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充要条件概念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充要条件的四种解释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充要条件的四种解释充要条件是简易逻辑中的重要概念,高考的要求是要弄清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两个命题间的充要关系.因此必须对充要条件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将对充要条件进行多角度的解释.一、用集合解释若p为条件,q为结论,且设P所对应的集合为A={x|p},q所对应的集合为B={x|q},则①若A⊂__B,就是x∈A则x∈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②若A≠⊂B,就是x∈A则x∈B,且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B中,③若A=B,就是A⊂__B且A⊃__B,则A是B的充分条件,同时A是B的必要条件,即A是B的充要条件.④若A⊄B,A/⊃B,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二、用四种命题解释若p为条件,q为结论,由此构造一个命题:若p则q,则(1)如果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充分非必要的;(2)如果原命题不成立,逆命题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必要非充分的;(3)如果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充要的;(4)如果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不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非充分非必要的.三、用“⇒”、“⇔”、“⇐”解释用“⇒”、“⇔”、“⇐”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的解释主要体现在四个字上“头必尾充”,此种解释显得直观、简捷,在实际的解题中是采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1)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2)若q⇒p,且p⇒/q,则p是q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q是p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3)若p⇒q,且q⇒p(或⌝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此时q也是p的充要条件);(4)若p⇒/q,且q⇒/p,则p是q的非充分非不必要条件.四、用汉语言解释命题的条件为p与结论为q之间的关系可用汉语言解释为:①充分条件解释为:有之必然,无之未必然;②必要条件解释为: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③充要条件解释为: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若再用通俗点的语言可解释为:充分条件就是“有它一定行,无它未必不行”;必要条件就是“无它一定不行,有它也未必行”;充要条件就是“有它一定行,无它一定不行”.上面的四种解释中不论哪一种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解释,都离不开两段式:条件⇒结论;结论⇒条件,这才是根本的描述.。
高一数学备课系列课件充要条件
四种命题之间关系剖析
原命题与逆命题关系
原命题与否命题关系
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没有必然联系, 即原命题为真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 命题为假时,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
原命题与否命题的真假性相反,即原命题 为真时,否命题为假;原命题为假时,否 命题为真。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关系
逆命题与否命题关系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真假性相同,即原命 题为真时,逆否命题也为真;原命题为假 时,逆否命题也为假。
逆命题与否命题没有必然联系,即逆命题 为真时,否命题不一定为真;逆命题为假 时,否命题也不一定为假。
03
CATALOGUE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判断方法
通过定义判断
充分条件定义
如果命题A的成立导致命题B的成 立,则称A是B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定义
如果命题B的成立必须依赖于命题 A的成立,则称A是B的必要条件。
排除法
通过排除明显错误的选 项,提高答题效率。
验证法
将选项代入题目进行验 证,判断是否符合题意
。
图形结合
利用图形辅助理解题意 ,找出正确答案。
填空题答题技巧
01
02
03
04
准确理解题意
明确题目所给条件和要求,避 免答非所问。
注意单位
留意题目中的单位,确保答案 与题目单位一致。
精确计算
对于需要计算的题目,要确保 计算过程准确,避免误差。
讨论更加深入和全面。
注意分类的完备性
03
在分类讨论时,需要注意分类的完备性,确保所有可能的情况
都被考虑到,避免出现遗漏或重复的情况。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应用
利用图形辅助理解题 意
通过绘制图形或图像,可以更加 直观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条件, 从而有助于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
高一数学——充要条件
∨,∧,¬
定义
假设A是条件,B是结论 (1)由A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 简 称 “充要条件”),或者说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2)由A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由A不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由A不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 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解读
• 充分条件的意义:如果A⇒B,则称A为B的充分条件,这里指的是使B成立,具 备了A条件就足够了,“充分”是“足够”的意思。
• 必要条件的意义:B⇒A,则称则称A为B的必要条件,这里指的是A⇒B,即不 具备A,则B必不成立,因此使B成立,必须具备A, “必要”是“必须”的意思。
判断方法
• 1.判断充要关系的关键是分清条件和结论; • 2.判断是否正确的本质是判断命题“若A,则B”的真假; • 3.判断充要条件关系的三种方法: ①定义法;②利用原命充分或不必要时,常构造反例.
