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
用友大学:上接战略 下接绩效
用友大学: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用友大学的务实或许就是它最大的成功之处。
它永远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企业带来高效的学习服务,这种服务将如同无处不在的文化融进企业之魂中,并为推动企业百年的发展蕴育巨大的力量。
什么样的企业大学才算是好大学,企业大学又应该如何发挥高效职能,协助企业以适应快节奏的市场?或许,在目前的中国,这些还无法寻求到终极答案。
但不可否认,很多企业大学正在积极的实践,有的甚至已经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用友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用友大学的成功在于它“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务实――这恐怕也是许多企业大学创办的终极目标。
但遗憾的是,目前能达到这一层面的,为数不多。
要让企业大学“物尽其用”,首先必须得明白企业大学的真正意义,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帮助企业培养和发展人才。
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就需要企业大学有能力做到“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并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和适合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大学运营模式。
有人说,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培训已经发生大的变革。
比如,要从培训组织到绩效顾问的转型;对企业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内外海量知识产生更大化价值;构建更科学的学习平台,以适应学习活动“碎片化、移动化、多元化”的需求。
以上种种,要想实现,势必需要企业大学转变以往思维模式,寻求更为快速、务实、贴近本企业发展的新路径。
或许,正是不自觉的遵循了这个规律,用友大学在此后的路上越走越宽。
从2008年创立企业大学至今,5年间,用友大学边学习,边创新,边实践,并形成了精品课程开发、建构主义、五星教程、行动学习、体系建设、讲师培养等带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培训模式。
这些模式并非属于用友大学独创,但它却实实在在贴近了企业的业务发展,为企业带来可用价值。
是的,有价值才有生存的空间,才有存在的理由。
“用友可以没有用友大学,没有用友大学的前20年它照样发展。
但用友大学不能没有用友,所以,用友大学要想尽办法发挥自己的价值,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价值’二字。
【重磅】吴春波:让带队伍简单起来,高绩效团队的成功五要素
【重磅】吴春波:让带队伍简单起来,高绩效团队的成功五要素大师讲堂·第86期聚焦彭剑锋、包政、施炜、吴春波、杨杜、黄卫伟、孙健敏、周放生、文跃然、朱武祥、吴晓求、周其仁等大师最新管理研究,同时兼顾他们早期经典思想成果,皆以一手资料呈现,值得品藏!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华夏基石e洞察及作者信息让带队伍简单起来,高绩效团队的成功五要素文| 吴春波(华夏基石领衔专家,“华夏基石e洞察”智库撰稿人,中国著名管理学家,教授,华为高级顾问)在企业中,最小的组织单位和人力资源管理单位是团队,团队和以团队方式运作在现代企业中越来越重要,尤其在知识经济中,如何针对团队的特性,进而对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新经济为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命题。
一、团队运作的特性团队(TEAM)是一个由少数成员组成的小组,小组成员具备相辅相成的技术或技能,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评估和做事的方法,他们共同承担最终的结果和责任。
1、团队由少数成员构成,一般来说,团队的成员在10人左右为宜。
团队成员本身不是相互独立的,由企业或组织赋予的共同目标将成员聚合成一个整体,成员的共同目的是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共同的目标下,成员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并承担共同的责任。
2、尽管在一些企业中,团队会作为一个常设组织存在和运作,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团队是以临时性组织的形态存在。
进而在运作形态和管理方式上,它与企业的业务部门或职能部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团队的存续时间取决于团队目标是否实现。
3、技能的互补性:每一个成员进入团队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技术或技能。
他们或是功能部门的专家,或是技术性较强的员工等,有能力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每个队员有与别人沟通的技能。
4、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规则,共同承担责任,整个团队有共同做事的方法,如共同的时间表,共同的一些活动等。
有相同的衡量成功的标准。
二、团队的形成与发展作为企业组织中的团队,从外部看,其形成往往表现为行政指令的结果。
提高工作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2007年4月人口与经济P OP U LATION&ECO NOMIC S增刊提高工作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王苗苗 对于工作分析和职位说明书,大多数人觉得就像是鸡肋,食之无味但弃之可惜。
虽然工作分析的作用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可每每大动干戈费尽心思弄出来的东西,用的时候似乎没有想像中的作用那么大,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毫无用处。
通过对一些亲身经历的案例和了解到的案例,笔者也觉得确实企业中的工作分析存在一些问题。
11企业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系统的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有什么具体的作用有一个不是科班出身的HR新人告诉我,他的人力资源经理交给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梳理公司的结构,给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定岗定编,为每个职位确定职位说明书,明确他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他很不理解,公司成立已经10年多了,留在关键岗位上的都是“老人”,每个人对自己的一摊工作很清楚,而且即使有新人进入也是由“老人”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带出来,那为什么还要做工作分析?让我们先分析一下这个公司的状况———公司成立已经10年,企业规模由原来的十人左右发展到今天的四五百人,公司的目标、业务范围、职位和人员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想像一下,以小作坊式的训练新人方式如何跟得上公司的飞速发展?拓展新业务的时候又该由谁来训练呢?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并不是新成立的公司才需要工作分析,有些历史悠久的公司也需要。
因此笔者觉得,在下列情况下,组织有必要进行工作分析:建立一个新组织,包括全新组建的或从旧体制中剥离出来的组织。
