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22课第3课时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课《牧场之国》阅读文导学案
4.教师:是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齐读。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二、检查预习
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朗读课文,体会牧场之国的韵味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牧场之国”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难点
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流程
检测预习
交代目标
合作共享
安全教育一分钟
一、初知荷兰,激发兴趣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我带大家飞越重洋,做一次跨越国际的长途旅游。请欣赏:
2.出示一组荷兰的风光图片,根据画面内容简要地介绍荷兰。
(主要了解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特点)
“211”教学模式导学案(语文科)
年月日制订
年级
四年级
教师
陆淼
课题
23,古诗词三首
第1课时
课型
单一课
达成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4.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重点
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
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绵羊猪群,悠然自得
晚霞满天、牛羊歇息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反思
学
生
课堂达标率
85%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个别学生听课状态不好。
教
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课亮点
2024年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小毛虫》教学设计
1
目录
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活动组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评价与反思
2
01
CHAPTER
课程背景与目标
3
教材内容
《小毛虫》是一篇富有童趣的寓言故事,通过讲述小毛虫经历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道理。
32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33
结果评价
设立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奖励机制
22
05
CHAPTER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23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本课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分析教材和教参中的教学资源,如插图、练习等,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辅助教学。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想法,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01
分组阅读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阅读课文的不同部分,然后互相交流和理解。
02
讨论问题
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19
1
2
3
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小毛虫、其他昆虫和旁白等角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文情境。
教材特点
本课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插图,展示了小毛虫从笨拙到灵巧、从自卑到自信的成长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和词语,能够阅读简单的文本,对寓言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已有知识
学生能力水平
学生兴趣与需求
第22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2.智取生辰纲素养目标1.赏析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2.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3.联读《水浒传》相关回目,探讨杨志性格形成的原因,激发对《水浒传》的阅读兴趣。
第1课时◎重点:理清叙事线索,把握故事情节;赏析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境预设有人曾经这样说:“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
其实,《水浒传》中塑造的水浒英雄并不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其中有一段故事叫《智取生辰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真切地感受一下智者与智者围绕“生辰纲”而展开的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较量吧!·导学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再读小说《水浒传》的任务,重点阅读《智取生辰纲》这一回目,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故事情节,为课堂上顺利学习《智取生辰纲》打下基础。
【预习导学】【走近作者】施耐庵(1296—约1371),字子安,生于兴化白驹镇(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祖籍苏州,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著有《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背景介绍:北宋末年,官僚腐败,社会黑暗,阶级矛盾激化,北方地区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最后起义失败。
但是,梁山英雄的故事流传甚广。
宋人的《大宋宣和遗事》描绘了许多梁山好汉的故事,施耐庵根据社会现实以及民间有关梁山好汉的故事进行了整理加工,最后创作出《水浒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嗔.( )怪xiē( )息干.( )系怨怅.( )分xiǎo( )逞.( )能颠.( )倒gòu( )当聒.( )噪朴.( )刀恁.( )地着.( )意省.( )得兀.( )的喏.( )喏连声面面厮觑.(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4.2.2 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切线长定理,初步学会运用切线长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2.了解有关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内心的概念.3.学会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农村建设中,张村计划在一个三角形中建一个最大面积的圆形花园,请你设计一个建筑方案.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切线长定理 【类型一】利用切线长定理求三角形的周长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O 的切线EF 分别交PA 、PB于点E 、F ,切点C 在AB ︵上.若PA 长为2,则△PEF 的周长是________.解析:因为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所以PA =PB ,因为⊙O 的切线EF 分别交PA 、PB 于点E 、F ,切点为C ,所以EA =EC ,CF =BF ,所以△PEF 的周长PE +EF +PF =PE +EC +CF +PF =(PE +EC )+(CF +PF )=PA +PB =2+2=4. 【类型二】利用切线长定理求角的大小如图,PA 、PB 是⊙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点C 在⊙O 上,如果∠ACB =70°,那么∠OPA 的度数是________度.解析:如图所示,连接OA、OB.∵PA、PB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OA⊥PA,OB⊥PB,∴∠OAP=∠OBP=90°.又∵∠AOB=2∠ACB=140°,∴∠APB =360°-∠PAO-∠AOB-∠OBP=360°-90°-140°-90°=40°.又易证△POA≌△POB,∴∠OPA=12∠APB=20°.故答案为20.方法总结:由公共点引出的两条切线,可以运用切线长定理得到等腰三角形.另外根据全等的判定,可得到PO平分∠APB.【类型三】切线长定理的实际应用为了测量一个圆形铁环的半径,某同学采用了如下办法:将铁环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锐角为30°的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进而可求得铁环的半径.若测得PA=5cm,则铁环的半径长是多少?