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九年级 语文(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1.(本题8分)古诗文默写。

中国是诗文的国度,也是酒酿的故乡,《行路难》中,面对精心陈列的饯行酒,李白却“① ,② ”,其内心愁苦,可见一斑;《水调歌头》中,苏轼在中秋夜举杯遥祝,希望普天之下家家团圆,“③ ,④”,其乐观博爱,明月可鉴;《岳阳楼记》中,文人骚客“登斯楼也,则有⑤ ,⑥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其愉悦心境,隔空可感;《湖心亭看雪》中,张岱与亭中客人共饮三大白,难怪舟子感慨“⑦ ,⑧ ”,其故国之思,令人叹惋。

二、诗歌鉴赏(共8分)浣溪沙① 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②,牛衣③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④,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公元1078年,徐州春旱,太守苏轼曾率众求雨。

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

此为词人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所作。

②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

③牛衣:蓑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④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

漫,随意。

2.(3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词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 .上片写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点染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风俗画。

C .“村南村北响缫车”通过写嘈杂的“缫车”声,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烦躁郁闷之情。

D .这首词上片写景,重在路途之声;下片记事,重在行人之态。

3.(5分)这首词清新朴实,明白如话,“敲门试问野人家”中“试问”两字就让词人形象栩栩传神。

请结合本句内容,分析词人形象。

三、文言文阅读(共26分)(本题26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勇B. 惑C. 狡D. 熊2.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朱自清C. 茅盾D. 郭沫若A. 温故知新B. 知无不言C. 知难而进D. 知足常乐4.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一文的作者是谁?A. 范仲淹B. 王勃C. 欧阳修D. 苏轼A. 谨慎B. 贪婪C. 勤奋D. 懒惰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2.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3.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岳阳楼所作的记。

4.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是荀子为劝勉人们学习而作的文章。

5.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父亲的背影。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父亲的背影。

2.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3.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岳阳楼所作的记。

4.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是荀子为劝勉人们学习而作的文章。

5.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的主旨。

2. 请简述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中的“温故知新”的含义。

3. 请简述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4. 请简述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的含义。

5. 请简述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什么。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分外/分数冠冕/名冠全球间不容发/亲密无间B.拮据/盘踞箴言/三缄其口富丽堂皇/诚惶诚恐C.背诵/背包咽气/细嚼慢咽随机应变/供不应求D.相传/传记作坊/扭捏作态敬业乐群/乐不思蜀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珐琅圆明园言不及意李待桃僵B.窗灵俏皮话理至易明自吹自擂C.亵渎摆架子轻而易举矫揉造作D.糟蹋压榨机不知所措断章取意3.古诗文填空。

(8分)(1)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其一)](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中有很多写“愁”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出了诗人对战争、对边关将士的忧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写出了主人公担心青春容颜不再的忧愁。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有人说《西游记》是“一个师父仨徒弟”,其实取经队伍中还有一位称唐僧为师父的“徒弟”。

请结合相关故事情节,说说这位“徒弟”成为取经队伍成员的过程以及这位“徒弟”在取经过程中的作用。

(2)《水浒传》中宋江绰号“及时雨”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下面故事情节做具体分析。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

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①城____________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

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上册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上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B.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C. 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D.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比赛被迫推迟举行。

B. 我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但同时也感到了一丝紧张。

C. 他的演讲引得全场观众鼓掌,气氛热烈。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B. 胸有成竹C. 翻天覆地D. 茁壮成长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雄鹰,展翅高飞。

B. 这本书非常有趣,读起来如痴如醉。

C.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成绩提高了,进步神速。

5.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喧哗喧闹B. 考验考察C. 崇高崇敬D. 感激感谢6. 下列句子中,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我读过很多遍。

B. 我喜欢旅游,特别是去山区。

C. 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我们学校的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高。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中的城市,灯光闪烁,行人匆匆。

B. 我喜欢听音乐,喜欢看电影,更喜欢阅读。

C. 他的性格开朗,热情大方,乐于助人。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开满园。

8.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量词的一项是:A. 本B. 个C. 朵D. 张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面镜子,静静地照着大地。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C. 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跳舞。

D. 雨水滋润着大地,使万物茁壮成长。

2024届成都市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成都市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成都市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娉婷(...pīng)汹涌(yǒng)忧戚(qī)沉甸甸(diān)B.解剖(pōu)游弋(yì)灰烬(jìn)间不容发(fà)C.宽宥(yòu)麾下(...zèng)金戈铁马(gē)...huī)憎恶(D.箴言(...zhé)强聒不舍(.....qiǎng)...zhēn)冠冕(...guàn)折腰(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我决定委曲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B.我想起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澜语,原野上怪诞的风。

C.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D.风云变换的季节里,密云来去匆匆,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三星堆悠久的历史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游园览胜。

B.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殚精竭虑,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C.在《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我们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底蕴深厚的文章,并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子及答案

