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1 苏教版最新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1 苏教版最新精品课件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概述)
情感基调: 徘徊惆怅、苦闷感伤、哀怨凄凉
艺术风格: 或雕琢炼饰,追求丽藻与远韵的统一; 或崇俗尚质,追求浅切尽露的平易之风; 或崇奇尚怪,追求“笔补造化”的人工之美
审美趣味: 内敛、锻炼、低沉、高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 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 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 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 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 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 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 ,“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有“韩潮苏海”之称。
——叶嘉莹
北国的深秋,万物开始凋谢,朔风阵阵,红叶飘零。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秋的寂静,一个非凡的生命降临人世。一位富商的家中,多了几分繁忙,多了几分喜悦。他就是李叔同,后来的弘一大师。早年严格的家教,使他成为一名绅士,少年完善的教育使他成为文人,自己的勤奋又使他成为画家。青年时,他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娶妻生子。这时的他,可谓达到完美。人间凡是想得到的优点他几乎都拥有:高大帅气,诗文书画,珍宝钱财,应有尽有,而且家庭和睦。
正是这样一个人,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夜晚,只身前往杭州一家寺庙遁入空门,法号:演者。
这时的他已经是享誉国内外的名画家。
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来劝他还俗,但都被拒绝。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只是淡然答道:“我想来就来了”。这句话令多少人震惊。在现今的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够“心不为形役”?世俗的世界上让多少饮食男女承担了欲望的负载。他却轻松地从中走出,让人感叹也让人敬佩。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课件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课件

经济基础
随着土地制度的改变和商 业的繁荣,中产阶级崛起 ,为中唐诗的发展提供了 物质基础。
文化氛围
儒、释、道三教并行,思 想多元,为中唐诗的创新 提供了思想土壤。
中唐诗的文学特点
内容广泛
中唐诗题材广泛,涉及社 会、历史、人生、自然等 多个领域。
风格多样
既有豪放派,也有婉约派 ,还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 新乐府运动。
吸取中唐诗的求变理念
求变理念
中唐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变化和多样性,不断突破 自我和传统。现代诗歌创作应该借鉴这种求变理念, 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推陈出新。
具体表现
中唐诗人如杜甫、韩愈等,在诗歌中不断尝试新的题 材、风格和技巧,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现 代诗歌创作者可以从中学习如何保持开放心态,勇于 尝试新的创作方式和风格。
语言精练
中唐诗人注重锤炼语言, 力求言简意赅,意境深远 。
中唐诗的影响与地位
对后世影响
中唐诗的创新和变革,为宋诗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世诗 歌的发展。
文学史地位
中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被视为唐诗发展的高峰之 一。
02
中唐诗的创新求变
形式创新
总结词
中唐诗在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诗歌的限制,为诗歌创作带来 了新的可能性。
风格多变
总结词
中唐诗在风格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 ,也有婉约细腻的风格,既有清新自然的风格,也有奇崛险 怪的风格。
详细描述
中唐诗人各具特色,风格迥异。如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 的平易通俗,李贺的奇崛险怪等。这些不同的风格使得中唐 诗更加丰富多彩,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发挥中唐诗的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3 苏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3 苏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第五句,以‘几回’二字括过六代, 言简意赅。与前四句止就一事而言相比 较,简繁得益。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 流”,通过前一句放眼六朝兴亡,在这 样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山形”
西塞山,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山川 “依旧”,而人世已经历几回朝代交替, 通过对比,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 短促。
最后一联,第七句,直写“今逢”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 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 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 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 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 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尾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 作结。