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的.解:过O作OQ⊥AB于Q,设铁环的圆心为O,连接OP、OA.∵AP、AQ为⊙O 的切线,∴AO为∠PAQ的平分线,即∠PAO=∠QAO.又∠BAC=60°,∠PAO+∠QAO +∠BAC=180°,∴∠PAO=∠QAO=60°.在Rt△OPA中,PA=5,∠POA=30°,∴OP=55(cm),即铁环的半径为55cm.探究点二:三角形的内切圆【类型一】求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如图,⊙O是边长为2的等边△ABC的内切圆,则⊙O的半径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OD .由等边三角形的内心即为中线,底边高,角平分线的交点.所以∠OCD =30°,OD ⊥BC ,所以CD =12BC ,OC =2OD .又由BC =2,则CD =1.在Rt △O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D 2+CD 2=OC 2,所以OD 2+12=(2OD )2,所以OD =33.即⊙O 的半径为33. 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的内心为等边三角形中线,底边高,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类型二】求三角形的周长如图,Rt △ABC 的内切圆⊙O 与两直角边AB ,BC 分别相切于点D 、E ,过劣弧DE ︵(不包括端点D 、E )上任一点P 作⊙O 的切线MN 与AB 、BC 分别交于点M 、N .若⊙O 的半径为r ,则Rt △MBN 的周长为( )A .r B.32r C .2r D.52r 解析:连接OD ,OE ,∵⊙O 是Rt △ABC 的内切圆,∴OD ⊥AB ,OE ⊥BC .又∵MD ,MP 都是⊙O 的切线,且D 、P 是切点,∴MD =MP ,同理可得NP =NE ,∴C Rt △MBN =MB +BN +NM =MB +BN +NP +PM =MB +MD +BN +NE =BD +BE =2r ,故选C. 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强调用切线长定理可解决有关求角度、周长的问题.明确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第3课时切线长定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切线长定义,掌握切线长定理,并利用它进行有关计算。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三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3课时【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能准确地翻译全文,并归纳总结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
3.通过课外文言文的练习,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并夯实文言文基础。
【课前反馈】【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背诵大PK。
(可以单个同学背,可以共同体一起,也可以小组一起,形式可以多样)新知探究一.一词多义之 1.齐国之.美丽者也: 2.吾妻之.美我者:3.孰视之:4.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综合提升】点击中考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
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⑤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⑥。
”【注】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②援:执持,拿。
③衽:衣襟。
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⑤除:清除。
⑥戒:鉴戒。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饮酣酣:(2)释之释:2.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3.同为劝谏君王,师旷与邹忌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当堂检测】一.词类活用(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闻寡人之耳者()二.特殊句式(1)词所谓战胜于朝廷()(2)王之蔽甚矣()【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我的不足:【知识链接】设喻说理: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测的道理。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
【课后精练】中考链接书谢御史【清】吴敏树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
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
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第22课时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导学案
第22课时《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导学案【学习目标】【重点】辩证否定观【难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知识梳理】(P75-—77)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P75—76)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1)内涵(2)特征①② (3)实质2、方法论要求:自觉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P76—77)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1) 原因①②③ (2) 内涵①②③ (3)方法论要求①②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关系:①②【合作探究】认识手机篇:第一代手机(1G)——俗称“板砖”或“大哥大”,80年代末移动通讯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代手机新贵,最高售价曾达到3—4万元。
其具有体积大、重量重、携带不便、功能少,但可作防身之用。
第二代手机(2G),其特点:支持多媒体短信;和弦铃声,个性化铃声;支持E-Mail;照相功能;收音机功能。
第三代手机(3G),其特点: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从三代手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手机方便了人与人的联络,移动通讯是发展的趋势。
从第一代手机的外形笨重,功能简单,到第二、三代手机不断改进外观,增强手机功能。
随着人们需要逐渐走向多元化,从功能手机到短信、到多媒体,到互联网应用,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外形越来越时尚。
(1)“大哥大”有优点吗?为什么“大哥大”后来被淘汰?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如果没有第二、三代手机对第一代手机的外观和功能的突破,就不会有今天手机的发展。
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3)从三代手机的发展历程,3G手机就是吸收1代,2代手机中的有用成分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这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4)结合三代手机的发展历程,手机是如何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的?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思考判断】(1)扬弃即抛弃。
(2)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二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结合课下注释和交流讨论能翻译后三段,记住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虚词及古今异义词。
2.通过分析邹忌和齐王的人物形象,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由故事总结人生哲理。
【课前反馈】【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2.原文理解性默写A.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B.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C.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新知探究一.解释下列划线重点字词1.诚知..美于徐公.. 2.皆以3.地方.. 4.左右..5.莫不.......私王 6.王之蔽甚矣7.善. 8.乃.下令9.面刺.... 10.谤讥11.于市朝... 12.闻.寡人之耳者13.门庭若市......... 14.时时而间进15.期年.. 16.虽.欲言二.翻译下列句子。
