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原理》PPT课件
20
元、明、清是我国园林艺术的集成时期,元、明、 清园林继承了传统的造园手法并形成了具有地方 风格的园林特色。
北方以北京为中心的皇家园林,多与离宫结合, 建于郊外,少数建在城内,或在山水的基础上加 以改造,或是人工开凿兴建,建筑宏伟浑厚,色 彩丰富,豪华富丽。
苏州、扬州、杭州、南京等江南的私家园林,多 于住宅相连,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变 化,风格素雅精巧,因时随形创造出了“咫尺山 林,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第一章 园林艺术、形式与特征
整理课件
1
第一章 园林艺术、形式与特征
园林艺术是园林学(或称造园学)研究的 主要内容,是研究关于园林规划、创作的 艺术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文学等 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 用。园林形式与特征是园林设计的前提, 有了具体的布置形式,园林内部的其他设 计工作才能逐步进行。
整理课件
11
唐代宫苑和游乐地
唐朝国力强盛,长安城宫苑壮丽。 大明宫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莱山独踞,池 周建回廊四百多间。 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围有多组院落。 大内三苑以西苑为最优美。苑中有假山, 有湖池,渠流连环。
整理课件
12
唐山水画
整理课件
13
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
盛唐时期,中国山水画已有很大发展,出现了寄兴写情 的画风。园林方面也开始有体现山水之情的创作。盛唐 诗人、画家王维在蓝田县天然胜区,利用自然景物,略 施建筑点缀,经营了辋川别业,形成既富有自然之趣, 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中唐诗人白居易游庐山,见 香炉峰下云山泉石胜绝,因置草堂,建筑朴素,不施朱 漆粉刷。草堂旁,春有绣谷花(映山红),下有石门云, 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四时佳景,收之不尽。这些 园林创作反应了唐代自然式别野山居,是在充分认识自 然美的基础上,运用艺术和技术手段来造景、借景而构 成优美的园林境域。
园林艺术原理
四、艺术美
艺术美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全部感受、体验、理 解的加工提炼、融铸和结晶,是人类对现实审美 关系的集中表现,通过精神产品(艺术作品)传 达到社会中去,推动现实生活中美的创造,艺术 美便成为满足人类审美需要的重要审美对象。 现实生活虽然生动、丰富,却代替不了艺术美。 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创造过程。艺术尤其自己独 特的反映方式,即艺术是通过创造艺术形象具体 的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 意识形态。艺术美是意识形态的美。
1.形象性
是艺术的基本特征,用具体的形象反映社会生 活。
2.典型性
“作为一种艺术形象,它虽来源于生活, 但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它比普通的实 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 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某别墅区
3.审美性
即艺术形象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能引 起人们的美感,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培养 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审美素质, 而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美的创造 能力。
自然生态环境
美丽的自然环境
(四)建筑艺术美
风景园林中由于游览景点、 服务管理、维护等功能的 要求和造景需要,要求修 建一些园林建筑。建筑决 不可多,也不可无,古为 今用,外为中用,简洁便 用,画龙点睛,建筑艺术 往往是民族文化和时代潮 流的结晶。
பைடு நூலகம்
建筑
寺庙
颐 和 园 佛 香 阁
苏州虎丘
苏州狮子林
(五)工程设施美
园林中,游道廊桥、 假山水景、电照光影、 给水排水、挡土护坡 等各项设施,必须成 龙配套,要注意艺术 处理而区别于一般的 市政设施。
栈道
防止水土流失
青岛崂山
青岛崂山
青岛世纪城阳世纪公园
潍坊人民公园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园林艺术原理是指在园林设计和创建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理念。
园林艺术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创造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结合来打造出美丽而实用的园林空间。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协调统一原则:园林艺术要求景观要协调统一,即整个园林空间要有一个整体的综合性和协调性。
这包括景观元素、色彩、造型、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统一2.自然性原则:园林艺术追求还原自然形象和自然风貌,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尽量使园林景观看起来自然、真实,仿佛是大自然的延伸。
3.主题性原则:园林艺术在设计时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意图,通过园林景观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思想或理念。
园林主题可以是任何与人类生活、自然或文化相关的主题。
4.可持续性原则:园林艺术要强调可持续性发展,在设计和创建过程中要考虑到环境和生态保护。
这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植物的选择与保护、土地的环保利用等。
5.艺术性原则:园林艺术注重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追求,要求园林景观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这包括景观的造型、色彩、质感、比例等方面的设计。
6.功能性原则:园林艺术要兼顾实用性,即园林景观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使用功能。
这包括公共场所的休闲、康复、娱乐、活动等方面的考虑。
7.空间感原则:园林艺术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层次感来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
这包括景观的远近、高低、开合等方面的设置。
8.文化意义原则:园林艺术要注重文化意义的传承和表达,体现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传统。
这包括园林中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和艺术样式等。
9.应用技术原则:园林艺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设备,提高园林空间的设计和创建水平。
这包括景观设计软件、建筑材料、照明技术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10.人文关怀原则:园林艺术要贴近人们的需求和关怀,创造出宜人、舒适的园林空间。
这包括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对园林艺术原理的学习和理解,设计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设计和创建的方向,为人们创造出美丽和实用的园林空间。
园林艺术原理
• 3、参差律。与整齐一律相对,指各风景要 素和要素中各部分之间,有次序的变化与 组合关系,形成无次序的次序,不整齐的 整齐。一般是通过景物的高低,起伏,大 小,前后,远近,疏密,开合,浓淡,明 暗,冷暖等无周期的连续变化和对比方法, 使景观波澜起伏,丰富多彩,变化多端。
• 4、均衡法则。指景物群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对立 统一的空间关系,一般表现为两大类型。