•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 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 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 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这就很自然地 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作者的高明之处。在 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 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 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 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 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 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 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范仲淹评价是《寄李儋元锡》“仁者之言”,试分 析作品在这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主要指颈联和颔联。颔联表达诗人念 及时局动荡、百姓困苦和春夜难眠的愁绪。 颈联表达了自己因无所作为,年老多病想 辞官回家;同时,看到百姓流亡,为自己 没有尽到责任而惭愧。诗人忧国忧民,作 为一个封建官员,不但正直廉洁,还能引 咎辞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无论对国家 的忠诚,还是对百姓的怜爱,再加上对自 己的苛责,都表现了诗人的仁者境界。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课件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课件

创新求变的背景与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中唐时期社会动荡,对诗歌表现形式提出了新要求。
创新背景
对唐诗的传承转型,使中唐诗歌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 变化。
自由散文体的出现
1
时期背景
与五言诗和七言诗不同,自由散文体对古诗体制的打破。
2
特点介绍
细腻真实的描述,逼真的情境重现与自由的表现形式是自由散文体的特点。
3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PPT课件
介绍中唐诗歌的发展历程,从创作背景、表现手法到文化价值。
中唐诗与唐代诗歌的区别
1 文化氛围
2 文学风格
3 审美意识
与盛唐时期不同,中唐处于 玄宗后期的文化低谷时期。
中唐诗歌表现风格更为细腻, 注重真诚与体验。
中唐诗歌追求自由,注重实 际对人生的反应,较少墨守 成规。
反语以证言,直接表述情感和 感受,以及用白话更加通俗易 懂的表达方式是具体的表现手 法。
特点分析
口语化表现方式使得中唐诗歌 的民主性、接近性和普及性更 加突出,符合中唐时期的文化 特点与社会氛围。
以人物为素材的诗歌创作
骆宾王
《乌衣巷》等诗体现出自己对美好 生活向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怜 悯之情。
杜牧
《静夜思》
舞袖纶巾朱门别,春归何处不归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 明月,低头思故乡。
《临安春雨初霁》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林行。谁 家狗吠乡闾里,垂老头。
中唐诗与今人的生活联系
1 文化交流
中唐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社会有深远的意义。
2 价值观启示
中唐诗歌中融入的人文思想、人类情感在当代社会同样必不可少。
1
风景描写多样化
唐诗中多样化的风景描写的让文化表现更加丰富,独特的人文风貌呼之欲出。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

诗歌赏析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 •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 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 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 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次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显然,“世事茫茫”是指 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 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 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 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 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 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 所作为,黯然无光。
讨论分析
这首诗是否表现了诗 人的淡泊情怀?
•韦应物的这首诗是寄赠给朋友的,但并 不只限于抒写朋友间的情感,而是表达了 自己面对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自己拖着 病体,为官一方,并不是贪恋名利。看到 百姓流离失所,于国于民都有愧,因此, 不能一走了之。正是这样一种淡泊坦荡的 人生态度显现了诗人的人生至味。
•三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 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 •三 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 联 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 具 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 体 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 写 情的慰勉。 自 •末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 己 作结。 的 思 想 矛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 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 切,故写得细致。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 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 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 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 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 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 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 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 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56页PPT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56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6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6 苏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6 苏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 柳州诗,多哀怨之音。
