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双一流

合集下载

2023江苏双一流大学名单

2023江苏双一流大学名单

2023江苏双一流大学名单2023最新江苏双一流高校名单2023年其次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江苏双一流高校有南京高校、苏州高校、东南高校、南京航空航天高校、南京理工高校、中国矿业高校、南京邮电高校、河海高校、江南高校、南京林业高校、南京信息工程高校、南京农业高校、南京医科高校、南京中医药高校、中国药科高校、南京师范高校等16所高校,以下是详细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评比了2轮,首批建设高校140所,本次其次轮建设高校147所,其中山西高校、南京医科高校、湘潭高校、华南农业高校、广州医科高校、南方科技高校、上海科技高校是新入选的高校。

985名校在国内,985或211这两个标签,对于高校来说意味着综合实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进展水平。

南京高校和东南高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985高校,是江苏省高校中综合实力最强的。

南京高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21个学科获评A-类及以上,3个为A+;东南高校有12个学科获评A-类及以上,5个为A+。

其中,A+学科数东南高校超过南京高校,在江苏省排名第一。

东南高校的知名度可能不如南京高校,但这两所高校都很值得报考。

相对来说,南京高校更偏综合性,文理都比较强,多学科协调进展;而东南高校则是一所工科较多,有着老牌工科院校的基础实力,尤其土木、建筑、交运等学科比较强。

211高校南京高校东南高校苏州高校河海高校中国药科高校中国矿业高校(徐州)南京师范高校南京理工高校南京航空航天高校江南高校南京农业高校除了南京高校和东南高校,其余这10所高校也都是颇有实力的,认可度高,也都有出类拔萃的学科专业。

这里要特殊说下苏州高校,在高校云集的江苏经常由于出身而被人忽视。

不得不说,苏州高校真的被低估了。

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里,苏州高校拿到了2个A-和12个B+学科,其中两个A类学科是设计学和软件工程。

在新一轮“双一流”评比中,苏州高校也带着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一流学科胜利入选。

双一流高校简介

双一流高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 北京市共建, “双一流”(A类)、“211工 程”、“985工程”,为世界大学联盟、国际应 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 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2011计 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 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 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 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 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位 于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接管 理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 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入 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 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 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 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
双一流建设学科:力学、机械工程、材 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 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上海市,是由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 重点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 等学府之一,位列“985工程”、“211工程”、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九校联盟、中国 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环太平洋大 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 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重要成员,入选“珠 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

工程教育的现状和挑战

工程教育的现状和挑战

工程教育的现状和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工程领域发展迅速,工程教育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然而,无论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也比以往更为严峻。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科研习惯”等方面来分析工程教育的现状和挑战。

一、课程设置工程人才需要掌握良好的学科知识,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育部推出的“双一流”计划,明确了培养“新工科”人才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高校的工程教育课程设置受传统教育和考试认知的限制,课程与岗位要求相距甚远,学生在校学习只注重异于实际的卷面考试,缺乏真实的项目任务和系统设计实践的机会。

此外,教师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创新等也需要加强,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工程专业教育的质量。

二、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工程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工程人才的关键。

但是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工程实践经验不足,也缺乏对新兴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一些专业技能过于突出的教师在主讲通识课程时往往缺乏深入掌握,无法发挥参与工科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因此,加强工程师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提供实践机会和不断更新自身技能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工程教育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工科人才。

三、实训基地工程技术实践能力是工程人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实训基地的规模和质量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的实习实训设施和条件较为有限,制约了课程的实际效果和培训效益。

因此,高校需要注重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和更新,加强校内实践教育资源整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在工程实践的课程设置上,更好的贴合企业与市场需求,实现课程效果和真实实践之间的有机融合,使得培养的工程人才具备更强的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科研习惯“新工科”不仅要注重培养工程技能和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其科研创新教育。

“四新”建设是一场全新的教育变革

“四新”建设是一场全新的教育变革

“四新”建设是一场全新的教育变革刘振天 |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近年来,随着国家“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振兴一流本科、建设一流本科被提到日程。

“没有一流本科,就不会有一流学科”“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大学,才能真正称得上一流大学”的观念日益成为共识。

不仅如此,从政府到高校再到社会,全方位地掀起了一场颇具声势的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运动,并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下文简称“四新”建设)为主要标志。