• 四、借景手法 • 借景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 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 • 设计者常常将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山景、林景、水 景等的形、声、色、香等组织到园内或景区内, 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 • 借景的作用: • 借景是中国造园艺术中独特的手法,借景的应用 能扩大园林的空间感,把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美的 信息借入园内,同时也通过借景使人工创造或改 造的园林渗透到外在的自然空间中,以增添园景 的自然风趣,使得游客在园内能够欣赏到园外无 限优美的景色。
• 三、赏景的视觉规律
• 游人赏景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欣赏,即观景。
• 两个影响观景的因素: • 1、观赏点:游人在观景时所处的位臵称为 观赏点或视点。
• 2、观赏视距:而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之间 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
(1)识辨视距 •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距离为25-30米,明确看到景物细部 的距离为30-50米,能识别景物的视距为250-270米,能 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500米,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 约为1300-2000米,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观赏效果了。 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 想的综合感受了。 (2)最佳视阈 • 人在观赏景物时,有一个视角范围称为视阈或视场。 • 人的正常静观视阈,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为 16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 30°、水平视角小于45°。
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原理第一章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环境·园林美: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1.是一种人工化的自然美2.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3.是一种综合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美4.是一种充分反映社会美的美5.具有生命体的生长特征园林美的特征:1.自然性(自然关系的美)2.空间性(客观存在,自由多变)3.时间性(需要时间)4.综合性(综合复杂)5.固定性和易变性(地域限制,时间变化)·园林艺术及其特征:1.园林艺术: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间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2.特征:综合性时空性地域性·现代主义园林——发端于1925年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推动于20世纪30年代末“哈佛革命”【1】现代主义园林的主要特征:1.形式——讲究简洁的空间,自由的平面形式,强调向线条的运用2.功能——将功能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响应“形式服从功能”,以人为本3.构图——追求非对称构图,在动态中寻求均衡4.类型——园林类型出现了大量分化5.材料——采用大量新材料及普通材料的新用法6.服务对象——为人民服务满足不同人群功能需求【2】现代主义园林新的设计思想:1.为大众设计2.形式与功能相结合3.与环境相融合(城市大环境园林与建筑)4.注重空间(空间的多用途性塑造不同的空间形式)5.创新(运用科技—设计要素简洁自由—设计形式)【3】现代主义园林新的设计风格:1.简洁的构图2.自由的布局3.丰富的设计手法【4】现代园林的园林思潮:1.极简主义:形式简约、明快,多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2.大地艺术:将艺术与自然相结合,寻求人和自然间交流,注重艺术内在浪漫性以及艺术与自然的融合3.波普艺术:流行、大众、诙谐、消费至上、廉价的特点(日常用品普通材料)4.解构主义:反对统一与和谐,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的有机联系,提倡分裂,片段、不完整、无中心·生态园林:4R原则:更新改造renew 减少使用reduce重新使用reuse 循环使用recycle雨水资源利用产业地段的改造利用废弃材料的再利用现代和未来的园林,应是一种确保健康发展的多元化生态园林,满足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让园林艺术美建立在生态环境美的基础上·基础知识:1.园林五大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道路园林小品2.造园四大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3.园林三大功能:游乐休憩美化环境改善生态4.园林设计原则:适用经济美观5.景观的视觉条件:D/H<1 能看清细部有局促感(胁迫感)D/H=1近赏景物的界限,恰好看到全高(45°)D/H=2 获得紧凑的景物好的观赏点(27°)D/H=3 较好的观赏景物整体,视觉空间舒展(18°)D/H≥4景象逐渐疏远、淡薄第二章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指客观事物与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的材料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之间的区别:1.体现的内容不容——形式美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含的内容美的形式体现的是它的表现的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2.存在方式不同——美的形式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2】形式美的法则: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组合规律主要有:1.统一与变化 2.对称与均衡 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7.过渡与照应8.稳定与轻巧9.渗透与层次10.质感与肌理【3】形式美法则对园林创造的意义:1.能够培养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去创造美的事物2.能够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视觉的特征【1】完形性:1.格式塔理论:人们总是先看到整体,然后再关注局部,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感受不等于局部感受的加和,视觉系统总是在不断的试图在感官上将图形闭合2.完形法则内容:相近相似封闭简单3.格式塔中的视觉关系:和谐变化冲突混乱【2】图形与背景的交替性【3】视错性视觉的连贯性:大小连贯性形式连贯性色彩连贯性·色彩【1】色彩的感觉:温度感胀缩感距离感重量感面积感兴奋感【2】色彩的情感:~(暖色温暖,冷色冷淡.....)【3】园林的色彩:天然色彩(植物湖泊)人工色彩(建筑道路)【4】质感:不同材料不同感受粗糙-粗犷金属-坚硬石头-厚重朴实木材-亲切...... ·园林形式美法则:就是园林空间及构成园林空间的各要素在园林艺术构图方面的艺术规律【1】统一与变化:统一:色彩,形势与风格,比例与尺度,园林内外环境变化:统一的基础上变化,变化须适应其功能要求,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要求【2】对称与均衡:对称:轴对称,旋转对称均衡:形状均衡,色彩均衡,对称均衡,不对称均衡【3】对比与调和对比:形、色、质、图案构成因素的差异(主从对比空间大小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调和:形、色、质、图案构成因素的相似(主从相似空间大小相似虚实相似疏密相似)【4】节奏与韵律:节奏:形式要素的有规律的重复韵律:形式要素的有规律的变化(简单韵律渐变韵律起伏韵律交错韵律拟态韵律)【5】尺度与比例:尺度:与使用者相适应的身体尺度法,与空间景观相对协调的环境尺度法第三章园林造景与空间处理·园林造景:指通过一定艺术加工手法,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要素创造所需要的景观·景的观赏:从人的行为活动出发,分为动态景观与静态景观(应布置多种景观,形成步移景异、丰富变化的效果)·三视观赏:【1】平视:平视观赏是中视线平视向前,使人处于平静、安宁的气氛中,不易疲劳,易获得深远感【2】仰视:仰视观赏是中视线上仰,不与地平线平行,故景物高度具有较强感染力,易形成高大雄伟的气氛【3】俯视:俯视观赏人的位置较高,产生向下消失感,故景物愈低就愈显小·造景手法【1】主从手法——突出主景常用手法1.