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秦简《乘法口诀表》领先西方600年,书法文字全用中锋,笔画遒劲,意境酣畅淋漓。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fda64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5.png)
2024年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城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城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
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
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2. 殷墟考古发掘出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还有玉石料、陶范、原始瓷器、王墓和贵族墓葬等丰富的文化遗物,这些考古发现( )A. 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历史B. 确立了商朝的信史地位C. 对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有宝贵价值D. 体现出高超的青铜工艺3. 里耶秦简绝大多数写于秦统一以后,其中8—461号木方记载了秦统一文字形体和统一官府文书、法律文本的格式,程序、文体、称谓等内容。
“8—461号木方”记载内容中的“统一”( )A. 推动思想文化发展到高峰B. 结束了长期以来争战混乱的局面C. 促使国家财政有很大改善D.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4. 汉武帝即位后,随着社会经济实力增强,国策由“无为”转为“有为”。
下列能体现其政治“有为”的是( )A.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 实施了“推恩令”C.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 统一铸造五铢钱5.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进一步扩种,加之面粉发酵技术成熟以及石转磨的普及,麦食地位的的的不断提升,胡汉融合的丰富饮食文化进一步显现。
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https://img.taocdn.com/s3/m/c02a54d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45.png)
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它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用表格的形式将全部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表,简明、清晰、逻辑性强。
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九九乘法表九九乘法表,乘法口诀,即《九九乘法歌诀》,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十进位制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
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
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乘法表"。
乘法的定意: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乘法是算术中最简单的运算之一。
最早来自于整数的乘法运算。
什么是乘法?乘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例如2乘6,就是2增加了6倍率,也可以说成6个2连加。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5(因数)×(乘号)6(因数)=(等于号)30(积)因数也叫乘数。
乘法读法:3×5=15读作:三乘五等于十五注意:现行课本中,只说“乘”不说“乘以”。
要注意和除法中“除”和“除以”区分。
现在小学生学的“乘法口诀表”又叫“九九乘法口诀表”,也有人叫“小九九”。
初学书法口诀歌
![初学书法口诀歌](https://img.taocdn.com/s3/m/424abd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1.png)
横如天边云,来势更凶猛 撇如断象牙,亦是松生崖 捺如武士刀,霍霍斩豺狼 折为士曲臂,内中含刚力 上述要心领定,朝夕要认真 见异思迁忌,专心持之恒 待到写它字,形神出心间 与帖不相右,功到自然成 此期看秉赋,长短不可论 此为一阶段,功夫要下深 追求神品界,须待后阶段
汉字线条表,结构规律找 方正是原形,奇险求平正 初学要牢记,选帖为开始 字帖千万册,流派只分三 一派钟繇书,风格成古朴 一派右军书,多姿称为秀
一派小王书,清丽如荷出 三派难分右,各自有千秋 历代书家出,得一垂今古 选帖事虽小,可定学书向 选我钟爱帖,如情定终生 初选不急写,从头至尾阅
读帖有方式,笔画记清晰 同类找细别,感悟有心得 此时下笔练,事半功又倍 首先练笔画,对贴分毫差 始求形相同,慢慢悟神功 点如空坠石,力量有千钧
里耶秦简内容
![里耶秦简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bb70cc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f.png)
里耶秦简内容《里耶秦简》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中国古文献的重要著作。
它来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02年),记录了当时著名的历史人物,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里耶秦简》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文献,其中记录了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的战争历史、传说和进化等历史名人的家谱、宗教历史、国家组织和实务等内容,并将其中的大量信息和新观点传递给了後世。
里耶秦简的创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写作的一个重大事件。
