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网络编程实现两台计算机通信(详细注释)

合集下载

多机通信的原理及过程

多机通信的原理及过程

多机通信的原理及过程多机通信指的是多台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其原理和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网络连接:首先,多台计算机需要建立起网络连接,常见的连接方式有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

通过物理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将不同计算机连接起来,构建起一个局域网或者广域网。

2. IP寻址:每台计算机都需要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用于在网络中标识这台计算机。

IP地址可以由网络管理员手动分配,或者通过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自动分配。

3. 网络协议:在多机通信中,需要使用各种网络协议来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UD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UDP协议则是一种不可靠但效率较高的传输协议。

4. 数据封装和解封:在发送数据时,数据会被封装成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计算机。

数据包通常由数据的头部和正文组成,头部中包含了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等信息。

在接收端,目标计算机会解封数据包,然后提取出其中的数据。

5. 路由选择和转发:在网络中,数据包需要经过多个路由器的转发才能到达目标计算机。

每个路由器根据转发表来进行数据包的转发,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给下一个路由器,最终到达目标计算机。

6. 数据传输检验: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常会对数据进行检验,例如使用校验和、循环冗余检验等方法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如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损坏或丢失,接收端可以通过检验结果来发现并请求重新传输。

7. 应用层协议:在多机通信中,应用层协议定义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规则。

例如HTTP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FTP协议用于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等。

总的来说,多机通信的原理和过程包括网络连接、IP寻址、网络协议、数据封装和解封、路由选择和转发、数据传输检验以及应用层协议等步骤。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多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socket tcp会话原理

socket tcp会话原理

Socket TCP会话原理一、概述1.1 Socket概念Socket(套接字)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是网络通信的端点,能够实现不同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1.2 TCP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对数据包进行排序和错误校正的功能。

二、TCP会话建立2.1 三次握手2.1.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报文,告诉服务端客户端想要连接。

2.1.2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后,发送SYN+ACK报文,告诉客户端已经收到请求,愿意接受连接。

2.1.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的SYN+ACK报文后,发送ACK报文确认,表示连接建立成功。

2.2 会话数据传输在TCP会话建立成功后,双方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数据包会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地,并且在接收端按序组装成完整的数据流。

三、TCP会话终止3.1 四次挥手3.1.1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送FIN报文,表示数据发送完毕。

3.1.2 第二次挥手:服务端接收到FIN报文后,发送ACK报文,表示收到了客户端的结束信号。

3.1.3 第三次挥手:服务端发送FIN报文,表示服务端数据发送完毕。

3.1.4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的FIN报文后,发送ACK报文,表示收到了服务端的结束信号。

四、TCP会话的特点4.1 可靠性TCP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通过序列号、确认和重传机制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4.2 有序性TCP会话可以保证数据包的有序到达,不会出现数据包乱序的情况。

4.3 全双工TCP会话是全双工的,双方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实现真正的双向通信。

五、TCP会话的应用5.1 网络通信TCP会话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通信场景,如HTTP、FTP等应用层协议都是基于TCP协议的。

5.2 远程登入SSH等远程登入工具使用TCP会话来建立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实现远程管理和操作。

网络编程实现多种协议的网络通信

网络编程实现多种协议的网络通信

网络编程实现多种协议的网络通信网络编程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和通信的技术。

通过网络编程,我们可以实现多种协议的网络通信,包括HTTP、TCP/IP、UDP等。

一、HTTP协议的网络通信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传输超媒体文档的应用层协议。

它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工作的,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并传输数据。

HTTP协议通常用于Web应用程序的通信,比如浏览器请求网页时使用的HTTP GET方法。

在网络编程中,我们可以使用HTTP协议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请求并返回相应的数据。

通过HTTP协议,我们可以获取网页内容、上传文件、进行用户认证等。

二、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协议,用于在因特网上进行数据传输。

它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能够提供数据的可靠传递,确保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在网络编程中,我们可以使用TCP/IP协议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TCP连接建立通信,可以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TCP/IP协议还提供了一些常用的网络编程接口,比如Socket接口,开发人员可以利用Socket接口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三、UDP协议的网络通信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但具有较高的速度和较低的延迟。

UDP常用于实时性较高的应用,比如音视频传输、在线游戏等。

在网络编程中,我们可以使用UDP协议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与TCP/IP协议不同,UDP协议不需要建立连接,可以直接发送数据包。

UDP协议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适用于一些实时应用,但缺点是数据传输不可靠,可能会导致数据包丢失或乱序。

TCPIP协议详解及应用

TCPIP协议详解及应用

TCPIP协议详解及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TCP/IP协议成为了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之一。

本文将对TCP/IP协议进行详细解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一、TCP/IP协议概述及工作原理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则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

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如下:发送端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都会被添加上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等必要的信息。

然后,这些数据包通过IP协议进行传输,根据目标地址信息找到合适的路径进行传送。

接收端根据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信息,将接收到的数据包重新组装,最终将完整的数据传递给应用程序。

二、TCP/IP协议的主要特点1. 可靠性:TCP通过使用序列号、确认应答、重传机制等方式,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2. 高效性:TCP通过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算法,避免网络拥塞,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3. 全球性:TCP/IP协议是全球通用的协议,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通信。

4. 灵活性:TCP/IP协议支持多种网络设备和技术,适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等。

5. 扩展性:TCP/IP协议是分层设计的,每一层都可以进行扩展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需求。

三、TCP/IP协议的应用场景1. 互联网通信: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包括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都是基于TCP/IP协议进行传输和交互的。

2. 远程登录:通过TCP/IP协议,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登录到其他计算机,进行远程管理和操作。

