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剪力墙钢筋计算方法
剪力墙钢筋计算
第一章:剪力墙钢筋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图1) 1、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洞口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拉筋和洞口加强筋;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2、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型式、中间层和顶层构造;墙柱、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剪力墙墙梁墙柱墙身钢筋水平筋拉 筋垂直筋洞口下方端 柱连 梁洞口上方暗 柱暗 梁楼层连梁顶层连梁中间层-变截面基础层-插筋暗 柱端 柱顶层-锚固外侧筋内侧筋洞口箍筋纵筋暗撑加强筋双洞口连梁跨层连梁第一节:暗柱1.1、总公式1)、帮扎连接: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基础外露长度+n(1.2Lae+层高)--板厚+锚固长 度Lae2)、机械连接: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n 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 1.2、分公式1)、帮扎连接: 基础层插筋=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基础外露长度+搭接长度1.2Lae 中间层纵筋=中间层高+搭接长度1.2Lae 顶层纵筋=顶层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2)、机械连接: 基础层插筋=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基础外露长度500 中间层纵筋=中间层高顶层纵筋=顶层层高--非连接区长度500--板厚+锚固长度Lae 1.3、变截面情况(以A 、B 层为例)1)、当c/(板厚++水平间距)<1/6时,,符合如图c 种情况 A 层情况:帮扎连接:外(内)侧纵筋长度=A 层高+斜度伸长值--板厚--水平间距+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外(内)侧纵筋长度=A 层高-A 层非连接区500--板厚--水平间距+斜长+搭接长度1.2Lae B 层情况:帮扎连接:垂直纵向筋=B 层层高+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B层非连接区500+上一层非连接区5002)、当c/(板厚+水平间距)>=1/6时,符合如图a、b两种情况①、如图a这种形式A层情况:帮扎连接:外侧垂直钢筋=A层高+搭接长度1.2Lae(外测纵筋)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内侧纵筋)机械连接:&说明:若是A、B两层都是焊接(或机械连接)情况时外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B层非连接区500(外测纵筋)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内侧纵筋)若是A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B层为帮扎连接时外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搭接长度1.2Lae(外测纵筋)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内侧纵筋)若是A层为帮扎连接,B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时B层情况:帮扎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搭接长度1.2Lae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B层非连接区500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B层非连接区500+上一层非连接区500②、如图b这种形式A层情况:帮扎连接:外(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机械连接:&说明:若是A、B两层都是焊接(或机械连接)情况时外(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若是A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B层为帮扎连接时外(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若是A层为帮扎连接,B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时B层情况:帮扎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搭接长度1.2Lae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B层非连接区500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B层非连接区500+上一层非连接区5001.4、箍筋长度=(宽度--2*保护层)*2+(高度--2*保护层)*2+8d+1.9d*2+max{10d,75mm}*2根数计算表层数连接情况计算式基础层(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500(基础上下不布置箍筋要减“1”,基础层上下布置箍筋要加“1”,基础层上或下端布置箍筋不加也不减)底、中、顶层帮扎连接加密区根数[(1.2Lae*2+0.3Lae--50)/间距(5d且<=100)+1]+非加密区根数[(层高-搭接范围)/间距]机械连接(层高--50)/间距+11.5、拉筋1)、同时构住主筋和箍筋:L=(h--2c)+4d+1.9d*2+max{10d,75mm}*22)、只构住主筋:L=(h--2c)+2d+1.9d*2+max{10d,75mm}*23)、根数计算帮扎连接:基础层n=[(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500](基础上下不布置箍筋要减“1”,基础层上下布置箍筋要加“1”,基础层上或下端布置箍筋不加也不减)*每排拉筋个数底、中、顶层n=[(1.2Lae*2+0.3Lae--50)/间距(5d且<=100)+1+(层高-2.7Lae)/箍筋间距]*每排拉筋个数机械连接:[(层高-50)/箍筋间距+1]*每排拉筋个数第二节:连梁2.1、墙端部洞口处底、中、顶层纵筋L=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15d}+窗洞宽+max{Lae,600}中间层箍筋根数n=(洞口宽--2*50)/箍筋间距+1顶层箍筋根数n={[(左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洞口宽--2*50)/间距+1]+[(右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2.2、墙中部洞口单跨连梁底、中、顶层纵筋L=max{Lae,600}+窗洞口宽+max{Lae,600}中间层箍筋根数n=(洞口宽--2*50)/箍筋间距+1顶层箍筋根数n={[(左