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模板】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新一代高品质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发,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1.推荐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完成人、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相关栏目均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
项目针对适应复杂重载环境下的新一代高品质沥青及混合料设计理论和方法、新材料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如下:1.揭示了高劲度沥青胶结料、级配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全面均衡提升混合料性能的规律,建立了适应特殊荷载环境下的高劲度沥青混合料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基于高劲度胶结料性能的混合料设计参数选择方法和性能评价标准,发明了针对不同特殊荷载环境下的典型铺装结构。
2.提出了“先模量梯级升级,后改性”的胶结料性能综合提升技术,建立了复杂重载环境条件下高劲度沥青胶结料技术体系,发明了综合性能优越的系列宽工作域硬质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新型高劲度耐久性沥青混合料。
3.开发了高劲度沥青规模化工业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流程,提出了高劲度沥青生产均匀性控制技术和施工温度确定方法,形成了高劲度沥青胶结料及其混合料生产、施工与质量控制的成套技术,实现了严酷荷载环境作用下沥青铺装耐久性设计与工程应用。
相对于国内外同类技术,成果实现了新一代高品质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发、设计与规模化应用,拓宽了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技术领域,科技创新性显著,成果广泛应用于长大纵坡道路、大容量公交专用道与港湾、港区公路与港口专用道、重载桥面铺装及机场跑道等,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极大降低了道路工程的运营维护成本,推广应用前景显著。
项目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照山东省科学技术授奖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201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公益类)。
2、推荐专家意见: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的山东公路学会秘书长杨永顺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研究院孟书涛研究员基于对项目内容的了解,认为该项目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有关推荐条件和标准所规定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奖条件,所填推荐意见客观、真实,本人同意作为该项目的推荐专家予以公布,其推荐意见如下:1.杨永顺专家推荐意见:该项目针对传统沥青胶结料与混合料无法满足复杂荷载作用下特殊道路(如长大纵坡公路、大容量公交专用道与港湾、港区公路与港口专用道、重载桥面铺装及机场跑道等)使用需求及单一模量提升技术手段的不足,通过系统研究攻关,取得了系列显著研究成果,发明了适应复杂荷载环境的典型铺装结构,实现了新一代高品质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发、设计与规模化应用,拓宽了沥青路面材料的应用技术领域,实现了研究成果的工程推广应用。
山东科学技术奖各专业学科评审组评审范围简表组别代码评审组
电力专业
评审组
热工工程技术、动力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发电及电站工程、输配电工程、电网及电力系统、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电工专用设备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矿山电气工程。
114
建设专业
评审组
土木建筑工程勘测、土木工程结构技术、土木建筑结构、土木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地下建筑、建筑艺术与古建筑、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工程地震技术、市政工程、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排水工程。
111
金属材料
专业评审组
金属材料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冶金原料与预处理技术、冶金技术、钢铁冶炼技术、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金属材料加工制造工艺、冶金工业专用工艺设备制造技术、冶金过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冶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冶金铸、轧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
112
机械专业
评审组
机械设计、机械零件及传动技术、机械设备振动、噪声与寿命、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刀具技术、机床技术、通用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通用机械零部件制造技术。
103
水产专业
评审组
水产品种选育技术、水产增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水产饵饲料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技术、水产捕捞技术、养殖水体生态管理与保护技术、水产保护技术、水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水产工程技术、水产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
104
电子通讯与计算机技术专业评审组
电子技术、真空电子技术、电子元器件与新型电子元件、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技术、电子专用材料技术
108
纺织专业
评审组
纺织科学技术基础、纺织材料、纤维加工技术、特种纺织纤维加工技术、纺织技术、染整技术、服装技术、纺织专用机械与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201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典型气候区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应用二、项目简介本项目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原则,立足典型气候区实际情况,本着“政策引导与技术支持并进”、“绿色建筑全寿命期闭环管理”、“单体绿色建筑向区域化发展”的目标,研究了绿色建筑全寿命期技术指标体系及高质量区域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图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评价、改造提升各个环节出发,建立了完善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国绿色建筑全寿命期整套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主要创新点如下:1、构建了基于典型气候区及区域特点的绿色建造技术体系。