反证法
• 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 做反证法。
•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①假设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②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结论正确。
例8. 用反证法证明:直线a、b、c是平面上不 重合的三条直线,若a∥b,c与a相交,则c与b 相交。
充要条件 课件
简称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显然,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 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
概括地说,如果p ⇔ q, 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
判一判
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并填空:
(1) p: x 是整数是 q:x是有理数的 充分不必要条件 ; (2) p: ac=bc是 q:a=b的 必要不充分条件 ; (3) p: x=3 或x=-3是 q:x2=9 的 充要条件 ; (4) p:同位角相等是 q:两直线平行的 充要条件 ; (5) p:(x-2)(x-3)=0 是 q:x-2=0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比一比
你能举出一些p和q互为充要条件的例子吗?
探究点2 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方法 【1】直接用定义判断
若 p q ,且q p ,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 p q ,且 p q ,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 p q ,且 p q ,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 p q ,且 q p ,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2)p:x>0,y>0,q:xy>0; 充分不必要条件 (3)p:a>b,q:a+c>b+c; 充要条件 (4)p:两直线平行;
q:两直线的斜率相等.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 已知⊙O 的半径为r,圆心O到 直线l的距离为d.
求证 d = r是直线 l 与⊙O 相切的充要条件.
O
d
l
分析:
设:p:d=r,q:直线l与 O相切. 要证p是q的充要条件,只需分别 证明充分性(p q)和 必要性(q p)即可.
O
l PQ
证明:如图所示.
(1)充分性(p q):
充要条件说课稿
充要条件说课稿充要条件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命题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充要条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概念之一。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讲解充要条件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于解题中。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充要条件的定义。
在逻辑学中,如果命题A成立时命题B一定成立,且命题B成立时命题A也一定成立,那么我们就说命题A是命题B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这意味着,A和B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它们是彼此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充要条件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数是偶数”是“这个数能被2整除”的充要条件。
因为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一定能被2整除;反之,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它一定是偶数。
这个例子展示了充要条件在数学概念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强调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区别。
充分条件是指命题A成立时命题B一定成立,但命题B成立时命题A不一定成立;必要条件是指命题A成立时命题B一定成立,但命题B成立时命题A不一定成立。
通过对比这些概念,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充要条件的特点。
此外,充要条件在证明题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证明一个命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证明其逆命题的真假来间接证明原命题的真假。
这种方法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非常有用。
最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充要条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
这些练习题应该覆盖充要条件的定义、性质以及在不同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充要条件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充要条件是逻辑学和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掌握其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题中。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和符号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和符号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有充要条件,这可都是数学里的重要概念呢。
先来说说充分条件。
打个比方,就像你有一把能打开宝箱的神奇钥匙,只要你把这钥匙插进锁孔一转,宝箱就能打开。
这把钥匙就是打开宝箱的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如果某个条件 A 成立,那么结论 B 就一定成立,A 就是 B 的充分条件。
比如说,“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地面就会湿”,这里“今天下雨”就是“地面会湿”的充分条件。
你想想,一下雨地面能不湿吗?再讲讲必要条件。
这就好比你要去参加一场超级重要的比赛,没有入场券你就进不去。
这入场券就是你能参加比赛的必要条件。
如果没有条件 A 成立,结论 B 就一定不成立,那么 A 就是 B 的必要条件。
比如说“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努力学习”就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
不努力学习,能有好成绩吗?那啥是充要条件呢?这就像是一把钥匙和一个锁,这把钥匙只能开这一个锁,而且这个锁也只能被这把钥匙打开。
如果条件 A 成立,结论 B 就成立,反过来,结论 B 成立,条件 A 也成立,那 A 就是 B 的充要条件。
比如说“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的三个内角都相等”,等边三角形和三个内角相等,就是相互的充要条件。
咱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些条件的例子。
比如说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精湛的厨艺是不是就是必要条件?但只有精湛的厨艺就能成为优秀厨师吗?显然不是,还得有好的食材、卫生的环境等等,这些加起来可能才是成为优秀厨师的充分条件。
那在数学解题的时候,分清这些条件可重要啦!要是弄混了,解题就容易出错。
就像在黑暗中走路,方向错了,能走到目的地吗?所以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这样咱们在数学的世界里才能游刃有余,你说是不是?总之,掌握好这些概念,能让咱们的思维更清晰,解题更准确!。
《充要条件说》课件
总结
1 充要条件说的重要性
掌握充要条件说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
2 总结与讨论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应该注重充要条件说的应用与推广,使其在数学、逻辑、 哲学等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书籍 《离散数学》 《数理逻辑》
《高等代数》
文章
《充要条件说的探讨》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 条件的研究》
《充要条件说》PPT课件
充要条件说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了这个概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要条件说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推理方式,在逻辑学、 数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为什么要学习充要条件说?
