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医院防护管理制度流程
医院防护装备管理制度
医院防护装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院医护人员的安全,提高医院抗疫能力,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护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医院防护装备包括口罩、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医院全面配备上述防护装备,并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条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内防护装备的管理及使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第五条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使用防护装备,保障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第六条医院定期进行防护装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装备的有效性。
第七条对于不按规定使用防护装备,或者未经授权私自调拨、领用防护装备的医护人员,将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八条本制度由医院保卫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第二章防护装备的获取与配备第九条医院保卫部门负责对医院防护装备的采购工作,确保装备的品质和数量满足医院需求。
第十条各部门主管根据各自工作需要向保卫部门提出防护装备的需求,由保卫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第十一条保卫部门负责对医院防护装备进行统一管理,建立档案,做到账务清楚。
第十二条对于特殊情况下的防护装备需求,医院保卫部门及时调配,确保各部门有足够的防护装备。
第十三条医院保卫部门负责对防护装备进行库存管理和统计,及时了解装备的使用情况,避免因为缺少装备导致工作受阻。
第三章防护装备的使用及管理第十四条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佩戴口罩,使用手套,佩戴防护服和护目镜,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第十五条医院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内的防护装备进行管理,包括存放、发放、回收等工作。
第十六条对于防护装备的损坏或者过期,必须及时报废,并重新采购替换。
第十七条医院保卫部门负责对医护人员使用防护装备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促其按规定使用。
第十八条对于违反规定随意调拨、领用防护装备的医护人员,医院保卫部门将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章防护装备的维护与检查第十九条医院保卫部门与各部门合作,对医院防护装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装备的有效性。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确保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二、职业防护责任1.医院管理层要明确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医院的日常管理范畴,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2.法定代表人要承担职业防护的最终责任,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工作环境和相应的防护设施的投入和维护。
3.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参加相关职业防护培训,并时刻保持对职业防护的警觉性和重视性。
4.医务人员要自觉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及时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并报告发现的相关问题。
5.医务人员要积极参与职业安全评估,将职业防护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意见。
三、工作场所防护1.医疗机构要确保医务人员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制定应急预案。
2.工作场所要配备合适的应急设施和设备,根据工作需求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更新和维护。
3.在接触可能存在传染风险的工作环境中,医务人员应当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四、感染控制和防护1.医院要建立科学的感染控制和防护机制,对有感染风险的病人或患者会诊进行有效的感染控制和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要掌握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流程,规范操作并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当有患者咳嗽、喷嚏等呼吸道问题时,医务人员要及时帮助患者戴上口罩,有效避免病毒传播。
4.对于疑似或确诊感染的病人,医务人员要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避免被感染。
五、应对突发事件1.医院要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2.医务人员要根据预案准备相应的装备和物资,并参与相关培训。
3.医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遵循预案进行处置,确保自身与患者的安全。
六、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1.医院要开展定期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包括职业危害预防、防护措施的正确使用、应急预案等。
医院防护戒备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制度概述为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防护戒备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防护等各项措施,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
4. 建立健全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处理医院感染事件。
三、防护戒备管理制度1. 医院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着装,佩戴工作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2. 医院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做到勤洗手、规范洗手。
3. 医院工作人员应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对污染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4. 医院工作人员应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和处置。
5. 医院工作人员应遵守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回收和处置防护用品。
6. 医院工作人员应遵守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回收和处置个人防护用品。
四、防护戒备流程1. 医院感染监测(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医院感染数据。
(2)医务人员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 医院感染调查(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查明感染原因。
(2)调查过程中,应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感染扩散。
3. 医院感染控制(1)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
(3)加强医院环境、设施和设备的消毒、清洁工作。
4. 医院感染报告(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院感染情况。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定期向医院领导报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情况。
五、附则1. 本制度及流程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和患者。
2. 本制度及流程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3. 医院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及流程,确保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接受诊疗过程中,由于病原体传播而导致的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分级防护制度。
二、分级防护原则1. 预防为主,分级管理,综合防治。
2. 根据医院感染的风险程度,合理配置防护资源,实现精细化防控。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三、分级防护内容(一)一级防护1. 防护对象:所有医务人员。
2. 防护措施:(1)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污染物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
(2)个人防护: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
(3)环境清洁:保持诊疗环境清洁、通风,定期进行消毒。
(4)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无菌物品的合格率。
(5)疫苗接种:积极参加疫苗接种,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二级防护1. 防护对象:接触潜在感染源的医务人员。
2. 防护措施:(1)一级防护措施。
(2)隔离措施:对疑似或确诊患者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3)防护用品:使用防护级别更高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护目镜等。
(4)消毒处理:对潜在感染源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5)培训与考核: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控培训与考核,提高防控能力。
(三)三级防护1. 防护对象:接触高度传染性疾病、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医务人员。
2. 防护措施:(1)二级防护措施。
(2)生物安全柜:使用生物安全柜进行操作,防止病原体传播。
(3)防护用品:使用高级别的防护用品,如正压呼吸器、防护面罩等。
(4)个人防护培训: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个人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水平。
(5)健康监测:对接触高度传染性疾病、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四)四级防护1. 防护对象: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控任务的医务人员。
医院医务人员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院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医技等工作中的人身安全,预防职业危害,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医疗、护理、医技、药技、行政、后勤等工作人员。
第三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安全防范体系,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章安全防范措施第四条医院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落实以下措施:1. 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2. 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体检和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3. 对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及时进行救治和隔离;4.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5.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职业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培训。
第五条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管理,落实以下措施:1.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医务人员心理素质;2. 为医务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3. 关注医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第六条医院应加强医疗设备安全管理,落实以下措施:1.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2. 对使用中的医疗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3. 加强医务人员对医疗设备的操作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第七条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落实以下措施:1.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2.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 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医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和教育。
第三章职责与考核第八条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工作,将安全防范工作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九条各科室负责人应加强对科室医务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科室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第十条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医务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和奖惩工作。
