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量度差值

合集下载

钢筋的下料长度

钢筋的下料长度

钢筋的下料长度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

(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扩展资料
在配料表中需标出每根钢筋的下料长度。

下料长度指的是下料时钢筋需要的实际长度,这与图纸上标注的长度并不完全一致。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是以钢筋弯折后其中心线长度不变这个假设条件为前提进行的。

也就是说,钢筋弯折后中心线长度不变,而外边缘变长,内边缘缩短。

因此,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指相应钢筋的中心线长。

实际工程计算中,影响下料长度计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折后发生的变形;图纸上钢筋尺寸标注方法的多样化;弯折钢筋的直径、级别、形状、弯心半径的大小以及端部弯钩的形状等,在进行下料长度计算时,对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

钢筋量度差值

钢筋量度差值

钢筋量度差值在建筑领域中,钢筋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材料,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承重能力。

然而,由于生产和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差异,钢筋的量度差值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钢筋量度差值指的是钢筋实际长度与设计长度之间的差异。

这个差值可能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正确测量和控制钢筋量度差值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

钢筋量度差值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材料的差异。

不同供应商提供的钢筋可能存在尺寸、质量和形状等方面的差异,这就需要在施工前对材料进行检验和筛选;二是生产加工误差。

钢筋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长度测量不准确、切割不精确等问题,这会直接影响钢筋的实际长度;三是施工操作不当。

在钢筋的安装和焊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注意力不集中,同样会造成钢筋的量度差值。

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钢筋量度差值呢?首先,建筑企业应该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钢筋供应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施工方需要建立严格的检测和质量管理制度,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对钢筋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

特别是在切割和焊接过程中,要加强操作规范,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

此外,建筑企业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激光测量仪等设备,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进一步减小钢筋量度差值。

值得一提的是,控制钢筋量度差值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也是为了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因为如果钢筋的量度差值过大,不仅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和成本,还会对相关工程进行返工和修复,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综上所述,钢筋量度差值在建筑领域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建筑企业和施工方应该高度重视钢筋的量度测量和控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钢筋的质量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造出更加安全、稳定和高品质的建筑物。

钢筋的量度差值名词解释

钢筋的量度差值名词解释

钢筋的量度差值名词解释钢筋的量度差值是指钢筋的直径与其实际直径之间的差值,通常用1/10000(或简称为“万分之一”,记作mm)表示。

钢筋的标准直径是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进行生产的,其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钢筋的量度差值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精确的量度可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性能,同时也影响着构件的力学性能、抗震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等。

钢筋的量度差值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钢筋的实际直径:钢筋的实际直径是指无论在任何位置测量时所得到的实际直径值。

钢筋直径的测量一般采用钢筋直径计进行,钢筋直径计是一种可以直接读出钢筋直径的工具。

通常要求钢筋的实际直径与设计值相差不大于钢筋直径的允许偏差,以保证质量。

2. 钢筋的公差:钢筋的公差是指钢筋直径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值。

公差是钢筋产品的技术要求之一,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钢筋的公差应在一定范围内。

公差的设定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考虑到不可避免的误差和生产条件,以保证钢筋的质量和安全性。

3. 钢筋的允许偏差:钢筋的允许偏差是指钢筋直径在测量过程中与设计值之间的最大偏差。

通常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的允许偏差,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钢筋的量度差值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合理控制钢筋的量度差值可以确保构件的几何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准确性,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如果钢筋的量度差值过大,可能会导致施工后构件尺寸超过设计值,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钢筋的量度差值满足设计要求,施工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控制钢筋的生产和加工过程,确保钢筋的直径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2. 使用专业的钢筋直径计进行测量,确保测量得到的结果准确可靠。

3. 定期进行钢筋直径测量与检查,并对不符合要求的钢筋进行淘汰和更换。

4. 对于存在较大量度差值的钢筋,可以通过调整施工和安装方式来进行补救,确保构件的尺寸和力学性能不受影响。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原则及规定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原则及规定