这项古代文献的写作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时期,由不同的历史学家、史学家及文学家进行撰写,他们受到了楚国政府的鼓励,在古老的楚国文献上加以记录,以便日后的学习和研究。
里耶秦简撰写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里耶秦本人的战争历史、里诺特天王的历史和传说内容、以及里耶秦本人和里诺特天王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记载。
从内容而言,里耶秦简以受国土划分、国家组织、宗教礼义与实务、楚国的影响为主要的记录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各种实务、礼仪、文化等。
楚国时期的实务主要有礼仪礼法、政府法律、民法通则等,而楚国的礼仪则有棺椁礼、婚礼礼、祭祀礼等。
同时,《里耶秦简》也提供了我们去了解当时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的历史、传说和政治运动,他们受到外国势力的影响和普遍声誉,也给当时楚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从构思上而言,《里耶秦简》记录的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的历史、传说和文化事件被分成许多册,内容构思清晰,相互衔接,充分体现了古代文献写作的注意力细节和文学结构,使人们能够了解到当时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发生的事件。
从时代性来看,《里耶秦简》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中国古文献之一,它精确地反映出了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人文现象,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大事。
该文献提供了宏观的考古数据,帮助了解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社会发展及国家历史,极具研究价值。
总之,《里耶秦简》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极具研究价值。
它不仅记录了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的历史事件,还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发展及国家历史,令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春秋时期的文化及历史发展。
湘西里耶秦简之最——“九九乘法表”
![湘西里耶秦简之最——“九九乘法表”](https://img.taocdn.com/s3/m/b80c5a5548d7c1c708a14599.png)
湘西里耶秦简之最——“九九乘法表”
在我国,目前发现得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实物是2002年在湘西里耶古城“一号井”出土的3万多枚秦代简牍中的一枚。
在考古现场清洗出土的秦简时,一枚长22厘米,宽4.5厘米的木牍引起了考古工作人员的注意。
经过一番辨认,排列整齐的乘法口诀表映入眼帘。
记载有乘法表的一面(正面)有6横行文字,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半为一”中间一句不差,总共为38句,排列得很有规律。
与以往发现的九九乘法表考古资料不同,这枚简出现了“二半为一”这句口诀。
“二半为一”,反映了早在2000多年以前古人就掌握了非整数的计算规律。
最后一句“凡千一百一十三字”是各项乘积之和。
背面文字潦草不成句,当是使用之人信手涂鸦,类似今天蒙童在教材上画小人。
1 / 1。
乘法口诀表的来历
![乘法口诀表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2a3b03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9.png)
乘法口诀表的来历乘法口诀表是每个小学生在学数学的时候都会接触到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由一系列乘法算式组成,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表中的乘法关系。
但是,你是否想过乘法口诀表的来历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张表格能够帮助我们记忆乘法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乘法口诀表的来源。
乘法口诀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人类早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们对数学和算术的认识仍然很有限。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数学的研究,人们渐渐开始认识到乘法的重要性,并尝试找到一种记忆乘法关系的方法。
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可以追溯到古代巴比伦文明,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巴比伦人使用了一种叫做“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学方法来构建乘法口诀表。
这个数列是由一组数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其中每个数字都等于前两个数字的和。
巴比伦人将这个数列应用于乘法表中,让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记忆乘法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乘法口诀表逐渐演变并在不同的文明中传播开来。
在古埃及,人们也发现了乘法口诀的重要性,并创造出了一种名为“可逆除”的算法来解决乘法问题。
这个算法使用了一种称为“除法”的操作,可以将一个数分成等分,并且可以逆向计算乘法结果。
这种算法为乘法口诀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中国古代,乘法口诀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在乘法口诀表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发现了一种叫做“九九乘法表”的方法,通过排列九个数字来构建乘法表。
