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电缆技术标准规范.docx

合集下载

低压配电系统技术规范标准

低压配电系统技术规范标准

低压配电系统技术规范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低压配电系统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其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

该标准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等各个阶段。

2. 安装要求2.1 设备安装- 低压配电设备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确保设备牢固、可靠。

- 安装位置应满足通风、防水、防尘等要求,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提高工作寿命。

2.2 电线电缆敷设- 电线电缆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敷设,避免过度张拉或过度弯曲,以保证电线电缆的安全运行。

- 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应完好无损,接地良好,防止漏电和触电风险的发生。

2.3 配电箱和配电板- 配电箱和配电板的安装应满足规范要求,保证设备稳定、接地可靠。

- 配电箱和配电板的引线应规范标记,以方便维修和检修工作。

3. 运行要求3.1 设备运行- 低压配电设备的运行应符合设备制造商的要求,不得超过额定负荷。

-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

3.2 电力负荷管理- 根据用电需求合理管理电力负荷,确保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 监测电力负荷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

4. 安全要求4.1 防火安全- 低压配电系统设备和线缆应符合防火要求,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

- 定期对设备和线缆进行防火检查,及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4.2 电气安全- 低压配电系统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保证用户的电气安全。

- 使用可靠的过载保护装置,及时切断电路,防止电路过载和短路引发的安全事故。

5. 质量控制5.1 设备质量- 低压配电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质量性能。

- 严格控制设备质量,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5.2 安装质量- 安装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术,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装。

- 定期对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 附则本标准的修订和调整应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进行,确保其与时俱进和实用性。

以上是《低压配电系统技术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细节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标准[详]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标准[详]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参数及要求 (1)3 使用环境条件表 (10)4 试验 (10)5 包装及运输 (13)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 2952 电缆外护套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 技术参数及要求2.1 设备名称1kV交联电缆2.2 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2.3 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2.4 额定频率:50Hz2.5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2.7 结构材料2.7.1 导体2.7.1.1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 铜导体应符合GB 3953中的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的规定。

2.7.2 绝缘2.7.2.1 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2.7.2.2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2.7.2.3 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最新

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最新

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最新低压电力电缆是电力系统中用于传输电能的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以及公共设施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低压电力电缆的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根据最新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制定的相关内容:低压电力电缆的设计和制造必须遵循国家和国际的相关标准,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以下是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1. 电缆类型:低压电力电缆根据绝缘材料、护套材料和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PVC绝缘电缆、XLPE绝缘电缆、橡胶绝缘电缆等。

2. 电压等级:低压电力电缆的电压等级通常为0.6/1kV,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不超过1kV的电力系统。

3. 导体材料:电缆的导体通常采用铜或铝材料,根据载流量和机械强度的需求进行选择。

4.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常用的绝缘材料包括PVC、XLPE、橡胶等。

5. 护套材料:护套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和耐环境性能,常用的护套材料包括PVC、PE等。

6. 电缆结构:电缆结构应保证电缆在敷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单芯、多芯、屏蔽等不同结构。

7. 敷设方式:电缆的敷设方式应根据使用环境和敷设条件选择,包括直埋、管道、桥架、隧道等。

8. 连接方式:电缆的连接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件和连接技术,确保连接的电气和机械稳定性。

9. 测试标准:电缆在生产和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电气性能测试和机械性能测试,包括绝缘电阻测试、耐压测试、老化测试等。

10. 安全标准:电缆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国家和国际的安全标准,确保在正常使用和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性。

11. 环保要求:电缆材料的选择和生产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2. 标识和包装:电缆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并采用合适的包装方式以保护电缆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低压电力电缆的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参数及要求 (1)3 使用环境条件表 (9)4 试验 (9)5 包装及运输 (11)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 2952 电缆外护套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 技术参数及要求2.1 设备名称1kV交联电缆2.2 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2.3 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2.4 额定频率:50Hz2.5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2.7 结构材料2.7.1 导体2.7.1.1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 铜导体应符合GB 3953中的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的规定。

