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布置形式
(整理)变配电所设置.
配变电所3.1 一般规定3.1.1 适用范围1 本章适用于交流电压IOkV及以下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配变电听设计。
2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配变电所的设计和电气设备安装应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3.1.2 配变电所设计1 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近远期结合,并考虑扩容的可能性,适当留有余量。
2 重要的配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件和节约电能等因素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力求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修方便,确保设计质量。
3 配变电所的设计应与当地供电部门签署相关协议作为设计依据。
4 配变电所电气汲备的可导电金属外壳,应与接地装置有可靠连接,成列安装的定型开关柜两端应与接地装置连接,并做好配变电所的等电位联接。
5 利用自然接地体和外引式接帅装置时,其接地引入线不少于两根,并在不同位置与接地网连接。
6 配变电所的变压器低压侧进出线端宜装设避雷器。
3.1.3 配变电所位置选择l 配变电所位置的确定应遵循如下原则:1)方便高压进线和低压出线,并接近电源侧;2)方便设备的运输、装卸及搬运;3)靠近负荷中心或大容量设备处,如冷冻机房、水泵房等;4)不应设在有剧烈震动或高温的场所;5)不应设在厕所、浴室、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6)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等场所;7)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不宜设在有火灾危硷环境的正上方或止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防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觇范》的规定;2 不应设置在低洼地势和积水的场所:1)应避开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等位置;2)不宜与有防电磁干扰要求的设备及机房贴邻或位于其正上方或下方。
3 设置在高层地下室的配变电所的位置,宜选样在通风、散热条件较好的场所。
变电站美观改造工程方案
变电站美观改造工程方案一、建筑美观改造1.1外墙涂装变电站的外墙通常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色彩单一,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
为了提升外观效果,可以考虑对外墙进行彩绘或者特殊涂料涂装,使其色彩鲜艳丰富,符合城市景观要求。
1.2建筑造型变电站建筑往往是方正的、简单的,缺少设计感和艺术感。
可以通过对建筑造型进行改造,采用曲线和几何图案等艺术元素进行装饰,增加建筑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1.3照明设计变电站夜间照明效果往往较差,只是简单的照明点亮,不能突出建筑的特色和魅力。
可以考虑采用LED彩色灯光进行照明,通过精心设计的灯光方案,使建筑在夜间呈现出多样的色彩和光影效果,提升变电站的夜间美观性。
二、设施美观改造2.1设备涂装变电站设备通常是灰色或者白色的,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
可以考虑对设备进行特殊涂装,采用明亮的色彩进行美化,使设备在视觉上更加鲜明突出。
2.2设备遮挡变电站设备有时会因为外形和颜色不搭配而显得杂乱无章,给人一种不整洁的感觉。
可以考虑在设备周围增加遮挡装饰,通过植被、围栏、雕塑等形式进行布置,使设备和周围环境更加协调统一。
2.3安全警示变电站作为高压设施,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
可以通过艺术化的警示标识和提醒标语进行提示,提醒周围居民和路过行人注意安全,同时也可以与变电站的美观改造相结合,实现安全与美观的双重效果。
三、环境美观改造3.1景观绿化变电站周围往往是一片荒凉的区域,缺乏绿化植被,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可以通过景观绿化工程,对变电站周围的空地进行绿化和种植,使其呈现出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景致,提升变电站的环境整体美观性。
3.2周边配套变电站周边配套设施通常较为简陋,缺乏完善的交通、停车、休闲设施等配套设施,给人一种荒凉和孤寂的感觉。
可以考虑对变电站周边的街道、广场、停车场等进行改造和提升,丰富周边的功能和服务,增加居民的便利和舒适度。
3.3艺术装饰变电站周围的墙面、地面和矮墙等区域可以通过艺术装饰进行美化,可以在这些区域设置雕塑、壁画、雕刻等艺术品,通过艺术的手法增强整体的美观效果,同时也为周边环境增添了一份艺术气息。
变电站总体布置要求
1 总平面布置1.1一般规定1.1.1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按最终规模进行规划设计,根据系统负荷发展要求,不宜堵死扩建的可能,并使站区总平面布置尽量规整。
1.1.2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满足总体规划要求,并使站工艺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利,节约用地。
1.1.3站区总平面宜将近期建设的建(构)筑物集中布置,以利分期建设和节约用地。
城市地下(户)变电站土建工程可按最终规模一次建设。