1.皆以美于徐公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6.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综合提升细读文章后两段,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3.通过整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4.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归纳齐王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学到什么?【当堂检测】一.古今异义二.翻译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皆以美于徐公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我的不足:【知识链接】邹忌(约前385-前319)战国时齐国大臣。
齐威王立志改革,思贤若渴。
他鼓琴自荐,被任为相国,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监督官吏,严明赏罚,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
推行的改革,使齐国国力渐强。
时势造就英雄,邹忌有才华有才干,大度颇有君子风范.是齐威王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持政,出谋划策.后孙膑、田忌威望提高,邹忌因担心相位不稳而置田忌于死地。
第22课(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出示课题(设计意图:以图片的形式引出课题,直观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出示蝴蝶引导观察:小毛虫就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五彩斑斓的蝴蝶竟是由笨拙的小毛虫变的。
那小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一起去揭开这个秘密吧!2.板书课题:(板书:22 小毛虫)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既能学会本课的生字,又对学习方法有所总结,又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1.在朗读中认读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熟悉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明确要求:这篇课文一共7个自然段,现在请几名同学来为大家读一读课文,一人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谁读的又准确又好听。
(3)分组比赛诵读比赛诵读要求:接下来我们将全班分组进行读文比赛。
首先分为男女生两大组,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比一比谁读的更好。
接着我们分为左右两大组,再来比一比。
(4)齐读课文。
齐读要求: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请大家一起拿起书,大声地齐读一遍课文。
(5)听范读课文,请同学们看着书认真听。
请大家把不认识的字或难读的句子读一读、记一记,再想一想能不能解决自己刚才的疑问。
2.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昆虫可怜挪动仿佛整个尽管任何抽丝纺织编织竭力怎样规律等待挣脱布满愉快绒毛消失强调:挣脱的“挣”翘舌音,后鼻音,四声挪动的“挪”鼻音。
3.交流识字方法:①多音字:尽尽(jǐn)管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没有取得第一名,但大家都尽(jìn)力了,所以没有遗憾。
②偏旁归类识记:与丝织品有关;与心情有关;与动作有关。
③形近字对比识记:竭—喝昆—屁仿—纺挣—筝规—观4.识字游戏。
学习任务二品读课文,感受主题(设计意图:找出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的三个阶段,提取出关键词语,为学生复述故事奠定了基础。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一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演练,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第一段。
2.通过结合课下注释、参考书和交流讨论能翻译第一段,记忆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
3.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课前反馈】【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昳.丽()朝.服()窥.镜( ) 吾孰.与徐公美( )间.进( ) 期.年()谤讥..( ) 皆朝.于齐(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采用录音泛读、自由读、展示读等多种方式。
朗读时,新知探究一.解释下列划线重点字词1.邹忌修.八尺有余2.修八尺有.余3.而形貌..昳.丽. 4.朝服..5.窥.镜6.美甚..7.复问.. 8.其.妾9.旦日.. 10.问之.客曰11.不若.. 12.孰.视之13.孰与.. 14窥镜而.自视15.又弗如远甚.... 16.暮寝..而思之17.私我.... 18.美我二.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4.忌不自信5.孰视之,自以为不如;6.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综合提升】整体把握:可以把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1)文章结构(2)主题(3)细读文章第一段: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
这件琐事是什么?(即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2.由于感情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语气有差别。
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3.邹忌思考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当堂检测】一.古今异义4.邹忌修八尺有余修:古:今:二.词类活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三.特殊句式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忌不自信()【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我的不足:【知识链接】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原是没有小标题的,本文的题目为编者所加。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陈涉世家》导学案(教师版)
第22课《陈涉世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史记》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虚词,把握其意义和用法。
2.理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明确起义的原因和经过及其历史的必然性。
3.学习陈涉少有大志、壮有所为,树立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1.理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明确起义的原因和经过及其历史的必然性。
2.学习陈涉少有大志、壮有所为,树立远大理想。
【学习过程】背景介绍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
到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领导了大泽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给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秦速亡,使秦始皇构想的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了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代替。
第一课时(一)必备知识1.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作品介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
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创了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书: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
(2)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3)本纪: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4)世家: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5)列传:帝王诸侯以外其他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2课《雨后》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22 雨后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领略雨后的美景,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感悟法。
预习作业:自读课文,标出段落;查字典了解字义。
教具准备:课文课件、图片、生字卡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一、创设教学情境,唤起生活经验1、上课一开始,多媒体展示雷雨前后的场面,并配有刮风、下雨、打雷的声音。
2、教师问:“夏天,一场雷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夏天,一场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池塘里水满了,明晃晃的,像一面大镜子,碧绿的荷叶上晶莹的水珠滚来滚去。