2018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全面实施和推进“四新”建设。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若干头部高校,就“四新”建设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成立联盟,发布宣言,研制指南,展开“四新”建设实际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四新”建设依然存在误区。

比如,有的认为“四新”建设就是如何发展新学科,就是“互联网+学科”,或者干脆不要学科,特别是忽视“四新”建设的本科教育改革这一基本立场和根本出发点,偏离了“四新”建设轨道。

事实上,“四新”建设原本即以一流本科教育改革为价值取向。

众所周知,我国已设有14个学科门类,12个本科专业门类。

学科门类与本科专业门类名称和口径区别不大。

之所以要在已有大类学科和专业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四新”建设,并不是简单做减法或者合并,而是有着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

概言之,“四新”建设就是适应经济社会科技新发展及对高等教育和专门人才培养新要求,对本科教育进行全面改造与主动变革,从而实现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目的。

打破专业壁垒的整全教育观“四新”建设最大的亮点、创新点和突破点,就是破除和超越固有的学科专业界限,强化学科、专业的整合与融合。

即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整合各个学科专业资源,实现学科专业升级改造,培养一流本科人才。

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推进学科整合融合,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规律以及人才成长发展基本规律的体现。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改革探讨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改革探讨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改革探讨作者:叶道星黄宗柳付成华来源:《科教导刊》2022年第19期摘要随着我们国家及社会的发展,在“双一流”学科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新时代传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改革势在必行。

西华大学以“硕士授权”高校参加了全国第四轮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评估,评选结果为C,自身提升空间非常大。

文章以西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例,从学生能力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和质量监督及师德师风建设改革四个方面进行了学科建设改革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学科建设改革;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督导;师德师风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2022.19.020Discussion on Reform of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YE Daoxing,HUANG Zongliu,FU Chenghua(Xihua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39)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societ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 class" disciplines and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s,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traditional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disciplines in the new era is imperative. Xihua University participated in the fourth round of national evaluation of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as a "master's authorized" university,and the selection result was C,which has great room for improvement. Taking the discipline of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Xihu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from four aspects: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eachers,the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quality supervision,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style.Keywordsreform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course teaching;quality supervision;teacher's morality and style在全國“双一流”学科和新工科等建设的背景下[1-3],随着国家及社会的发展需求,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改革势在必行[4-6]。

“双万计划”+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双万计划”+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高教专区95APR. 2021 NO.08“双万计划”+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金冉 张延红 董晨 邓芳 柴本成 杨爱民 刘云鹏 浙江万里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 引言“双万计划”即教育部“双一流专业”计划,是指教育部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建设1000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申报条件中明确规定,要求各专业深化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专业。

“双一流”战略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新时代,让传统重点大学以及重点学科拥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让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

[1-4]笔者所在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自2011年成立以来,遵循学校“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合理的“2.5+0.5+1”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四大工程师系列专业模块,凸显了本专业项目引领、工程应用特色。

对于地方高校来讲,在“双万计划”与“新工科”的背景之下紧密结合地方行业及产业需求,改革和创新软件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和特色专业建设,对新工科、新产业、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新工科建设的基础工程。

● 建设改革探索自获批省一流专业以来,笔者所在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按照发展规划对标对表,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新工科新业态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构建基于OBE的项目驱动式教学课程体系,强化工程应用特色基于OBE理念,构建了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模块课”三层次课程体系。

设置跨专业的“大课程组”,如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2.精心打造金课,全面加强课程建设(1)遴选核心重点课程,推进课程建设工作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学校在申报遴选基础后,确定了“大数据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大数据存储”“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摘要: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软件工程专业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级众创空间,面向软件产业和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入软件、大数据产业链。

新工科背景下“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姚伟宁,章志华,陈 月(西南石油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摘 要]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背景下,教育部积极推动“新工科”建设,“双一流”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总结了机械类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内容,根据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基金项目] 2018—2020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G2018-395);2018年西南石油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作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为例”(X2018JGZDI013)[作者简介] 姚伟宁(1980—),男,辽宁阜新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章志华(1988—),男,山西长治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 月(1992—),四川乐山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7-0157-02 [收稿日期] 2020-05-22一、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时代要求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动“新工科”建设,先后达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等一系列共识,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和建设[1]。

