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ppt

合集下载

1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1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 传播
授课教师:覃哲
第一节 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人类的传播历程 1、口头传播 2、文字传播 3、印刷传播 4、电子传播 依次出现,相互叠加
相互补充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分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也是世 界上最先有新闻事业的国家。从盛唐到清 末,中国古代新闻事业持续了近1200年。
2、定本制度——最早的新闻审查度
什么是定本? 定本就是经过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
所谓“定本”,指的是进奏院要将编好的 邸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 经审查通过的样本为“定本”。进奏院必 须以“定本”为准向全国传发,不得擅自 增减。
为了加强对邸报的控制,宋真宗咸平二年 (公元999年),宋王朝制定了定本制度, 这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有文献可查的新闻 检查制度。
统一的文字 符号:小篆
(2).秦代主要的文字信息传播形式
诏书 石刻
秦代泰山石刻拓片
汉代的新闻信息传播
简牍 露布 汉代继承了秦的传统,但形式更为完备多
样 汉代的简牍除了记事和报告外,还有很多
公文,不少内容在当时属于新闻信息。 露布:不加封缄公开传布的官方文书,多
用于军事方面。
二、文字传播的出现及其初步发展
1、 从周代到春秋战国,虽然文字早已出现, 但新闻信息的传播的形式仍以口头传播为 主。
2。秦代——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 播的开端。
(1).以文字广泛传播新闻信息的条件
a、统一的中央政权 b、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 c、统一的文字符号
铸有度衡量条 文的秦代陶权
三、古代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
口头传播形式:诗歌、 民谣
文字传播类:书籍 、 文书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易水送别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
上· · · · · ·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 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为嗔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史记· 刺客列传》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 · · · ——骆宾王
新闻学。故事置身于“文本”( context )之中,
而信息则是 decontextualized ,即它所提供的 fact
是unframed。
古今中外不少杰出的记者,同时也是优秀的
史家。
如《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者威廉·夏伊勒,
《光荣与梦想》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长
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哈里森·索尔兹 伯里等。
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
进奏院状报
进奏官是由各地藩镇直接任命的,他们的工作之一
就是向藩镇通报朝廷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动态和情况。
‚能传万里之音,不坠九霄之命‛。 进奏官发给各自长官的书面报告,就是进奏院状报, 简称状报或状。
敦煌文物
80年代初,方汉奇先生在不列颠图书馆馆藏的敦煌
文物里,发现一份编号为S·1165(S即斯坦因)的进奏 院状报的实物。它是当时的归义军进奏院于887年发出 的。
一部好的新闻传播史,应该 一部好的新闻传播史,应该有对新 有对新闻史实的翔实记叙, 闻史实的翔实记叙,有对新闻界人物及 有对新闻界人物及新闻事件 新闻事件的客观公正评价,有对新闻传 的客观公正评价,有对新闻 播现象与时代背景联系的鞭辟入里分析, 传播现象与时代背景联系的 有对新闻传播活动及新闻传播事业发展 鞭辟入里分析,有对新闻传 播活动及新闻传播事业发展 规律的实事求是的总结。 规律的实事求是的总结。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事业(ppt61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事业(ppt61张)

三、孙樵和“开元杂报” 学界研究唐代报纸,证明中国报纸出现的时间 常用孙樵和他所写《读开元杂报》一文。 有些学者认为“开元杂报”属于古代报纸的范 此文见于孙椎所著《经纬集》卷三,全文如下: 畴,是进奏院状报一类的早期报纸。它的存在说明 (请从书中扫描这段文字) 中国至少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就已有早期的报纸了。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诞生和唐代的进奏院状
二、唐代“敦煌进奏院状” (1/3) ——世界上现存年份最早的原始报纸 证明唐代开始有报纸的物证是两份唐代的进奏院 状。(图片) 这两份进奏院状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 归义军节度史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 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又都长期被 封存于敦煌莫高窟,所以被称为“敦煌进奏院状”。 现在这两份进奏院状分别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 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药,有一味药叫“龙骨”,他回家煎药时,发现“龙骨” 是有一些有意思的划痕、符号,便将这些龙骨片挑拣出 来,仔细研究。经过几十年,多少学者、考古学家研究 测定,最终确定这些符号原来是我们祖先的最早的文字。
第一节
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5/6)
时效性较强、影响较大的文字传播载体,主要 是竹、帛和露布。
竹子劈成片称为简,简以绳相穿,称为策。简 上面可以用笔书字,传之四方。 帛即绢绸。古时只有达官贵人和宫廷才用得起。 露布是一种在帛制的旗子上,书写文字,通 报四方的传播媒体。大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古 时战场上士兵快马加鞭,高举露布,一路传递捷 报,可以说是古代报纸产生以前,实效性、公开 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了。(配露布图)