1.1.4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及辅助(附属)建筑宜集中或联合布置。
当与换流站合并建设时,可根据辅助(附属)建筑的性质、使用功能要求分类集中或联合布置在站前区。
1.1.5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变电站应结合自然地形布置,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当站区地形高差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布置。
山区变电站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构支架,当靠近边坡布置时,建(构)筑物距坡顶和坡脚的安全距离应按第2.3.4条确定。
1.1.6城市地下(户)变电站与站外相邻建筑物之间应留有消防通道。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要满足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的相关规定。
1.1.7主控通信楼(室)、户配电装置楼(室)、大型变电构架等重要建(构)筑物以及GIS组合电器、主变电器、高压电抗器、电容器等大型设备宜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可靠的地段。
1.1.8位于膨胀土地区的变电站,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膨胀土埋藏较深、胀缩等级较低或地形较平坦的地段;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变电站,主要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地基湿陷等级低的地段。
1.1.9扩建、改建的变电站宜充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和设施,尽量减少拆迁,避免施工对已建设施的影响。
1.2主要建(构)筑物1.2.1主控通信楼(室)宜布置在便于运行人员巡视检查、观察户外设备、减少电缆长度、避开噪声影响和方便连接进站大门的地段。
主控通信楼(室)宜有较好的朝向,并使主控制室方便同时观察到各个配电装置区域。
变电站接地网不等间距和等间距布置比较
广东科技2014.12.第24期变电站接地网不等间距和等间距布置比较夏显增(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广东梅州514000)0引言变电站主接地网一般采用水平接地极为主,垂直接地极为辅的复合接地方式,因为在降低接地网电阻、平衡整体电场分布和控制跨步电压、接触电势方面,水平接地极起主要作用,垂直接地极主要起泄流作用。
变电站接地网水平接地极的布置方式,可以分为:水平地极等间距布置法和不等间距布置法两种。
接地网水平地极等间距布置法(间距一般取5~7m )为传统的布置方式,大多变电站接地网都采用本方式进行布置,但这种布置方式存在一个较大的缺点:接地网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地面电位分布不均匀,边缘区域大于中心区域,这将导致接地网区域接触电势相差较大,而且这种不均匀程度会随地网面积增大、网孔数量的增多而加大,存在因地面电位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运行风险,设计时必须考虑在这类接地网的边缘区域采取辅助安全措施。
接地网水平地极不等间距布置法,按设计计算结果,采用地网中心区域间距大、网格疏,边缘区域间距小、网格密的方式,有规律地从中心至边缘逐渐减小水平地极间距、加大网格密度。
相对水平地极等间距布置法,采用不等间距布置法的接地网整体电位分布更均匀,均压效果更好,能更好地减小运行风险。
本文就接地网水平地极等间距布置法和不等间距布置法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1接地网电流分布密度比较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接地网中心区域的水平接地极散流能力约为边缘区域的1/4~1/2。
那么,当接地网采用水平地极等间距布置法时,理论上,在接地体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边缘区域的电场强度将为中心区域的2~4倍,电场分布明显不均匀,不利于安全运行。
当采用水平地极不等间距布置法时,通过科学计算,合理布置水平地极间距、密度,由接地网中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有规律逐渐减小水平地极间距,加大网格密度。
不等间距布置法能有效改善接地网电流分布密度分布,使整体场强更均匀,更有利于安全运行。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是指在变电站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标准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旨在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并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主要涉及到变电站的选址、布置、结构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是变电站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一、选址规程1. 变电站选址应考虑周围环境因素,包括土地利用、地理条件、气候特点等,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2. 变电站选址应符合相关规划和法律法规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3. 变电站选址应考虑供电范围和未来扩建需求,预留足够的用地空间。