这种情况最能为H R 接受,毕竟公司刚成立,所有人都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职权范围等不了解,需要H R按照公司战略意图帮助他们来确定。
而且新组织面临的很迫切的一个问题就是招聘新人,没有工作分析可能连该招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
这个时候做的工作分析应该说是简单而粗糙的,因为可供参考的新组织的资料并不多。
不过这些都不要紧,工作分析的结果能把公司的战略意图和业务目标明确地体现出来,给公司员工一个标准就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0-1人事行政管理”四部曲“
十堰品正综合管理中心编制1 十堰市品正工贸有限公司前言本手册根据公司体制将人事/行政工作分篇进行具体、更细致、更明了、更便于操作。
公司的管理需要所有的员工对公司的政策和程序、流程有统一的了解。
本手册中的各项规定和计划已经公司审核、审批,公司将定期地监督执行情况。
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综合管理部将随时对手册的任何部分进行必要的修改、删除和终止,并将向员工公布修改的内容。
本手册难免有未尽事宜,我们非常乐于给您进一步的解释。
本手册只有综合管理部拥有修改权。
学习是个人进步发展的唯一途径!2 十堰市品正工贸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篇总则第一节组织架构................................................5-5第二节综合管理部工作范畴........................................5-5第三节岗位概述........................................................5-5第四节岗位职责........................................................6-6第五节相关管理文件....................................................7-8第六节工作职责范围表..................................................8-10第二篇新员工入职导读第一节适应与工作......................................................11-12第二节角色转换与工作切换..............................................12-12第三节日常例行工作....................................................12-12第四节工作改善优化、固化状态..........................................12-13第三篇人事篇第一节优化组织结构....................................................13-13第二节岗位工作分析....................................................13-14第三节招聘与配置......................................................14-15第四节员工培训与发展..................................................15-16第五节薪酬管理........................................................16-16第六节绩效管理........................................................16-17第七节劳资关系管理....................................................17-18第四篇行政篇第一节文控文秘类工作..................................................18-18第二节组织活动类工作..................................................18-19第三节办公费用控制....................................................19-19第四节后勤服务工作....................................................19-19第五节安全、消防管理..................................................20-20第六节企业文化假设及管理..............................................20-20第五篇操作流程篇第一节人事/行政工作...................................................20-20第二节操作流程<一> 日常办公用品采买流程........................................22-22<二> 费用报销流程................................................22-22<三> 油卡充值....................................................22-22<四> 车辆出入证办理..............................................23-23<五> 网络办理....................................................23-23<六> 工装购置及发放..............................................24-24<七> 入厂参观手续办理............................................24-24<八> 制度文件传达................................................24-243 十堰市品正工贸有限公司<九> 放假、休假安排..............................................25-25<十> 食堂管理....................................................25-25<十一> 人员招聘流程..............................................25-27<十二> 入职流程..................................................27-27<十三> 宿舍安排..................................................28-28<十四> 请假流程..................................................28-28<十五> 加班申请流程..............................................28-28<十六> 试用评估及转正............................................28-29<十七> 离职办理流程..............................................29-29<十八> 培训组织流程..............................................29-30第六篇绩效篇第一节绩效评估表......................................................31-32第二节绩效结果分析及反馈..............................................32-324 十堰市品正工贸有限公司第一篇《总则》第一节组织架构总部综合管理中心企业内控(暂缺)大运川交综合管理部风行4S综合管理部人事行政人事行政第二节综合管理部三大模块人力资源工作(六大模块)行政工作范畴人力资源规划行政组织的设计与健全招聘与配置行政规章制度的建立、管理培训与开发企业日常事务管理薪酬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绩效管理会议、接待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事行政管理员工生活管理物资财产管理车辆管理企业环境卫生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第三节岗位概述在集团总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制定公司的人才储备的短、中、长远战略计划、各项基本管理制度,使各部门要求明确,目标一致;负责公司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劳资关系、薪酬福利规划设计;安全、办公/维修设施维护、员工生活、办公室管理、员工关系协调等及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成就高绩效员工之目标管理(SMART原则)
