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在先兆流产早产及保胎中应用

合集下载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文章编号:WHR2020064098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蒋艳山东省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滕州 277599【摘 要】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保胎治疗的260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13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接受黄体酮与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与消失时间、保胎成功率、治疗前后孕酮水平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研究组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保胎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犘<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孕酮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犘<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犘>0.05)。

结论:与黄体酮相比,地屈孕酮更有利于改善先兆流产症状,提高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高,在先兆流产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地屈孕酮;黄体酮;先兆流产;孕酮;保胎成功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承担着更多的压力。

因此,女性怀孕期间发生先兆流产的几率逐年上升,发生率达到了10%~15%。

黄体功能不足性先兆流产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妊娠前期患者的流产现象。

黄体功能不足性先兆流产多发生于妊娠28周前,患者的阴道会出现流血和伴随腹痛,最终造成胎死腹中。

黄体功能不足性先兆流产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临床尚无确切的定论,但值得肯定的是,其和染色体异常、父母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功能具有密切的关联[1]。

由于黄体功能不足性先兆流产大多伴随着其他类型的综合病变,大多数产妇会选择终止妊娠,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害。

作为当今世界儿童妇女保健的重点工作,提高新生儿素质,降低不良妊娠的发生率显得尤为重要[2]。

因此,做好黄体功能不足性先兆流产的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体酮属于外源性孕酮补充剂,能够显著改变患者的黄体功能不足的现状,改善临床孕激素缺乏的症状,但黄体酮的应用副作用较大,黄体酮单一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联合用药成为临床治疗的新方向逐渐受到患者的欢迎。

黄体酮胶丸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效果观察

黄体酮胶丸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效果观察

黄体酮胶丸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早期先兆流产是怀孕初期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所有孕妇的15%至20%,给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带来了许多威胁。

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生往往由于黄体功能不全引起,即胎盘不能充分产生孕激素黄体酮来维持妊娠。

而黄体酮是一种重要的孕激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内膜的维持和孕酮分泌等有重要作用。

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

目前,通常采用黄体酮胶丸来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以维持孕激素水平,从而保胎成功。

对于黄体酮胶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尚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观察黄体酮胶丸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也希望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推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的进步和完善。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黄体酮胶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实际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黄体酮胶丸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早期先兆流产的症状和危害,以及黄体酮胶丸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医生制定更科学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对临床观察方法和结果的详细分析,评估黄体酮胶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安全性和副作用情况,从而全面了解该药物在治疗中的表现。

最终结合实验结果,探讨黄体酮胶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研究表明,黄体酮胶丸可以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的增厚和稳定胎盘形成,起到保胎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模拟黄体素的作用,调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从而维持怀孕的正常发展。

在临床实践中,黄体酮胶丸被广泛用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观察黄体酮胶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保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通过临床观察方法和结果分析,评估黄体酮胶丸的安全性和副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决策依据。

激素在先兆流产保胎及早产中的应用ppt课件

激素在先兆流产保胎及早产中的应用ppt课件


β-HCG 一般情况下,受精后第10 天可于血清中明确
>5.0U/L >100U/L
<3.1ug/L 非孕时 检测,是诊断早期妊娠最具特异性以及敏感性的方法。 孕7-10天 孕30天

血β-HCG测定: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妊娠
40 TSH(mIU/L) 1.0 0.5 30 20 hCG(IU/L×1000) 1.5 50
16
流产病因
妊娠不同阶段因染色体异常造成流 产的发生率
18
目录

激素与妊娠

E2/P/HCG

激素在流产中的应用价值

流产概述 P 在维持妊娠中的作用 E2/P/HCG 在先兆流产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如何规范保胎?
激素在早产中的应用
胎儿是两个组织不相容个体的 “交配产物”

雌激素与妊娠

雌激素:妊娠早期由卵巢黄体分泌 孕10周后由胎儿‐胎盘单位合成
雌激素与妊娠

早期妊娠期血清E2逐步上升,在> 1. 5 nmol /L 时会有一个快速 增长期。若血清E2从1. 5 nmol /L 跃升至3. 5 nmol /L 以上, 即使患者阴道流血等症状未改善或B 超提示宫内积血暗区,也往往 预后良好。

有文献指出,血清E2水平在子宫内膜分泌期、黄体期支持治疗中具 有一定指导价值。
付州.先兆流产预后评估指标研究进展.山东医药.2014 年第54 卷第8 期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妊 娠

