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翻译小练习(附翻译解析与译文)

合集下载

文言小语段翻译练习(附答案)

文言小语段翻译练习(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讲练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文言文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如上句中的:使─让;其─他们的;管─钥匙。

再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句中的“兵”、“利”、“战”、“善”、“赂”、“秦”等均为单音词,翻译时可分别改换为现代汉语双音词:兵器、锋利、作战、得法、贿赂、秦国。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捕蛇者说》)这一句中有几处省略,第一处翻译时不必补出,第二、三处则必须补上“那蛇”“草木”,否则就不连贯,甚至会产生歧义。

有的还要补出相应的关联词,使句意关系更加显豁、畅达。

另如: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1998年高考第21题)译文:(如果)您今日顺从了,(那么)明日就可以享受富贵了。

“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停顿、或是凑足音节、或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就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可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上例中的“人”、“我”、“北门”就是这样。

“调”,就是调整语序。

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韩非子-晋文公将与楚人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韩非子-晋文公将与楚人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韩非子-晋文公将与楚人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君其诈之而已矣。

”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文公曰:“善。

”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

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

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

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若所知也。

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

”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或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

凡对问者,有因问小大缓急而对也。

所问高大,而对以卑狭,则明主弗受也。

今文公问“以少遇众”,而对曰“后必无复”,此非所以应也。

且文公不知一时之权,又不知万世之利。

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安暇待万世之利?待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今日之胜,在诈于敌;诈敌,万世之利而已。

故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

且文公又不知舅犯之言。

舅犯所谓“不厌诈伪”者,不谓诈其民,谓诈其敌也。

敌者,所伐之国也,后虽无复,何伤..哉? 文公之所以先雍季者,以其功耶? 则所以胜楚破军者,舅犯之谋也。

以其善言耶?则雍季乃道.其“后之无复”也,此未有善言也。

舅犯则以兼之矣。

舅犯曰“繁礼君子,不厌忠信”者:忠,所以爱其下也;信,所以不欺其民也。

夫既以爱而不欺矣,言孰善于此?然必曰“出于诈伪”者,军旅之计也。

舅犯前有善言,后有战胜,故舅犯有二功而后论,雍季无一焉而先赏。

“文公之霸,不亦宜乎?”仲尼不知善赏也。

(选自《韩非子·难一》,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后汉书-杨震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后汉书-杨震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后汉书·杨震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

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

”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

”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

震上疏,丰等见震连切谏不从,遂诈作诏书,调发司农①钱谷、大匠②材木,各起家舍,役费无数。

寻有河间男子赵腾诣阙..上书,指陈得失。

帝发怒,遂收考诏狱,结以罔上不道。

震上疏救之曰:“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

今赵腾所坐激讦谤语为罪,与手刃犯法有差。

乞为亏除,全腾之命,以诱刍荛舆人之言。

”帝不省,腾竟伏尸都市。

会三年春,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遂共谮震云:“自赵腾死后,深用怨怼。

”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

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有诏遣归本郡。

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弘农太守移良承樊丰等旨,遣吏于陕县留停震丧,露棺道侧,道路皆为陨涕。

岁余,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朝廷咸称其忠,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注]①司农:官名,掌管政府钱谷之事。

②大匠:即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B. 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C. 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D. 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府:汉代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均可开府,称为三府;三府有招贤纳才的权力。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导语:高考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规律,成功将水到渠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80篇之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2、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考复习(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复习(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题【含答案及解析】

任务突破练13文言文翻译题一、(2021·广东普宁普师高级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衅社..,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①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管叔..之中。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乃践阼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

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收殷余民。

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

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

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②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以诫成王。

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

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

专题18 文言文翻译(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解析版)

专题18 文言文翻译(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解析版)

考点十八文言文翻译——突破高考第13题(解析版)第一组文段一: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岁奏计,则以大船载东南美货结纳当途,莫知纪极。

(2)本司以羡余钱买到数千斤,乞进入内。

(3)所贡余者,悉入私室。

溥晚年以贿败,窜谪海州,然自此遂为发运司岁。

(4)他物称是。

(一)(1)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

(2)我用节余的钱买到数千斤浙江茶,请求允许贡入内宫。

(3)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他都装入了私囊。

李溥晚年因为贿赂遭查处落败,被贬官流放到海州,然而他首开的茶贡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