青蛙在大声地唱歌,蜘蛛在树杈上忙着织网。
家家户户打开门窗,大人们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孩子们一溜烟地跑出家门,尽情地玩耍起来。
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孩子们玩耍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雨后》。
”教师板示课题。
4、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我们学习诗歌时首先要做哪些预习准备?”生说,师总结:要先读通课文,再查字典了解字义,勾出不理解的词语。
5、谁有兴趣来读读课题?(指名读,齐读)6、想知道诗里写了些什么吗?那就赶快去读一读吧!二、营造乐读氛围,激发自主阅读1、乐读的第一步:(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请你们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可以,两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
遇到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还要把句子读通顺。
不会的可以请教同学、老师。
哪个小朋友读得特别好,等一会儿请他当小老师领大家读。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树梢、赤脚、使劲、溅、糟糕、兴奋、发射、短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比读、打乱次序开火车读。
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2课《初冬》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三)第三自然段: 1.师生分别读一遍,然后比较读的情况。 2.指名谈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词语。 3.看电脑演示,体会:发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读。 (四)小结: 1.课中练习:让学生口头练习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淡淡的光。 进行评价: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望不见 )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看不清 )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发出 )淡淡的光。 2.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理解词句时,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在读书读 报时遇到读不懂得词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 做这些事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读懂了。
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 指导学生学会难字:初、茫、塔、厚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 2.教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季节的特点?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 全班齐读课题。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刚刚过去, 你们一定有许多经历想告诉大家,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畅谈发生在寒假生活中的故事。从中选择一件印象最 深的事写成一篇作文。
(板书作文题:话说寒假生活) 二、审题 (一) 看了习作题目后,有什么问题没有? 引导学生弄清: 1.什么是寒假生活?(寒假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2.什么是话说?(不拘形式,随便谈) 小结:话说寒假生活,就是要写我 们在寒
第22课《寓言四则》(1)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寓言四则》导学案(1)学习目标1、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其寓意。
2、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1、把握寓言的艺术特色。
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健全的人格。
3、揣摩寓言故事中巧妙、合理的想象,通过分析寓言故事的情节,领悟其中所蕴涵的道理,体会寓言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爱慕.()赫.拉( ) 宙.斯( ) 庇.护( ) 粘.住( )2、根据文意,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饶头:。
庇护:。
爱慕:。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5、填空。
①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通常用拟人化的________作主人公,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
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________》,作者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________。
二、自主学习1、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
B.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
C.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
2、蚊子第二次吹喇叭的原因是()A.有意气一气狮子,再一次从精神上征服狮子。
B.得胜后骄傲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胜利。
第22课 《梦回繁华》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22课《梦回繁华》预习导学案1.明确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顺序,梳理“繁华”具体表现。
(重点)2.体会文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领略说明文语言的典雅美。
(重点)3.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毛宁,浙江舟山人,1975年12月出生。
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
研究领域:艺术史及艺术理论。
开设课程:中外美术史、现代设计史、中外建筑史、美术鉴赏、建筑赏析。
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梦回繁华》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该书选取中外各个民族、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传世经典绘画作品,由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进行讲解、评析,资料翔实,语言深入浅出。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风俗画,生动记录了我国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既是当年繁荣的见证,又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3.文题理解《梦回繁华》是一篇介绍我国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画作《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
文题指明了本文要说明的内容不是现在的繁荣热闹的景象,而是北宋时期的繁华热闹的景象。
作者在用文字介绍这幅画作的时候并没有从绘画技巧的角度作过多的介绍,而是扣住这幅画作所描绘的现实内容,将画作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汴梁都城的“繁华”尽量表现出来。
4.《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风俗画,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记录了我国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画中有人物500多个,牲畜60多匹,船只20多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余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十分恢宏。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导学案教学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导学案教学案22.窗前的气球学习目标:1.认识7个字。
会写8个字。
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学习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友谊。