主景升高2.中轴对称3.轴线端点和视线交点4.对比与调和5.渐层6.重心处理【2】层次手法——前景中景背景【3】借景手法——1.直接借景:a近借:指将园内邻近的景物组织起来b远借:将园外景物组织起来c仰借:指借高处景物d俯借:指登高处之景色e因时而借:根据时令变化而借入不同景色2.间接借景:水面、镜面反射等【4】抑扬手法——1.对景:a正对:在视线的终点或轴线的一个端点的景称为正对b互对:在视线和视点的一端,或者在轴线的两端设景称互对2.分景:a障景:又称抑景,在园林中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方向的屏障景物b隔景:将园林分隔为不同的空间、不同景区的景物【5】前景处理手法——1.框景:在人的视野中,四方围框而中间观景则为框景2.漏景:通过透漏空隙所观赏到的若隐若现的景物,由框景发展而来,景色若隐若现3.夹景:在人的视野中,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为夹景4.添景:在主景或对景前所增设的前景、中景、背景·空间序列组织:是空间按一定的秩序排列展开·空间的限定:限定度根据限定要素的特性、形状、以及使用这些要素的方法来决定的空间限定的方式:1.围合形成空间 2.覆盖形成空间 3.凸起形成空间4.下沉形成空间5.设置形成空间6.变化质地形成空间7.架空形成空间·空间的感觉:【1】空间的尺度感(D/H=1为空间质的转换点)【2】空间质感:指空间内各组成要素表面质地给人的感觉【3】空间的封闭感:阳角:四个角在空间上欠缺而不严谨,这种敞口的缺角称为阳角阴角:封闭的四角(在空间秩序上有更强的向心性)【4】空间的层次感【5】群体空间的空间感:序列空间:按一定关系定位、排列、具有鲜明的秩序感的群体空间组合空间:按空间构图规律进行组合形成的群体空间·园林空间:【1】园林空间的类型:1.开敞空间和开朗风景: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2.闭合空间和封锁风景:人的视线被周围景物屏障的空间3.纵深空间和聚景:向两旁有景物的道路、河流、峡谷等形成的狭长空间、纵深空间很自然的将人们视线引向空间端点叫聚景【2】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底面顶面垂直面【3】园林空间组织的目的: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和构图艺术原理组织景观划分景区,既要突出主景,又要有富有变化的园林风景【4】空间分隔:1.以地形地貌分隔 2.利用植物材料分隔3.以建筑和构筑物分隔4.以道路分隔【5】空间层次丰富的方法: 1.地形有起伏 2.分隔空间3.空间互相穿插及贯通4.对比5.曲折6.透视原理的利用第四章园林要素·四大造园要素:地形水景植物建筑及构筑物·地形:【1】地形【2】地形的功能:1.美学功能:1.主景或背景2.丰富空间类型3.引导视线2.使用功能:1.丰富活动界面 2.控制游览速度与游览路线3.组织排水3.生态功能:1.改善小气候 2.改善种植条件,增加绿化面积【3】地形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顺其自然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3.自然、美观、安全【4】假山堆叠艺术:1.主客分明2.要有层次3.山势起伏4.曲折回抱5.虚实相生【5】置石的方式:特置对置散置群置·水体——基本形态:点、线、面【1】水的功能作用:1.供水、灌溉2.调节气候3.减弱噪声4.休闲娱乐5.观赏价值【2】水景的艺术处理手法:1.衬托手法2.对比手法3.借声手法4.点色手法5.光影手法6.贯通手法7.藏引手法·植物【1】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1.隐蔽围墙拓展空间2.笼罩景象成荫投影3.分隔联系含蓄景深4.装点山水衬托建筑5.陈列鉴赏景象点题6.渲染色彩突出季相7.表现风雨借听天籁8.散布芬芳招蜂引蝶9.根叶花果四时清供【2】植物配置的原则:1.适地适树2.功能要求3.景观需求4.经济要求【3】花坛分类:独立花坛组群花坛带状花坛连续花坛【4】植物与建筑的关系:1.突出园林建筑主题2.协调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3.丰富园林建筑的艺术构图4.赋予园林建筑以时间和空间的季候感5.使得园林建筑环境具有意境和生命力6.丰富园林建筑空间层次,增加景深·园路与铺装【1】园路的地位与作用:1.组织交通 2.引导游览3.组织景观序列4.放大空间【2】园路的分类:a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园务路b路堑型道路路堤型道路特殊型道路【3】园路的注意事项:1.两条自然式园路相交于一点,所成角不应相等2.转换方向时,离原交叉点要有一定长度作为过渡3.直线相交时对角相等4.两路相交的所成角不应小于60°,若角度太小,可设绿地5.若三条园路相交,三条路中心应汇于一点6.由主干道上分出次干道,分叉位置宜在主干道凸出来的位置7.在一眼所能看到的距离内,道路一侧不宜出现两个以上交叉口,如果避免不了,则需在交界处形成一个广场【4】铺装的作用:1.为游人提供高频率的使用空间2.具有游导功能3.为游人提供休息场所4.向游人展示室外空间的不同使用功能5.构成不同的个性空间,创造不同的视觉趣味6.影响外部空间的比例·园林建筑【1】园林建筑的功能:1.使用功能 2.点景功能 3.观景功能 4.组织游线【2】园林建筑的特点(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1.园林建筑的功能要求,主要为满足人们休憩和文娱生活,应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富有诗情画意2.在设计方面灵活性特别大3.园林建筑所提供的空间要适合游客在动中观景的需要,务求景色富有变化,步移景异4.建筑的设计应助于增添景色,并与环境相协调5.园林建筑应与其他要素紧密配合,构成一定景观效果【3】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处理原则:1.建筑以山水为背景,自然天成2.建筑内外环境的有机结合3.建筑采用自然分散的布局方式4.建筑造型与自然风貌的统一【4】园林建筑布局的手法:1.主与从2.正与变3.静与动第五章园林意境·园林意境:是借助园林实体形象,使游赏者产生超越园林景观之外的心理环境、情感和思维·园林意境的作用:1.空间想象2.时间想象·日本庭园意境的表达:1.源于自然匠心独具2.讲究写意意味深长3.追求细节构筑完美4.清幽恬静凝练素雅5.谈佛论法体现禅意·英国园林:风景式园林,近乎自然,返璞归真·园林意境的创造途径:1.利用形象创造2.用象征手法3.烘托特殊气氛营造4.借助典故、传说、深化创在5.点景(题景)6.借助植物的姿态,引导创造第六章环境体验与园林欣赏·视觉感知:1.季节还变 2.色彩变化 3.组合变化·城市景观由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共同组成·城市环境体验的特征:1.综合性 2.指向性和选择性 3.差异性 4.直觉性·城市意象分为:1.空间视觉形态 2.功能视觉形态 3.人文视觉形态·城市意象的特征:1.公共性 2.连续性 3.符号性·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空间序列特征:1.流动性 2.意义性3.节奏型·景观环境分类(风景环绕):景观要素:山石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气气候景观...... ·风景资源特点:1.地域性 2.季节性3.包含性 4.稀缺性 5.观赏性 6.多样性、综合性。
园林艺术原理
㈠主景与配景①主景:指风景园林中的主要植物,景点,景区。在园林中起到控制作用的景,它是整个园林的核心,重点,它有统率全局的性质,往往是空间序列的高潮。②配景:指与主景相配的次要景物,景点或景区。配景的作用是配合,烘托,陪衬主景。③突出主景的方法有:⑴主体升高⑵面向朝阳⑶运用轴线和风景线的焦点⑷动势向心⑸空间构图的重心
㈣比拟联想规律:比拟联想方法——①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②利用植物的姿态,特性,给人以不同的感染,产生比拟联想。⑴四君子A.竹:虚心有节,高士性格。B.梅:不畏寒威,独步早春。C.兰:居静而芳,幽雅不俗。D.菊:“花中君子”,清雅高洁,凌霜不凋。
⑵岁寒三友:松、竹、梅。③运用园林建筑,雕塑造型产生的比拟联想4.遗址访古产生的联想5.风景提名,题咏,对联,匾额,摩崖石刻产生的比拟联想
第一章 园林艺术原理
7.美学:就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学科。美学又是哲学。
8.园林美学:就是研究园林艺术来自一门学科。 9.艺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