二、布置规程1. 变电站布置应满足输变电设备的容量和额定电压等要求,确保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和通风条件;2. 变电站布置应考虑设备运行时的维护和检修便捷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 变电站布置应遵循火灾防护和防爆要求,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4. 变电站布置应考虑变电站的外观和环境协调性,建设美观、整洁的变电站。
三、结构设计规程1.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设备重量和地质条件,确保变电站建筑的稳定性;2.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遵循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求,确保建筑的合理布局和结构稳定;4.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要求,选择环保材料和设计方案。
四、设备配置规程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是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和稳定供电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
设计人员应认真遵循相关规程和标准,确保变电站的设计方案科学合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水平,保障供电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Omid190622】第二篇示例: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是针对变电站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而制定的技术指南,旨在确保变电站布置合理、安全、高效、节约空间,并满足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的需要。
地埋变的设计规范
地埋变的设计规范地埋变电站是指将变电设备直接埋设于地下的一种变电站形式,主要用于城市、工矿企业、沿江沿海等地方。
地埋变电站具有美观、安全、无人值守、防止恶劣气候等明显优点,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地埋变电站的设计规范对于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下面将对地埋变的设计规范作一详细介绍。
一、地埋变电站的选址1.需要考虑地上设备和地下设备之间的配合关系,以便保障电力设备的工作性能。
2.选址地点应远离湿地、开阔地带等易受水淹的地方,以防止地下设备受潮、进水。
3.尽量选择离主要供电线路近,以方便输送电力。
4.考虑地下管道、通信、自来水等设施的分布,以避免施工时损坏其他设施。
5.建设规范要求选择地表平坦、固实、无明显沉降现象的地方。
二、地埋变电站的设计要求1.设计应符合《电力规划设计规范》中有关变电站设计的规定。
2.设计应充分考虑变压器、断路器、开闭站、防雷接地等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3.设计应按照工程规划要求,保证设施的美观性和适用性。
4.设计要合理规划变电站的站址、建筑物、围墙、道路、通讯、照明等设施的布置。
5.设计中需考虑设备通风、通信等要求,以满足设备运行的特殊需求。
6.设计要考虑变电站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情况,如冰雪、雨雪、高温等。
7.设计中必须考虑地埋变电站的施工难度、施工周期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8.地埋变电站的层次结构要明确,便于管理和维护。
9.地埋变电站的建筑物要采用抗震设计原则,以防止地震时设备受损。
10.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保证地埋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
三、地埋变电站的施工要求1.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2.施工现场要注意安全环保,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3.施工队伍要设备齐全,技术过硬,保证施工进度。
4.施工进度要及时报告,遇到问题及时应对,不得擅自改动设计。
5.施工过程需密切配合,确保变电站各设施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6.施工完工后需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符合要求。
变电站构架 的定义
变电站构架的定义变电站构架是指变电站的物理结构和组织形式,它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电能的输送、变换和分配。
变电站构架的设计和建设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变电站构架一般包括主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计量设备、控制设备等主要设备和组件。
这些设备根据其功能和用途的不同,被布置在不同的房间或区域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变电站构架的布置应考虑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安全要求、操作便利性等因素。
在变电站构架中,主变压器是核心设备之一。
主变压器负责将电能从输电线路的高压侧变换为配电线路的低压侧,以满足不同电压等级的需求。
主变压器一般位于变电站的中央位置,周围布置其他设备。
