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7》 教案

合集下载

【XXX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7我的拿手好戏》优质课教学设计

【XXX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7我的拿手好戏》优质课教学设计

【XXX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7我的拿手好戏》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XXX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7.我的拿手好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作要求学生写自己的拿手好戏。

“拿手好戏”就是自己擅长的东西,不限于研究,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课本中给出了各种“拿手好戏”,常见的如跳舞、唱歌、画画,不常见的如挑水果、爬树。

正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此次作便要求学生能正确,发现自己身上的闪亮之处。

在本次作中,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感受、看法写出来,即要写出真情实感,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呈现自己拿手的方面。

本次作还要教会学生列提纲,列提纲是一个很好的整合材料、安排详略的作步骤,学生在本次作训练中必须掌握。

【学情分析】六年及上册的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及写作教学,已能够初步养成独立或合作研究课文的阅读能力,对人物描写已有初步的了解,写文章的年代也与当代距离较远,因而,学生对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的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写作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

【教学目标】1.写一写本人的拿手好戏,说说这个拿手好戏是如何练成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2.学会安排材料的先后、详略。

3.学会列作提纲。

4.增强自自信心,明白每个人都有本人的长处和本领。

重点难点:1.学会列作提纲。

2.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写出感受和看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想想本人的拿手好戏,如果不确定,可以问问家人和同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游戏激趣:姓名、本领对对碰。

导语:同砚们,今天我们的作主题是“我的拿手好戏”,突然让大家说说本人的拿手好戏,估计有些同砚还有些疑问:我的拿手好戏到底是什么呢?“拿手好戏”就是最擅长的本领,一说到某个本领,我们就能想出某个人的名字。

那我们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先来做个小游戏,我来说某个人物的拿手好戏,看大家能否迅速说出他的名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习作教案与反思金品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习作教案与反思金品
最后,明确习作重点。哪些内容重点写?哪些内容可以写简略?这是由哪些内容最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决定的。上述三个方面中,“围绕拿手好戏有哪些想要分享的故事”最能表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因此要重点写。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把这个重点写具体,也要在提纲中列清楚,还可以列出自己的感受、看法等。
根据总结的这些要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习作内容出发构思习作顺序和重点,列出自己的提纲,并根据提纲进行习作。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我的拿手好戏”,“好戏”原意是指“演得好的戏剧,吸引人的戏剧”,在这里并非指戏剧,而是取了“好戏”的引申义,指绝活或绝招。“好戏” 前面的两个修饰词“我的”和“拿手”,一个强调了是属于“我”的而不是别人的,一个强调了是自己擅长的,这里就引出了一种心理感受,也就是成就感和自豪感,即为这篇习作需要表达出的情感。所以这次习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建立自豪感与成就感的过程。
2.借助提问,明确要点
学生确定自己的拿手好戏后,引导学生认真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拿手好戏介绍给大家,并且和同学分享其中有趣的故事。可以围绕教材提示的第一个问题,梳理出本次习作内容方面的要点:一是写拿手好戏的练习过程,二是写围绕拿手好戏发生的趣事。围绕这两个要点,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一步细化习作内容。如,围绕拿手好戏发生的趣事,可能表现在哪些地方?从交流中可以梳理出:可能是在自己私下练习的过程中,还可能是在他人面前展示拿好戏的时候。在此基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在介绍自己拿手好戏的过程中,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突出“趣”味。
1.课前先了解自己的拿手好戏。
2.了解关于包汤圆的故事与过程。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3)1 草原 (6)2 丁香结 (12)3 古诗词三首 (16)4 花之歌 (24)习作变形记 (27)语文园地一 (32)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41)5 七律.长征 (44)6 狼牙山五壮士 (48)7 开国大典 (55)8 灯光 (64)口语交际演讲 (68)习作多彩的活动 (72)语文园地二 (78)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84)9 竹节人 (86)10 宇宙生命之谜 (92)11 故宫博物院 (95)习作 ____让生活更美好 (100)语文园地三 (104)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109)12 桥 (112)13 穷人 (119)14 在柏林 (129)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132)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135)语文园地四 (138)快乐读书吧 (143)第五单元单元说明 (147)15 夏天里的成长 (149)16 盼 (156)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160)习作例文 (163)习作变围绕中心意思写 (166)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168)17 古诗三首 (170)18 只有一个地球 (174)19三黑和土地 (178)20 青山不老 (182)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187)习作书写倡议书 (190)语文园地六 (193)第七单元单元说明 (197)21 文言文二则 (199)22 月光曲 (204)23 京剧趣谈 (210)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212)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216)语文园地七 (220)第八单元单元说明 (223)24 少年闰土 (225)25 好的故事 (232)2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36)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241)习作有你,真好 (245)语文园地八 (249)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一9.2—9.6《草原》(3)《丁香结》(3)书法(1)课外阅读(1)二9.9—9.12《古诗词三首》(2)《花之歌》(1)习作(2)《语文园地》(2)三9.16—9.20《七律·长征》(3)《狼牙山五壮士》(3)书法(1)课外阅读(1)中秋节放假四9.23—9.27《开国大典》(3)《灯光》(1)《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1)五9.29—9.30《语文园地》(2)《竹节人》(3)《宇宙生命之谜》(3)六10.8—10.12《故宫博物院》(1)《习作》(2)书法(1)10.1—10.7国庆节放假七10.1—10.18《语文园地》(2)《桥》(3)《穷人》(3)八10.2—10.25《在柏林》(1)《口语交际》(2)《习作》(2)《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九10.28—11.1《夏天里的成长》(3)《盼》(2)《习作》(3)十11.4—11.8《古诗三首》(3)《只有一个地球》(3)书法(1)课外阅读(1)十一11.1—11.15《三黑和土地》(2)《青山不老》(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十二11.1—11.22《文言文二则》(3)《月光曲》(3)书法(1)课外阅读(1)十三12.2—11.29《京剧趣谈》(2)《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十四12.2—12.6《少年闰土》(3)《好的故事》(3)书法(1)课外阅读(1)十五12.9—12.1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1)《习作》(2)《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十六12.1—12.20复习(8)十七12.23—2.27复习(8)十八12.30—01.3期末考试第一单元单元说明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七经典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七经典课件