第一节
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1/6) 造纸术未发明之前,古人们的新闻传播手段, 十分原始落后。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头传播。现代人玩的娱乐游戏“传话”可 与之比拟。第一个人告诉第二个人“我太太中午炒 了一盘鱼香肉丝给我吃”,传到最后,变成了“我 太太被炒了鱿鱼了”,“我太害怕下岗了”之类的 话,与原话之意相差万里。由此可见,口头传播难 以广涉千里,也更易因辗转相传而失实。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小报 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小报只是对这种类型的非官方 报纸的 习惯性称呼; 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材料为主 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是以和政府有关部门编发的封建官报 相对的民间报纸 形态出现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 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 肆之家; 内容主要是朝廷动态消息.官吏任免消息.皇帝谕旨诏令及一些 时事性政治材料 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 小报是一种从 11 世纪初叶就风行社会的非官方报纸。这种报 纸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 所不载的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 闻,满足了他们对朝廷人事变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 求,成为 邸报的一个重要补充,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
《天变邸钞》
是一份专门报道在明熹宗时期,发生在北京 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天变邸钞原件 已经无存,它的全文是被当时人根据原件或 抄件,以附录的方式辑入私人文集或丛刻, 间接保存下来的。的报道并非官方发布,而 是抄报人自己编写的,出于民间报房,属于 临时发刊、大量复印出售、广为传播的那一 类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
(五)明王朝对“邸报”抄传活动的限 禁
1.言禁历来很严 “若近侍官员漏泄机密重事于人者,斩。常 事杖一百”, “若边将报到军事重事而漏 泄者,杖一百,徒一年。” “探听抚按题 奏副封传报消息者,缉事衙门巡城御史访拿 究问,斩首示众。” -----《明会典》
(五)明王朝对“邸报”抄传活动的限 禁
性质:
是一种在当时的政府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 官报 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
(二)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
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 集》所收的 《读开元杂报》一文。 “开元杂报” 并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为行文方便而随意使用 的称呼,意为有关开元政事消息的杂乱报道。对于 它的性质,新闻界有不同的看 法,但大多数认为 它是一种报纸,是一种类似“进奏院状” “邸吏 报状”之类的报纸。它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 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原件早已失存。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宋代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的特征和政府官报色彩:
首先,在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发报——具有中央官报 性质。
其次,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读者范围扩大——成 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成为当时社会上传 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
最后,定期连续发行——信息量增加,时效性加强
❖ “邸报”名称的出现:
“邸报”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宋代。它是古人对 封建官报最经常、最习惯使用的一种称呼。
❖ 秦代:文字传播官方新闻的萌芽
❖ 第二次从咸阳出发经函谷关、洛阳、荥 阳至东鲁邹县绎山 (今山东邹城市东 南峄山,亦名邹绎山、邹山、邾绎山, 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或写作峄山)。 绎山高五里,在山顶竖立第一幢刻石, 是为“绎山刻石”。《史记·秦始皇本 纪》有其名,未载刻石原文。本刻石文 是根据南唐徐铉摹本。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 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 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 二、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
❖ 汉代:进入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 ❖ 官府内部的信息传播机制日趋完善
——古代邮驿制度 ❖ 政令发布工作趋于经常化规范化 ❖ 关于汉代的邸报问题
❖ 汉代木简
❖ 主要信息发布方式(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 布告:政府文告 ——固定的传播媒体,用于布告天下的 露布:主要用于传播军事捷报 ——流动的传播媒介
❖ 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 时间至迟不晚于唐玄宗 开元年间
❖ 敦煌进奏院状: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原件
——两份唐代官报,敦煌文物,因为都是 进奏官发回归义节度使驻地沙州(今敦煌 地区),故名。
唐代进奏院状的特点
❖ 1.没有报头,首尾残留着官文书的痕迹; ❖ 2.所有信息由进奏官自行采集,主要是朝廷
“小报”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 “邸报”和“进奏院报状”是同一事物的不 同称呼。
❖ 邸报、邸状、邸吏状、邸吏状报、朝报都是 不同名称。
❖ “邸报”的内容、采编和传播