充分理解充要条件说有利于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 锻炼我们的推理能力,提高我们的证明水平。
《蕴涵、充分、必要、等价与 充要条件》
网站和视频资料 慕课网 中国大学MOOC
YouTube
2
充要条件的数学定义
如果A和B是两个命题,A→B表示如果A成立,则B一定成立,B→A表示如果B成立, 则A一定成立,那么当且仅当A→B且B→A都成立时,A与B是等价命题,B是A的 充分必要条件。
3
充要条件的示例
例如,一个三位数是11的倍数的充要条件是:该数的个位与百位数字之和减去十 位数字的结果为0,并且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差也是0。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什么是充分条件?
如果条件A成立,则B一定成 立。B是A的充分条件。
什么是必要条件?
如果B不成立,则条件A一定 不成立。B是A的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 关系
充分条件是必要条件的提高, 也就是说,B能够推出A,那 么A是B的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的定义
1
什么是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课件
结论
1. 充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普遍。 2. 掌握充要条件,有助于提高逻辑推理和
分析能力。
通过混淆和对比的实例把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本质区别。
应用区别
充要条件区别,有助于您在实际问题中作出正确的分析。
充要条件在证明中的应用
直接证明
反证法
掌握直接证明时充要条件的应 用方法,帮助您轻松完成证明。
了解应用反证法时充要条件的 应用方法,对证明中应用反证 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数学归纳法
掌握数学归纳法时充要条件的 应用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 证明和模型算法。
2 必要条件
通过实际问题,学习充分条件的定义和应 用。
通过实际问题,学习必要条件的定义和应 用。
举例:一个整数的平方是偶数,那么这个 整数一定是偶数。
举例:一个正整数是十位数,则其个位数 一定不是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区别
1
定义区别
深入剖析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更好地理解其区别及特征。
2
举例区别
《充要条件最新》PPT课 件
通过本次课程您将深入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和应用,让您在逻辑推理和证明 中游刃有余。
什么是充要条件?
定义
了解标准的充要条件定义,如何理解其本质及应 用。
充要条件是指,在某些条件下,某个条件恰当地 成立的必要条件是其恰当地成立的充分条件。
图示
通过实例图示,帮助您更好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 和特征。
举例: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充要 条件为两个角相等。
充要条件的性质
对称性
掌握充要条件对称性的概念 及应用,能更好地理解逻辑 推理。
传递性
更深入地探究充要条件传递 性的应用,帮助您更好的理 解证明。
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学习辅导充要条件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概念, 正确理解概念,应用充要条件解题,是我们学习充要条件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复习相关概念:充要条件:(1) 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成立的充分条件;(2) 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成立的必要条件;(3) 充要条件:若p ⇒q ,同时q ⇒p ,则p 是q 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即充要条件.我们看一些具体的例子:【例1】 :说明A 是B 成立的什么条件?(1) :3;:1A x B x >> ;(2) A :三角形ABC 与三角形111A B C 全等; B :三角形ABC 与三角形111A B C 面积相等;(3)A : 240x -= ;B :20x += ;(4)A : 在ABC ∆ 中,sin A = ; B :在ABC ∆ 中,060A ∠= ; (5)A :函数2(0)y ax bx c a =++≠ 的对称轴为y 轴;B :函数2(0)y ax bx c a =++≠中的0b = ;(6)A : a b > ;B : 22a b > . 解:(1)充分不必要条件;(2)充分不必要条件;(3)必要不充分条件;(4)必要不充分条件;(5)充分必要条件;(6)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题评析】一般来讲,要做到对题目的真正理解,成立的要会证明,不成立的要学会举反例,比如(4)A 不可以推出B ,可以举反例,在ABC ∆ 中,sin A =,A ∠ 可能是0120 ,得不到060A ∠= 的必然结论,但B 可以推出A ,0060,sin sin 60A A ∠=⇒== ,所以A 是B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学会这种基本的推证方法,就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证明充要条件。
对充要条件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借助集合中的子集关系来学习,设,A B 是非空集合,{}{}A m mB n n αβ==满足条件,满足条件, 则有:(1)A 是B 的真子集,则α 是β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A 是B 的子集,则α 是β 成立的充分条件;(3)B 是A 的真子集,则α 是β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B 是A 的子集,则α 是β 成立的必要条件;(5)A B =,则α 是β 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6)A 与B 没有包含相等关系,则α 是β 成立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课件
类型一 断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
[例1] 在下列各题中,判断A是B的什么条件,并 说明理由.