T
✰ 每周按时提报工作计划
✰ 每周六10:30分前通过OA向总裁办提报 本部门下周工作计划
回顾
S
M
目标设定SMART原则
A
R
T
Specific
具体的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Attainable
可达成的
Relevant
相关的
Time-based
时限的
综合练习
用学过的SMART原则,设定 自己的一个业绩目标
T
Specific
具体的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Attainable
可达成的
Relevant
相关的
Time-based
时限的
用具体的语言清
晰地说明要达成 的行为标准,不
S
可模棱两可。
具体的(Specific) S
【要点解析】
• 目标的设置要有具体的事项与工作内容 • 能够很清晰的看到部门或个人计划要做哪些事情,计划完成
程化使目标可衡量。 【要点解析】
量化
细化
流程化
M
✰ 各公司基本完成年销售计划 ✰ 完成产品用户调研报告
✰ 截止到12月末,各公司完成销售计划的95%
✰ 组织不少于100人次的用户问卷调查,编写 用户调研报告,通过产品委员会审核
Part 04
没办法衡量,就没办法管理
世界杯16强 世界排名前30
目标是基于现实的并且具有一定 的挑战性。目标设定时依照自身 的能力条件、内外部可用资源、 当前发展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势 等情况,区分阶段按步骤实施。
目标的相关性是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与其他的 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目标即使被达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企业绩效管理——整合战略、运营与人员流程
企业绩效管理(BPM)——整合战略、运营与人员流程--------------------------------------------------------------------------------战略如何有效执行是管理界最为流行的话题,也是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
大家对执行有不同的理解,譬如IBM前CEO郭士纳指出执行就是检查、检查、再检查,布置下去的任务一定要检查,否则就有可能落实不了。
大致上,郭士纳将执行视为一种不断检查的方法。
执行也被视为一种文化,执行文化实际与老板直接有关。
说白了,老板“狠”一点,执行文化就强一点,老板温和的企业执行力往往也较弱。
那么能不能从制度的层面来解决执行的问题《执行》一书的两位作者提出通过建立战略、运营与人员三大流程来构建执行力。
企业的困惑在于,这三大流程如何落实如何整合《执行》一书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而我认为,通过企业绩效管理(BPM)来整合战略、运营与人员流程,使战略能真正落地,有效实施,正是执行力在制度和流程层面的解决方案。
绩效管理的三个阶段对绩效管理主要有二种典型的理解。
一、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双方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形成共识,并促成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
二、绩效管理是将公司的战略、资源、业务和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前者注重上下级的互动过程,是一种方法。
后者从流程、体系的角度解释绩效管理。
BPM是从第二个定义出发,定义为战略的执行系统。
思捷达咨询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认为国内企业应用绩效管理将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绩效考核,这是过去大多数企业对绩效管理的看法,强调指标的设定并通过考核传递压力;二是过程绩效管理,从单一考核向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估、绩效回报、绩效改进全过程转变,强调通过过程管理产生结果。
这是目前多数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三是企业绩效管理(BPM),即将绩效管理贯穿于战略执行和日常经营的循环中,强调通过绩效管理驱动企业运营。
《新领军者》采访用友大学校长田俊国
田俊国:首先这个企业要具备一定的规模,规模 足够大才值得设立专门的机构;其次企业的业务需要 变革或快速发展,需要企业大学在变革和快速发展 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就是企业领导真的很重 视,决策层如果重视程度不够,即便前两个条件都具 备,也很难成功。要顺势而为,在恰当时候做恰当的 事儿。
046 新领军者
找到切入点打破原来的劣性循环,树立培训的价 值,我们当初找到的切入点就是精品课程开发。
从领域之外获取经验 新领军者:建构主义几乎成了你的一种个人 信仰。能否结合你的实践讲一讲它的最大魅力是 什么? 田俊国:建构主义最大的魅力就是它非常符 合人本身认知的原理。把建构主义当作信仰,我 会觉得站在讲台上无所畏惧。这种无所畏惧,不 是因为讲师把自己武装得非常强大,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无所畏惧,而 是因为把自己抽离成空无,不强迫学员相信所传 观点,不把知识硬塞给学员。我很享受讲课的过 程, 在 这个 过程中, 我 是个 参 与者, 是个引子, 是一个营造氛围的角色。 新领军者:但建构主义思想,在中国好像不 是被普遍接受,你觉得原因在于什么? 田俊国:在中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早 要追溯到科举和程朱理学,我在下一本书中会写 到。全世界没有几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热爱学 习,但反过来想一下,中国人从小学到大学,每 个人平均要上约 20000 小时的课,但有几堂课的 记忆是美好的?中国人的学习常常和痛苦联系在 一起,原因就是从科举制度到应试教育,无一例 外都是认知主义,这种教育一旦形成一种机制和 模式后,就导致了恶性循环,这种循环,依靠某 个个体去打破是非常困难的,只能慢慢改变,我 自己愿意做这个改变的推动者。 新领军者:在书中,《论语》、《菜根谭》、《孟 子》、《中庸》、《道德经》等传统篇目中的经典语 句你信手拈来,并且能够深入地理解和运用,你 是怎样做到这点的? 田俊国:这算是我的一个爱好吧。从上大学 开始,我就有意识地积淀国学底蕴,而且我觉得 作为一个中国人,读这些传统的书目非常必要, 可以说是一种责任。进入企业以后,我大量阅读 企 业管 理 方面的书, 我 发现, 今人 所写的东西, 其实古人都讲过,而且讲得更精炼,只是当时我
企业培训师必读书籍推荐
现购:25元
8
培训师必读书籍(八)——《培训师的8堂私房课》
《职业培训师的8堂私房课》内容简介:怯场怎 么解决?怎样能有效开场和结尾?遇到“寻衅找 茬”学员怎么处理?课程时间控制不好怎么改善? 怎样提高培训效率?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培训师? 怎样实现培训目标,使培训效果最大化? 知名职业培训专家杨思卓教授提炼多年培训经验 心得,从编、导、演三个层面全面解读了卓越职 业培训师的成长奥秘,提出了职业培训师成长的 八项修炼:角色定位、技能素养、教学方法、现 场掌控、课程设计、精彩元素、教学工具、生涯 规划,从而帮助培训师们系统而高效地提升专业 素质和技能水平。
10
培训师必读书籍(九)——《培训师的21项技能修炼(下)》
内容简介:课程开发是整个培训的第一步, 课程开发的质量决定着课堂呈现的效果。分析学 员,了解企业需求,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如何 开场,如何收尾,怎么讲故事,怎么煽情造势, 都要在课程开发时明确。作者段烨结合十余年培 训经验,以及“鹰隼计划”中众多学员在课程开 发阶段的问题,从“实战、实效”的角度出发, 用ADDIE模式完整阐释整个课程开发流程,全面、 系统地梳理了培训师需要修炼的技能。 书中案例丰富,可以帮助培训师在实操情境中 理解课程开发的各个要点;针对具体问题的答疑 解惑,可以帮助培训师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各 种有效的工具、技术更有助于培训师迅速提升课 程开发能力。 现购:30元