3. 文件共享:TCP/IP协议支持文件共享,用户可以通过TCP/IP协议共享和访问其他计算机上的文件和资源。

4. 实时通信:TCP/IP协议也可以用于实时通信应用,如语音、视频会议等,保证通信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5. 无线网络:TCP/IP协议在无线网络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无线局域网(WLAN)和移动通信网络,都是基于TCP/IP协议进行通信的。

网络编程中常见的协议和通信方式解析

网络编程中常见的协议和通信方式解析

网络编程中常见的协议和通信方式解析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编程作为一种崭新的开发模式,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络编程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实现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

而网络编程中常见的协议和通信方式也成为了程序员们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网络编程中常见的协议和通信方式进行分析和解析。

一、协议网络编程中的协议通常指的是网络传输协议,也就是指在网络传输中所采用的规则、标准和约束。

协议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传输协议和应用层协议。

1. 传输协议传输协议通常指的是TCP/IP协议,它分为两部分: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其必须建立一个连接,然后才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在传输过程中,TCP还会进行数据包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能够完整且准确的传输数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协议,传输的数据包不保证完整和有序性,但由于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所以UDP传输协议非常适合实时性和速度较高的数据传输,如音视频的传输。

2. 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则指的是对于网络编程的应用而言,具体使用的协议,如HTTP、FTP、TELNET、SMTP等。

应用层协议在网络编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表示由Web服务器传输到本地浏览器的协议。

通过HTTP协议,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共享和传输HTML等文件,支持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它规定了文件上传、下载的标准。

FTP一般用于文件传输。

TELNET是一种用于远程登录的协议,提供了终端连接服务。

它可以让用户通过网络与远程计算机进行通信和交互。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用于电子邮件传输的标准协议。

学习网络编程了解TCPIP协议和网络通信原理

学习网络编程了解TCPIP协议和网络通信原理

学习网络编程了解TCPIP协议和网络通信原理学习网络编程了解 TCP/IP 协议和网络通信原理网络编程成为了当今信息时代中必备的技能之一。

学习网络编程意味着我们要了解 TCP/IP 协议和网络通信原理,因为它们是构建互联网世界的基石。

本文将深入探讨 TCP/IP 协议和网络通信原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个领域。

一、TCP/IP 协议简介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组用于实现互联网通信的协议集合。

它由两个基本协议构成:TCP 和 IP。

1.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它通过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进行顺序管理和确认机制,在网络间确保可靠的数据传输。

TCP 还负责错误检测和差错纠正,确保数据完整性。

2. IP(Internet Protocol):IP 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递到目标地址,通过 IP 地址标识不同的网络设备和计算机。

IP 提供了最基础的寻址和路由功能,确保数据能够在网络中正确传递。

二、网络通信原理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是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在理解网络通信原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1. 客户端(Client):客户端是发起请求的一方,它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

客户端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

2. 服务器(Server):服务器是响应请求的一方,它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或数据。

服务器通常是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计算机。

3. 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网络协议是计算机在网络中通信和交流的规则和约定。

TCP/IP 协议就是其中之一,它规定了数据的传输格式、传输方式和通信规则。

基于以上概念,网络通信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连接: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服务器接收并确认连接请求,建立连接。

两台S7-1200 PLC之间的TCP通信实例

两台S7-1200 PLC之间的TCP通信实例

两台S7-1200 PLC之间的TCP通信实例一、 TCP通信协议介绍开放式用户通信是套接字(Socket)通信方式,包含TCP通信。

TCP 属于OSI参考模型的第4层(UDP也位于该层),IP位于第3层。

TCP/IP 通信是面向连接的,提供站点之间的可靠通信,具有回传机制,支持路由功能,可用于西门子SIMATIC系统内部及SIMATIC与PC或其他支持TCP/IP的系统通信。

TCP/IP的通信需要设置本地和远程IP地址,以及与进程相关的端口号(Port Number)。

TIA V16编程软件中关于开放式用户通信指令库的截图如图1所示。

图1 开放式用户通信指令库提示:套接字Socket=(IP地址:端口号),例如(192.168.0.5:80)。

二、两台S7-1200 PLC之间的TCP通信S7-1200 PLC与S7-1200 PLC之间的以太网通信可以通过TCP来实现,这里使用图12-14中的TSEND_C和TRCV_C指令来实现。

通信方式为双边通信,即通信双方都要编写程序,一侧编写发送程序,另一侧则必须编写对应的接收程序。

这里要完成的通信任务有:①将PLC_1的通信数据区DB1中100个字节的数据发送到PLC_2的接收数据区DB2中;②将PLC_2的通信数据区DB1中100个字节的数据发送到PLC_1的接收数据区DB2中。

1.硬件组态使用STEP7 V16创建一个名为“1200_1200_TCP”的新项目,并通过“添加新设备”组态两个型号均为CPU 1214C DC/DC/DC V4.4的1200 PLC站点,分别命名为“PLC_1”和“PLC_2”。

设置“PLC_1”的IP地址为192.168.0.1,“PLC_2”的IP地址为192.168.0.2,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设置方法参见12.3.2节相关内容。

勾选“PLC_1”和“PLC_2”的“启用时钟存储器字节”复选框,启用时钟存储器字节MB0。

TCP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流程

TCP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流程

TCP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流程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其实现了可靠的通信机制,广泛用于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下面是TCP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流程的详细介绍,共分为五个步骤:建立连接、数据传输、确认接收、连接关闭和异常处理。

第一步:建立连接1. 服务端启动,创建一个Socket对象,通过bind(函数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并通过listen(函数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 客户端启动,同样创建一个Socket对象,通过connect(函数向服务端发出连接请求。