2024/4/24
2024/4/24
2024/4/24
2024/4/24
2024/4/24
2024/4/24
2024/4/24
2024/4/24
2024/4/24
感谢收看
2024/4/24
2024/4/24
日积月累
高山流水 轻歌曼舞 画龙点睛
天籁之音 行云流水 笔走龙蛇
余音绕梁 巧夺天工 妙笔生花
黄钟大吕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2024/4/24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天籁之音:形容声音好听。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 动着的水一样。
当然,我玩电脑游戏的水平也是一级棒的。我在彩虹岛游 戏里的网名叫百花仙女。她美丽可爱,身手敏捷,如果你有兴 趣不妨跟我pk一下,我的本领绝对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的哦!
玩电脑是我的拿手好戏,但是玩电脑一定要适可而止,不 能沉2024溺/4/24于网络,否则就会影响学习。
我们通过本单元学习了伯牙绝弦的情义, 聆听了月光下的优美乐曲,欣赏了经典的 京剧。今天我们一起进入语文园地,来一 起学习吧。
2024/4/24
小篆 2024/4/24
隶书 2024/4/24
楷书 2024/4/24
行书 2024/4/24
草书 2024/4/24
交际内容
1.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2.你参观过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吗?你欣 赏哪些人的作品?
3.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你 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优质教案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课前解析】本次习作以《我的拿手好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自己语言结构,对着次习作的困难在于对“拿手好戏”理解。

本次习作是学生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将自己表达给观众的过程,在分享中收获自信和成就感。

关注概念“拿手好戏”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演员擅长的剧目,第二层是最擅长的本领。

显然这里指第二种,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练就的绝活或者绝招。

关注思路这次习作利用提纲和前面的问题给出了习作的思路:先点明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再写练就好戏的过程,最后写拿手好戏发生的故事。

前两点是略写,后面的故事是重点详写的部分。

关注方法这篇习作中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应当注意把动作写到位。

除此之外,习作注重内心情感体验,因此在习作重点部分还应当写清楚自己内心感受的变化。

【教学目标】1.写自己的拿手好戏,学习列提纲,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2.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重点清楚。

【教学重点】写自己的拿手好戏,学习列提纲,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确定自己的拿手好戏,将拿手好戏介绍给大家,能够分享故事。

2.研读教材中的提纲,列自己的习作提纲,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题1.(出示课件2)教师引导:你都练就了哪些“绝世武功”呢?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出示课件3)预设1:中国功夫。

(出示课件4)预设2:围棋。

(出示课件5)预设3:烹饪。

2.教师过渡: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我的拿手好戏。

3.(出示课件6)教师出示课题: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7)1.明确习作要求(出示课件8)(1)写作内容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跳舞,唱歌,画画,变魔术◆剪纸,捏泥人,做标本,做航模◆挑西瓜,做面包,炒拿手菜◆吹口哨,玩魔方,钓鱼(2)写作要求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写下来,和同学一起交流吧!写之前想一想:◆你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关于拿手好戏,有哪些想要分享的故事?◆怎样写你的拿手好戏?哪些内容先写?哪些内容后写?◆哪些内容作为重点部分?哪些内容可以写得简略一些?2.确定习作内容(出示课件9)教师提出要求:今天的作文有意思,大家说说有哪些拿手戏可以写。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 习作七 我的拿手好戏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 习作七  我的拿手好戏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关于拿手好戏的有趣的故事。
立意
通过讲述自己练特长的感受及趣事,说 明想练好一项本领,是要付出努力和汗水的。
中心要明确:拿手好戏给“我”的启示 或道理。
写什么