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洞口宽--2*50)/间距+1]+[(右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2.3、墙中部双洞口连梁(双跨)底、中、顶层纵筋L=max{Lae,600}+两洞口宽合计+窗间墙宽+max{Lae,600}中间层箍筋根数n=[(洞口宽a--2*50)/间距+1]+[(洞口宽b--2*50)/间距+1]顶层箍筋根数n={[(左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洞口总宽+窗间墙--2*50)/间距+1]+[(右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1)、连梁里拉筋直径的规定:①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同剪力墙水平分部筋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为6mm,当梁宽>350时为8mm,拉筋的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沿水平筋隔一拉一2)、拉筋根数的计算①连梁里排数的计算=[(连梁高-2*保护层)/水平筋间距+1](取整)/2②每排拉筋根数计算=(连梁净宽-2*50)/连梁箍筋间距的2倍+1③连梁里拉筋的总根数=①*②第三节:剪力墙3.1、基础层:插筋=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根数n=[(剪力墙净长-插筋间距)/插筋间距+1]*排数水平筋:①连续通过:外测L=墙外测长度-2*墙保护层内测L=墙外测长度-2*保护层+弯折15d②水平外测筋相互搭接:外测L=墙外测长度-2*墙保护层+0.65Lae*2内测L=墙外测长度-2*保护层+弯折15d③根数n=[(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排数拉筋: ①长度L=(b-2c)*2+4d+1.9d*2+max{10d,75mm}*2②根数n=[(墙净长-竖向筋间距)/拉筋间距+1]*基础水平筋排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h1+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一弯折长度a与框架注相同图1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二图2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3P32墙竖向钢筋插筋构造 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图3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图4图1 图2图3 图43.2、中间层:垂直筋=中间层高+1.2Lae(当遇到洞口时弯折15d)根数=[(剪力墙净长-竖向筋间距)/竖向筋间距+1]*竖向筋排数水平筋计算表筋号位置长度计算根数内侧墙外测长度-2c+弯折15d*2 (层高-离地高度-窗高-保护层)/间距1号筋外测墙外测长度-2c+15d (层高-离地高度-窗高-保护层)/间距内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2 (窗高+离地高度-门高)间距2号筋外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 (窗高+离地高度-门高)间距内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2 (门高-间距/2)/间距+1 3号筋外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 (门高-间距/2)/间距+1内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2 (离地高度-间距/2-保护层)/间距4号筋外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 (离地高度-间距/2-保护层)/间距拉筋根数:(墙总面积-门洞面积-窗洞面积-窗下面积-连梁-暗柱)/间距*间距即墙净面积/间距*间距3.3、顶层垂直筋=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根数=[(剪力墙净长-垂直筋间距)/垂直筋间距+1]*排数水平筋、拉筋同中间层算法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墙梁侧面纵筋和拉筋当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03G101-1P51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当跨高比≤2.5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0.3%。
剪力墙的钢筋计算
剪力墙的钢筋计算剪力墙是指由墙体承担剪力的一种结构元素,主要承担建筑物在水平方向的剪力传递和抗剪能力。
在进行剪力墙的钢筋计算时,需要考虑墙体受力、钢筋数量和布置、钢筋直径和间距等因素。
一、剪力墙的受力分析剪力墙主要受到水平荷载的作用,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以及设计要求,计算得到剪力墙所受到的剪力大小。
剪力墙的受力分析要考虑结构所处的地震烈度、楼层高度、建筑材料等因素,并结合设计规范进行计算。
二、钢筋数量计算根据剪力墙的受力大小,可以计算出所需要的钢筋总面积。
剪力墙的钢筋数量通常按照钢筋配筋率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As = (V / (ρ × fy)) × 10^3其中,As为所需钢筋总面积(mm²),V为剪力大小(kN),ρ为钢筋配筋率,fy为钢筋的屈服强度。
三、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和钢筋配筋率,可以计算出每层剪力墙所需的钢筋数量,然后根据剪力墙的高度和钢筋直径计算出每个截面所需的钢筋根数。
钢筋应尽量均匀分布在截面内,并注意与封闭壁等其他构件的联接。
四、钢筋直径和间距根据设计规范和结构要求,可以确定剪力墙所需的钢筋直径和间距。
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的钢筋直径应在12-40mm范围内,钢筋间距应根据构造要求进行设计。
五、验算完成钢筋配筋后,需要进行验算以确保设计符合要求。
验算包括钢筋受力验证、截面尺寸验证等。
主要通过计算各个截面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进行剪力墙的钢筋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满足结构的受力和强度要求,才能确保剪力墙的安全可靠。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通常是将钢筋混凝土墙体垂直于建筑平面布置,在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中起到结构支撑和抗震的作用。
在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中,需要考虑墙体的长度、高度、厚度、钢筋的直径和间距等因素,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具体方法。
一、确定剪力墙的长度、高度和厚度剪力墙的长度、高度和厚度是工程量计算的基础,对于每一面墙面来说,需考虑其长度和高度,以确定需要多少钢筋。