这个方法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中国人学习乘法的重要工具。
乘法口诀表的发展也在西方世界得到了重视。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数学家们研究乘法口诀表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数学教育中。
他们发现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记忆乘法关系的方法,通过排列数字并遵循特定的规律来构建乘法口诀表。
这种方法成为了现代乘法口诀表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学的发展,乘法口诀表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在现代,乘法口诀表已经成为了学习数学的必备工具之一。
里耶秦简所见秦代地方官吏的徭使
![里耶秦简所见秦代地方官吏的徭使](https://img.taocdn.com/s3/m/9c0d83fb80eb6294dd886c4d.png)
里耶秦简所见秦代地方官吏的徭使作者:王勇来源:《社会科学》2019年第05期摘要:里耶秦简所载迁陵官吏外出公干的任务主要包括上计、押解护送各类人员、运送各类物资、为官府采购、上事郡府等,类型相当多样。
由于位置偏远,尤其是离洞庭郡治有相当距离,迁陵官吏徭使离县时间通常要超过一个月,甚至有接近半年的情形。
由此造成迁陵官吏统计记录中徭使者的比例相当高。
官吏频繁徭使会使县廷的行政运作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帝国统治的稳固,汉代的制度设计已经有减少官吏徭使的意图。
关键词:里耶秦简;迁陵;地方官吏;徭使中图分类号:K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9)05-0154-09作者简介:王勇,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82)里耶秦简7-67+9-631记载:“迁陵吏志:吏员百三人。
令史廿八人,【其十】人(徭)使,【今見】十八人。
官啬夫十人,其二人缺,三人(徭)使,今见五人。
校长六人,其四人缺,今见二人。
官佐五十三人,其七人缺,廿二人(徭)使,今见廿四人。
牢监一人。
长吏三人,其二人缺,今见一人。
凡见吏五十一人。
” ①简文是秦代迁陵县某一时间吏员状况的统计记录,其对于见吏的统计,首先是排除了缺员,其次是排除了徭使者。
官吏的徭使类似于出公差。
尹湾汉简《东海郡下辖长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右十三人繇”条,列有东海郡下属县邑侯国长吏分别送罚戍、卫士、徒民、保宫,上邑计与市鱼、材等记录。
高敏先生指出简文中的“繇”,“有因公出差的职役”性质②。
邢义田先生亦提到“这类的繇,类似出公差” ③。
《迁陵吏志》中的徭使也就是指这种因为公务而出差的行为。
《迁陵吏志》中徭使者有35人,与见吏51人之比大致是7:10,反映出徭使是秦代迁陵官吏相当普遍的任务。
关于秦汉时期官吏徭使的具体情况,学界围绕尹湾汉简的记载已经做过不少研究。
本文试图梳理里耶秦简所见秦代地方官吏的徭使活动,就此问题继续做些探讨。
《里耶秦简》特种邮票赏析
![《里耶秦简》特种邮票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820ee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7.png)
《里耶秦简》特种邮票赏析《里耶秦简》特种邮票赏析2012年9月25日2012年9月13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面向全球发行《里耶秦简》特种邮票。
《里耶秦简》特种邮票一套2枚,一枚以“乘法九九口诀”简牍为图案,一枚以“秦历日”简牍为图案,面值均为1.2元。
方寸之间,尽显古朴精美,诉说的是那段湮没的秦代历史。
2002年夏,由湖南省文物考古所主持发掘的里耶战国秦汉古城遗址,三万余枚简牍和大量文物被发现,成为继秦陵兵马俑后关于秦朝历史资料的又一惊世发现。
里耶秦简内容多为官署档案,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民族、邮政、贸易等各个层面,它填补了国内秦汉古城考古的空白,极大地充实了秦代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
当年11月,国务院公布里耶古城遗址增补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九乘法口诀简秦历日简【九九乘法口诀简】出土编号为第六层第一号。
木牍长23厘米,宽4.5厘米,双面均有文字。
九九乘法口诀分为六栏,排列很有规律,每一栏从右向左竖行书写,每一栏的每个竖行的数字连起来成为一个乘法运算。
二十、三十、四十用的都有是合文廿、卅、卌等。
最末一行总结性的记录了各项乘积之和“凡一千一百一十三”。
乘法口诀表的产生应当在更早的时候,《管子》、《荀子》、《战国策》等先秦典籍中提到“九九”,也就是乘法口诀,汉字单音节发声的特点,使之读起来琅琅上口,后来的珠算口诀也承继了这一特点。
这枚简牍给算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是我国最早的乘法口诀实物。
【秦历日简】这是第九层公文简中的两枚,简文记录了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间阳陵县向洞庭郡发出公函,追讨十二位阳陵籍戍卒(士兵)欠下的罚款和赎罪钱,洞庭郡将公文转发到戍卒服役的迁陵县,令迁陵县依法追缴。
简文有严格的格式,内容涉及历日、官制、地理、兵役、民众经济状况、公文制作和传送等,记录了事件中每一个环节发生的具体年月日,为我们研究、恢复战国秦汉时期的历法、日朔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原始资料。
汉字乘法口诀表
![汉字乘法口诀表](https://img.taocdn.com/s3/m/3915376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8.png)
汉字乘法口诀表《汉字乘法口诀表》口诀一:一一得一像独苗,一个就是孤零零。
一二得二很简单,就像一双筷子般。
一三得三不复杂,三角架子立得稳。
一四得四四方方,四个角落真分明。
一五得五一只手,五个指头全伸开。
一六得六小豆芽,六颗豆子排成行。
一七得七像镰刀,弯弯月亮割青草。
一八得八葫芦娃,八个兄弟力量大。
一九得九大阳伞,撑起一片蓝蓝天。
口诀二:二二得四双成对,就像鞋子凑一双。
二三得六小蚂蚁,六只蚂蚁忙搬家。
二四得八八只鸭,嘎嘎叫着游水洼。
二五一十两只手,十个指头一起数。
二六十二双筷子,十二根筷把饭夹。
