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固有免疫PPT课件
免疫学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及固有免疫应答PPT课件
五、免疫调节作用 --- 分泌 细胞因子
(IL-1、IL-6、IL-8、IL-12和TNF-α等)。 -正调:产生IL-1/12,TNF-α -负调:前列腺素、TGF-β
28
29
30
31
巨噬细胞的三种活化状态
静息状态(resting state)
活化状态(primed state) -- IFN-
活化T细胞后自身即出现凋亡
42
树突细胞与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 免疫激活:
直接激活T细胞 诱导B细胞Ig类别转换和调节B细胞发育。
免疫耐受: 参与中枢免疫耐受的诱导
43
第三节 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自 然杀伤细胞)
特点: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GL)——胞浆中含嗜天青颗粒。
③ 产生盐酸
O2- + NADP + H+ H2O2 + O2
H2O2 + Cl + H+ ④ 产生有机氯胺
HOCl + H2O
HOCl + R-NH ⑤ 产生单个氧原子
RNCl + H2O
H2O2 + OCl⑥ 产生羟基游离基
1 O2 + H2O + Cl-
H2O2 + O2-
O2 + OH- + .OH
(CR1)
Adherence of bacteria via receptors 17
(二)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等抗原性 异物的杀伤消化和清除
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 A 毒性物质 --- H2O2、O2-和NO B 抗微生物肽--- 防御素、阳离子蛋白 C 酶类--- 溶菌酶
医学免疫学课件9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第九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是生物体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固有免疫在对付病原体入侵、清除损伤或畸变细胞中发挥作用,同时也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执行固有免疫的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细胞、NK细胞、NKT、γδT细胞、B1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固有免疫分子:溶菌酶、甘露糖结合蛋白(MBP)、C反应蛋白(CRP)、补体、LPS结合蛋白(LBP)、可溶性CD14 。
第一节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作用吞噬杀伤和消除作用:通过受体识别异己―吞噬吞饮―杀灭异物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物质:TNFα、IL-1、6、8、12、MCP-1及前列腺素等――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吸引吞噬细胞作为APC: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They are the earliest phagocytic cells to appear in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are prominent constituent of pus. 第二节树突状细胞根据来源分为髓样DC和淋巴样DC。
分布于表皮和胃肠上皮中的DC称朗格汉斯细胞,心、肺、肝、肾中称间质DC,外周免疫器官胸腺依赖区和胸腺髓质区的称并指DC(IDC),外周免疫器官淋巴滤泡区DC称滤泡DC(FDC)。
主要功能:摄取、加工处理、提呈抗原。
也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第三节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受体:①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iller activatary recepter, KAR) 能够识别和结合自身组织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糖类配体Ig样受体:NKp46、NKp44、NKp30。
凝集素样受体:NKC-P1. * Phagocytic Development from monocyte to macrophage Gains receptors Participates in presenting antigen to T cells for the acquired immune system 抗体补体CD16 (FcgR III)CD11b/CD18 CD25 CD28 CD32 (FcgR II)CD35 (CR1)CD64 (FcgR I)CD71 B7-2 IL-2 抗体补体抗体运铁蛋白吞噬细胞表面受体Alveolar macrophages (lung) Histiocytes (connective tissue) Kupffer cells (liver) Mesangial cells (kidney) Microglial cells (brain) Tissue macrophage Figure 1.6ij Macrophages are important first responders to infection and tissue damage.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F2 NH2 CRD COOH S S COOH COOH HOOC NH2 NH2 2HN S 甘露糖受体除杂受体巨噬细胞受体Blood film showing a monocyte (left) and two neutrophils? Alveolar (Lung) Macrophage Attacking E. coli (SEM x10,000) Adherence of bacteria via receptors A. Respiratory burst: Oxygen-dependent, myeloperoxidase-independent reactions B. Respiratory burst: Oxygen-dependent, myeloperoxidase-dependent reactions Nitric oxide-dependent killing 静息状态(resting state)活化状态(primed state)-- IFN-g 亢奋状态(activated state)-- C3b+LPS+IFN-g Phagocytic Development from monocyte to macrophageGains receptors Participates in presenting antigen to T cells for the acquired immune system * *。
第09章:固有免疫PPT资料19页
固有免疫协助特异性免疫发挥免疫效应
在体液免疫应答:固有免疫细胞通过抗体、 补体的调理作用和ADCC作用帮助特异性免 疫实现特异性免疫应答效应。
在细胞免疫应答(炎症型):通过释放细 胞因子活化NK、吞噬细胞发挥吞噬杀伤效 应清除病原体。
第三节 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固有免疫参与并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 固有免疫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强度与类型 固有免疫影响B细胞记忆、阴性选择和自身耐受
克 隆 选 择 学 说