墙体厚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可根据地震设计图来选择不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墙体。
二、计算各部分的钢筋数量在确定了墙体的长度、高度和厚度后,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钢筋数量。
钢筋的数量主要包括梁的钢筋、柱的钢筋、水平裂缝钢筋以及垂直裂缝钢筋。
以下是各部分钢筋数量的计算方法:1. 梁的钢筋数量计算梁的钢筋数量计算主要考虑梁的宽度和受力方向,梁的钢筋主要要满足受拉、抗弯和抗剪的要求。
在计算梁的钢筋数目时,需要考虑梁的宽度和长度,还需要考虑梁的受力方向和所承受的荷载大小。
2. 柱的钢筋数量计算柱的钢筋数量计算主要考虑柱的截面积、高度、受力方向、所承受的荷载数量、层数等因素。
建筑物中各柱需要同时承受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力,需要保证柱的轴心不产生偏移,并能够有效地抵抗外力的作用。
3. 水平裂缝钢筋数量计算水平裂缝钢筋通常布置在剪力墙中心地带的两面墙面上,用于增强墙体水平受力能力。
水平裂缝钢筋的数量一般采用跨越整个墙面的直线布置。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钢筋的层数和布置方向,并根据设计要求来选择相应的钢筋规格和间距大小。
3. 垂直裂缝钢筋数量计算垂直裂缝钢筋主要用于增强墙体的垂直受力能力,通常采用直线布置,每层跨越一定距离。
在计算垂直裂缝钢筋数量时,需要考虑墙体长度、层数、钢筋直径、间距等因素,并根据设计要求来选择相应的钢筋规格和间距大小。
以上就是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础方法。
在具体工程中,还需要考虑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墙体设计、钢筋选择和间距大小等因素,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计算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一、连梁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KZ钢筋的构造连接第一章基础层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剪力墙计算公式
第一部分剪力墙1、墙端无柱时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0d当墙厚度较小时,墙两侧钢筋在墙端处连通,不再单根设置弯折,且搭接长度为lle(ll) 水平筋长度=墙长-保护层2、墙端为暗柱时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转角墙内侧水平钢筋、翼墙水平钢筋、端部暗柱墙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5d端部为暗柱时=墙长-保护层+弯折10d3、墙端为端柱时(1)外侧钢筋长度=墙净长+柱宽-保护层+15d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柱宽-保护层+15d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厚-保护层+上层露出长度+节点设置中的基础弯折+搭接长度lie2、首层墙身纵筋长度=首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lie。
3、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lie4、顶层墙身纵筋长度=顶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板高+ 板厚-bhc+12d(当为搭接构造时,露出长度为0 当为机械连接构造时,露出长度为500绑扎的搭接长度为1.2lae)三、墙身拉筋1、拉筋长度=(墙厚-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第二部分剪力墙墙柱一、纵筋长度计算1、基础层墙柱纵筋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计算设置设定的弯折+搭接长度2、首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 - 本层的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3、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 - 本层的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4、顶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本层的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当设置为绑扎形式时,端柱、暗柱纵筋上层露出长度软件取值为0。
当设置为电渣压力焊、套管挤压形式时,端柱、暗柱纵筋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软件取值为500 mm 。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第三部分剪力墙墙梁1、主筋长度:A、顶层暗梁上部纵筋长度=暗梁净长+端部边缘构件支座宽度 - 保护层厚度 + 弯折长度B、顶层暗梁下部纵筋、中间层暗梁上下部纵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长度当支座宽-保护层 > = Lae时,即为直锚,可不设15d弯折,但图集要求应伸至边缘构件外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直锚长度=边缘构件支座宽度 - 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保护层厚度–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直径。
剪力墙钢筋的计算
剪力墙钢筋的计算在建筑结构中,剪力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其中剪力墙钢筋的计算则是确保剪力墙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要理解剪力墙钢筋的计算,首先得明白剪力墙的作用。
剪力墙主要用于抵抗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将这些水平力有效地传递到基础。
而钢筋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增强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剪力墙钢筋包括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
竖向钢筋主要承受压力和弯矩,水平钢筋则主要承受剪力。
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先来说说竖向钢筋的计算。
其数量和直径的确定,通常需要根据剪力墙所承受的竖向荷载以及结构的抗震要求来进行。
在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时,要考虑剪力墙的自重、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等。