剪 纸
做 标 本

挑西瓜
做面包
炒菜
钓鱼
玩魔方
写书法
写什么
• 艺术类:唱歌、跳舞、弹琴、画画……
细节描写,对 “我”表演古筝 的场景进行了具 体而生动的描写, 让人如临其境。
素材宝库
一、典型事例写具体
做花甲关键在于爆炒的工艺。在妈妈的鼓励下,我 出场了。开火!热锅!我把油壶高高一举,“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油直入式地冲向锅底,小 火烧五秒钟后,快速放入切好的姜片、蒜蓉、花椒等香 料。我晃起锅,顿时香料的味道四散开来,家人们像是 跨着“汗血宝马”奔驰而来闻浓香扑鼻的味道,纷纷观
件容易的事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 俗语告诉大家要想 功。只有勤学苦练,技艺才能不断提高, 有收获,必须经过 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❺ 勤学苦练,深化了
文章主题。
范文总评
本文紧紧围绕“我的拿手好戏”进行写作。老艺人的精 彩表演吸引“我”也来“捏泥人”,并且“我”从中体验到 了快乐,领悟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
拧气球狗看起来简单,但刚开始学 并不容易。一开始我拧的气球狗不是身
语,列举同学们 的各项特长,以 引出“我”的拿 手好戏。
子太长,就是腿太短,总是比例不协调。
经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就 拧得越来越好了。❷现在我已经非常熟练了,闭 ❷ 略写“我” 着眼睛也能拧出一只漂亮、可爱的气球狗来。 学拧气球狗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导学案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习作的基本要素及写作的基本步骤。

2. 掌握运用形容词描写人物特征。

3.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习重难点】1. 运用形容词描写人物特征。

2.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习内容】1. 阅读课文《我的拿手好戏》。

2. 分析文章结构和特点。

3. 进行习作指导。

【学习过程】一、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出主题)讲述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我的朋友小明上台表演了一出情景剧,他把自己认为是自己的拿手好戏发挥得淋漓尽致,全班同学都为他的表演喝彩。

大家都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拿手的好戏呢?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拿手好戏展示给大家?怎么展示好呢?二、阅读课文《我的拿手好戏》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进行引导性问题的提问:1. 告诉我小明的拿手好戏是什么?2. 在小明的拿手好戏中,他扮演了哪些角色?他是如何描写这些角色的呢?3. 拿手好戏的习作是如何写的呢?组织结构和特点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习作的基本要素和写作的基本步骤。

三、分析文章结构和特点1. 请学生找出习作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然后分析开头、中间和结尾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 请学生找出习作中的形容词,分析形容词的作用和如何运用形容词描写人物特征。

四、进行习作指导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习作指导:1. 选择一个自己的拿手好戏。

你喜欢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运动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描述拿手好戏的内容。

你的拿手好戏是如何展示的?你通过哪些特点而非常喜欢?3. 描述自己在拿手好戏中扮演的角色。

你是如何扮演这个角色的?你通过哪些特点而充满魅力?五、习作练习1. 请学生根据指导内容进行习作练习,要求学生用到形容词进行描写。

2. 在习作完毕后,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并给予意见和建议。

【课堂反馈】请学生自己朗读一遍自己的习作,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评分。

最新2021-2022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最新2021-2022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2021-2022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共有学生人数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绝大多数上进心强,有极强的求知欲。

上学期成绩有所以高。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能主动借助字典独立识字; 同时,孩子们在阅读、书写、表达等方面已具有了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多数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和大阅读活,,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但学生书写习惯不够正确,有待改进。

也有极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不能及惯时完成,掌握知识不扎实,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语文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材简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2019年秋季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

这八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2-4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和“资料袋”,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2课《丁香结》、4课《花之歌》、8课《灯光》、25课《好的故事》; 安排“资料袋”3次,分别在5课《七律.长征》、13课《穷人》、21课《文言文二则》。

“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演讲、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聊聊书法; “习作”是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变形记、多彩的活动、笔尖流出的故事、围绕中心意思写、学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 除了这8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13课《穷人》和24课《少年闰土》的后面。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仿照例子列提纲,写自己的拿手好戏,语句通顺。

2.能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之后能修改自己的习作。

3.在作文赏评课上朗读自己的习作,说说自己喜欢的习作以及理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仿照例子列提纲,写自己的拿手好戏,语句通顺。

2、能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之后能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难点:能“围绕拿手好戏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体验,突出“趣”味。

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导入: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一节习作课,我姓杨,大家可以叫我杨老师。

