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未来发展的十大方向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浅析,以期更好地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1. 规模扩大: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超过3000万家,占到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
同时,民营企业在就业、税收等方面的贡献也逐年增加。
2. 创新能力提升: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注重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竞争力。
3.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民营企业也积极参预国际市场竞争。
一些民营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海外投资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4. 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从传统创造业向服务业、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涉足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三、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1. 创新驱动:未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产业协同:为了提高整体竞争力,民营企业将更加注重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综合实力。
3. 国际化布局:我国民营企业将加快国际化步伐,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通过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实现全球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
4. 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民营企业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动绿色创造、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结论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力量。
未来,民营企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产业协同,拓展国际市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未来五年十大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经济时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经济模式日益改变,大众经济思
维的边界被不断扩大,拓展出新的经济空间,互联网+模式由此应运而生,从而使得商业模式得以更方便、更灵活地进行转变。
互联网+不仅仅是将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还将融合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人
工智能等技术,以及实体经济与线上电子商务平台,将产业的各个环节融合,从而彻底改变着商业模式。
二、新能源产业
与传统的石油、煤炭等进入衰退期的传统能源技术相比,新能源技术
以其环保、便携、低成本及可再生优点正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发展新能
源产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还有助于应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保
护环境。
在当前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未来五年可以把握新能源的发展,逐
步从传统能源中转变,投资新能源的技术研发,拓展新能源市场,加速新
能源技术的普及。
三、制造业升级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制造业工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升级制造的重
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进行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互
联网制造以及智能设备及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投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Da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经济专家对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做出展望】10 月 1 日,新中国迎来六十华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走 向,新华网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新能源对 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未来中国能源消费格局、未来 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业的前景、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网络生活的新阶段、粮食供求的平衡、 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作出了全方位预测。
从中不难看出,经济国 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全过程。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未来 10 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 10 年。
2020 年,人民币在国际 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 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 15%。
到 2020 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将在 4.2:1 左右,年均升值约 4.5%。
今后 10 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 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 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 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 融监管水平。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 ,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 10 年,我国 GDP 年均增长 8%,至 2020 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 到 75.7 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 11 万亿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 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 总量的 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 8%,仍将快于全球 5%的平均增速。
