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2)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答: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

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

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

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

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答案(2)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答案(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范围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

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因此。

2.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说明和合理评价。

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2依赖性,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影响,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4难验证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因而难以验证。

3.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2014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请认真弄懂教材各章后面思考题)一、辨析(说明出处,并分析其内涵及意义)1、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2、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

6.人的本质是人的阶级性。

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

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4、论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关系P3-5。

5、联系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论述原则与现实的关系。

6、结合改革的实践论述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的统一性。

7、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8.试述马克思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三、概念方法、方法论、阶层、世界历史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模型一、辨析题(说明出处,并分析其内涵及意义。

五选三。

)1、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2、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

二、简述题(二选一)1、简述社会科学方法是否可能。

2、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

三、论述题(三选一)1、论“人本”和“物本”的辩证关系。

2、试论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代西方各种社会科学方法。

3、论“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些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相关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探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以及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意识和关系。

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证、比较和分析等。

这些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实证数据,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马克思主义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从表面现象转向了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关系。

这种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转变,使得社会科学能够更准确地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

其次,我们来思考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指导实践的工具。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要运用合理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得准确的研究结果。

例如,在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或观察等方法,收集社会群体的经验和观点,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研究材料。

此外,社会科学方法论还与社会科学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关注群众的利益,并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不仅要求我们具备科学的研究方法,还要求我们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价值观。

最后,我们还需要思考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困难,如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等。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

例如,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将实证研究与理论构建相结合,提高社会科学的可靠性和解释力。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密切相关,它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实践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方法就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与行为准则,就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就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与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就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与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就是社会中的人,她们对研究对象来说就是主体,而本身又就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

社会科学研究总就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

完全的“价值中立”就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

社会科学研究,特别就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与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与发展。

人类历史就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要点 (自动保存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要点 (自动保存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 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 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 发展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答: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

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

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

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

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要点 (自动保存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要点 (自动保存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 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 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 发展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2014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第一次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革命变革?3.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思?6.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7.如何理解从实践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第二次思考题1.应当如何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第三次思考题1.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2.联系自己的科学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角度。

1.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

2.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次思考题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1.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2.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1.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2.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6.人的本质是人的阶级性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4.论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关系P3-5。

5.联系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论述原则与现实的关系6.结合改革的实践论述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答: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

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

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

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

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 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

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 发展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2014 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第一次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革命变革?3.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思?6.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7.如何理解从实践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第二次思考题1.应当如何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第三次思考题1.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2.联系自己的科学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角度。

1.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

2.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次思考题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1.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2.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1.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2.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6.人的本质是人的阶级性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4.论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关系P3-5。

5.联系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论述原则与现实的关系6.结合改革的实践论述生产力标准与以人为本标准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XXX《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前提。

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要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XXX主义活的灵魂。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五,发展性原则。

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

原因在于生产范围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XXX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

XXX的辩证法和XXX的唯物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第三,马克思主义批评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

XXX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3.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常常意想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使令个别积极思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答: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

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

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

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

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7章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7章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7章思考题答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7章思考题答案导论1.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社会认识即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社会科学方法论即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一、总体来说,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即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二、社会认识的演变逻辑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自发——自觉,具体来说,神话传说(原始社会自发认识)——非理性方式(第一种自觉形式)——理性求知(批判性的)、实证方式(发展性的)、非理性方式。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形而上学——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研究社会科学问题的方法论,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科学领域的具体实践,提供了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论强调实践性和历史性,注重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是什么?1、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

2、历史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研究社会现象必须考虑其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3、综合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提倡采用多种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包括实证方法、辩证法、历史分析法等。

4、批判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认为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问题?1、确定研究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和社会现实,确定需要研究的社会科学问题。

2、进行文献回顾: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3、收集和分析数据:根据研究问题和文献回顾的结果,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

4、提出理论假设:根据数据和分析结果,提出解释问题的理论假设。

5、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合适的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

6、总结研究成果: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建议。

四、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它也强调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加,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深远而广泛。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2

一、古希腊的“科学”、近代的“科学”概念。

古希腊的“科学”,即逻各斯(logos), 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

希腊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

希腊人的思维完全是政治的,通过“科学”这种手段可以把逻辑的螺丝钉拧到某人身上,因而他如果不承认它或者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是真理,他就不能走出来。

是形而上学近代的“科学”中产生了科学工作的第二个伟大工具即理性实验,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这种实验是一种可靠的可控实验手段。

真正的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科学”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纯粹理论精神的复活”是科学的文艺复兴的真正涵义。

方法、方法论、哲学三者的关系。

具体科学研究“方法”的自觉,表现为以“方法论”为依据,以哲学为基础。

即使一种成功的“方法”,也亟需解决“方法论”依据,才会有生命力。

方法有科学上的方法和哲学上的方法,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方法上升到哲学角度就成了方法论。

二、“科学”、“哲学”、“宗教”三者在“知识类型”上的差异。

丹皮尔说“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

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因为自然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动力学的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义的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就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