——俞陛云《诗境浅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 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 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 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 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 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 他“文起八代之衰” ,“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 洵《上欧阳内翰书》)。有“韩潮苏海”之称。杜牧把韩 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 “百代文宗”之 名。
2.托物寓意
全诗八句四联,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看似清泊而实则 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两个特定场景:一是芙蓉惨遭险风摧残, 再是薜荔惨受恶雨损毁。实质上是在暗示自己在朝廷里饱受 排挤和迫害,以及和朋友一样壮志难酬。
借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与不满。
唐代韩、柳齐名,皆遭屏逐, 留下贬谪诗。比较《左迁至 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 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两首贬谪诗在思想感情上的 差异。
旧的东西其实极好。学生时代喜欢写信,只是今天书信似乎早已被人遗忘,那些旧的记忆,被尘埃轻轻覆盖,曾经的笔端洇湿了笔锋,告慰着那时的心绪。现在读来,仿佛嗅到时光深处的香气,一朵墨色小花晕染了眼角,眉梢,是飞扬的青春,无知年少的轻狂,这份带不走的青涩,美丽而忧伤。 小心翼翼珍藏着,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最后的几年光景几乎是在医院渡过,然而和母亲在一起的毎一刻都是温暖美好的。四年前,母亲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生命就是如此脆弱,逝去和別离,陈旧的情绪某年某月的那一刻如水泻闸。水在流,云在走,聚散终有时,不贪恋一生,有你的这一程就是幸运。那是地久天长的在我的血液中渗透,永远在我的心中,在我的生命里。 时光就是这么不经用,很快自己做了母亲,我才深深的知道,这样的爱,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不因万物毁灭而更改。只想守护血浓于水的旧时光,即便峥嵘岁月将容颜划伤,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时的时光无限温柔,当清水载着陈旧的往事,站在时光这头,看时光那头,一切变得分明。执笔书写,旧时光的春去秋来,欢喜也好,忧伤也好,时间窖藏,流光曼卷里所有的宠爱,疼惜,活色生香的脑海存在。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课件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课件

佳作赏析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简析】这是一幅江天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 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 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 景图。
韦应物因出身贵族,一生仕途也比较顺利, 所以,他虽然也受佛道思想影响,仰慕一种淡泊 脱俗、远离尘世的生活,常写田园山水诗,但他 毕竟身居高官,生活优越,传统价值观念比较坚 定,也比较注意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因 此,他还是写了一些关心国家安危和下层百姓疾 苦的诗篇,这一点在《寄李儋元锡》一诗中便有 体现。
此而生的悲愤心情和对同贬战友们的深切怀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解题:古代左边地位低于右边,“左迁”,就是 降职的意思。示侄孙湘,指这首诗是写给侄孙韩 湘看的。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819年正月。唐 宪宗信佛,曾派人去把释迦牟尼佛的一节指骨迎 接到宫中来供养,弄得劳民伤财。 韩愈写了一道奏章来劝阻。唐宪宗大为恼火,要 杀掉他,因宰相和其他大臣等出来替他说情,才 把他降职,贬到潮州(在今广东省)。他在去潮州 时,路经蓝田关(在今陕西省),写了这首诗。
贬谪诗中其它常见意象:
风霜 雨雪 夕阳 鹧鸪 落叶 孤灯……
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课件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课件

5.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 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 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邦弟妹》一诗语 言浅切平易,学生借助注解及注解①的背景介绍,理 解本诗的内容是没有困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诗 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6。李贺《天上谣》是一首游仙诗,学生借助注解 理解诗人所写的仙境,一般不存在问题,但要理解诗 人的寄托却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李贺的生 平事迹以及诗中仙境和人间的对比来进行讲解。
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学生对诗歌 中的凄切语气容易理解,但对“不衰飒”的抒情特征 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韩愈的生平事 迹及其性格特点来解读这种抒情方式。 4.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是一首寓意深刻的怀古 诗,但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理解这种寓意有 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诗人所处时代的政 治格局以及传统的大一统思想来对诗歌进行恰当的解 读。
本专题选取了这一时期的六首诗歌。教师在进行单篇 作品的鉴赏教学时应注意结合诗人的总体风格来把握。 因此我们建议: 1.对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一诗,教师可以采取 让学生自学或讨论的形式,分析这首诗是否表现了诗 人的淡泊情怀,从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2.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一诗的情景结合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师应该 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抓住本诗以哀景写哀情的特点 来解读此诗。