3. 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调用accept(函数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创建一个新的Socket对象用于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4.服务端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后,双方开始进行数据传输。

第二步:数据传输1.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通过新创建的Socket对象的send(函数发送数据。

2. 服务端接收到数据,通过新创建的Socket对象的recv(函数接收数据。

3. 服务端处理完收到的数据后,可以向客户端回复数据,通过新创建的Socket对象的send(函数发送数据。

4. 客户端接收到数据后,经过处理后可能会回复数据给服务端,同样通过Socket对象的send(函数发送数据。

5.双方可以多次进行数据传输,直到完成所有的数据交互。

第三步:确认接收1. 客户端发送完最后一部分数据后,会调用shutdown(函数关闭写入通道,表示数据发送完毕。

2. 服务端接收到数据后,可以调用shutdown(函数关闭写入通道,如果后续没有数据要发送给客户端,可以表示数据接收完毕。

3. 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Socket对象的recv(函数接收数据,直到接收到0字节的数据,表示连接已关闭。

第四步:连接关闭1. 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随时调用close(函数主动关闭连接,也可以等待对方关闭连接。

2. 当一方调用close(函数关闭连接时,另一方会接收到关闭的通知。

TCP

TCP

抽象地 说 , ce 是 一 种双 向通信 接 口; 际 s kt o 实
文章在介 绍 T P协议 客 户端 和服 务 器 C
上 , ce 是一种数据结构 , s kt o 用以创建一条在没有互 联 的进程 间发 送 、 受 消 息 的通 道 ( 接 点 ) 接 连 。一 对 互联 的 sce 提供通信接 口, okt 使两端可以传输数据 。 与文件操 作 一样 , 个 打开 的 sce 都 对 应一 个 每 okt
关 键 词 : 接 字 ; e h; C /P协 议 ; 套 D l iT P I p 网络 编 程
中图分类 号 : 9 5 0 TN 1 .4
文献标识 码 : A
刖 再
现代操作 系统中 , 用户程序 以进程方式共享地 占用 系统 资 源 , 统 中每 个 进 程 在 自己 的地 址 范 围 系 内以线程为执行单位运行 。为保证相互通信的进程 之间既互不干扰、 又协调一致地工作 , 对本机进程之 间的 通 信 , 作 系 统 提 供 如 Un S 的 管 道 操 i BD x (i )命名管道 nme i ) IO和软中断信号 , p e、 p a dp eFF p 以及 Un yt 的消息 ( s g )共享存储 区 i Ss m V x e me ae 、 s ( a dme oy 和 信 号 量 等 进 程 间通 信 IC机 s r m r) he P 制L 。对 于分布式系统 中的网间进程 , 1 j 计算机不共 享存储器 , 为提供 进程间通信 的一般方法和使用复 杂协议 、 实现不 同主机间通信 , 通常使用不 同的通信 原语 , 通过数据 的交换来实现 。进程间通信原语 集 分为①基 于消息传 递 ; ②基 于远程过 程调用 R C P;

java实现两台电脑间TCP协议文件传输

java实现两台电脑间TCP协议文件传输

java实现两台电脑间TCP协议⽂件传输记录下之前所做的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件的⼩项⽬,总结下学习到的⼀些⽅法与思路。

注:本⽂参考⾃《⿊马程序员》视频。

⾸先明确需求,在同⼀局域⽹下的机器⼈A想给喜欢了很久的机器⼈B发送情书,但是机器⼈B事先并不知道⼩A的⼼思,那么作为⽉⽼(红娘)该如何帮助他们呢?然后建⽴模型并拆分需求。

这⾥两台主机使⽤⽹线直连,在物理层上确保建⽴了连接,接下来便是利⽤相应的协议将信息从电脑A传给电脑B。

在这⼀步上,可以将此过程抽象为⽹络+I/O(Input、Output)的过程。

如果能在⼀台电脑上实现⽂件之间的传输,再加上相互的⽹络协议,羞涩的A不就可以将情书发送给B了吗?因此要先解决在⼀台电脑上传输信息的问题。

为了在⽹络上传输,使⽤必要的协议是必要的,TCP/IP协议簇就是为了解决计算机间通信⽽⽣,⽽这⾥主要⽤到UDP和TCP两种协议。

当⼩A可以向⼩B发送情书后,⼜出现了众多的追求者,那么⼩B如何去处理这么多的并发任务呢?这时便要⽤到多线程的技术。

因此接下来将分别介绍此过程中所⽤到了I/O流(最基础)、⽹络编程(最重要)、多线程知识(较重要)和其中⼀些⼩技巧。

⼀、I/O流I/O流⽤来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Java对数据的传输通过流的⽅式。

流按操作数据分为两种:字节流与字符流。

如果数据是⽂本类型,那么需要使⽤字符流;如果是其他类型,那么使⽤字节流。

简单来说,字符流=字节流+编码表。

流按流向分为:输⼊流(将硬盘中的数据读⼊内存),输出流(将内存中的数据写⼊硬盘)。

简单来说,想要将某⽂件传到⽬的地,需要将此⽂件关联输⼊流,然后将输⼊流中的信息写⼊到输出流中。

将⽬的关联输出流,就可以将信息传输到⽬的地了。

Java提供了⼤量的流对象可供使⽤,其中有两⼤基类,字节流的两个顶层⽗InputStream与OutputStream;字符流的两个顶层⽗类Reader 与Writer。

这些体系的⼦类都以⽗类名作为后缀,⽽⼦类名的前缀就是该对象的功能。

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

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

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是指计算机操作系统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过程。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原理和技术,并介绍相关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网络通信的原理网络通信是指两台或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互相传递数据和信息的过程。