现购:25元
6
培训师必读书籍(六)——《交互式培训:让学习过程变得积极愉悦的成人培训新方法 》 内容简介:对于每个期望提高专业能力的 培训师来说,这都是一本有趣、生动的实践指南。 作者以轻松有趣的形式阐述了学习就应是积极愉悦 的过程的观点。有趣的图表展示了支持作者观点的 权威调查结果,挑战性游戏让读者真正参与到与作 者的沟通之中,指导读者带着信仰和实践去学习, 打破曾认为学习机会遥不可及的神话。 本书会让培训师了解培训为何失败,怎样才能 取得培训成功,怎样才能收获令人惊异的丰硕成果。 令人兴奋的互动活动、可视化的教具以及全面的调 查,清晰的阐述出成人学习的原则,详述了多种有 效培训方法,描绘出成功培训的蓝图。 现购:25元
网络金融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金融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网络金融专业论文参考文献所谓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是指基于金融电子化建设成果在国际互联网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
网络金融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一:[1]倪仕水.不同租赁模式及其战略选择[J].建筑机械,2009,(3): 36-38.[2]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融资租赁公约[Z].1988-5-28.[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一租赁[Z].2011-1-1.[4]闵一民,王忆华.略论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J].金融教学与研究,1986,(1):3-4.[5]陈伯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6]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P].湖南:中南大学.2009.[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Z].1999-3-15.[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Z].1993-12-27.[9]姜仲勤.融资租赁在中国问题与解答[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杜.2008.[10]余蝉杉.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融资租赁保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24): 6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租赁[Z].2006-10-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Z].2005-2-3.[13]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Z].2000-6-30.[1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Z].2006-12-28.[15]胡达沙,王智源,曹晓军.基于杠杆租赁的项目融资模式分析[J].安敢农业科学,2007,(35): 4081-4082.网络金融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二:[1]李政勇.商业模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2[2]崔雪冬.完善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的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12(6):117-119[3]戴守峰.企业物流网络系统[M].沈阳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9[4]董永刚: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J]?期货日报,2014-07-22[5]杜文华.虚拟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研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6) : 91[6]桂亚龙.我国网络组织负效应应对措施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29[7]洪薇.我国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运行模式研究[J].新财经,2011(1) : 41[8]罗峦.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演进与关系治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37[9]孟华兴,王小平.如何建设商品交易市场现代物流体系[J].中国市场,2007(51):16-18[10]胡天石,傅铁信.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5) : 23-27[11]胡俞越.规范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J].中国市场,2010(4) : 18-21[12]贾根良.网络组织超越市场与企业两分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4) : 14-20[13]李超兰.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的`风险与对策[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2):149-150[14]李新春.企业战略网络的生成发展与市场转型[J].经济研究,1998(4) : 71-79[15]李维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71[16]连红日,孙绪鑫.新经济环境下网络组织内涵及特征探宄[J].价值工程,2006(5):77-79[17]李骏阳,徐明霞.基于电子商务的大宗农产品中远期市场研究[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2 (12) :18-21[18]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0 (3) : 4-7网络金融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本三:[1] 钟静萍.国有商业银行培训管理刍议[J].经济知识.2013.[2] 田俊国.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M]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3] 张贵益.对农业银行培训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4] 黄勋敬.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培训体系建设[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06:46-51.[5] 梁健洪.对农业银行培训工作的调研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6] 张翔.以岗位任职条件为本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J].了望.2007.17:4.[7] 范海鸿.ERM 框架下人民银行培训中心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纵横.2012.