1. 刘禹锡所处的中唐是藩镇割据的时代,其间虽然 在唐宪宗时期出现过短暂的统一,但至刘禹锡写作此 诗时的唐穆宗长庆四年(824),河北三镇又恢复到了 割据状态。金陵(今南京)虽是六朝古都,但都是割据 一方的政权。诗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 势力,因此诗人的怀古其实是在慨今;四海为家,江 山一统是诗人所极力赞扬的。同时,六朝灭亡的历史 教训,也是对当朝统治者的忠告,有一箭双雕的效 果。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81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81
提示
二、悟读,诗情画境 枯瘦的毛驴,因你在背上而不显单薄;身上的 锦囊,塞满又空过;瘦长的手指,专门为锦囊 而生。没有了诗,就没有了你长吉的魂魄。桑 田沧海的变化,化作一尾鱼悄然遁去,又是哪 一个清晨,在衰兰遍生的十字路口,听纺织娘悠长的哭声?天上人间, 都已被你的诗写满。再过千年仍然如此,你的诗句水晶般洒落在我的额 头,让我梦也断肠,醒也断肠。
答案
文本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注]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 嫣香:指娇艳的花朵。 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试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二、诗词故事 李贺呕心觅锦句
李贺平常出门时,骑着毛驴,带着笔墨文具。令一个小仆人背着丝 袋跟在后面。灵感来时,马上写成诗句,投入丝袋。晚上回家后,整理 袋内的纸条,然后将它们排成整首的诗。每天都如此。他母亲总是心疼 儿子: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李贺果真是呕心而死。
三、文题背景 1.李贺对冷艳凄迷的景象有着特殊的偏爱,并大量使用“泣”、“啼” 等字词使其感情化,由此构成极具悲感色彩的意象群,故人称“鬼才”、 “诗鬼”。 2.《天上谣》是一首游仙诗。用韵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诵起来, 轻快优美。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4 苏教版最新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4 苏教版最新精品课件
① “下”和“收”字用得好。 ② “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 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 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 望风披靡。 ③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 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 一方是闻风丧胆。
2、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 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家 何 在 ?
惜 残 年 !
除路九 弊八重 事千天 ,。,
示 侄 孙 湘 唐


韩愈简介
• 唐代文学家、哲学 家。字退之。河南 河阳(今孟县)人, 郡望昌黎,世称韩 昌黎。因官吏部侍 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 韩文公。 唐宋八大 家之一。
背景
• 皇帝唐宪宗非常迷信佛法,元和十四年他派出一批 太监与和尚,从法门寺把所传的佛祖释迦牟尼的一 节指骨迎到长安皇宫里供奉,顶礼膜拜三天之后, 又把这节指骨送到长安的各大寺院里依次供奉。一 时间,京城内外的王公大臣们掀起了奢侈铺张的狂 热活动,街头巷尾的老百姓议论纷纷。韩愈觉得皇 帝这样崇尚迷信活动,对于国计民生丝毫没有好处。 他花时间精心写了一道奏章(即《论佛骨表》),痛切 地指出其害,请求皇帝立即下令制止。并勇敢地表 示“佛有灵,能作祸祟(带给人灾祸),凡有殃咎(使 受责罚、祸害),宜加臣身。”唐宪宗怒不可遏,几 乎要下令杀了韩愈,幸有裴度等正直的大臣竭力救 援,使唐宪宗不得不改变主意,但仍然把韩愈贬为 潮州刺史。
诗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 势力,因此诗人的怀古其实是在慨今;四 海为家,江山一统是诗人所极力赞扬的。 同时,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也是对当朝 统治者的忠告,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天 上 谣
李 贺
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课件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课件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chóng) • (zhāo)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zhàng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一篇奏折早晨上奏给像在九层天外的皇帝, 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想替皇上革除有弊病的事情, 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乌云横亘秦岭,我的家在哪里? 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 知道你远道而来应该有意图, 好瘴气漫漫的潮州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 中唐诗坛,大致有以下几派: • (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 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 作,要求“歌诗合为时而作文章和为事 而著”,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 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 显平易通俗,自然,他们的创作在当时 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2)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 人,从尚奇怪,重主观的创作主张 出发,着力于探讨诗歌的新的艺术 形式,并且通过个人的遭遇来反映 社会的黑暗。这一派诗人除了韩孟 之外,还有刘叉、卢仝、马异、贾 岛、李贺等,其中韩、孟、李最为 出色。
•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 • 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 • 朱熹盛称“贤矣”, • 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 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 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 乎!”