❖ 1.内容(p10)
❖ 2.采编——进奏官负责采集,中书省、门下 省官员决定取舍,即编辑审定。
❖ 3.传播——驿递;允许传抄、复制,公开发 售。
❖ “定本”制度:进奏官们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 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 宰相们审查通过后,产生邸报样本。进奏官 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 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 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 二、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
❖ 汉代:进入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 ❖ 官府内部的信息传播机制日趋完善
——古代邮驿制度 ❖ 政令发布工作趋于经常化规范化 ❖ 关于汉代的邸报问题
❖ 汉代木简
❖ 主要信息发布方式(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 布告:政府文告 ——固定的传播媒体,用于布告天下的 露布:主要用于传播军事捷报 ——流动的传播媒介
邸的日常工作是“通奏报,待 朝宿”,即所谓“下情上达”。
唐代说
❖ 一九八三年,方汉奇先生在影响 广泛的一篇论文里——《从不列 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 看中国古代的报纸》,提出了中 国报纸于唐代的观点。
❖ 方汉奇先生经过对这份进奏院状报的一番考证 与辨析,方先生认为,进奏院状报实际上就是 中国最早的邸报,而敦煌文物里所保存的这份 归义军进奏院状报,就是目前所见的中国最早 的一份报纸。
宋代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的特征和政府官报色彩:
首先,在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发报——具有中央官报 性质。
其次,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读者范围扩大——成 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成为当时社会上传 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篇
中国新闻传播起源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新闻传播的成长阶段
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主要的传播媒介——露布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架车南伐,显宗为右军府长吏,征虏将 军统军。军次赫阳,萧鸾戌主成公期遣其军主胡松、高法援等,并引蛮贼来击 军营。显宗亲率拒战,遂斩援首。显宗至新野,高祖召曰:‘卿破贼斩帅,殊 益军势,朕方攻坚城,何为不作露布也?’显宗曰:‘臣顷闻镇南将军王肃, 获贼二三,驴马数匹,皆为露布。臣在东观,私哂每之。近虽仰凭灵威,得催 丑虏,兵寡力弱,擒斩不多。脱复高曳长谦,虚张功捷,尤而效之,其恶弥甚, 臣所以敛毫卷帛,解而上已’”。
中国新闻传播起源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新闻传播的成长阶段
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竹简和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纸张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最经济、最方便的手段,使人类思想的知识模式产 生了变革。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汉代造纸图。(a)原料的切、踩和浸洗
汉代造纸图。 (b)蒸煮、舂捣和纤维与水的混合
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远古的人们结 群而居,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有了信息,需要互相沟通, 因此也就有了传播活动。
交流与传播依然是 我们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
第一阶段:新闻传播的萌芽阶段
我国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比较成熟的人际新闻信息传播活动。
海蚶壳
陶制喇叭筒
考古证明,人类早就知道利用工具,扩大自己的声音,以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
五、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业的文化背景:
原始性、官方垄断性、专制性、非商业性、单一性、循 环性
• 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分期: • 古代时期:唐、宋、元、明、清 • 近代时期:1815年的清中叶、鸦片战争后、清末、民

001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课堂PPT)

001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课堂PPT)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报纸的诞生
(3)唐代的进奏院状
– 唐朝中叶以后,藩镇割据势力形成。藩镇设在京都的邸实际上成了 情报机关,负责邸的官员被称为“邸务留后使”,由地方上的节度 使或观察使所委派。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后改称为进奏 院,“邸务留后使”改称为“知进奏院官” 。
中国新闻传播史
黄瑚 博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
.
1
中国新闻传播史
本课程拟分为四编十六讲: 第一编 新闻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与长足发展(1815-1895) 第二编 民族新闻事业的勃兴与全面发展(1895-1927) 第三编 两极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1927-1949)
这一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形式,在性质上与近代意义上的 报纸最为相似,并随着这一新闻信息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而 日趋接近,直至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覆灭后 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
14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报纸的诞生 (2)唐代的朝政公报
.
