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设备管理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设备点检管理教材

设备点检管理教材

设备点检管理教材简介设备点检管理是指对工厂、企业、机构等各类设备进行定期点检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设备点检管理教材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指导,为设备点检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地进行设备点检和维护工作。

1. 设备点检管理的重要性设备点检管理在生产运营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设备点检管理的重要性:1.1 提高设备可靠性定期点检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 延长设备寿命设备点检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磨损和老化的情况,采取相应的保养和维护措施,延长设备的寿命,减少设备更换的频率和成本。

1.3 提高生产效率设备点检和维护的及时性,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1.4 保证工人安全设备点检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

2. 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设备点检管理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保证点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2.1 全面性点检工作应覆盖所有的设备和设施,不仅要关注主要设备,还要对辅助设备和相关系统进行点检,确保全面检查。

2.2 及时性点检工作应定期进行,不间断进行,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采取及时的维修和处理措施。

2.3 专业性点检工作应由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他们应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能够判断设备的正常与否。

2.4 严谨性点检工作应按照设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步骤,确保点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5 反馈性点检工作应及时记录和整理点检结果,对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改进措施。

3. 设备点检管理的步骤设备点检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基本步骤:3.1 制定点检计划制定点检计划是设备点检管理的第一步,需要根据设备的类型和运行情况,确定点检的频率和内容,并编制相应的点检计划。

测量系统分析(MSA)—培训教材(第三版)

测量系统分析(MSA)—培训教材(第三版)

二、与测量系统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1、测量:定义为赋值(或数)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定特 性的关系。这个定义有C.Eisenhart(1963)首次提出。赋值过程定 义为测量过程,而赋予的值定义为测量值。
2、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 置,包括通过/不通过装置(如:塞规、通/止规等)。
4、测量系统误差:由于量具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和线性产生 的合成变差。
5、校准:在规定条件下,建立测量装置和己知基准值和不确定度的可溯 源标准之间的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可能也包括通过调整被比较的测 量装置的准确度差异而进行的探测、相关性、报告或消除的步骤。
6、核准周期:两次校准间的规定时间总量或一组条件,在此期间,测量 装置的校准参数被认定为有效的。
11、编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系统分析(MSA)计划 质量部根据控制计划和/或顾客要求制定监视和测量 装置的“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并确定在控制计划 和/或顾客要求中所用到的监视和测量装置需进行测 量系统分析的方法、内容、预计完成时间、负责部 门/人员、分析频率、进度要求等,经管理者代表核 准后由质量部和相关部门执行。 ■ 进行测量系统分析(MSA)的工作/和管理人员必 须接受公司内部或外部的相关测量系统分析课程 培训/训练,并经考试合格或获得相关证书,方 可进行测量系统分析(MSA)工作。
使用和范围,以及基于时间的变差源,如磨损及环境因素(温度,湿度 等)。 14、检查标准:一个非常类似设计测量过程的测量人工制品,不过它本身比被 评价的测量过程更稳定。
参考标准
传递标准


校准标准




传递标准

工作标准
检查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
4)测量管理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测量设备的2管理
测量设备的流转 测量设备的确认 ②测量过程的管理
2、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ISO10012:2003(GB/T19022-2003) 1)标准要素(条款)解析,共8大条:
①范围 ②规范性引用文件 ③术语和定义 ④总要求 ⑤管理职责 5.1计量职能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目标 5.4管理评审 ⑥资源管理 6.1人力资源 6.2信息资源 6.3物资资源 6.4外部供方
2)体系文件的结构 2.1测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 原则 范围:体系覆盖的范围 职责:各部门职责都要明确,不能有余漏 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都要说清楚 计量确认:是编写的重点 要将计量确认过程的各个环节描述清楚 检定(校准); 周期间隔; 验证; 记录。 测量过程:首先要对测量过程进行分类,是编写的重点 要将测量过程各个环节描述清楚 测量过程策划; 测量过程设计; 测量过程实现; 测量过程记录; 测量不确定度评价。
2、对企业(公司、厂矿)原有的计量管理、计量技术行之有效的, 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方法、规范、制度等进行系统的梳理, 与ISO10012:2003标准进行对照。 有的保留,归纳到ISO10012相关的条款; 有的修改后并入ISO10012相关条款; 对不适用、不符合ISO10012原则的废除。
3、体系文件的编写 1)编写的原则 符合ISO10012:2003标准要求; 符合企业的实际; 标准涉及到的原则均应全覆盖; 好理解、方便操作。
⑦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计量确认 7.2测量过程 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⑧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8.2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计量设备培训资料