医院安全防护措施制度及流程
医院安全防护措施制度及流程一、引言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承载着大量的病人和医务人员。
医院安全防护措施制度及流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预防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确保医院安全运营。
二、医院安全防护措施制度1. 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和更新- 医院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医院安全防护措施制度,并定期更新和完善。
- 医院安全防护措施制度应包括各类疾病的传播途径、防护措施、消毒方法等内容。
2. 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和维护- 医院应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口罩、手套、消毒液、隔离衣等。
- 医院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其正常使用。
3. 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 医院应定期组织安全防护演练,检验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
4. 病人安全管理- 医院应对病人进行安全管理,防止病人发生意外伤害或疾病传播。
- 医院应制定病人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病人的行为规范和要求。
5. 传染病防控- 医院应建立传染病防控制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传染病病例。
- 医院应制定传染病防控流程,明确传染病病人的隔离、治疗和转运等措施。
三、医院安全防护流程1. 入院流程- 病人入院时,应进行健康状况筛查,了解病人的疾病史和接触史。
- 病人入院时,应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如佩戴口罩、穿戴隔离衣等。
2. 诊疗流程- 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定,如洗手、使用免洗手消毒液等。
3. 手术流程- 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手术类型和疾病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证手术安全。
4. 病人转院流程- 病人转院时,应进行健康状况评估,确定转院方式和交通工具。
- 病人转院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佩戴口罩、穿戴隔离衣等。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保证他们能够有效地开展医疗工作,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应该包括从个人防护措施到全院感染控制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一、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景和风险等级进行选择和佩戴。
2. 进行正确的手卫生:医务人员需要经常进行手部消毒或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接触污染物品或从事医疗操作前后需要进行手卫生。
二、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1. 建立全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和推行感染控制方案和措施。
2. 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和程序:包括感染防控的标准操作流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患者隔离管理等。
3. 进行感染控制的培训和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医院环境和设备的管理1. 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对医疗设施、工作区域和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 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包装和封存,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安全处置。
四、应急响应和管理1. 建立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的处理应急预案:对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的处理进行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处理。
2. 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在应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以上是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确保自身健康和安全,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也要做好自我保护。
医疗机构也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防护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共同维护医疗秩序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医务人员医院防护管理制度
一、医院为医务人员提高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可靠的防护用品。
二、采用多种形式定期对全院职工进行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将职业暴露防护纳入新员工、实习生、进修生岗前培训内容,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防止职业暴露作为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落实。
三、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常规、服务流程和防护措施,防止因违规操作或者防护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
科主任护士长认真进行日常安全工作督导,及时发现、纠正各种违规现象。
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职业暴露者,赋予处罚。
四、院感办制定严格、规范和可行性强的职业暴露保护制度以及处理流程。
五、院感办负责职工职业暴露登记表的汇总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院领导和各级质量控制中心。
一、工作人员发现职业伤害和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办公室.二、医务人员应定期体检,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
三、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1)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烧伤或者灼伤.压力蒸汽灭菌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灼伤事故。
(2)采用紫外线、微波消毒时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3)采用气体化学消毒时应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泄露 ,时常检测消毒环境中该类气体的浓度,确保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
(4)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时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黏膜的损伤。
(5)处理锋利器械和用具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避免可能对人体的刺、割伤害.四、各科为医务人员备齐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
五、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者离开工作区域时应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
六、医护人员预防艾滋病等经血传播性疾病的职业防护见流程。
七、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见流程.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者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医院医务人员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务人员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医疗、护理、医技、药技、行政、后勤等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安全防范体系,加强医务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四条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职业危害防治、个人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
第五条医院应要求医务人员在上岗前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安全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防范能力。
第三章职业危害防治第七条医院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健康。
第八条医院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九条医院应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并要求医务人员正确使用。
第十条医院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一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自身和患者安全。
第五章安全检查与考核第十四条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安全考核制度,将安全防范工作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
第十六条医院应定期对安全防范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保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将严格执行本制度,不断加强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工作,为医务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医院医务人员防护制度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防护制度及防护措施一、目的保护医务人员安全,防止发生医院感染二、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三、依据[1]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2] 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3] 卫生部:《隔离技术规范》.2009[4]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四、内容(一)医务人员防护原则:医院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疑似传染病病人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和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
1、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包括:(1)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
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或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二)医务人员分级防护:1、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护制度
为了避免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医院感染,指导医务人员采取正确、适度的防护措施。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工作人员上岗时应着装规范,如工作帽、工作服,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衣、专用防护鞋、防护面罩/护目镜。
2、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使用后针头不应回套针帽,以防刺伤。
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在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4、从事医疗废物专职收集、运送、储存的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圆帽和橡胶手套,回收医疗废物后和下班前要注意清洁双手、沐浴。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健康受到损害。
5、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废物暂存处等高危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耍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6、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及时摘
除手套。
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7、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排泄物、血液、体液无论是否被污染或接触非完整皮肤和粘膜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传播的隔离、空气传播的隔离和飞沫传播的隔离。