2.7.2 绝缘2.7.2.1 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2.7.2.2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2.7.2.3 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低压电缆技术规范标准

低压电缆技术规范标准

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1 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1kV及以下电线电缆(含阻燃和耐火型)的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内容。

1.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 O/U为0.6/1kV及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压电线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2.1-2008 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GB/T 2952.2-2008 电缆外护层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GB/T 2952.3-2008 电缆外护层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GB/T 3048.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 3956-2008 电缆的导体GB/T 5023.1-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5023.2-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3.3-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GB/T 5023.4-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4部分: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GB/T 5023.5-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GB/T 6995.3-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 12527-2008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 12706.1-2008 额定电压1kV(U m=1.2kV)~35kV(U 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 m=1.2kV)和3kV(U m=3.6kV)电缆GB/T 18380.3-2008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GB/T 19216.21 2003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电压0.6/1.0 kV及以下电缆GB/T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JB/T 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JB/T 8734.1-199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JB/T 8734.2-199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2部分:固定布线用电缆电线JB/T 8734.3-199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3部分:连接用软电线GA 306.1-2007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GA 306.2-2007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2部分:耐火电缆3 术语与定义3.1 额定电压电缆设计和运行的基准电压,用U O/U(U m)表示,单位V或kV。

低压电缆技术要求.DOC

低压电缆技术要求.DOC

低压电缆技术要求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1KV及以下设备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2951.13-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3节: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GB/T 2952.1-2008《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GB/T 2952.2-2008《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GB/T 2952.3-2008《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GB/T 2952.4-2008《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GB/T 3953-1983《电工圆铜线》GB/T 3955-2009《电工圆铝线》GB/T 6995.3-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 电线电缆识别标GB/T 6995.5-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5部分: 电力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2706.1-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GB/T 12706.2-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GB/T 12706.3-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 (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在用户方同意时可以使用其他性能更高的标准。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参数及要求 (1)3 使用环境条件表 (8)4 试验 (8)5包装及运输 (10)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 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 2952 电缆外护套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 技术参数及要求2.1 设备名称 1kV交联电缆2.2 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2.3 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2.4 额定频率:50Hz2.5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2.7 结构材料2.7.1 导体2.7.1.1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 铜导体应符合GB 3953中的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的规定。

2.7.2 绝缘2.7.2.1 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2.7.2.2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2.7.2.3 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南方电网公司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标准版)

南方电网公司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南方电网公司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南方电网公司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标准版)范围本规范规定了1kV及以下电线电缆(含阻燃和耐火型)的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O/U为0.6/1kV及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压电线电缆。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2951.1-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2952.1-2008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GB/T2952.2-2008电缆外护层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GB/T2952.3-2008电缆外护层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GB/T3048.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GB/T5023.1-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502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5023.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GB/T5023.4-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4部分: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GB/T5023.5-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GB/T6995.3-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12527-2008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12706.1-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 =1.2kV)和3kV(Um=3.6kV)电缆GB/T18380.3-2008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GB/T19216.212003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电压0.6/1.0kV及以下电缆GB/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JB/T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JB/T8734.1-199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JB/T8734.2-199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2部分:固定布线用电缆电线JB/T8734.3-199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3部分:连接用软电线GA306.1-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GA306.2-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2部分:耐火电缆术语与定义额定电压电缆设计和运行的基准电压,用UO/U(Um)表示,单位V或kV。

低压电缆技术要求

低压电缆技术要求

低压电缆技术要求
请专业服务者提供
一、总则
1.本文件根据《GB/T5023-2023低压电缆用绝缘和护套材料》中规定
的低压电缆性能分类和技术规范,结合新型节能、环保、耐火材料等科技
进步,以确保我厂生产的低压电缆合格满足市场需求和用户要求,编制本
技术要求。