(1)A:|p|≥2,p∈R,B:方程x2+px+p+3=0有 实根;
(2)A:圆x2+y2=r2与直线ax+by+c=0相切, B:c2=(a2+b2)r2.
[分析] A是条件,B是结论. 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 若B⇒A,则A是B的必要条件, 借助方程和不等式及解析几何的知识来判断.
类型二 充分、必要条件的传递性 [例2] 已知p、q都是r的必要条件,s是r的充分条 件,q是s的充分条件,那么: (1)s是q的什么条件? (2)r是q的什么条件? (3)p是q的什么条件? [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最好根据题目叙述,画出关 系简图,进行解答.
[解] 根据题目叙述,画出p、q、r、s的结构简图 如图1所示.
[分析] (1)先分清条件和结论,然后证明充分性和 必要性.(2)本题中的条件是ac<0,结论是方程ax2+bx +c=0(a≠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3)本题要借助于判别 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来证明.
[解] 必要性:由于方程 ax2+bx+c=0,有一 正根和一负根,∴Δ=b2-4ac>0,x1·x2=ac<0,∴ac<0.
图1
(1)由图易知,s⇒r⇒q,且 q⇒s,∴s 是 q 的充 要条件.
(2)∵r⇒q,q⇒s⇒r,∴r 是 q 的充要条件.
(3)∵q⇒s⇒r⇒p,而 p⇒/ q,∴p 是 q 的必要不
充分条件.
类型三 充要条件的证明
[例3] 求证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有 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解] (1)先求必要条件: 当n=1时,a1=S1=a+b, 当n≥2时,an=Sn-Sn-1=(a-1)an-1(a≠0,且a≠1), ∵数列{an}为等比数列,∴公比为a,且a-1=a+ b. ∴b=-1,即{an}是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是b=-1.
充要条件的概念
充要条件的概念
充要条件也即充分必要条件,意思是说,如果能从命题p推出命题q,而且也能从命题q推出命题p,则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且q也是p的充分必要条件。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么B就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反之亦然。
假设A是条件,B是结论。
(1)由A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或者说A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2)由A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由A不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由A不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高三总复习第五讲 充要条件
高三总复习第五讲 充要条件 姓名 .教学目标:掌握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能够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 教学重点:充要条件关系的判定.一、知识回顾(一)主要知识:1.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关系的判定; 2.充要条件关系的证明.(二)主要方法:1.判断充要关系的关键是分清条件和结论;2.判断“p 是q 的什么条件”的本质是判断命题“若p ,则q ”及“若q ,则p ”的真假;3.判断充要条件关系的三种方法:①定义法: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B A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②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来确定 “若A ,则B ”及“若B ,则A ”的真假性。
③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B 是A 的必要条件; 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4.探索充要条件:在探索一个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时,一般先探索必要条件,再确定充分条件;也可以用一些基本的等价关系来探索。
二、基础演练1.从“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适当的一种填空:(1)“sinA>sinB ”是“A>B ”的 ;(2)“M>N ”是“log 2M>log 2N ”的 .(3)“a =0”是“函数f(x)=x 2+ax(x ∈R)为偶函数”的 .(4)“x ∈M ∩N ”是“x ∈M ∪N ”的 .2.在△ABC 中,“A >B ”是“sin A >sinB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数列}{n a ,那么“对任意的*N n ∈,点),(n n a n P 都在直线12+=x y 上”是“}{n a 为等差数列”的A.必要而不充分条件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一元二次方程2210,(0)ax x a ++=≠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0a <B 0a >C 1a <-D 1a >5.设p ∶22,x x q --<0∶12x x +-<0,则p 是q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设,a R ∈b ,已知命题:p a b =;命题222:22a b a b q ++⎛⎫≤ ⎪⎝⎭,则p 是q 成立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m =21”是“直线(m +2)x +3my +1=0与直线(m -2)x +(m +2)y -3=0相互垂直”的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在△ABC 中,设命题,sin sin sin :Ac C b B a p ==命题q:△ABC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命题p 是命题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9.“a =b ”是“直线222()()2y x x a y b =+-+-=与圆相切”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0.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B ),甲:A 、B 、C 三点构成以C 为直角顶点的三角形;乙:点C 的坐标是方程x 2+y 2=2的解,则乙是甲的 条件.11.设集合n y x y x B m y x y x A R y R x y x U -+=〉+-=∈∈=,{(},02),{(},,),{(≤0},那么点P(2,3)()U A B ∈ð的充要条件是A. m >—1 ,n <5B. m <--1 ,n <5C. m >—1 ,n >5D. m <--1 ,n >512.f(x),g(x)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h(x)=f(x)+ g(x),则“f(x),g(x)均为偶函数”,是“h(x)为偶数”的(A )充分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三、典例分析例1.若A 是B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是B 的充要条件,D 是C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判断D 是A 的什么条件。