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子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jīng jí lì jié)B.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C.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D. 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 ch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天气原因,我们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B. 他学习十分努力,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使他非常高兴。

D.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否则地球将会变成一个不适宜居住的地方。

3. 下列词语中,与“繁花似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繁星点点B. 繁忙碌碌C. 繁荣昌盛D. 繁华喧嚣4.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讲解生动形象,让人如痴如醉。

B. 他勇敢地跳入水中,救起了落水的孩子。

C. 她每天起早贪黑,终于完成了学业。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

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 欺哄B. 欺哄C. 欺哄D. 欺哄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知道吗?昨天晚上我看到了一个流星。

B. 她问我:“你去哪儿?”我说:“我去图书馆。

”C. 他喜欢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D. 我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小朋友在放风筝。

9.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两颗星星。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她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3套)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3套)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广袤.(mào)麾.下(huī)游弋.(gē)附.庸风雅(fù)B.飘逸.(yī)忧戚.(qiè)恍.若(huǎn g)抽丝剥.茧(bō)C.恪.守(kè)箴.言(zhēn)矗.立(chù)扭捏.作态(niē)D.毳.衣(cuì)沆砀..(hàn g dàn g)坍.塌(tān)矫.揉造作(jiāo)2.下列各项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赞誉赃物旁鹜丰功伟绩B.汲取困扼濡养彬彬有礼C.贸然风骚劫掠形销骨立D.雾淞宽宥涵养鸩占鹊巢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虎妞是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大胆泼辣甚至有点变态,后因难产而死。

B.《水浒》中的鲁智深嫉恶如仇、侠肝义胆,围绕他展开的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C.《水浒》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先分后和的链接结构,前四十回先将单个英雄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波梁山大聚义。

D.《水浒》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书名翻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

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1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5.下列句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

B.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共读”在全市蔚然成风。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mò)B. 震耳欲聋(lóng)C. 美轮美奂(huàn)D. 翠色欲流(li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每周增加一次课外阅读时间。

B. 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为地震的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C. 她的微笑如同阳光一样温暖,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D. 在这次比赛中,他虽然输了,但是他的精神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洪亮,如同洪钟。

B. 夜晚的星空,像一张蓝色的纱巾。

C.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她的歌声,像天籁之音。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岁月如梭B. 翻天覆地C. 碧波荡漾D. 恢心养性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 下列对联中,符合对仗工整要求的一项是()A. 桃红柳绿春光好,鸟语花香景色新。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D.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7. 下列名著中,属于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8.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音字的一项是()A. 拦(lán)住B. 拦(lán)杆C. 拦(lān)住D. 拦(lǎn)住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什么是生命?生命就是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B. 你是否曾想过,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C. 只有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D. 这本书值得一读。

10.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轻车熟路B. 水滴石穿C. 风吹雨打D. 雨后春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及答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一、书写(5分)二、积累(22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jí( ▲ )取有益的见解。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jìng( ▲ )何在。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 ▲ )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fù( ▲ ) 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选自《论教养》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云横秦岭家何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2)▲,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水调歌头》中,说尽“此事古难全”的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5)李白《行路难》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

(6)乡愁,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请写出两句思乡的诗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2)射者中,弈者胜▲(3)雾凇沆砀▲(4)是金陵人,客此▲4.下面诗句中各涉及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请选择填空。

(4分)(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中秋节B. 重阳节C. 清明节D.端午节三、阅读理解(57分)(一)(6分)《火把》(节选)艾青让我们的火把叫出所有的人叫他们到街上来让今夜这城市没有一个人留在家里让所有的人都来加入我们这火的队伍让卑怯的灵魂腐朽的灵魂发抖在我们火把的前面让我们的火把照出懦弱的脸畏缩的脸让我们火光的监视下让犹大抬不起头来让我们每个都做了普罗美修斯从天上取了火逃向人间让我们的火把的烈焰把黑夜摇坍下来把高高的黑夜摇坍下来把黑夜一块一块地摇坍下来5.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和______。

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__”的歌手。

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3分)6.阅读链接材料,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火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分)阅读链接:1940年前后,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已惨烈而英勇地进行了两年多,抗日阵营之内出现了严重危机,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公开投敌,当了汉奸。

蒋介石政府又不断地掀起反共高潮,这激起了群众性的民主运动,对这股反动逆流进行了广泛的斗争。

《火把》就是写在这个时候。

▲(二)(16分)绝盗(冯骥才)⑴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

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

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

结婚的第二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上班。

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⑵事过三天,小两口出门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的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

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

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

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⑶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两小子蹦下来,奔到门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门板上确是挂着一把大洋锁。

⑷老头子登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骂起来:“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

小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⑸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

门儿大开,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眼前。

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好啊,没心没肺的东西!从小疼你抱你喂你宠你,把你这白眼狼养活成人。