2.本文件的适用范围是各种低压电缆的生产,但不包括线圈绝缘电缆。

3.本文件不断更新编制,并由我厂总经理签字确认并由技术质量部审
核完善;任何修改都应由技术质量部统一发布,未经授权,不得随意篡改。

二、低压电缆的型式以及基本要求
1.第一种低压电缆:带铜丝绞合,尼龙护套,耐火材料绝缘。

(1)电缆允许温度:450℃。

(2)电缆紧固护套应采用安全型塑料护套,耐火性能不低于180℃。

(3)绞合的铜丝直径要求为0.4~1.2mm。

(4)护套和绝缘要求应符合《GB/T5023-2023低压电缆用绝缘和护
套材料》的要求。

2.第二种低压电缆:带铝丝绞合,阻燃体聚氨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

(1)电缆允许温度:150℃。

(2)绞合的铝丝直径要求为0.5~1.5mm。

(3)护套和绝缘要求应符合《GB/T5023-2023低压电缆用绝缘和护套材料》的要求。

YJV22高低压电缆技术规格书.docx

YJV22高低压电缆技术规格书.docx

************箱站系统改造1KV、10KV YJV22 电力电缆技术规格书编制人:审核人:审定人: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1.总则2.执行标准3.使用特性4.主要技术要求5.试验6.包装、运输7.供货范围8.其他1总则1.1本技术规格书的适用于1KV、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的招标。

它包括电缆的使用性能、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性能、安装、试验、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1.2本技术规格书要求电缆能够用于固定敷设在交流50Hz、额定电压1KV或者10KV的电力输配电线路上作输送电能用。

2执行标准Q/TEOR12-2000(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GB/T3953-1983电工圆铜线GB/T6995-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8170-1994数字修约规则GB/T12706.1-2002 额定电压l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3部分:额定电压lkV和3kV电缆GB/T12706.2-2002 《额定电压l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到10kV电缆GB/T2951-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3048.1-3048.12-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1997 电缆的导体JB/T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注:本技术规范不论是否标注日期,均执行最新版本。

3使用特性3.11KV电缆运行条件3.1.1系统额定电压(Uo /U) : 0.6/1 kV o3.1.2系统最高运行电压(5):1.2kV o3.1.3系统频率:50Hzo3.1.4电缆导体的最高额定温度:120°Co3.1.5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80°C。

3.21KV电缆敷设条件3.2.1电缆敷设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不小于15D;其中:D—电缆外径,mm;3.2.2电缆敷设方式:可以安装在户外,直埋敷设于腐蚀性环境土壤中,具有良好的挡潮防水功能。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标准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标准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目录1 规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参数及要求 (1)3 使用环境条件表 (8)4 试验 (8)5 包装及运输 (10)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1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 2952 电缆外护套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2 技术参数及要求2.1 设备名称1kV交联电缆2.2 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2.3 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2.4 额定频率:50Hz2.5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2.7 结构材料2.7.1 导体2.7.1.1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 铜导体应符合GB 3953中的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的规定。

2.7.2 绝缘2.7.2.1 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2.7.2.2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2.7.2.3 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目录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1)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5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3)6试验 (4)7技术服务、工厂检验和监造及验收 (5)8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5)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 (10)1标准技术参数 (10)2组件材料配置表 (10)3使用环境条件表 (17)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1kV及以下电线电缆(含阻燃和无卤低烟)的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 O/U为0.6/1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V、YJLV)、交联聚乙烯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Y)、软铜电缆(EFR)的招标。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2电缆外护层GB/T 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 3956电缆的导体GB/T 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GB/T 11019电缆用铝带GB/T 11019电缆用铜带GB/T 12706.1额定电压1kV(U m=1.2kV)到35kV(U 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 m=1.2kV)和3kV(U m=3.6kV)电缆GB/T 14315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 17650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GB/T 17651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GB/T 18380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参数及要求 (1)3 使用环境条件表 (8)4 试验 (8)5 包装及运输 (10)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 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 2952 电缆外护套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 技术参数及要求2.1 设备名称 1kV交联电缆2.2 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2.3 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2.4 额定频率:50Hz2.5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2.7 结构材料2.7.1 导体2.7.1.1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 铜导体应符合GB 3953中的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的规定。