充要条件数学知识点高一
充要条件数学知识点高一充要条件是在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解决问题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充要条件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充要条件的相关数学知识点。
一、集合与逻辑在数学中,集合与逻辑是充要条件的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所组成的整体,它可以是由数字、对象或者其他事物组成。
而逻辑则是一种用于推理和判断的方法。
充要条件通过使用逻辑语言来描述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想要证明一个定义命题的充要条件时,我们需要说明这个命题的条件部分与结论部分之间的关系,即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和条件成立的充分条件。
在数学证明中,我们常常需要使用数学运算和推导,以确定一个命题的充要条件。
二、函数与方程充要条件在函数和方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函数的充要条件。
当我们要确定一个函数的性质时,我们往往需要找到它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例如,一个函数是连续的充要条件是在其定义域内每个点的极限都存在且相等。
这是因为连续性的定义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必要条件是每个点的极限存在,充分条件是每个点的极限都相等。
而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充要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我们解一个方程时,我们需要找到方程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例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而言,其充分条件是判别式Δ = b^2 - 4ac大于等于零,而必要条件是方程有实根。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我们才能够确定方程有实根。
三、数学推理与证明在数学推理和证明中,充要条件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推理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以确定一个命题的充要条件。
而在证明过程中,我们则需要使用恰当的推导和推理方法。
充要条件的证明需要注意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证明方法。
例如,当我们要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时,我们可以使用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充要条件,即它们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充要条件的知识点新高考
充要条件的知识点新高考充要条件的知识点新高考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考制度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
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新高考改革。
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对新高考中的数学知识点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充要条件的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读者介绍充要条件的相关知识,探讨其在新高考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充要条件。
在数学中,充要条件是指一个命题成立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换句话说,满足该条件的条件下,命题是真实的,并且如果满足其他任何条件,该命题仍然是真实的。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掌握充要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考试来说。
在新高考中,充要条件的运用尤为重要。
一方面,新高考的数学考试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而充要条件正是解决问题时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了解充要条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内涵和规律,从而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解决集合问题时,若能运用充要条件,能够简化问题的处理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另一方面,新高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挖掘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而充要条件的运用正是提醒学生要关注问题的本质,通过找到问题的特定条件,进而进行分析和推导。
在新高考物理试题中,许多问题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通过充要条件的运用,可以迅速找出问题的关键点,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此外,在数学中,充要条件的运用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他概念和定理。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时,能够理解和运用充要条件,就可以更好地掌握三角函数的特性和应用。
通过充要条件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逻辑和推理,培养出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然而,要在新高考中灵活运用充要条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充要条件的理解和应用依然存在困难。