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 2020 年将达到 6.4 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 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 13%。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前景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企的竞争力。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前景进行讨论,并探索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战略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
然而,由于长期存在的体制性问题,国有企业面临着效率低下、产能过剩、负债累累等问题。
为此,中国政府一直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以提高其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体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政府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和股份制改革,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股权逐渐转让给社会资本,提高了市场化程度。
例如,中国石油和中国移动等企业已经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进一步推动了国有企业战略调整和优化。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在市场化经营上取得了初步成果。
政府加强了国有企业监管,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励国有企业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
同时,国有企业推行并购重组,加速了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
然而,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产权关系不明确、政府过度干预、国企高管腐败等问题依然存在。
此外,由于改革进程不一致和不平衡,一些国有企业改革效果不明显,甚至存在债务风险。
因此,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景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将继续推进,以提高国企的竞争力和市场化程度。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改革方向:首先,促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要义,未来将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
政府应减少对国企的干预,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决策能力,鼓励竞争和创新。
同时,加强国企市场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推进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股权多元化。
国有企业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是改革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国有企业的经营范畴和业务结构。
同时,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引入社会资本,增强国企治理的市场性和多元性。
再次,加强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包括:
1. 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市场规模庞大,未来潜力巨大。
2. 升级转型:政府推动经济发展重心从“制造业+出口”转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内需”,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3. 科技创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资国家之一,发展前景广阔。
4.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投资机遇。
然而,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
1.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将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等支出,可能对经济造成压力。
2. 产业升级:中国在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和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面对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瓶颈。
3. 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达,而中西部欠缺高技术产业和创新能力,可能制约整个国家发展。
4. 生态环境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环境遭受了巨大压力,如何平衡环境和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中国企业集团公司管控面临的十大问题
中国企业集团公司管控面临的十大问题集团公司管控如此重要,那么中国企业的集团公司管控能力和现状如何?是否尽如人意呢?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告诉我们,不尽然。
一方面,虽然不少企业集团在集团公司管控、集团运营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有的还籍此在集团化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整体而言,中国企业的集团公司管控能力并不理想,还存在不少问题,可以改进提升之处较多。
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发展现状都日新月异,处于高速变化之中,因此,必然会不断碰到新的集团公司管控问题。
根据多年的咨询服务经验,华彩咨询总结出中国企业所面临集团公司管控十大问题,企业和管理者可引以为鉴。
1.无集团战略,沦为出资人和服务者很多集团企业没有集团整体战略,其中不少还认为没有集团战略的必要,只要把集团各产业战略做好即可。
这显然是一种极为错误和危险的认识。
问题的核心在于,如果没有整体战略,只有产业战略,各自为战,那么集团作为一个单纯成本中心存在的价值何在呢?集团战略的本质是通过集团产业组合、整合、协同效应的实现,创造远远超越单体企业、单个产业的利润。
因此,华彩认为:首先,集团公司的战略高于子集团战略的加总。
集团是一个战略意识的主体。
所谓战略意识主体就是集团型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大脑,它不是一个协调。
就管理而言,全世界的管理者都没有创造巨大的价值。
惟有一种特殊的管理者创造了价值,那就是设计企业体系的人;其次,集团战略是一个广义上的战略,需要考虑多个经济体之间的运作。