计量设备培训资料

计量设备培训资料1. 引言计量设备是指用于测量、检定和校准的各种仪器、器具、装置和系统。

计量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确保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计量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我们需要对计量设备进行培训,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本文将对计量设备培训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培训的目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等。

2. 培训目的计量设备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操作人员对计量设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确保计量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了解计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计量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识别和排除计量设备的故障;•掌握计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加强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

3. 培训内容计量设备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计量设备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计量设备的基本原理计量设备的基本原理是理解和掌握计量设备的基础。

包括测量原理、传感器原理、信号处理原理等。

通过对基本原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计量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正确使用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3.2 计量设备的使用方法计量设备的使用方法是培训的核心内容。

包括仪器的开机、校准、调节、测量、记录和关机等操作步骤。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训学员掌握计量设备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3 计量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护计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对于故障及时识别和排除是培训的重要内容。

培训学员需要学习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常见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同时,还需掌握计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4 质量意识培养质量意识的培养是计量设备培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训学员深入了解计量设备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强化安全意识和质量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MSA培训教材(2024)

MSA培训教材(2024)

数据图表丰富
运用图表、数据等形式直 观展示培训效果,提高报 告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文字简洁明了
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复 杂的词汇,尽量用简洁的 语言阐述问题和观点。
27
优秀案例分享
企业内训成功案例
介绍某知名企业通过开展 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和业务能力的案例。
2024/1/30
公开课优秀案例
分享某知名讲师在公开课 上的精彩表现和授课技巧 ,以及学员的积极反馈。
MSA通过对测量过程的优化和改进,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
本和不良率。
2024/1/30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推进, MSA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更加重 要,形成更加完善的持续改进 机制。
2024/1/30
MSA将更加注重对测量系统的全面评 估和改进,包括测量设备的性能、测 量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测量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Chapter
2024/1/30
21
数据收集策略制定
明确数据收集目的
根据研究或项目需求,明确数据 收集的目标和范围。
设计数据收集工具
根据数据来源和收集目的,设计 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如问卷、 表格、软件等。
2024/1/30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
根据数据类型和收集目的,选择 合适的数据来源,如数据库、调 查问卷、实验数据等。
解决方案
加强数据记录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使用标准化的数据记录 表格和流程;对异常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记录,避免数据 失真或遗漏。
问题三
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解决方案
重新检查和分析数据,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结合 实际情况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和判断;如有必要,重 新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管理培训教材

计量管理培训教材

计量管理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念………… 1-6第二章计量器具的管理… 6-17第三章计量导入步骤 (18)第四章ISO9000计量要求 (19)第五章程序范例……… 20-22第六章计量机构介绍 (23)第七章测量系统分析( MSA)二00六年九月二日第一章基本概念第一节名词术语1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不能肯定的程度,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1.1不确定度由1和 2 组成:= 1+2 1:A类,用统计方法评定而来(随机+系统不确定度)。

2:B类,基于实验或实践评定而来。

1.2不确定度来源:仪器,人为,方法,环境,标准。

2检定: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征,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即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3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一组操作,目的是确定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

4计量确认:为保证计划检测设备满足预定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包括:校准、调试、修理、再校准、封印和标记等。

5溯源性:为了使计量结果准确一致,任何量值都必须由同一个基准(国家或国际基准)传递而来,国内叫量值传递。

5.1量值传递:强调从上而下传递,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5.2量值溯源:强调从下而上可溯,有一致基准。

6点检:是一种对现场计量器具的保养方法,着重于基本功能的检查。

点检的四大要素:6.1通过确认的标准件,一般有合格和不合格两种。

6.2点检实施频率如:1次/日、2次/日。

6.3操作规范(步骤及判别方法)。

6.4合适的记录。

7比对:对于单个量值,直接将准确度高的计量器具的示值转移到被校准对象上的方法。

如:测量剥线长度的量测量治具。

8测量:将被测量与标准量具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值的过程。

包括:被测量对象,测量误差9量值:带有计量单位的数据表示。

10测量器具: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的总称11分度值:测量器具小刻线间距所代表的量值。