8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的早 期表现形式
二、文字的出现与新闻信息传播活
动的日趋成熟
(2)甲骨等早期文字传播形式
早期文字传播表现形式,主要 有刻有各类文字信息的甲 骨、金属铸件、岩石等。
甲骨大多是殷商时代的遗物, 金文刻铸之风盛行于周代, 而在岩石上刻字则是周代 以后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
3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的早期表现形式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古代商业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讲 中国古代报纸

第一讲 中国古代报纸

第二节 唐代新闻传播与早期官报
古代报纸的两条发展线索: 古代报纸的两条发展线索:报”
合法民报 京报” “京报”
非法民报 小报” 宋“小报”
一、关于中国报纸起源的几种说法 周朝说;汉朝说;宋代说。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最早的报纸是在封 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普遍承认、 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普遍承认、较 可靠)。 可靠)。
诏书:是向民众发布官方的公告。 诏书:是向民众发布官方的公告。 布告:用以“布告天下”的政府文告, 布告:用以“布告天下”的政府文告,内容主要是 皇帝的诏书和各级政府制颁的行政法令, 皇帝的诏书和各级政府制颁的行政法令,以在固定 地点悬挂或张贴为主。 地点悬挂或张贴为主。 露布:春秋战国时已出现,炫耀自己,声讨对方。 露布:春秋战国时已出现,炫耀自己,声讨对方。 三国时常用来配合军事行动,先声夺人。 三国时常用来配合军事行动,先声夺人。是一种以 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 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 是在帛制的旗子或木板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 是在帛制的旗子或木板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多 用来传递军事捷报。有时也发布政治性檄文, 用来传递军事捷报。有时也发布政治性檄文,“倚 马可待”。 马可待” 其它:用于军事报警的烽火台;童谣在一定程度上 其它:用于军事报警的烽火台; 反映了社会舆情和民心向背;谣言; 反映了社会舆情和民心向背;谣言; 东晋桓玄403年下令废简用纸,纸张开始独占鳌头。 年下令废简用纸,纸张开始独占鳌头。 东晋桓玄 年下令废简用纸
2.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 2.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 读者不再局限于少数藩镇长官, 体。读者不再局限于少数藩镇长官,而是扩大到在 京朝官、 京朝官、地方各级行政官员和广大的士大夫知识分 子。 3.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有所加强。 3.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有所加强。 信息量逐渐加大 4.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 4.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官方 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 的新闻传播工具。 的新闻传播工具。 5.它已经由不定期转向定期发行。 5.它已经由不定期转向定期发行。 它已经由不定期转向定期发行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ppt课件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ppt课件
一、从口语传播到标识传播
(2)口语传播的延伸形式 勤劳、聪明的先民们后又发现了喇叭等原始扩音器。
在青海地区民和县阳山新石器时代后期遗存物的考古发掘中,曾发 现过距今约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下来的一只长约二尺 左右、形状与现代的喊话筒相似的陶制喇叭筒。
号角、木铎等
.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报纸的诞生 (1)概说
自唐代起,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邸报”的古代报纸开始出现。 这一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形式,在性质上与近代意义上
的报纸最为相似,并随着这一新闻信息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 而日趋接近,直至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覆灭 后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的早期表现形式

声音传得再远,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是无法把它留住的, 稍纵即逝是其基本特性。因此,先民们又发明了一些标识 传播手段:
结绳、画图、雕刻等
烽烟、旗帜等
.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的早期表现形式
二、文字的出现与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日趋成熟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报纸的诞生 (3)唐代的进奏院状
– 唐朝中叶以后,藩镇割据势力形成。藩镇设在京都的邸实际上成了 情报机关,负责邸的官员被称为“邸务留后使”,由地方上的节度 使或观察使所委派。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后改称为进奏 院,“邸务留后使”改称为“知进奏院官” 。
(1)概说 早在殷商时代,中国的文字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边报