[8] 弗农汉弗莱.全组织的培训[J].培训与发展季刊.1990.[9] 孙炳新.商业银行员工培训对基层人民银行培训工作的启示[J].金融纵横,2010.[10] 吴程彧.欧洲银行人才培训管理经验值得借鉴[J].现代商业.2012.[11] 杨群华.金融培训需求新变化与对策思考[J].金融经济.2013.[12] 罗伯特.韦兰.保罗.科尔着.走进客户的心[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13] 薛婧.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培训问题研究[D].华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14] 孔赞春.对优化基层人民银行培训效果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0.[15] 刘敏.龙江银行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16] 王浵世着.步步为赢:从职场新人到银行行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6.01.[17] 张敏.关于优化商业银行员工内部培训的思考与建议[J].金融经济.2010.[18] 贺苗,苌花荣,袁晓军.外资银行本土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9.[19] 乐志成.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企业在职培训风险研究[D].广西大学.2012.[20] 孙良子.银行培训中的需求分析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21] 李湘萍.在职培训经典研究文献评述--基于在职培训研究视角、方法与发现的评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5:13-16.[22] 马克.詹金斯着.施昌奎译.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从战略的高度对客户进行思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绩效辅导与绩效沟通
绩效辅导与绩效沟通所谓绩效辅导是指管理者与员工讨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潜在的障碍和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员工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等信息的过程。
它贯穿于整个的管理过程,不是仅仅在开始,也不是仅仅在结束,而是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始终。
第一阶段:绩效目标的设定与辅导第一步:告知员工公司的战略目标与任务,实现信息共享,这很重要,让员工共同分享公司的目标;第二步:将公司的目标分解到部门,再分解到员工,在充分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确定员工的绩效目标,设定KPI指标;第三步:KPI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S——指明确性,绩效目标是具体的、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绩效辅导:目标设置要有具体任务、衡量标准、达成措施、完成期限等要求,使考核人能够很清晰的看到部门的月计划要做哪些那些事情,计划完成到什么样的程度,从而让员工明确个人的工作任务。
M——指可衡量性,可衡量、可量化的工作指标,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的原则;绩效辅导:使制定人与考核人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标准,杜绝在目标设置中使用形容词等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描述。
对于目标的可衡量性应该首先从数量、质量、时间、成本、上级或客户的满意程度五个方面来进行,如果仍不能进行衡量,可考虑将目标细化,细化成多个分目标后再从以上五个方面衡量,如果还不能衡量,还可以将完成目标的工作进行流程化,通过流程化使目标可衡量。
A——指可实现性,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绩效辅导:目标设置要坚持员工参与、上下沟通,使制定的工作目标在部门及个人之间达成一致。
既要使工作内容饱满,也要具有可实现性。
遵循“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
R——指现实性,相关性,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是与本职工作相关联的;绩效辅导:工作目标的设定,是要和岗位职责相关联的,不能跑题。
目标的相关性是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
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进入不可预测的新常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移动端的广泛运用,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新型网络技术的运用,中国消费的形态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落后产能、落后管理的淘汰,商品过剩导致消费者可以有多种选择,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何服务顾客、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升产品品质、如何建立品牌成为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市场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制度,建设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没有可依赖的资源、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在发展初期也没有高阶管理人才,想要发展壮大,需要制定并围绕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营销战略、财务成本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系统性的提升中小企业本身的战略规划能力、全面管理能力、团队执行能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营销战略;成本管理战略目录1绪论 (1)2品牌战略规划 (1)2.1树立品牌战略意识 (1)2.2重视产品品牌商标注册 (1)2.3努力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2)2.4做好品牌宣传工作 (2)2.5塑造诚信的企业品牌 (2)3营销战略规划 (2)3.1对市场外部营销环境进行正确的定位 (2)3.2建立反应灵敏,运作高效的营销机制 (3)3.3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要以顾客满意为中心 (3)3.4加强营销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 (4)4成本管理战略规划 (4)4.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 (4)4.2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4)4.3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推行成本会计电算化 (5)5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5)5.1确保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 (5)5.1.1加强与战略目标相结合的基础管理和配套人力资源制度建设 (5)5.1.2中小企业应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工具并在考核中更多地关注长期绩效 (5)5.2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系统 (6)5.2.1建立科学的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 (6)5.2.2构建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体系 (6)5.3加强绩效考核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 (7)6结论 (7)参考文献 (8)1 绪论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载体,而经营战略是实现中小企业的远景和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和基础。