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们应该加强充要条件的学习和反复练习。
可以通过做题集或参加辅导班来提高自己的技巧和能力。
同时,学校和老师也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启发性的教学和互动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充要条件的理解及判定方法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充要条件的理解及判定方法高考要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 之间的关系本廿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知识点来剖析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让考生能准确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重难点归纳(1)要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当“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为真时,就记作p=q,称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因此判断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就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2)要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对于符号“ ° ”要熟悉它的各种同义词语“等价于”,“当且仅当”,“必须并且只需”,"……,反之也真”等(3)数学概念的定义具有相称性,即数学概念的定义都可以看成是充要条件,既是概念的判断依据,又是概念所具有的性质(4)从集合观点看,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B互为充要条件(5)证明命题条件的充要性时,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即条件的充分性),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即条件的必要性)典型题例示范讲解A-1例1已知pll—〒02.q:x2 — 2x+l — m2W0(m>0),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命题意图本题以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为考查对象,同时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及四种命题中等价命题的应用,强调了知识点的灵活性知识依托本题解题的闪光点是利用等价命题对题目的文字表述方式进行转化,使考生对充要条件的难理解变得简单明了错解分析对四种命题以及充要条件的左义实质理解不淸晰是解此题的难点,对否命题,学生本身存在着语言理解上的困难技巧与方法利用等价命题先进行命题的等价转化,搞淸晰命题中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再去解不等式,找解集间的包含关系,进而使问题解决解由题意知命题若-P是L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X - 1 X - 1 X - 1p:ll- 3 |W2=-2W 3 一]W2〜一1W 3 W3=>-2WxW10q:x2—2x+l —[x— (1—m)] [x—(1+m)] WO *I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等式I1-— 02的解集是x2 — 2x+l — n】2W0(m>0)解集的子集又m>0•••不等式*的解集为1-mWxWl+m1 - 77/ < -2• [1+沁 10 = • •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9, +8)例2已知数列{an }的前n 项Sn=pn+q(pH0.pHl),求数列{an }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 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充要条件的概念及考生解答充要条件命题时的思维的严谨性 知识依托以等比数列的判定为主线,使本题的闪光点在于抓住数列前n 项和与通项之间的 递推关系,严格利用定义去判定错解分析因为题目是求的充要条件,即有充分性和必要性两层含义,考生很容易忽视充分 性的证明= 1)*技巧与方法由an=卜"一 > 2)关系式去寻找an 与an+1的比值,但同时要注意充分性的证明解al=Sl=p+q当 nM2 时,an=Sn —Sn — l=pn — l(p — 1) •••pHO.pHl,.,. //,-1(z ,-1)=p若{an }为等比数列,则山 5 =p・•・ p+q =P .TpHO, •“一l=p+q, /.Q=— 1这是{an }为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下面证明q=-l 是{an }为等比数列的充分条件当 q=—1 时,•••Sn=pn—l(pHO,pHl), al=Sl=p —1当 nM2 时,an=Sn —Sn — l=pn —pn — l=pn — l(p — 1)an=(p — l)pn 一 1 (pHO.pH 1)a n _(P~1)P ,,~1% (P — l )h=p 为常数・・.q=-l 时,数列{an }为等比数列即数列{an }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为q=-l例3已知关于x 的实系数二次方程x2+ax+b=0有两个实数根a 、B ,证明10 |<2且IB 1<2是2lal<4+b 且Iblv4的充要条件证明(1)充分性由韦达立理,得lbl=l a • 0|=|a | • |p|<2X2=4设f(x)=x2+ax+b.则f(x)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又I 。
课件5:1.4.2 充要条件
2.从集合的角度去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若 p 以集合 A 的形式出现,q 以集合 B 的形式出现,即 A={x|p(x)},B={x|q(x)},则 (1)若 A⊆B,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2)若 B⊆A,则 p 是 q 的必要条件. (3)若 A=B,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x1+x2-2>0
k≤41, ⇔k2+2k-1+1>0,
-2k-1-2>0
⇔k<-2.
所以使方程有两个大于 1 的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 k<-2.
【随堂达标】
1.已知 A,B 是非空集合,命题 p:A∪B=B,命题 q:A B,
则 p 是 q 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题型探究】 题型一 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例 1 在下列各题中,试判断 p 是 q 的什么条件. (1)p:a=b,q:ac=bc; (2)p:a+5 是无理数,q:a 是无理数; (3)若 a,b∈R,p:a2+b2=0,q:a=b=0; (4)p:A∩B=A,q:∁UB⊆∁UA.