”另外,“科学可以越出自己的天然领域,对当代思想的某些别的领域及神学家用来表示自己的信仰的某些教条,提出有益的批评。

但是,要想关照生命整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而且需要伦理学、艺术和哲学;我们需要领悟一个神圣的奥秘,我们需要同神灵一脉相通的感觉,而这就构成了宗教的根本基础。

”三、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评论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是实验科学的产物,代表了培根的科学方法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1、实证性研究又称实证主义研究。

是指对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对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联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研究,通过具体的、客观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概括性结论。

比如迪尔凯姆(旧称涂尔干)的《自杀论》就成功运用了实证研究方法。

请选取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及其在三农研究中的应用为了分析我国近年来三农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我们选取了2003—2007年度的《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作为分析对象,并按照年度每份杂志从中随机抽取一半,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于刊出的文章按照有无注释或参考文献、是否进行实地调研、是否采用统计分析进行汇总分析,并从中得到了考察样本共1015篇文献。

我们之所以选取这三种杂志,是因为这三种杂志在三农研究领域文章水平相对较高,在这三本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基本代表了中国三农研究的真实水平。

同样,在这三种杂志上文章所体现出的问题在三农研究领域中也普遍存在。

1.关于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和参考文献体现了研究成果的可积累性,当我们在引用别人成果的时候,不仅仅是肯定了前人研究的贡献,同时也说明重复研究是没有价值的。

而社会科学也正是在这样的不断否定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不仅如此,文献和注释的意义也在于说明研究者相关思想的形成脉络。

在我们抽取的1015篇文章中,有注释或参考文献的有785篇,所占比重为77.34%,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三农研究领域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注意到了三农研究的可积累性。

虽然如此,我们也注意到,既没有注释也没有参考文献的文章也有230篇之多。

这里面主要是一些高层人士或专家学者的文章以及一些会议综述,虽然这其中不乏高水平之作,有的甚至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但由于缺乏注释或参考文献而使得其在可积累性方面大打折扣,从而也间接影响到了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

要指出的是,其中有14篇文献将实地调查和数理实证相结合分析三农问题,但由于缺乏注释或参考文献,从而使得文献作为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大为削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

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

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

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再次,实践活动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基础。

实践活动高于理论活动,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只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解决。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只有立足于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主观和客观、思想和现实的统一。

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首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只有把社会的认识至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科学方法的可靠基础(即社会科学研究模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

其次,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反映人民的愿望。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蛇和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

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

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

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

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

其次,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

最后,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

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

4.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答:从复杂性思维的角度,把社会发展理解成是一个复杂系统,以复杂系统探究方式来研究社会发展,是一种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它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原因追溯,未来预测和横向分析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社会发展可以理解成复杂的系统,系统是指若干要素以一定的关系和结构组成的集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联系着的事物就构成了一个系统。

因此,系统一直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复杂系统,构建复杂性科学。

对于究竟什么是复杂系统这个问题, 目前科学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复杂复杂系统是包含大数量变量的系统,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

复杂系统具有(1)由大量的作用者构成。

(2)系统是开放的可以受到外界影响, 有能力与外界交换信息。

(3)系统能自组织, 自加强, 自协调,并产生涌现现象的特点。

和自然一样,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它包括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括若干子子系统, 无数多个系统按照一定的方式组成不同的层次,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无数个不同的组团, 整个社会就是由无数多个这样的系统和组团所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5.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突出了社会系统自我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性质,从而更为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

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生动体现,与机械论的形而上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列宁就此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搭配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

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历史任务。

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侧重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机动性作用。

它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相辅相成,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认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既要从经济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社会性质,又要从技术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发展水平;既要提出坚持或变革社会制度的任务,又要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任务。

我们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目标追求,都是以两种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所作出的科学结论。

6.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思想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何方法论意义。

恩格斯说过“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里的“过程”不是抽象的过程,不是离开了主体和客体的过程。

世界作为一个过程,首先是指事物的过程,社会的过程,然后才是思想的认识的过程。

其基本含义有三:1. 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就物质世界来说)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实现对事物的把握。

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的自然界、现实的世界与抽象的世界。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

恩格斯说,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

”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着的人类社会:阶段性特征。

3.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认识总是时代的认识,认识的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历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认识也不具有最终的性质。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7.谈谈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是矛盾。

矛盾与和谐是事物内部同时存在的两种相反运动,共同贯穿于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始终。

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矛盾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

没有矛盾的社会和谐是不存在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和谐则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稳定的社会,一个利益协调的社会,一个拥有化解矛盾冲突机制的社会,但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与冲突的社会。

正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拥有这套化解矛盾的机制,由此可以保证我们的社会在矛盾与冲突中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最终构建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如果不能正视社会矛盾,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化解矛盾,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和谐社会;只有善于发现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要在不断协调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首先,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来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的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和谐。

其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来看,必须处理和解决好社会发展系统中的各种矛盾。

再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机来看,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8.如何坚持历史主义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认识社会历史,离不开现代人的眼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