10.园林美: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由部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相互渗透所构成的一种整体美。它通过山水,泉石,树木,花卉,建筑和构筑等客观事物物质实体的线条,色彩,体形,体量,质感,肌理等属性表现出一种形态特征,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给人以审美感受;又通过上述物质实体及其属性,形成变化丰富,灵活自由的风景空间,使人们在动态与静态的游赏活动中,获得美好的身心感受。
14,园林美的形态:雄伟,秀丽,幽雅,奇特,惊险……
15.园林的特性:①园林的民族性:指园林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风景形象,在内容与形式,结构体裁与艺术手法上,反映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制度,政治文化,语言词汇,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性。②园林的地方性:是构成园林民族性的重要条件,地区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是构成园林地方性的因素。③园林的娱乐性:调节人的精神生活,解除紧张疲劳,使人身心获得平衡的特性。④园林的功利性:指园林在使用上满足物质与精神功能的要求,并能在提供观赏游览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物质财富。⑤园林的时代性:指园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不同时代特征。这种特性,通过一定的物质构成和精神文化媒介表达出来,给人以深切的体会和感受。⑥园林的空间性
《园林艺术原理》课件
中央公园
堪称全球城市公园的典范,是奥 尔斯特德(Olmsted)最诗意的 设计之一,以人们对大自然的渴 望为出发点,打造出一片广阔自 然的绿地。
汉普顿宫
世界上最伟大的宫廷花园之一, 采用对称结构以呈现几何形态的 标志性特色,擅长通过水景、喷 泉和迷宫的形式表现文化元素和 主题精神。
园林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园林艺术原理》PPT课 件
本课程介绍了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表现形式,深入探讨了著名园林作品及 其设计思路,并探讨了园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园林艺术概述
东方园林
强调意境和内涵,力图在有限空 间内采用材料布置、景观构成和 人工修建技术,创造出天人合一 的生态环境。
西方园林
以宫廷为背景,侧重于规则化造 园,强调尺度感和整体性,注重 形式美、雕塑美和运动美。
2
仿古式园林
以古代建筑、文化、趣味、意境等方面为主要设计元素的园林形式。其主要特点 是通过重现古人的意境和审美,强调历史与文化的渗透。
3
现代式园林
采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注重功能性和美感的结合,体现出现代园林的时 尚感和科技感。
实例分析:著名园林作品
拙政园
园林综合造制艺术的鸿篇巨制, 创造出阴阳错落勾连、水天一色 的蓝天之境、白云之庙、收藏一 代杰作的典范优秀模范。
1 植绿净化城市
2 城市设计与规划
3 文化遗产保护
通过园林艺术手段建造出 绿意盎然的公园植物、花 坛和绿化隔离带等,减轻 城市污染,扮靓城市形象。
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园林艺 术元素,打造出宜居、人 性化、环保性城市。 园林 艺术还可以营造出自然性、 规则性、意境性不同的城 市氛围。
园林艺术是中国悠久文化 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借 助园林艺术的手段和方 法,"标本兼治"地实现 文化保护、修缮和开发利 用。
第四章 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在园林绿地的布局中,由于受功能、组 成部分、地形等各种复杂条件制约,往往 很难也没有必要做到绝对对称形式,在这 种情况下常采用不对称均衡的手法。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要综合衡量园林绿地 构成要素的虚实、色彩、质感、疏密、线 条、体形、数量等给人产生的体量感觉, 切忌单纯考虑平面的构图。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小至树丛、散置山石、自
强调种植重点
1)中轴对称的手法:
在园林布局中,确定某个方向作为轴线,在轴线 上安排主要景物,在主要景物两侧和对立面安排次要 景物陪衬主景。
2)主景升高的手 法:
为使主景更 加突出,而将主 景置于较高处, 犹如“鹤立鸡 群”。在园林中 主建筑或主景物 一般体量较大, 或者安排在地势 较高的位置就是 这种手法的运用。
对比与协调只存在于统一性质的差异之间,要在共同 的因素,如体量大小,空间的开敞与封闭,线条的曲直,色 调的冷暖、明暗,材料质感的粗糙与细腻等,而不同性质的 差异之间不存在协调对比,如体量大小与色调冷暖就不能比 较。对比的手法有形象的对比、体量、方向、空间、明暗、 虚实、色彩、质感的对比等。
(1)形象的对比 园林中构成园林景物的线、面、体和空间常具有各种不同的形 状,在布局中只采用一种或类似的形状时易取得协调和统一的 效果即调和,相反则取得对比。园林布局中,形象的对比是多 方面的。以短衬长,长者更长,以低衬高,高者更高,这都是 形象对比的效果
一、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造园家的 语言。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 河岸线、美丽的桥拱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 拔的峭壁线、丰富的屋面线。
直线表达的含义
➢ 长条横直线---水平线的广阔宁静 ➢ 竖直线-------给人以上升、挺拔之感 ➢ 短直线-------表示阻断与停顿 ➢ 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 ➢ 斜线---------使人联想到山坡、滑梯的动势和危机感。 直线类合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耿直、刚强、秩序、规
园林艺术基本原理
2)水体 ① 外形轮廓自然曲折 ② 水体的驳岸自然曲线 ③ 水景的类型 :再现自然界水景
湖、池、潭、沼、汀、溪、涧 、瀑 布
3)种植规划 ① 树木不剪形 ② 以孤植、丛植、群植、密林为主 ③ 花丛、花群为主 4)建筑 ① 建筑群,多采用不对称布局
5)广场与道路 ① 空旷地和广场的外形轮廓为自然式
其构图是以动态观赏时“步移景异”、 景色变幻多姿为目的的。
2)稳定
重量:上轻下重 颜色:上浅下深 面积:上小下大
(3)比例与尺度
1)比例 最合适的比例: 黄金分割比
2)尺度
① 适用尺度 台阶、窗台、园桌 ②可变尺度 ③夸张尺度 将景物放大或缩小到超越人们习惯的尺 度,满足造景需要
行道树下树木配置
2.分类 (1)开敞空间 人的视线高于周围景物的空间
明朗开阔;缺乏近景感染力
(2)闭锁空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们的视线被周围景物遮挡住
(3)纵深空间
是指在狭长的地域中两旁有密林、建筑、山丘 等物挡住视线的狭长空间。纵深空间的端点, 正是透视的焦点,容易引起游人的注意,常在 端点布置风景,这种风景叫聚景。
赏景视高
2. 园林静态布局方法 静态风景是指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 所感受到的景观 (1)不同视角下的垂直视距 垂直明视角 26°~ 30 ° 水平明视角 45°
三、园林动态布局方法 风景的动态序列布局: 随着游人运动而变化的风景布局 连续风景序列: 有始有终、有开始、有高潮、有结束的多 样统一的连续风景
水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地球上的 生物生存繁衍都离不开水资源。同时在城市水 资源又是景观设计的重要造景的素材。
2)地形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地球表面营造了各种各样 的地貌形态,平原、丘陵、山地,江河湖海。
第三章 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分析
2.图形美
图形是由不同的线条采用不同的围合方式而成的平面 形,一般有规则式和自然式图形两类。
规则式图形的特征是稳定、有序,有明显的规律变化,
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数比关系,庄严肃穆,秩序井然。
不规则图形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其特征是自然、
流动、不对称、活泼、抽象、柔美和随意的。
(1)直接表达方式
形象的表达:园林是一种时空统一的造型艺术,是以具体形象表达思 想感情的。
典型性的表达:以山水写意园林,对自然山水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以 表达深山大壑,广亩巨泽,使人置身于真山水之中的感觉。
游离性的表达:游离性的园林空间结构是时空的连续结构。巧妙的导 游线为空间序列喜剧化和节奏性的展开指引方向。
3)突变韵律:指景物以较大的差别和对立形式出现,从而
产生突然变化的韵律感。