在操作系统中,网络通信的实现需要通过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两台计算机在网络中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操作系统中需要实现这些协议,以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和可靠性。

2.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数据封装是指将要传输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组装成数据包,以便在网络中进行传输。

而解封装则是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解析并还原成原始数据。

操作系统需要实现这两个过程,以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3. 路由选择:在网络中,数据包需要通过多个中间节点进行传输。

路由选择的功能是根据不同的网络拓扑和路由算法,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操作系统需要实现合适的路由选择算法,并通过路由表来存储和管理路由信息。

二、网络通信的技术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技术:1. 套接字:套接字是操作系统中实现网络通信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是一种抽象的网络通信接口,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服务。

通过套接字,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使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2. 网络编程:网络编程是指利用编程语言和相关的网络库,对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进行开发和应用。

常见的网络编程技术有使用C语言的Socket编程、使用Java语言的Socket和RMI等。

3. 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到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并行计算的技术。

在操作系统中,网络通信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各个计算节点能够相互通信和协同工作,提高计算效率。

4.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指将物理资源抽象为虚拟资源,使得多个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可以共享同一物理资源的技术。

tcp协议上实现点对点通信的方法

tcp协议上实现点对点通信的方法

tcp协议上实现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点对点通信已成为各种应用场景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TCP(传输控制协议)作为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为实现点对点通信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TCP协议上实现点对点通信的方法。

一、TCP协议简介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它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TCP协议中,数据以流的形式传输,通信双方通过端口号区分不同的应用进程。

二、点对点通信的概念点对点通信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不需要经过第三方节点。

在TCP协议上实现点对点通信,可以有效降低通信延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三、实现点对点通信的方法1.基于TCP协议的Socket编程Socket编程是实现点对点通信的基础。

在Socket编程中,通信双方通过创建Socket对象,建立连接,然后进行数据传输。

(1)创建Socket对象在Java、C++等编程语言中,可以使用Socket类创建Socket对象。

例如,在Java中:```java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对方IP地址", 对方端口号);```(2)建立连接创建Socket对象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会进行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3)数据传输连接建立后,双方可以通过Socket对象的输入输出流进行数据传输。

2.使用NIO(非阻塞IO)传统的Socket编程基于BIO(阻塞IO),在处理大量连接时,效率较低。

NIO(非阻塞IO)是一种更高效的IO模型,可以实现对大量连接的高效处理。

在Java中,可以使用Selector对象实现NIO。

Selector可以监控多个Socket连接,当某个Socket连接有数据可读或可写时,Selector会通知应用程序进行处理。

3.使用第三方库为了简化点对点通信的实现,可以使用第三方库,如Netty、MINA等。

这些库封装了底层的Socket通信细节,提供了更易用的API。

双机互联实验报告总结

双机互联实验报告总结

双机互联实验报告总结双机互联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介绍本次实验是基于网络通信的双机互联实验,主要内容为设计一个能够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程序,并测试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C++语言进行编程,运用WinSock库实现网络通信功能。

二、实验原理WinSock是Windows系统提供的一组网络编程接口,通过这组接口可以实现网络通信,包括TCP/IP协议,UDP协议等。

本次实验采用TCP协议,因为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能够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对于本次实验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验步骤1. 设计服务器端程序服务器端程序主要有以下功能:- 创建socket- 绑定socket到指定端口- 发送数据给客户端- 关闭连接具体实现过程如下:```cpp// 创建socketSOCKET sListen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if (sListen == INVALID_SOCKET) {cout << "创建socket失败:" << WSAGetLastError() << endl;WSACleanup();return 0;// 将socket绑定到指定端口struct sockaddr_in sin;sin.sin_family = AF_INET;sin.sin_port = htons(PORT);sin.sin_addr.S_un.S_addr = INADDR_ANY;if (bind(sListen, (LPSOCKADDR)&sin, sizeof(sin)) == SOCKET_ERROR) { cout << "绑定socket失败:" << WSAGetLastError() << endl;closesocket(sListen);WSACleanup();return 0;}if (listen(sListen, 5) == SOCKET_ERROR) {cout << "监听socket失败:" << WSAGetLastError() << endl;closesocket(sListen);WSACleanup();return 0;}sockaddr_in remoteAddr;int nAddrLen = sizeof(remoteAddr);SOCKET sClient = accept(sListen, (SOCKADDR *)&remoteAddr, &nAddrLen); if (sClient == INVALID_SOCKET) {closesocket(sListen);WSACleanup();return 0;// 发送数据char szData[] = "Hello, world!";if (send(sClient, szData, strlen(szData), 0) == SOCKET_ERROR) { cout << "发送数据失败:" << WSAGetLastError() << endl;closesocket(sClient);WSACleanup();return 0;}// 关闭连接closesocket(sClient);closesocket(sListen);WSACleanup();return 0;```2. 设计客户端程序客户端程序主要有以下功能:- 创建socket- 连接服务器- 接收从服务器传回的数据- 关闭连接具体实现过程如下:```cpp// 创建socketSOCKET sClien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if (sClient == INVALID_SOCKET) {cout << "创建socket失败:" << WSAGetLastError() << endl;WSACleanup();return 0;}// 设置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sockaddr_in remoteAddr;remoteAddr.sin_family = AF_INET;remoteAddr.sin_port = htons(PORT);remoteAddr.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SERVER_ADDR);// 连接服务器if (connect(sClient, (SOCKADDR *)&remoteAddr, sizeof(remoteAddr)) == SOCKET_ERROR) {cout << "连接服务器失败:" << WSAGetLastError() << endl;closesocket(sClient);WSACleanup();return 0;}// 接收数据char szData[256];ZeroMemory(szData, sizeof(szData));int nRet = recv(sClient, szData, sizeof(szData), 0);if (nRet == SOCKET_ERROR) {cout << "接收数据失败:" << WSAGetLastError() << endl;closesocket(sClient);WSACleanup();return 0;}cout << "接收到的数据为:" << szData << endl;// 关闭连接closesocket(sClient);WSACleanup();return 0;```3. 编译和运行程序将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分别编译,并在服务器上先运行服务器程序,再在客户端上运行客户端程序。