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特点: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表面PRR直接识别病原体或凋亡 细胞相应配体而激活,不经克隆扩增即可迅速产生 免疫效应。
多样性
有多样性
非特异,不需克隆 扩增
特异,需克隆扩增
无记忆,短
有记忆,长
第四节 固有免疫与疾病
固有免疫是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固有免疫与肿瘤 固有免疫与移植排斥 固有免疫与炎症性疾病 PRR与疾病
教学要求
1、掌握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2、熟悉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3、了解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4、了解固有免疫与疾病
屏障结构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分子
一、屏障结构
1、种间屏障
由遗传决定某些种属对特定感染因子的抵抗性
2、皮肤粘膜屏障
物理屏障: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粘膜组织具有 机械屏障作用。
化学屏障:皮脂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汗液中乳酸, 胃液中的胃酸,唾液、泪液、呼吸道、消化道、泌尿 生殖道粘液中的溶菌酶及抗菌肽和乳铁蛋白等。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主要特点比较
特点
非特异免疫
特异免疫
细胞组成
免疫学固有免疫课件
激活:通过吞噬、接触或信号分子激活
04
树突状细胞
功能:识别、捕获、处理和呈递抗原
01
特点:具有树突状突起,可识别多种抗原
02
作用:激活T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
03
发现:1973年由Ralph Steinman发现
04
自然杀伤细胞
功能:识别并清除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异常细胞
特点:无需抗原刺激,直接识别并杀伤异常细胞
固有免疫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固有免疫的特点
非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先天性:与生俱来,无需后天学习
快速反应:在病原体入侵后立即启动防御机制
广泛分布:存在于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包括皮肤、黏膜、血液等
固有免疫的作用
抵抗病原体:固有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能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
保护组织:固有免疫能够保护组织免受损伤,维持组织正常功能
调节炎症反应:固有免疫能够调节炎症反应,防止炎症过度反应
促进适应性免疫:固有免疫能够促进适应性免疫的产生和发展,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01
02
03
04
2
固有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功能:吞噬、清除病原体和异物
01
特点:具有吞噬、消化和抗原呈递功能
02
作用: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
02
激活机制:通过细胞表面受体识别异常细胞,激活信号通路,释放细胞毒性物质
作用:在抗病毒、抗肿瘤、抗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04
3
固有免疫分子
细胞因子
产生: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也可由其他细胞产生
功能:抗感染、抗肿瘤、抗炎等
类型: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课件
2023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课件contents •引言•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固有免疫应答•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固有免疫在医学中的应用目录01引言理解固有免疫在机体免疫防御中的作用及与适应性免疫的相互关系掌握固有免疫细胞的种类、功能及分子机制认识固有免疫在抗感染、抗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课程目的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关系适应性免疫是机体针对特定病原体产生的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相互协作,共同抵御病原体入侵固有免疫是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快速、非特异性的特点固有免疫系统的作用对免疫失调进行调节阻止病原体传播和预防再次感染对组织损伤进行修复和抗炎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调节02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
吞噬细胞可以吞噬和杀灭入侵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吞噬细胞还可以通过释放炎性因子来激活免疫应答,促进炎症反应。
NK细胞和NK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中的一类淋巴细胞。
NK细胞可以识别和杀灭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同时还可以调节免疫应答。
NKT细胞是一类具有特定表面分子和功能特征的T细胞亚群,可以快速识别脂质和糖蛋白,并产生炎性因子或调节免疫应答。
γδT细胞是一类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快速识别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并产生炎性因子和调节免疫应答。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固有免疫细胞中一类重要的淋巴组织,包括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等,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调节免疫应答和参与炎症反应。
γδT细胞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是固有免疫应答的重要环节之一。
调节方式包括负向调节和正向调节。
负向调节包括抑制性受体、抑制性细胞因子等;正向调节包括刺激性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等。
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还受到神经内分泌和代谢信号的调控。
03固有免疫分子抗菌肽是固有免疫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和抗炎的作用。
《免疫学固有免疫》课件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调节异常等均参与发病。
固有免疫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活化