2.7.2 绝缘2.7.2.1 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2.7.2.2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2.7.2.3 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

智能化电缆技术要求1 技术要求1.1 低压电缆技术要求1.1.1 导体1.1.1.1 低压电缆的导体应符合GB/T 3956-2008中第7章节第一种实心导体、第二种绞合导体或第五种软铜导体要求。

1.1.1.2 架空绝缘电缆的导体应采用GB/T 3953-2009规定中的TY型圆铜线,多芯电缆铜导线可采用TR型软圆形铜线。

铝导线应采用GB/T 17048-2009规定中的LY9型H9状态硬圆铝线。

结构应符合GB/T 12527-2008第7.1.3章节要求。

1.1.1.3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

1.1.2 内衬层与填充本小节内容对有护套单芯电缆、架空绝缘电缆不适用。

1.1.2.1 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除五芯以上电缆外,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有在绝缘线芯间的间隙被密实填充时,才可采用绕包内衬层。

1.1.2.2 用于内衬层和填充物的材料应适合电缆的运行温度并和电缆绝缘材料相容。

1.1.2.3 挤包内衬层厚度挤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表1 挤包内衬层厚度(mm)1.1.2.4 绕包内衬层厚度缆芯假设直径为≤40mm,绕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取0.4mm;如>40mm时,则取0.6mm。

1.1.3 绝缘1.1.3.1 聚氯乙稀电力电缆绝缘层应为挤包制成,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层应为添加交联剂后挤包交联而成。

1.1.3.2 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GB/T 12706.1-2008、GB/T 12527-2008及表4、表5、表6的规定。

1.1.3.3 绝缘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的横断面上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沙眼等缺陷,禁止使用重新(二次)处理过的绝缘材料。

1.1.3.4 绝缘材料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

1.1.4 铠装1.1.4.1 铠装类型可为:扁金属丝铠装、圆金属丝铠装、双金属带铠装。

31.1.4.2 扁金属丝铠装或圆金属丝铠装材料应为镀锌钢丝、铜丝或镀锡铜丝;金属带为涂漆钢带、镀锌钢带。

低压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1 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1kV及以下电线电缆(含阻燃和耐火型)的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内容。