宋代官报除了人们常说的“朝报”或“进 奏院状报”之外,还有“边报”。宋人赵异著 的《朝野类要》载:“边报,系沿边州郡,列 日具干事人探报平安事宜,实封申尚书省枢密 院。”其内容主要为国境边防地区军事活动的 消息,主要是有关敌军的动态。返回
宋代新闻事业总结
(一)、宋代是封建社会新闻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时代。官 报发行体制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同时还出现了 官方发布的榜和民间发行的小报,使读者有可能从多 种渠道获知朝廷政事消息。 (二)、宋初的进奏院报状,由各路州郡自行委派长驻首 都的进奏官分别向地方传发,性质和唐代相同。后来 把进奏院的发报活动置于皇帝、宰辅和有关部门的直 接管辖之下,使之开始具有中央政府官报的性质。 (三)、邸报这一名称开始见于宋代公私文献,成为当时 社会上对封建官报最流行的称呼。邸报的内容仍以皇 帝谕旨、臣僚奏疏、朝廷新颁法令等为主。 (四)、小报始于北宋,风行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 的民办报纸。从诞生起,就被视为非法的出版物受到 查禁,但始终未能禁绝。其历史意义在于打破了官报 的垄断局面,揭开了民间办报历史的第一页。返回
唐代新闻事业总结
一、唐代是中国开始有新闻事业的朝代。早期的报纸始 见于唐代。和现代的词义已经十分接近的“新闻”、 “编辑” 等新闻事业的常用词汇,也都起始于唐代。 二、出现于唐代的最早的报纸,是地方诸道和各藩镇派 驻朝廷的邸吏,向地方传发的一种报状。 三、由诸道邸吏向地方传发的时事报状,其起始时间, 大约不晚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即公元8世纪初。 四、唐代已经具备印刷报纸的条件,德宗、文宗前后, 不少时宪书等已使用雕版印刷。但报状仍然是手抄的。 五、唐代的报状,是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原始状态 的报纸。 六、唐代的报状,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从一开始就 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控制,是后者协调封建中央和地方 关系、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 返回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 一、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 二、古代报纸的出现与发展 • 三、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 • 四、从中国古代报纸看新闻传播规律
一、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 (一)远古时代的口头传播 • (二)文字传播的出现及其初步发展 • (三)多种形式的传播
(一)远古时代的口头传播
• 口头传播是最早的传播手段 • 缺点:容易失实
• 提塘官从六科发抄的各项谕旨和章奏中摘 抄信息,然后各报房复制→塘马和驿站传 送到各省城和总兵官驻地,分送省城或驻 地的主要军政官员→京城的相关人员复制 后,分送给省城各衙门的一般官员→省城 专业人员抄出,驿传至各地方府县衙门, 转给府县长官
(2)内容
• 皇帝论理旨 • 官员动态 • 军事活动 • 臣僚奏疏 • 农事、天象、灾害报道 • 社会新闻
上都邸务留 后使,上都 知进奏院官
(下辖)进 奏官
呈递章奏, 下达文书 报行天下
未建官报体 系
自上而下抄 传政事信息
四、从中国古代报纸看新闻传播规律
• 1、新闻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 2、新闻传播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 • 3、发展
• 陶皿符号 → 甲骨文金文 → 文字 → 简牍 (六千年前) (商周) (秦) (汉)
露布
(三)多种形式的传播
• 借助的媒介: • 文字:书籍、文书、记录材料 • 语言:诗歌、民谣、村头闲话、街市议论 • 实物:烽火、旗帜、锣、鼓、符
二、古代报纸的出现与发展
• (一)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 • (二)中国古代报纸的特征 • (三)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
• 它刊载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官文书色彩,是作
为人们满足了解朝廷动向的需求而抄传的。因此, 它是一种新闻传播媒介。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三)民间:京报
(7)经营: ●从提塘中分离出来,逐渐脱离关系,成为完 全独立的“私家报纸” (8)运作: ●严格自律,严格遵守当局禁令,不越雷池一 步
小结:
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小结:
(1)中国古代官报内容仅限于谕旨、题奏、官吏任免和科 举等方面的信息,单单服务于官方信息传播,并仅在封建 统治阶级内部和士大夫阶层流行。 (2)中国古代民间报纸长期依附于官报,虽有民办之名, 但无民办之实,既无评论,也很少有民间信息。 (3)由于受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限制,中 国古代报纸没能突破古代报纸的模式,进化为近代报纸。
(1)明代“邸报”抄传活动过程:
●通政司:汇集各类章奏和地方上报的消息(信息总汇) ●六科:收集和发布有关的诏旨和章奏(发抄、记录信息) ●提塘:将诏旨和章奏从六科抄出,经过筛选和复制,传发 到省,再传到府县,通过辗转抄录,在官绅中传阅。(摘 抄传“邸报”)
五、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方:“邸报”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三)“敦煌进奏院状”
● 右图为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
馆唐光启三年(887年)的敦 煌唐归义军《进奏院状》。
● 由于开元杂报已经无存,这两
份“敦煌进奏院状”已成为现 存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最早的 邸报。
三、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方:“邸报”