即不光会考虑现有产业组合和未来产业组合,以及现有产业组合如何向未来产业组合、转接、转折、变化,更会考虑多个经济体之间如何运作、如何发生有效的内部交易、如何发生协同效应等,这是集团战略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构成;最后,集团战略是实现集团综合效应的前提。
集团公司的发展是不断对集团经营哲学的一个探索过程。
资源资本主义、管理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是一个主脉里面的三个不同阶段下的主流产物。
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未来发展的十大方向
德国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宋新宇—未来发展的十大方向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第一、从“假老板”到“真老板”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怎么让股东利益得到保证,怎样让企业赢利(承载一些特殊功能的企业除外),否则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管理管理者,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好,那么企业60%-70%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管理者的选派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对于选取派的标准,除了管理者的能力以及做人的品格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谁选派谁,也就是由谁来选,这个管理者。
国外企业的股东会选择一个专家组,来对管理者人选进行集中性评估。
在专家组的组成里,有行业的代表参加,同时也有相当多专业人士和来自于咨询公司的一些高级经理人参加。
国内的国有企业绝大部分是由官员选派企业家,由于一些复杂的因素,不一定很注重经理人的管理能力,而注重其他的标准。
第二点是设立激励机制。
如果你选了一个很好的人,但没有办法使他的努力得到一个很好的回报,他也不会很积极工作的。
机制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过去讨论的包括年薪制等一些激励措施,还没有真正涉及到企业管理人员的股份和股权的使用。
就年薪制来讲,即使你这个企业的领导拿100万、200万,这与他所经营的10亿、100亿来说,他的工资也是一笔很小的钱。
如果不认真考虑这睦企业家报酬的话,实际上很难解决对他的激励问题,所以我认为比较彻底的进行企业产权的改造,用期股期权等方式,彻底的让有能力的企业家或经理人员去做,这样他才会把企业真正当成自己的企业,才能真正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
这点对民营企业同样适合。
一些做得比较磊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请专业经理人来做管理。
如果这个管理者拿着很高的工资,但没有一定股份的话,那么通常情况下,也会自觉或不知觉地有短斯行为,而不是维护企业长期的利益。
第三点是健全监督机制。
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在人才、技术、资金、科研、信息灵通等优势。
下决心打造国内或国际市场上的一流产品,以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有潜力最活跃的因素。
古人云:“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先进的企业文化应具有实战性,实用性,实效性。
关键词:企业;生存;发展;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品和服务的重要供给侧。
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无法很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高端高质的新需求。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要求国有企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提供更好质量的产品、更高水平的服务,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面临的瓶颈:(一)产权关系界定不明,政企、政资还没有真正分开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不仅是因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没有界定清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所有者层次有问题。
国有企业产权是全民所有,全体国民以委托-代理制的方式使得归自己所拥有的财产进入经营过程。
如果企业的产权不清晰产权,委托-代理结构就不会规范。
而委托-代理结构不完善,委托-代理者之间就不是一种责权利。
(二)管理体制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组织结构模式化,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有企业没有摆脱计划体制的影响,管理机制、经营机制和思想观念都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生产经营、劳动人事、收入分配、技术进步等没有形成有效机制,缺乏活力;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布局分散、整体素质不高以及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传统产业的生产需要压缩,一批技术设备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需要淘汰;还有由于工作中的盲目性而导致的重复建设,致使一批企业陷入困境,有的企业和项目,虽然不是重复建设,但由于资本金严重不足,高负债经营,也难以生存。
中国企业未来五年十大发展趋势(1)
中国企业未来五年十大发展趋势(1)未来五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力图挖掘新动能与新的增长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传统战略的对接必将面临新旧战略转换所带来的调整成本,导致一些企业短板效应显化、局部风险增加,企业面临新的抉择。
今后五年,我国发展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可以预判的,大体上将呈现十个方面的趋势。
今天我们将向您介绍趋势一至趋势五,明天继续向您介绍趋势六至趋势十。
一、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结构调整国企重组继续加快,并且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到2025年,世界五百强的中国企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万亿元俱乐部成员继续增加。
然而,企业组织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使得企业必须面对转型的挑战。
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国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有效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重组将是结构调整中的重头戏。
解决过剩问题的办法是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杜绝多米诺骨牌式的倒闭潮,更大可能是出现兼并潮;对于民企因高杠杆和股权高比例质押出现的风险多采用并购方式解决,部分国企将参与并购;并购使很多企业获得了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再进行大规模集成创新。
整合将在今后五年持续不断地推进,向重要行业集中,加大钢铁、煤炭、化工、交通运输业重组,而A股上市公司对海外高科技企业实行股权并购,仍然是有效途径。
国企还将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保障作用,强化维护国家安全和产业基础的能力,提升国防军工、能源资源、粮食、战略性网络基础设等领域的保障水平。