HCG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用 于维持妊娠黄体的继续生长,刺激黄体产生雌激素, 以便维持妊娠 。
胎儿具有父方50%遗传物质,这意味着对于母体而言它是 一种半同种异体移植物 胎儿的基因型表现为促进本身发育的同时,保护自己免受 母体免疫系统攻击 母体的免疫系统保护母体免受攻击

地屈孕酮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

地屈孕酮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

地屈孕酮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用于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先兆流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0例患者给予黄体酮每日20mg肌注治疗;而观察组150例患者则采取首剂给予地屈孕酮40 mg口服.随后每q8h口服地屈孕酮10 mg进行治疗,两组均用药至症状消失。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效果。

结果对照组先兆流产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7.3±2.5)d,观察组先兆流产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则为(6.8±2.8)d,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对照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143例,保胎成功率为95.33%,流产7例,流产率为4.67%;而观察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145例,保胎成功率为96.67%,流产5例,流产率为3.33%,可见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比对照组略高,但经检验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口服地屈孕酮与肌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实际上口服治疗相对肌肉注射更加简单方便,并且能够避免肌肉注射引起的紧张及疼痛不适。

因此口服地屈孕酮用于治疗先兆流产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地屈孕酮黄体酮先兆流产疗效比较【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136-02先兆流产是指在妊娠早期出现的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轻微下腹痛和腰酸的一种疾病,是妊娠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发展为不全流产或完全流产,可看作人类繁殖“优胜劣汰”的形式之一。

但经过适当的治疗后也可继续妊娠。

毋庸置疑,孕激素在妊娠维持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研究清楚。

临床上大多采用肌注黄体酮对先兆流产病人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但患者的顺从性较差。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地屈孕酮作为一种口服天然孕激素,它的保胎原理是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细胞免疫,刺激母胎界面的淋巴细胞增殖,抑制子宫收缩和宫颈机能,而达到增加受精卵的种植率,并维持妊娠,降低流产率,其口服可代替肌注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的治疗[1]。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及疗效观察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及疗效观察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及疗效观察
先兆流产是指孕期早期出现的宫颈口松弛、宫缩增多、阴道流血等症状,有可能发展
成流产。

该病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一旦出现症状,就必须积极治疗,提高保胎成功率。

目前,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是治疗先兆流产的主流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地屈孕酮联合黄
体酮对先兆流产保胎的疗效观察。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是一种口服药物,对保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黄体功能,降低
子宫收缩和减少子宫压力,从而保护着胎儿。

黄体酮是黄体的主要激素,可有效延长黄体
存在时间,进而维持妊娠。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的优点在于,它们的作用相互配合,可以
提高保胎效果。

在门诊中,我们共选择了60例先兆流产孕妇进行治疗,其中30例采用地屈孕酮联合
黄体酮口服治疗,30例采用传统中药治疗。

结果发现,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组的保胎成功率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来说,给予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组的孕妇,其宫颈长度、宫颈内口直径和宫
缩次数都得到了有效地调理。

此外,治疗组的流产率也显著降低。

而对照组由于用药时间
不够、疗效不佳等问题,造成其治疗效果较差。

总结起来,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孕妇的保胎成
功率,尤其是在早孕期序列化治疗时,效果更加明显。

因此,对于存在先兆流产的孕妇,
我们建议采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口服治疗,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当然,在医生的指导下,在使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时,要注意用药剂量是否合适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临床疗效。

方法:74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烯丙雌醇治疗。

结果: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86.5%,对照组为81.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两组在流产、二次或多次治疗、新生儿体重、血清中p、e2 水平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4.3%。

结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疗效好,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先兆流产;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临床诊断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由于其常发展为不全流产或完全流产,而严重危害孕妇的身心健康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为探讨先兆流产的有效治疗方法和药物,我们于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先兆流产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先兆流产患者74例均为我院住院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37例,年龄21~34岁,平均25.11±2.14岁;妊娠时间35~59 d,平均56.31±2.74d;对照组37例,年龄20~34岁,平均(25.44±2.24岁;妊娠时间33~64d,平均53.74±2.41d。

同时选择同期门诊正常早孕妇女的血清β - hcg、p、e2 值作为正常值,正常组32例,年龄21~33岁,平均26.11±2.42岁;妊娠时间34~60d,平均56.52±2.86d。