12测量范围:测量器具所能测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范围。

测绘仪器培训实用文档

测绘仪器培训实用文档

测绘仪器培训实用文档一、引言测绘工作作为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仪器日益先进,对测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提高测绘人员业务素质,确保测绘工作质量,本文档针对测绘仪器培训进行详细阐述,以供参考。

二、测绘仪器培训目的1.提高测绘人员对测绘仪器的认识,了解各类测绘仪器的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

2.掌握测绘仪器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

3.强化测绘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降低测绘作业风险。

4.培养测绘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三、测绘仪器培训内容1.测绘仪器基础知识(1)测绘仪器的分类及功能(2)测绘仪器的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3)测绘仪器的选购与验收2.测绘仪器操作技能(1)全站仪的操作与使用(2)GPS接收机的操作与使用(3)水准仪的操作与使用(4)经纬仪的操作与使用3.测绘仪器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1)测绘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2)测绘仪器常见故障的识别与排除4.测绘仪器安全管理(1)测绘作业安全规范(2)测绘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3)测绘仪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5.测绘仪器数据处理与分析(1)测绘数据的质量控制(2)测绘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3)测绘成果的整理与提交四、测绘仪器培训方法1.理论讲授: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测绘专家进行授课,系统讲解测绘仪器相关理论知识。

2.实操演练:组织学员进行实地操作,现场演示测绘仪器的操作方法,使学员熟练掌握测绘仪器的使用。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测绘案例,让学员了解测绘仪器的实际应用,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互动交流:鼓励学员提问、分享经验,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考核评估:对学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五、测绘仪器培训组织实施1.培训筹备: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法,制定培训计划,准备培训教材和设备。

计量设备管理培训

计量设备管理培训

计量设备管理培训1. 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计量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效的计量设备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计量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计量设备管理培训。

2. 计量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计量设备是用于测量、检测和监控的工具和仪器。

在许多行业中,如制造业、医疗保健、石油化工等,计量设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安全,因此对计量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

2.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计量设备的管理,可以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的规格和质量符合要求。

这有助于避免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2.2 保证产品质量计量设备的不准确性和不可靠性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达不到标准要求。

通过定期检验和校准计量设备,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3 符合法规要求许多行业都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计量设备的管理。

合规的计量设备管理可以保证企业的合法运营,并避免可能的法律责任和罚款。

2.4 降低成本通过正确管理计量设备,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维修和更换费用。

定期维护和校准计量设备,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和设备更换的成本。

3. 计量设备管理培训的内容3.1 计量设备检验与校准计量设备检验与校准是计量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进行设备检验与校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3.2 计量设备的标识与记录正确的标识和记录是有效管理计量设备的基础。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给计量设备进行正确的标识,并建立设备档案和记录。

同时也包括如何使用计量设备管理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管理。

3.3 计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计量设备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调整和更换关键部件等。

3.4 计量设备的故障排除与处理在计量设备使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和问题。

计量基础知识及计量器具的管理培训教材

计量基础知识及计量器具的管理培训教材

计量基础知识及计量器具的管理培训教材一、计量基础知识:1、计量的定义: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注:单位是指国际单位制单位、国家统一的计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单位:长度米 m 质量千克 kg 时间秒 s 电流安 A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K 物质的量摩尔 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 cd量值: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CMC 国家强制的生产计量器具的标识,可以用来识别计量器具。

2、什么是计量器具?定义: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3、计量器具的分类非常广泛目前我公司主要有:电学、长度、力学、温度、衡器等几大类。

4、计量器具的选用:技术和经济,即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

技术性评价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a、技术性能:(精度、功能及效率等)满足生产过程要求和达到质量控制要求。

b、可靠性:设备稳定性。

c、可维修性:便于检查、维修,零配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高。

d、灵活性:设备适应性、通用性和配套性,能用于多种检测,易于其它设备配套。

e、安全性:不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不会或很少产生废气和烟尘,尽量选用环保型。

f、低耗能:节能g、其它:操作方便、交货期、售后等。

设备经济性评价是指不仅要考虑设备的价格,还要关注后续的维修、维护及消耗品。

5、检定和校准检定:为了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准确度、稳定度、灵敏度等),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就是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检定步骤,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出具证书或加盖检定印记等。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一组操作,以便调整仪器或对示值加以修正,校准结果可以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也可以确定其它计量特征。