二、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由中低级向高级转变,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是今后五年企业改革的主题词。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发布与贯彻落实,使得十四五时期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中国未来的十大投资方向
一、资源1、矿产,开一个少一个,大资金整合阶段。
还有非洲、外蒙古、斯坦族国家。
2、土地资源。
一级土地,二级土地,未来还有几亿农民进城,大量的基础建设。
3、能源资源。
山西,内蒙古煤矿整合。
鄂尔多斯地下煤矿。
4、其他不可再生资源。
推荐,美国人买岛屿。
在中国买林权。
福建北部、江西南部安徽南部,湖北湖南西部,云南贵州,黑龙江都有林权出让。
已经上市的资源性公司,比如有色金属二、三农。
农村问题最大的出路是土地流转问题。
下一届中央政府将对农村改革做出重大举措。
1、第一、农产品的深加工。
养猪,高盛收购了10几家养猪厂、双汇,雨润及饲料工厂。
像海尔已经是品牌知名度非常高的,利润非常低。
2、现代化规模化和生态化。
美国的农业生产效率是我们的500倍。
十七届三中全会土地可以流转。
城乡一体化建设。
让农民集中居住。
鸭脖子、鸭四件等产品加工,在江西已经要上市。
3、城乡一体化改造。
大量的剥夺农民利益,政府低价收,高价卖给开发商。
农民被剥夺,没有就业能力。
比如巴西,农民变成城市内的最大贫民窟。
我们怎么处理农民问题。
以后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政府补贴,以工补农,宅基地集中居住,让他们上楼,享受养老保险。
大面积集中耕种,给他们宅基地和耕地永久性的土地收益权。
将来的开发商开发,不再是点状,片状,将是一体化开发。
三、节能环保1、未来50年内,5000亿财政补贴。
改革开放30年,导致了道德的沦丧和环境的破坏。
2020年节能减排到40%~45%。
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人民的生活安全带来了重要威胁。
滇池污染。
巢湖。
肉、菜、米、水、大气影响。
四、消费品1、吃。
餐饮类,中国菜有很强大的腐蚀力。
人均3000美金的时候,人倾向于不在家里吃饭。
餐饮超过1万亿。
中餐还没形成可复制的模式。
最近三年资本的动向。
常州送盒饭,8000万美金。
俏江南。
真功夫。
湘鄂情。
中国将会诞生麦当劳肯德基的企业。
中餐带动无数人就业,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遍布全球。
投资热点,创业板将会有很多餐饮。
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种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而如何确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已经成为了每个企业经营者所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延伸链条寻求增长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很多企业开始探索新的增长机会。
在这一过程中,延伸品牌和服务链成为了很多企业的新选择。
例如,拥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就可以选择将品牌或产品范围扩到某个类别或领域。
而服务链则更追求细分市场,依托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品牌优势,向自己的客户提供更多的品类和服务。
对于新兴企业而言,开发新的产品线或服务领域,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和盈利机会。
二、转型升级跟上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保持相对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快速跟上市场的发展节奏,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例如,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保健产业成为市场热点,医药企业在相关产业链中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不断创新的新型技术和生产方式,更加高效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同时也可以带来更高的回报率。
三、深化国际化发展路径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了一种共同发展趋势,因此企业需要更加深入地参与其中,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国际市场。
无论是国外巨头的进入中国市场,还是中国本土企业的走出国门,都需要有国际化视野的引领,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
除了依托于海外项目或靠海外市场生产,企业走向全球的另一个目标是巩固自己本土的优势竞争力,为向海外拓展提供足够的资本和实力基础。
四、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数据产生得越来越多,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数字转型升级,才能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数据和信息处理需求,更好的满足未来市场竞争需求的要求。
数字化生产流程和商业模式对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升级,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减少成本,同时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好的引领业界的服务标准。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这一趋势背后的推动力量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然而,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1.资金不足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资金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
受金融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较高,而想要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中小企业必须拥有足够的信誉和规模。
2.技术和管理水平不足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3.市场竞争激烈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还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市场竞争的压力令中小企业在经营策略、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不断做出改变和调整。
二、机遇1.自主创新引领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技术和知识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可以借助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占据市场领导地位。
2.转型升级成为重要方向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要获得优势,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新常态下,中小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在传统产业中进行转型升级,进军新兴领域,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
