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价格关系的理论梳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与价格关系的理论梳理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从经济学发韧以来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为止的关于货币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围绕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问题,分别对大卫·休谟、魏克塞尔、凯恩斯、托宾、弗里德曼等人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以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关键词] 货币理论;中性;非中性

一个完整的货币理论应包括对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传递机制的基本分析,其中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分析往往是为特定的货币传递机制服务的,而对货币传递机制的论证又最终可归结为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的问题。因此,货币量、产出与价格间的关系又可以简略概括为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问题。所谓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诸如产出、利率、失业率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而只是影响价格、名义利率等名义变量;反之,就是货币非中性。货币中性分为短期中性和长期中性;同样,货币非中性也分为短期非中性和长期非中性。

大卫·休谟1752年提出的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中性的最早表述,后来货币数量论又衍生出了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在古典经济学中,由于“二分法”的存在,货币理论和实物经济是剥离的,一般商品的价格形成理论也是“二分”的,货币供应量决定一般物品的总体价格水平,而实物经济是由实际物品和资源耗费来决定商品的相对比价和产量,它完全撇开货币因素,只讨论实物经济在市场自动调节下的运行规则。古典货币理论认为,实物经济活动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货币数量只与一般物价水平发生关系,它不影响实物经济活动中的变量。由此,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这样,货币数量论就排除了货币对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

古典经济学著作中很少就货币理论展开论述,也很少有古典经济学家去钻研货币理论,直到1898年魏克塞尔的《利息与价格》发表,才对“古典二分法”和价格形成理论的“两张皮”现象提出了挑战;魏克塞尔构建了自己的一般货币均衡理论。即瑞典学派著名的魏克塞尔“累积过程理论”。魏克塞尔认为,货币之所以对实际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主要是由于货币在资本形成和资本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货币不再是简单的交易媒介,更不再是“面纱”;魏独创性地第一次提出了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两个概念,这两种利率的差异,将对实际经济中的投资和储蓄产生作用,在一个由消费品和资本品构成的两部门经济中,此种差异将会引起两个部门相对价格的改变,从而两部门生产结构和比例会相应改变,造成实际经济的波动。他认为,在货币利率恰好等于自然利率,从而投资恰好等于储蓄、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经济体系保持均衡的条件下,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和产量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完全是由实物领域的有关因素决定,货币的作用只是作为流通媒介和计价单位,并且按照货币流通量的大小决定价格的绝对水平,此时,货币被称为中性货币;在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不一致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将通过其对市场利率的作用而积极地影响生产价格,货币成为决定产品的相对价格和产量的因素之一,即货币非中性化。魏克塞尔的这一观点,改变了古典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相互独立的特点,第一次把货币理论同价格形成理论结合在一起,变历来的“二分法”为“一元论”。魏克塞尔的理论成为后来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源泉之一,在现代西方货币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36年,经济学划时代的凯恩斯《通论》发表,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货币非中性论”,当然他继承了魏克塞尔货币均衡理论中的一些思想。凯恩斯理论中货币对实际经济

影响的机制可以概括为:M—i—I—Y,货币量M的改变使利率i改变,从而投资I改变,经济中的总产出Y因之而改变,凯恩斯的“非中性论”关键点是货币通过利率这个中介传导变量影响了实际总需求。凯恩斯同时提出了完整的货币理论,包括由中央银行外生决定的货币供给以及由实际收人和利率决定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决定了均衡的货币利率,而利率则充当货币到实际经济体系传导的桥梁。后来,希克斯和汉森又总结了凯恩斯的一般均衡思想,归纳为IS—LM模型,这个模型概括了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并且成为战后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凯恩斯主义的后辈追随者包括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依赖于短期价格一工资粘性,在短期“非中性”的道路上走了更远。特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宾开创性地把货币引入宏观总量生产函数,由于货币供应量影响一般价格水平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时期,微观主体会在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之间进行转换,从而引起实际资本存量的变化,进而引起产出变化,这就是著名的“托宾效应”。

20世纪60年代后期,货币主义开始兴起。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是传统货币数量学说,然而它又吸收了凯恩斯主义的某些分析方法,尤其是在货币的传递机制上。货币主义重新定义了货币需求函数,而且还把经济分析时期定义为长期和短期;货币主义认为,货币在短期内呈现非中性,在长期表现为中性。与凯恩斯主义非中性不同的是,货币主义的短期非中性的传递渠道为:M—E—(P、i)—I—Y,货币量M的变化直接引起微观主体支出(在除货币外的其它各种金融资产中进行转换)E的变化,支出的变化会引起资产价格P的变化,P变化必然要引起利率i的变化,从而投资I发生变化,导致实际产出Y变化。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区别的是,货币供给量增加刚开始引起资产价格上升和名义利率下降,但是随着支出和贷款增加最后又提高了名义利率,而此间实际利率可能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指出:“利率是关于货币政策是宽松还是严紧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指示器;为此,着眼于货币数量的变化率要好得多。”因此货币主义强调货币量更甚于强调利率,也就是盯住货币量的单一规则。货币主义对货币影响经济的程度进行了长、短期的划分,并且把经济变量划分为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认为短期内货币能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导致经济波动,货币是非中性的;长期来看,经济中的实际变量仅由实物因素决定,货币不能影响实际变量,从长期来看它能影响的名义变量只能是价格,故货币是中性的。由此,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是货币当局要完全避免剧烈的政策变化,以避免短期内经济的剧烈波动。他们认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是货币当局公开采取使货币数量与稳态的经济增长率相协调这样一种政策。

20世纪70年代末,新古典主义兴起,首要目标是为宏观经济学提供适当的微观基础。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人把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市场出清、理性预期和只有实际变量才至关重要等应用于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得出了有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即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中也不能够系统地影响实际产量。在短期中,只要货币变化能被微观主体理性预期到,货币就是中性的;只有意料之外的、未预期到的货币变化才影响实际变量。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的提出,把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抛的更远。

新古典主义货币理论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方面沿袭了货币主义的观点。在政策无效性命题的宏观经济模型中,新古典主义者认为,货币对经济的扰动源于信息的不完全,不完全的信息导致经济当事人的错误判断,从而导致实际经济变量的波动。这一传导机制强调了政府政策的规则性。他们不仅证明了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这一货币主义的看法,还声称货币主义的短期与长期的区别也不是特别有用的,真正的区别是预期与未预期到的变化,正是由于理性的经济当事人能预期到系统的货币政策,故货币对经济中的实物变量不产生影响,从而回到了货币数量论者的货币中性观点。可以看出,这又是古典货币理论的复兴,包括现在微观领域中由德布鲁等证明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以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中都很少看到货币的影子。货币看似又回到了古典理论的初始状态。实际上,货币对于经济的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