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能的通断和分配。
它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根据其负荷容量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压开关设备和低压开关设备。
开关设备一般布置在变电站的开关室内,以便操作和维护。
保护设备是用于检测和保护电力系统的设备。
它可以实时监测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会及时采取措施,切断故障电路,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保护设备一般布置在变电站的保护室内,与开关设备相连。
计量设备用于测量电能的使用情况和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它包括电能表、电压表、电流表等,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电能的消耗和供应情况,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计量设备一般布置在变电站的计量室内。
控制设备用于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它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与变电站的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控制设备一般布置在变电站的控制室内。
除了上述主要设备和组件外,变电站构架还包括辅助设备和配套设施,如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防火设备、安全设备等。
这些设备和设施的合理布置和使用,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变电站构架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电能的高效输送和分配。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规程1. 引言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的传输、转换和分配的任务。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对其建筑结构进行合理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2. 设计基本原则在进行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安全性:确保建筑结构在正常运行和极端情况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 可靠性: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防止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故障。
-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造价,并优化设计方案。
3. 设计荷载根据变电站的用途和工作条件,确定适用的设计荷载。
常见的设计荷载包括: -风荷载:根据变电站所在地区的风速、地形等因素确定风荷载。
- 雪荷载:根据变电站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确定雪荷载。
- 地震荷载:根据变电站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确定地震荷载。
- 自重荷载:考虑变电站建筑结构本身的重量。
4. 结构形式选择根据变电站的规模、用途和周围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适用于大型变电站,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
- 钢结构:适用于需要大跨度和高度的变电站,具有轻质化和施工速度快的优点。
-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适用于中小型变电站,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5. 结构设计根据选定的结构形式,进行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
设计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基础设计: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并设计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基础。
- 柱、梁、板设计:根据荷载计算结果,确定合理尺寸和配筋。
- 剪力墙设计:根据抗震要求,确定剪力墙布置位置和尺寸,并进行配筋计算。
- 连接设计:设计合适的连接方式和节点,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 防火设计:根据变电站的防火要求,设计合适的防火措施。
6. 施工要求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应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施工要求包括: - 施工材料: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建筑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
住宅小区变电站设置基本原则和方法
住宅小区变电站设置基本原则和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对住宅小区变电站的设置原则的分析,讨论不同地区不同供电部门对变电站的设置的要求和区别。