3.政策支持带来新机遇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为在市场中获得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中小企业需要做出的努力1.加强技术和管理能力在新常态下,中小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品牌形象,是中小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2.注重品牌建设品牌意识是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运营中,中小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积极参与行业合作和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可以积极参与行业合作和政策支持。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发展现状我国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以下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1. 规模扩大: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到了我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
2. 经济贡献: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占到了我国GDP的60%以上,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3. 创新能力: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表现出色。
他们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一些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为我国经济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重要支撑。
4.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民营企业也积极参预国际市场竞争。
一些民营企业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趋势除了现有的发展成就,我国民营企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我国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1. 创新驱动:未来,我国民营企业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民营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从传统产业向高端创造、智能创造等领域转型升级。
2. 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民营企业也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他们将积极采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技术,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漂亮中国做出贡献。
3. 国际化布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将加大国际化布局的力度。
他们将积极参预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他们也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4. 人材引进:人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我国民营企业将更加注重人材引进和培养。
他们将加大对高层次人材的吸引力度,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论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论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一、现状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截至2019年底,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3%,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是,受到国际市场、劳动力和能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产业结构依然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当前,我国制造业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中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较大,而且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制造业需求可能放缓,因此,“两个转型”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2. 创新能力严重滞后我国制造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重要装备、基础材料和高端制造能力等领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技术水平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
虽然一些新兴行业的发展较快,但是这些行业带来的增量并不能弥补传统产业的减量。
3. 环境保护压力增大我国制造业存在环保压力,污染治理和减排等问题成为当前重点工作及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
加之国际环保标准不断提高、相关政策法规更为紧迫,国内环保监管也不断升级,企业经营环境面临的压力不小。
二、发展方向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出持续创新和转型升级。
具体的发展方向如下:1.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中高端制造业发展,推动数量扩大、质量提高、效益增长。
通过加大对中高端制造业的投入,提高核心技术研究,加大专利申请、转化和运用,完善高端基础材料和关键装备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中高端装备对进口的依赖度。
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产业链生态系统,形成区域协作和产业协同机制,提升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关系和自主品牌的溢出效应。
2. 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研发和转化应用,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转型。
以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促进了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其目的是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市场导向等。
本文将分析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1. 市场化程度不够高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仍然缺乏市场化运作,存在着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