第三章 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28
节奏与韵律的设计
4)交错韵律:两组以上的要素按一定规律相互交错变化。 5)旋转韵律:某种要素或线条,按照螺旋状方式反复连续
进行,从而得到旋转感很强的韵律特征。
6)自由韵律:指某些要素或线条以自然流畅的方式,不规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园林艺术的形式与特征 园林布局方法
第三节
第四节
园林造景艺术手法
园林色彩艺术构图
第一节 园林艺术的形式与特征
一、园林美的特征和内容
园林美是对生活、自然的审美意识(感情、趣味、理想等
)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生活美、艺
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
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大自然造化的典型概括 ,是自然美的再现。它随着文学绘画艺术和宗教活动的发 展而发展,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doc
一、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第一节园林艺术布局基本原则按照《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的解释园林艺术——在园林创作中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自然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园林布局——确定园林各种构成要素的位置和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因此在园林创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便有不同的布局原则。
从创作的过程看时间维园林艺术的布局原则有功能合理、分区明确构思与立意或称意在笔先空间有序景观丰富多样性。
从创作的结果看空间维园林艺术的布局原则有综合性与统一性因地制宜巧于因借主题鲜明主景突出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
第二节园林布局一、园林布局形式园林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分不开的。
概括地讲可以把园林布局的形式分为3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当然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园林布局形式层出不穷其中的代表形式就是自由式园林抽象式园林。
1、规则式园林这类园林又可以称之为“几何式”、“整形式”、“对称式”和“建筑式”园林图2-6、图2-7。
埃及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的造园也独树一帜。
从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
这类规则式园林有以下主要特征。
1中轴线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抵依中轴线的左右前后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
(2)地形在开阔较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其剖面均为直线所组成。
3水休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
4广场与道路广场多呈规则对称的几何形主轴和副轴线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统;道路均为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
园林艺术原理的应用
园林艺术原理的应用1. 什么是园林艺术原理?园林艺术原理是指在园林设计中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用于创作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园林景观。
这些原理包括但不限于比例、对称、节奏、重复、平衡、重点等,它们是园林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指导原则。
2. 比例的应用•合理的比例可以使园林景观看起来和谐、舒适。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控制建筑物、花园元素和空间的尺寸比例来达到理想效果。
•比例的应用还需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3. 对称的运用•对称是指将园林景观中的元素从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使整个景观显得平衡和谐。
•对称的运用可以使园林景观看起来稳定、平衡,给人以秩序感和安定感。
•在园林设计中,对称可以通过植物、建筑和水景等元素的布局实现。
4. 节奏的表现•节奏是指园林景观中不同元素之间的有序变化和连贯性,使整个景观展现出动感和韵律感。
•园林设计中的节奏表现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高低、颜色的深浅、形状的多样性等手法实现。
•合理的节奏表现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使人感到愉悦和兴趣。
5. 重复的运用•重复是指在园林景观中重复使用某种元素,使整个景观看起来统一而一致。
•重复的运用可以增加视觉冲击力和连贯性,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协调和美感。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选择相同的植物、形状或颜色等元素进行重复,营造出统一的视觉效果。
6. 平衡的实现•平衡是指园林景观中各个元素的视觉分布均匀和对称,使整个景观看起来和谐平衡。
•在园林设计中实现平衡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控制元素的数量和大小等方法实现。
•平衡的实现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元素的视觉重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7. 重点的突出•重点是指园林景观中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在整个景观中具有突出地位和吸引力。
•通过突出重点可以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并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选择距离最近或具有独特形状、颜色的元素作为重点。
8. 结语园林艺术原理是园林设计师在创作和设计园林景观时的重要指导原则。
园林艺术基本原理
(3)三远视景 除了正常的静物对视外,还要为游 人创造更丰富的视景条件,以满足游赏 需要。借鉴画论三远法,可以取得一定 的效果。
①仰视高远: •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为 〉45° 〉60° 时,由于视线的不同消失程度可以产生 =90° 高大感 宏伟感 崇高感和危严感
若大于90°,则产生下压的危机感。
• 9.文景相依,诗情画意。
•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流传古今中外,经久
不衰,一是有符合自然规律的人文景观,
二是具有符合人文情意的诗、画文学。文
以景生,景以文传,引诗点景,诗情画意,
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另一特点。
• 10.胸有丘壑,统筹全局。
• 写文章要胸有成竹,而造园者必须须胸有
丘壑,把握总体,合理布局,贯穿始终。
•
以植物景观要素为例: 作为整体背景或底色的树林可谓基调; 作为某序列前景和主景的树种为主调; 配合主景的植物为配调; 处于空间序列转折区段的过渡树种为转调; 过渡到新的空间序列区段时,又可能出现新 的基调、主调和配调; 如此逐渐展开就形成了风景序列的调子变化, 从而产生不断变化的观赏效果。
公园入口区绿化基调、主调、配调、转调示意图
• 某些盆景园也有专门的展示序列,如盆 栽花卉与树桩盆景、树石盆景、山水盆 景、水石盆景、微型盆景和根雕艺术等, 这些都为空间展示提出了规定性序列要 求,故称其为专类序列。
(二)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 景观序列的形成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 例如风景景观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和 转调。
• • • • •