发明了水泥土复合桩等典型绿色建造技术,创新了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技术,构建了覆盖管理、施工、评价的绿色建造技术体系。
2、创新了绿色建筑运行及维护关键技术。
首次构建了绿色建筑综合效能调适体系,研究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绿色运行调试方法和技术体系,实现了同运行管理相结合的具体技术方法;提出了调试阶段和流程,建立了机电系统调适体系,提出低成本/无成本绿色运行维护管理技术,创新了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
3、创新了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数据监测和评估技术。
研发了采用ARM9芯片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核心处理器以及基于.NET平台研发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测软件。
4、首创了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关键技术体系。
创新了适宜典型气候区绿色建筑全寿命期的关键技术指标体系,在全国首次创建了建筑全寿命期各环节技术标准,编制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涵盖规划、设计、图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改造提升、性能评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5、创新了绿色建筑高质量区域化发展关键技术指标体系。
通过定性研究影响生态城区(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重要因子,横向对比分析国内外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镇)建设技术指标,结合定量的计算,采用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创建了适合典型气候区绿色生态城区(镇)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指标体系和建设实施验收指标体系。
省技术发明奖提名书【模板】
XX省技术发明奖提名书(2020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XX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二、提名意见(适用于提名单位)二、提名意见(适用于提名专家)(限1页)四、主要技术发明1. 主要技术发明(限5页,但不少于3500字)2.技术局限性(限1页)五、客观评价(限2页。
围绕技术发明点的首创性、先进性和技术价值进行客观、真实、准确评价。
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比较,相关部门正式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鉴定结论,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
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六、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应用情况(限2页,请依据客观数据和情况准确填写,不做评价性描述)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2.近三年经济效益单位:万元人民币3.社会效益(限600 字)承诺:①本项目所列知识产权符合提名要求且无争议。
②上述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用于提名XX省技术发明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③如该项目获奖,则上述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不得再用于申报除国家奖之外的其他任何科学技术奖。
④如因上述事项引发争议,将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一完成人签名:(适用于外籍完成人)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十、主要技术发明支撑材料十一、附件一、必备附件1.“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前3项2. 应用满2年的佐证材料3.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4.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及情况汇总表(模板附后)二、其他附件1. 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佐证材料2. 其他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XX省技术发明奖提名书》填写要求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一、《XX省技术发明奖提名书》是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依据,原则上应由提名者提供,以第三人称表述。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1•【字号】鲁政发[2012]44号•【施行日期】2012.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鲁政发〔2012〕4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严格评审,省政府决定:授予程林教授、赵振东研究员2人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激素调节”1项成果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新型激光束和激光器件及其波前检测和成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等7项成果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中国边缘海沉积矿物学的研究”等6项成果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授予“海洋生物蛋白资源制备系列功能寡肽和功能蛋白技术与应用”等2项成果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稀土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发电系统稳压控制技术及应用”等7项成果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开放空间高含硫天然气管线泄漏激光在线监测系统”等4项成果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等38项成果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苹果采后增值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169项成果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家庭媒体中心的研究与产业化”等265项成果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授予法国费尔南德·彭斯博士、美国邢明照教授2名外国专家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再创新业绩。
全省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获奖科技人员学习,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务实,积极作为,潜心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山东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