• 滁州西涧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作者及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 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 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 •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 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 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 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 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 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 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 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 心情是焦急忧虑的。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课件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课件

中唐诗的影响与评
04

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 2
开启诗歌创作新篇章
中唐诗以其特殊的风格和内涵,为后世的诗歌创 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 转折点。
推动文学发展
中唐诗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后世文人墨客的创作 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和繁华。
3
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中唐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通过代代 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精练
中唐诗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表 现了文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中唐诗的创新之处
题材创新
中唐诗歌在题材上有所创 新,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问 题,反应了文人对社会现 象的深刻思考。
情势创新
中唐诗歌在情势上也有所 创新,出现了格律诗、词 等多种诗歌情势,丰富了 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思想创新
中唐诗歌在思想上也有所 创新,反应了文人对于人 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体 现了文人的独立精神。
对照的运用
总结词
中唐诗在对照的运用上奇妙特殊,通过对照不同的事物或情感来突出主题,增强表达效果。
详细描述
中唐诗人善于运用对照手法,通过对照不同的事物或情感来突出主题,增强表达效果。这种手法能够使诗歌的表 达更加鲜明和生动,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中唐诗人还善于运用对照来表达自己的批评或赞扬态度,使 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有力。
重视情感表达
中唐诗歌强调情感表达,关注个体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现代文学创作应借鉴这一特点,重视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和深 刻性,让读者产生共鸣。
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变革与开放
中唐时期的社会处于变革与开放的状 态,为诗歌的创新求变提供了土壤。 现代社会也应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鼓励创新思维和多元文化的发展, 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1 苏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1 苏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概述)
情感基调: 徘徊惆怅、苦闷感伤、哀怨凄凉
艺术风格: 或雕琢炼饰,追求丽藻与远韵的统一; 或崇俗尚质,追求浅切尽露的平易之风; 或崇奇尚怪,追求“笔补造化”的人工之美
审美趣味: 内敛、锻炼、低沉、高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 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 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 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 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 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 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 ,“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有“韩潮苏海”之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潺送客愁。”
——李涉《再宿武关》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 ⑴写实讽谕诗派,即以白居易、元稹为代 表的新乐府诗派。又称“元白诗派”。这 一派以浅近通俗为主要特色,尤以善写新 乐府著称。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 ⑵险怪奇崛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 史称“韩孟诗派”。这一派以险怪奇特为 主要特色,其诗排奡瘦硬,以至艰涩峻刻。
• ⑶是以韦应物、刘长卿为主的大历诗人和 柳宗元。这派诗人以清丽淡远为主要特色。 韦应物与柳宗元并称“韦柳”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8(课件+试题,15套)5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8(课件+试题,15套)5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三、品读,鉴赏评析 1.“时难年饥”揭示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答案 揭示了当时因叛乱造成的民生凋敝、时局动荡的社会现实。 2.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比喻。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答案
3.清人杨逢春《唐诗绎》评此诗云:“末二折到望月,一语总摄, 笔有余情。”请指出“余情”的内涵。 答案 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仰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 不自禁地联想到流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 遥望这轮勾起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然泪下吧!恐怕 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 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心,勾勒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 浑朴真挚,引人共鸣。