(4)其他人都称道认为是正确的。

李溥为江淮发运使,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

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时,李溥利用奏事的机会,大肆夸赞浙江茶叶的美味精致,又说:“自来向皇宫进贡的,只有建州的饼茶,而浙江茶不曾成为贡品。

我用节余的钱买到数千斤浙江茶,请求允许贡入内宫。

”(他所调度的运茶船)直接从京城大门下的汴水道牵挽到城里,号称“进奉皇帝的茶纲”,有关部门都不敢盘查。

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他都装入了私囊。

李溥晚年因为贿赂遭查处落败,被贬官流放到海州,然而他首开的茶贡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

每当发运使入奏茶纲进京,长长的大船遮蔽河面,从泗州连行七日到达京城。

我出使淮南时,见有满载着货物准备入汴京的船只,曾设法弄到这些船只的货物单,上面虽写着“两浙笺纸三暖船”,其实所运送的其他贡物或私载的货物,都不亚于簿子上所登记的物品的数量。

文段二: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福由是等邪!何轻我宫人?”诏并按之。

(2)帝悟,寝不问。

(3)事隐太子、巢剌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

(4)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5)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二)(1)“难道威福出于李靖、王珪等人吗!为什么怠慢我的宫女?”下诏一并审讯查办。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洵《议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洵《议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洵《议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8分)议法古者以仁义行法律,后世以法律行仁义。

夫三代【1】之圣王,其教化之本出于学校,蔓延于天下,而形见于礼乐。

下民被其风化,务为仁义,以求避法律之所禁。

故其法律虽不用,而其所禁亦不为不行于其间。

至于汉、唐,其教化不足以动民,而一于法律,故其民惧法律之及其身,亦或相勉为仁义。

唐为《刑统》,毫厘轻重,明辩别白,附以仁义,无所阿曲。

但不能先使民务为仁义,使法律之所禁不用而自行如三代时。

然要其终,亦能使民勉为仁义。

而其所以不若三代者,则有由矣:政之失,非法之罪也。

是以宋有天下,因而循之,变其节目而存其大体。

比闾【2】小吏奉之以公,则老奸大猾束手请死,不可漏略。

然而狱讼常病多,盗贼常病众者,则亦有由矣:法之公而吏之私也。

而况法律之间又不能无失,其何以为治?今夫天子之子弟,卿大夫与其子弟,皆天子之所优异者。

有罪而使与氓隶并笞而偕戮,则大臣蒙耻而朝廷轻,故有赎焉,所以自尊也,非与其有罪也。

夫刑者,必痛之而后人畏焉;罚者不能痛之,必困之而后人惩焉。

今也,大辟【3】之诛,输一石之金而免。

贵人近戚之家,一石之金不可胜数,且不笞不戮,彼已幸矣,而赎之又轻,是启奸也。

夫罪固有疑,今有人或诬以杀人而不能自明者,有诚杀人而官不能折以实者,是皆不可以诚杀人之法坐。

由是有减罪之律,当死而流。

使彼为不能自明者邪,去死而得流,刑已酷矣;使彼为诚杀人者邪,流而不死,刑已宽矣:是失实也。

今也贵人近戚皆赎,而疑罪不与,莫若皆重赎。

彼贵人虽号为富强,苟数犯法而数重困于赎金之间,则不能不敛手畏法。

彼罪疑者,虽或非其辜,而法亦不至残溃其肌体;若其有罪,则法虽不刑,而彼固亦已困于赎金矣。

夫使有罪者不免于困,而无辜者不至陷于笞戮,一举而两利。

斯智者之为也。

(取材于《苏洵集》)注释:【1】三代:夏商周三朝。

【2】比闾:乡里。

【3】大辟:死刑,古代五刑之一。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句子。

(10分)咸宁二年冬十月,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

祜上疏请伐吴,帝深纳(接受,赞同)之。

而朝议方(正)以秦、凉为忧,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完成)大功耳。

”议者多有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占)七八。

天与(赐予)不取,岂非更(经历)事者恨(遗憾)于后时哉!(状语后置)”唯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帝意合,赞成其计。