2022年山东科学技术奖申报工程公示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工程公示一、工程名称: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损伤理论、控制方法及工程应用二、申报奖种: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三、主要完成人:韦金城、王林、马士杰、余四新、韩文扬、付建村、孙强、任瑞波、程钰、胡宗文、赵海生、胡家波主要完成人的奉献及曾获奖励情况:1、韦金城:高级工程师,参与制定工程总体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提出并验证了以损伤率指标和疲劳方程联合表征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和结构疲劳损伤模型,行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控制疲劳设计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完善和开展了永久性〔长寿命〕路面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开裂及其损伤开展规律,提出了确定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疲劳损伤状态下结构有效承载力的方法及半刚性基层结构开裂损伤的现场诊断方法;提出了基于动态拉伸抗裂和极限应变指标的既有损伤半刚性基层上加铺结构抗裂设计指标和参数,形成了专用设计方法,提出并验证了集排水、抗裂于一体,可快速施工、无需养护的耐久性路面维修结构;提出了兼顾强度、建设缩裂、减少离析和增强抗疲劳性能的骨架密实型水泥或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提出了半刚性基层材料双层连续摊铺,一次成型施工工艺。
“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2022-J-223-2-02-R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年,第6位;“永久性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 JB2022-1-12-6,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第6位。
2、王林:研究员,工程总负责,制定工程总体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
提出了以损伤率指标和疲劳方程联合表征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和结构疲劳损伤模型,完善和开展了永久性〔长寿命〕路面设计方法,实现了大规模工程应用;系统研究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开裂及其损伤开展规律,提出了确定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疲劳损伤状态下结构有效承载力的方法及半刚性基层结构开裂损伤的现场诊断方法;提出了基于动态拉伸抗裂和极限应变指标的既有损伤半刚性基层上加铺结构抗裂设计指标和参数。
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模板
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模板
一、申报理由
本申报书旨在申请XX年度XX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以表彰我们在XXX 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本成果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特此申报。
二、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XXX
项目负责人:XXX
项目组成员:XXX、XXX、XXX等
项目起止时间:XXXX年XX月-XXXX年XX月
三、研究内容及成果
1. 研究内容
(1)项目背景与意义
(2)研究目标与任务
(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研究过程与实验设计
2. 成果与创新点
(1)主要成果
(2)创新点及技术突破
(3)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与评估3. 知识产权状况
(1)专利申请情况
(2)论文发表情况
(3)著作权申请情况
(4)技术转让与实施情况
4. 经济社会效益
(1)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与推动作用(2)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3)对国家安全与战略的影响
5. 成果推广与应用前景
(1)成果推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2)应用前景与潜在效益预测
四、项目评价与专家意见
1. 专家评审意见书
2. 用户使用报告及反馈意见
3. 同行专家或机构对项目的评价与认可证明材料
4. 获奖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
5. 项目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价报告
6. 项目审计报告及财务决算报告等材料。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提名书【模板】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提名书(安全生产类)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科普组序号:(适用于单位提名)(适用于专家提名)三、项目简介(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1.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2. 科技局限性(限1页)五、客观评价限2页。
围绕创新性、应用效益和经济社会价值进行客观、真实、准确评价。
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比较,国家相关部门正式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鉴定结论,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
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六、应用情况和效益1.应用情况(限2页)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限2页)承诺:上述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用于提名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未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及其他省(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使用。
第一完成人签名:十、附件一、必备附件1.“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前3项2. 应用满两年的佐证材料3.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4.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及情况汇总表(模板附后)二、其他附件1. 应用情况和效益佐证材料2. 其他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填写要求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是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依据,原则上应由提名者提供,以第三人称表述。
提名意见、项目简介、客观评价必须由提名者客观、如实、准确作出;主要科技创新、应用推广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目录,以及主要完成人情况、主要完成单位情况等客观内容及其证明材料可以由被提名的项目完成人、完成单位提供,但提名者要对有关内容认真严格审查,并承诺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申报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公示材料