杨老师有一个本领,缝年过年总会在亲戚朋友面前大显身手,今天呢就在同学们面前露一露。

你们猜猜,杨老师要做什么?准备好了吗?杨老师就要大显身手咯(播放老师“包饺子”视频)师:糟糕,贪心的杨老师馅儿放得太多了,把皮给撑破了,这次包饺子老师算是演砸了。

大家知道就行了,可不要告诉其他人。

师:你们会包饺子吗?能像老师一样包三种式样的举手我看看。

杨老师能熟练地包三种式样的饺子,“包饺子”是杨老师最擅长的本领,这就是我的拿手好戏。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名人,一起来看看他们最擅长的本领或技能是什么?出示:张飞卖肉一刀切——拿手好戏;(看点:一刀切,切得准)关公舞大刀——拿手好戏(看点:82斤青龙偃月刀,舞得轻松自如)梅兰芳唱《霸王别姬》——拿手好戏(看点:京剧大师,霸王项羽,虞姬梅兰芳是男的,演的虞姬是女的。

男扮女装,演得活灵活现)(设计意图:老师包饺子引入课题,让学生对“拿手好戏”有初步的认识,紧接着用名人的故事深入探究,理解拿手好戏指的就是“自己最擅长的本领或技能。

)二、打开思路,确定内容1、原来拿手好戏是有戏的,有看点的。

刚才我们欣赏了别人的拿手好戏,是不是心生羡慕?其实,也不用羡慕,我们把目光转移到自己的身上,也能发现自己的让人羡慕的拿手好戏。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艺术之美”组织选文。

主要由两篇精读课文《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一篇略读课文《京剧趣谈》。

课文文质兼美、情真意切,包含着一定的想象意境和联想空间,吸引读者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从而体会艺术形式之美以及艺术家的人格之美。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编排了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编排了一组与传统戏曲有关的词语,“日积月累”编排了一组与各种艺术相关的成语。

这些内容紧扣单元主题,穿越时空,选取了古今中外的音乐、书法、绘画、戏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带领学生开启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

学习本单元,既加深了学生对艺术之美的理解,又提高学生的审美、品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提高“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表达能力。

本单元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相关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不足,在理解文本,审美、品鉴能力方面有一定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真实生活与课文内容的联系,更好地体会“艺术之美”,教学时可以调整原有的教材顺序,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补充相关资料。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单元学习主题为“我是艺术传承人”。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1.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2.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京八写具伙。

教学本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把头生活,表达自己在学习艺术或技能方面的感悟展示自己的艺术特长。

从书本到生活,,人阅读到习作,从艺术到语言,既激发了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更让学生在想象中只味艺术。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是小学阶段阅读、表达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安排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训练。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从中年级开始就进行螺旋式上升的训练,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阅读文本、品鉴语言的能力,能够借助词句的表达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这个单元里则需要引导他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行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从而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和情感之美。

《习作7》语文教案

《习作7》语文教案

《习作7》语文教案《习作7》语文教案1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片断),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一文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作业。

3、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写有讨论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教时教学过程习作7第一、二教时总第95、96教时一、谈话导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一幕幕往事的回忆,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

我们都被那纯真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

再过一个月,我们也即将毕业,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也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话别的作文。

板书课题:话别--写给......二、引导审题1、看到文题,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话要对谁说。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个人。