同时,抗震设计中,为了保证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延性,会对竖向钢筋的配筋率有一定的要求。
计算竖向钢筋时,一般会用到结构力学的知识。
通过对剪力墙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内力,然后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公式,计算出所需的竖向钢筋面积。
这个面积再除以单根钢筋的截面积,就能得到所需的竖向钢筋数量。
接下来是水平钢筋的计算。
水平钢筋主要用于抵抗剪力,其计算需要考虑剪力墙所承受的水平剪力大小。
水平剪力的计算通常要综合考虑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因素。
在计算水平钢筋时,同样要依据相关的规范和公式。
一般来说,会先根据结构的整体分析得到剪力墙所承受的水平剪力,然后根据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参数,计算出所需的水平钢筋面积。
除了上述的基本计算,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这些部位的钢筋配置要求通常会更高,以增强剪力墙的边缘约束,提高其抗震性能。
另外,对于开洞的剪力墙,洞口周边的钢筋加强也是计算的重点之一。
洞口会改变剪力墙的受力状态,因此需要在洞口周边配置加强钢筋,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剪力墙钢筋的计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试算和调整。
GTJ-剪力墙的计算学习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剪力墙的计算学习剪力墙分为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和墙梁(暗梁、连梁和边框梁)。
剪力墙墙身中的钢筋一般有水平钢筋、垂直钢筋和拉筋。
墙柱的钢筋有纵筋、箍筋和拉筋。
墙梁的钢筋也分为纵筋和箍筋,有时候还有拉筋。
下面主要介绍剪力墙的钢筋算法,墙柱的算法见柱/墙柱计算设置介绍,墙梁的计算比较简单,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一、剪力墙算量基本方法:(一)水平筋的计算(图集规定):1、长度计算:水平筋计算,需要根据端部是暗柱或端柱,取不同的做法。
6G101-1第71页:水平钢筋伸至端部弯折10*d一字型端部无暗柱时水平筋端部做法,见1--转角墙(斜交转角墙)水平钢筋做法:见16G101-1第71页。
--翼墙水平钢筋做法:见16G101-1第72页。
----有端柱的墙水平筋做法,见16G101-1第72页。
2、根数计算:--根数=(ceil(墙高-起步)/间距)+1,扣洞口;当梁(框架梁、连梁、暗梁、边框梁)属性中输入了侧面钢筋时,也需要扣减。
起步距离:见16G101-3第64页,图集规定为50mm,取计算设置第22项。
(二)垂直筋的计算:1、长度计算:1)基础层:插筋长度=露出长度(按规范计算,见计算设置第14项)+搭接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弯折(按规范取,见计算设置第15项)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见16G101-1第73页。
2)中间层: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见16G101-1第73页,同上图。
3)顶层:--垂直筋长度=墙高-本层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见16G101-1第74页。
2、根数计算:根数=(ceil(净长-2*起步)/间距)+1,扣洞口。
(三)拉筋的计算:1、长度计算:墙身范围内拉筋长度=bw(墙厚)-2*保护层+2*拉筋弯勾长度边框梁范围内拉筋长度=hb(边框梁截面宽度)-2*保护层+2*拉筋弯勾长度2、根数计算:1)计算拉筋应扣除连梁、洞口范围;2)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输入了拉筋时,则需要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3)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没有输入拉筋时,则不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同时边框梁范围的拉筋长度应根据边框梁的截面宽度进行计算;4)计算拉筋数量时,还需要根据节点设置中拉筋的布置方式进行排列计算;5)基础锚固区内拉筋数量和墙身部分分开计算。
剪力墙钢筋的计算
剪力墙钢筋的计算剪力墙钢筋计算1. 引言剪力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建筑中承担着抗震和抗剪的重要作用。
钢筋的计算是确定剪力墙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剪力墙钢筋计算的相关内容。
2. 剪力墙的基本原理剪力墙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垂直的墙体结构,用于承受横向力和纵向力。
它可以通过承受横向力来抵抗建筑结构的侧向荷载,从而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 剪力墙钢筋的计算方法剪力墙钢筋的计算方法包括确定钢筋的布置、计算剪力墙的尺寸和确定钢筋的配筋率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3.1 钢筋的布置剪力墙的钢筋布置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构造限制进行确定。
一般情况下,钢筋的布置应尽可能均匀,以提高剪力墙的整体抗震性能。
3.2 剪力墙尺寸的计算剪力墙的尺寸计算是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的强度要求进行确定的。
常见的方法包括等效矩法、法向力法和开裂力法等。
3.3 钢筋的配筋率计算钢筋的配筋率是指剪力墙中钢筋的面积与剪力墙截面面积的比值。
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合适的配筋率是保证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关键。
4. 剪力墙钢筋计算的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剪力墙钢筋计算的方法,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剪力墙的设计要求、钢筋布置的确定、墙尺寸的计算和钢筋配筋率的计算等。
5. 结论剪力墙钢筋的计算是保证剪力墙受力性能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钢筋布置、尺寸计算和配筋率确定对于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附件:1. 剪力墙钢筋计算示意图2. 剪力墙钢筋设计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钢筋混凝土:一种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
2. 剪力墙:一种用于承受横向力和纵向力的垂直墙体结构。
3. 抗剪:材料抵抗沿剪切面的剪切力的能力。
广联达GTJ2021中剪力墙钢筋和连梁如何计算的