四年夏六月,羊祜以病求入朝,既至,帝命乘辇入殿,不拜而坐。

祜面陈伐吴之计,帝善(认为……好)之。

以(因为)祜病,不宜数(多次)入,更(又)遣张华就(去)问筹策(筹算,谋划,策略)。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西晋灭吴》,有删改)(1)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译文:(2)以祜病,不宜数入,更遣张华就问筹策。

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句子。

(10分)神爵元年三月,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注),背畔(通“叛”)犯塞,攻城邑,杀长吏。

时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认为……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做将领)者?”充国对曰:“无逾(超过)于老臣者矣。

”上遣问焉:“将军度(估计)羌虏何如(怎么样)?当用几人?”充国曰:“兵难遥(在远方)度(预测),臣愿驰至(快马赶到)金城,图(绘地图)上方略(作战方略)。

愿陛下以属(托付,委托)老臣,勿以为忧。

”遣充国将(率领)之,以击西羌。

充国常以远斥候(侦察兵)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停止,扎营)必坚6使……坚固)营壁,尤(特别)能持重(行事慎重,谨慎稳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

遂(于是)西至西部都尉府,日(每天)飨(犒劳,慰劳)军士,士皆欲为用(为他所用)。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有删改)【注】杨玉,西汉时先零羌首领,初归附汉,被封为归义羌侯。

(1)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译文:(2)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四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四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

国珍开府庆元,求士为己用。

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

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

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

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

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

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

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

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

上怒,欲举兵诛之。

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节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1.掌握实词举、习、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今方氏欲举.大谋举:__________②不习.边事习:__________③莫.为计莫:__________2.掌握文言翻译基本方法(2)(2023新编,1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②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③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6)题。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今天下有二人之论:有安常习故,乐于无事之论;有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

乐无事者,以谓守祖宗成法,独可以因人所利据旧而补其偏以驯致于治此其所得也至昧者则苟简怠惰,便私胶习,而不知变通之权.,此其所失也。

喜有为者,以谓法烂道穷,不大变化则不足以通物而成务,此其所是也;至凿者则作为聪明,弃理任智,轻肆.独用,强民以从事,此其所非也。

(节选自《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七》)材料二:戊申熙宁元年二月乙卯,上谓文彦博等曰:“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

”彦博对曰:“譬如琴瑟不调,必改而更张..之。

”夏四月壬寅朔,诏新除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上曰:“方今治当何先?”对曰:“以择术为始,陛下每事当以尧舜为法。

”上曰:“卿可悉意辅朕,庶几同济此道。

”安石退而上疏,极言累世因循末俗之弊,且谓理财无法。

丙寅,命司马光看详裁减国用制度。

光登对言:“国家所以用不足者,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

”安石曰:“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

”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箕敛..以尽民财。

”安石曰:“此非善理财者也。

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二年二月庚子,王安石参知政事。

甲子,命安石别为司,名曰同制置三司条例,辛巳,光上言:“今士夫沸腾,黎民骚动,请罢制置三司。

”安石曰:“光好为异论,异论之人倚以为重,则是为异论之人立赤帜也。

”光曰:“安石性不晓事而愎,今条例司所为,独安石、韩绛、吕惠卿以为是,天下皆以为非也。

陛下岂能独与此三人共为天下耶?”三年三月甲午,光移书安石,请罢条例司,安石答书但言道不同而已。

书凡三返。

五月甲辰,诏:“近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本以均通天下财利。

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趣成效。

”光知言不用,遂乞判西京留守司御史台。

上乃从其请。

光自是绝口不复论新法。

(节选自《宋史全文·卷十一》)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1、李邕鉴真迹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

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欣然愿见。

萧故迟四旬日,未肯出也。

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

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

”遽令走出。

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

在坐者咸以为然。

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

”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封氏闻见记》【译文】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

两个人都住在南中。

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

”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

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

”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

”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

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模块一:翻译下列文言句子,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一)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

章和二年,(1)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①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

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

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训曰:“不然。

(2)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

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3)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