4、讨论小结:这就是说__要有个明确的中心。

此外,要注意是“话别”,所以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1、怎样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又要有真情实感呢?我们光看__的片断,这是吴小亮写给传达室沈伯伯的,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写的?2、自读例文,思考下列问题:(1)例文主要写了哪些事?(2)从这几件事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3)__表达了作者对沈伯伯怎样的思想感情?(4)联系例文和课文《明天,我们毕业》,思考: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3、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教师相机板书:表达真情实感具体事例典型场景4、教师总结:例文抓住沈伯伯为“我”送作业、打扫校园、迎送同学等具体事例,生动表现了他工作认真、关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眷恋沈伯伯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选材l、同学们己经想好了要写给谁了,请大家再再回顾一下: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个人给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具体的事例吗?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你的感情?2、同桌讨论、交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设计第七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设计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艺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2.本单元重点:(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伯牙鼓琴》..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文言文二则》中选入了两个故事:《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故事一说音乐艺术的高雅境界,一说名画作品也有瑕疵,都与艺术相关..《月光曲》讲了贝多芬创作名曲的一个传说,让我们领略了大音乐家“音乐为大众服务”的高尚情怀..《京剧趣谈》一文分“马鞭”和“亮相”两部分讲了京剧的艺术特色..(2)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每篇课文中都给我们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伯牙鼓琴》中俞伯牙的琴声让钟子期想到了高山流水,我们的耳边仿佛也想起了那优美的琴声;《月光曲》中贝多芬在月光下弹奏的第二首曲子让穷兄妹俩看到了异常美丽逼真的景象..《京剧趣谈》中马鞭的运用和双方战斗时的突然静止与耍杂技场面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一切都是各种艺术形式带给大家的美感..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2.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3.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心理..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1.出示一组表达友情的古诗句:【课件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2.学生读,谈体会..二、谈话导入,走进课文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以诗词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文言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2.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3.出示【课件3:课题】(板书第一则的题目:伯牙鼓琴)学生齐读课题..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哉巍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画停顿..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6.点名读,齐读..四、初解知音,理解课文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绝弦”的意思..(预设答案:再也不弹琴了..)2.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4.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学交流..5.预设交流(1)我读懂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师:读了这一句,同学们有同学要质疑吗?伯牙弹得好吗?锺子期会欣赏吗?我们看下去就懂了..(2)我读懂了“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板书:伯牙鼓琴锺子期听)师:锺子期说的“善哉”什么意思?(很好,很棒!)师: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3)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能弹出什么..(4)我读懂了伯牙不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来,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6.假如现在你是锺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会怎么赞美他?(生自由发表意见..)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1)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预设答案:还会有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冬天白雪皑皑..……)②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善哉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④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想到的,锺子期真的都听懂了,实在难得..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①师: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锺子期为知音?(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②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③师:可以想象,当擅长鼓琴的伯牙,志在太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巍巍乎若太山..(板书:志在太山巍巍)④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汤汤乎若流水..(板书:志在流水汤汤)⑤师:当他没遇到锺子期,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预设答案:失望..寂寞..忧虑..渴望..……)⑥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⑦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⑧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学生感情读文)⑨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但课文最后一句..“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puXuewang.com)(预设答案: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板书:死绝弦)3.丰富内容,拓展课文①师:伯牙在断绝琴弦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望..……)②师:伯牙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学生再有感情地读最后一句..)③师:据史料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出示【课件4】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六、积累背诵,拓展延伸1.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2.师:听了你们的见解,老师也忍不住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在苦苦寻觅吗?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愿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温暖..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生齐读课文..)3.师:《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典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全班学生再次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4.师生分角色读..5.引导背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书戴嵩画牛》..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伯牙鼓琴》,了解了关于“知音”的一段佳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书戴嵩画牛》..(板书课题:书戴嵩画牛)齐读课题..2.释题:“书”是什么意思?“戴嵩画牛”又是什么意思呢?(“书”,是写的意思..“戴嵩画牛”就是戴嵩画的一幅画,画上画的是牛..我们来了解一下戴嵩..3.了解戴嵩,出示【课件6】戴嵩是唐代画家,韩滉的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戴嵩为巡官..擅长画农家、山川田野的景色,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评价他画的牛“野性筋骨之妙”..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他观察得多么细致入微..【课件7】《斗牛图》是戴嵩的一幅水墨画,纵44厘米,横40.8厘米,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⑴戴嵩的画在谁手里?他喜欢这幅画吗?⑵这幅画上是什么?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4.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到困难教师及时帮助..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掉”的古今异义等..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板书:戴嵩《牛》)出示课文大意:【课件8】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他用锦缎缝制了画套,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四、自读思考,体会道理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1. ⑴戴嵩的画在谁手里?他喜欢这幅画吗?戴嵩的画在蜀中地方一位姓杜的处士手里,因为他非常喜欢书画,收藏了很多..他非常喜欢戴嵩的《斗牛图》..(板书:杜处士好锦囊玉轴)从什么地方看出杜处士很喜欢这幅画?——“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从这具体的做法看出杜处士对《斗牛图》“尤所爱”..⑵这幅画上是什么?画上是斗牛..〖puxuew〗大画家画出的牛应该是非常逼真的吧?可能一般人都这么认为..但有人指出了画面的错误之处..谁这么大胆?一位牧童!戴嵩的画错在哪儿?“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观察得最多的人才最了解真实的情况..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这个道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板书:牧童笑掉尾而斗)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勤于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后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1.同桌互相讲故事..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六单元第一课选编的是《文言文二则》,这充分说明文言文在我国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篇课文比较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的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的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教学中我在这方面很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要充分发挥范读的重要性,教师范读课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觑,范读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要注重指导文言文的读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还有意的传授了一点儿文言文知识,这样,以后对孩子还是有一点好处的..22.《月光曲》教学目标1.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的教育..2.学习掌握“谱、莱”等9个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恬静、纯熟、陶醉”等词语,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3.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2.引导学生体会由实在事物展开的适当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第二首乐曲时的情和景,体会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2.范读课文,指导正确朗读课文..3.讲读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同学们,说起月光,你一定会想起许多优美的诗句,回忆起许多与月光有关的故事或传说..这一课我们就看看《月光曲》是如何诞生的..【出示课件1:课题】(板书课题:月光曲)这篇课文很美,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二、自学课文,读后提问(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提示:《月光曲》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不是,是一个传说)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懂得《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3.《月光曲》是个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通过练习,懂得《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4.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课件2】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5.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三、理解结构,引导分段1.这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2.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个传说?3.那么课文可以分成几大段?段意:①总的介绍..②关于《月光曲》的传说..4.这是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你们听老师读课文..范读课文第二大段..四、读后提问,分清层次..1.现在你们谁懂得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前后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弹的《月光曲》?2.第二部分按照贝多芬弹第一首和第二首为根据,分成两层..出示【课件3】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第一层:第2—6自然段第二层:第7—10自然段五、进入情境,体会内心读讲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1.指名读本段第一节..2.通过教师描述,带入情境:这个传说,一开始就给我们描写了一个非常美的画面:出示【课件4:相关图片】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秋天的夜晚,月亮分外清朗,月光下,莱茵河水静静地流淌着,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同学们想一想,在这幅画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根据故事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一间小茅屋,茅屋的墙壁上最好画上窗口,而且从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甚至有两个人影..)3.这儿离热闹的地方比较远,又给人美的感觉,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我们就可以说这儿多么幽静啊!这小路就可以说幽静的小路..4.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请同学们联想..5.贝多芬正是这样想的..所以他走近茅屋,后来还走进了茅屋..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呢?(他听到了一个姑娘和一个男的对话后,走进了茅屋..)(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现在让我们跟着贝多芬来到茅屋的窗口,便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1)男女生分角色读..(2)读后指导:那有多好啊!这句话要把姑娘渴望能听到贝多芬弹琴的心情读出来..(板书:聆听谈话)谁能根据说话的内容,加上适当的提示语,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情、语气..出示【课件5】男的()地说一个姑娘()地说同桌对读..〖puxuewang.cOm〗指名两人..现在让我们大家跟随贝多芬来到小茅屋的窗外听屋里的谈话..6.听到这里,贝多芬可能会怎么想?(在这样僻静的地方,在这样的茅屋里边,有人在弹我的曲子,说明穷苦的人也爱我的曲子;但是他们又这么穷,票价又那么贵,我应该亲自弹给他们听,用我的琴声让他们得到艺术的享受..)7.从哪一个词里说明他一点儿也没有犹豫,(就)说明他对穷苦人是非常同情,很有感情的..(板书:同情)8.贝多芬进了屋,看到的是什么情景,使他同情、感动,哪些词语说明茅屋里的姑娘和男的确实太穷?自己说说看,把这些词语画下来,再练习读读..(一支、微弱、正在、旧、瞎)指点: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吧,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因为弹琴的是个盲姑娘..9.下面是贝多芬和他们的对话..指名分角色读本段4、5两节的对话..10.读后指导..指点(结合示范):注意姑娘已经听得入了神,他是那样激动地说..应该怎么读呢?要读好,首先要理解..解释:纯熟就是技术高超而又熟练..出示【课件6】重点指导: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技术这么熟练,感情表现得这么深,盲姑娘会想,这弹琴的人是谁?因此课文上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作出了判断,弹得这么好的,只有贝多芬,因此第二次;您就很肯定:您就是——示范;练习朗读..通过填充练习,小结课文..出示【课件7】()贝多芬走近()茅屋,给一位()()姑娘弹琴,贝多芬的琴声使盲姑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2.总结课文、练习..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前后衔接,进入新课1.从前课导入:第一课我们学了第一段第一部分,讲贝多芬走进了低矮的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盲姑娘听了贝多芬的曲子,那么激动,那么兴奋..上一课我们提到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还说,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啊..这时,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贝多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2.师生对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话..3.于是,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个曲子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不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是即兴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4.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请你们看看插图、带着这个问题自学第二层..(学生自学)二、感受情境,享受艺术1.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闻名的钢琴曲呢?这个情景课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出示【课件8】(老师读课文: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琴键来..)读后描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这个情景多美啊..蜡烛灭了,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为了描写这个环境,课文中用了什么词?(清幽)这个“清”是亮、清朗的意思;“幽”给人宁静的美感..前面也讲到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这两个词的意思加在一起是清幽、幽静,都有寂静的含义..但清幽有秀丽的意思..月光是那么亮、那么美,也给人宁静的感觉..2.现在就请你们把这一节课文读一下,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样?(学生各自准备,同桌两人对话..)出示【课件9】例话:一阵风拂过,把蜡烛吹灭了..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茅屋..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啊,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月夜呀,身边的穷兄妹是这样的穷苦,他们同样需要音乐,我一定要用我的音乐给他们带来快乐,给盲姑娘带来光明,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借着月光弹起琴来..3.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带来了什么呢?课文上没有写,但是从哪儿我们可以知道?。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优质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优质课件