广联达GTJ2021中剪力墙钢筋和连梁如何计算的短肢剪力墙1.业务背景:短肢剪力墙,指的是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且各肢横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8的剪力墙。
2.短肢剪力墙的受力、变形特征,类似于框剪结构。
但比框架结构的刚度分配、内力分配更合理,结构的变形协调导致的竖向位移差别,也比框剪结构小,则传基础荷载更均匀、合理。
3.各肢横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小于4就是异形柱和框架柱。
大于8时,剪力墙以处于受弯工作状态时,才能有足够的延性,故剪力墙应当是高细的,如果剪力墙太长时,将形成低宽剪力墙,就会易受剪破坏,剪力墙呈脆性,不利于抗震。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7页下图4.抗震的原理就是吸收能量,所以短肢剪力墙即可以保证变形能力吸收能量,又不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剪力墙的垂直钢筋在基础层构造形式1.当保护层厚度≤5d,在基础范围里为min(10d,100)间隔的箍筋,当保护层厚度>5d,则为间隔为500的箍筋2.当基础高度≥LAE,即满足直锚,墙柱纵筋伸到基底弯钩为max(6d,150)当基础高度<LAE,即不满足直锚,墙柱纵筋伸到基底弯钩为15*d,但在基础内的总长度要满足max(0.6*lae,≥20d)+15*d(同剪力墙边缘构件)剪力墙的垂直钢筋在非基础层构造形式1.非顶层垂直钢筋长度=层高+1.2lae(见16G101-173页)•2.焊接和机械连接垂直钢筋长度=层高-500+5002.剪力墙在顶层构造形式判定原则:如果遇到梁构件,满足直锚时为lae,其他情况为到顶弯折≥12*d。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1.一字剪力墙的无暗柱或者有一字型和L形暗柱端部弯折10*d(一种情况例外,后面会讲到)2.转角墙或斜交转角墙外侧连续通过,内侧15*d3.剪力墙遇到端柱时,能直锚就直锚,不能直锚,伸到对边弯折15*d。
钢筋伸入长度大于等于lae时候,可直锚,也可伸到端部剪力墙的水平钢筋代替暗柱箍筋1.体积配箍率(ρv):体现柱端箍筋对砼的约束作用,箍筋体积配箍率的基本公式是ρv=箍筋的钢筋体积/混凝土的体积。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量及拉筋计算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量及拉筋计算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
剪力墙钢筋计算基本方法
剪力墙钢筋计算基本方法范本1:剪力墙钢筋计算基本方法一、引言剪力墙是建造结构中常用的承载结构之一。
钢筋计算是剪力墙设计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决定了其力学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剪力墙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旨在读者掌握相关知识。
二、剪力墙的分类1. 根据平面形状分类剪力墙可分为直线墙、不等边墙、约束斜墙等。
2. 根据墙体材料分类剪力墙可分为混凝土墙、砖砌墙等。
3. 根据墙体位置分类剪力墙可分为内墙、外墙等。
三、剪力墙钢筋计算基本公式1. 剪力墙受力特点分析通过对剪力墙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所受的剪力和弯矩大小。
2. 剪力筋设计根据结构要求和受力状况,计算剪力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3. 弯矩筋设计根据剪力墙的弯矩情况,计算弯矩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4. 剪力墙开洞设计当剪力墙需要开洞时,计算开洞后的剪力墙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
四、剪力墙钢筋计算实例以某剪力墙为例,详细介绍钢筋计算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五、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剪力墙设计图纸附件2:剪力墙钢筋计算表格附件3:剪力墙材料检测报告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建造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
2. 建造设计规范:指国家颁布的相关建造设计规范文件。
---范本2:剪力墙钢筋计算基本方法一、前言剪力墙是建造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承载结构,其设计和计算关乎建造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剪力墙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指导读者掌握相关知识。
二、剪力墙的分类及特点1. 按平面形状分类剪力墙可分为直线型、凹型、凸型等不同形状,每种形状的剪力墙都有其特点。
2. 按材料分类剪力墙可分为混凝土剪力墙、砖砌剪力墙等,不同材料的剪力墙在计算钢筋时需考虑各自特性。
3. 按位置分类剪力墙可分为内墙、外墙,内外墙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三、剪力墙的钢筋计算基本步骤1. 剪力墙受力分析通过对剪力墙的受力情况分析,确定剪力墙所受剪力和弯矩的大小。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在建筑结构中,剪力墙是一种重要的抗侧力构件,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作用和风荷载。
而剪力墙钢筋的计算则是确保剪力墙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地说一说剪力墙钢筋的计算。
剪力墙的钢筋主要包括竖向钢筋、水平钢筋和拉筋。
先说竖向钢筋。
竖向钢筋的作用主要是承受剪力墙在竖向荷载下产生的压力和弯矩。
计算竖向钢筋时,需要先确定剪力墙的受力情况。
一般来说,根据剪力墙的高度和受力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底部加强区和非底部加强区。
在底部加强区,由于受到的地震作用较大,竖向钢筋的配筋率通常会有所增加。
计算竖向钢筋的数量,需要考虑剪力墙的轴压力设计值、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抗压强度等因素。
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利用相关的计算公式算出所需的竖向钢筋面积,然后根据钢筋的直径和间距进行配置。
非底部加强区的竖向钢筋计算相对较为简单,但也需要考虑轴压力和弯矩的影响。
在实际计算中,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
再来说水平钢筋。
水平钢筋主要用于抵抗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剪力。
水平钢筋的间距通常较小,以保证剪力墙的抗剪性能。
计算水平钢筋时,要先确定水平剪力的设计值。
这个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地震作用、风荷载以及结构的自振特性等因素。