三组患者在年龄、妊娠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同时给予叶酸、维生素e口服。

观察组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内注射2 000 u,1次/d。

对照组给予烯丙雌醇5 mg,2次/d;疗程至阴道流血停止。

1.3疗效评定标准:用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妊娠继续,1个月内无反复为成功。

先兆流产中西药的保胎治疗

先兆流产中西药的保胎治疗
因。
8 .2 。西药 组 7 1 % 4例 ,有 效 5 O例 ,无 效 2 4例 ,有
2 治 疗方 法
效率为 6 .6 7 %。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按病人服药要求分为六组,中西药组 17例 ,西 ( :38 , <0 0 ,中西药 组保 胎 疗效 明显优 于 1 .9 P .5) 药组 7 4例 。 西药 组 。 2 中西药组 .1
维普资讯
山西医学 教育 20 0 7年第 1 期
总第 8 6期
先 兆 流 产 中 西 药 的 保 胎 治 疗
陕贤平 山西省 临汾 市 中 医院 0 1 0 40 0
摘 要 运用 中药健脾 益 气,补 肾固胎或 滋阴清热 , 芩、白芍各 9 。 g 凉血安胎与单用 西药硫 酸 沙丁胺 醇,维 生素 E 等对 以上两方均每 日1 ,日服 2 剂 次。
海螵蛸 1g 2 ,莲房 炭 1g 2。 先 兆 流产 。 中医辨证 为脾 气 亏虚 ,肾 阴不 足 ,治 以健
2 .2 阴虚血热 ( 4 .1 共 4例) 胎漏下血鲜红 ,量 脾 益气 、滋 肾固胎 。方 药 :生 地 、旱 莲 草 、苎麻 根 各 或多或少 ,小腹 坠痛 ,心 烦 口渴 ,溲 赤便燥 ,舌 质 3 g 0 ,炒党参 、炒山药 、炒 白术 、制女贞各 1g 5 ,阿胶
比 ,对 11例先 兆流产 者进 行 临床 随 机对 照 观 察 , 中 9 纽 比较 有 显著 性差 异 ( 0 5 。 P< .0 )
关键 词 先 兆流 产 中药疗 法
患 者在 服 中药 同 时 ,均 口服 硫 酸 沙 丁 胺 醇 一 次 2 .2 西 药 组 硫 酸 沙 丁 胺 醇 一 次 2 .4~4 mg .8 ,
1 一般 资料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白质的产生具有I'廿J接的促进作用,宫外孕。先兆流产
与转移、研究肿瘤的,{三物治疗等提供了新的思路。正 常HCG水平对保护早期胚胎免遭母体免疫攻击是十
分重要的。因此胎儿与母体组织之间存在的滋养层细
胞及其分泌的高浓度HCG集聚参与了胎盘屏障的构
建,并能抑制母体免疫细胞对妊娠产物的排斥并诱导 免疫耐受。而肿瘤细胞表面的膜结合型HCG。特别
Urumqi 830000,China)
lABS7rRACT-]Human ehorionie gonadotropin(HCG)was applied widely in clinic。including prediction of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reminding abnormal pregnancy(such screening for Down’s syndrome,diagnosing and monitoring

187

步了解肿瘤的形成机制。同时对如何控制肿瘤的发展
所致反复性早期流产病人50例。确定妊娠后即开始 肌内注射HCG,每次2000 U,隔日】次,l周后改为 每周2次,第3周改为每周1次。维持至怀孕后3个 月。同时根据情况配合应用叶酸片、维生素E胶囊 等保胎辅助用药,治疗组40例中38例有效。此外, HCG对于其他妊娠有关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片j的蛋
5000 U/I。、<1000
DS的产前筛奄一般包括母体血清甲胎蛋白
(AFP)、HCG、雌三醇和一些妊娠蛋白的浓度检测,
结合孕妇预产期年龄、采血时的孕周,计算怀“唐氏 儿”的危险系数.通过这些检测约可杳出80%的“唐 氏儿”。怀有“唐氏儿”的母体血清HCG水平常比 同期正常孕妇高。 我闲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 究。随后也在国内推广应用。梅瑾等J。对孕14~ 20周妇女进行AFP和HCG检测。结合母亲年龄、 孕周、体重等因素。经过软件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 孕女j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及B超确诊。每例

间苯三酚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

间苯三酚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

西藏医药2019年第40卷第2期(总143期)90及促炎细胞因子,其表达水平高低,可直接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15]。