二七十四七星飘,七颗星星在闪耀。
二八十六石榴甜,十六颗籽藏里面。
二九十八两只猫,九条鱼够它们嚼。
口诀三:三三得九像魔方,九个方块整又齐。
三四一十二小孩,十二个娃做游戏。
三五十五月半弯,十五的月亮高高悬。
三六十八三朵花,每朵六瓣美如画。
三七二十一糖果,二十一颗甜掉牙。
三八二十四节气,二十四个有顺序。
三九二十七大雁,二十七只飞天际。
四四一十六方砖,十六块砖铺地面。
四五二十放风筝,二十米线飞上天。
四六二十四书本,二十四页故事全。
四七二十八星宿,二十八颗星相连。
四八三十二牙齿,三十二颗白又坚。
四九三十六雨滴,三十六滴落满盆。
口诀五:五五二十五算盘,二十五颗珠子串。
五六三十小猴子,三十只猴树上攀。
五七三十五星星,三十五颗闪闪灿。
五八四十蜘蛛网,四十条丝织得繁。
五九四十五铃铛,四十五个响当当。
口诀六:六六三十六蜜蜂,三十六只采蜜忙。
六七四十二蝴蝶,四十二只舞得狂。
六八四十八青蛙,四十八只把歌唱。
六九五十四树叶,五十四片落地上。
口诀七:七七四十九朵花,四十九朵满枝丫。
七八五十六糖果,五十六颗甜嘴巴。
七九六十三燕子,六十三只把家还。
口诀八:八八六十四棋盘,六十四格黑白间。
八九七十二悟空,七十二变神通显。
九九八十一罗汉,八十一个本领全。
口诀十:一二三四五六七,乘法口诀要牢记。
七六五四三二一,背好口诀心不迷。
从一到九按顺序,数字相乘出奇迹。
试论里耶古城的保护
![试论里耶古城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72bdb09227916888586d706.png)
试论里耶古城的保护摘要:里耶古城地处湖南西北部, 里耶古城是酉水河上的边陲重镇,历史上被称为“楚蜀通津”。
“里耶”是土家语,即开垦、耕耘土地之意,是土家族的发祥地。
2002年里耶战国古城的考古发现, 被专家称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上最为重要的发现”,被评为“2002年全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里耶战国古城被国务院增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里耶古镇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里耶战国古城、古井、古简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而且可与张家界、凤凰古城共同构筑大湘西旅游品牌。
面积2.25平方公里,始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至782年),重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城池、古街道系统、古建筑群体组成的中国古代县城原型,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
”在中国四千多个城镇中,能呈现出其传统历史古城的原来格局和风貌的,里耶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是中国宝贵的文化财富。
”关键词:里耶古城古城保护保护与开发湖南省传统建筑管理工作文化遗产前言里耶,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湘、鄂、渝、贵四省市在此交界,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土家语是开拓这片土地的意思。
早在距今6000 年前,就有人类居住。
虽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但交通的不便使其经济文化一直较为落后,是一个偏僻小镇。
史书记载里耶于清康熙年间始建街道和码头,雍正年间设置里耶塘,并渐成集市。
凭借其优越的交通位置、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曾经十分繁荣的贸易,它与王村、浦市、茶峒并称为湘西四大古镇。
一、里耶古城里耶战国古城临河而建,遗址包括城墙、城壕、井、道路、作坊、管署及贫民居住区等。
南北长210米,东西残宽120米,面积2万余平方米。
始建于战国时期,沿用至秦汉时期。
古呈方形,其形制、结构和布局都很讲究,修有城墙城壕,从城外的居住区和城内的高规格建筑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如陶制的下水管道、返瓦、筒瓦、古井及竹简、木牍、铜器、铁器、陶器和石、蚌、麻制品等大量的出土文物来看,当时人们的生活设施及军事设备已相当完备。
秦简《里耶木简》最早的乘法口诀,见识一下吧
![秦简《里耶木简》最早的乘法口诀,见识一下吧](https://img.taocdn.com/s3/m/32d6d49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a.png)
秦简《里耶木简》最早的乘法口诀,见识一下吧2002年6-7月发现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共36000多枚。
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涉及广泛,有行政设置、官吏任免、司法文书、物资登记等等。
对于里耶秦代简牍发现的意义,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 * 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研究成果将大大填补史料的缺佚。
它的重要性在于将极大地改变和充实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里耶秦简对于秦史的重要性不亚于甲骨文对于商史研究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秦史研究的面貌。
秦湖南湘西龙山里耶木简湖南省里耶秦简博物馆藏这批埋藏了2200多年的秦代简牍,纪年从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记事详细到月、日,十几年连续不断。
而在此之前,中国古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录不足千字。
专家认为,里耶秦简是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它是继兵马俑以后秦* 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
里耶木简形制多样,常见长度23cm,宽窄不一,有的宽达10cm 或长46cm,大部分文字字体属于秦隶,从小篆演化而来,和湖北龙岗睡虎地秦简的字体相似,犹存篆法隶变之势。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加浩教授说,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全国通用小篆,但在某些场合也有例外,如一般官府文书为追求实用、方便、简洁,就用秦隶写就。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郭伟民说,里耶秦简发现的大批简牍字体,有古篆书、古隶书、隶中带楷书等,字形方扁与纵长并见。