关键词:变电站、供电导则、供电局、电缆敷设一、住宅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规范1、规范依据:《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20217-200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电缆敷设》(D101-1~7)当地供电部门的住宅小区供电导则2、变电站性质和形式:按使用性质分:电业站和用户站。
电业站:产权属于供电部门。
用户站:产权属于用户。
有些地区分为公变和专变。
按建设形式分:土建变(也称作室内变电站,有独立式、附建式),箱变(也称作预装式变电站,有美式箱变和欧式箱变)二、住宅变电站的具体设置:1、按供电局具体要求进行设置(上海、江苏等地区有当地供电局技术导则的并有相关变电站设计要求的,按此要求进行设置)。
下面以上海、江苏以及河南地区为例。
●用电负荷计算标准:每户8KW(小于120m2),每户12KW(121m2~150m2),每户80W/m2(大于150m2),办公楼按100 W/m2,商业、会所按100~150W/m2,物业配套按60 W/m2,车库、垃圾房按20~40W/m2。
充电桩按小区规划机动车位数10%配置,7KW/个计。
其他地区指标会略有不同。
●变压器配置容量计算方法:变压器配置容量=Ʃ(低压用电负荷)x Kp。
(Kp为配置系数:根据变压器或低压配电干线所供居民住宅总户数的多少,综合考虑同时率,功率因素,设备负载率等因素确定)。
●供电半径居住区配电室应满足低压供电半径不大于150m。
供电部门此要求是考虑大楼垂直高度最多100m,加上水平半径150m,总共250m供电半径是符合电气设计原则的。
当有些小区是以多层为主时,水平半径适当放大,一般也可与供电部门沟通适当放大供电半径。
变电站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
二、变电站建筑工程量清单编制
定额计价法 定额计价法是指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单价直接采用直接工程费单 价的一种计价方法,直接工程费单价只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 械台班使用费,它是分部分项工程的不完全价格。
计价程序 (1)分部分项工程单价=规定计量单位的人工费、材料费、施 工机械使用费的合计 (2)单位工程直接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工料单价) +措施费 (3)单位工程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 税金 (4)单项工程造价= ∑单位工程造价+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5)建设工程项目造价= ∑单项工程的概算造价+其他费用+ 动态费用
道、暖气、通风、照明。 2)配电装置室:一般土建、通风、照明。
(2)屋外配电装置 1)户外变电沟、支架。户外变电站应根据户外配电装置的电压
等级、主接线和布置形式、建设规模以及其他工艺要求,因地制宜 地合理选用材料和结构形式。设备支架的结构形式应与构架的结构 形式和上部设备相协调。
a
一、变电站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1)深井及其泵房:一般土建、照明及深井。 2)供水管路建筑:指站外土方、垫、支墩及各类井等;冷却塔、 冷却池、储水池、储水塔;站区沟道,包括压力水管沟支墩及各种 井类。
a
一、变电站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变电站建(构)筑物包括:
2、辅助生产工程
(1)辅助生产建筑。警卫传达室、综合楼、暖气锅炉房等,施工 内容包括上下水道、暖气、通风及照明,暖气锅炉房还包括锅炉、 管道安装。
a
一、变电站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变电工程建筑物与构筑物
户外变电站:一次设备布置在室外,高压变电站用此方式。 户外变电站的建筑物一般有高压室、主控室、通信室以及 部分附属住宅楼、办公楼等。
变电所的设备布置和走线方案
变电所的设备布置和走线方案变电所的设备布置和走线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变电所的电力输送效率和系统的安全性。
变电所的电气系统包括变电站、变电设备、控制系统和保护系统等部分,需要根据其功能和使用要求来进行布置和走线设计。
本篇文章将从变电站基本结构、设备布置和走线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变电站的基本结构变电站是用于电力输送、变换和分配的设备,其基本结构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电容器等。
变压器则是变电站中的核心设备,它可以将高压电转换为低压电,以便进行输电和分配。
此外,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力的开关和分配,电容器则用于改善电力质量和控制电网的功率因数。
变电站的基本构图如下图所示:如图所示,变电站主要由电源和负载组成,电源提供电力,而负载则使用电力。
变电站的开关设备和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负载的引入和断开,以及对负载的电力质量进行控制。
二、设备布置方案变电站的设备布置方案需要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和使用要求进行设计。
通常,变电站的设备要考虑布置的可行性、接通的连通性以及不同设备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1)变压器的布置变压器是变电站中的核心设备,一般根据其容量和数量进行布置。
在布置变压器时,要考虑其重量、安装高度、通风要求和输电连接等因素。
变压器布置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1)变压器的容量、规格和数量;2)变压器的负载率,以及变压器之间相互作用;3)变压器的放置方式,包括平面式、立式、倾斜式等。
