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2016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2018精选版
(4)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5)作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程标准】
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背景: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表现: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2.城市居民的身份
(1)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发展: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大学的兴起
(1)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外来侵略: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9世纪以后,面临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拜占庭。
(2)抗击侵略: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3)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初中历史: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送给准初三学子
部编版: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送给准初三学子
1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2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3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4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5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6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7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END---
2020中考:初中历史《时政热点——新冠疫情》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世界史分类锦集》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史分类锦集》
2020中考:初中历史《重要历史事件影响及意义汇编》2020中考:初中历史《同类知识归纳比较》
2020中考:初中历史《常考分布图、形势图汇总》2020中考:初中历史《常考战争、战役类地图汇总》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常考易错点汇总》2020中考:初中历史《考试中如何避免隐形失分》。
最新秋季部编人教版九上历史思维导图打印版.doc
部编人教版九上历史思维导图(可打印)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思维导图】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思维导图】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思维导图】第五单元步入近代【思维导图】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思维导图】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思维导图】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
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送给准初三学子
部编版: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送给准初三学子
1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2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3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4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5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6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7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END--
2019暑期预习:九上历史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基础考点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2课《图解法谟拉比法典》
2019暑假预习:九上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2019暑假预习:九上历史《第1课古代埃及》
视频:九上历史《罗马帝国的兴衰》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课《思考: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关系》。
人教版 世界历史 九上 单元思维导图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上单元思维导图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总结与复习发祥地:非洲的尼罗河流域3500年开始,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强盛:新王国时代,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文字之一文明象征: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地理位置: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2400年,实现初步统一强盛: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强盛的庞大王国法典:汉谟拉比制定,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起源: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国家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6世纪·悉达多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总结与复习8世纪,希腊出现城邦特点:“小国寡民”。
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5世纪中后期的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局限: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领土:地跨欧、亚、非三洲兴起: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509年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世纪初,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衰落: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375年,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4世纪末,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德谟克里特提出“原子论”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逻辑学等新的学科《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总结与复习世纪时,犹太人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基督教”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其传播481年、克洛维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800年前后,成为西欧最大的王国,教会势力也逐渐强大起来814年,查理曼去世,帝国走向分裂;843年,帝国一分为三(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的雏形,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9世纪开始,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与庄园的土地一部分由领主自己经营,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自由农民的土地,领主不能没收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城市居民的身份: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12世纪兴起;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及教育自主权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代”527年,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总结与复习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武士: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武士集团:由武士阶层形成,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一套展现武士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创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信奉安拉630年,穆罕默德占领麦加,之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改造古印度的计数法,形成“阿拉伯数字”《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第五单元步入近代总结与复习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总结与复习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总结与复习。
2016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九上历史第7—10课时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思维导图】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程标准】了解基督教的兴起。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
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3.封君与封臣(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4)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5)作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程标准】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背景: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表现: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2.城市居民的身份(1)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发展: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大学的兴起(1)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历史第7 —10课时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思维导图】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程标准】
了解基督教的兴起。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 基督教的兴起: 1世纪时,兴起于 巴勒斯坦地区。
传道者宣传说, 耶稣是“救世主”。
4世纪末,罗马
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 法兰克王国
(1) 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
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
法兰克王国。
(2) 统治:克洛维皈依了 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 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 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3. 封君与封臣
(1) 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 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 兵役服务。
赐地的人成为 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
封臣。
(2) 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 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
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
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 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 等级性,而且权利、 义务交织。
(4) 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法兰克王国
改革:对土地封进行改車
「影响;形成封建制度「封怎蚯制度
.发展;査理曼帝帆843年分製为三个国家
封建时代的劇)
土地:领主爭翎地”和冊户%地"*庄岡之外是“公用地” 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城市兴起:lOt 纪起开始兴鼠诳行自治斗争丫 形成市曉阶级和早期资严辭级
城甫与大学兴起亠大学兴起:被称均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H
拜店庭帝国
法醜:査上丁尼编战(査上丁尼法典》
《法学汇30《法理概要〉(新法舆〉 灭亡:14旳年’奥斯曼上耳其帝風攻破~
若士坦丁蹑,帝崗灭亡
4. 查理曼帝国 (1)
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 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 克国王
⑵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 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 最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
“什一税”
⑷ 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 法兰克王国史
称“ 查理曼帝国”。
(5) 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 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
【课程标准】
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 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1. 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
形成:9世纪开始形成,大约到 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 特点:一个独立的 自给自足 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⑶生产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
佃户;土地分为领主的“ 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
;庄园周围土地
被称为“公用地”;自由农民 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 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2. 庄园法庭
(1) 权利: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佃户在劳役中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
罚。
(2) 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 固定。
(3) 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 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出席法庭是 佃户的义务,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
罚款。
(4) 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
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5) 作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程标准】
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
,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
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
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1.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 背景: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 表现: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2. 城市居民的身份
(1) 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
此享有自由。
(2) 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
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 发展: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 大学的兴起
(1) 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 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
朵”。
⑶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
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
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4) 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
神学。
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
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程标准】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 帝国版图:囊括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进入了“ 黄金时代”。
(1) 外来侵略: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9世纪以后,面临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西
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拜占庭。
(2) 抗击侵略: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3) 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4) 帝国影响: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