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

合集下载

2018年北京市中学考试语文试卷(含问题详解)

2018年北京市中学考试语文试卷(含问题详解)

2018年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的《楼记》。

(1分)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2分)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D.摹(mò)“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1分)A.叠世外桃源B.迭洞天胜境C.迭世外桃源D.叠洞天胜境3.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

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

(共4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闯进圆明园。

他们被园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

园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

!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

2018年第一次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陈情表》,完成1-5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门衰祚.薄祚:zuò福分B.常在床蓐.蓐:rǔ草席C.责臣逋.慢逋:pū逃脱D.不矜.名节矜:jīn 怜惜2.下列语句分为4组,其中全部采用了委婉说法的一组是(3分)①慈父见背②舅夺母志③猥以微贱④愿乞终养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3分)A.(祖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B.逮奉圣朝,(自己)沐浴清化C.(皇帝恩遇优厚)非臣陨首所能上报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苦衷)不许4.下列语句中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臣以.供养无主A.臣具以.表闻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但以.刘日薄西山D.谨拜表以.闻5.用原文语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北京市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 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必答题一、文言文阅读( 12 分) 阅读《滕王阁序》(节选),完成1-5 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 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1.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 ...2 分)A.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临:从上往下探B. 披绣闼,俯雕甍 披:打开,推开.C. 遥襟 甫畅,逸兴遄飞 襟:上衣前面的部分.D. 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困厄,处境艰难.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2 分)...A. 即冈峦之 体势 .B. 潦水尽而 寒潭清.C. 山原旷其 盈视. D. 访风景于 崇阿 . 觉宇宙之 无穷.纤歌凝而 白云遏 . 川泽纡其 骇瞩 .屈贾谊于 长沙.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典故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 ...2 分)A.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 之樽.. 彭泽:指谢灵运,他做过彭泽县令,喜好饮酒B.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 以何年..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宣室。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试题及答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试题及答案爱录斋居士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2018年北京市中学考试语文试卷含问题详解

2018年北京市中学考试语文试卷含问题详解

实用文档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2018试卷语文准考证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号分钟。

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150.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考.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2生.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须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知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5.分)一、基础?运用(共13 题。

1-5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1 分)。

(1 的《岳阳楼记》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1)(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2 题。

(共2分)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可乘舟沿石为胜,东南部以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105米,占地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平方米。

2000 分)(1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巨”字的笔顺是: A.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mò)D.摹()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2)分)(1 洞天胜境.迭 B A.叠世外桃源洞天胜境 D .迭C 世外桃源.叠实用文档.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

3 4分)1)(2)题。

(共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合格性考试参考答案(2)(2018)

合格性考试参考答案(2)(2018)

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
试模拟练习(二)
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愀然:忧愁的样子②缪:缭绕、盘绕③酾酒:斟酒④适:享有
2.( D )(3分)
3.译: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假如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索取。

(3分)
4.用原文选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4分)
①渔樵于江诸之上②侣鱼虾而友麋鹿③寄蜉蝣于天地④渺沧海之一粟
5.( B )(3分) 6.( C )(3分) 7.( D )(3分)8.在横线上默写原句(8分)
①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
事②诵明月之诗歌窈
窕之章
③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
底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
沙白鸟飞回
9.说出这个题目的含义。

(4分)答:①罗阳为歼-15舰载机的成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②罗阳为国家的航空事业忘我奉献整整30年
10.(1)请你为纪念罗阳写一副对联。

(30字以内为宜)(6分)
答:
(2)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守望蓝天,看雄鹰振翅高飞。

多希望你仍能亮剑长空,再战鲲鹏之志。

你听到了吗?舰载机的轰鸣声,是为你自豪而歌。

11.( A )(3分)
12.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三句话还原到文中的甲、乙、丙三处。

(3分)答:甲③乙②丙①
13.找出文章中相关内容,填写在适当位置:(3分)
①南郭处士的懒②齐宣王设计的制度③制度的设计
14.参考答案见《合格性考试说明》P185。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含答案)

李振龙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2018 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 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 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阅读《陈情表》,完成 1-5 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 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 之情,谨拜表以.闻。