① ② ③ ④ ⑤
合计
Φ6:91.78Kg; Φ12:112.60kg; Φ25:1049.19kg
练习
钢号 φ φ φ φ φ 直径 下料长 单根 合计 质量(kg) (mm) 度(mm) 根数 根数 25 12 25 25 6 6802 6340 6824 6824 1298 2 2 1 1 32 20 20 10 10 320 523.75 112.60 262.72 262.72 91.78
构件 钢筋 名称 编号 L1 梁 ( 共 10 根 )
① ② ③ ④ ⑤
合计
Φ6:91.78Kg; Φ12:112.60kg; Φ25:1049.19kg
一、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原则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原则是:依据结构 施工图中构件的钢筋标注;参照《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和03G101-1等相关构造图集; 综合考虑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二、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规定
80
100
120
150~170
6、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末端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折量度差值 +(末端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折量度差值 =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构件长-两端保护层厚度
箍筋数量=
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 钢筋外包尺寸
结构施工图中所指钢筋长度是钢筋外缘之间的长度 ,即外包尺寸,这是施工中量度钢筋长度的基本依据。
钢筋下料长度应按钢筋轴线长度下料
3、 钢筋中部弯曲处的量度差值
施工图纸的钢筋尺寸:钢筋的外边缘尺寸(外包尺寸)。 对于直线钢筋:钢筋下料长度=轴线长度=外包尺寸 钢筋弯曲特性:弯曲后,受弯处外边缘伸长,内边缘缩短, 中心线(轴线)则保持原有尺寸。

钢筋中按外皮计算和按中轴线计算有何区别?

钢筋中按外皮计算和按中轴线计算有何区别?

钢筋中按外皮计算和按中轴线计算有何区别?
解,是钢筋外皮的长度。

而中轴线长度从字面上讲,就是钢筋的中轴线长度。

那么外皮长度和中轴线长度有什么关系吗?
如果是一根直的钢筋,那么外皮长度=中轴线长度。

如果钢筋有弯折,则外皮长度>中轴线长度。

因为钢筋弯折时,外皮伸长,内皮收缩,中轴线不变,所以外皮长度肯定大于等于中轴线长度。

因此通常人们使用计算出来的外皮长度计算中轴线长度。

中轴线长度=外皮长度-弯曲调整值
如果选择按中轴线计算时,软件在输出报表时,会在外皮长度上减掉弯曲调整值。

所以在钢筋明细表中都可以看到计算公式后面会减掉一个多少倍的d。

附:钢筋弯曲调整值的计算
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
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

工程造价课件 知识点7-7-3.1:钢筋量度差值

工程造价课件 知识点7-7-3.1:钢筋量度差值
— 钢筋量度差值 —
3 外皮差值
(2)135度弯钩的计算(图四) AB段为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一般抗震结构取值为10d,该部分暂不考虑,弯曲
调整值只计算BCD段 轴线尺寸:L1=LCD+π×D+d×(135/360)=LCD+ 量度尺寸:L2=LCD+D/2+d=LCD+ 调整值为:δ135 =L1-L2=4123 d-=1873 d≈ 箍筋弯钩的平直段为10d,,这便是箍筋“135度弯钩增加值=”的来历。
轴线尺寸L1-量度尺寸(外包尺寸)L2=弯曲调整值δ
— 钢筋量度差值 —
3 外皮差值
(1)90度弯钩的计算(图三)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轴线尺寸:L1=LAB+LCD+π×Dd×(90/360)=LAB+LCD+ 量度尺寸:L2=LAB+D/2+d+(LCD+D/2+d)= LAB+LCD+ 调整值为:δ90 = L1-L2=-=-
钢筋弯折的量度差与钢筋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和钢筋直径有关。常用钢筋加 工弯曲半径,见下表。
常用钢筋加工弯曲半径R
钢筋用途
HPB300 箍筋、拉筋 HPB300 主筋、腰筋
HRB335 主筋 HRB400 主筋
钢筋加工 弯曲半径R 2.5d,且大于 主筋直径/2
≥1.5d
≥2d
≥2.5d
钢筋用途
平法框架主筋直径 d≤25mm 平法框架主筋直径 d>25mm 平法框架顶层节点主筋直径d≤25mm 平法框架顶层节点主筋直径d>25mm
— 钢筋量度差值 —
3 外皮差值
(3)180度弯钩的计算 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 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 *1803d=300,弯曲调整值=L1-L2=

钢筋工程量计算注意事项

钢筋工程量计算注意事项

钢筋工程量计算注意事项一、钢筋工程量计算概述在土建工程材料费用构成中,通常情况下钢筋费用占据最大份额,钢筋计算结果如果与真实值偏差太大,势必给投资控制工作带来风险,所以钢筋工程量计算务必认真仔细。