然后,根据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和水平钢筋的抗拉强度,计算出所需的水平钢筋面积。
在配置水平钢筋时,还要注意钢筋的间距不能超过规范规定的最大值,以确保剪力墙在各个部位都能有效地抵抗剪力。
除了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拉筋在剪力墙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拉筋的主要作用是将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拉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钢筋骨架,增强剪力墙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拉筋的计算相对简单,主要是根据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的间距以及设计要求来确定拉筋的间距和直径。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剪力墙钢筋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
比如,剪力墙的形状和尺寸、洞口的位置和大小、边缘构件的设置等等。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剪力墙,可能需要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来精确计算钢筋的受力情况。
剪力墙拉筋根数计算公式总结
剪力墙拉筋数量的计算
剪力墙/板拉筋数量,一个平时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在一些钢筋计算软件给出的公式是:墙面积/拉筋(水平间距×垂直间距),也未曾去多想。
群里的网友提出了具体应如何计算的问题,却引起了不少的争议,随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这时,回过头来再仔细的琢磨,觉得不是个小问题。
大家提出的各种计算方法,这里不一一评述了,不敢妄议对错与否,只是只谈谈自己认为的一些看法。
我们知道,墙体拉筋一般都是墙体钢筋间距的两倍,即“隔一拉一”。
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都要做到“隔一拉一”。
“隔一拉一”还应更广义的理解为拉筋间距的交错布置,即通常所说的梅花型布置。
即如图一示:那对此方式布置到底如何计算呢?我们先看看下面“图二”的规律:
如果问图中的阴影面积占比例是多少?哈,不需思考,大家肯定会答出50%。
好,那就请大家仔细对比两个图,看看有啥共同规律……
我们在“图一”的基础上再画上水平、垂直向钢筋后,见“图三”
我们会很容易的计算出:
1、“图三”中水平、垂直向钢筋的“交叉点”个数:
2、“图三”中“拉结点”(拉筋)的个数:N拉结点=N交点×50%针对此情形,这里本人给出的公式为:
那对于以下的情形呢?见“图四”,一个具体的例子:
这里,如果按计算出所有交点,再按一半取,就理解简单且片面了!我们需要更好的理解“隔一拉一”的含义。
“图四”的计算方法应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个比较规范计算公式:
N拉结点=“有拉结点的行数”ד有拉结点的列数”×50%
一定要注意是“有拉结点的行和列”!。
剪力墙的钢筋计算
剪力墙的钢筋计算一、墙体尺寸和墙厚的确定在进行剪力墙的钢筋计算前,首先需要确定墙体的尺寸和墙厚。
墙体尺寸通常由建筑设计中的要求确定,一般来说,墙体的高度和宽度会根据对剪力墙承受荷载的要求进行确定。
墙厚则会根据墙体高度、宽度以及材料的强度来确定,一般来说,墙厚会根据规范中的要求进行确定。
二、剪力墙的荷载计算剪力墙承受的荷载分为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两部分。
垂直荷载通常来自于建筑物的自重和附加荷载,水平荷载则来自于抗震设计中的剪力力。
在进行钢筋计算时,需要先计算出剪力墙的水平荷载。
根据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剪力墙的水平荷载可以通过等效静力法或动力分析法进行计算。
在等效静力法中,水平荷载通过区域刚度系数和地震矩或地震力进行计算。
在动力分析法中,则需要进行更加复杂的分析和计算。
不同的计算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水平荷载值。
三、钢筋的数量和布置在确定了剪力墙的荷载后,接下来需要计算钢筋的数量和布置。
一般来说,剪力墙中钢筋的数量会根据墙体高度和宽度、墙厚以及钢筋的抗拉强度来确定。
钢筋的布置则需要考虑剪力墙的整体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
钢筋的数量通常通过单位长度的钢筋面积来表示,单位通常为平方米/米。
在进行钢筋计算时,需要根据墙体尺寸、荷载以及钢筋的抗拉强度等参数,进行合理的计算。
同时,还需要根据规范中的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和连接等设计,以确保钢筋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
四、钢筋的直径确定钢筋的直径也是进行剪力墙钢筋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钢筋的直径会影响到钢筋的抗拉和承载能力,因此需要根据墙体的尺寸、荷载和钢筋的布置等要素,来合理确定钢筋的直径。
通常来说,剪力墙的钢筋直径会根据规范中的要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钢筋直径有6mm、8mm、10mm、12mm、14mm等,具体的直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五、钢筋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剪力墙钢筋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强度: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规范中的要求,以确保钢筋在荷载下的安全性能。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1、暗柱钢筋计算(1)(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B)顶层: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C)纵筋根数:按图数(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4)剪力墙中的连梁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墙身纵筋计算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3、墙身垂直钢筋(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
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在建筑工程中,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构件,承担着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作用。