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市场化程度上仍然存在不足。
在国有石油、电力、煤炭等领域,政府对其进行直接控制,出现官员利用自己的职务发挥不正当的影响力,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2. 人才不足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人才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国有企业中高层次和技术人才持续流失,对企业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对而言,国有企业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尤其是顶尖人才的薪酬待遇较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僵化,导致其对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做出调整,如增加招聘渠道、加强内部人才培养等。
3. 资产质量不高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些国有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其业务经营不佳、资产利用效益低下,同时也影响了税收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例如,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没有精准的核算,并且财务收支难以平衡。
对于一些不良资产,也没有妥善处理和处置的机制。
这将给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1. 推进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继续加强市场化改革。
这涉及到多个方面,如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公司制、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
其中,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可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通过将国有企业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2. 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要加强国有企业中的人才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控制或管理的企业。
在中国,国有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国有资产证券化改革政策的推进下,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然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市场竞争等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实现股份制度改革,即以市场化方式引入民间资本,促进资产证券化,简化管理层级等。
另一方面,改革还致力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改革深入过去几年中,我国政府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革,加快了电力、水利等传统领域国有企业改革。
其中,电力和石油石化行业的改革力度相对较大,先后成立了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大型央企,成功实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2. 实施“双百计划”推进企业重组“双百计划”是指中央企业重组“双百”企业的计划。
该计划于2017年公布,旨在通过优化国有企业布局、协同发展等方案,推进中央企业重组。
此计划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有企业在重组、整合和优化上取得了进展。
3. 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国有企业通过与民间企业达成合作共同运营。
这种改革形式已经成为当前外界广为推介的方案之一。
《指导意见》提出创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共赢”。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可将外部资本引入国有企业,增加其市场竞争能力。
4. 推进国资监管改革在国有企业盲目扩张、经营不稳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非常必要。
改革方案提出,对于每一家中央企业,具有投资责任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位将纳入监管范围。
同时,推进国有资产总市值的核算和监管,制定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法规,保障企业和员工利益。
二、国有企业改革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存在着新的转变。
新世纪影响中国企业发展的10大趋势
鼎典冠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18
八、人才的跨国流动成为必然
各国纷纷出台新的人才引进政策,争取把人才吸引到 自己的国家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人才的移民政策也有 新的宽松的规定,使人才更容易进入和贡献。发展中国 家也应该有类似的跨国引进人才的机制,争取填补本国 人才和经验不足的缺憾。
鼎典冠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鼎典冠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8
八、企业家选择方式市场化
一个好的企业家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国有 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 离不开企业家阶层的成长,离不开对企业经营者选择机 制的改革。企业经营者转向市场选择企业家,经理市场 的竞争一方面决定着哪些人可以成为企业家,另一方面 又决定着企业的前途。中国真正的企业家将在经理市场 的激烈竞争中产生。
鼎典冠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16
六、行业重组、规模发展
行业的重组和靠规模发展是个国际大趋势。发达国家 已经出现了集群等组织,通过资源的整合,价值链的整 合,供应链的管理,寻求规模发展,争取稳定行业中的 竞争优势。集群可以是不同行业的上下游、当地政府、 服务机构、分公司等组织形成的一个可以对抗外来竞争 的一种结盟方式。
鼎典冠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1
新世纪影响中国企业发展的10大趋势
一、产权结构将走向多元化
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凡是改造成多元化投资主体, 公司治理结构较为规范的企业,都呈现出蓬勃的活力, 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所以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必然趋势。
鼎典冠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2
鼎典冠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6
