b^2;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a/b = (a×m)/(b×m),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②分式的乘法法则:a/c × b/d = ab/cd;③分式的除法法则:a/c ÷ b/c = a/c × c/b = ab/c^2 (c≠0);④分式的乘方法则:(a/b)^n = a^n/b^n(n为正整数);⑤通分:将两个分母不同的分式化为分母相同的分式,称为通分;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a/b ± c/d = (ad ± bc)/bd;2.方程与不等式①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0)的求根公式:x = (-b ± √(b^2 - 4ac))/2a;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Δ = b^2 - 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0)的根的判别式:Δ>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x1、x2是方程ax^2 + bx + c = 0(a≠0)的两个实数根,则x1 + x2 = -b/a,x1 × x2 = c/a;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加减同一个数或整式不改变不等号方向;②乘除同一个正数不改变不等号方向;③乘除同一个负数改变不等号方向;2.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过点(0,b)且与直线y=kx平行的直线,其中k、b是常数且k≠0;一次函数的性质: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及点(1,k)的直线,其中k≠0;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双曲线,其中k≠0;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x>0或x0或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二次函数的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其中a≠0;二次函数的性质:①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②对称轴为直线x=−b/2a;③顶点坐标为(−b/2a,c−b²/4a);④当a>0时,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a<0时,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3.空间与图形1)角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角的内部到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对顶角相等;2)相交线与平行线垂线的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连线中,垂线段最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线段的直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①菱形的四条边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③菱形的对角线平分相邻角;菱形的判定:有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的特征:(除具有矩形和菱形所有性质外)①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③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正方形的判定:有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四条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初三数学公式万能大全
九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①直线L和⊙O相交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d>R+r 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 边形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还有一些,大家帮补充吧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乘法与因式分a2-b2=a+ba-b a3+b3=a+ba2-ab+b2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a-b|≥|a|-|b|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S=ch 斜棱柱侧面积S=c'h正棱锥侧面积S=1/2ch' 正棱台侧面积S=1/2c+c'h'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S=4pir2圆柱侧面积S=ch=2pih 圆锥侧面积S=1/2cl=pirl弧长公式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 斜棱柱体积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V=sh 圆柱体V=pir2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解析式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y = ax 2 y = ax 2 + k
y = a(x − h)2 y = a(x − h)2 + k
③a2+b2=(a+b)2-2ab,(a-b)2=(a+b)2-4ab.
6、幂的运算性质:①am×an=am+n.②am÷an=am-n.③(am)n=amn.④(ab)n=anbn.⑤( )n
=n.
⑥a-n=
1 an
,特别:(
)-n=(
)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
的平方根=±2. 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
①求根公式是x= −b b2 − 4ac ,其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2a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
10、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
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 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 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 量. 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 据的中位数.
0<sinA<1,0<cosA<1,tanA>0.∠A越大,∠A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 越小.
②余角公式:sin(90º-A)=cosA,cos(90º-A)=sinA.
2
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º=cos60º= ,sin45º=cos45º= ,sin60º=cos30º= ,
(2)公式:设有 n 个数 x1,x2,…,xn,那么:平均数为: x = x1 + x2 + ......+ xn ; n
12、频率与概率: (1)频率= 频数 ,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 1,频率分布直方
总数 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率
①如果用 P 表示一个事件 A 发生的概率,则 0≤P(A)≤1;P(必然事件)=1;P(不可 能事件)=0;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定理
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
如:-3, ,0.231,0.737373…, , .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
如:π,- ,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绝对值:a≥0 丨a丨=a;a≤0 丨a丨=-a.如:丨- 丨= ;丨3.14-π丨= π-3.14. 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 个近似数的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
生的概率。
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13、锐角三角函数:
①设∠A是Rt△ABC的任一锐角,则∠A的正弦:sinA=
,∠A的余弦:cosA=-
,
∠A的正切:tanA=
.并且sin2A+cos2A=1.
向右平移 h 个单位,坐标变为 P(a+h,b);向上平移 h 个单位,坐标变 为 P(a,b+h),向下平移 h 个单位,坐标变为 P(a,b-h).如:点 A(2, -1)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再向右平移 5 个单位,则坐标变为 A(7,1). 15、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
1.定义:一般地,如果 y = ax 2 + bx + c(a, b, c 是常数,a 0) ,那么 y 叫做 x 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 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 a 0 时,开口向上;当 a 0 时,开口向下;
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 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 x = h .特别地, y 轴记作直线 x = 0 .
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
tan30º= ,tan45º=1,tan60º= .
h
铅垂高度
α
④斜坡的坡度:i= 水平宽度 = .设坡角为α,则i=tanα= .
l
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 (1)对称性: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 P(a,b),则 P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 P1(a,-b),P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为 P2(-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 P3(-a,-b). (2)坐,坐标变为 P(a-h,b),
=a6,
(3a3)3=27a9,(-3)-1=- ,5-2= = ,( )-2=( )2= ,(-3.14)º=1,( -
)0=1.
7、二次根式:①( )2=a(a≥0),② =丨a丨,③ = × ,④ = (a>0,
b≥0).
如:①(3 )2=45.②
=6.③a<0时, =-a .④ 的平方根=4
1
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 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
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 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 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 +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