C语言中的网络编程实现网络通信和应用开发

C语言中的网络编程实现网络通信和应用开发

C语言中的网络编程实现网络通信和应用开发网络通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C语言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系统编程和嵌入式开发的语言,也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强大的网络编程库和API,使得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实现网络通信和应用开发。

本文将介绍C语言中的网络编程,包括套接字编程、TCP/IP协议、服务器编程和客户端编程等方面。

一、套接字编程在C语言中,网络编程主要通过套接字(Socket)来实现。

套接字是网络编程中的一种通信机制,它负责接收和发送数据,并可以与其他计算机上的进程进行通信。

套接字的创建通常分为客户端套接字和服务器套接字。

客户端套接字用于连接服务器,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服务器套接字则用于监听和处理客户端发送的请求。

套接字编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函数来创建、绑定、监听和接收连接请求,如socket()、bind()、listen()和accept()等。

二、TCP/IP协议在C语言中,TCP/IP是一个常用的协议族,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功能。

通过TCP/IP协议,可以实现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

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并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C语言中可以使用函数如socket()、connect()和send()等来实现TCP通信。

而UDP协议则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需要建立连接,可以直接发送数据包。

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函数如socket()、sendto()和recvfrom()等来实现UDP通信。

三、服务器编程在C语言中,通过套接字编程可以轻松实现服务器端的开发。

服务器通常需要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处理客户端的消息。

服务器编程的主要步骤包括创建套接字、绑定套接字到本地地址、监听连接请求以及接受和处理客户端的连接。

在服务器端,可以使用函数如socket()、bind()、listen()和accept()等来实现服务器的开发,并通过recv()和send()函数来接收和发送数据。

网络编程实验UDP与TCP编程与网络协议分析

网络编程实验UDP与TCP编程与网络协议分析

网络编程实验UDP与TCP编程与网络协议分析在计算机网络中,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和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两种常用的传输层协议。

本文将通过实验和网络协议的分析,探讨UDP和TCP的编程实现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和特点。

一、UDP编程实验UDP是一种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协议,它提供了无连接、不可靠、以及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UDP编程实验来说明如何使用UDP进行网络通信。

1. 实验环境搭建首先需要在两台计算机上搭建UDP实验环境。

可以使用两台虚拟机或者两台真实的计算机,确保它们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并且能够相互通信。

2. 编写UDP客户端程序在本实验中,我们以Python语言为例,编写一个UDP客户端程序。

首先导入socket库,创建一个UDP socket对象,并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然后利用socket的sendto()函数发送数据报给服务器,最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进行处理。

3. 编写UDP服务器程序同样以Python语言为例,编写一个UDP服务器程序。

首先导入socket库,创建一个UDP socket对象,并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然后利用socket的bind()函数绑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接着进入一个循环,循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报,并进行处理,最后利用socket的sendto()函数将响应发送给客户端。

4. 运行实验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分别运行UDP程序,观察数据报的发送和接收情况,以及服务器对客户端的响应。

可以通过Wireshark等网络抓包工具来分析UDP数据报的格式和内容。

二、TCP编程实验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它提供了基于字节流的数据传输。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TCP编程实验来说明如何使用TCP进行网络通信。

1. 实验环境搭建同样需要在两台计算机上搭建TCP实验环境,确保它们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并且能够相互通信。

软件开发实习中的网络编程和通信协议

软件开发实习中的网络编程和通信协议

软件开发实习中的网络编程和通信协议导言: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软件开发已成为无数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而软件开发实习则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熟悉行业流程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网络编程和通信协议作为软件开发实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对实习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编程的基础概念和原理网络编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网络编程需要掌握以下基础概念和原理:1. 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规则集合,它规定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错误处理等内容。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2. IP地址和端口号IP地址是互联网上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地址,用于设备之间的寻址。

而端口号则是用于标识一个进程或应用程序,通过端口号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

3.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Internet协议族的核心协议,它由两个协议组成: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通信,而IP协议则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二、常见的网络通信方式1.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是一种常见的网络通信方式,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软件开发实习中,学生常常需要编写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代码,并实现两端之间的通信。

2. P2P模式P2P(点对点)模式是直接将数据从一个客户端发送到另一个客户端的通信方式,而不需要经过服务器。

P2P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文件共享、视频直播等场景。

三、常用的通信协议1. TCP协议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协议使用三次握手的方式建立连接,通过序列号和确认应答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在软件开发实习中,TCP协议常用于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通信。