NP-proBNP 是预测左室舒张末期压力独立预测因子,在起到心肌衰竭诊断及预后中起到 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LVESD、LVEDD 较低,LVEF 较高;提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的作用较大。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说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提高冠心病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有利于病情康复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NP-proBNP 水平较低,说明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血浆hs-CRP、NP-proBNP 水平,提示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反应,缓解心肌衰竭。

观察组患者心理衰竭再住院率较低,心功能改善率较高;提示,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预后,改善心功能,减少再住院情况。

综上所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预后,可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1]胡勇钧, 唐哨勇, 陈姣, et al. 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10(4):291-293.[2]黎国德, 许庆波, 叶海涛, et al.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5(4):468-470.[3]田丰永, 王锦鹏, 徐涛, et al. 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reg、IL-10、TGF-β水平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6,29(2):193-195.[4]朱世国, 王明松. 阿托伐他汀联合参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J]. 江苏医药, 2016, 42(10):1181-1182.[5]高铸烨, 付长庚, 郗瑞席,等.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诊治规律[C]//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 2011.[6]蔡濛, 张萍.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房, 2016, 27(21):2907-2909.[7]谈兆斌.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氨基末端B 型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24(12):277-280.[8]程秉山, 王家焕.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右心衰竭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10):1110-1113.[9]秦永超.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J]. 医学综述, 2016, 22(23):43-46.[10]左军, 彭杏容.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7, 26(4):445-448.[11]兰国斌.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6, 5(2):63-65.[12]沈红枫, 夏海江. 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 33(5):395-397.[13]蔡丹磊, 黄荫浩, 刘东华, et al. 参麦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 2016,10(12):2587-2589.[14]张文, 肖勇, 高妍, et al.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二丁酰环磷酰苷钙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 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 16(1):64-68.[15]李婷婷, 李大鹏, 刘彬.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右心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5(1):63-65.本文责任编辑:韩志英●药学与临床●间苯三酚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赵晓芳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南阳473000摘要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针剂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关于黄体酮与间苯三酚分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疗效对比的探讨

关于黄体酮与间苯三酚分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疗效对比的探讨

关于黄体酮与间苯三酚分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疗效对比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黄体酮与间苯三酚分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选定2018年3月到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先兆流产患者,在均接受HCG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黄体酮)与观察组63例(间苯三酚),比较两组血肿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足月分娩率、早产率、流产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

结果:观察组血肿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早产率、流产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间苯三酚联合HCG方法可有效改善先兆流产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先兆流产;间苯三酚【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178-02引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先兆流产病发率相应增加,对女性群体身心健康不利。

临床为缓解患者病情,常在联合HCG药物方法的基础上应用黄体酮或间苯三酚作有效治疗[1],但由于临床缺乏上述治疗方式效果的研究与分析,故本文作如下内容表述。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定2018年3月25日-2019年1月24日期间本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总计126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间苯三酚方法的一组(63例)作为观察组,使用黄体酮方法的一组(63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观察组23~36岁,平均为(29.31±2.95)岁,对照组24~39岁,平均为(29.46±2.77)岁;产妇分型:观察组20例经产妇,43例初产妇;观察组22例经产妇,41例初产妇。

比较以上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126例患者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2)126例患者经《妇产科》诊断标准确诊,均符合先兆流产病况。

CDFI在指导早孕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CDFI在指导早孕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 74 2 R 1. 1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0 -6 X(0 0 3 - 8  ̄2 1 22 6 2 1 ) 30 9 0 0
妊囊规则 、 膜下 出血 的程 胎
度较轻 、 卵黄囊正常的患者预后较好。运用 c n 指导先兆流产的保胎治疗安全简便 , D 能有效保障孕妇健康。
先兆 流产 以妊娠 1 以 内的早期 流产多见 , 2周 是 早孕 期 最 常 见 的 并 发 症 之 一 , 生 率 为 2% 一 发 0
2 5% …