字全部是笔墨书写,笔画平正短促,字迹工整,运笔流畅自如;简牍字体繁简有别,姿态各异。
古文字学家张春龙认为,里耶秦简的文字全用中锋,笔画遒劲,意境酣畅淋漓。
秦简文字中的许多笔划,特别是撇、捺、竖、点等笔划十分漂亮。
这样大量的简牍文字对于研究小篆、隶书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里耶木简,乘法口诀秦里耶木简-乘法口诀表(左)释文:(右)或遝廿六年三月甲午遷陵司空得尉乘……卒算簿廿七年八月甲戌朔壬辰酉陽具獄獄史啟……啟治所獄留須敢言之.封遷陵留……(左)□□八十一□□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五九卌五四九卅六三九廿七二九十八八八六十四七八五十六六八四十八五八卅四八卅二三八廿四二八十六七七卌九六七卌二五七卅五四七廿八三七廿一二七十四六六卅六五六卅四六廿四三六十八二六十二五五廿五四五廿三五十五二五而十四四十六三四十二二四而八三三而九二三而六二二而四一一而二二半而一凡千一百一十三字在秦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
中国人独有的“九九乘法表”
![中国人独有的“九九乘法表”](https://img.taocdn.com/s3/m/7e147d3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6.png)
中国人独有的“九九乘法表”众所周知,“乘法口诀”是人们在计算中进行乘、除、开方等运算的基本规则,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沿用有三千多年历史了。
古时的“乘法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至“一一如一”止,与现在使用的顺序恰恰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称为“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
2002年湘西出土的3.7万枚里耶秦简中,就有3枚保存十分完整清晰的“九九乘法表”,据考古专家称,它是目前全世界发现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实物,足可改写世界数学历史。
这份“九九乘法表”详细记录了“乘法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半而一”结束,是为38项。
为什么只有38项呢?是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已众所周知一乘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除了将“一二而二”作为代表列入表内,从“一乘三”到“一乘九”7项都未列入。
同时,“一乘一”也未列入,而表中出现了“二半而一”,就是2×?=1代替“一乘一”了。
因此,里耶秦简“九九乘法表”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小九九”。
同时,“二半而一”又见证了中国古代对分数的最早应用。
关于“乘法口诀”,还有一则小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发出告示招贤纳士。
有一天,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来应招,就将“九九八十一……六六三十六……二二而四”的“乘法口诀”背了一通。
在场的大臣们都觉得好笑,齐桓公也笑着说:此等技能,我们这里连小孩子都会。
应招人对答:假若您连我这个能背诵“乘法口诀”的人都重视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贤士来到您身边啊!由此可见,2600多年前的齐桓公时期,“乘法口诀”已很常用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里耶秦简“九九乘法表”已成了当时的数学教材,非常流行了。
基于商代就已采用的“十进位制”而发明的“九九乘法表”,使乘、除、开方等数学运算更简便、快捷。
这两项发明后来向东传入高丽、日本;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全世界。
“九九乘法表”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要贡献。
里耶秦简里的九九乘法表
![里耶秦简里的九九乘法表](https://img.taocdn.com/s3/m/0df1311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70.png)
里耶秦简里的九九乘法表秦王政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二月十五日,夜深人静,一灯如豆,洞庭郡的一位文书吏左手持着木牍,右手拿着毛笔,正在书写洞庭守发给各县啬夫、卒史、假卒史和属吏所下达的命令报告书,提到运输县内的劳力应该尽量避免征用黔首(秦代对百姓的称呼)。
两千多年后的2002年6月,在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遗址县衙内一口不起眼的水井里,洞庭郡这位文吏的记录随着3.7万余枚秦代简牍重见天日,为我们事无巨细地“汇报”秦代人民的工作与生活。
恰如单霁翔所言,“北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
”这批看似不起眼的竹木片,是我们了解秦代人民生活实况的信息宝库。
加上2005年12月新出土的51枚秦代简牍,“里耶秦简”数量达到此前发现秦代简牍总和的10倍,字数达到20万字,是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期间洞庭郡迁陵县县政府的档案文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
近日,这批原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里耶秦简博物馆的简牍来到了北京,在国家博物馆讲述属于洞庭郡迁陵县的“小城故事”。
湖南省龙山县位于武陵山脉西侧,地处湖南、湖北、重庆三省市交界处,而里耶古城位于龙山县最南边,离龙山县城尚有120公里之远。
在古代长期处于“五溪蛮”“武陵蛮”的势力范围,中央政府对其控制非常薄弱,即使在如今,交通也仍然不便利。
里耶秦简的发现,证明秦代郡县制在全国都无差别施行,即便是在南方的边远小城,行政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