2. UDP协议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 IP协议与网络编程 任泰明第3章 传输层协议UDP和TCP

TCP IP协议与网络编程 任泰明第3章 传输层协议UDP和TCP
和UDP数据报计算出校验和(校验和计算方法与IP头部校 验和的计算方法相同),然后填入UDP头部。
第3章 传输层协议UDP和TCP 3.2.3 UDP协议的特点 从UDP协议的数据报格式可以看出,UDP对数据的封 装非常简单,主要是增加了端口号与校验和,然后就可以 直接通过IP层进行传输了,因此它具有以下特点: (1) UDP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传输服务协
由于TCP是一个全双工协议,因此在通信过程中两 台主机都可以独立地发送数据,完成数据发送的任何 一方可以提出关闭连接的请求。关闭连接时,由于在 每个传输方向既要发送一个关闭连接的报文段,又要 接收对方的确认报文段,因此关闭一个连接要经过4次 握手。
第3章 传输层协议UDP和TCP 连接建立和关闭的过程可以用图3-8表示,该图是 通信双方正常工作时的情况。关闭连接时,图中的u表 示服务器已收到数据的序列号,v表示客户机已收到数 据的序列号。
它只是为了UDP在进行差错检查时可以把更多的信息包
含进去而人为加上的。伪头部的格式如图3-5所示。
第3章 传输层协议UDP和TCP
0
78
15 16 源 端IP地 址(32位) 目标端IP地址(32位)
31
填充域(8位,全0)
协议(8位,UDP值为17)
UDP长度(16位)
图3-5 UDP伪头部格式
第3章 传输层协议UDP和TCP 256~1023之间的端口号通常都是由Unix系统占用的, 以提供一些特定的Unix服务。现在IANA管理1~1023之间 所有的端口号。任何TCP/IP实现所提供的服务都使用1~ 1023之间的端口号。 客户端口号又称为临时端口号(即存在时间很短暂)。 这是因为客户端口号是在客户程序要进行通信之前,动态 地从系统申请的一个端口号,然后以该端口号为源端口, 使用某个众所周知的端口号为目标端口号(如在TCP协议上 要进行文件传输时使用21)进行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通信。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两台要通信的主机,每一端要使 用一个二元地址(IP地址,端口号)才可以完成它们之间的通 信。

plc网口tcp通讯

plc网口tcp通讯

plc网口tcp通讯PLC网口TCP通信在当今工业自动化领域中,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的控制和监控系统中。

而PLC通信方式的选择对于设备间的数据交换和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PLC网口TCP通信技术,介绍其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一. PLC网口TCP通信的原理PLC网口TCP通信是通过以太网(Ethernet)作为物理传输介质,并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

具体而言,通过网口(Ethernet Port)将PLC与计算机、服务器或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在设备之间的传输和交互。

对于PLC和计算机等设备间的TCP通信,通信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连接(Connection Establishment):PLC和设备之间通过网络建立TCP连接。

在连接建立之前,PLC和设备需要互相验证身份和确认通信参数。

2. 数据传输(Data Transmission):一旦TCP连接建立成功,PLC和设备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

PLC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封装为TCP数据包,通过网口发送给设备。

设备接收数据包后进行解析和处理。

3. 连接维持(Connection Maintenance):在数据传输过程中,PLC和设备之间需要维持连接的可靠性。

双方会定期发送心跳包(Heartbeat),以确保连接不会断开。

4. 连接关闭(Connection Termination):当PLC和设备的通信结束时,TCP连接会被关闭,释放相关资源。

二. PLC网口TCP通信的应用场景1. 数据采集与监控当多台PLC控制的设备分布在不同的地点时,通过PLC网口TCP通信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集中管理。

例如,一个工厂中的多个生产线上都有各自的PLC控制系统,通过连接到同一个服务器上,工厂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并采集生产数据,便于及时处理故障或做出调整。

计算机网络C语言Socket编程,实现两个程序间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C语言Socket编程,实现两个程序间的通信

计算机⽹络C语⾔Socket编程,实现两个程序间的通信C语⾔S o c k e t编程,实现两个程序间的通信se r v e r和cli e n t通信流程图在mooc上找到的,使⽤Socket客户端client和服务端server通信的流程图不⼀定只⽤codeblock,⽤devcpp编译器也可以的,需要很简单的配置⼀下编译环境实现两个程序间的通信1.服务端se r v e r服务端需要 "两个"套接字 :1.服务端套接字serverSocket2.客户端connect连接请求时,发来的套接字clientSocket按流程图来看, server服务端主要就是实现下⾯⼏个步骤:0.WSAStartup初始化 //这个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反正就是要初始化⼀下,不初始化会创建socket失败!1.服务端套接字 = socket(); //获取⼀个套接字对象吧?2.bind(服务端套接字); //绑定3.listen(服务端套接字); //监听---这个时候客户端就可以发连接请求到服务端了,此时服务端会⽤accept阻塞进程,直到获取客户端发来的请求---4.客户端套接字 = accept(); //收到客户端发来的请求,accept返回客户端的套接字对象5.recv(客户端套接字,要发的消息message) //recv会阻塞进程,直到客户端发送消息过来----printf(message)把接收到的消息打印出来-----6.send(客户端套接字,要发的消息message) //服务端也可以使⽤send,向客户端发送消息---这⾥可以循环,跳转回到步骤3.accept 开启新⼀轮的接收请求---7.closesocket(客户端套接字);所以服务端代码可以这样写在windows下需要更改很多头⽂件,和⼀些函数,wsastartup这个东西也需要初始化⼀下。