成功做好绩效考核的6个步骤
成功做好绩效考核的6个步骤成功做好绩效考核的6个步骤成功做好绩效考核的六个步骤第一步:准备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的准备。
在绩效管理中,准备意味着首先要制订工作目标,并且要确保员工们都明确他们的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好比路线图上的方向标,你的组织好比路线图,只有在明确了目标的前提下,员工的工作才会有方向性。
如果员工在他的工作中都找不到方向,你又如何期望他达到目标,控制他的工作进程。
而让员工自己制定他们的工作目标又是促使员工提高效率完成目标的关键。
在自我的约束下,他们会更加地努力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步:评估管理者关键的职责在于对员工的业绩作出及时地评估和反馈。
尽可能快地对员工的业绩作出反馈,被证明在提升员工的业绩方面是最有效的。
如果在一项工作结束数周以后,你才跟你的员工交流,这项工作他做得如何的糟糕,或者是如何的出色,对于员工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非常低效的。
尽快地让你的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地找出问题,复制成功,提高绩效。
其实,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最担心会出现的情况就是:员工的敌对和不理解。
管理者之所以回避将考核的结果反馈给员工,就在于害怕引起员工的敌对情绪。
他们把绩效考核看作是一场他们与员工之间的斗争,这也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缺乏沟通的一个结果。
如果绩效考核工作成了管理者与员工沟通他们工作方式和进展的唯一时间,特别是如果员工认为这样的考核将会对他们薪酬的调整带来重大的影响时,考核工作将会占用管理者和员工的大量时间。
特别是因此而让整个的讨论过程都将充斥着紧张的气氛,那么这样的讨论也必将不会是一个成功的交流。
当问及这样一年一度的考核会让人联想到什么时,绝大多数的员工的都把他看作是“一次到负责人办公室的旅行”。
那么如何减少绩效考核工作参与人员的恐惧和焦虑,相互之间不间断的沟通是关键。
当面对考评结果,管理者和员工都认为是在情理之中,并没有感到任何奇怪。
这才是我们最期望的结果。
尽管我们很想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方式和业绩,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被众人关注,特别是当他们对以往的工作没有任何机会去改进的时候,他们不希望在这最后的时刻来集中对他们的过往评头论足、挑三拣四。
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转载)
《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转载第一章做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培训刚履新用友大学执行校长的时候,我审视了当年的培训计划,感觉当时70%的培训都可以省去不做,因为我看不到它跟组织战略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感受不到特别明显的价值。
当时正好赶上金融危机,也是用友大学刚刚成立,很多人问我今年准备给大家采购哪些课,我回答说今年金融危机,厉行节约,尽量不采购外部课程。
实际上当时我们在潜心开发精品课程,当年的年度计划是为每个序列开发一门精品课程,要用精品课程给学员不一样的培训体验来打破培训的恶性循环,建立积极正向的良性循环。
我的“上接战略、下接绩效”主张曾经引起不少业界同仁的共鸣,当然也有不少争论。
很多培训同仁都引用过我这句话,也有人提出:这句话说得好听,要实现起来很难。
因为培训部门在组织中的话语权很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基于用友大学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试图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策略的落地问题。
一、培训如何上接战略在云时代,客户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信息越来越透明,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壁垒越来越容易被打破;员工越来越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幸福。
所有这些因素凑在一起,就对企业经营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对商业组织来讲,适应云时代的环境变化恐怕不是一道选做题,而是一道关乎生死存活的是非题。
在这个背景下,组织学习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中心的培训模式或将破产美国学习型组织研究大师雷格?瑞文斯指出,一个有机体要想生存下来,其学习的速度(L)必须大于或等于其环境变化的速度(C)。
反过来说,如果学习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那就只能是死亡,所以要L≥C。
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天的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速度吧:三年前,微博还是个新生事物,而今天微博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在很多人还不知道微博是什么的时候,了解微博的人却发出共同的声音:微博的威力很大,它会改变世界的游戏规则和我们的生活方式。
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
第一章:做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培训
二、如何让培训出绩效
1、与业务计划一致
要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必须从年度业务策略计划的研 读开始。跟业务部门一起分析业务策略——年度重要策略 和重点工作有哪些,根据业务部门的战略、机遇、优势、 劣势,以及团队能力现状分析,析取出需要提升的能力。 再看哪些能力需要引进,哪些能力需要培训,这些能力又 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需要引进什么课程,自主开发 哪些课程。因为跟业务计划有紧密的衔接关系,我们有理 由相信,这样产生的培训计划跟公司发展战略是一脉相承 的。
第一章:做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培训
一、培训如何上接战略
3. 与战略不搭界的培训无效果
2011年我们提出了MIT概念,即Model(模型)、IT(信息)、 Training(训练)是变革成功、战略落地的三个核心要素。
有一个企业的培训主管这样自嘲他们的课程采购:“我们的企 业就好比一个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年人,听说人到了中年以后 要补钙,又听说某家药厂生产的钙好,就买这家药厂生产的钙 来吃。”做了很多跟战略不搭界的培训,难怪效果不好。