”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注】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

迷吾,部族首领。

(1)译文:(2)译文:(3)译文:(二)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

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

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1)“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数以此非诮高祖。

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2)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

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

(3)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

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文言文语段翻译(详解答案)

文言文语段翻译(详解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对,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言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练习(内容概括分析+翻译句子)(共11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练习(内容概括分析+翻译句子)(共11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片段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9·全国Ⅰ卷)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选项]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

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20·全国Ⅱ卷)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

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

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选项]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

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20·全国Ⅲ卷)永和末,多疾疫。

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2020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34文言翻译专练二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34文言翻译专练二含解析

天天练34 文言翻译专练(二)基础过关1.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

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

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

”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

两和懈怠.不信李悝。

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

此不信患也。

(选自《韩非子》.有删改)(1)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却没有民众前来。

于是重新申明号令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2)“要谨慎地戒备敌人.很快他们就要来袭击你们。

”像这样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

解析:(1)更令明号:重新申明号令。

(2)谨警:谨慎戒备。

旦暮:很快。

【参考译文】楚厉王有用来报警的鼓.和民众一起警戒。

有一天喝酒喝醉了.就错误地敲鼓.民众大惊。

楚厉王派人阻止民众.说:“我喝醉了和身边的人开玩笑就误敲了鼓。

”民众都散去了。

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却没有民众前来。

于是重新申明号令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解构真题引领规范[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辨别要求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译成现代汉语。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管子-桓公问管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管子-桓公问管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管子·桓公问管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材料一: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

”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

”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绝,而赦无罪,则仁广而义大矣。

”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

”公曰:“攻取之数.何如?”管子对曰:“毁其备,散其积,夺之食,则无固城矣。

”公曰:“然则取之若何?”管子对曰:“假而礼之,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

”公曰;“致天下之精材若何?”管子对曰:“五而六之,九而十之,不可为数。

”公曰:“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

”桓公曰:“吾已知战胜之器、攻取之数矣。

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管子对曰:“用货,察图。

”公曰:“野战必胜若何?”管子对曰:“以奇。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为其寡也?”管仲对曰:“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

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惧之以罪则民多诈,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

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

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节选自《管子·小问》)材料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选自《论语·为政》)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李牧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李牧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李牧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

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

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复请李牧。

李牧至,如故约。

匈奴数岁无所得。

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

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

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废司马尚。

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李牧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B.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C.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D.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战国七雄之一。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奉使-魏王赞其群臣而议其过》(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奉使-魏王赞其群臣而议其过》(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奉使·魏王赞其群臣而议其过》(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王赞其群臣而议其过。

任座进谏曰:“主君国广以大,民坚而众,国中无贤人辩士,奈何?”王曰:“寡人国小以狭,寡人独治之,安所用贤人辩士乎?”任座曰:“不然!昔者齐无故起兵攻鲁,鲁君患之,召其相曰:‘为之奈何?'相对曰:'夫柳下惠少好学,长而嘉智,主君试召使于齐。

’鲁君曰:‘吾千乘..之主也,身自使于齐,齐不听。

夫柳下惠特布衣韦带之士也,使之又何益乎?’相对曰:‘今使柳下惠于齐,纵不解于齐兵,终不愈益攻于鲁矣。

’鲁君乃曰:‘然乎。

’相即使人召柳下惠来,入门祛衣不趋。

鲁君避席而立曰:‘今国事急,百姓恐惧,愿藉大夫使齐。

’柳下惠曰:‘诺。

’乃东见齐侯。

齐侯曰:‘鲁君将惧乎?’柳下惠曰:‘臣君不惧。

’齐侯忿然怒曰:‘吾望而鲁城,百姓发屋伐木以救城郭,吾视若.鲁君类吾国子,曰不惧,何也?'柳下惠曰:'臣之君所以不惧者,以其先人出周,封于鲁,君之先君亦出同封于齐相与出周南门刳羊而约曰自后子孙敢有相攻者令其罪若此刳羊矣臣之君固以剑羊不惧矣'齐侯乃解兵三百里。

夫柳下惠特布衣韦带之士,至解齐锋鲁之难,奈何无贤士圣人乎?"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魏王。