申报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黄河中下游粉土工程特性与路基长期性能保障技术二、推荐单位意见:黄河冲淤积土占山东省总面积的34%,该项目面向黄河中下游道路建设中存在的环境负荷重、能源效率低、资源瓶颈制约等共性问题,以黄河冲淤积粉土特殊性能判识与表征为基础,经过10多年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和大规模的工程应用,构建了黄河冲淤积地区粉土特征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打破了目前相关研究碎片化、关键科学问题未突破的现状,为黄泛区路基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黄河冲淤积地区地基工后变形控制和路基填筑和长期性能维护8项技术,研发了全寿命周期黄河冲淤积粉土路基全方位安全监测、诊断与预警系统。
形成了一整套黄河冲淤积粉土路基长期性能保障技术体系。
项目攻克了黄河冲淤积地区粉土路基长期性能保障的技术难题,成果应用于荣乌高速、青银高速等26条新建和拓宽高速公路工程,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5091.9万元。
对照201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条件,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推荐该项目申报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本项目所属领域为交通运输工程。
黄河中下游的频繁泛滥形成了广袤的黄河冲淤积平原,仅在山东就占国土面积的34%。
在该地区建设高速公路面临优质填料匮乏和生态脆弱两大挑战。
作为不良的筑路材料,黄河冲淤积粉土毛细作用和冻敏性强烈,水稳定性、抗冲刷性以及动稳定性差。
传统的路基修建技术使得路基的长期性能得不到有效保障,持续的“桥头跳车”和反复的路基翻浆和边坡滑塌等工程恶疴严重影响了道路的安全运营和快速畅通。
本项目以黄河冲淤积粉土特殊性能判识与表征为基础,以适应黄河冲积平原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地质地理环境为重点,以提升该地区粉土路基长期使用性能为目标,在多项国家基金和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下,经过10多年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形成了黄河冲淤积粉土路基长期性能保障技术体系。
项目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基于自主研发的现场交通荷载模拟装置,揭示了交通荷载作用下黄河冲淤积粉土物性变异规律和液化翻浆机制,提出了交通荷载引起的长期累积沉降现场预测方法,建立了冻融循环引起的动强度损伤演化模型;通过大型模型试验揭示了粉土路基毛细上升引起的路基土强度衰变规律,以及粉土路基边坡冲刷淘蚀机制。
2023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公示模板
XX单位提名2023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辽科奖办发〔2024〕1号)的规定,现将XX单位申报2023年度辽宁省科技奖励评审项目予以公示。
自即日起7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排序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XX单位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
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联系单位:XXXXXXX
通讯地址: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
附件:XX单位提名2023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
X单位(盖章) 2024年x月x日
附件:
X单位拟申报的2023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
(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参考格式。
不同奖种,应根据提名书要求自行调整公示内容)。
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
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3月编制说明为做好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我办编制了《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旨在帮助提名单位(专家)和被提名人、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了解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书、提名书附件材料格式和提名报送要求。
请提名单位(专家)和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在提名和填报过程中,认真按照《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制实施办法》、本手册及其他关于奖励提名工作的有关要求,做好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提名和报送工作。
提名书格式以山东省科技奖励系统中发布的版本为准。
如在使用过程中对本手册的内容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省科技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联系。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二〇一九年三月目录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 ..................... - 1 -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提名书 ......................... - 2 -山东省自然科学奖提名书 ............................ - 16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提名书 ............................ - 38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 - 59 -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书 .................... - 83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评审组评审范围......... - 96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企业科技创新类)提名评审补充说明.- 98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技术标准创新类)提名评审补充说明- 100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事一议”项目说明............ - 102 -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基本条件............. - 104 -提名山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要求 ................. - 106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 - 107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应用证明(样表).............. - 110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样表) ....................... - 111 -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样表) ................. - 112 -党组织同意函(格式) ............................. - 113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提名书(2019年度)一、被提名人基本情况三、工作简历四、被提名人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五、被提名人论文或专著发表情况六、被提名人论文或专著被引用情况七、被提名人曾获奖励情况九、被提名人工作单位意见十、主要附件目录1.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或专著2.他人引用的代表性引文或专著3.知识产权证明4.重要获奖证书5.其他证明十一、主要附件《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提名书》填写说明《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提名书》是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严格按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名通知和提名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全面填写,否则作为形式审查不合格项目,不提交当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
2018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
2018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损伤精确诊断与耐久保持关键技术二、提名单位意见:提名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完成人、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相关栏目均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
项目针对公路沥青路面损伤诊断与维护技术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开展沥青路面裂纹形成及裂纹扩展行为研究,预估路面结构两阶段疲劳寿命,并从路面损伤诊断和绿色改造和路面结构性能保持等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
关键技术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采用三维雷达检测路面结构损伤状态的“共中点法(CMP法)”,开发了相应的三维雷达数据自动处理软件,实现了道路病害的自动分类、诊断,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评价可靠性。
(2)根据我国近20条高速公路历年的FWD检测数据、养护历史数据以及交通轴载和道路建设资料,建立了半刚性基层各结构层承载力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
提出了分层弯沉盆确定老路面结构层模量参数的方法,提高了路面结构层参数反算结果的可靠性。
综合理论弯沉盆与实测弯沉盆的检验结果,用大量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不同弯沉盆参数评价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面层、基层、底基层和路基的有效性。
(3)提出了基于累积弯沉总和法的路面结构损伤程度相似段落划分方法,为路面结构维修分段设计提供了依据。
提出了既有道路轴载谱快速测试和标定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检测分析系统,为路面结构加铺设计分析提供了交通参数。
(4)提出了基于排水抗裂功能沥青混合料和冷再生混合料的路面绿色改造关键技术,明确了重载作用下相应改造路面结构典型组合,提出了相应功能材料设计和施工方法,提出了保持路面结构长期性能的加铺时机和技术。
三、项目简介:众所周知,路面设计之目的在于通过路面结构合理组合、路面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和路面排水设计等确保路面在寿命周期内有足够的承载力和良好的使用性能,以满足交通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一、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Dirac费米子体系纳米结构的电子性质研究2 申报奖种:山东省自然科学奖3 申报等级:二等奖二、提名单位意见陈丽教授及其合作者以第一性原理研究Dirac费米子体系纳米结构的电子性质。
研究不同的二维Dirac材料(六角结构的石墨烯等)的相互作用、应变效应、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
澄清了这些二维Dirac材料的各种相互作用对其体系电子结构和纳米结构边缘电子态的影响规律。
发展了能用于高灵敏的电子器件的材料体系,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与本项目相关的论文发表在国际重要期刊《Carbon》、《Nano Lett.》、《Phys.Rev.B》、《Appl.Phys.Lett.》和《ChemPhysChem》等。
相关研究工作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并对所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论文单篇SCI引用次数高达94次,其中SCI他引次数高达73次。
8篇论文影响因子共计39.258,SCI引用总次数293次,其中SCI他引次数共计229次。
对照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合作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
三、项目简介Dirac费米子体系如石墨烯和二维拓扑绝缘体的物理性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应变效应、吸附效应和电场效应等引起电子结构变化机理的澄清,将为Dirac费米子体系纳米结构在电子器件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基础和指导。
由XX大学和XX 大学合作,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Dirac费米子体系纳米结构的电子性质研究。
1.二维Dirac材料薄膜拓扑性质的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针对其薄膜外延生长在衬底上引起的晶格失配和界面电荷转移的影响,用应变和垂直的电场系统模拟衬底作用,研究原子吸附和电场对Bi、Sn和As膜的拓扑性质的调制。
研究表明无氢原子吸附的双层Bi(111)薄膜是二维拓扑绝缘体(具有鲁棒性),氢原子边界吸附使费米速度增加1个数量级,狄拉克点可从布里渊区边界移到布里渊区中心,边界态的空间分布是未吸附时的两倍,发现了稳定的大带隙二维Dirac材料,澄清了二维Dirac材料各种相互作用对其体系电子结构和纳米结构边界电子态的影响规律。
2.石墨烯缺陷导致磁性研究针对石墨烯自旋简并,无法用于自旋电子器件的问题,我们在石墨烯中设计几种缺陷,其目的是引入磁性。
利用理论计算方法对石墨烯缺陷结构的电子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含有锯齿形纳米孔缺陷的石墨片是一类特殊的磁性材料,H 等原子在石墨烯和有Stone-Thrower-Wales(STW)缺陷的石墨烯吸附的研究给出了电子结构变化和磁性变化的机制,而且指明了石墨片体系磁性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
充分地理解了吸附石墨烯体系的原子结构、电子结构及其奇异特性,为基于石墨烯的气敏和磁敏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物理依据。