提示
二、悟读,诗情画境 在诗仙、诗圣相继作古之际,是你扛起了中唐 诗坛的大旗;在牡丹城有着33年生活经历的你, 在一个个繁华的场景背后,发现了别人视而不 见的“田舍翁”、“卖炭翁”、“琵琶女”和 “长恨歌”中的恨;龙门卜居18年,你已不再是 “江州司马”,而是“香山居士”。年纪尚轻的你就已写出家信诗《望 月有感》,唱出了社会的动荡、人民的流离失所。千年居易,今犹乐天。
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8(课件+试题,15套)6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8(课件+试题,15套)6
提示
二、悟读,诗情画境 青山无言,见惯了人世的变迁。渐渐地,我们 都步入虚空,仿佛置身于滔滔岁月河流,不再 拘泥一人一事的得失,不再流连一日一年的情 绪。回首处,轻舟已过万重山。人生有限,自然 永恒。人身渺小,光阴似箭。这种对比足以让人黯然以至潸然泪下。一 世苦心经营,纵然功成名就,到最后还是如同沙砾,散失流逝离去。有 什么可以永生不忘?有什么可以至死铭记?高山流水,知音难求;天涯 海角,独自飘摇。落日的余晖下,怅然独立的人,渐渐融入隐隐青山、 迢迢碧水中……
上述记载,或是后人附会名人名诗而起,不足以据为本事。现今论者认 为,刘禹锡于穆宗长庆四年(824)由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刺史调任和 州(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刺史,顺江东下,路经西塞山,有感于今古兴亡, 写下了这首诗。
文本赏读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西塞山怀古
内容索引
文题解读 文本赏读 文本拓展
文题解读
一、诗人名片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 年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与柳宗元等人参加了“永 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回京后,又贬为连 州刺史。历任夔州、和州刺史。后回京任主客郎中等。 此后又曾出外任苏州、汝州刺史。刘性格倔强,信奉佛 教。年老多病,而时思振奋。故有“诗豪”之称。与白 居易齐名,合称“刘白”。
诗风清峻明朗,其怀古诗十分为人称道。还有一些诗向民歌学习,散发 着民歌浓郁的生活气息。有《刘梦得文集》。
二、诗词故事 前度刘郎今又来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朗州。十年后,才被召回长安。 他和友人们到玄都观来观赏桃树。观中道士所种的数百棵桃树开花时, 如同朝霞一般灿烂,极为美艳壮观。刘禹锡看后当即吟诗一首,名《戏 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 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不料这首诗被人告发,说是“语涉讥刺”,是 用“桃千树”影射当时涌进朝廷的大批保守势力,引起执政大臣的不悦。 因此,刘禹锡非但不能留京任用,反被赶往更加边远的连州等地。这一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83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PPT83
提示
二、悟读,诗情画境 高山流水,大气磅礴;英雄失路,豪情不减。悲情发乎 胸襟,壮志凌于云端!一封奏折,何其殷勤;满腔忠诚, 何其恳切;妙笔生花,何其动人!实指望“圣明”回心 转意,不料想天
子怒不可遏。虽说“残喘”之年,不足挂齿,“衰朽”之躯,无须顾惜,然而弊政 不除,心何以安?“圣明”蒙蔽,臣何以忠?忠心反被君心弃,从此谁敢再谏君? 天高“九重”,如“云横秦岭”;路远“八千”,偏“雪拥蓝关”。大祸临头,祸 及全家;远行凭马,马却踟蹰!唉,有什么办法呢?王命在身,身不由己!侄孙韩 湘远道而来,应该是心知而肚明。瘴江的水可能是断魂水,乃叔的忠骨可能要长埋 于瘴江之畔了。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答案
3.有人认为颈联是在写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为什么? 答案 不单单是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 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答案
4.清人纪昀认为该诗“语极凄切,却不衰飒”,请结合该诗谈谈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诗中的“朝奏”、“夕贬”、“路八千”、“衰朽残年”、 “家何在”、“马不前”、“好收吾骨瘴江边”,都是极为凄切的, 但诗人的情感基调并不衰飒。原因是诗中融入了诗人慷慨激昂、刚 直不阿的情感;同时在写景抒情上,“云横”、“雪拥”,境界雄 阔,气势磅礴,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故读起来不觉得衰飒。
答案
文本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 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写于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 年春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苏轼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 淡泊”的特点,结合此诗谈谈你的 看法。
• 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但并不只限于 抒写朋友间的情感,而是表达自己对时 局的一种人生态度:自己所以拖着病体 为官一方,并非贪恋名利。他想辞官归 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 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 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正是这样一种淡 泊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现了诗人的人生至 味。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作者及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
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
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
•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 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 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 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 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 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 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 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 心情是焦急忧虑的。
二、背景