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自身特色,结合当下国内高等教育形势开展新工科的建设工作,以满足新时代下新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2],进一步开放竞争激发高等教育建设活力,建设长期有效的动态调整机制。

双一流本科专业名单

双一流本科专业名单

双一流本科专业名单
中国教育部于2017年启动了一项名为“双一流”(Double First Class)的国家教育行动计划,旨在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能力和知名度。

该计划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理工科、医学、农学、人文社科等。

以下是根据最新公布的双一流本科专业名单的一个概要:
1. 理工科类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
- 机械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土木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生物医学工程
2. 医学类专业
- 临床医学
- 药学
- 护理学
- 口腔医学
- 中医学
- 医学影像学
3. 农学类专业
- 农学
- 园林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动物科学
- 植物保护
- 农业资源与环境
4. 人文社科类专业
- 经济学
- 英语
- 国际关系
- 社会学
- 历史学
- 法学
- 哲学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是例举的双一流本科专业名单的部分专业,实际上还有更多领域和专业被纳入到该计划中。

教育部将根据各高校的研究实力和水平,评估并确定哪些学科和专业能够被授予“双一流”称号。

双一流本科专业名单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提升中国高校的整体学术实力和影响力。

这也为高中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参考,在选择专业时可以更好地了解被认可的学科领域。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及策略研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及策略研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及策略研究作者:包妮沙刘亚男李诺刘善军来源:《高教学刊》2021年第28期摘要:“双一流”建设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大量高端青年人才的引进,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较高的素养,才能为学生的课堂注入活力,也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进而助力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建设。

文章针对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并重的特点,以“双一流”建设、“工程认证”及“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从科研促动教学的协同创新、基于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的讲课能力提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与标准的教学日历编制和工会引领与助力下的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四个方面探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方案和策略,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和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一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8-0038-04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nd enhanc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high-end talented youth, young teacher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Only when young teachers have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high quality, can they inject vitality into students' classroom and cultivate more excellent and qualified talents, so as to help build first-class majors and disciplines.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 paper takes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project certification and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s the background, and explores the plan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teaching ability improvement of young teacher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o promote teaching from the research, teaching ability improvement based on young teachers' skills competition, teaching calendar compilation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concept and standard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young teachers under the guidance and help of trade union,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Keywords: Double First-Class; young teacher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bility“雙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从“211”“985”工程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校双一流建设策略分析

高校双一流建设策略分析

高校双一流建设策略分析高校“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办学定位与特色每所高校都应根据自身的历史传承、学科优势、地域特点以及社会需求,明确独特的办学定位。

例如,一些高校在工科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就应将重点放在工程技术创新和应用人才培养上;而有些高校在人文社科方面表现出色,则可以侧重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问题研究等方面。

特色的形成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积淀的结果。

可以是独特的学科方向,如某高校在海洋科学领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研究团队和成果;也可以是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流的师资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

要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需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避免过度追求量化指标,注重教学质量、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为他们提供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

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提升学术水平。

此外,还应注重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形成一个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团队。

三、优化学科布局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

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特色,对学科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

对于优势学科,要加大投入,保持领先地位;对于潜力学科,要给予重点扶持,促进其快速发展。

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如今,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和创新都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

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开展跨学科课程等方式,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

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全国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各省市)

全国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各省市)

全国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各省市)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B类:辽宁1所,河南1所,湖南1所,云南1所,陕西1所,新疆1所。

双一流大学优势1.教学资源强大双一流大学的教学资源是非常强大的,能够担任双一流大学的老师的实力都很强劲,特别是双一流专业的老师,一般来说都是院士,师资力量要高于非双一流院校。

2.学习氛围更浓厚在双一流大学里,同学们的自觉性都很高。

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和自习室一般都会有很多的同学在自习,也许是准备考证,也许是准备考研。

3.就业前景更好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竞争力越来越大,学历成为找到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所以说,对于双一流大学的同学们,就业前景会更加好。

当然,前提是需要该同学需要有足够扎实的理论知识。

双一流大学和985、211一样吗双一流大学和985、211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战略。

双一流大学一般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双一流”建设不是“211”“985”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双一流"并不像985、211高校"终身制",而是"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

"据教育部介绍,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大学简介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演变与发展——基于软科排行榜的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演变与发展——基于软科排行榜的分析