六、物流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都把降低产品成本的 目光投向生产现场,对产品生产前的原材料购运费用 和出厂后的储运费用缺乏控制,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造成了商品售价过高。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 中国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浪费现象较严重,物流成本已 占商品流通成本的50%—60%。建设一个高效率、低 成本的物流产业,使之与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一同成 为企业和社会的“三大利润源泉”,是当今中国经济 快速持续发展的紧迫需要。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
国有企业的改革旨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的转型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走上了市场化发展的道路。
1.引入市场机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开始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实现所有制的多元化。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并且逐渐脱离了政府的行政指令。
2.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重要的方向。
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国有企业可以获得更加灵活的运营模式和更丰富的资源支持。
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3.转换经营机制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核心是转换经营机制,从传统的行政化管理转向企业化管理。
国有企业注重提高内部治理结构,优化企业运作方式。
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国有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国有企业改革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转型升级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企业从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国有企业应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改善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监管。
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运作、完善内部监管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透明度和责任制。
3.推进国有企业间兼并重组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兼并重组,国有企业可以形成更大的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4.促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与民营企业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宋新宇 —未来发展的十大方向 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第一、从“假老板”到“真老板”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怎么让股东利益得到保证,怎样让企业赢利(承载一些特殊功能的企业除外),否则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管理管理者,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好,那么企业60%-70%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管理者的选派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对于选取派的标准,除了管理者的能力以及做人的品格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谁选派谁,也就是由谁来选,这个管理者。
国外企业的股东会选择一个专家组,来对管理者人选进行集中性评估。
在专家组的组成里,有行业的代表参加,同时也有相当多专业人士和来自于咨询公司的一些高级经理人参加。
国内的国有企业绝大部分是由官员选派企业家,由于一些复杂的因素,不一定很注重经理人的管理能力,而注重其他的标准。
第二点是设立激励机制。
如果你选了一个很好的人,但没有办法使他的努力得到一个很好的回报,他也不会很积极工作的。
机制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过去讨论的包括年薪制等一些激励措施,还没有真正涉及到企业管理人员的股份和股权的使用。
就年薪制来讲,即使你这个企业的领导拿100万、200万,这与他所经营的10亿、100亿来说,他的工资也是一笔很小的钱。
如果不认真考虑这睦企业家报酬的话,实际上很难解决对他的激励问题,所以我认为比较彻底的进行企业产权的改造,用期股期权等方式,彻底的让有能力的企业家或经理人员去做,这样他才会把企业真正当成自己的企业,才能真正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
这点对民营企业同样适合。
一些做得比较磊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请专业经理人来做管理。
如果这个管理者拿着很高的工资,但没有一定股份的话,那么通常情况下,也会自觉或不知觉地有短斯行为,而不是维护企业长期的利益。
第三点是健全监督机制。
即使你有了大批管理方面的人才,有了很好的激励机制,但若没有一个很健全的监督机制的话,还是不行。
为什么呢?如果给他5%甚至10%的股份,相对于经营业绩来说,这个比例还是个小数字。
他还有走错路的可能性。
引用列宁的话来说,就是信任固然好,监督更好。
也就是说制度化的监督很重要。
要定期的对财务状况作检查,定期地对经营状况作检查。
比方说让外面专业的中介机构去监督,让外部的舆论去监督。
不是说这个经理人不好,而是因为有监督体系存在,经理人或企业家才会少犯错误。
我谈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对经营者建立激励与约束机构,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却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中国的企业老板如果不能从“假老板”变为“真老板”,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从好大到好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过去对企业发展一味的追求规模上的“大”,而不是企业扎实的发展。
很重要的要一个因素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不是“真”老板,而是“假”老板。
如果这个企业是他自己或他个人的利益具有蜂蜜的联系,他会考虑经营决策会不会真正地使企业盈利,企业会不会真正地长久发展。
否则,发展目标就不会这样。
通常他会把企业做得很大,这样大家都会认为他的能力强,至少盈利多少,却是次要的。
去年上海的《财富》论坛,曾讨论中国企业何时能进入世界500强。
但以我个人观点来看,进入世界500强应不是目标,而是结果。
一个企业真正做好了,真正强大了,那么它自然会大。
但一个看似规模很大的企业,一个很粗放的企业,内部管理做得很糟糕,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明确的经营方向,没有优秀的管理人员,那么即使很大,也是一个空架子。