诊断标 准 : 考文献 分为 有效 、 参 无效 二级 。 13 统 计 学方 法 采用 SS 1 . 计 软 件 , 据 . P S 10统 数 以百分 比表 示 , 较 使 用 检 验 , 验 水 准 仅 = 比 检
1 资料 与方 法
2 1 两组保胎效果 比较 胎膜下 出血组成功 5 例 . 6 (08 %) 失败 2 7 .9 、 3例 , 妊囊下移组成功 1 (6 5例 3 . 5% )失败 2 9 、 6例 , 两组成功率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 P<0 0 ) .5 。
11 临床资料 本文先兆流产 患者 10例, . 2 年龄 2 0—3 、 l 以 内 、 子 宫 畸形 及 其 他妇 科 疾 O岁 孕 2周 无 病。根据不同声像 图的特点 , 将研究对象分为胎膜 下出血组 7 9例及妊囊下移组 4 例。根据超声检测 1 下 胎膜 出血 面积所 占妊 囊面积 的比例及深 度将胎 膜 下 出血 分 为 轻 、 、 度 。轻 度 为 小 于 妊 囊 周 边 的 中 重 13 深度 <0 6c 中度 为 妊 囊 周 边 的 13—12 /, . m; / /, 深度 06~10c 重 度 为 大 于 妊 囊周 边 的 12或 . . m; / 深度 >10e . m。 12 方法 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 . 连续肌注黄体酮 1 gd 5— , 0m / ; 7 d 口服维生素 E 1 g次 , 0m / 每天 3 次;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 ) 0 H G 200I U隔 日肌肉 注射 。治疗 1 周后 运用 Pip 1 彩 色多 普勒 hl s i HD 1 诊 断仪 ( 凸阵探 头 , 频率 2 5—35MH ) . . z 经腹 检 查 , 并追踪观察至 2 , O周 观察效果 ; 扫描时膀胱适当充 盈, 平卧位 , 经腹扫查子宫及双侧 附件 区, 观察子宫 大小 , 宫内孕囊大小 、 形态、 位置、 胎芽、 原始心管搏 动 以及 卵黄 囊 。治 疗前后 常 规化验 血 H G值 , C B超 监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 并分析胎膜下出血程度 和有无卵黄囊对治疗效果 的影响。保胎是否成功的

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保胎治疗应用于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09年5月-2010年5月间在我院分娩并接受保胎治疗的98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为保胎组,以随机抽选的同期98例无先兆流产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保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期与分娩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新生儿的不良结局。

结果:98例保胎孕妇成功保胎90例(91.8%),未出现不良反应,2组孕妇的妊娠期与分娩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的不良结局相比,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保胎治疗应用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尽早评胚胎发育情况,定期进行产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孕妇积极的心理支持等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保胎的成功率。

【关键词】保胎治疗;先兆流产【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32-01先兆流产是妊娠早前(12周之前)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情况,也即早期先兆流产。

近年来,随着女性面临的生活与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该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已达10%-19%。

长期以来,如何对先兆流产孕妇实施安全有效的保胎治疗以得到较为满意的妊娠结局都是一线妇产科医生较为棘手的难题。

近年来,我院对9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了保胎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09年5月-2010年5月间在我院分娩并接受保胎治疗的98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为胞胎组,年龄24-35岁,平均28.7岁,其中初产者43例,经产者55例;以随机抽选的同期98例无先兆流产孕妇为对照组,年龄25-37岁,平均29.1岁,初产者45例,经产者53例。

排除遗传性与系统性疾病,排除复发性流产。

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以乐杰主编的第7版《妇产科学》中相关标准拟定:①停经后12周内发生阴道流血,伴随不同程度的腰酸、下腹坠痛等症状;②b超显示宫内有孕囊,观察到胎心、胎动;③妇科检查表明阴道流血出自宫颈,胎膜未破,宫颈未开,子宫大小合理。

2022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药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药品管理法》等规定的新药是指未曾_______在上市销售的药品,对已上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药均不属于新药。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有_______和_______,临床主要用于_______3、左旋多巴与_________按4:1剂量合用,制成的复方制剂称为_________。

4、伴有脑血管痉挛的高血压病人可选用______;伴消化性溃疡的高血压病人不宜用______;伴有心动过速的高血压病人宜选用______或______5、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_______。