魏王之臣韩子,顾谓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请为二三子惭之。

”出谓诸发曰:“大王有命:客冠,则以礼见;不冠,则否。

”诸发曰:“彼越亦天子之封也,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

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

今大国其命冠则见以礼,不冠则否。

假令大国之使,时过弊邑,弊邑之君亦有命矣,曰:‘客必剪发文身,然后见之。

’于大国何如?”魏王闻之,被衣出以见诸发。

(选自《说苑·奉使》,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之先君亦出周/封于齐/相与出周南门/刳羊而约/曰自后子孙敢有相攻者/令其罪若此刳羊矣臣之君/固以刳羊不惧矣/B.君之先君亦出周/封于齐/相与出周南门/刳羊而约曰/自后子孙敢有相攻者/令其罪若此刳羊矣/臣之君固以刳羊不惧矣/C.君之先君亦出周/封于齐/相与出周南门/刳羊而约/曰自后子孙敢有相攻者/令其罪若此刳羊矣/臣之君固以刳羊不惧矣/D.君之先君亦出周/封于齐/相与出周南门/刳羊而约曰/自后子孙敢有相攻者/令其罪若此刳羊矣臣之君/固以刳羊不惧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乘,指一千辆兵车,古时候一车四马为一乘,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大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翻译小练习(附翻译解析与译文)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注】也。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桀:夏桀,暴君。

(1)“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译文:(2)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译文:_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

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

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译文:(2)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译文:_(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译文:_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邓哀王冲》) (1)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译文:_ _(2)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译文:_(3)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译文:_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岑文本初仕萧铣。

江陵平,授秘书郎,直中书。

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

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

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

”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与枢密。

及迁中书令,归家有忧色。

其母怪而问之,文本对曰:“非勋非故,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

”有来贺者,辄曰:“今日也,受吊不受贺。

”辽东之役,凡所支度,一以委之,神用顿竭。

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

”俄病卒矣。

(节选自《大唐新语》) (1)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

译文:__(2)及迁中书令,归家有忧色。

其母怪而问之。

译文:_(3)辽东之役,凡所支度,一以委之,神用顿竭。

译文:_高考文言翻译练习参考答案1.解析:(1)这句话的翻译,可以从虚词入手,“之”取消独立性;“者”有指代义,相当“的人”;“今事君”,作定语。

“事”古今异义,这里当“侍奉”讲。

故“今之事君者曰”,可直译为“现在侍奉国君的人说”。

“我能为君辟土地”,“为”字须先辨别虚实。

从句法结构看,下文“辟”解为“开辟”作动词谓语,“为”则属虚词,“为”读wèi,解释为“替”,“为君”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我能为君辟土地”,则直译作“我能替国君开辟疆土”。

“充府库”,承上文省略“我能为君”,“充府库”,实际是“使府库充实”,“充”属使动用法,灵活译作“充实府库”。

(2)首先,“道”与“仁”的理解,要调动阅读儒家经典的文化知识的积累,特别是有关孟子思想的知识积累,才能准确将其解释为“王道”与“仁政”。

其次,“向”“志”“求”三个词均作谓语,实际是近义的,采用对文索义的方法,可以根据“求”这个已知,推知“向”与“志”那两个未知,灵活地译作“向往”和“追求”。

第三,“富”是形容词,句中分别带宾语了,可见是活用。

或使动,或意动,采用代入法,“富之”,“之”代国君,译作“使国君富”,通顺;“是富桀也”,译起来又复杂些,“桀”喻指“夏桀一样的国君”,“富”同上文属使动用法,“是”则古今异义属指示代词“这”,作句子的主语,此句译作“这是让夏桀一样的国君富有”。

可见,句子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

虚词、实词、句法、修辞,乃至文化知识储备等等,都需要能够灵活运用。

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孟子说:“如今侍奉国君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开拓土地,充实府库。