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能够识别自身抗 原,并活化T细胞和B细胞等适应性免疫细胞。
适应性免疫的调节
并触发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
信号转导过程
02
当RIG-I样受体识别病毒RNA后,通过MAVS等分子激活NF-κB
和IRF3等转录因子,诱导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的表达。
生物学意义
03
RIG-I样受体信号转导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能够诱导
干扰素产生和抗病毒免疫。
NOD样受体信号转导
NOD样受体概述
NOD样受体是一类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胞内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触发固有 免疫应答。
总结词
激活后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详细描述
巨噬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肿 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
总结词
参与抗原递呈作用
详细描述
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并消化抗原,然后将抗原信息呈递给 T淋巴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
总结词
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详细描述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分布最广泛、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 呈细胞,能够高效地摄取、加工和递呈抗原信息给T淋巴 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介质,影响适应性免疫细胞 的分化、增殖和功能,从而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
组织损伤的修复与控制
固有免疫细胞能够修复受损的组织,并通过吞噬作用和细 胞毒作用等机制控制自身抗原的扩散和炎症反应。
固有免疫PPT课件
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淋巴结 脾 脏 粘膜相关
胸 腺
骨 髓
淋巴组织
人体免疫组织与器官的分布
各级免疫器官
中 枢 免 疫 器 官
骨髓(卵黄囊、胚肝)
淋巴干细胞 前T细胞 胸腺 T细胞 前B细胞 骨髓(腔上囊) B细胞
外 周 免 疫 器 官
淋巴结
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的比较
中枢免疫器官 发生 时间 细胞增殖 早 快、不依赖抗原 外周免疫器官 较晚 较慢、依赖抗原
免疫的现象、概念与功能
一、免疫现象与免疫概念
二、免疫力的构成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现象与免疫概念
“免疫”这个词 从天花到牛痘 输血与器官移植 甲亢与哮喘 演进中的免疫概念
“免疫”这个词
Immunis:exempt from ‘charges’ 引申:exempt from diseases(免 除瘟疫)
细胞类型
器官特点
单一、未成熟
抗原不易进入、 无获得性应答形成
多样、成熟
抗原容易滞留、 产生获得性应答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 发挥效应
生理功能 淋巴细胞成熟、分化
淋巴细胞再循环
免疫细胞在各级免疫器官的迁徙
免疫细胞
1、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
2、参与适应性免疫的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
树突状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甲亢与哮喘
甲亢如何引起
哮喘为何发生
谁是罪魁祸首
毒性甲状腺肿
过敏性哮喘
演进中的免疫概念
免除瘟疫
识别非己与自我
区分有害(危险)与无害
免疫(力)的构成
1、免疫力的概念
2、固有免疫的组成
3、适应性免疫的组成 4、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关系
免疫学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及固有免疫应答PPT课件
(CR1)
Adherence of bacteria via receptors 17
(二)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等抗原性 异物的杀伤消化和清除
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 A 毒性物质 --- H2O2、O2-和NO B 抗微生物肽--- 防御素、阳离子蛋白 C 酶类--- 溶菌酶
18
吞噬细胞应答
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 CR) FcγR等
IgG 调理素 C3b
15
吞噬细胞的识别受体
吞
CD16 (FcR III)
CD11b/CD18
噬
细运
胞
铁 蛋
CD71
IL-2 CD25
表白
B7-2
面 CD64
CD28
受
(Fc R I) CD35
CD32 (Fc R II)
体
(2)巨噬细胞 (macrophages)——常住边防细胞
◆主要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T细胞、B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
4
天然免疫细胞
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NK细胞 树突细胞
哨兵细胞 常驻边防细胞 野战细胞 机动兵细胞 工程兵细胞
5
第一节 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包括: 单核细胞(monocyte) 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
个富含半光氨酸的
结构域组成 。靠近
细胞膜的下半部有
多重的糖基化 。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主要识
2HNNHN2 H2
别微生物以及衰老细胞表面的阴离子大
分子。 13
Toll样受体
LBP (脂多糖连接蛋白) sCD14(Soluble CD14):LPS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核吞噬细胞表达的表面受体有数十种,如 甘 露 糖 受 体 、 清 道 夫 受 体 、 LPS 受 体 (CD14)、Ig Fc受体、补体受体、多种细胞 因子的受体等。
.
9
化学屏障
皮肤黏膜分泌物中含多种杀菌、抑菌物质,如皮 脂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汗腺分泌的乳酸,呼吸道、 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液中的溶菌酶和抗菌肽等。
微生物屏障
正常菌群:“微生物屏障”。
.
10
体表屏障
物理屏障:皮肤黏膜、 肠蠕动、呼吸道上皮纤 毛运动、尿液冲洗。
化学屏障:汗腺分泌的 乳酸、皮脂腺分泌的不 饱和脂肪酸、胃酸、呼 吸道和消化黏液中的溶 菌酶、抗菌肽、补体等。
* 抗菌肽分子可以在细菌细胞质膜上穿孔 而形成离子孔道,造成细菌细胞膜结构破 坏,引起胞内水溶性物质大量渗出,而最 终导致细菌死亡。
* 抗菌肽对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均有 作用。
.