COMPREHENSIVE 综合52 | 2021 SEPTEMBER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演变与发展——基于软科排行榜的分析文/黄莎莎“双一流”建设的演变历程1.重点大学与重点学科的提出为了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举措,1995年11月,国务院印发《“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指出,面向21世纪,要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院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工程。

“211工程”分为三个周期建设,贯穿“九五”至“十一五”期间,共遴选出112所高校进行重点建设。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教育范畴内实施的范围最广、力度最大、层次最深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

2.重点大学与重点学科向一流大学转型1998年12月,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从此,建设一流大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成为一批重点大学的奋斗目标。

经过近10年发展,最终在百余所“211 工程”建设高校名单中遴选出39所高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建设上采取的这种重叠式的推进方式,可以实现优势教育资源的集约化发展,但重复建设也使得政府重复资助,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高校间发展不均衡,两极化越发明显。

3.一流大学向“双一流”大学迈进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双一流”建设方案,“双一流”建设方案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预设了时间表、目的地和线路图。

2017年9月,教育部相关部门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学科名单。

在遴选出的42所建设高校中包括39所“985”高校和3所“211”高校,“双一流”建设延续了重叠式的推进方式,从“211工程”和“985工程”名单中进行挑选,保证了重点建设的连续性,维护了政府重点建设的权威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发展现状1.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985”高校专家评议结果截至2020年9月,以42所“双一流”高校中的39所“985”高校为对象,对首轮“双一流”建设的评议结果进行了盘点。

新增双一流学科情况汇报

新增双一流学科情况汇报

新增双一流学科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校在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学科的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双一流学科的最新情况,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现将汇报内容如下。

首先,就工程学科而言,我校在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科研方面,我校教师们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其次,关于理学科,我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也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

在科研方面,我校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出了一大批理工科交叉型人才。

再者,关于医学科,我校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科研方面,我校教师们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医疗技术,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

最后,关于文学艺术学科,我校在文学、艺术设计、表演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科研方面,我校教师们积极探索艺术创作和文学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出了一大批文学艺术领域的人才。

综上所述,我校在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学科的发展情况蓬勃向上。

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能够继续支持和关注我校双一流学科的建设,共同推动学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医工融合构建新工科、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

医工融合构建新工科、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

医工融合构建新工科、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作者:何汶静祝元仲杜勇吴君杨庆华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年第15期摘要在调研国内医工融合发展现状和总结川北医学院十余年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探索新工科、新医科人才培养思路,凝练和形成了适合学校自身情况,服务区域医疗卫生工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人工智能+医学”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构想。

关键词医工融合;新工科;新医科中图分類号:G6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3)15-0060-040 引言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本科教育水平,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文件[1-2],要求依托“双一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建设,在医学领域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传统学科的“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高校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川北医学院作为医疗行业发展人才的供给方,在积极进行人才供给侧结构改革,增强科技发展核心动力,适应新时期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需求,不断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1 医工融合交叉学科的现状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的科技和产业正在经历着风起潮涌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研究一方面要具备先进性、创新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持续性。

具体到医疗行业来说,医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检验仪器、诊断设备、治疗设备等涉及自动控制、机械、电子、计算机的多学科门类的现代科技发展,单一学科的问题越来越无法导向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3]。

无论是在高校研究所,还是在行业企业、社会公众中,交叉学科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度,获得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积极参与。

早在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就已经明确提出高校可根据行业人才需求,自主设置作为二级学科的交叉学科。

“双一流”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 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

“双一流”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 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引进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拓 展国际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
五、总结
在“双一流”和“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学科、专业及课程 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 建设,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各高校应积极采取 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和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等措施,推动学科、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参考内容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地方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变得越来越 重要。本次演示将探讨“双一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旨在 为提升地方高校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做出的重大改革决策,旨在建设世界一 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一政策对于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双一流”建设强调学科导向,要求高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加强学科交 叉融合,提升学科实力和水平。其次,“双一流”建设鼓励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 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3、课程建设:遵循“新工科”理念,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创新能 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要注 重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及时引入新技术、新领域的前沿知识。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现有师资等方式,提升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学 科视野和专业素养。
2、加强课程质量建设。通过选用优秀教材、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加强课程 考核等措施,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水平,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工科类课程统筹建设路径与实践