第一章:做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培训
二、如何让培训出绩效 2、立身越高,价值越大 培训的需求有三个来源:能力驱动、问题驱动、战
略驱动。
培训需求的三个来源:
策略研讨,引领变革,重塑文化 决策层:病构问题 策略落地,解决问题,提升业绩 管理层:病构+良构 提升能力,确保达标 执行层:良构
1、与业务计划一致
我们发现:培训计划的形成原本应该是个过程,而我们非得 要把它简化成只要结果。一旦简化成只要结果,就变成业务 部门不得不应付的任务。而人们天生有应付任务的习惯,培 训不具备针对性的症结就出在这里。所以我提出,这种上不 接战略、下不接绩效的培训完全可以不做。
绩效管理的三大步骤
绩效管理的三大步骤绩效管理的三大步骤绩效管理是分三步走的对话过程,为使绩效管理体系科学有效,我们必须加强对“3+1”对话模式的研究和发展,使绩效管理体系在可控范围内实现三步对话。
第一步,对话绩效目标实践表明,“目标+沟通”的绩效管理方式最为有效和实用。
任何的绩效管理体系如果离开了绩效目标,将必然再次回到暗箱操作的绩效考核模式,重走老路。
只有目标确立了,经理才更清楚怎么去进行有效管理,员工才更明白怎么做才是符合公司的要求与公司的发展相一致。
只有目标一定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未来的绩效评估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从定位上看,绩效管理在公司的管理体系中处于战略管理的地位,它能帮助企业实现战略远景和目标任务,如果说公司的战略规划是一座金山,绩效管理就是挖山人,帮助企业挖出前进途中的金子,它的辅助与推动作用将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公司的战略远景和目标任务是经理和员工对话的开始,经理必须首先和员工共同分享公司的目标,用分解鱼骨图的方式把公司的目标分解,先分解到部门,再分解到员工。
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分解公司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是不是数数人数平均分配?当然不是。
就像盖高楼大厦一样,绩效管理同样需要奠基,要打好基础。
没有前期的基础准备,绩效管理也会像空中楼阁一样摇摇欲坠。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职位说明书是绩效管理的基础。
一切的绩效管理活动都应从职位说明书出发,紧紧围绕职位说明书展开、完善和发展。
经理和员工的手中都应该有一份员工的职位说明书,根据职位说明书的任务描述和职责要求,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与年度计划,在充分沟通和协商的基础上确立员工的年度绩效目标。
具体地讲,每个员工都应该拥有一份个性化的绩效目标管理卡,或者叫绩效合约。
一份有效的绩效目标管理卡应着重体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业务目标,一是行为标准。
内容不一定罗列很多,我们所要管理和考核的应该是对员工的成长、对企业的帮助的关键绩效目标(KPI)。
确立绩效目标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员工本年度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 员工为什么要从事他做的那份工作?3. 员工完成任务时有哪些权力?4. 哪些工作职责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5. 员工工作的好坏对部门和公司有什么影响?6.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员工应该何时完成这些职责(例如,对某一个特定的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6.2. 传统课堂以知识输入为主,希望学员课后联系。殊不知,当让都没有感觉,课后怎么使用。导致培训效果接近于零. 讲师应该努力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要授课效果,那些让学员下去自己琢磨、联系,试图在自己不能控制的环节要效果的培训注定是徒劳的、自欺欺人的。
3.1.4. 培训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3.1.5. 企业大学是变革的助推器
3.1.5.1. 角色:战略有效执行、变革成功
3.1.5.2. 部门协助推动企业变革;激发和释放蕴藏在员工身上巨大的潜能。
3.1.5.3. GE的克劳顿维尔定位:培养人;组织战略变革的孵化中心、优秀干部塑造中心。
1. 值得借鉴的部分(本书亮点)
1.1. 否定了一成不变的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而倡导能引发学员思考,贴合实际问题的培训(聚焦问题)。而不迷信课程体系。
1.2. 培训的定位和价值的思考。关注企业的战略和员工的发展,又着眼于实际的业务问题。
1.3. 强调“情境”,即把培训场地当成实际工作的练习场。
3.2.3.2. 体系是自然形成的,不是简单列出课表了事的,一开始搭建体系只能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经不起实践的考验。
3.2.4. 课程内容聚焦业务需要
3.2.4.1. 课程需求调研是头等大事:每门课究竟应该涵盖哪些知识点、解决哪些问题、培养什么技能,明确这些很重要。
第二部分:读书笔记正文(第一章)
1. 用友大学CEO作序=CEO对培训的期待
1.1. 企业大学要为企业战略实现服务。用友企业大学,不论什么形式,都与企业战略愿景、业务策略、流程制度、文化训导紧密结合,支持了业务的目标。
2. 作者田俊国的前言中表露出的使命感=培训现状普遍不如意的表现
3.1.3. 企业战略转型的有效手段:企业变革的推进型。
3.1.3.1. GE变革成功的公式E=Q*A.(Q是决策质量,A是团队对决策的认同程度。变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团队对目标的认同程度。)
3.1.3.2. 肩负组织能力提升的企业大学在将大有可为。实现人的转变非常重要。
3.1. 决策层把企业大学当成是提升普通员工的组织部门是错的,应该是战略转型的手段。
3.2. 培训部门以组织上课、执行员工培训、采购课程等事务性工作为主,远远没有做到培训链接战略。
3.3. 企业大学课程贩子阶段。四处打听什么课程好,老师牛=没有逻辑的行为。没有体现培训价值。没有和战略有效搭界。
3.3.3. 总结:对员工系统培养是下接绩效的重要措施,这个措施落地需要机制,需要将内训机构、管理者、员工个人形成合力,也需要挑战性工作、发展社会关系和课堂培训数管齐下,是一个系统工程。组织绩效是员工绩效的汇总,帮助员工发展、促进员工提高绩效是仅次于组织战略定位的大事。
第三部分:看完全书后的感受
7.2. 培训价值体现的首先是赢得内部客户的认可。
7.2.1. 年度培训计划,大多不贴合真正的解决业务问题的需求,因此多做一个少做一个无所谓,不能体现培训价值。收效甚微。
7.2.2. 赢得客户(员工、经理、大老板)的价值认可才是重要的。
7.2.3. 培训体系的建立,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
3.2.5.1. 培训过程只抛问题不给答案,讲师组织自学员进行实际问题研讨,收集学员的观点和建议,快速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把第一次行动学习的结果整理,进行全国培训。
3.2.5.2. 讲究实效的课堂培训
1.4. 讲师在培训中担任“催化师”的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员。
2. 依旧值得思考的问题
2.1. 什么是培训体系?既然是一个体系,就不能只是HR搭建起来的,而是众多力量一起构建的。究竟什么才能吸引这些力量凝聚在一起,又究竟要做什么?
2.2. 目前很多公司的培训,确实停留在贩卖课程的角度,而培训评估只做纸面文章。谁来承担培训主管的培训?市场上所谓的,搭建培训体系的培训,真的合格吗?他们曾用培训体系给企业创造了什么价值?还只是想当然搬西方的理论?谁来关注企业HR从业者面临的困难,和他们努力的方向?
3.10.传统课堂以知识输入为主,希望学员课后联系。殊不知,当让都没有感觉,课后怎么使用。导致培训效果接近于O. 讲师应该努力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要授课效果,
3.11.培训领域的误区:员工能力不行,找新课,不同主张、流派的课程都上了,学员能力还不提升。
4. 怎样的培训,能获得各个层面客户(学员、经理、公司老板)的满意?