原来,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有人兢兢业业地记录着每一位居民的信息,执行着《长安十二时辰》中神奇的“大案牍术”。
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有户口本,上面记载着我们的户籍,地址一般都会具体到村居门牌号,包括家中人口的关系、年龄、身高等。
而里耶秦简也有一批记载户籍的“户籍简”,这是首次发现的秦代户籍简牍。
根据简牍记载,里耶人民在当时属于洞庭郡迁陵县某乡南阳里。
“里”基本上就相当于今天的村居,可以看出秦朝的编户制度非常严密。
【新帖上线】里耶秦简二
![【新帖上线】里耶秦简二](https://img.taocdn.com/s3/m/82e7b81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66.png)
【新帖上线】里耶秦简二里耶秦简二全文如下:卅三年四月辛丑朔丙午,司空腾敢言之,阳陵宜居士五毋死,有赀馀钱八千六十四。
毋死戍洞庭郡,不智何县署。
今为钱校券一,上谒言洞庭尉,令毋死署所县责以受阳陵司空。
司空不名计,问何县官计年为报。
已訾其家,家贫弗能入,乃移戍所。
报,署主责发,敢言之。
四月己酉,阳陵守丞厨敢言之,写上谒报,报署金布发,敢言之。
儋手。
卅四年六月甲午朔戊午,阳陵守庆敢言之,未报谒追,敢言之。
堪手。
卅五年四月己未朔乙丑,洞庭叚尉觿谓迁陵丞,阳陵卒署迁陵,其以律令从事报之,当腾腾。
嘉手。
以洞庭司马印行事。
敬手。
大意是秦始皇卅三年四月初六,阳陵司空腾报告说,阳陵县宜居里士伍名叫“毋死”的,积欠赀钱八千六十四,需要追讨,但毋死充当戍卒,现不知在洞庭郡哪一个县服役,归哪一个县管辖。
现制作一份财务校验文书,上报给洞庭尉,命令管辖毋死的县里追讨欠债的情况告知阳陵司空。
阳陵司空现不再承担上报这笔债款的责任,查明欠债戍卒由哪个县管辖,即由哪个县负责统计在上报的年报表中。
过去已经向他的家庭追讨过欠款,因家里贫穷无法缴纳欠债,只好转到他服役之处。
文书送达后要回报,文书由管辖追讨欠债的部门开启。
四月八日,阳陵守丞厨将司空腾的报告转批给主管财务的“金布曹”,责成上报。
由儋经手。
秦始皇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五日,阳陵守庆发现,上述公文至今没有呈报。
由堪经手。
秦始皇三十五年四月初七,洞庭假尉觿通知迁陵丞说,阳陵戍卒现由迁陵管辖,应按律令处理,将文书抄录有关部门。
由嘉经手。
公文用“洞庭司马”印章封缄发送。
由敬经手。
秦王朝一向以行政效率高而著称,而这份文书的时间跨越了三个年头,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四月发出追讨欠款的公文起,到三十五年四月,才刚刚由洞庭郡转发给迁陵县,责成他们按照律令从事。
大概向一个已经是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追讨债款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明知其办不到而又不能不办,也就拖拖拉拉,没有着力去办。
九九乘法口诀秦简外观特征描述
![九九乘法口诀秦简外观特征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53e3963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1.png)
九九乘法口诀秦简外观特征描述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等都出土过竹木简牍帛书的《九九乘法歌诀》。
其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布帛文字抄写、纸草书墨写、木牍书墨写、石质刻印抄写、竹简书写、编绳穿成卷状、剪刀裁开后再粘接起来等几种情况。
这些《九九乘法歌诀》主要记载了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及其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并附有相当数量的加减运算例题。
《九九乘法歌诀》作为中国古代数学典籍,是研究我国数学发展历程与水平的珍贵资料。
九九乘法口诀在我国出土最早的是一九七六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算数书》中有“乘法”和“除法”两部分,《算数书》内容虽然已经佚失,但根据《隋书·律历志》引用的张胄玄对齐明帝萧鸾的话:“尚书所引《算术》一卷,梁武时散在人间,…又《律历》内有《乘法》二十四篇,张子房亦撰。
…今此皆亡”推断,该《算数书》即为《九九乘法口诀》的原始材料。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线索,使得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唐朝初期由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五曹算经三部分组合而成的《数术记遗》,即含有当时流行的九九乘法歌诀,但内容比较简略,远不如《九九乘法歌诀》那么完备。
九九乘法口诀在中国古代不仅被广泛用于中国历史上从先秦到清朝末期延续时间很长的商业活动之中,还深入到民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现存敦煌石窟的佛教壁画中就有众多的九九乘法表图案。
河北曲阳修德寺大殿柱头上有刻着九九乘法表格式的连环套题。
北京西郊海淀区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中也曾发掘出过距今约三千八百年
前的彩绘陶文符号。
秦朝已有九九乘数表等
![秦朝已有九九乘数表等](https://img.taocdn.com/s3/m/0372e72458f5f61fb636667e.png)
秦朝已有九九乘数表等作者:暂无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6年第2期秦朝已有九九乘数表九九乘数表早在2200多年以前的秦朝就已出现?“破译秦朝:里耶秦简中的帝国真相”展览日前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展出湖南省龙山县出土的里耶秦简等文物,当中包括“九九表”秦简。
这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乘数口诀表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数表,比古埃及还早了600多年。
里耶秦简博物馆馆长彭成刚表示,秦朝“九九表”每枚木牍上竖写的数字,连起来就是一个乘数运算,更为惊奇的是,当时还出现了分数,例如二乘以二分之一等于一。
而且还有现代人书写时,文字重复出现会用“两点”代替,可见2200多年前的秦朝就已有这样的模式。
例如九九八十一,秦简上就用“九:八十一”。