“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工科类课程统筹建设路径与实践

“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工科类课程统筹建设路径与实践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的战略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工科类课程的统筹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新工科建设的挑战,高校需要调整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新工科建设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对工科类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提高课程的前沿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实施“双一流”战略要求高校提升整体实力,优化学科结构。

在工科类课程统筹建设中,高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科群和优势学科。

通过课程整合与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高校工科类课程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需要在“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深入研究工科类课程统筹建设路径与实践,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A. “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竞争的加剧,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国家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战略目标。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及一批高水平工程师教育培养基地。

这一战略部署旨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整体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我国高校的整体水平。

通过实施“双一流”可以推动高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提高我国高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山东双一流大学名单排名及双一流学科名单

山东双一流大学名单排名及双一流学科名单

山东双一流大学名单排名及双一流学科名单山东双一流大学名单排名及双一流学科名单双一流学科一般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 ),简称“双一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山东双一流大学名单排名及双一流学科名单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山东】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山东】四、学校简介1、山东大学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

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

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2、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简称中国海大、海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双一流高校评选要求

双一流高校评选要求

双一流高校评选要求一、师资力量方面。

1. 大牌教授不能少。

得有那么一群在自己学科领域里响当当的人物。

就像那种一提名字,同行都得竖起大拇指的教授。

他们得在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论文,就像在学术江湖里到处留下自己的“武功秘籍”一样。

而且这些教授得带学生啊,要是只自己搞研究,不把本事传给下一代那可不行。

2. 教师队伍多元化。

不能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老师。

要有从不同国家、不同学术背景来的老师。

比如说,既要有国内土生土长的学术大咖,也要有从国外名校回来的海归精英。

这样大家在学校里交流起来,就像开学术大派对一样,各种思想碰撞,学生们能听到不同的观点,可有意思了。

3. 教学能力得过硬。

老师光自己学问大还不行,得能把知识讲明白。

不能是那种自己懂但是讲出来就像天书的老师。

得让学生爱听,就像听故事一样轻松地把知识学到手。

要是老师一讲课,下面学生都呼呼大睡,那可就糟糕了。

二、学科实力部分。

1. 优势学科要突出。

每个学校得有自己的拿手好戏,也就是优势学科。

这个学科得在国内排名靠前,最好是在国际上也有点名气。

比如说,要是搞理工科的学校,计算机或者工程学科就得特别厉害,就像一个武林门派要有自己的镇派绝学一样。

要是文科院校,那文学或者历史这些学科得是响当当的。

2. 学科交叉融合潜力。

现在流行学科交叉呢。

学校得有学科之间互相合作的能力和潜力。

比如生物和计算机结合搞生物信息学,或者艺术和科技结合搞新媒体艺术。

不能各个学科都各干各的,得像一群小伙伴一样,手拉手,能搞出点新花样来。

三、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

1. 论文和专利数量与质量。

论文就像学校的成绩单一样,得有一定的数量。

但光数量多可不行,还得有质量。

在那些超级权威的期刊上发论文才是真本事。

还有专利,要是能有很多独特又实用的专利,那就像学校有很多独门暗器一样。

这说明学校的科研人员脑子活,能想出别人想不到的东西,还能把想法变成实际的成果。

2. 科研项目的级别和影响力。

要是能承担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科研项目,那就牛气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谈谈对新工科建设的认识。

新工科建设是应对新经济的挑战,从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

新工科建设具有反映时代特征、内涵新且丰富、多学科交融、多主体参与、涉及面广等特点。

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呼唤“新工科”。

要把握好新工科建设的内涵,统筹考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

要探索建立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2、谈谈“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理工类高校应如何应对。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改革和发展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和发展机遇。

高校作为一个理性行动者,制定办学定位是其拥有自主权的重要表征。

通过全面调研,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主动寻求政府、高校、行业与企业之间分工合作模式与利益交汇点,打造多方价值共同体,制定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

一方面,大力鼓励与争取政府、社会等多主体的参与、理解和支持,实现办学定位制定主体的多元化; 另一方面,在校内,加强宣传与引导,积极与教师、学生等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提高校内群体对办学定位的普遍认同度,从而提升办学定位的合法性,减少风险和增强组织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