2.风景界面与空间感 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就是风 景界面,风景界面是由天地及四周景物 构成的。 巧妙利用不同的风景界面组成关系, 进行园林空间造景,将给人们带来静态 空间的多种艺术魅力。
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原理部份第一章形式美法则自然界常以其形式美取胜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各种景物都是由外形式和内形式组成的。
外形式由景物的材料,质地,体态,线条,光泽,色彩和声响等因素构成的;内形式是上述因素按不同的规律而组织起来的结构形式或结构特征。
如一般植物都是由根,干,冠,叶,花果组成的,然而它们由于其各自的特点和组成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植物个体和群体,构成了乔,灌,藤,花卉等的不同的形态。
园林建筑是由基础,柱梁,墙体,门窗,屋面组成,但是运用不同的建筑材料,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使用不同的色彩配合,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从而产生丰富多彩的风景建筑形式。
形式美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它具有一定的普遍行,规定性和共同性。
但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和意识形态在不断改变着,并且还存在着民族,地域性及阶级,阶层的差别。
因此,形式美又带有变移性,相对性和差异性。
但是,形式美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的提炼与升华的,表现出人类健康,向上,创新和进步的愿望。
任何单纯追求刺激,怪诞,畸形,杂乱,美丑颠倒的颓废主义都必将为人类所唾弃。
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从形式美的外形式方面加以描述,其表现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
人们从自然界中发现了各种线型的性格特征,长条横直线代表水平线的广阔宁静;竖直线给人以上升,挺拔之感;短直线表现阻断与停顿;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斜线使人自然联想到山坡,滑梯的动势和危机感。
用直线类组合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梗直,刚强,秩序,规则和理性,而弧形弯曲线则代表着柔和,流畅,细腻和活泼。
如圆弧线的丰满,抛物线的动势,波浪线的起伏,悬链线的稳定,螺旋线的飞舞,双曲线的优美等。
线条是造园家的语言,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河岸线,美丽的拱桥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拔的峭壁线,简洁的屋面线等。
2.图形美图形是由各种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分为规则图形和自然式图形两类。
园林设计艺术的原理
园林设计艺术的原理园林设计艺术是一门融合自然与人文的艺术,旨在营造美丽、舒适、和谐的环境,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和对美的追求。
园林设计艺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景观规划、植物选取、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料运用等方面,下面就这些原理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景观规划是园林设计的基础。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对整个场地进行周详的勘察,分析其地形、植被、水系等自然条件,同时考虑场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
通过对地形的分析,可以确定场地的高低起伏、坡度、地势走向等,从而确定后续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和景观构建。
同时,要考虑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以确保设计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其次,植物选取是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植物作为园林设计中的核心元素,可以通过色彩、形态、材质等特点为园林增添生机和美感。
在植物的选取中,需要考虑到植物的成长习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景观效果等因素,以确保植物在园林中生长良好,与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季节性变化,以保证园林的四季景色。
第三,空间布局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空间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和联系,以及景观元素的处理。
通过对环境空间的利用,可以形成景观的层次和节奏,通过布置不同的功能区域和景观元素,可以给人们提供不同的体验和情绪享受。
此外,色彩搭配也是园林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色彩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强化景观的表现力。
在进行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到景观元素的材质、形态和功能,并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求进行巧妙的搭配。
通过对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最后,材料运用也是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材料的质地、色彩、质感等特点,以及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通过对材料的巧妙运用,可以为园林增添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综上所述,园林设计艺术的原理包括景观规划、植物选取、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料运用等方面,这些原理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园林设计的艺术体系。
园林艺术原理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精神,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园林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园林艺术起源于我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周朝。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园林艺术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从汉代的皇家园林,到唐宋的私家园林,再到明清的江南园林,园林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
二、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1. 生态原理:园林艺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生态环境为基础,注重保护植被、水体、地形等自然要素,使之成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空间原理:园林艺术在空间布局上追求“步移景异”,通过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
3. 艺术原理:园林艺术追求“意境”,通过象征、寓意、对比、夸张等手法,使园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4. 人文原理:园林艺术强调人与园林的互动,体现人文关怀。
在园林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使之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的场所。