6、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7、国家药典规定的老年人剂量是指()A.50岁以上B.60岁以上C.70岁以上D.80岁以上E.90岁以上8、下列不属于β受体阻断药适应证的是()A.支气管哮喘B.心绞痛C.心律失常D.高血压E.青光眼9、纠正因妇女月经过多所致的贫血选用的药物是()A.铁剂B.红细胞生成素C.维生素B12D.亚叶酸钙E.叶酸10、缩宫素可以()A.治疗尿崩症B.治疗乳腺分泌C.小剂量用于催产和引产D.小剂量用于产后止血E.治疗痛经和月经不调11、甲氨蝶呤抗肿瘤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B.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C.阻碍肿瘤细胞的嘌呤合成代谢D.干扰肿瘤细胞的RNA转录E.阻止转录细胞的DNA复制12、影响磺胺药效果的物质是()A.苹果酸B.四氢叶酸C.对氨苯甲酸(PABA)D.尿中酸碱度E.血浆蛋白含量13、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是()A.左旋多巴B.卡比多巴C.金刚烷胺D.溴隐亭E.司来吉兰14、红霉素、克林霉素合用可()A.扩大抗菌谱B.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C.增强抗菌活性D.降低毒性E.增加毒性15、患者,男,49岁,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每12小时皮下注射4U胰岛素以确保血糖浓度维持在80~140mg/dl。

性激素类药物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推荐

性激素类药物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推荐

性激素类药物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推荐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内分泌专业专家委员会1孕激素概述1.1分类孕激素制剂可分为天然孕激素和人工合成孕激素。

天然孕激素制剂主要有黄体酮针剂、黄体酮胶囊(丸)等[1]。

人工合成孕激素主要分为以下4大类:①17a-羟孕酮类:为孕酮衍生物,包括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甲地孕酮、环丙孕酮;② 19-去甲睾酮类:为睾酮衍生物,包括左炔诺孕酮、炔诺酮、去氧孕烯、孕二烯酮、诺孕酯、地诺孕素,是口服避孕药常用的类型;③ 19-去甲孕酮类:包括地美孕酮、普美孕酮、曲美孕酮、诺美孕酮、醋酸烯诺孕酮、己酸孕诺酮;④ 螺旋内酯衍生物:屈螺酮,能有效拮抗雌激素制剂的水钠潴留副作用。

1.2不良反应① 生殖系统:轻微阴道出血、经期血量改变、闭经、乳房疼痛、性欲改变。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突破出血,一般增加剂量即可防止;② 胃肠道:呕吐、腹痛;③肝脏:肝功能改变、黄疸;④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偏头痛、抑郁、精神紧张;⑤ 皮肤:皮肤过敏、荨麻疹、瘙痒、水肿。

1.3禁忌症① 对药物制剂成分过敏者;② 不明原因阴道出血者;③ 严重肝功能障碍者,如肝脏肿瘤(现病史或既往史)、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黄疸患者;④ 妊娠期或应用性激素时发生或加重的疾病(或症状)者,如严重瘙痒症、阻塞性黄疸、妊娠期疱疹、卟啉病和耳硬化症患者;⑤ 孕激素相关的脑膜瘤患者;⑥ 血栓性疾病病史者。

1.4临床常用药物及规格① 天然孕激素黄体酮针剂:10 mg/支;20 mg/支(规格:1 mL:10 mg ; 1 mL:20 mg);黄体酮胶囊:商品名益玛欣(50 mg/胶囊)、安琪坦、琪宁(100 mg/软胶囊)。

② 合成孕激素甲羟孕酮:即安宫黄体酮,2 mg/片,大剂量的有200 mg/片、250 mg/片、500 mg/片;甲地孕酮:1 mg/片,大剂量的有40 mg/片、160 mg/片;炔诺酮:即妇康片,0.625 mg/片;孕三烯酮:商品名内美通,2.5 mg/ 胶囊;地屈孕酮:商品名达芙通,10 mg/片。

地屈孕酮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有效性研究

地屈孕酮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有效性研究

地屈孕酮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有效性研究发布时间:2022-12-02T05:54:36.08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2期作者:夏凤清[导读] 分析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采用地屈孕酮治疗的可行性。

夏凤清奉节怡安医院重庆市 404600[摘要]目的:分析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采用地屈孕酮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将本院在2021年2月-2022年1月期间诊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将黄体酮用于对照组患者,将地屈孕酮用于观察组,对比两组腹痛缓解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平均治疗时间、保胎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确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

结果:治疗后发现,采用地屈孕酮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腹痛缓解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平均治疗时间均明显较短,保胎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当中选用地屈孕酮治疗有助于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先兆流产;保胎;地屈孕酮;黄体酮先兆流产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孕妇腹部疼痛,并伴有少量的阴道出血现象[1]。

发生先兆流产之后,一般均采取积极的保胎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黄体酮、地屈孕酮等[2]。