两者主要区别:a、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进行全面的评定,而校准主要是确定其示值误差;b、检定要对该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具有法制性,而校准并不判断计量器具的合格与否;c、出具的证书不同。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

●应保持并可获得这些记录。
7. 1.4计量确认过程 记录
●计量职能应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 ●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应证明每台测量设 允许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记录。 备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26
二、测量管理体系的主要要求
5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需要时,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应包括:
a)设备制造者的表述和唯一性标识、型号、系列号等;
计量确认间隔应经评审,必 在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持续符 合规定的计量要求。
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 行维修、调整或修改时,应 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24
二、测量管理体系的主要要求
5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封印或保 护装置
7. 1.3设备调整 控制
• 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上,对影 响其性能的调整装置进行封印 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以防止 未经授权的改变。
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测量过程 measurement process
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测量设备 measuring equipment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
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计量特性 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
17
二、测量管理体系的主要要求
3 管理职责
5.4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
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 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 续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应确保评审测量管理体系所需 的必要资源。
应利用管理评审的结果对体系 进行必要的修正,包括改进测量 过程和评审质量目标。

计量仪器培训资料-仪校方法

计量仪器培训资料-仪校方法

计量仪器培训资料-儀校方法在儀校(计量校准)方法的培训中,我们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对于正确操作和维护仪器非常重要。

2. 测量参数和精度:学习如何正确地选择仪器的测量范围和精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校准方法和程序:了解仪器的校准方法和程序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的关键,这包括校准标准的选择、校准点的确定和校准记录的保存等。

4. 测量误差的评估和修正:学习如何评估测量误差并进行修正是培训的重点之一,这对于提高测量精度非常重要。

5. 仪器维护和保养:了解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可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确保仪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在培训过程中,通常会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际操作仪器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培训还会强调安全操作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总之,通过儀校方法的培训,学员可以全面了解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仪器校准的关键技术,从而能够正确地使用和维护仪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技术实践提供保障。

儀校方法的培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操作仪器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员对于测量仪器的科学理论和系统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测量现象、评估仪器性能以及提高测量准确性。

因此,培训中还会涉及到一些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实例,以帮助学员更全面地理解测量仪器和儀校方法。

首先,培训内容会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物理学知识,比如光学、机械学、电磁学等,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员理解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原理。

例如,光学知识对于理解光学测量仪器如激光测距仪、光谱仪等非常重要。

而机械学和电磁学知识则有助于理解机械测量仪器和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另外,培训中还会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比如温度测量技术、压力测量技术、流量测量技术等,这些技术将帮助学员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如何进行测量,以及如何评估和修正测量误差。

《三坐标培训教材》课件

《三坐标培训教材》课件

THANKS.
确保气源压力稳定,无杂 质,以保证气动装置的正 常运行。
设备归位
每次使用后,将三坐标测 量机移动到指定的安全位 置,并确保设备稳定。
三坐标测量机的定期保养
每周检查
每周对三坐标测量机的导 轨、丝杆、轴承等关键部 位进行检查,确保无异常 。
清洁光栅尺
定期清洁光栅尺,避免灰 尘和污垢影响测量精度。
润滑
根据需要,对三坐标测量 机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 以减少磨损。
度校准和测头校准。
编程与建模
根据被测工件的类型和 尺寸,进行编程和建模
,建立测量程序。
工件定位
确定工件在测量机上的 正确位置和方向,以便
进行准确的测量。
环境条件控制
确保测量环境温度、湿 度、气压等参数符合要 求,以减少测量误差。
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测头选择与校准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测头 ,并确保测头校准准确无误。
测量速度控制
合理设置测量速度,避免因速 度过快导致测量误差。
防止碰撞
在测量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测 头与工件的相对位置,避免碰 撞。
数据实时监测
实时监测测量数据,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
测量后的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读,得出准 确的测量结果。
报告生成
根据测量结果生成报告,包括数据表格、图 形和统计分析等内容。
导出数据
将测量结果导出为标准格式( 如CSV、DXF等)。
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流程
测量前的准备 检查工件是否符合测量要求,如尺寸、重量等。
根据工件特点选择合适的测头和测针。
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流程
设置安全参数,确保操作安全。 建立坐标系 选择合适的基准面和基准点,建立工件坐标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