16
防御素 1. 防御素(defensin)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
整性,导致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失控,细菌死 亡。 2. 可诱导病原生物产生自溶酶,干扰DNA和蛋 白质合成。 3. 通过致炎和趋化作用增强吞噬细胞对病原生 物的吞噬杀伤作用。
防
御
黏膜免疫系统
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抗毒素、抗菌抗体、抗病毒抗体
细胞免疫
CTL TDTH及其释放的CK
概述
- 固有免疫(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 指机体与生俱有的抵抗体外病原体侵袭、清除体 内抗原性异物的一系列防御能力。 特点:生来即有,泛特异性,无记忆性。
组成:固有免疫屏障、分子和细胞。
.
.
25
巨噬细胞寿命较长,在组织中可存活数月, 其形体较大,呈多形性,胞浆内富含溶酶体 和其他细胞器。
可因所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淋 巴结、脾、肺泡、胸腔和腹腔称巨噬细胞, 在中枢神经组织称小胶质细胞,在肝称库普 弗细胞,在骨内称破骨细胞。
.
26
单核吞噬细胞的形态结构与表面标志
表面具有多种抗原分子,如MHC I和II类分子, 多种粘附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等,CD14用于细 胞表型的鉴定s)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 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和中性粒 细胞两大类。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主要包括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 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骨髓造血产生成熟的单核细胞,约占外周血白细胞 总数的3%,在血流中仅存留8小时,然后穿过血管 内皮细胞移行至全身组织器官,发育为巨噬细胞。
.
17
溶菌酶
* 是一种低分子量不耐热的蛋白质,存在于组织与 体液中、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起溶解作用;
* 分为细菌和真菌细胞壁溶菌酶,细菌细胞壁溶菌 酶主要水解细菌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菌溶解。
* 人及哺乳动物溶菌酶、微生物产生的溶菌酶、 鸡蛋清溶菌酶等。
补体
1. 补体是参与固有免疫应答最重要的一类免疫效 应分子。
第九章 固有免疫
.
1
主要内容
概述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固有免疫识别 固有免疫应答及调节
屏障结构
体表屏障:物理、化学、生物屏障 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天然免疫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免
NK、gdT、B-1、NKT、肥大细胞、DC
疫
体液中的抗菌物质:补体、防御素、炎性介质
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 产生致炎作用。
.
20
补体的抗感染作用
调理作用示意图
.
22
细胞因子
1. 免疫调节效应 2. 介导炎症反应 3. 抗病毒、抗肿瘤效应
.
23
固有免疫细胞
•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个核吞噬细胞) • 树突状细胞 • NK细胞 • NKT细胞 • 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免疫记忆性。
.
6
4. 固有免疫也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1)可调控或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 (2)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维持及其效应的发挥也必须有 固有免疫的协助和参与。
.
7
三、固有免疫系统
固有免疫屏障:皮肤粘膜屏障和局部屏障结构 主要:补体系统、急性期蛋白、细 胞因子
固有免疫分子 其它:胃酸、蛋白溶解酶(泪,唾 液、血浆、组织液中),乳 酸和脂肪酸(汗液)等。
4
一、概念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亦称天然免疫 (natural immunity)或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是指生物在长期种系 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构成机体抵御病 原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
5
二、固有免疫的特点
1. 先天固有,可稳定遗传。 2. 免疫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3. 初次与抗原接触即能发挥效应,但无
2. 在感染早期,可相继通过旁路途径或MBL途径激 活补体系统。
3. 当抗体出现后,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形成 C5b6789n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产生免疫溶解效应,有效地 杀伤病原生物。
.
19
补体活化的水解片段的生物学效应
1. C3b、C4b和iC3b均是重要的调理素。 2. C3a、C5a和C5b67具有趋化作用。 3. C3a和C5a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激发肥大细胞和
微生物屏障:皮肤黏膜 寄生的正常菌群,如大 肠杆菌可分泌细菌素抑 制厌氧菌和革兰氏阳性 菌定居和繁殖。
(二)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 包在壁外的星状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共同组成。
血-胎屏障
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 膜共同组成,能够有效防止母体内的病原体及其毒性 代谢产物进入胎儿体内。
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γδT 细胞、NK细胞、NKT细胞、B1细 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 嗜酸性粒细胞等。
.
8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一、皮肤粘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物理屏障 ➢ 表皮-“皮肤相关的淋巴组织”、“真皮-表皮连接”。 ➢ 消化道 -“肠相关淋巴组织”、“共同粘膜免疫系 统”。 ➢ 呼吸道-纤毛细胞、肺巨噬细胞。
其它屏障
人体的胸腺、睾丸、附睾以及胃粘膜等部位存在 屏障结构。
.
12
内部屏障: 血-脑脊液屏障
软脑膜、脉络丛
内部屏障: 血胎屏障
(基蜕膜)
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 屏障结构
* 参与固有免疫的分子 抗菌肽 溶菌酶 补体 细胞因子
* 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
.
15
抗菌肽
* 是具有抗菌活性短肽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