中国已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如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等,从战略到具体的管理模式,将他们与国外的同类企业进行比较,可以看得出来,都有很大的差距。
比方说银行转账业务,在国外的转账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在中国可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还有很多烦琐的手续,还需要专门的人去对账,去跑。
我们的信息管理,还在手工操作阶段,一个业务员发传真、打电话所知道的信息,只有他知道,而企业的财务部门、管理部门都是在事后才知道。
所以我认为进入世界500强应该不是目标,而是结果。
如果不能仔细看清与国外企业存在的差距,而一味走追求大的路子,我们很可能重复“大跃进”的教训。
我曾经看过北大教授林毅夫先生写的一篇文章,总结我们50年的发展历史,说我们前30年所用的模式是一种赶超模式,制造多少吨钢铁,生产多少辆汽车等等,在数量上赶超欧洲美国。
但这是一种失败的模式。
而后来的20年,就是改革开放的20年,我们采用的是比较优势的模式,是在我们比人家强的地方,把我们的优势做大,做好,不是在别人强的地方去赶超别人。
当然,这是从国家宏观的发展状况来讲。
从微观的角度,从竞争的观点来看,追求大的企业也是在使用一种赶超模式。
对企业也好,对国家的管理也好,真正有效的是你怎么去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怎么把你的企业做强,做得别人没有办法在你的领域超过你。
第三、从策划到战略巨大、三株、爱多、小霸王、秦池等,我们还可以往上加,这些企业当年红火但后来消逝的原因在哪里?今天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的失败教训,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企业只重视策划而不重视战略。
为此我感叹中国企业家的智慧,西方企业家的严谨。
中国企业家的智慧表现在能够利用极少的资源、极巧妙的手段做出让常人无法想象的大事来。
西方企业的严谨表现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例如,法国的烧酒乖乖地在只有自己目标消费者才能看到的、发行量极低的杂志上做广告,一步一步地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铺设网点。
不如不觉中,中国已成了法国之外法国名酒的最大市场。
例如,辉瑞投入在“伟哥”上的研究和开发费用为15亿美元,在严谨地研究了其正副作用后才敢把它一步一步地推向市场。
智慧的企业家信奉“策划”。
一度中国的“策划大师”活跃于商界,呼风唤雨,其知名度、影响力绝不亚于电影明星。
甚至还有“策划学”问世。
策划家们让我们相信,我们生在一个策划时代,你不策划人家,就要被人家策划。
企业家被“策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估计一度中国企业用于咨询和营销的费用超过一半是给了这些策划家。
严谨的企业家则相信“战略”及其严格的实施能带来成功。
对市场的容量要仔细度量;对竞争对手要严格分析,对产品要严格定位;对自己的资源要严格地规划,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要严格地论证。
通常,这类公司用于管理咨询的费用,三分之一是花在战略咨询上。
重视战略的弊端显而易见:战略是一个只有长期遵循才能见效的东西,而许多企业家需要的是短期效果;战略是要正规地对待才可以挥的方案,而许多企业需要的不是正途,而是捷径;战略不太考虑如何改善眼前的状况,而许多企业家需要的是有高手指出即将要产生的经济热点,以便能先人一步。
靠着智慧和策划,无数的企业赢得了一时的胜利和辉煌。
但过些年后再回头看看,我们会发现当年占据媒体每一个角落的英雄企业已所剩无几。
我们的错误是太急功近利。
但做企业像做人一样,不是一场百米赛,而是一场永无尽头的马拉松。
我们太信奉“识时务者为俊杰”,而不相信“谁最后笑,笑得最动听”。
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还能够在竞争中生存的企业才是中国经济的希望。
而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要想长寿,除了老老实实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并没有其它捷径。
热点终究会冷淡下来,而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和有明确使命的企业才会在永无休止的竞争中不失去方向。
策划是短命的,只有战略才能在今天就未雨绸缪。
中国需要更多为了实现某个使命而努力的企业家,这些人即使在不是热点的领域也注定会开辟出一片天地来。
最好的选择自然是中国人的智慧与西方人的严谨相结合。
少些策划,多些战略。
我们的经理人可以认真地问一下自己的企业是不是有一个核心的、系统的、可以操作的战略。
我的经验是很多企业认为自己有,但实际上没有。
举一例子:像我刚才讲的那些安全,他们一开始认为自己有,比如一年要完成多少营销任务,怎么去公关与推销。
若是要问它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结构、企业经营成什么样子,就是企业的远景目标,你会发现对这个问题是没有概念或是很模糊的概念,他们过于信奉“游牧民”的原则。
所谓“游牧民”就是说我们有这么多的领域,每个人我都给你一个位置,你就自己去找吧。
就像世界是片没有归属的大地,谁能带着自己的羊群找到最肥沃的草地,谁就是好的管理者。
如果在一边把地上的草吃完了,那么你再去找另外一块土地,再去吃。
“游牧民”时代在国家保护的时候,还有生存的余地,但现在各个领域开入,竞争很激烈,根本不可能有那么肥沃的土地让你去吃,吃完后再找新的土地。
现在有些企业也明白,他必须至少要像农民那样自己种点东西,这样才有收成。
但具体种什么,收成什么,他们很不清楚,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他们看似有战略而没有战略的原因。
第四、从多元到专业前面我们讨论了中国的企业如何讲战略的问题,其中一个方面是侧重于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对这个问题我是旗帜鲜明的,企业应该先把专业化做好,再考虑多元化,从自己最邻近的行业做起,再往其它方面去走。
中国的企业规模本来就不够大,如果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不同的领域里去,那么成功的希望是很渺茫的。
举一个例子,有一家上市公司年营业额也就几个亿,但它涉及的行业却很多。
假设它当年把资金名优投入一个领域,我想他现在的经营状况应该会好得多。
它现在就面临着下一步怎么走的问题,我给它的建议就是侧重于“专业”。
把资金投入到自己强的领域去,把自己的企业办成专业性的企业。
再举一个国外的例子,这家企业也是我们的客户,如果不是行业内的人士谁也不了解它。
它只生产工业用的缝纫机针,民用的机针都不生产。
它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山区里,但业内人士没有不知道它的,你躲不过它,它在世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一年的营业额不是很大,也就是7亿马克,相当于30亿人民币,但它的利润却很高。
这里面的道理也很简单:国际上管理界做过一个调查,一个企业的利润,与市场占有率有很大关系,若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高,那么它的利润也会很高。
这家企业的利润是销售额的25%,这么高的利润在其他行业是很少见的。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却保持了几十年这种高利润。
它对自己员工的福利考虑得很好,由于企业在小山沟里较偏僻,它们就专门配备了不直升机接送重要员工。
这样的企业在欧洲有很多,我觉得这样的企业应该是我们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
当我讲缝纫机针这例子的时候,我想国内也有这种企业。
昨天听了格兰仕集团的领导人在天地纵横第二届“官、产、学”经济高峰会议上的一个报告,我作为一个外人观察他们的发展模式,我认为他们是冠军,而且是微波炉业公开的冠军,这个冠军不是在每一个行业都适用的。
格兰仕占有微波炉市场的60到70的份额。
微波炉这个市场是比较小的,我曾经算过整个市场营业额也就是30亿人民币左右,对海尔、TCL等大的企业来说没出息必要和格兰仕去争,拼个你死我活,从业务量的增长上没有帮助,从利润上看也没有帮助,所以格兰仕通过专业化的经营能站得住脚,成为本行业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