习作例文二
我的拿手好戏——打羽毛球
如果你到我们学校里问一问:“你们 学校的羽毛球高手是谁?”大家一定会异 口同声地告诉你:“陈佳瑞。”我绝不是 吹嘘,在我们学校举办的羽毛球大赛中, 我连续两年获得冠军。
我对羽毛球产生兴趣,是因为看了林 丹的精彩比赛。他那标准的动作真是让人
设问开篇 引出自己的 拿手好戏— —打羽毛球。
习作要素
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 重点部分写具体。
要素解读
选一项自己最拿手的本领, 列出提纲,将练就这项本领的 过程及发生的趣事写下来,把 重点部分写具体,详略得当, 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习作内容
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 ◇跳舞,唱歌,画画,变魔术 ◇剪纸,捏泥人,做标本,做航模 ◇挑西瓜,做面包,炒拿手菜 ◇吹口哨,玩魔方,钓鱼
交代缘由 写出了自己 喜欢打羽毛 球的原因。
着迷,于是我央求爸爸给我买一副球拍。
看到我真心想学的样子,爸爸答应了我的
请求。
刚开始学的时候,爸爸先做示范动作, 动作描写
告诉我右手拿球拍,左手拿球,两腿一前
描写爸爸教 “我”打羽
一后,自然分开,左手让球自然落下,右 毛球的动作,
手用力挥球拍。我听了爸爸的讲解,感觉 动作标准,
容易极了,急不可耐地拿起拍子,练习起 要领准确。
来。小小的羽毛球从爸爸手中落下,在球 拍的控制下飞出去。漂亮!我想:看来发 球很简单。可等真正练起来的时候并不容 易,我要么打不到球,要么球发不出去, 感觉自己的动作别扭极了。我一把扔掉球 拍,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
这时,爸爸走过来亲切地对我说: “你的动作学得很好,不过要等球落低一
习作例文一
我的拿手好戏
开头 中间 结尾
开门见山,指出“我”的拿手好戏是游泳 介绍练成拿手好戏的原因,简述训练的过程及成果(略写) 写挑战极限的经历,表现对游泳的坚持(次详) 写和男生比赛游泳,大获全胜(详写) 总结游泳的好处,的拿手好戏,非游泳莫属!你别看我细胳膊 细腿儿,要是到了水里,你还不一定能游得过我。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含语文园地七)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含语文园地七)

