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翻译小练习(附翻译解析与译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翻译小练习

(附翻译解析与译文)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

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注】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桀:夏桀,暴君。

(1)“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译文:

(2)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译文:

_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译文:

(2)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

而黜罚之矣。译文:

_

(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译文:_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

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邓哀王冲》) (1)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译文:

_ _

(2)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译文:_

(3)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一无所问。译文:

_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岑文本初仕萧铣。江陵平,授秘书郎,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与枢密。及迁中书令,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对曰:“非勋非故,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有来贺者,辄曰:“今日也,受吊不受贺。”辽东之役,凡所支度,一以委之,神用顿竭。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俄病卒矣。

(节选自《大唐新语》) (1)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

译文:_

_

(2)及迁中书令,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

译文:

_

(3)辽东之役,凡所支度,一以委之,神用顿竭。

译文:

_

高考文言翻译练习参考答案

1.解析:(1)这句话的翻译,可以从虚词入手,“之”取消独立性;“者”有指代义,相当“的人”;“今事君”,作定语。“事”古今异义,这里当“侍奉”讲。故“今之事君者曰”,可直译为“现在侍奉国君的人说”。“我能为君辟土地”,“为”字须先辨别虚实。从句法结构看,下文“辟”解为“开辟”作动词谓语,“为”则属虚词,“为”读wèi,解释为“替”,“为君”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我能为君辟土地”,则直译作“我能替国君开辟疆土”。“充府库”,承上文省略“我能为君”,“充府库”,实际是“使府库充实”,“充”属使动用法,灵活译作“充实府库”。

(2)首先,“道”与“仁”的理解,要调动阅读儒家经典的文化知识的积累,特别是有关孟子思想的知识积累,才能准确将其解释为“王道”与“仁政”。其次,“向”“志”“求”三个词均作谓语,实际是近义的,采用对文索义的方法,可以根据“求”这个已知,推知“向”与“志”那两个未知,灵活地译作“向往”和“追求”。第三,“富”是形容词,句中分别带宾语了,可见是活用。或使动,或意动,采用代入法,“富之”,“之”代国君,译作“使国君富”,通顺;“是富桀也”,译起来又复杂些,“桀”喻指“夏桀一样的国君”,“富”同上文属使动用法,“是”则古今异义属指示代词“这”,作句子的主语,此句译作“这是让夏桀一样的国君富有”。

可见,句子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虚词、实词、句法、修辞,乃至文化知识储备等等,都需要能够灵活运用。

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孟子说:“如今侍奉国君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开拓土地,充实府库。’——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想法让他富有,这等于是去让夏桀富有。(又说:)‘我能够替国君邀约盟国,每战一定胜利。’——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法让他武力强大,这等于是去帮助夏桀。从如今这样的道路走下去,不改变如今的风俗习气,即便把整个天下给他,也是一天都坐不稳的。”

2.解析:(1) 盖:承接上文,说明理由和原因,表确定语气,相当于“本来是”“原来是”。役:第一个“役”是名词,仆役;第二个“役”是动词,役使,驱使。非:表否定判断。而已也: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2)向使:连词,假如,假使。佣:雇佣。若:代词,你。直:通“值”,工钱。怠:怠慢。货:财物。黜:贬退。罚:处罚。补齐省略成分,即“(其)受若直……则(若) 必甚怒而黜罚之矣”。(3)势:情势。如……何:对……怎么样。达:通晓。得不……乎:固定结构,能不……吗,表反问。

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凡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职责吗?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役使百姓的。

所有在当地劳动吃饭的人,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来请官吏,是为了让官吏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