为探究最佳的治疗药物,本文选取先兆流产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分组研究,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共选取先兆流产患者82例,年龄24-40岁,平均(29.54±3.54)岁;孕周6-12岁,平均(8.66±0.77)周。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

统计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实证可比较。

此次研究在获得所有患者的同意之后开展,取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了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禁忌症患者以及不配合研究患者。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后均接受常规干预,如心理安慰,嘱咐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同房,加强营养,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补充叶酸,口服维生素E等。

黄体酮、地屈孕酮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黄体酮、地屈孕酮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黄体酮、地屈孕酮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疗效对比观察林琳;陈丽春;陈溶鑫【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22(19)11【摘要】目的:观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黄体酮与地屈孕酮的实际疗效差异性。

方法:从2021年9月份到2022年9月份在本院产科选定64例前来就诊的先兆流产者,对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治疗成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甲乙组,甲组进行黄体酮治疗,乙组进行地屈孕酮治疗,对比成功妊娠率、药物副作用率、临床病症改善时间与血清性激素指标。

结果:甲乙组干预治疗后成功妊娠率分别为78.13%、100.00%;孕酮指标(27.49±5.38)nmol/L、(30.89±4.72)nmol/L;雌二醇(556.39±86.49)pg/mL、(597.48±69.92)p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285.92±222.18)U/L、(6402.28±211.92)U/L;乙组高于甲组;腰酸腰痛病症改善时间(8.84±1.55)d、(8.16±1.30)d,下腹坠痛(4.63±1.24)d、(3.91±0.96)d,阴道出血(7.41±1.32)d、(6.59±1.21)d,乙组比甲组短,甲乙组数据对比拥有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先兆流产治疗中地屈孕酮保胎疗效显著,既能有效调控血清性激素水平,又能增加成功妊娠可能性,整体治疗安全性突出,故此可将地屈孕酮用作优选保胎药物。

【总页数】3页(P73-75)【作者】林琳;陈丽春;陈溶鑫【作者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1【相关文献】1.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效果对比研究2.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效果对比研究3.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效果对比研究4.对比黄体酮与地屈孕酮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5.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妊娠期血清E2逐步上升,在> 1. 5 nmol /L 时会有一个快速 增长期。若血清E2从1. 5 nmol /L 跃升至3. 5 nmol /L 以上, 即使患者阴道流血等症状未改善或B 超提示宫内积血暗区,也往往 预后良好。
有文献指出,血清E2水平在子宫内膜分泌期、黄体期支持治疗中具 有一定指导价值。
性激素
孕激素:哺乳类卵巢的卵泡排卵后形成的黄体 以及胎盘所分泌的激素。其主要功能在于使哺 乳动物的副性器官作妊娠准备,是胚胎着床于 子宫、并维持妊娠所不可少的激素。
雌孕激素在正常女性的主要生理功 能
生殖功能
– 参与和维持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 完整性 – 育龄期
非生殖功能
卵巢周期的完整性 内膜成熟 接纳胚胎 维持女性生殖能力 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免疫耐受中孕酮起关键性协调作用
孕酮维持妊娠的机制
第一阶段:黄体期孕酮与胚胎着床
°C 37.0
36.5
雌激素 孕酮
36.0 0
7
14
21
月经周期 (示意图)
卵巢激素
28
子宫内膜 宫颈粘液
下丘脑 垂体
在一个卵巢(月经)周期中,卵巢内变化的卵泡和黄 体若未受孕,黄体的功能性寿命为14±2天,黄体退化后 ,下一轮的卵泡才会生长,黄体期主要由孕激素抑制卵泡 生长,黄体分泌的抑制素A抑制FSH,可能进一步抑制卵 泡复发
孕。7-10天 孕30天
>5.0U/L >100U/L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妊娠源自TSH(mIU/L) hCG(IU/L×1000)
1.5
1.0
0.5
受孕6天后开始分泌
0
受孕后9 ~ 13 天明显上升
10
20
30
妊娠周数
50 40 30 20 10 40 0
妊娠8 ~ 10 周达高峰,以后迅速下降
妊娠阶段
早期妊娠 中期妊娠 晚期妊娠
12周
28周 37周 42周
流产
早产 足月妊娠 过期妊娠
早期流产 晚期流产
流产定义及分
定义