学做课堂笔记
7.开国大典
我在课堂笔记 本上,记录了老师 讲的重要内容。
群众入场一一典礼开始一一宣布新中国成立一一升国
旗一一宣读公告一一阅兵盛况一一群众游行
学做课堂笔记
有了疑问,需 要继续思考,或者 查找资料的,我会 认真记下来。
1.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传说”?看来这首曲子的创作过 程不一定是这样。查资料了解一下。
亮相行当压轴行头跑龙套唱白脸花架子对台戏粉墨登场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科班出身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与戏曲有关的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我的拿手好戏
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张飞卖肉一刀切---- 拿手好戏 关公舞大刀---- 拿手好戏
样十 样八 是般 好武 戏艺 !,




















挑西瓜
做面包
炒拿手菜
吹口哨
玩魔方
钓鱼
习作内容---写什么
1.拿手好戏是什么? 2. 最想与别人分享些什么? 3.如何练成拿手好戏? 4. 练的过程中或练成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习作指导---怎么写
1.怎样写你的拿手好戏? 2.哪些内容先写?哪些内容后写? 3.哪些内容作为重点部分?哪些内容可以写得 简略一些?
盲姑娘听琴声猜出了贝多芬,这 是贝多芬遇到了知音吧?
我发现可以用简短的语句记下 听课过程中的想法。
我会把听课 过程中产生的想 法记录下来。
交流延伸
平时上课时,我也会做课堂笔记,比如: 记录老 师的课堂板书; 记录老师强调的知识点; 记录老 师新教的方法; 记录我自己容易混、容易错的地 方; 记录老师点到的或我想到的与当堂课有关的诗句; 有时还记录同学们交流时的一些独特的感受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完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完整
预设: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4)说话练习
师:如果你是伯牙,荡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是会怎样的?
预设: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师: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得的可以交流。
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5.师小结:这正是“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已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板书:子期必得之)
预设:渴望有一个懂自己音乐的人。
师: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或会对子期说些什么呢?
预设:能听懂我的音乐、能听懂我的心声,您真是我的知音啊!
8.师: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引导再读课文2-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老师赞叹:“善哉”。理解“善哉”表赞叹的意思。
(4)理解“知己”的含义
师:学到此处,我们能理解“凡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的含义了吗?
预设:它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
四、品味知音之情
1.师:伯牙琴艺高超,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太出,志在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锺子期赞叹的语句。
2师:伯牙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文言文、月光曲、京剧、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文言文、月光曲、京剧、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单元概述【单元教材解析】本单元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主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三篇课文分别是《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