[解] (1)因为 a=b⇒ac=bc,而 ac=bc 不能推出 a=b, 所以 p 是 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2)因为 a+5 是无理数⇒a 是无理数,并且 a 是无理数 ⇒a+5 是无理数,所以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3)因为 a2+b2=0⇒a=b=0,并且 a=b=0⇒a2+b2=0, 所以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4)因为 A∩B=A⇒A⊆B⇒∁UA⊇∁UB,并且 ∁UB⊆∁UA⇒B⊇A⇒A∩B=A,所以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2)由αβ>>22,,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α+β>4, αβ>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 充要条件概念【知识概要】【例题及习题】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数学思维的推证,总要从它开始.(反思:充要条件是逻辑用语,如何理解条件与 结论的相对性,教材安排的意图是什么)一、 判断条件P 与结论q 的关系1. 1应用充要条件的定义,直接判断例1 “ a=1”是“函数y=cos 2ax-sin 2a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例 2 函数f(x)=x 2-2ax-3在区间[1,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a ∈(-∞,1]B a ∈[2,+)∞C [1,2]D a ∈(-∞,1]⋃[2,+)∞例3 0a <是方程2210ax x ++=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 4 一元二次方程ax 2+2x+1=0(a ≠0)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a<0B a>0C a<-1D a>1例 5函数f(x)=ax 3+x+1有极值的充要条件为( )A a>0B a ≥0C a<0D a ≤0例 6平面内的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有多个,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类似地,写出空间中的一个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的两个充要条件:充要条件① ; 充要条件② . (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两个充要条件)例 7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重合三种.已知,αβ是两个相交平面,空间两条直线l 1、l 2在α上的射影是直线s 1,s 2,l 1,l 2在β上的射影是t 1,t 2.用s 1与s 2,t 1与t 2的位置关系,写出一个总能确定l 1与l 2是异面直线的充分条件:_______例 8 设P:a>0且b>a+c,q:方程ax 2+bx+c=0有两个不等实根.问:q 是p 的什么条件?例 9在△ABC 中,设命题p :sin sin sin a b c B C A==,命题q: △ABC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命题p 是命题q 的( )A 充分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不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 10 有限集合S 中元素的个数记作card(S).设A 、B 都为有限集,给出下列命题:①A ⋂B =φ的充要条件是card(A ⋃B)=card(A)+card(B);②A ⊆B 的必要条件是card(A)≤card(B);③A ⊆B 的充分条件是card(A)≤card(B);④A=B 的充要条件是card(A)=card(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A ③、④B ①、②C ①、④D ③、②例 11.已知函数y=f(x)(定义域为D,值域为A)有反函数y=f -1(x),则方程f(x)=0有解x=a,且f(x)>x(x ∈D)的充要条件是y=f -1(x)满足_____ 例 12.已知b a ,,c 为同一平面内的非零向量,甲:c a b a •=•,乙:c b =,则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例 13 设()sin()f x x ωϕ=+,其中0ϕ>,则函数()f x 是偶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0)0f = (B )(0)1f = (C )(0)1f '= (D )(0)0f '=1.2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传递性直接判断例1 已知p,q 都是r 的必要条件,s 是r 的充分条件,q 是s 的充分条件,那么:(1)s 是q 的____条件;(2)r 是q 的___条件;(3)p 是q 的______条件例 2设甲、乙、丙是三个命题。
如果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 )A 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B 丙是甲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甲的充分条件C 丙是甲的充要条件D 丙不是甲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甲的必要条件1.3构造与命题相对应的集合,借助子集概念判断例 1 对于实数x,y ,判断“x+y ≠8”是“x ≠2或y ≠6”的什么条件?例 2.若非空集合M ⊂N,则”a ∈M 或a ∈N ”是”a ∈M ⋂N ”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条件又非必要条件例 3 设集合A 、B 是全集U 的两个子集,则A ≠⊂B 是(C u A)⋃B=U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 4 0<x<5是不等式|x-2|<4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 5集合A={x|11+-x x <0},B={x||x-b|<a},若“a=1”是A ⋂B φ≠的充分条件,则b 的取值范围可以是( )A –2≤b<0B 0<b ≤2C –3<b<-1D –2<b<2例6 设p:x 2-x-20>0,q:210||2x x -<-,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 7.