(2)开关设备的布置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力的开关和分配,其布置需要考虑电路的连通性、接地和距离等因素。
开关设备通常是通过控制台来进行操作,控制台布置也需要考虑其接线和电气设备。
开关设备布置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1)开关设备的数量、种类和规格;2)开关设备之间的连通方案;3)开关设备的控制间的布局和设计。
(3)电容器的布置电容器用于改善电力质量和控制电网的功率因数,其布置需要考虑变电站的电力需求和功能。
电容器通常是独立放置或集成到变压器或开关设备中。
变电站类型-解释
变电站类型-详解
1.变电站类型
按照建筑形式和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分为户内、半户内、户外变电站。
2.户内变电站介绍
户内变电站主变、110kV配电装置均为户内布置。
设备采用GIS(SF6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型式,GIS具有体积小、技术性能优良的特点。
为了减少建筑面积和控制建筑高度,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利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可以考虑采用GIS设备。
户内变电站实景图
户内变电站效果图
3.半户内变电站介绍
半户内变电站主变压器为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为户内布置。
半户内布置方式就是除主变压器以外的全部配电装置集中布置在一幢主厂房不同楼层的电气布置方式。
该种布置方式结合了全户内布置变电所节约占地面积,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设备运行条件好和户外布置变电所工程造价低廉的优点。
半户内变电站实景图
4.户外变电站介绍
户外变电站主变、110kV配电装置均为户外布置。
设备占地面积较大。
一般适合于建设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土地资源比较宽松的地方。
户外变电站实景图
户外变电站实景图
5.变电站工频电磁场的影响
各类型变电站对周边影响的范围都十分有限。
因为不论何种类型的变电站,厂界处的工频电磁场水平已经很低。
且工频电磁场有随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的规律,使得变电站对周边居民住宅处的工频电磁场水平趋于当地环境背景值。
变电所架构介绍
变电所架构介绍王石玉一、概述变电架构是变电所、变电站等室外导线、设备的主要支持结构的统称。
它是根据变电所的电压等级、规模、设备布置、施工运行条件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的。
根据电气的性质,不同的电压等级,要求导线之间、导线对地、导线对构筑物要求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变电架构特点是柱高而断面细小,属于大柔度结构。
二、架构分类就工艺布置型式分类,架构有中型布置、半高型布置、高型布置。
半高型布置、高型布置多用于电压等级高的变电所。
目前,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均为中型布置。
就其用途分类,架构分进线架、母线架、中央门型架、转角架、变压器组合架等,单杆设备支架等。
就架构的外形分类,架构常用的形式有AH型进出线架构、A∏型带避雷线支架进出线架构、A∏型架构、Aח型架构、∏型架构、转角架构、大字形架构、带拉线进出线架构等。
就架构受力情况分类,架构有:中间架构、终端架构,打拉线架构。
就架构采用的材质分类,一般有:现场预制钢筋混凝土架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架构、钢架构、钢管混凝土复合架构。
三、各类型架构特点及应用架构的布置形式、架构外形由变电所电压等级、导线、设备布置情况决定,架构采用的材质与架构本身所承受的荷载大小有关,变电所的电压等级高,架构本身所承受的荷载大,电压等级低,架构本身所承受的荷载小。
各种材质的架构有其相应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现场预制钢筋混凝土架构现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施工工作量大,需采用大量的模板。
属早期的变电架构,早已淘汰。
钢筋混凝土柱钢横梁架构由预应力环形截面混凝土圆杆或非预应力环形截面混凝土圆杆、轻钢桁架梁共同组成的架构。
优点是环形截面混凝土圆杆和横梁均可以工厂化定型生产,工艺简单,节约钢材,造价低,尤其是预应力环形截面混凝土圆杆架构更是节约钢材,基本后期无维护问题。
轻钢桁架梁材料利用合理、外形轻巧。
缺点是环形截面混凝土圆杆承载能力有限;结构自重大,运输、安装不便;单杆长度一般不超过12米,需根据需要现场组装;进线架构因满足受力要求,一般需为人字形支柱,平面占位大;另外预应力环形截面混凝土圆杆或非预应力环形截面混凝土圆杆存在混凝土裂缝问题。
110kv的变电站
110kv的变电站110kV的变电站引言:110kV的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承担着电能输送、变压、保护和控制等功能,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用于配电系统和用户需求的低压电能。
本文将对110kV变电站的概述、结构、设备和运行进行详细介绍。
1. 变电站概述1.1 定义110kV的变电站是将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转换为低压电能的设施,主要用于电能的分配、控制和保护。
它是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将输送的电能转换成适应用户需求的低压电能。