构件配筋图中注明的尺寸一般为钢筋外轮廓尺寸,即从钢筋外皮到外皮量得的尺寸,也称为外包尺寸。

在钢筋加工时,一般也按外包尺寸进行验收。

钢筋加工前直线下料,如果下料长度按钢筋外包尺寸的总和来计算,则加工后的钢筋尺寸将大于设计要求的外包尺寸或弯钩平直段太长造成材料浪费。

这是由于钢筋弯曲时外皮伸长,内皮缩短,只有中轴线长度不变。

这里便引出一个“量度差值”的概念。

其定义为钢筋的外包尺寸和轴线长度之间存在的差值。

因此,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其长度应为各段外包尺寸之和减去弯曲处的量度差值,再加上两端弯钩的增长值。

本注意事项参考资料:1、一期《钢筋工程量计算统一规定》2、英德二期土建主体工程清单序言3、英德二期《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平法制图的钢筋加工下料计算》4、《03G101-1》二、钢筋下料长度统一规定(一)、量度差值1、当弯折30度时,量度差值为0.3d2、当弯折45度时,量度差值为0.5d3、当弯折60度时,量度差值为0.75d4、当弯折90度时,量度差值为1.75d5、当弯折135度时,量度差值为3d例如:A.下图所示钢筋长度应为:(∑量度尺寸)-1.75* d*2B.下图所示吊筋长度为:弯45度时(∑量度尺寸)-0.5* d*4弯60度时(∑量度尺寸)-0.75* d*4C.其它情况同理。

(二)、增长值(下表中数据已综合量度差值)序号 名称 钢筋外形 d≤6 d>6 节点图示 应用说明 1 两端弯180+12.5d +12.5d 1、板筋 2、分布筋 3、其它I 级钢2 拉筋 +180 +24d 1、梁腰筋拉钩 2、设计要求的其它位置。

3 箍筋 +140 +19d1、梁、柱中箍筋三、计算表中常用的公式1、roundup功能:按所指定的位数无条件进位语法:roundup(number,num-digits)说明:number-无条件进位的任意数;num-digits-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

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

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 2、9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 3、135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 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 三、弯钩长度的计算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

砼结构工程施工习题

砼结构工程施工习题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附答案)习题一1.简述定型组合钢模板的优点。

答;a组织灵活、通用性强、拆装方便。

b每套钢模可重复使用50-100次。

C 加工精度高,浇筑混凝土质量好,成型后的混凝土尺寸准确,棱角整齐,表面光滑,可以节省装修用工。

2.定型组合钢模板有哪几种形式的模板?长和宽常用的模数是多少?答;定型钢模板包括平面模板、阴角模板、阳角模板和连接角模。

宽度以50mm 进级(100mm-600mm十一种规格),长度以150mm进级(450mm-1800mm 七种规格)。

3.定型组合钢模板中的P3009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答:表示平面模板规格为300*9004.阳角模板、阴角模板和连接角模一般用于混凝土构件的什么部位?其常用的规格有哪些?各自的代号是什么?答;(1)阳角模板:主要用于混凝土构件阳角,宽度100*100,50*50长度1500mm、1200mm、900mm、600mm、450mm,肋高55mm,代号为Y。

(2)阴角模板:主要用于混凝土构件阴角,如内墙角、水池内角及梁板交接处阴角等,规格有:宽度150*150、100*150,长度和肋高同阳角模板,代号E。

(3)连接角模:用于平模板作垂直连接构成阳角,规格有;宽50*50,长度和肋高同阳角模板,代号为J。

5.定型组合钢模板的连接件常用的有哪些?简述其各自的用途。

答:(1)、U形卡:模板主要连接件,用于相邻模板的拼装。

(2).L形插销:用于插入两块模板纵向连接处的插销孔内,以增强模板纵向接头处的刚度。

(3).钩头螺栓:连接模板与支撑系统的连接件。

(4).紧固螺栓:用于内外刚楞之间的连接件。

(5).对位螺栓:又称穿墙螺栓,用于连接墙壁两侧模板,保持墙壁厚度,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及水平荷载,使模板不致变形。

(6).扣件:扣件用于钢楞之间或钢楞与模板之间的扣紧。

6.简述柱模板设计的具体步骤。

答:(1)依照断面尺寸选用宽度方向的模板规格组配方案,并选用长(高)度方向的模板规格进行组配。

钢筋量度差值(配图说明)