8、各类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实行分级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者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细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第三条各科室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第八条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医院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该制度的具体内容:一、防护原则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即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二、提供安全合格的防护用品科室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合格的防护用品,如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隔离衣或防护服等。
三、进行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职工在XXX即进行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
四、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有关规定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有关规定,掌握自我防护技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严防违规操作。
五、必须带手套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带手套,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六、穿戴防护用品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一次性外科口罩、护目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七、保证充足的光线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八、使用后的锐器处理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九、严格执行操作步骤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监测保养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接触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吸人体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
医护人员入血透室工作前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进入血透室工作。
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2、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入室更衣。
3、进入工作区,先洗手,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罩、工作服等。
4、医务人员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要求,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戴手套,处理后洗手。
5、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如不慎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或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局部消毒。
6、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尽量避免被锐器划伤刺破皮肤,如不慎被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禁止进行伤的局部挤压。
7、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8、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不慎被乙肝、丙肝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职业性疾病和职业伤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等。
三、职业安全防护原则1. 预防为主:医院应当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工作,预防职业性疾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2. 分类防护:根据不同的职业风险,采取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3. 标准操作: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用品。
4. 持续培训: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四、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防护鞋等。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应当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3)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手术等高风险操作时,应当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
2. 环境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
(2)医院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置明显的标识。
(3)医院应当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
3. 设备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
(2)医务人员应当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医院应当加强对放射性物质、化学试剂等危险品的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
4. 管理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医院应当加强对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医院应当建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1.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2. 医院应当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确保其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
医院医务人员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安全,预防职业危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与分工1. 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医院医务人员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2. 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本科室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工作。
3. 医疗、护理、医技等岗位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三、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 医院应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受职业危害。
2. 医院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3. 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4. 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危害。
5. 医院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制度。
6. 医院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制度等。
四、职业暴露应急处理1.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向科室主任、护士长报告。
2. 科室主任、护士长应立即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包括紧急洗消、预防性用药等。
3.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尽快前往医院感染科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五、宣传教育与培训1. 医院应定期开展职业安全防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
2. 医院应加强对新入职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使其掌握职业安全防护知识。
3. 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其安全技能。
六、监督检查与考核1. 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医院应将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医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医院应将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5篇)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一、职业防护原则1、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殊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使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对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必须严格进行“感染筛查”。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特订立本《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本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防范和掌控职业病危害,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乐观性和效率。
1.2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要求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
2.2 盲目用药、欠妥操作和不合理的暴露可能导致职业病的行为均受到本制度的管束。
第二章职业健康管理第三条职业健康档案3.1 医院将建立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档案,记录个人的职业病防护培训记录、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等。
3.2 医务人员须依照规定参加医院组织的职业病防护培训,并及时更新个人职业健康档案。
第四条职业健康体检4.1 医务人员每年必需参加医院组织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及时报告体检结果。
4.2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为合格、待查和不合格三类,不合格者必需搭配医院的处理措施,待查者需跟进检查,合格者连续履行职责。
第五条个人防护用品5.1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需佩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
包含但不限于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5.2 防护用品的选择、配备和管理将由医院统一负责,医务人员须妥当保管和使用,定期更换损坏或过期的防护用品。
第六条职业暴露事故6.1 医务人员如遭逢职业暴露事故,应立刻报告所在科室,并寻求相应的紧急处理和咨询。
6.2 医院将订立紧急处理方案,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第三章职业安全管理第七条工作环境安全7.1 医院将确保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符合相关工程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对不安全环境将采取掌控措施。
7.2 医务人员对工作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权利提出改善要求,医院将及时处理并进行必需的改善。
第八条职业安全培训8.1 医院将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职业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医院自我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医院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设立自我防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检查本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医院各科室设立自我防护安全管理员,负责本科室自我防护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三、防护措施1. 医务人员防护(1)医务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自我防护安全培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和技能。
(2)医务人员应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
(3)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4)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2. 医院感染防控(1)医院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医院感染事件。
(2)医院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污染物品进行有效消毒处理。
(3)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职业暴露风险。
3. 应急处置(1)医院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