而准确计算剪力墙钢筋的工程量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和工程质量的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剪力墙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一、剪力墙钢筋的类型剪力墙中的钢筋主要包括竖向钢筋、水平钢筋、拉筋等。
竖向钢筋通常沿墙体的高度方向布置,主要承受墙体的竖向荷载和抵抗水平力产生的弯矩。
水平钢筋则沿着墙体的水平方向布置,用于增强墙体的抗剪能力和约束混凝土。
拉筋则用于将竖向和水平钢筋拉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钢筋骨架,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二、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准备工作在计算剪力墙钢筋工程量之前,我们需要先熟悉施工图纸,包括剪力墙的平面图、剖面图、钢筋详图等。
同时,要了解相关的设计规范和图集要求,明确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弯钩长度等参数。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计算工具,如计算器、尺子等,并准备好记录计算过程和结果的表格或文档。
三、剪力墙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剪力墙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主要基于“长度×单位长度重量”的原理。
首先需要计算出每种钢筋的长度,然后根据钢筋的直径和钢材的密度计算出单位长度的重量,两者相乘即可得到钢筋的工程量。
四、竖向钢筋工程量的计算1、基础插筋长度的计算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厚度+弯折长度+伸出基础顶面的长度。
其中,弯折长度和伸出基础顶面的长度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和图集的要求确定。
2、中间层竖向钢筋长度的计算中间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伸出本层楼面的长度本层楼板厚度+伸出上层楼面的长度。
3、顶层竖向钢筋长度的计算顶层竖向钢筋分为内侧钢筋和外侧钢筋。
内侧钢筋长度=层高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当直锚长度满足要求时,可采用直锚;否则,需弯锚)。
外侧钢筋长度=层高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通常采用弯锚,锚固长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五、水平钢筋工程量的计算1、内侧水平钢筋长度的计算内侧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厚度+弯钩长度。
剪力墙钢筋量计算
剪力墙钢筋量计算剪力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用于抵抗地震荷载。
在剪力墙中,钢筋的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影响着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能。
本文将介绍剪力墙中钢筋的量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计算剪力墙中的横向钢筋量。
横向钢筋主要用于抵抗剪切力和提高墙体的承载力。
横向钢筋的数量和直径需要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和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横向钢筋的数量计算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剪力墙的长度和高度。
2.根据地震设计要求,计算剪力墙的设计水平力和竖向力。
3.根据水平力和竖向力计算单个剪力墙段的剪力。
4.根据单个剪力墙段的剪力,采用钢筋拉杆法计算所需的横向钢筋面积。
横向钢筋的截面积可以通过剪力墙段的剪力和钢筋的抗拉强度计算得出。
5.根据横向钢筋的截面积,计算所需的横向钢筋数量。
横向钢筋的直径计算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1.找到横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一般情况下,横向钢筋的直径应不小于10毫米。
2.根据横向钢筋截面积和最小直径计算所需的横向钢筋数量和直径。
根据设计要求和构造限制,可能需要在墙体的不同位置和高度设置不同直径的横向钢筋。
接下来,我们来计算剪力墙中的纵向钢筋量。
纵向钢筋主要用于抵抗弯矩和提供墙体的刚度和变形能力。
纵向钢筋的数量计算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和设计要求,确定纵向钢筋的间距和直径。
通常情况下,纵向钢筋的直径应不小于10毫米。
2.根据纵向钢筋的间距和直径计算每层纵向钢筋的截面积。
3.根据每层纵向钢筋的截面积和层数计算总的纵向钢筋截面积。
4.根据纵向钢筋的截面积和最小直径计算所需的纵向钢筋数量和直径。
根据设计要求和构造限制,可能需要在墙体的不同位置和高度设置不同直径的纵向钢筋。
除了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计算,还需要考虑钢筋的锚固长度和连接方式。
这些因素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
总结起来,剪力墙钢筋量的计算包括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计算。
横向钢筋的计算主要涉及剪力墙段的剪力和横向钢筋的抗拉强度。
剪力墙钢筋计算
剪力墙钢筋计算一、墙体水平分布钢筋节点做法1、墙端无暗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墙长-保护层+10d弯拐(水平钢筋弯拐放置在竖向分布钢筋外侧)。
2、墙端为暗柱不连续通过时:(1)水平分布钢筋=墙长-保护层-暗柱纵筋直径(按图集上水平分布筋是要紧贴角筋内侧,如果这样扣减施工很困难,通常情况是再-25mm,让水平分布筋端部与暗柱纵筋留出一个25mm的空位)+10d弯折。
(2)外侧水平分布钢筋连续通过转弯(As1≦As2)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长度。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暗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3)外侧水平分布钢筋连续通过转弯(As1=As2)时: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长度。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暗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4)外侧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处搭接(这种做法也是施工过程中用得较多的一种方式)。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8Lae(18G901-1图集中此处0.8Lae弯折是放在暗柱纵筋内侧的,如果实际施工中放在暗柱纵筋内侧那我们在翻样计算的时候还需-暗柱纵筋直径-25mm)。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暗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3、墙端为端柱转角墙时:外侧钢筋=墙净长+≧0.65Lae+15d弯折。