彭成刚说,这是中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乘数口诀表实物,说明早在秦朝,中国人就已熟练掌握乘数交换律,并运用在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计数中。
(据陕西日报)看恐怖片真会使血液“凝固”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一支团队近日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观看恐怖电影会使血液中某种凝血因子的含量升高。
该研究的受试者年龄均在30岁或以下,他们被分成两组,一组先是被要求看一部不恐怖的教育片,然后再看一部恐怖片;另一组顺序则刚好相反,两部电影中间相隔一周时间。
“在观看恐怖片的受试者中,有57%的受试者血液中的凝血因子VIII含量都有所升高,而在观看教育片的受试者中,只有14%的升高了。
”该研究团队在报告中写道,在观看教育片的人群中,有86%的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VIII含量产生下降,而在观看恐怖片的人群中,只有43%的人有所下降。
不过,这并不会真的使血液凝结。
虽然凝血因子中的一种含量升高,但血液凝结所需的蛋白质却并未相应增多。
因此,虽然极度的恐惧为凝血过程创造了开端,但它并不会真正导致血管中的血液凝固在一起。
(据环球时报)《发明与创新》杂志社新闻记者证2015年度核验公示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2015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新广出办发〔2015〕140号)的有关规定,现将本刊2015年度拟通过核验的持证人员情况进行公示。
九九乘法表——里耶秦简中的大秦帝国黑科技
![九九乘法表——里耶秦简中的大秦帝国黑科技](https://img.taocdn.com/s3/m/9bc88ae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2.png)
九九乘法表——里耶秦简中的大秦帝国黑科技里耶古镇,位于今湖南省与重庆市交界处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
2002年六月,考古人员在古镇一处即将用于建设水库大坝的河滩上,发现了五口古代遗存的深井,后经发掘,在其中的一口水井之中发现了一些写有古代文字的木质竹块。
而后,在接下来几天的考古工作中,又陆陆续续在古井较深的位置出土了越来越多的竹简,加起来有三万六千多枚,这些竹简,后来经过考古人员的研究和判定,被命名为“里耶秦简”。
九九乘法表,就是众多竹简中的一枚,这也是目前国际范围内发现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实物。
里耶秦简中的“九九乘法表”实物及字译秦简的乘法口诀内容整理如下: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五九卌(xì)五四九卅(sà)六三九廿七二九十八八八六十四七八五十六六八卌八五八卌四八卅二三八廿四二八十六七七卌九六七卌二五七卅五四七廿八三七廿一二七十四六六卅六五六卅四六廿四三六十八二六十二五五廿五四五廿三五十五二五而十四四十六三四十二二四而八三三而九二三而六二二而四一二而一二半而一凡千一百一十三字最后一句的凡千一百一十三字,意思是以上口诀中,所有乘积运算的和,加起来等于1113。
与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乘法口诀不同的是,里耶秦简的口诀表顺序是由九九八十一开始,至二半而一(2×½=1)结束,这种顺序上的差别一方面体现了古人对于数字九的崇尚和以九为尊的深刻信仰;另一方面,由九九开始,到一结束的这种由繁入简,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古人心中所思考的万物归于一的哲学思想,对于先秦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发凡起例的抽象启迪作用。
同时,秦简中口诀表的出现,又进一步证实了早在秦帝国时代,中国的古人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这种数学运算方法并应用在生产生活之中。
出土口诀表简牍的一号井此前,西方的数学界普遍认为最早的乘法口诀起源于1600年前的阿拉伯半岛,后来经过通商流传到世界各地,相应的,由于阿拉伯数字在日常的书面记载、运算以及便于记忆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通用的数字记录和表达形式。
秦代乘法口诀
![秦代乘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31a5ad5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2.png)
秦代乘法口诀一、秦代乘法口诀1、一乘一等于一:一乘一得一2、一乘二等于二:一乘二得二3、一乘三等于三:一乘三得三4、一乘四等于四:一乘四得四5、一乘五等于五:一乘五得五6、一乘六等于六:一乘六得六7、一乘七等于七:一乘七得七8、一乘八等于八:一乘八得八9、一乘九等于九:一乘九得九10、二乘二等于四:二乘二得四11、二乘三等于六:二乘三得六12、二乘四等于八:二乘四得八13、二乘五等于十:二乘五得十14、二乘六等于十二:二乘六得十二15、二乘七等于十四:二乘七得十四16、二乘八等于十六:二乘八得十六17、二乘九等于十八:二乘九得十八18、三乘三等于九:三乘三得九19、三乘四等于十二:三乘四得十二20、三乘五等于十五:三乘五得十五21、三乘六等于十八:三乘六得十八22、三乘七等于二十一:三乘七得二十一23、三乘八等于二十四:三乘八得二十四24、三乘九等于二十七:三乘九得二十七25、四乘四等于十六:四乘四得十六26、四乘五等于二十:四乘五得二十27、四乘六等于二十四:四乘六得二十四28、四乘七等于二十八:四乘七得二十八29、四乘八等于三十二:四乘八得三十二30、四乘九等于三十六:四乘九得三十六31、五乘五等于二十五:五乘五得二十五32、五乘六等于三十:五乘六得三十33、五乘七等于三十五:五乘七得三十五34、五乘八等于四十:五乘八得四十35、五乘九等于四十五:五乘九得四十五36、六乘六等于三十六:六乘六得三十六37、六乘七等于四十二:六乘七得四十二38、六乘八等于四十八:六乘八得四十八39、六乘九等于五十四:六乘九得五十四40、七乘七等于四九:七乘七得四九41、七乘八等于五六:七乘八得五六42、七乘九等于六三:七乘九得六三43、八乘八等于六四:八乘八得六四44、八乘九等于五七二:八乘九得五七二45、九乘九等于八一:九乘九得八一古代的数学巨匠们竟然能够运用口诀熟记加减乘除,让计算变得更加轻松。