(2)医务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医院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监督检查1. 医院自我防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医院自我防护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2. 各科室应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医院应设立举报电话,鼓励职工对违反自我防护安全制度的行为进行举报。
五、奖惩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为医院自我防护安全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医院感染或其他不良后果的,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自我防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医院防护管理制度一、医院为医务人员提高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可靠的防护用品。
二、采用多种形式定期对全院职工进行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将职业暴露防护纳入新员工、实习生、进修生岗前培训内容,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防止职业暴露作为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落实。
三、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常规、服务流程和防护措施,防止因违规操作或防护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
科主任护士长认真进行日常安全工作督导,及时发现、纠正各种违规现象。
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职业暴露者,给予处罚。
四、院感办制定严格、规范和可行性强的职业暴露保护制度以及处理流程。
五、院感办负责职工职业暴露登记表的汇总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院领导和各级质量控制中心。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一、工作人员发现职业伤害和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办公室。
二、医务人员应定期体检,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
三、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1)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烧伤或灼伤。
压力蒸汽灭菌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灼伤事故。
(2)采用紫外线、微波消毒时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3)采用气体化学消毒时应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泄露,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中该类气体的浓度,确保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
(4)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时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黏膜的损伤。
(5)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避免可能对人体的刺、割伤害。
四、各科为医务人员备齐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
五、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应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
六、医护人员预防艾滋病等经血传播性疾病的职业防护见流程。
七、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见流程。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一、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被这些物体污染的物品时需戴清洁手套,接触粘膜和破损皮肤时戴手套。
使用后,在接触污染环境物品和环境表面前,在接触另一个病人前,立即脱去手套。
二、在操作或治疗活动中,当容易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溅到,或容易被这些物质浸湿工作服时,需穿隔离衣。
三、在操作或治疗活动中有可能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溅到或喷到,需戴上口罩、眼罩。
四、小心处理针头及利器,不要套回使用过的针头,针头用完后立即分类收集。
五、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粘膜、伤口或取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六、做好可重复使用设备的消毒。
七、一次性使用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八、保证环境卫生。
九、正确使用和放置锐器,防止误伤。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一、隔离原则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现在将传播途径分为三种: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6.建筑布局符合第5章中相应的规定。
二、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患者的隔离(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2)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2.医务人员的防护(1)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三、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症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患者的隔离(1)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2)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3)应严格空气消毒。
2.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具体流程与操作见7.9.2.3。
(2)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3)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相关的规定。
四、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1.患者的隔离(1)遵循隔离原则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2)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动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3)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
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4)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5)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2.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具体流程与操作见7.9.2.3。
(2)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第6章的规定。
五、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应根据疾病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
六、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参见下表。
七、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参见下表。
八、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应按照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常见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隔离要求,参见无菌手套的戴脱办法。
九、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隔离。
1.患者的隔离(1)将口才安置于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隔离。
(2)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探视者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
(3)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戴外科口罩。
(4)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2.医务人员防护(1)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2)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
不同区域应穿不同服装,且服装颜色应有区别或有明显标志。
(3)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①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b)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c)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②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a)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日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b)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c)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3)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①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②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③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④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⑤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⑦⑧⑥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3.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 ℃及时就诊。
4.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
5.空气与物体表面的消毒应遵循《消毒技术规范》。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PPE制度(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A口罩的佩戴方法A.1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A. 1. 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如图A.l。
A.1. 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宣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A. 1. 3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A.2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A. 2.1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如图A.2。
A.2.2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如图A.3。
A.2.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如图A.4。
A.2.4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如图A.5。
A.2.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如图A.6。
A.3注意事项A.3.1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A. 3. 2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A. 3. 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A. 3. 4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
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按A.2.5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A.4摘口罩方法A. 4.1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A. 4. 2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如图A.7。
A. 4. 3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A.8。
B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B.1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方法???????????????????????戴上护自镜或防护面罩,调节舒适度,如图B.1,????????B.2摘护目镜或面罩的方法???????????????????????????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掉,放入回收或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