改了之后,⼀个可以⽤的服务端server代码#include <sys/stat.h>#include <fcntl.h>#include <winsock2.h>#include <windows.h>#pragma comment(lib, "wsock32.lib")#include <errno.h>#include<stdlib.h>#include<string.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ws2tcpip.h>#include <stdio.h>#include <unistd.h>#define SERVER_PORT 6666/*监听后,⼀直处于accept阻塞状态,直到有客户端连接,当客户端如数quit后,断开与客户端的连接*/int main(){//调⽤socket函数返回的⽂件描述符int serverSocket;//声明两个套接字sockaddr_in结构体变量,分别表⽰客户端和服务器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Addr;int addr_len = sizeof(clientAddr);int client;char buffer[200]; //存储发送和接收的信息int iDataNum;//必须先初始化WSADATA wsaData;WSAStartup(MAKEWORD(2,2),&wsaData);if(LOBYTE(wsaData.wVersion) != 2 || HIBYTE(wsaData.wVersion) !=2){ printf("require version fail!");return -1;}//socket函数,失败返回-1//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第⼀个参数表⽰使⽤的地址类型,⼀般都是ipv4,AF_INET//第⼆个参数表⽰套接字类型:tcp:⾯向连接的稳定数据传输SOCK_STREAM//第三个参数设置为0//建⽴socketif((serverSocke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IPPROTO_TCP)) < 0) {perror("socket");return 1;}//初始化server_addrmemset(&server_addr,0, sizeof(server_addr));memset(&server_addr,0, sizeof(server_addr));//初始化服务器端的套接字,并⽤htons和htonl将端⼝和地址转成⽹络字节序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SERVER_PORT);//ip可是是本服务器的ip,也可以⽤宏INADDR_ANY代替,代表0.0.0.0,表明所有地址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对于bind,accept之类的函数,⾥⾯套接字参数都是需要强制转换成(struct sockaddr *)//bind三个参数:服务器端的套接字的⽂件描述符,if(bind(serverSocket,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0){perror("connect");return 1;}//设置服务器上的socket为监听状态if(listen(serverSocket, 5) < 0){perror("listen");return 1;}//循环接收消息、发送消息while(1){printf("监听端⼝: %d\n", SERVER_PORT);//调⽤accept函数后,会进⼊阻塞状态//accept返回⼀个套接字的⽂件描述符,这样服务器端便有两个套接字的⽂件描述符,//serverSocket和client。

C# 局域网内的TCP传输

C# 局域网内的TCP传输
byte[] filebytesreceived =newbyte[32768];
longsendfilelength;
longreceivedfilelength;
intreceivedlengthtemp;
intsendlengthtemp;
longtemp = 0;
longtemp2 = 0;
usingSystem.IO;
usingSystem.Threading;
namespace简单的文件传输程序
{
publicpartialclassForm1:Form
{
IPAddress[] ip;
intlength;
TcpListenertcplistener;
TcpListenerfiletcplistener;
this.textBox2.Enabled =false;
this.button6.Enabled =true;
this.button1.Enabled =true;
this.button7.Enabled =true;
this.textBox3.Enabled =true;
this.button5.Enabled =true;
{
this.Invoke(newresume(resumefilefunction));
closefilefunction();
}
if(receivestring =="对方拒绝了您传送文件的请求!")
{
this.Invoke(newresume(resumefilefunction));
closefilefunction();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试用C语言编写一对在以太网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帧的应用,建议采用Socket 的TCP协议端口,必须提供软件设计方案和流程图,软件代码的每一行都必须加注中文注释说明设计意图,不得抄袭。

(必做题)解答: 编程使用TCP/IP协议,采用数据流的socket套接口,TCP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讯完成时要拆除连接,由于TCP是面向连接的所以只能用于点对点的通讯。

对比一下,UDP是面向无连接的通讯协议,UDP数据包括目的端口号和源端口号信息,由于通讯不需要连接,所以可以实现广播发送,UDP通讯时不需要接收方确认,属于不可靠的传输,可能会出丢包现象。

程序采用服务器/客户机模式,下面是服务器的程序设计方案【1】首先利用socket系统调用获得一个套接口【2】系统调用bind将这个套接口绑定到主机的某个端口上【3】端口开始侦听有无连接请求,系统调用listen【4】没有就继续侦听,有的话执行下一步【5】接受connect的请求,系统调用accept(),得到一个新的套接口描述符,这个时候通信管道已经完全建立好了【6】利用这个新的描述符完成发送数据帧的操作,系统调用send()【7】发送完毕要撤销套接口下面是完整程序和详细注释清单01 server.c#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errno.h>#include<string.h>#include<sys/types.h>#include<netinet/in.h>#include<sys/socket.h>#include<sys/wait.h> /头文件#define MYPORT 3490 /定义用于通信的端口号#define BACKLOG 10 /定义等待队列中最多存放的connect请求个数main() /主函数这里开始{int sockfd,new_fd; /这两个是调用socket()系统调用得到的文件描述符struct sockaddr_in my_addr; /结构体定义,这是自己和对方的套接口的地址信息struct sockaddr_in their_addr;int sin_size; /其实这是accept()里面的第三个参数,这里先定义if((sockfd=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1){perror("socket"); /进入正题,首先socket()系统调用,sockfd就是exit(1); /所得套接口的文件描述符,如果调用失败,perror会} /显示错误信息,然后非正常退出my_addr.sin_family=AF_INET; / ADDRESS FAMILY 地址族my_addr.sin_port=htons(MYPORT);/ 把整数MYPORT转换成“网络字节顺序”my_addr.sin_addr.s_addr=INADDR_ANY;/ 使用自己的IP地址, 自动填上它所运行的机器的 IP 地址bzero(&(my_addr.sin_zero),8);/结构体中剩下的清0上面是第一步,调用socket()得到了一个套接口,下面将调用bind()将其绑定到本地计算机的某个端口上,当然这里就是前面定义的那个端口if(bind(sockfd,(struct sockaddr *)&my_addr,sizeof(struct sockaddr))==-1){perror("bind"); /如果失败就显示bind()调用出错原因,成功的话exit(1); /就继续往下运行}其实利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就像两个地方搭个管道输送水流一样,现在这里是水电站,前面两步已经弄好了一个出水口,下面就要监听对方是否需要我送水过去,运行listen()系统调用。