钢筋量度差值(配图说明)

一般人对钢筋弯钩后的计算理解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或者说是障碍,仔细读懂(注意是读哦_-o- )上图并结合下面的几条说明来配合理解,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大家看清楚了·O^O:关键是钢筋的直线段与弯折段有一段是“共享”的部分或叫空间或叫投射重叠区,如图(b)——直线段所包含在内的2.25d与弯起后所包含在内的2.25d是同一部分,这就是关键奥义所在了~~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7d+10.21d-7d=11.21d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9d+13.35d-9d=10.35d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如上图: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 水平段长度=300+3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 2、9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钢筋弯曲度调整值

钢筋弯曲度调整值

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2、9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3、135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三、弯钩长度的计算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

钢筋直径表和弯曲量度差

钢筋直径表和弯曲量度差

钢筋外径、内径、每米重数据表(原北京公规院的制图规定)Ⅰ级(R235)钢筋(光圆钢筋)的钢筋长度折减表(单位mm)其中:Ⅰ级钢筋R=1.75d,Ⅱ级钢筋R=3d。

a=3d,b=R+0.5d,d为钢筋直径。

2、中间弯折半径:Ang≤45°,所有钢筋R=10d。

Ang>45°,Ⅰ级(R235)钢筋R=1.75d,Ⅱ级(HRB335)钢筋R=3d。

3、2004规范弯钩增长公式为:Ang/180*Pi*(DD/2+0.5*d)+PP-(DD/2+d)其中:DD指弯曲直径,PP指平直段长度,d为钢筋直径。

DD:R235为2.5d,HRB335为4d,HRB400、KL400为5d。

PP:小于等于90度弯钩10d,135度弯钩5d,180度弯钩3d。

90~180差值计算。

4、2004规范弯曲直径、平直段长度参照《辅助工具》下拉菜单钢筋信息对应的《受拉钢筋端部弯钩》规定计算。

中间弯折且弯折角度>45°时切线长与弧长差按注2规定计算。

Ⅱ级(HRB335)钢筋(带肋钢筋)的钢筋长度折减表(单位mm)I级(R235)箍筋端钩增长值(单位mm)注:1、表中箍筋端钩增长值的平直段按5倍箍筋直径d计算。

2、2004规范箍筋端增长值计算公式:增长值=(DD+d)*Pi*Ang/360+5*d-DD/2其中:弯钩的弯曲内直径DD=2.5*d(R235钢筋)或4*d(HRB335钢筋),且应大于被箍钢筋的直径(表中假设被箍钢筋直径小于DD)。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II级(HRB335)箍筋端钩增长值(单位mm)(1)弹性极限OA(2)屈服极限B’C(3)强化阶段CD(4)颈缩阶段DEMu就是指砌块(强度等级)红砖标准名称是普通粘土烧结砖,常用是Mu5,Mu7.5,Mu10三个等级红砖的尺寸240×115×53 (mm)M是砂浆标号:砂浆的标号有M3,M5,M7.5,M10,M12.5,M15,M20,M25,M30,M40几种模板拆除规定混凝土拆除的顺序一般是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侧模板,后拆底模板。

钢筋量度差值

钢筋量度差值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7d+10.21d-7d=11.21d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9d+13.35d-9d=10.35d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按照本图的演算,所谓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2×9d-17d×π/4=18d-13.35d=4.65d。

矩形箍筋26. 5d的推导(d≤10mm,弯心直径≥2.5d)弯心内直径是2.5d,箍筋中心线直径是3.5d,每个90°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90°/ 360°=2.749d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2.749d=8.247d取8.25d 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135°/ 360°=4.1234d, 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和=2×4.1234d=8.247d 取8.25d每个箍筋的圆弧长度和=8.25d +8.25d=16.5d (1)沿梁宽平直段=2(b-2c-2×1.25d) (2)沿梁高平直段=2(h-2c-2×1.25d) (3)沿135°方向平直段=2×10d=20d (4)箍筋下料长度为(1)+(2)+(3)+(4)=16.5d+2 (b-2c-2×1.25d) +2(h-2c-2×1.25d)+20d=16.5d+2b+2h-8×1.25d+20d=2b+2h-8c+26.5d (5)利用前面我们给出的135°弯钩的增加长度,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即(2)+(3)+8.25d+2×(11.873d+2.25d)=2(b-2c-2×1.25d)+2(h-2c-2×1.25d)+8.25d+28.246d=2b+2h-8c+26.496d=2b+2h-8c+26.5d (5)矩形截面多肢箍下料长度及各箍内宽、内高尺寸计算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为b,梁截面高度为h,箍筋肢数为n箍,箍筋直径d箍,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梁保护层为c。