’——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

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想法让他富有,这等于是去让夏桀富有。

(又说:)‘我能够替国君邀约盟国,每战一定胜利。

’——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

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法让他武力强大,这等于是去帮助夏桀。

从如今这样的道路走下去,不改变如今的风俗习气,即便把整个天下给他,也是一天都坐不稳的。

”2.解析:(1) 盖:承接上文,说明理由和原因,表确定语气,相当于“本来是”“原来是”。

役:第一个“役”是名词,仆役;第二个“役”是动词,役使,驱使。

非:表否定判断。

而已也: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

(2)向使:连词,假如,假使。

佣:雇佣。

若:代词,你。

直:通“值”,工钱。

怠:怠慢。

货:财物。

黜:贬退。

罚:处罚。

补齐省略成分,即“(其)受若直……则(若) 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3)势:情势。

如……何:对……怎么样。

达:通晓。

得不……乎:固定结构,能不……吗,表反问。

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凡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职责吗?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役使百姓的。

所有在当地劳动吃饭的人,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来请官吏,是为了让官吏公平地为自己办事。

如今官吏收受了百姓的钱,怠慢百姓的事,到处都是这样。

哪里是仅仅怠慢百姓的事,还要偷盗百姓。

假如家里雇佣一个仆人,(他)收受你的工钱,怠慢你的事,又偷盗你的钱财器物,那(你)就一定非常恼怒要赶走并处罚他了。

如今天下的官吏大多如此,可是百姓不敢发泄自己的愤怒并且贬黜、处罚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情势不同啊。

情势虽不同而道理相同,能对得起百姓吗?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惶恐畏惧吗!3.解析:(1) 为……所:表被动。

啮:咬。

面缚:反绑双手,当面请罪。

首:自首。

罪:用作动词,请罪。

“犹惧不免”是被动句。

(2)以:认为。

为、见:均表被动。

是以:因此。

戚:忧愁,悲哀。

(3)俄而:不久。

以:介词,把。

闻:使动用法,使……闻,报告。

尚啮:被动句。

县:通“悬”。

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太祖的一副马鞍放在库里,可是被老鼠咬坏了。

守仓库的官吏害怕极了,以为自己死定了,和大家商议想要反绑双手当面向太祖自首请罪,又怕不能被赦免。

曹冲说:“你在家里等待三天到中午的时候再去自首。

”曹冲于是用刀戳破了衣服,就像被老鼠咬了一样,装出内心不快活的样子,看上去愁眉苦脸的。

曹操问他为什么,曹冲回答说:“世人认为被老鼠咬破衣服,它的主人不吉祥。

现在,我的衣服被咬破了,因此悲伤。

”曹操说:“这只不过是一派胡言,你不必为此烦恼。

”不多时守仓库的官吏就把马鞍被咬这件事报告给了曹操,曹操笑着说:“我儿的衣服放在身边,尚且被咬破了,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对这件事丝毫不加追究。

4.解析:(1) 谙练:熟悉,熟练。

故事:古今异义词,先例,典故,这里指典章制度。

诰:文告。

逮:赶上,及。

冀:希望。

(2)省略主语“岑文本”,补齐。

迁:提升。

怪:意动用法,以……为怪,觉得奇怪。

(3)凡:所有的,一切。

支度:支付,用度,指物资调拨。

一:全部。

委:托付,交付。

神用:精神。

顿:顿时,立刻。

竭:穷尽。

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岑文本原来在萧铣手下当官。

江陵平定后,入朝任秘书郎,在中书省当班。

检校中书令李靖屡次称赞他有才能,他被提拔作中书舍人,渐渐地受到太宗的重视。

当时颜师古熟习典章制度,善于作文告,同时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

他被免中书侍郎官后,希望再担任这个职务。

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就不要再当了。

”于是任命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主持机要。

等到他升为中书令,回到家里脸上露出忧虑的神色。

他母亲觉得奇怪,问他(什么缘故),岑文本回答:“我不是功臣,又不是皇帝故旧,却受到很深的恩宠。

地位高,责任重,这是古人所警戒的,因此,我才发愁。

”有人来祝贺,他就说:“今天呀,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

”在进攻高丽的战争中,军中的物资调拨,全部由他掌管,他的精力很快就耗尽了。

太宗忧虑地说:“岑文本和我一起来,恐怕不能和我一起回去了。

”不久,岑文本生病死在军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