1.2本规范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 O/U为0.6/1kV及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压电线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 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2.1-2008 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GB/T 2952.2-2008 电缆外护层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GB/T 2952.3-2008 电缆外护层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GB/T 3048.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 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 3956-2008 电缆的导体GB/T 5023.1-2008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1 部分:一般要求GB/T 5023.2-2008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 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3.3-2008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 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GB/T 5023.4-2008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4 部分: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GB/T 5023.5-2008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 ) GB/T 6995.3-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 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 12527-2008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 12706.1-2008 额定电压m=1.2kV)〜35kV(U 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1kV(U部分:额定电压1kV(U m=1.2kV) 和3kV(U m=3.6kV) 电缆GB/T 18380.3-2008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GB/T 19216.21 2003在火焰条件下电缆 或光缆的 线路完整性试验 第 21部分: 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电压 0.6/1.0 kV 及以下电缆 GB/T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 缆通则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 规范GB 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JB/T 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JB/T 8734.1-1998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 般规定第 1 部分:一JB/T 8734.2-1998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 定布线用电缆电线第 2 部分:固JB/T 8734.3-1998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 接用软电线第 3 部分:连GA 306.1-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 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 火电缆分 级和要求第 1 部分:阻燃GA 306.2-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 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 火电缆分 级和要求第 2 部分:耐火3 术语与定义3.1 额定电压电缆设计和运行的基准电压,用U O /U ( Un ) 表示,单位V 或 kVaU O — 任一相导体和“地”(金 属屏蔽、金属护层 或周围介质 )之间的电压有效 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目录1规范性引用文件 (1)2技术参数及要求 (1)3使用环境条件表 (8)4试验 (8)5包装及运输 (10)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12706额定电压 1kV(Um= 1.2kV )到 35kV( Um= 40.5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 605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电缆的导体GB 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 2952电缆外护套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技术参数及要求2.1设备名称1kV 交联电缆2.2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2.3电缆额定电压(U0/U): 0.6/1kV2.4额定频率:50Hz2.5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表 1技术参数特性表序目单位标准参数值备注项号10.6/1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参数序目项号电缆型号1.1阻燃等级材料材料生产厂及牌号1.2芯数×标称截面铜导体'\单位标准参数值备注YJV 、 YJV22 、/WD-YJY 、WD-YJY22 、NH-YJV 、NH-YJV22 、ZA、 ZB 、ZC/铜/供货方提供一芯: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二芯:4;6;10;16;25;35;50;70;95;120;150三芯: 6;10;16芯×4+1 芯:mm 210/6;16/10;25/16;35/16;50/25;70/35;95/50;120/70;120/95;150/95;185/95;240/1204 芯: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结构形式圆形紧压紧压系数≥0.9序项目单位标准参数值备注号材料、生产厂及牌号/供货方填写1.3绝缘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90偏心度%10%铜带层数层≥ 11.4金属屏铜带厚度mm≥0.10蔽搭盖率不小于%151.5填充层填充材料/供货方填写1.6隔离套挤包材料/供货方填写1.7内衬层材料/供货方填写材料/镀锌钢带1.8铠装层钢带厚度直径mm0.2~0.8钢带层数层2材料/PVC/PE材料生产厂及牌号/供货方提供1.9外护套/黑色 /红色颜色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8020.6/1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技术参数1.151×160.7271×250.5241×352.120 ℃时铜导体最大直0.3871×50Ω /km流电阻0.2681×700.1931×950.1531× 120序目单位标准参数值备注项号0.1241× 1504.612× 43.082× 61.832×101.152×160.7272×250.5242×350.3872×500.2682×700.1932×953.08/4.614× 6+1×41.83/3.084× 10+1 × 61.15/1.834× 16+1 ×100.727/1.154× 25+1 ×160.524/1.154× 35+1 ×160.387/0.7274× 50+1 ×250.268/0.5244× 70+1 ×350.193/0.3874× 95+1 ×500.153/0.2684× 120+1 × 700.153/0.1934× 120+1 × 950.124/0.1934× 150+1 × 950.0991/0.1934× 185+1 × 950.0754/0.153 4 ×240+1 ×1201.834×10序项目单位标准参数值备注号1.154×160.7274×250.5244×350.3874×500.2684×700.1934×950.1534× 1200.1244× 1500.09914× 1850.07544× 240PVC XLPE7090正常运行时最高2.2导体温度℃允许温度160250短路时最高允许温度2.3出厂工频电压试验( 5min )kV3.5 2.4电缆敷设时允许环境温度℃≥ 0 2.5电缆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年≥ 302.6最大烟密度(低烟)%60采用阻燃电缆时填写2.7最大烟密度(低烟)%80采用低烟无卤电缆时填写2.8电缆阻燃级别级以词条为准采用阻燃电缆时填写30.6/1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非电技术参数3.1绝PVC XLPE'\序项目单位标准参数值备注号缘老化前抗张强度不小于N/mm 212.512.5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50200老化后抗张强度变化率不超过%±25±25老化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超%±25±25过PE PVC 老化前抗张强度不小于12.512.5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不小于%300150老化后抗张强度变化率不超过%/±25外老化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超%/±253.2 护过套/热冲击试验不开裂不开裂低温冲击试验/不开裂不开裂最大允许收缩%3/热失重,最大允许失重mg/cm/ 1.5 22.7结构材料2.7.1导体2.7.1.1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铜导体应符合 GB 3953中的 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的规定。