秦代的乘法口诀尤其引起我们的注意,正如此口诀所说:“一加一等于百无禁忌”。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乘法表产生于古代中国文明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乘法表产生于古代中国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bd94ff4259eef8c75ebfb353.png)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乘法表产生于古代中国文明
湘西龙山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中有可以准确考证的最早的乘法表。
乘法表由一组数按规则的顺序相乘所得之积列成的表,通常指由前10个或12个自然数按1、2、3、等等直到10或12的顺序依次相乘所得之积列成的表。
中国考古专家最近在湖南一座战国遗址里出土的木牍上发现了2200多年前的乘法口诀表,竟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惊人的一致。
在湘西龙山县里耶古镇出土的一片木牍上写着“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这样的篆文,经专家考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并确是至今还为开蒙儿童所习诵的乘法口诀。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春龙和同事2016年6月在里耶古城考古现场清洗出土的秦简时,发现一枚木牍上的数字排列很有规律,每个竖行的数字连起来就是一个乘法运算,如“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等。
此次出土的战国简是中国乘法口诀表最早的实物证明,印证了文献中所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乘法和乘法口诀表已被运用。
如果它是一本数学书的部分,意义将更为重大。
目前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的《算术书》,成书年代为西汉文景时期。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耶秦简《乘法口诀表》领先西方600年,书法文字全用中
锋,笔画遒劲,意境酣畅淋漓。
乘法口诀表是小学生必背的计算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为止,而在我们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
2002年夏,湖南里耶发掘的秦简赫然出现完整的“乘法口诀表”。
这惊天的发现改写了世界的数学发展史。
2002年6-7月发现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共36000多枚。
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涉及广泛,有行政设置、官吏任免、司法文书、物资登记等等。
对于里耶秦代简牍发现的意义,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研究成果将大大填补史料的缺佚。
它的重要性在于将极大地改变和充实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里耶秦简对于秦史的重要性不亚于甲骨文对于商史研究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秦史研究的面貌。
秦湖南湘西龙山里耶木简湖南省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这批埋藏了2200多年的秦代简牍,纪年从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记事详细到月、日,十几年连续不断。
而在此之前,中国古
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录不足千字。
专家认为,里耶秦简是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它是继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
里耶木简形制多样,常见长度23cm,宽窄不一,有的宽达10cm 或长46cm,大部分文字字体属于秦隶,从小篆演化而来,和湖北龙岗
睡虎地秦简的字体相似,犹存篆法隶变之势。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加浩教授说,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全国通用小篆,但在某些场合也有例外,如一般官府文书为追求实用、方便、简洁,就用秦隶写就。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郭伟民说,里耶秦简发现的大批简牍字体,有古篆书、古隶书、隶中带楷书等,字形方扁与纵长并见。
字全部是笔墨书写,笔画平正短促,字迹工整,运笔流畅自如;简牍字体繁简有别,姿态各异。
古文字学家张春龙认为,里耶秦简的文字全用中锋,笔画遒劲,意境酣畅淋漓。
秦简文字中的许多笔划,特别是撇、捺、竖、点等笔划十分漂亮。
这样大量的简牍文字对于研究小篆、隶书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秦里耶木简-乘法口诀表(左)
(局部)□□八十一□□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五九卅五四九卅六
三九廿七二九十八八八六十四七八五十六六八四十八五八卅四八卅二
三八廿四二八十六七七卅九六七卅二五七卅五四七廿八三七廿一
二七十四六六卅.六五六卅四六廿四三六十八二六十二五五廿五四五廿
三五十五二五而十四四十六三四十二二四而八三三而九二三而六
二二而四一一而二二半而一凡千一百一十三字
在秦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是启蒙儿童必须背诵的数字运算基本工具。
而2200年以前的乘法口诀表,竟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惊人的一致,它给世界算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实物资料。
其中,古人的乘法口诀表里还涵盖了二半而一这样的分数运算,这是不同于现代教科书的地方。
秦简改写了世界的数学发展史,西方最早的乘法口诀表是在1600年前发现的,这就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发明乘法口诀表比西方早了600多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再一次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