设x,y ∈R,则x 2+y 2<2是|x|+|y|2≤的 ( )A 充要条件B 既非必要条件又非充分条件C 必要非充分条件D 充分非必要条件1. 4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转化,变更问题进行判断例 1若A 成立,当且仅当B 成立.求证:A 是B 的充要条件 例 2. ”|a-2|≠2-a ”是”a ≠2的______条件.1.5反证法、反例说明法(只能在确定“若p 则q ”为假时使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判断方法例 1 在ΔABC 中,“A>300”是“ sinA>21”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2 已知βα,均为锐角,若p :sin α<sin(α+β)q:βα+<2π则p 是q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条件也不必要条件例 3 “实数a=b=c ”是”不等式a 3+b 3+c 3≥3abc 取等号“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充分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例 4. 设命题P :关于x 的不等式a 1x 2+b 1x+c 1>0与a 2x 2+b 2x+c 2>0的解集相同;命题Q :212121c c b b a a ==,则命题Q( ) A 是命题P 的充分必要条件B 是命题P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C 是命题P 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条件D 既不是命题P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命题P 的必要条件例 5.”ab<0”是”方程ax 2+by 2=c 表示双曲线”的( )A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B 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是充分条件又不是必要条件 例 6.设命题甲:”直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平面ACB 1与对角面BB 1D 1D 垂直”;命题乙:”直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是正方体”.那么,甲是乙的( )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非必要条件C 必要非充分条件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例 7 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条件甲:f(x)有反函数;条件乙:f(x)是单调函数,则条件甲是条件乙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8.“函数f (x )(x ∈R)存在反函数”是“函数f (x )在R 上为增函数”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9在ΔABC 中,”A>B ”是”sinA>sin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例10 设集合A={x |1x x -<0},B={x |0<x <3},那么“m ∈A ”是“m ∈B ”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二、 已知结论、条件与结论的关系,探求满足这个关系的条件2. 1应先分清楚是探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如果 是探求充要条件问题,可以“先探求必要条件,再探求充分条件”例 1.函数f(x)=x|x+a|+b 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A ab=0B a+b=0C a=bD a 2+b 2=0例 2. 设定义域为R 的函数f(x)=⎩⎨⎧=≠-1,01||,1|lg |x x x ,则关于x 的方程f 2(x)+bf(x)+c=0有7个不同实数解的充要条件为( )A b<0,且c>0B b>0,且c<0C b<0且c=0D b ≥0,且c=0ij (1)写出a 45的值;(1) 写出a ij 的计算公式;(2) 证明:正整数N 在该等差数阵中的充要条件是2N+1是一个合数。
2.2关于解方程(组);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不等式(组);求函数单调区间;求数列中最大项问题;探求轨迹问题;以及形如“已知B 成立,求A ”;“求k 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B 成立?”等题目,都属于隐含要“充要条件”解题,探求充要条件问题,解答时也是“先必要,后充分”或用“⇔”两方面同时探求。
显然,本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自觉使用充要条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 1.已知f(x)=x 3+ax 2+a 2-a 为R 上的奇函数(a ∈R), 求a 的值 例 2. 若x ∈R,|x-3|-|x-5|≥a 有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_例3 设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x)=x 2.若对任意的x ∈[t,t+2],不等式f(x+t)≥2f(x)恒成立,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C (0,2]D [-2,-1]3,2[⋃]例 4 已知c>0,设P:函数y=c x 在R 上单调递增;Q :不等式x+|x-2c|>1的解集为R.如果P 与Q 有且只有一个正确,求a 的取值范围.例 5设函数f(x)=2x 3+3ax 2+3bx+8c 成立在x=1,x=2时,取得极值.(1)求a,b 的值.(2)若存在x ∈[0,3],使f(x)<c 2成立,求c 的取值范围.例 6.设全集U =R.(1)解关于x 的不等式|x-1|+a-1>0(a ∈R);(2)记A 为(1)中不等式的解集,集合B ={x|sinx(πx-3π)+3cos(3ππ-x )=0}.若(C u A )⋂B 恰有3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例 7(1)设{a n },{b n }是公比不相等的两个等比数列,c n =a n +b n ,证明:数列{c n }不是等比数列(2) 已知数列{c n },其中C n =2n +3n ,且数列{c n+1-pc n }为等比数列,求常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