2.7.2绝缘2.7.2.1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2.7.2.2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2.7.2.3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 -0.1mm。

'\2.7.3填充及内衬层2.7.3.1缆芯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应紧密无空隙。

缆芯中间也应填充,三芯成缆后外型应圆整。

2.7.3.2内衬层厚度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

2.7.4铠装钢带铠装应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式绕包,绕包间隔不应超过钢带宽度的50%,绕包应圆整光滑。

镀锌钢带或钢丝的尺寸应符合GB12706.2的规定。

2.7.5外护套外护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5%。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电缆,在缆芯和护套之间应采用可靠的防水结构,其防水性能应符合GB/T12706.2 标准要求。

2.7.6不圆度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

电缆不圆度电缆最大外径-电缆最小外径电缆最大外径100%2.7.7成品电缆标志成品电缆的外护套表面应连续凸印或印刷厂名、型号、电压、导体截面、制造年份和计米长度标志,不得连续500mm内无标志。

2.7.8电缆盘应用铁木结构电缆盘。

电缆盘应能承受所有在运输、现场搬运中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或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在户外储存10年以上。

电缆盘应承受在安装或处理电缆时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并不会损伤电缆及盘本身。

电缆盘筒体最小直径应不小于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厂商应提供电缆结构尺寸、特性参数、结构图纸等技术资料和电缆结构各部分的原材料及其来源、性能指标等,并在供货合同中明确。

2.7.9 耐火、阻燃电缆应满足下列要求:1)耐火特性电缆通过 GB12666.6《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等同IEC331)A 级(火焰温度 950~1000℃,持续供火时间为90min)B 级(火焰温度 750~800℃,持续供火时间为90min)根据用户要求,可按GB12666.6 A 、 B 任一级标准通过耐火试验。

2)阻燃性能电缆通过GB12666.5《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等同IEC332— 3)A 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7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40min)B 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 3.5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40min)'\C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 1.5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20min)根据用户要求,可按GB12666.5 A 、 B、 C任一类标准或美国IEEE383 标准,日本 JIS标准,通过电缆成束燃烧试验。

3 使用环境条件表表 2使用环境条件表名称参数值海拔高度( m)≤ 1000最高环境温度(℃)+40最低环境温度(℃)-40土壤最高环境温度(℃)+35土壤最低环境温度(℃)-20日照强度( W/cm 2)0.1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95湿≤ 90月相对湿度平均值(%)最大风速(户外)( m/s )/Pa35/700电缆敷设方式(多种方式并存时,选择载流量最小的一直埋、排管、电缆沟、空气种方式)4试验根据最新版的IEC标准和国家标准(GB)进行试验。

试验中,要遵循并执行下列附加要求和 IEC的补充说明。

4.1型式试验按 GB12706.2 的要求进行电气型式试验和非电气型式试验。

4.2出厂试验每批电缆出厂前,制造厂必须对每盘电缆按GB 12706以及下述要求进行出厂试验。

4.2.1导体电阻测量应对每一根电缆长度所有导体进行测量。

成品电缆或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的试样,应在保持适当温度的试验室内至少存放12h后测量。

若怀疑导体温度是否与室温一致,电缆应在试验室内存放 24 h后测量。

也可选取另一种方法,即将导体试样浸在温度可以控制的液体槽内,至少浸入 1 h后测量电阻。

电阻测量值应按GB/T 3956规定的公式和系数校正到20 ℃下1 km长度的数值。

每一根导体20 ℃时的直流电阻应不超过GB/T 3956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

4.2.2局部放电试验'\应按 GB/T 3048.12规定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