三、园林艺术的特色1. 造景手法丰富多样:园林艺术在造景手法上,善于运用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2. 重视意境表达:园林艺术强调意境,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使人们在欣赏园林的同时,感悟人生哲理。
3. 具有地方特色:不同地区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如江南园林的淡雅、岭南园林的豪放等。
四、园林艺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1. 传承传统文化:园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研究园林艺术原理,有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 改善生态环境:园林艺术注重生态保护,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 提升城市品位: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为城市增添魅力,提升城市品位。
总之,园林艺术原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要深入研究园林艺术原理,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文化,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园林艺术原理(1)
园林艺术原理一、名词解释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园林美: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体(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的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间的风景美。
园林美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
3.对称: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形式在一定秩序下向中心点、轴线或轴面构成的映射现象。
4.均衡: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单元形在一种内在张力的作用下,能够使视觉某种平衡的构图形式。
5.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规律。
6.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和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
7.造景:指通过一定艺术加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创造所需要的景观。
8.假山:园林中以造景或登高游览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人工构筑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
(所有人工筑造的山)9.置石:以石材或仿石材料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
10.障景:凡是抑制视线又能引导空间转折的屏障景物。
11.隔景:凡将园林分隔为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景区的景物。
12.花境:园林绿地中一种较特殊的种植形式,一般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
13.孤植:树木的单体栽植。
14.借景:根据造景的需求,通过视点和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的构景处理。
15.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
16.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高尺度是否合宜。
(空间形体体量关系)17.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能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和象征性,能表达特定环境的功能内容。
二.、简答题1.园林类型⑴按地域:①北方园林②江南园林③岭南园林④少数民族园林⑵园林属性:①皇家园林②私家园林③寺观园林④邑郊园林⑶按形式分:①规则式园林、②自然式园林、③混合式园林2、宗教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并举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表现技法1线条图2水墨渲染图3水彩渲染图4钢笔徒平画5马克笔表现(钢笔+马克,淡彩+马克) 6模型制作7彩铅景观表现8电脑绘制平面及效果图一、园林:广义的园林泛指居住区、工矿区、机关学校、休疗养区等专用园林绿地及广场街道、花园、儿童乐园、体育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公共使用的园林绿地而言。
狭义的园林指公共园林而言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培与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工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3明确问题A园林以山、水体、职务、建筑为要素B园林的功能包括精神的与物质的C 园林要有文化品位4相关名词绿地:凡就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就是自然植被还就是人工栽植的,只需要植物这一种要素绿化:指运用植物材料建成绿地的手段,以取得环境效应为主,包括城市园林绿化、荒山绿化、农园林网绿化立意: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造园的设计思想造景:人为的为园林绿地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
障景:园林中凡就是能够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的景物的手法成为障景生态设计:就是一种取代有限的、人工的、不经济的传统设计的新途径,其目的就就是要创造更自然的景观,提倡用种群多样性结构复杂与竞争自由的植被类型5、园林与绿地的区别:园林通常包括四要素——地貌、水体、建筑与植物,强调人的使用,这种使用通常以观赏、游憩或居住为主。
绿地则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目的与功能,并只包括植物这一要素。
二、园林美唯物主义的美学观:1、人的感觉就是没得源泉2、美感来源于客观世界园林没事园林设计师在对自然美、艺术美与生活美的高度领悟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识与园林形势的有机统一。
现代园林美就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生活没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1)自然美来源于自然,任何不加入人工雕琢的自然事物(2)生活没事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需求的满足程度(3)艺术美就是生活美与自然美的高度提炼2园林美的主要内容(1)山水地形美: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2)借用天象美:节日月淤血、云吴晓光等天象造景(3)再现生境美:消防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与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4)建筑艺术美:园林建筑就是画龙点睛之笔(5)工程设施美:游道廊桥、奸杀水晶、电照光影、给水排水(6)文化景观美:风景园林常为宗教圣地或历史古迹所在地,其中景名景序、门栏对联、摩崖石刻、字画雕塑(7)色彩音响美:蓝天白云、花红柳绿、粉墙灰瓦、风声(8)造型艺术美:用艺术造型来表现某种精神、象征、利益、标志,以及体型、线条美。