钢筋算量按外皮还是中轴线计算

钢筋算量按外皮还是中轴线计算

观点1:理论计算认为钢筋弯折后,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因此应当按照中轴线度量钢筋长度。

常说的按外皮度量,不是指结果是外皮长度,而是“从外皮开始度量”,【量度差值】和【弯曲调整值】都是由外皮度量开始向中轴线度量推导的,因此使用这些参数要先计算到外皮。

2、软件的外皮公式并不严谨,其135度从预算的角度钢筋按照中轴线计算较为正确,它计算出的长度是标准长度,不存在调整值;至于外皮长度一般都是施工下料计算箍筋时候考虑的。

预算计算出的钢筋只能是相对准确,预算与施工下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举个例子梁的钢筋水平长度深入墙内或柱内不能满足锚固难道就扣保护层么。

从预算的角度正确,但施工下料是错误的放不进去,它还得扣柱或墙的主筋直径在加保护层,预算你能扣全么。

2、板的钢筋通常比图示长度+5cm,梁的钢筋锚固等都通常+2-5cm又都哪里去了,这倒是规范的特点计大不计小可以理解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弯钩子的钢筋,老的施工工艺都是人工弯,现在都是机械弯钩,规范设计的是理想状态,这种情况规范考虑了么这也是形成成本的一部分3、钢筋的理论正负偏差问题,搞过施工的应该了解偏差大的上下2mm,个别还有大的。

对于小的或挂靠施工单位来说他愿意买小厂的,小认为就是一个概念,我们要按实际情况,那么按中线还算是比较合理的,外皮计算起来是多的,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想的,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外皮和中线的采用若是合同或是招标文件里没说,我认为是没什么依据,个人认为中线较合理,也许这样会让一些人讨厌例如:梁截面尺寸a=300、b=500,1)计算箍筋的预算长度(按外皮计算):L1=(a-25*2+b-25*2)*2+(2*11.9+8)d这里对于8d是否有疑问,实际上这涉及到保护层的概念。

钢筋的保护层指的是主筋外皮到构件外边缘的尺寸,而我们要计算箍筋的外皮长度,因此,上式中每“-25”就多减了一个箍筋的直径,因此在后面要加上8d。

2”。

观点2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量度差值表

量度差值表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1、对于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当D=4d时,弯折处量度差之为: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
量度差值0.5d0.5d1d2d
2、对于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当D=6d时,弯折处量度差之为: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
量度差值0.5d0.5d1d 2.5d
3、对于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当D=7d时,弯折处量度差之为: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
量度差值0.5d0.5d1d 2.5d
4、位于顶层框架结构的端节点处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当D=12d时,弯折处量度差之为: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
量度差值0.5d0.5d 1.5d4d
5、位于顶层框架结构的端节点处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当D=16d 时,弯折处量度差之为: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
量度差值0.5d0.5d 1.5d 4.5d。

钢筋弯曲的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的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的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的量度差值主要指的是钢筋弯曲后与未弯曲状态下的长度差异。

具体的量度差值取决于钢筋的直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质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钢筋在弯曲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伸长变形,使得其长度比未弯曲时要稍长。

这是因为钢筋的延展性和弹性使得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微小的形变。

钢筋弯曲的量度差值可以通过测量钢筋的长度来进行评估。

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在弯曲前后分别测量钢筋的长度,然后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值。

这个差值可以用来衡量钢筋的弯曲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钢筋在弯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特别是当弯曲半径较小或者弯曲角度较大时。

这种情况下,钢筋可能会出现弯曲段的塑性变形,使得弯曲后的长度较弯曲前时短。

这时候的量度差值会是一个负值。

为了更准确地量度钢筋的弯曲量,可以采用一些专用的设备和测量方法,如钢筋弯曲试验机、悬链式测长装置等。

这些设备可以直接测量钢筋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变化,从而得到更精确的量度差值。