●背景:兵、民、财三权收归中央。公元981年宋太宗全面整 顿,设“都进奏院”。直属朝廷,隶属门下省。 ●出现了由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 “邸报”。 ●进奏官:发报 中枢部门: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非正式官报:提塘小报(小报、小钞)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一、早期政府官报的出现 1. 产生背景:唐代藩镇制度 2.产生: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 的各项消息及书面报告,称为“进奏院状”、“状报”等 3.内容:皇帝起居、诏旨、官吏任免,臣僚的章奏等 4.特点:不定期传发,读者为地方藩镇和诸道长官,所提 供的消息早于官方文书。部分消息为进奏官自行采集 结论:“进奏院状”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
二、“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 1.开元杂报 出处: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开元杂报”》 特点: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年至741年)一些朝廷消息 的汇集;它是手抄的,不是印刷的;它的传播范围很小。
性质:近似于“进奏院状”的早期官报
2.敦煌进奏院状(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进奏院状,进奏院(地方节度使驻京办事处)呈递给主管 的文书。是进奏院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性质 。
3.内容: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折、 军事情报、刑罚
4.采编情况:由进奏官采集;由中书省、门下省的检正、 检详官负责编辑审定;由驿递发行
5.邸报的管理:定本制度
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 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 奏官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民间报房由提塘报房中分离出来,最早的民间报房:公慎 堂,其它如聚兴、周文、永兴等。
京报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 京报: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报 ,都称为京报。 形式:有封面、报头
内容:同官方民抄的邸报一样,京报的稿件也是从 宫廷有关部门抄出来的,只是在选择上略有差别。 读者:官绅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三、唐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1、军事方面:烽燧、露布、檄文等 2、士人传播活动:书信、著述、赋诗,其中以诗为主 3、民间的传播活动:歌谣、谚语等 4、民间商业信息传播活动:“灯笼”、“旗帜”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PPT课件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PPT课件
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 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3.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都有哪些环节?由哪些
部门负责? 4.“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如何?
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5.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
“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2021/7/24
20
二、清代的提塘报房和提塘报房出版的小报 清代的提塘分京塘、省塘两种。
2021/7/24
21
三、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清代的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早 在清代初年,北京城内就有以私人名义从 事抄报活动的人。他们多数是衙门中的低 级胥吏,本职工作之余,以刊刻抄发邸报 作为自己的副业。
2021/7/24
6
三、唐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唐代疆域辽阔,以驿路、驿站、驿卒、 驿马组成的驿传系统覆盖全国。
2021/7/24
7
第三节 宋代官办的“邸报”和流行 于民间的“小报”
一、宋代官办的“邸报”和“邸报”的发行 制度
起始于唐代、由各进奏院的进奏官自 发地向地方藩镇传发“报状”和“进奏院 状”的体制,到了宋代,有了重大的改变, 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 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
2021/7/24
25
【学习思考题】
6.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 7.明代官报的发行制度和宋代比较起来有哪些不同? 8.“急选报”和“天变邸钞”是什么性质的新闻传
播媒体? 9.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 10.清代的提塘、提塘报房和民间报房之间的关系如
何?为什么说报房办的“京报”不是政府官报?
2021/7/24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状”外,还有烽燧、露布、檄文、榜文和告 示等;
❖ 非官方的传播活动:士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题壁


民间的传播活动;
沈园“孤鹤轩”旁的《钗头凤》题壁
❖ 江南春绝句 ❖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 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有哪些?