如今你娘一身病,请大夫吃药没钱,你一个子儿不给,弄个小妖精藏到这儿享福来。

你娘快死啦!你享福?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二、小三!站着干嘛!把屋里东西全给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⑹那两个小子七手八脚,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来,往车上堆。

⑺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的来历。

这种连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

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玩命!⑻东西搬得差不多了,那两个小子说:“爹,大家伙抬不动,怎么办?”⑼老头子一声惊雷落地说:“砸!”跟手一通乱响,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来,这才罢手。

老头子依旧怒气难消,吼一句:“明儿见面再说!”便扬长而去。

⑽门儿大敞开没人管,晾了一整天。

邻居们远远站着,没人上前,可谁也没离开。

等着那小两口回来有戏看。

⑾下晌,新婚的小两口打西边有说有笑地回来。

到家门口一看,懵了。

过去问邻居,一直站在那里的邻居反而纷纷散开。

有位大爷出来说话,显然他对这不尽孝心的年轻人不满,朝新郎说道:“早上,你爹和你兄弟们来了,是他们干的。

你回你爹妈那儿去看看吧!”⑿新郎一听,更懵。

忽然禁不住大声叫道:“我哪还有爹呀!我三岁时爹就死了,我娘大前年也死了。

只一个姐姐嫁到关外去,哪来的兄弟?”⒀“嘛!”大爷一惊。

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时脑筋没转过来,还是说:“那明明是你爹呀!”⒁小两口赶紧去局子报案。

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没找到他们那个“爹”。

⒂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却数第一。

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

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

多损,多辣,多绝——多邪!(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5期)7.阅读小说《绝盗》,作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盗贼“绝”的表现。

(3分)▲8.赏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分)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玩命!▲9.作家冯骥才说,《俗世奇人》的叙述风格是“类似于民间故事的‘抖包袱’”形式,请你结合小说《绝盗》中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知识卡片:抖包袱——相声术语,指把之前设置的悬念揭出来,或者把之前铺垫酝酿好的笑料关键部分说出来。

▲10.小说的一大功能是反映社会生活,结合小说《绝盗》内容,试分析小说反映了社会上怎样的现实问题。

(6分)▲(三)(12分)一种美丽叫放弃(梦秋)⑴每一次默默的放弃,放弃某个心仪已久却无缘分的朋友;放弃某种投入却无收获的事;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放弃某种思想。

这时就会生出一种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我们去重新开始。

⑵在新的时空内将音乐重听一遍;将故事再说一遍!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告别与放弃,它富有超脱精神,因而伤感得美丽!⑶曾经有种感觉,想让它成为永远。

过了许多年,才发现它已渐渐消逝了。

后来悟出:原来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铭刻在心的!继而明白人生很多时候需要一种对宁静的关照和自觉的放弃!⑷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

对没有拥有的美好,我们一直在苦苦的追求。

为了获得,忙忙碌碌,真正的所需所想往往要在经历许多流年后才会明白,甚至穷尽一生也不知所终!而对已经拥有的美好,我们又因为常常得而复失的经历而存在一份忐忑与担心。

⑸夕阳易逝的叹息,花开花落的烦恼,人生本是不快乐的!因为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也许又在重新获得。

对万事万物,我们其实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

如果致意去追逐与拥有,就很难走出外物继而走出自己,人生那种不由自主的悲哀与伤感会更加沉重!⑹所以生命需要升华出安静超脱的精神。

明白的人懂的放弃,真情的人懂的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当若干年后我们知道自己所喜爱的人仍好好的生活,我们会更加心满意足!“我不是因为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却是因为你而更加眷恋这个世界。

如果能和亲人朋友长久在一起,有时我会默默的走开,却仍然不会失掉对这个世界的爱和感激——感激上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上帝所创造的一首诗!”生命给了我们无尽的悲哀;也给了我们永远的答案。

于是,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⑺不管红尘世俗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个人的选择方式如何,更不管握在手中的东西轻重如何,我们虽逃避也勇敢,虽伤感也欣慰!⑻放弃不是后退,只是为了新的目标做出了另外的选择而已,人生本就是不断地追求,同时不停的放弃。

我们像往常一样向生活的深处走去,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逐步放弃,又逐步坚定!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阐述的论点。

(3分)▲12.为文章第(5)段画线句写一个事实论据。

(3分)▲13.说说第(6)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分)▲1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围绕“放弃”和“追求”所表达的思想。

(3分)▲(四)(1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乙文】吴玠①素服飞②,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③,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④,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注释』①)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②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③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

主上,皇帝。

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

④第:府第,住宅。

15.解释加点词。

(4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2)吴玠素服飞▲(3)饰名姝遗之▲(4)玠益敬服▲16.断句。

(2分)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7.翻译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18.比较上面两段文字,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3分)▲19. 甲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也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

以下几篇课文中各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请把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默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龚自珍《已亥杂诗》:▲,▲。

20.(3分)《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请结合甲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3分)▲(五)(5分)《春雨》宋·陆游细雨吞平野,余寒勒▲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