初步感受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述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学习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新课。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1)利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学习科、亚、呆。
(2)识字与识词结合,鼓励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3.指导写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朗读感悟1.出示思考题(1)床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2)同学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3)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些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找到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全班讨论:(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科利亚孤独、无奈。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的指手画脚”这两句话的感情。
(3)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
四、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22课《陈涉世家》(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册
22《陈涉世家》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
2.熟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注重选材取舍的写法。
3.了解陈胜、吴广在反对秦王朝暴政中的作用,体会司马迁对人物的评价。
【重难点】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
2.熟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注重选材取舍的写法。
【课前预习】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
字,夏阳人。
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
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
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圣上,获罪下狱,被处宫刑。
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
2.作品简介《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
叙述了从到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
被鲁迅誉为“”。
《史记》中的“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3.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译文】4.解释下列文言词语的意思。
【一词多义】(1)少:陈涉少时()吾闻二世少子也()(2)然: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3)等:公等遇雨()等死()(4)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5)数:扶苏以数谏故()卒数万人()(6)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书()【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2)为天下唱.()(3)固以.怪之矣()(4)将军身被.坚执锐()【词类活用】(1)陈胜王.()(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3)狐.鸣呼曰()(4)忿恚..尉()(5)将军身披坚.执锐.()()【古今异义】(1)尝.与人佣耕(古义:;今义:)(2)苟.富贵,无相忘(古义:;今义:)(3)楚人怜.之(古义:;今义:)(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古义:;今义:)(5)固.以怪之矣(古义:;今义:)(6)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7)吴广素.爱人(古义:;今义:)(8)并.杀两尉(古义:;今义:)(9)借第.令毋斩(古义:;今义:)(10)与皆来会计..事(古义:;今义:)【重要虚词】(1)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陈胜佐之()③然足下卜之鬼乎()④辍耕之垄上()(2)于①祭以尉首()②以激怒其众()③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④扶苏以数谏故()⑤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⑥固以怪之矣()⑦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为①若为佣耕/项燕为楚将/吴广以为然()②为屯长/自立为将军/功宜为王/乃立为王()③为坛而盟()④号为张楚()⑤为天下唱()⑥士卒多为用者()【特殊句式】(1)省略句①守丞死,乃入据陈()②广以为然()③上使外将兵()④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2)判断句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吾闻二世少子也()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被动句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小毛虫教案讲课稿二年级语文下册22课
小毛虫教案讲课稿二年级语文下册22课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5. 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
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1. 理解词语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斓等词语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
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
只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
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怜、竭是三拼音节;怜的声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2)检查朗读①指名开火车读。
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3.学生汇报交流。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寒冷的冬天过去,春天来了,到处生机勃勃。
你听,小昆虫们正在开音乐会呢,谁能看图说说当时的情景啊?2.学生介绍图上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一阵轻松:轻松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会轻松了呢?找出“我”的言行。
2、思考:假如你是文中的老奶奶,当你看到小男孩写来的信和送来修窗户的七美元时,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
3、朗读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
【整理学案】
【学法指导】结合语句情景想象
【自主学习】通过资料查找列宁在姑妈家打破花瓶的故事,并思考你从中学会到了学会。
【合作探究】1、感悟相关句子
(1)开心:想像扔石头开心、有趣的场面,想象当时“我”和小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重点练读:我么你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2)害怕:想象当“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时”的表现。“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体会当时我们的心理活动。
【达标测评】
1、生活中你做错了事,你会怎么做呢?
2、“我”写给老奶奶的便条是什么,请接着写完。
3、课文如果往下继续发展,你想想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二年级语文导学案(共பைடு நூலகம்)
执笔:周旭慧审核:审批:学案编号:
课题:22、我为你骄傲课时:第3课时授课人: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1、1、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讲讲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写便条。
【以学定法导学并进】
【导学难点】
【导课】
【课内自学】
【组内合学】
【组际研学】
【巩固拓学】
【导学重点】感悟相关句子的意思
【知识链接】轻诺必寡信。——《老子》
民无信不立。——《论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深刻不易。——《袁氏世范》
尽量宽恕别人,而不要原谅自己。----(古罗马 贺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