❖ 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 读开元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书馆收有 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
❖ 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都进奏院;
❖ 宋代邸报特征和内容。
❖ 与唐代进奏院状的不同
❖ 1.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 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 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 2.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 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 3.已经由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 1.除利用官报外,清朝的封建统治者还广泛 地使用过榜、帖示、告示等传播媒介来发布 官方信息。
❖ 2.这一时期的民间报房,除出版发行京报外, 也附带出版和发售一些其他的出版物。内容 大多取材于京报,是京报的汇兑和延伸。也 有以传播文学艺术信息为主的唱本和小说等。
❖ 3.技术的发展为商品广告的出现作了铺垫。
❖ (2)封建官报在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报纸 的新闻发布工作受到封建政府当权派的严密 控制,形成了新闻审查制度。宋代的邸报是 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照一定 制度,统一编发给各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 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 3)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流行了小报。宋代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或曰民办报纸。它打破了官报的垄断局面, 揭开了中国民间办报历史的第一页。

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主要形式

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主要形式

• 京报公开销售民间,扩大了它的传播范围,同时 也给清代出现的外国人办的近代报刊提供了新闻 材料。 • 如 1872年《申报》初创时,它自身能够采写的 国内重大新闻几乎没有,因此,它不得不用1/4 的版面转录京报,京报内容成了它的中国国内新 闻的主要来源,这一方面是为顺应中国国情,另 一方面也是向清王朝表示友好。 • 但随着近代报刊的逐步兴起,各报新闻采写和交 流的不断增加,京报材料在《申报》和在其他近 代报刊中就逐渐减少,最后终于随着清王朝的灭 亡而完全被淘汰。
一、宋代的“邸报”
• 为了加强对封建官报的控制,宋真宗 咸平二年,宋王朝制订了对报纸的 “定本”审查制度。 • 所谓“定本”制度,指的是进奏院要 将所编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审查,经 审查通过的样本为“定本”。进奏院 必须以“定本”为准向全国传发,不 得擅自增减。
一、宋代的“邸报”
• 邸报的内容主要有:
三、敦煌进奏院状 •这 份 进 奏 院 状,是唐僖宗 时期,由驻地 在沙州的归义 军节度使派驻 朝廷的进奏官 发回沙州的。
第三节 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 宋代的“邸报” • 宋代的小报
一、宋代的“邸报”
• 宋代“邸报”就是宋朝的官报。 • 宋代开始出现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封建 官报。 • 凡朝廷需要向全国发布的消息和文件,均由门下 省给事中负责编审,然后交朝廷的新闻发布机关 上都进奏院发出,“报行天下”。 • 宋代邸报的读者,主要是封建官吏和士大夫阶层。 • 宋代的官报最初仍称进奏院状报,亦有“报状”、 “邸报”、“朝报”、“进奏院状”、“邸报” 等称谓。
二、宋代的小报
• 北宋年间出现了一种的新闻传播媒介 “小报” 。小报是当时民众与封建官 报有较大差异的民间报纸的习惯称谓。 • 南宋赵升《朝野类要》载:“其有所 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 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 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张允若、高宁远《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书
• 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 社
•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中国传媒大学 出版社
• 三、课程章节安排
•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 2、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 3、近代西方报业的产生和发展 • 4、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和发展 • 5、民国时期的中国新闻业 • 6、主要发达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和变化 • 7、新闻通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 8、广播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 9、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 10、台港澳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 • 11、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和斗争 • 12、网络新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
语未及终,有知书者自外来,曰:“此皆开元
政事,盖当时条报于外者。”樵后得《开元录》 验之,条条可复。然尚以为前朝所行,不当尽 为坠典。及来长安,日见条报朝廷事者,徒曰 今日除某官,明日授某官,今日幸于某,明日 畋于某,诚不类数十幅书。樵恨生不为太平男 子,及睹开元中事,如奋臂出其间,因取其书 帛而漫志其末。凡补缺文者十三,改讹文者十 一。是岁大中五年也。
• 烽燧警报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 置邮传命
• 驿传是古代政府设置的一种供使臣出行、 官吏往来和传递诏令、文书等的交通通 讯组织。
• “德之流行, 速于置邮而传命” (孟子)
• 士人游说与清谈