1.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门衰祚.薄 祚:zuò 福分 B.常在床蓐. 蓐:rǔ 草席 C.责臣逋.慢 逋:pū 逃脱 D.不矜.名节 矜:jīn 怜惜 2.下列语句分为 4 组,其中全部采用了委婉说法的一组是(3 分) ①慈父见背 ②舅夺母志 ③猥以微贱 ④愿乞终养考场号 座位序号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3 分)A.(祖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B.逮奉圣朝,(自己)沐浴清化C.(皇帝恩遇优厚)非臣陨首所能上报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苦衷)不许4.下列语句中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例句:臣以.供养无主A.臣具以.表闻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但以.刘日薄西山D.谨拜表以.闻5.用原文语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含答案)

(北京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完整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完整word版)2018高考北京卷语文(附含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2018高考北京卷语文(附含答案解析)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材料二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2018北京中学考试语文真题及问题详解

2018北京中学考试语文真题及问题详解

2018年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的《楼记》。

(1分)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2分)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D.摹(mò)“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1分)A.①叠②世外桃源 B.①迭②洞天胜境C.①迭②世外桃源 D.①叠②洞天胜境3.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

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

(共4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闯进圆明园。

他们被园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必答题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滕王阁序》(节选),完成1-5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临:从上往下探B.披.绣闼,俯雕甍披:打开,推开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襟:上衣前面的部分D.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厄,处境艰难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即冈峦之.体势觉宇宙之.无穷B.潦水尽而.寒潭清纤歌凝而.白云遏C.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D.访风景于.崇阿屈贾谊于.长沙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典故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谢灵运,他做过彭泽县令,喜好饮酒B.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宣室。

汉文帝曾在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C.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三国时的诗人。

他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处恸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

4.选文中很多四字词语脍炙人口,沿用至今,例如,当别人年龄虽老而志向更加豪壮的时候,我们会赞美他“①”,当别人志向高远的时候,我们会赞美他拥有“②”。

(2分)5.选文描绘的深秋的美丽景色。

“①”,写晚霞飘飞,孤鹜上翔,相映增辉;“②”写碧水青天,天水相接,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深秋图景。

(用选文中的原句填空)(4分)二、文学常识及背诵默写(14分)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赤壁赋》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他还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C.《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经典之作。

文章描写了月下的荷塘与塘中的月色,上下交融,情景合一,表达了作家内心复杂的情感。

D.雨果,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等,卡西莫多、葛朗台都是他塑造的典型人物。

7.《红楼梦》中人物的居住环境往往与其性格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抬头一看,只见金碧辉煌,文章闪灼。

”这是率性多情、怜香惜玉的贾宝玉的住所——怡红院。

B.“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

”这是灵心惠性、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的住所——潇湘馆。

C.“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这是精明强干、阔朗豪爽的贾探春的住所——秋爽斋。

D.“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

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这是贞静淡泊、超然物外的李纨的住所——稻香村。

8.文学名著描绘了许多美好的“初见”。

请从《边城》中的翠翠与傩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贾宝玉两组人物中选择一组,简要复述他们初见时的情景。

(4分)9.古人常用对比的方法说理。

韩愈在《师说》中对比了“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①,②两种从师态度,以及由此造成的“圣益圣,③”的不同结果,进而论证了从师的重要性。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通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④,⑤的对比,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结论。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阅读《呐喊》选文及链接材料,完成10-13题。

选文一(取材于《药》)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

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①上暗红的镶边。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

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①“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②,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

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②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③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

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③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

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

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

”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

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赸着走开了。

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

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④?究竟是什么事?”“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那个小家伙!”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

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

——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第二是夏三爷赏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独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

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肚饿?……”“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

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

”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

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

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

”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

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

”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

”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

【注】①号衣,指清朝七兵的军衣。

②鲜红的馒头,即蘸有人血的馒头旧时以为人血可以医治肺痨。

③古口亭口,指绍兴轩亭口。

1907年清末女革命党人秋瑾就义于此。

④指夏瑜。

选文二(取材于《阿Q正传》第九章)他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

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蚂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

很久违,伊原来在城里做工了。

④阿Q忽然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竟没有唱几句戏。

他的思想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小孤孀上坟》欠堂皇,《龙虎斗》里的“悔不该……”也太乏,还是“手执钢鞭将你打”罢。

他同时想手一扬,才记得这两手原来都捆着,于是“手执钢鞭”也不唱了。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师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