3.石墨烯界面性质研究石墨烯界面其优异的保护性能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我们研究证实石墨烯覆盖在α-Fe2O3薄膜上能够阻止氢损伤不锈钢,在压缩应变和拉伸应变下,其功函数均增大,这表明石墨烯涂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研究应变对功函数的影响有助于从根本上了解腐蚀行为。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石墨烯涂层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抑制腐蚀,即使在变形钢中也同样有效。
石墨烯与金属电极的接触电阻较高,影响器件性能。
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石墨烯纳米线和有机分子电导与长度的关系。
发现电导随长度的衰减不仅与能隙相关,而且与电子传导路径密切相关,研究揭示了石墨烯与不同金属接触时界面接触电阻的起源,对实验上如何选择石墨烯电子器件的基底材料或电极材料具有重要价值。
本项目先后得到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相关的8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其中有《Carbon》、《Phys. Rev. B》和《Appl. Phys. Lett.》等。
论文单篇SCI引用次数高达94次(他引次数73次),8篇论文共计SCI引用次数293次(他引次数229次)。
四、客观评价本项目以Dirac费米子体系纳米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体系的相互作用、应变效应、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分别就各项成果进行评论引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1) 代表性研究论文1 【Li Chen,* Z. F. Wang, and Feng Liu, Robustness of two-dimensional topological insulator states in bilayer bismuth against strain and electrical field, Physical Review B 87, 235420 (2013)】关于对应力和电场下的二维双层Bi(111)薄膜的拓扑绝缘体性质的研究,被引用60次,他引45次。
Xiangkai Kong等人2017年在《Chem. Soc. Rev.》上发表研究论文《Elemental two-dimensional nanosheets beyond graphene》,文章中引用到“Chen等人研究了单个双层Bi(111)薄膜(BL-Bi)在应力和垂直的电场影响下的能带结构和拓扑边界态,模拟衬底作用引起的晶格失配和界面电荷转移的影响。
”(Chem. Soc. Rev. 2017, 46, 2127,附件9)。
(2) 代表性研究论文2【Li Chen,* Hao Hu, Yu. Ouyang, Hongzhe Pan, Yuanyuan Sun and Feng Liu,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of atomic adsorption on graphene with STW defects, Carbon 49, 3356 (2011)】关于原子吸附使STW缺陷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变化和磁性变化研究,被引用46次,他引35次。
布莱顿大学的Raymond L. D. Whitby 教授2014年在《ACS Nano》发表论文《Chemical Control of Graphene Architecture: Tailoring Shape and Properties》,该论文大幅引用了我们的研究结果“原子和石墨烯平面间的共价键导致了晶格应变,使得碳原子间的杂化从sp2改变为sp3,未配对电子的产生导致电子密度变化,化学键加强。
晶格应变将通过石墨烯局域结构的变化,导致石墨烯较大区域的结构变化”。
基于我们给出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的机理,Raymond L. D. Whitby教授的研究进一步强化了一个事实,即石墨烯结构的化学调控,可以调制石墨烯的性质,更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的研究结论(ACS Nano, 2014, 8, 9733, 附件10)。
(3) 代表性研究论文3【Li Chen, Decai Yu, and Feng Liu,* Magnetism in nanopatterned graphite film,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3, 223106 (2008)】关于含有纳米孔的石墨体系的磁性研究,被引用24次,他引14次。
XX大学的Zhirong Liu教授于2011年在《ACS Nano》上发表研究论文《Bandgap Opening in Graphene Antidot Lattices: The Missing Half》,该论文引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石墨烯上的反点晶格也影响平带和磁性质,而这导致了其在存储介质和自旋电子学方面的应用。
”(ACS Nano, 2011, 5, 4023, 附件11)。
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的Giesbers教授于2013年《Phys. Rev. Lett》上发表论文《Interface-Induced Room-Temperature Ferromagnetism in Hydrogenated Epitaxial Graphene》,文中“石墨烯的边界或通过氢原子与石墨烯相互作用,将会导致石墨烯呈现磁性”支持了我们的研究结论(Phys. Rev. Lett, 2013, 111, 166101)。
(4) 代表性研究论文4【Li Chen,* Changmin Shi, Xiaolong Li, Zhishan Mi, Chuan Jiang, Lijie Qiao,* Alex A. V olinsky, Passivation of hydrogen damage using graphene coating on -Fe2O3 films, Carbon 130, 19-24 (2018)】关于了α-Fe2O3薄膜表面的石墨烯对氢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用7次,他引3次。
XX大学的李晓刚教授于2019年在《Carbon》上发表研究论文《Superior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self-healable epoxy coating pigmented with silanzied trianiline-intercalated graphene》,该论文引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的单层结构,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阻隔性能,在抗腐蚀领域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涂层材料。
”(Carbon, 2019, 142, 164-176,附件12)(5) 代表性研究论文5 【Hongmei Liu, N. Wang, Jianwei Zhao,* Y. Guo, X. Yin, Freddy. Boey and H Zhang, Length-Dependent Conductance of Molecular Wires and Contact Resistance in Metal–Molecule–Metal Junctions. ChemPhysChem 9, 1416 (2008)】关于分子导线的电导随分子长度变化和接触电阻的研究,被引用94次,他引达到73次。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的Roald Hoffmann教授在2015年《ACS Nano》上发表研究论文《Exponential Attenuation of Through-Bond Transmission in a Polyene: Theory and Potential Realizations》(ACS Nano, 2015, 9, 11109, 附件13),文中高度评价了我们的工作,“刘等人发现了不同分子的电导衰减系数与分子结构的类型有关,共轭体系的电导衰减系数通常小于饱和烷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