其中《文言文二则》中,《伯牙鼓琴》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表现了伯牙、子期之间令人动容的真挚情谊。

《书戴嵩画牛》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京剧趣谈》主要介绍了传统戏曲京剧中“马鞭”“亮相”等表现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京剧的艺术特色和魅力。

“口语交际”通过聊聊书法,引导学生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

“习作”部分要求我们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拿手好戏。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

【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琴弦、谱写、莱茵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4.感受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时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想象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单元重难点】重点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琴弦、谱写、莱茵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难点1.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2.感受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时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想象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标要求
本节课紧扣《语文课程标准》: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韵律。

2、认识并会写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3、学会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的学习方法。

二、背景分析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的拿手好戏。

“拿手好戏”就是自己擅长的东西,不限于学习,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课本中给出了各种“拿手好戏”,常见的如跳舞、唱歌、画画,不常见的如挑水果、爬树。

正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此次习作便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闪亮之处。

在本次习作中,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感受、看法写出来,即要写出真情实感,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呈现自己拿手的方面。

本次习作还要教会学生列提纲,列提纲是一个很好的整合材料、安排详略的习作步骤,学生在本次习作训练中必须掌握。

三、教学目标
学习在习作时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能确定写作的顺序,知道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四、评价任务
确定写作的顺序,知道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课题习作7 课时 2 课型习作
教学目标学习在习作时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能确定写作的顺序,知道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教学
重难点
能确定写作的顺序,知道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教学
准备
学生完成导学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经常听有的同学说:唱歌是我的拿手好戏。

还有的同学说,画画是我的拿手好戏。

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拿手好戏。

2.看看下面的十八般武艺中,有你的拿手好戏吗?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
3.今天,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拿手好戏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板书:我的拿手好戏)
二、审清课题
1.首先看清题目中的关键词:我拿手好戏
2.分析:文章要写“我”而不是别人;写“拿手好戏”,即自己最擅长
的事情,而不是不熟悉或做不好的事。

3.小结:文章要求写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

三、弄清选材
1.应该怎样来写好这次作文,首先弄清这次作文的中心是自己的拿手好戏,所以,按照这个要求选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写自己的一种本领。

2.应该怎样选材。

(1)同学们想一想,该选哪些具体材料?
2)确定了要写的“拿手好戏”怎样来选择具体的材料呢?比如,“我”的拿手好戏是钓鱼,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别人看出钓鱼是我的拿手好戏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下面哪些材料合适呢?
示例:我每次去钓鱼,总是钓很多。

我经常钓到一些大鱼。

有一次我钓到了一条五斤多重的大鲤鱼。

在一次钓鱼比赛中我获得了冠军。

我的鱼竿和钓钩比伙伴们的好。

(3)请同学说出这些材料哪些最能符合这次作文?
(4)小结:选材时,要注意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事例。

3.请同学们说出要选的材料。

(板书:精心选材)
四、写作指导
1.怎样写好同学们所选的材料呢?(板书:按顺序写)
2.思考讨论:《我的拿手好戏》选择的材料有哪些?这些材料哪些要先写,哪些要后写?(根据文章需要确定,要让读者能一眼就看明白记叙的事情,还要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读下去。


3.思考讨论:哪些内容要详细写,哪些内容要简略写呢?(最能表现中心意思的内容要详细写,其他略写)
(板书:详略得当)
五、范文评析
1.出示例文《我的拿手好戏》
我的拿手好戏
不绝于耳的鞭炮声,五彩缤纷的烟花,红彤彤的大灯笼……不知不觉,新年已经来临,人们都在忙碌着,准备着。

我想:新年中,我也应该做点什么。

于是,我便决定表演一下我的拿手好戏,做一盘我的拿手好菜——西红柿炒鸡蛋。

我来到厨房,系好围裙,拿出刀和菜板放在桌子上,又拿出两个鸡蛋和三个大西红柿,然后把鸡蛋打在碗里。

六、列出提纲
1.仔细阅读提纲示例。

2.说一说这个提纲安排的合理吗?
3.根据同学们所选的材料,列出提纲。

4.请各位同学说一说怎样把自己的材料的经过部分写具体些(主要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行动、神态这一些。


七、布置习作
按照你们所选的材料,所列的提纲,写一写你的拿手好戏。

写完以后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我的拿手好戏
精心选材按顺序写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的拿手好戏。

“拿手好戏”就是自己擅长的东西,不限于学习,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课本中给出了各种“拿手好戏”,常见的如跳舞、唱歌、画画,不常见的如挑水果、爬树。

正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此次习作便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闪亮之处。

在本次习作中,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感受、看法写出来,即要写出真情实感,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呈现自己拿手的方面。

本次习作还要教会学生列提纲,列提纲是一个很好的整合材料、安排详略的习作步骤,学生在本次习作训练中掌握很好,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能确定写作的顺序,知道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组长签字: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