1.2 功能110kV变电站具有如下功能:- 电能转换:将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转换为低压电能,以适应配电系统和用户需求。
- 电能分配:将转换后的低压电能分配给不同的配电系统,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电能保护:对电网系统进行综合保护,确保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切除故障区域,避免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损坏。
- 电能控制:对电能进行监控和控制,调节电压、频率等参数,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变电站结构2.1 主要组成部分110kV的变电站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进线与出线:将输送来的高压电能引入变电站,并将变换后的低压电能输送到不同的配电系统。
- 变压器:将进入变电站的高压电能转换为适应不同需求的低压电能。
- 开关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实现对电能的切换、保护和控制。
- 调压装置:用于调节电能的电压,确保输送的电能符合配电系统和用户的需求。
- 保护装置:用于检测并切除故障区域,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2.2 布置形式110kV变电站的布置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户外变电站和室内变电站两种形式。
- 户外变电站:主要用于地面布置,设备通常安装在室外开放的场地上,通过支架和高杆架进行支撑和固定。
- 室内变电站:主要用于建筑内部,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等主要设备安装在室内的封闭空间中,在建筑物内部布置开关设备和其他附属设施。
3. 变电站设备3.1 变压器变压器是变电站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
谈变电站竖向布置设计
高 , 之能满足生产 工艺 和使用 上的要 求 , 使 并达 到土 石方工 程量 少、 投资省 和建设 速度快的 目的。
般不得大于 1 。当同时 两个方 向有坡 度时 , % 其两 个方 向 的合
成坡度不得超过 6 %。工艺要求 , 外配 电装置 场地在 平行 于 主 屋 母线方 向的两端 , 架 的标 高差 不能 太大 。当采用 硬管 母线 时 , 构
将 建筑场地平整后 的起伏状况和建 ( ) 物的室 内外标 高 , 构 筑
的短线 表示地面排 水方 向 , 成竖 向布 置设计 图, 组 这种 方 法称 为
3 混合式 。即以上两种形式混合使用 , ) 根据地形 和使 用要求 ,
连接 。
标高 、 长度 , 用数 字 和各种 辅助 图例 注 明 , 以带 箭 头 并 把场地分为几个大 区, 每个大区 内用平坡 式 , 而大 区之间用阶梯式 道路纵 坡 、
关键词 : 电站 , 变 竖向布置设计 , 设计标高
中图分 类号 :U 4 . T 2 89 文献标识码 : A 不得小于 0 3 , .% 最大不得超过 6 %。 屋外配 电装 置场 地 的坡 度 , 垂直 于 母线 方 向的坡 度 一 般 为
0 引言
竖 向布置是变 电站 总布置设计 中一个重要 组成部 分 , 主要任
高差更应减少 。
1 竖 向布 置 的设计 内容
1 确定场地的整平方式和设 计标高。场地整平方式 和设计标 ) 高的选定是否合适 , 直接影 响场地排水 的畅通 和土石方 工程量 的
大小 。
2 2 阶梯式 布置 .
阶梯式布置适用 于 自然地 形坡 度较 大的建设 场地 , 自然坡 当
6 合理设 置护坡和挡土墙 。 ) 石和土质边 坡。 3 混凝土护 坡 。适用 条件 与浆砌 石类 同 。通 常应铺 设 碎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的布置形式
高型布置
高型布置是将双母线中型布置时并列的两组母线和母线隔离开关作上下层重叠布置,母线隔离开关对应地安装在各母线层下,并分设操作走廊,其它比较重的设备(如断路器,互感器,避雷器等)则布置在地面或设备支架上。
高型布置的优点是布置更为紧凑,在一个间隔内能布置两个回路,进出线和母线不交叉跨越,可以大大缩小占地面积,一般只为中型布置的一半。
缺点是消耗钢材多,可达中型布置的两倍,从而增加了投资和维护工作量;而且巡视维护条件差,尤其在雨雾冻冰天气和晚上;两组母线隔离开关分层操作路径较长,并容易引起误操作;结构建筑复杂;检修条件差,经常要高空操作,并且上层设备检修是在下层设备带电情况下进行,不够安全。
但由于高型布置有占地面极小的突出优点,当水电站位于峡谷地区时,能够把开关站设置在厂房附近,方便了运行,节省了大量的土石开挖工作量,因而亦有采用价值。
半高型布置
半高型布置一般将断路器和母线隔离开关分别布置在上下层上,前者在地面,后者在母线构架的隔离开关横梁上,其离地高度约4-10m (根据电压,隔离开关型式和布置特点而定),并设置隔离开关巡视走廊,但操作机构一般设在地面上,在地面上进行操作。
构架顶部为母线层,若为双母线,则两组母线左右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由于这种
布置节省用地,使设备在空间上有重叠,因而属于紧凑型布置,其特点是投资少。
双母线接线采用这种布置方式效果更佳,相比中型布置一般能使纵向尺寸缩小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缺点是检修条件比中型布置差,上层瓷件损坏跌落或检修时误落检修工具都会击坏下层的设备。
中型布置
中型布置的特点是把电力设备安装在支架上或地面基础上,处于与地面保持一定高度的相近平面内,母线与设备之间连接大多采用绞线式,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操作都在地面上进行,布置上较之前两者在结构上更加清晰明了,设备的安装、检修和搬运较方便,可靠近设备巡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水电厂因地形狭窄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