内侧钢筋(直锚长度≧lae)=墙净长+锚固长度。
内侧钢筋(直锚长度<lae)=墙长-保护层-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4、墙端为端柱翼墙时:外侧纵筋直锚时(直锚长度≧lae)=墙净长+锚固长度。
内侧纵筋直锚时(直锚长度≧lae)=墙净长+锚固长度。
外侧纵筋弯锚时(直锚长度<lae)=墙长-保护层-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内侧纵筋弯锚时(直锚长度<lae)=墙长-保护层-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5、端柱端部墙时:外侧钢筋(直锚长度≧lae)=墙净长+锚固长度。
内侧钢筋(直锚长度≧lae)=墙净长+锚固长度。
外侧钢筋(直锚长度<lae)=墙长-保护层-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剪力墙钢筋计算公式
剪力墙钢筋计算公式
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抗震构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建筑在地震或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从而保护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而剪力墙的钢筋计算则是剪力墙设计的核心部分之一。
剪力墙钢筋计算公式如下:
As = V/(0.87fyd)
其中,As为钢筋截面面积,V为剪力大小,fy为钢筋的屈服强度,d为截面深度。
这个公式是根据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来的,可以帮助工程师计算出剪力墙中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尺寸。
在进行剪力墙钢筋计算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 剪力大小:剪力大小是剪力墙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建筑结构在地震或风荷载下承受的剪力大小。
剪力大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尺寸。
2. 钢筋的屈服强度:钢筋的屈服强度是指钢筋在受到一定荷载作用下开始变形的强度大小。
在进行剪力墙钢筋计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钢筋屈服强度,以确保钢筋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 截面深度:截面深度是指剪力墙截面的深度,也是剪力墙钢筋计算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截面深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所需的钢筋数量
和尺寸。
4. 钢筋的间距:钢筋的间距是指钢筋之间的距离。
在进行剪力墙钢筋计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钢筋间距,以确保钢筋的布置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剪力墙钢筋计算是剪力墙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计算出剪力墙中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尺寸,从而确保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剪力墙钢筋计算方法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11G101剪力墙钢筋计算方法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
第一节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1G101-1第68页)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搭接及锚固长度均为1.2lae)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弯折10d和15d两种,注意区分)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8Lae (12G101-1 3-6页)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弯折10d和15d两种,注意区分)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算量时多参看图集的示意图)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图集中没有连通的情况,因为考虑实际施工时,为便于施工,尽量断开,不考虑连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端柱截面长度(≥0.6lae)-保护层+15d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端柱截面长度(≥0.6lae)-保护层+15d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
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由基础厚度分为两种情况)+首层层高+伸
入上层的搭接长度(搭接长度取决于机械连接方式)
当基础厚度≥lae时,基础插筋长度=lae+ Max{6d,150 }。
当基础厚度≤lae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 15d。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2*11.9d+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
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第二节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由基础厚度分为两种情况)+首层层高+
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搭接长度取决于机械连接方式)当基础厚度≥lae时,基础插筋长度=lae+ Max{6d,150 }。
当基础厚度≤lae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 15d。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计算公式同梁箍筋。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2、箍筋(按图纸要求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