唐宪宗一心想着长生不老,把死去的高僧骸 骨迎奉到朝廷大内,一时上下乌烟瘴气。韩愈正 是上疏驳斥这种无聊之举,而触怒唐宪宗。幸得 好友裴度、崔群等人力争,才得以免死,由刑部 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 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 而知的。而有司急命赴任,家人随即也被驱赶。 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先行赶到,自己的 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诗人在这种情况下, 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了这首名篇。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 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 期。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 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 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 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 中唐诗人大约五百七十人,诗歌数量最多, 约一万九千余首,诗歌流派也最多,所以 称之为"中唐之再盛"。这时与安史之乱期 间相比,虽然时局得到相对的稳定,但藩 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以及日益尖 锐的阶级矛盾,使社会陷于严重的无法摆 脱的危机之中。盛唐那积极浪漫主义的热 情和理想退潮了,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 人们不得不倾向冷静的观察与思考,所以 诗歌转向了现实主义道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 (zhāo)(chóng)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zhàng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一篇奏折早晨上奏给像在九层天外的皇帝, 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想替皇上革除有弊病的事情, 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乌云横亘秦岭,我的家在哪里? 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 知道你远道而来应该有意图, 好瘴气亡愧俸钱” 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
• 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
• 朱熹盛称“贤矣”,
• 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 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 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 乎!”
• 滁州西涧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中唐诗坛,大致有以下几派:
• (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 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 作,要求“歌诗合为时而作文章和为事 而著”,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 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 显平易通俗,自然,他们的创作在当时 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2)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 人,从尚奇怪,重主观的创作主张 出发,着力于探讨诗歌的新的艺术 形式,并且通过个人的遭遇来反映 社会的黑暗。这一派诗人除了韩孟 之外,还有刘叉、卢仝、马异、贾 岛、李贺等,其中韩、孟、李最为 出色。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 的“朝奏夕贬”,“路八千”,“衰 朽残年”,“家何在”,“马不前”, “好收吾骨瘴江边”,都是极为凄切 的,但诗人的情感基调并不衰飒。原 因是诗中融人了诗人慷慨激昂、刚直 不阿的情感;同时在写景抒情上, “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气势磅礴, 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所以读起来不 觉得衰飒。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
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
• 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 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评价加以分 析。
答:“朝奏”,点名获罪的原因是“自 取”,是尽职尽责;“路八千”指出 贬所的遥远偏僻。这两句透露出作者 忠而遭贬的怨愤,也含蓄地表现了他 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 (3)韩、孟、元、白之前的中唐早期, 尚有刘长卿、韦应物与大历十才子等 诗人,带着对盛唐的依恋,以萧条、 冷落的心境表现山林隐逸的生活情趣。
• (4)柳宗元、刘禹锡等"元和贬谪"诗 人,或借异乡山水以抒发贬谪之苦闷, 或借历史古迹抒发千古兴亡之慨叹, 柳的山水诗写得清淡秀丽,峻洁峭激, 刘的咏史诗则豪迈畅朗。
• 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 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 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意象:春潮、 雨、 野渡、 横舟 。 •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
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
• 感情:作者自甘寂寞,恬淡闲适的胸 襟。
贬谪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作者
韩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 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 世称韩昌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 称韩文公。在唐代古文运动中与柳宗元齐 名,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 他和柳宗元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 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 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等。
答:“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 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 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 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 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 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 眷顾与依恋。这句借景抒情,诗人 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 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
清朝纪晓岚认为本诗“语极凄切, 却不衰飒”,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