钢筋算量按外皮还是中轴线计算

钢筋算量按外皮还是中轴线计算

观点1:理论计算认为钢筋弯折后,外皮伸长、皮缩短、中轴线不变,因此应当按照中轴线度量钢筋长度。

常说的按外皮度量,不是指结果是外皮长度,而是“从外皮开场度量〞,【量度差值】和【弯曲调整值】都是由外皮度量开场向中轴线度量推导的,因此使用这些参数要先计算到外皮。

2、软件的外皮公式并不严谨,其135度弯钩处实际上是按照中轴线度量的〔以箍筋为例〕,而三个直角处却是按照外皮长度度量的。

从理论计算上来说,应当使用中轴线度量的公式〔即扣减三个直角的弯曲调整值〕,当然从社交角度上讲,你是可以变通的,这主要取决于对方是否懂得【量度差值】和【弯曲调整值】的推导过程。

3、另外强调一下“预算按外皮计算长度,施工下料按中轴线〞这个论调是错误的,现场下料会考虑具体的弯弧直径来确定弯钩增加长度,而且实际弯曲后的钢筋是略微伸长的,另外验收时检查“弯钩平直段长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可以利用这个误区通过验收的,因此实际的下料长度都是小于中轴线度量长度的。

另外现场情况也比拟复杂,不是一句“施工下料按中轴线〞就能包含的。

因此目前建筑行业钢筋工程的实际应该是“预算长度大于中轴线长度,中轴线长度大于实际下料长度〞,如果说违规,那么是预算和下料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违规了,而造成的预算和下料各有各的公式,但它们都不是中轴线度量公式。

从预算的角度钢筋按照中轴线计算较为正确,它计算出的长度是标准长度,不存在调整值;至于外皮长度一般都是施工下料计算箍筋时候考虑的。

预算计算出的钢筋只能是相对准确,预算与施工下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举个例子梁的钢筋水平长度深入墙或柱不能满足锚固难道就扣保护层么。

从预算的角度正确,但施工下料是错误的放不进去,它还得扣柱或墙的主筋直径在加保护层,预算你能扣全么。

2、板的钢筋通常比图示长度+5cm,梁的钢筋锚固等都通常+2-5cm又都哪里去了,这倒是规的特点计大不计小可以理解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弯钩子的钢筋,老的施工工艺都是人工弯,现在都是机械弯钩,规设计的是理想状态,这种情况规考虑了么这也是形成本钱的一局部3、钢筋的理论正负偏差问题,搞过施工的应该了解偏差大的上下2mm,个别还有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量度差值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2.2 钢筋弯曲半径
表1 常用钢筋加工弯曲半径R
钢筋用途 HPB235级箍筋、拉筋
HPB235级主筋 HRB335级主筋 HRB400级主筋 平法框架主筋直径d≤25mm 平法框架主筋直径d>25mm 平法框架顶层边节点主筋直径d≤25mm 平法框架顶层边节点主筋直径d>25mm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构件HPB235级主筋
钢筋量度差值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4. 钢筋外皮差值表
表2 常见钢筋弯曲的外皮差值表(一)
弯曲角度
箍筋 1.3 对钢筋翻样人员的要求
(1)要有钢筋工程的专业基础,具备比较过 硬的平法知识与操作技能。 (2)要求计算准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要做到计算准确,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 和CAD基础,造型复杂的图纸需借助于计算 机计算。 (3)要精通图纸,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具有 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图纸一知半解,是不可 能完成钢筋翻样任务的。
钢筋翻样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1.2 钢筋翻样的作用
钢筋翻样成果(钢筋下料单)主要用于钢筋加工和绑扎,而 本书前面我们学习的钢筋算量,同样是计算钢筋长度,但是它 们之间是有区别的。钢筋算量如果用于工程预算、投标报价、 标底、竣工结算,那钢筋工程量的计算结果允许有一定的误差, 但是钢筋下料长度要求计算准确,如果钢筋下料大了,可能模 板里放不进去而需要重新加工;如果钢筋下料小了,那钢筋构 造要求不符合规定,也需要返工。所以钢筋翻样工作技术性高, 计算过程复杂烦琐,是一种高级的技术性脑力劳动。一个优秀 的钢筋翻样师往往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能够准确地提出钢筋 下料单,减少钢筋浪费,提高钢筋施工质量,为企业创造价值 和可观的利润。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2 钢筋量度差值
钢筋量度差值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图8-1各种尺寸示意图
钢筋量度差值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2.1 几个概念
1.外包尺寸:结构施工图中所标注的钢筋尺寸,是指加工后的钢筋外 轮廓尺寸,称为钢筋的外包尺寸。
2.内包尺寸:在钢筋弯折处,沿着钢筋内侧衡量的尺寸,称为钢筋的 内包尺寸。
钢筋量度差值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2. 弯折角度α °≤90°时外皮差值计算
图3弯折角度α °≤90°时尺寸
外皮差值= 2(R d)tg (R d )
2
2 180
(8-3)
钢筋量度差值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3.弯折角度90°> α ° ≤180°时外皮差值计算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1 钢筋翻样概述 2 钢筋量度差值 3 弯钩增加值 4 箍筋和拉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5 梁纵筋下料长度计算 6 平法梁图上作业法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1 钢筋翻样概述
钢筋翻样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1.1 钢筋翻样的定义
钢筋翻样是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建筑 结构施工图纸中各种各样的钢筋样式、规格、尺 寸以及所在位置,按照国家相关的规程、规范要 求,计算出各个构件中每根钢筋的制作装配数据、 数值,形成文字材料或填写在配料表单中,再画 出组装简图,作为操作人员、作业班组进行生产 制作装配的依据。
外皮差值=2R d 2R d tg o
2
R
d 2

