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必备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分组调查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热爱自然的意识。
2、学习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活动方案,并学会做调查记录。
(4)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强热爱生物和自然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难点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二、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学生在初步学习生物特征的基础之上,继续了解生物有哪些类型,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怎样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完成本节的调查活动后,学生能知道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下基础。
从活动设计上看,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先以观察实物、图片为主,通过观察、对比,概括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再以学生获得的知识为基础,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并进行记录,形成调查报告。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也能说出部分生物的名称,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的能力,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生物学基础知识、调查方法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调查活动。
3、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调查活动为主要内容,重点是使学生通过调查知道自己身边有哪些生物,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同时了解调查的一般方法。
要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如下环节:讨论怎样进行调查→制定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实施调查活动过程→调查活动汇报和评价。
三、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查看《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预习任务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
1、教学方法:讨论法、实地调查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
3、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小组讨论并制定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进行调查活动,调查结束后,每小组完成一篇调查报告。
4、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调查表,笔,卷尺,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摄像机,温度计,湿度计,动植物检索简表等用具。
(2)教师准备:课前培训各组小组长,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如何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对生物进行归类,等等。
5、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