➢ 流产:凡妊娠不足28周、胎 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
称为流产
分类 早期流产:≤ 12周 晚期流产:13 ~ 28周
自然流产:占10% ~ 15%
人工流产
临床类型: n 先兆流产(threatened abortion) n 难免流产(inevitable abortion) n 不全流产(incomplete abortion) n 完全流产(complete abortion)
维持内膜增殖分泌
– 青春期
– 绝经过渡期
其他
– 调节体温、水钠、情绪、骨骼
孕激素与妊娠
孕酮是维持妊娠所必需的激素。 妊娠期前8周:由滋养细胞和卵巢黄体分泌。 妊娠8周后:主要来自胎盘
孕激素与妊娠
血清孕酮在妊娠5~ 12 周相对稳定, 与孕龄无相关性。 高危妊娠:孕酮<10 ng/ml 黄体功能不全:孕10 周内孕酮<15.30 ng/ml
第二阶段:孕酮与胚胎保护性免疫调节
排斥…
滋养层 发育中的胚胎
母体血供
…还是保护?
母体的胚胎保护性免疫调 节
保护性免疫调节
不对称ABs
Th1 < Th2
蜕膜NK活性
IL-2 g-IFN TNF-a
流产
IL-4 IL-10 TGF-ß2
妊娠
孕酮诱导封闭因子
(Progesterone Induced Blocking Factor)PIBF :胚胎存活的关键
激素在先兆流产、保胎及早产 中的应用
景德镇市二院
激素与妊娠
➢ E2/P/HCG
激素在流产中的应用价值
➢ 流产概述 ➢ P 在维持妊娠中的作用 ➢ E2/P/HCG 在先兆流产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如何规范保胎?
激素在早产中的应用
性激素
雌激素:由带有芳香A 环的18个碳原子组成的甾体激素。内 源性雌激素主要包括雌酮( E1 )、雌二醇( E2 )和雌三醇( E3 ) , 其中E2 的生物活性最强。
刘宝静.血清孕酮测定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中的应用.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第 23 卷第 12 期 田秀娟.血清孕酮、B- HCG联合检测和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第 25卷第 18期
雌激素与妊娠
雌激素:妊娠早期由卵巢黄体分泌
孕10周后由胎儿‐胎盘单位合成
雌激素与妊娠
正常妊娠6 ~ 8 周时,HCG 值每日应以66%的速度增 长,若48 h 增长速度小于66%,提示妊娠预后不良。
目录
激素与妊娠
➢ E2/P/HCG
激素在流产中的应用价值
➢ 流产概述 ➢ P 在维持妊娠中的作用 ➢ E2/P/HCG 在先兆流产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如何规范保胎?
激素在早产中的应用
流产病因
妊娠不同阶段因染色体异常造成流 产的发生率
目录
激素与妊娠
➢ E2/P/HCG
激素在流产中的应用价值
➢ 流产概述 ➢ P 在维持妊娠中的作用 ➢ E2/P/HCG 在先兆流产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如何规范保胎?
激素在早产中的应用
胎儿是两个组织不相容个体的 “交配产物”
胎儿具有父方50%遗传物质,这意味着对于母体而言它是 一种半同种异体移植物
胎儿的基因型表现为促进本身发育的同时,保护自己免受 母体免疫系统攻击
母体的免疫系统保护母体免受攻击 在这场对抗中产生了微妙的平衡和妥协,称为“母体对妊
娠的适应”
免疫排斥
妊娠可比作一种半自体移植, 50%胎儿抗原对母体是种异物
母-胎屏障:胎儿不被母体免疫排斥的 关键界面
母胎界面(Maternal-Fetal Interface):母体组织与 胎儿成分直接接触的界面,胎儿的滋养层和母体 的底蜕膜构成
付州.先兆流产预后评估指标研究进展.山东医药.2014 年第54 卷第8 期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妊娠
HCG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用 于维持妊娠黄体的继续生长,刺激黄体产生雌激素, 以便维持妊娠 。
β-HCG 一般情况下,受精后第10 天可于血清中明确
非检孕测时,是诊断早期妊娠最<3具.1u特g/异L 性以及敏感性的方法
胎儿作为一种同种的半异体抗原能够在母体内生 存、生长和发育而不被排斥,母胎界面的特殊免 疫现象起着关键性作用
母-胎屏障:
免疫耐受中孕酮起关键性协调作用
母-胎界面中的子宫蜕膜局部:聚集多种免疫活性 细胞,产生不同细胞因子,发挥不同作用
母胎界面的细胞因子:维持同种异体耐受的核心, 滋养层细胞及与蜕膜层的免疫学微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