90o+oao 180o
当弯曲角度135°,R=2.5d时,取α °=45° 外皮差值=2×(R+d)+2×(R+d)×tg(45o/2)-(R+d/2)3π /4 =2.828×(R+d)-2.356×(R+d/2) =2.83d 当弯曲角度135°,R=1.25d时,差值=2.24d 当弯曲角度180°,R=2.50d时,差值=4.575d 当弯曲角度180°,R=1.25d时,差值=3.502d
ab+bc十cd 其中:ab为直线段;bc线段为弧线;cd为直线段。钢筋加工前直线下 料时,如果下料长度按外包尺寸的总和来计算,则加工后钢筋尺寸大于设 计要求的外包尺寸,那么,或使弯钩太长造成浪费,或造成保护层厚度不 够而影响施工质量。因此,按外包尺寸下料是不准确的,只有按轴线长度 下料加工,才能使钢筋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下料长度:就是钢筋中心线的长度。 由于结构受力上的需要,大多数钢筋需要在规定的位置弯曲。钢筋弯 曲时,其外壁伸长,内壁缩短,而中心线长度不变,我们需要计算的就是 钢筋的中心线长度,即钢筋下料长度。 如图所示,结构施工图上所示受力主筋的尺寸界限,是钢筋的外皮。 实际上,钢筋加工下料的施工尺寸为:
钢筋加工弯曲半径R 2.5d,且>主筋直径/2
≥1.25d ≥2d
≥2.5d 4d 6d 6d 8d
≥3.5d
钢筋量度差值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2.3 外皮差值
1. 外皮差值概念
钢筋材料明细表的简图中,所标注外皮尺 寸,或设计图中注明的尺寸,是根据构件尺 寸、钢筋形状及保护层的厚度按外皮尺寸计 算的,显然外皮尺寸大于钢筋中心线的长 度,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值,我们称之为量度
差值,简称差值。
差值又分为外皮差值和内皮差值两种。 图2是结构施工图上90°弯折处的钢筋,xy+yz是沿钢筋弯折 处外皮量取的,是钢筋弯折处的外皮尺寸,而弯折处的钢筋下 料长度是钢筋中心线的长度,即ab弧线的弧长。因此,折线 xy+yz长度与弧线的弧长ab之间的差值,称为外皮差值。 外皮差值通常用于受力主筋弯曲加工下料计算,用下面的公式 计算外皮差值: 外皮差值=钢筋外皮尺寸之和-钢筋中心线的长度 (8-1)
钢筋翻样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4)要熟悉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相关的国 家标准和一些常用做法,并且要对钢筋混凝土 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5)制作的钢筋下料单,要求能够指导施工, 方便施工,且满足施工实际情况。这就需要熟 悉施工现场,对施工要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现 场实践经验。 (6)钢筋翻样时,不仅能发现图纸上不尽合 理的地方,进行优化,使做出来的钢筋翻样单 既能方便施工又能满足规范,还要尽可能节约 钢筋,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工作经验、技术积累 和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