(9)旅游生活美(10)联想意境美三、园林艺术1定义:就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园景创作的各种手法、形势美构图远离在园林中的应用等2园林艺术的特点(1)园林艺术就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2)有生命的艺术(3)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4)就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四、园林学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将生物、环境艺术、建筑学、规范学、工程学、生态学以及心理学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就是典型的交叉学科1、定义:就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学科2、内容:从技术园林景物开始发展到从艺术方面探讨造园理论与手法,再到现代的从工程技术方面总结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花木布置的经验3特点宗旨: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人与自然与谐共处。
尽可能的争取最大限度的发挥园林在创造生态环境、文化内涵与提供休闲游览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五、园林规划设计包括:园林绿地规划——园林绿地设计规划:之全面窗园的发展计划及其制作过程,规划不满足施工要求园林规划:主要解决总体控制(规模、经济各部分之间关系)、山水结构、功能区分、园路系统、导游、路线组织、精淀粉及、园林建筑布局、环境熔炼及效益成果等原则问题设计:指某项工程施工方案与计划及其制作过程,与规划相比设计就是微观、具体、细线条、小范围、大比例尺的。
规划与设计二者之间的关系:规划与设计都含有谋划、筹划、计划、安排之意,在大型园林营建过程中必须进行总体布局规划,在进行施工设计,小型工程可以合二为一。
规划就是设计的前提、指导与依据;设计师规划的后续、深化、具体表现。
园林规划设计:就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就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与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与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魅力自然环境与生活、游憩靖宇的过程第四节现代园林设计的趋势一、风格趋向世界化二、园林形式趋向自然化、生态化(城郊绿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大型主题公园、观光农业园、绿化广场、景观大道)三、园林技术趋向科技化第二章园林构成要素构成园林的要素:1地形2水体3职务4建筑及小品5道路广场第一节地形一、园林地形地貌的概念(园林绿地设计中习惯称为地形,就是测量学中的一部分,包括山地、丘陵、平原,也包括河流、湖泊)二、地形的功能作用1对原地形的利用与改造(地形设计中首先考虑对原地形的利用)2地形、排水、坡面稳定(地形雨排水的关系,地形与排水对坡面的影响)地形:许多复杂的坡面构成的多面体,地形起伏变化应适度,坡长应适中。
3坡度1%-5%的地形排水较理想,安排绝大数内容;<1%地形容易积水,地表面不稳定;5%-10%排水良好,但安排使用地范围不大。
>10%只能用于局部小范围三、地形的骨架作用四、地形与视线1、平地、凸地形、凹地形(1)平地特点:坡度较平缓、具有宁静的特征;放置醒目景物与色彩绚丽的片段。
造景应用:A对水面的协调,很自然的符合外部环境B垂直于任何一种垂直线性的元素,形成视线的焦点。
园林中的平地大致有草地、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建筑用地等(2)凸地形特点:视线开阔,具有延伸性空间呈发散状造景应用:A成为观景之地B、也可组织成造景之地C、当高出景物达到一定体量时可产生一种控制感(3)凹地形特点:实现通常较封闭,空间称积聚型造景应用:A、聚集视线,可精心布置景物B、凹地形坡面即可观景也可布景2、地形的挡与引阻挡视线、人的行为、冬季寒风与噪音,单必须达到一定的体量,需权衡经济与造景的重要性3、地形高差与视线高差:能引起阻挡视线与分割空间,能就是被分割的空间产生对比或通过视线的屏蔽4、利用地形分割空间利用地形可以有效的、自然的划分空间5、地形的背景作用五、园林地形设计1、设计与改造原则(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美观):(1)利用为主,改造为辅(2)因地制宜,顺其自然(3)节约(4)符合自然规律与艺术要求2、园林地形设计的步骤:准备工作(1)园林用地及附近的地形图(2)收集市政建设部门的道路、排水、地上地下管线及附近主要建筑的关系资料(3)手机园林用地及附近的水纹、地质、土壤、气象等现状与历史有关资料(4)当地施工力量(5)现场踏勘设计阶段:(1)施工地区等高线设计图(2)土方工程施工图(3)园路、广场、堆山、挖湖等土方施工项目的施工断面图(4)土方量仿算表(5)工程预算表(6)说明书第二节水体一、东西方园林水景比较:1、东方园林水景重视意境、手法自然2、西方园林水景偏重视觉、讲究格局与气势二、中国园林的传统理水特色:1、引水入园、挖地成池2、山水相依、崇尚自然3、‘一池三山’已成为中国园林理水的特色4、一水的诗情画意寓意人生哲理三、水的形式1、水的基本表现形式:流水、落水、静水、压力水2、水景的表现形态:开朗的水景、闭合的水景、幽深的水景、动态的水景3、水体平面形式:(1)规则式(2)自然式(3)混合式五、水的平面限定与视线:1由于水面只就是平面上的限定,故能保证视觉上的连续性与渗透性2利用水面的行为限制与视觉渗透来控制视距3利用水面产生的强迫视距达到突出或渲染景物的艺术效果4用水面控制视距,分割空间应考虑岸畔或水中景物的倒影,一方面可扩大与丰富空间,另一方面可就是景物的构图更完美六、园林理水的艺术手法1、基本原则:以大自然的水台为蓝本来设计园林水景,得其性,仿其形、取其意2、形、声、光、色的艺术手法(1)仿形——静态水面划分(2)借声——水声再造(3)点色——光线折射、环境不同(4)光影七、水的造景手法1、基地作用2、系带作用3、焦点作用4、整体水环境设计第三节植物同时满足功能需要符合审美及视觉原则,讲究科学性与艺术性一、种植设计形式:1、规划式种植2、英国风景园中的自然式栽植3、自然就是种植4、抽象图案式种植二、植物的功能与作用:1、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释氧、增湿、降温2、主景、背景与季相景色(1)主景:要有相对稳定的形象不能偏枯偏荣(2)背景:前后景之间既有整体感又有一定的对比与衬托,一般不宜用花色艳丽、夜色变化大的种类(3)季相景色:就是植物材料随季节变化而产生的暂时性景色,具有周期性,通常不宜将其作为主景3、植物材料与视线安排:利用植物材料创作一定的视线条件,可增强空间感、提高视觉与空间序列质感安排视线:引导与遮挡遮挡:全部遮挡、漏景、部分遮挡、框景(1)全部遮挡——障景与私密性控制作用A障景:选用枝条稠密的灌木与小乔木分层遮挡,切割视线、突出屏障植物的高度与恰当位置B、私密性控制:利用阻拦人们视线高度的植物进行对明确的限制区域的围合,将空间与其环境完全隔离开C二者的区别:私密性控制围合并分隔一个独立的空间,封闭所有出入空间的视线;障景则就是慎重种植植物屏障有选择的屏障视线。
私密性控制杜绝任何在封闭空间内的自由穿行;障景则允许在植物屏障内自由穿行(2)漏景:采用枝叶疏密的通透植物,其后的景物隐约可见(1)部分遮挡:挡住不佳部分,吸收较佳部分(2)框景:植物以其大量叶片、树干封闭景物两旁,宜于静态观赏4、构成空间: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面单独或共同组成的具有就是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围合。
包括(1)开放空间:利用低矮的藤本与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界定因素,空间四周开放、外向、无私密性(2)半开放空间:在开放空间的一侧利用较高的植物造成方向的封闭,具明显的方向与延伸性,用来突出主要景物的方向(3)覆盖空间:利用浓密树冠(4)封闭空间:被中小型植物所封闭,常见于森林中,相当黑暗、无方向性,具有极强的隐秘性与隔离感(5)垂直空间(6)与建筑结合塑造空间(7)由植物限定空间5、其她作用:丰富过渡与零碎的空间,增加尺度感,丰富建筑物立面,软化过于生硬的建筑物轮廓作用6、另一角度(1)乔木——基础与主体(2)灌木:作为低视点的平面构图要素(3)藤本:可作为墙面绿化、美化的作用三、种植设计的基本方法1、设计过程(1)研究初步方案(2)选择植物(从基地所在地区的乡本植物种类为主)(3)详细种植设计(4)种植平面及说明2、种植设计的生态设计:规模较大的种植设计应以生态学为原则,以地带性植被为种植设计的理论模式;规模较小的,特别就是立地条件较差的城市基地中的种植设计应以基地特定的条件为依据3、基地条件与植物选择土壤、小气候、适地适树(1)不同的立地光照条件应分别选择喜荫、办耐荫、喜阳等职务种类(2)对多风的地区应选神根系生长速度快的植物种类,加桩拉绳固定、挡风墙(3)地形有利、四周遮挡气候好——稍耐寒植物(4)空气污染低:相应污染种类(5)就是相应ph植物(6)湿地、旁边有水——耐水植物4、植物配置(1)首先应熟悉植物大小、色彩、质感、季相变化,同时要考虑植物配置形式(配置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数量模式:孤植、对植、丛植、树群、树林、植篱、花坛) (2)综合考虑植物材料间的形态与生长习性,既要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又要有良好的视觉5、种植间距:与植物的最大尺寸与成年尺寸有关,为缩短景观形成的周期可适当密植,几年后合理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