3.2.6.3. 课堂上,老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具体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自信,兴趣,收到激励,然后下课去“习”
3.2.6.4. 课堂效果要当堂检验,事后用柯氏四级已经完了。态度类的技能,就要让学员用自己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经历阐释;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就要求学员当堂联系至少四遍以上;信息类知识,自己学习就可以了。
7.3. 具体操作层面:
7.3.1. 聚焦问题的培训设计。(了解业务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如何了解有点困难)
7.3.2. 行动学习的方式来形成问题讨论、总结。
7.3.3. 讲师主要角色是要设定情境、抛出问题、引发学员思考。(目前公司的课程设计八步法被执行的力度不大,为什么?)
7.3.4. 打造精品课程。
3.1. 培训如何上接战略
3.1.1. 变革的时代中,以胜任力模型为中心的培训模式或将破产。因为,岗位胜任力假定岗位的要求是不变的,人的能力更不上岗位要求,所以要培训。但是,环境变化,业务快速转型,造成学习的速度必须大于等于环境变化的速度。
3.1.2. GE公司如何做培训:1)和岗位素质模型相关组织多年沉淀的知识,用E-learning 自学 2)其他除了领导力课程,都是紧贴业务,以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为输入的培训。=深入业务中了解公司转型或业务开展比较典型、共性的和重大意义的问题,开发课程。(用友正式这么做,才得到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
3.4. 用课酬来吸引老师,这样吸引不到好老师。
3.5. 包括CEO在内,所有的部门在年度工作计划中,都描述能力提升计划。但是培训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却与业务部门的能力提升计划脱节。
3.6. 年度培训计划形成过程有问题。培训计划的形成原本是过程,我们非要把它简化成只要结果。很多需求并不是业务的需求。
3.2.2.4. 用友大学核心业务定位:策略研讨、专业基础能力和通用能力提升以及文化训导。
3.2.3. 紧贴业务的课程开发
3.2.3.1. 在一个快速转型的组织中,建立课程体系没有直接聚焦战略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来得更直接。课程体系固然重要,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培训部门最重要的事情是协助业务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帮他们实现业绩目标,实用才是硬道理。
2.1. 学院派翻译外国著作,很少实践
2.2. 培训公司倒卖课程
2.3. 培训管理员疲于应付部门离散培训需求,顾不上或想不起转眼教育和心里学
2.4. 学员、甚至国人,找到一堂印象深刻的课很难,大家对上课的印象很痛苦。
3. 第一章:做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培训(与组织战略和员工绩效之间没有关系的,没有价值。)
3.3.2. 社会关系助力成长(师徒制、上下级正式的绩效辅导、团队沙龙等)。
3.3.2.1. 反馈是学习发震的关键。
3.3.2.2. 寻求反馈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诉求。如果管理者忽视了给员工正式的、积极的反馈,员工不会停止其寻求反馈的步伐,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探求-猜测、打听、试探,当然这些自寻反馈所得到的信息不一定客观,全面。但员工会以这些信息为主进行意义构建,形成自己的认知,并一自己的认知作作决策和采取行动。
1.2. 业务部门:深入业务中了解公司转型或业务开展比较典型、共性的和重大意义的问题,开发课程。(P5)
2. 培训的目的和价值应该体现在哪里?
2.1. 企业战略转型的有效手段 P6
2.2. 肩负组织能力提升,实现人的转。P7
2.3. 发现、输送人才
2.4. 支撑业务变革,提高团队对目标的认同度。
《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
第一部分:看书前列的问题,看的过程中填答案
1. 不同的群体对培训的期待
1.1. CEO
1.1.1. 企业大学要为企业战略实现服务。(前言)
1.1.2. ”把培训提升到战略执行、变革落地的告诉是很多企业董事长、CEO所期望的”P11
1.1.3. IBM全球CEO问卷调查:80%认为能力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65%的CEO认为企业当前的培训是无效的,或者针对性不强的。
3.2.4.2. 筛出关键的排名前六七名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二八原则培训就要聚焦这些问题。
3.2.4.3. 培养学员,不撒胡椒盐,重点培养那些高忠诚度、高经验值、高绩效、高潜能、高传承能力的五高人才,再由这些人才去带动其他人才。
3.2.5. 微行动学习保证培训落地
3.2.2. 培训需求的三个来源:能力驱动、问题驱动、战略驱动。
3.2.2.1. 单纯提升员工能力叫单环学习。
3.2.2.2. 管理层和决策层的学习通常除了能力问题之外,还要探究企业战略、制度、路程的合理性,随时可能引发变革=双环学习。
3.2.2.3. 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环学习,还要涉及双环学习。
--应该就是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培训。(也许还能帮助到HR其他模块的工作)
5. 培训面临的困难?如何看待这些困难?
6. 培训从业者应该如何努力?
7. YY所在的公司可以有哪些借鉴和行动计划?
7.1. 公司的战略层面的培训,需要重视。例如LEAN培训。
2.5. 解决业务问题,提升绩效P17。培训部门最重要的事情是协助业务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帮他们实现业绩目标,实用才是硬道理。
2.6. GE:组织战略变革的孵化中心、优秀干部塑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