假如你不希望与远程的一个地址相连,那你就需要等待接入请求并且用各种方法处理它们。

处理过程分两步:首先,你听--listen(),然后,你接受--accept() (请看下面的内容)。

if (listen(sockfd,BACKLOG)==-1) /BACKLOG 是在进入队列中允许的连接数目,进入的连接是在队列中一直等待直到接受 (accept() )连接{perror("listen"); /在错误的时候返回-1,并设置全局错误变量 errnoexit(1);}下面就是接受一个连接请求了while(1){sin_size=sizeof(struct sockaddr_in);if((new_fd=accept(sockfd,(struct sockaddr *)&their_addr,&sin_size))==-1){perror("accept"); /注意这里出现了第二个文件描述符,如果只想让一个连接进来,那么你可以使用 close() 去关闭原来的文件描述符 sockfd 来避免同一个端口更多的连接continue; /如果没有成功接受的话就继续监听然后accept}printf("server:got connection from %s\n",inet_ntoa(their_addr.sin_addr));连接上了要输出一个反馈信息:server:got connection from+客户端的ip地址然后就把数据帧发送过去,调用send(),当然我们不用去关心这个数据帧是怎么被包装的,这些交给下层处理,fork()产生一个子进程用来发送数据if(!fork()){if (send (new_fd,"hello,world!\n",14,0)==-1)perror("send");close(new_fd);exit(0);}close(new_fd); 发送完毕即时的关掉套接口while(waitpid(-1,NULL,WNOHANG)>0);最后释放子进程的资源,防止产生僵尸进程造成资源没有释放。

}}至此服务器程序设计完毕,下面着手客户机的程序设计,与服务器相比客户端的设计相对简单一些,其程序设计流程大致如下【1】系统调用socket()获得套接口【2】由于我是要连到远方服务器端口,所以我不必绑定到自己的机器端口上,故而有了套接口下面可以直接向远方主机发送connect连接请求【3】如果connect失败,那就返回第二步,继续connect,直到成功【4】连接成功后通信管道就建好了,可以调用recv()来接受数据帧【5】最后把套接口释放掉下面是完整程序和详细注释清单02 user.c#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errno.h>#include<string.h>#include<netdb.h>#include<sys/types.h>#include<netinet/in.h>#include<sys/socket.h> /头文件#define PORT 3490 / 端口号定义,这就是将要连接到的端口#define MAXDA TASIZE 100 /这个参数是一次所能得到的最大字节数下面开始主函数,注意main函数是有参数的,argc=参数的个数+1,因为函数自身算一个参数,数组argv[]用来依次存放指向参数的指针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前面都是对一些参数类型进行声明int sockfd,numbytes;char buf[MAXDA TASIZE];struct hostent *he;struct sockaddr_in their_addr;首先检验main函数是不是给了1个参数,是一个啊得注意if(argc != 2){fprintf(stderr,"usage:client hostname\n"); 如果参数不是一个就报错exit(1); 然后非正常退出}然后检验参数(其实这个参数就是服务器的ip地址,参数的指针就在argv[1]里面)是否有效,调用函数gethostbyname(),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得到和你主机名字相匹配的ip地址。

if((he=gethostbyname(argv[1]))==NULL){herror("gethostbyname"); 出错的话返回出错信息exit(1);}能运行到这一步说明参数个数和参数内容都是正确的,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开始调用socket()得到套接口,sockfd为返回的套接口描述符if((sockfd=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1){perror("socket");exit(1);}下面的跟之前服务器端程序差不多,是对套接口信息初始化their_addr.sin_family=AF_INET;their_addr.sin_port=htons(PORT);their_addr.sin_addr=*((struct in_addr *)he->h_addr);bzero(&(their_addr.sin_zero), 8);可以继续用我的那个比喻,如果服务器是水库,并且那里已经有个出口在侦听是不是有人要水流,那么我是用户,并且程序运行到这我也已经有了一个入口地址,是时候跟服务器取得联系了,一旦联系成功,立马就会建立一条管道,下面就是connect()系统调用if(connect(sockfd,(struct sockaddr *)&their_addr,sizeof(struct sockaddr))==-1) {perror("connect");exit(1);}连接成功,此时服务器的listen()监听到了我的connect,并且accept了我,然后send了数据帧给我,所以接下来我就得接受数据帧了,用到系统调用recv() if((numbytes=recv(sockfd,buf,MAXDATASIZE,0))==-1){perror("recv");exit(1);}收到的数据存放到数组buf[]中,对于字符串数组最后一个停止位记得给加上buf[numbytes]='\0';把收到的信息显示出来吧printf("received:%s",buf);最后关闭套接口,释放端口close(sockfd);return 0;}至此完成用户程序的编写,采用linux编译环境,编译连接后,运行调试在我的电脑上同时开两个窗口,分别模拟服务器和用户,键入If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ip地址,显示本地环回inet地址127.0.0.1运行./server 服务器开始运行然后./user 127.0.0.1 用户程序运行运行结果:服务器端显示server:got connection from 127.0.0.1客户端显示received:hello,world!PS:我昨天运行的时候键入ifconfig出来好多ip地址,不止一个127.0.0.1,还有个180.109.92.243 我试过,也可以顺利通信,另外一个62.….…记不清了反正这个不行,但是今晚再次运行ifconfig只有一个127.0.0.1出现,没有180.109.92.243,键入这个参数提示说network is unreachable,这次不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