• “生纵横短长之说,左右倾倒。苏秦为纵, 张仪为横; 横则秦帝, 纵则楚王; 所在国重, 所去国轻。”(刘向《战国策序》)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 起:?(刘家林据“开元杂报”,唐玄 宗开元年间为713年—741年,把起始时 间定为713年)
• 止: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 一、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传播”一词,始见于《北史 • 突厥 传》:
文帝下诏曰: “沙钵略往虽与和, 犹是二国,今作君臣,便成一体。已敕 有司,肃告郊庙,宜传播天下,咸使知 闻。”
• 民谣
• “时日曷丧, 吾与汝偕亡。”
• “丙之晨, 龙尾伏辰, 均服振振, 取虢之旂, 鹑之贲贲,天策焞焞, 火中成军, 虢公其 奔。” (《左传·僖公五年》)
• “朝求升, 暮求合, 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 开门迎闯王, 管教大小都欢悦。”
• 史官记事
• 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 尚书。”
(3)源于唐代 黄卓明、方汉奇、刘家林均持此观点。
• 2、唐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状
• 唐代是中国古代新闻观念形成的重要时 期,中晚唐时期新闻观念觉醒的特点尤为 明显。就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实践来看,唐 代是我国新闻观念的萌发时期。

• 中唐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一道 分水岭:
• “之前如干旱少雨的荒漠,之后若雨水 充沛的草原;之前的新闻传播处于无序懵 懂之中,之后则渐入有序之境;之前只能称 新闻活动,之后才始有新闻事业。” (李 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255页)
• 我国新闻史学家确认开元杂报是一种 由驻在首都的官员们向地方传发的封建 官报。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开元 杂报"只是后人对它的一种称呼。
• 唐代著名诗人韩翃
• 韦巡官
• “留邸报状”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与此韩翃。”
• 4、现存的唐代报纸:敦煌进奏院状
• 系统地了解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和 基本规律,了解当前不同类型国家新闻 事业的概况、特点和发展趋势
• 重点掌握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和主 要新闻事件,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及代表 性新闻媒体,理解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发 展的趋势。
•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 教材
• 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传播史》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有自长安来者,出其书示之,则曰:“吾居长
安中,新天子嗣国及穷虏自溃,则见行南郊礼, 安有藉田事乎?况九推非天子礼焉?又尝入太 学,见丛甓负土而起若堂皇者,就视得石刻, 乃射堂旧地,则射堂废已久矣,国家安有大射 礼耶?自关以东,水不败田则旱败苗,百姓入 常赋不足,至有卖子为豪家役者。吾尝背华走 洛,遇西戍还兵千人,县给一食,力屈不支; 国家安能东封?从官禁兵安能仰给耶?…”
• 唐代,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 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 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当时也没有固定 的称呼,如称为进奏院状,状报,报状, 留邸状报,邸吏状等,甚至也有径称为 “报”的。
• 3、孙樵和“开元杂报” 孙樵《经纬集》卷三《读开元杂报》
• 樵囊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 首末。其略曰:某日皇帝亲耕藉田,行九推礼; 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安北奏诸 蕃君长请扈从封禅;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 有差;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如 此,凡数十百条。樵当时未知何等书,徒以为 朝廷近所行事。
小结
• 秦汉以前:我国古人的新闻意识仍处 于沉睡阶段,在他们头脑中根本不存在 新闻这一概念。
• 古人的新闻传播观 • 古代史料的新闻传播观
• 二、古代报纸的诞生和唐代的进奏院状
• 1、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源于春秋 王安石曾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2)源于汉代 《西汉会要》:“大鸿胪属官有郡邸长丞”。 《汉书》颜师古注:“主诸郡之邸在京师者也。 按郡国皆有邸,所以通奏报、待朝宿也”。
中外新闻史
Chinese and foreign Journalism history
• 一、关于新闻史的学习
方汉奇《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 “新闻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考察和研 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 的科学。它和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一样, 都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目标
据考证,所谓“敦煌进奏院状”是 唐僖宗时期,沙洲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 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的“报告”。
1907年前后被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 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取走,现收 藏于伦敦不列颠图书馆和巴黎国立图书 馆。
• 三、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 中国早期的报纸,到宋代有了进一步 发展,开始出现了在封建政府中枢部门 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官报:邸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