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第9讲 硬盘的特性

2. 数据保护技术
S.M.A.R.T的预测效果究竟如何? 的预测效果究竟如何? 的预测效果究竟如何 硬盘故障分为两大类:不可预测和可预测。 硬盘故障分为两大类:不可预测和可预测。 不可预测故障: 不可预测故障:通常指不可预料的电子和机械故 这类故障发生在瞬间, 障,这类故障发生在瞬间,如硬盘加电状态意外 碰撞导致硬盘磁头撞击盘片。到目前为止, 碰撞导致硬盘磁头撞击盘片。到目前为止,还无 法预测此类故障。 法预测此类故障。 可预测故障:具有在硬盘不能正常工作前, 可预测故障:具有在硬盘不能正常工作前,其相 应的参数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特点。根据这一特 应的参数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特点。 可以通过S.M.A.R.T此类实时信息检测技术 点,可以通过 此类实时信息检测技术 监测其属性来进行故障预测、分析和提供建议, 监测其属性来进行故障预测、分析和提供建议, 从而加以防范。利用S.M.A.R.T技术可预测的硬 从而加以防范。利用 技术可预测的硬 盘故障中, %为机械性质的, % 盘故障中,60%为机械性质的,40%左右则是对 软性故障的有效预测。 软性故障的有效预测。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1.7 缓 存
缓存是指硬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缓存是指硬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是硬盘控 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 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 缓存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 缓存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存 储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 储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缓存的大小与速 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 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 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 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当硬盘存取零碎 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 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 如果有大缓存, 如果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 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 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 速度。目前主流IDE硬盘的数据缓存大多为 硬盘的数据缓存大多为2MB 速度。目前主流 硬盘的数据缓存大多为 和8MB,而在服务器或特殊应用领域中还有缓存 , 容量更大的产品,甚至达到了16MB、64MB等。 容量更大的产品,甚至达到了 、 等
第一章:硬盘基础知识-认识硬盘-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一章:硬盘基础知识-认识硬盘-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1.1.3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硬盘的性能指标包括品牌、容量、单碟容量、转速、数据传输率、平均寻道时间、主轴转速与缓存等,它们是衡量硬盘好坏的主要标准,而熟悉这部分知识可以使我们更深地了解硬盘。
本书不对全部的性能指标进行一一介绍,只讲解几个主要的性能指标。
1.品牌目前硬盘的品牌主要有希捷(Seagate)、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富士通(Fujitsu)、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迈拓(Maxtor)、昆腾(Quantum)、日立(Hitachi)、IBM等。
其中迈拓公司于2000年并购昆腾,而迈拓公司又在2006年与希捷公司合并。
因此现在市面上已基本看不到昆腾硬盘,只在一些二手市场中时有出现;而迈拓硬盘也只有少量在出售。
2.容量(Volume)容量即硬盘的大小,其单位为兆字节(MB)、吉字节(GB)与太字节(TB)。
早期的硬盘容量很低,大多以MB为单位,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5MB,而目前主流硬盘的容量都在160GB以上。
随着硬盘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大容量的硬盘也在不断推出,如现在已出现1TB容量的硬盘。
许多人发现,操作系统中显示的硬盘容量与官方标称的容量不符,即少于标称容量,容量越大则这个差异越大。
如标称容量为40GB的硬盘,在操作系统中显示为38GB,80GB的硬盘显示只有75GB,160GB的硬盘则只显示140GB。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硬盘厂商对容量的计算方法与操作系统的计算方法不同,以及单位转换关系不同。
我们知道,计算机中所采用的计数方式是二进制的,这样在操作系统中对容量的计算就是以1024为一进制,即1024B=1KB,1024KB=1MB,1024MB=1GB;而硬盘厂商在计算容量方面是以1000为一进制的,即1000B=1KB,1000KB=1MB,1000MB=1GB,这些进制上的差异就造成了硬盘容量的差异。
电脑硬盘的指标性能有哪些

电脑硬盘的指标性能有哪些欢迎来到店铺,本文为大家讲解电脑硬盘的指标性能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多学习,终身有益。
电脑硬盘是电脑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电脑硬盘出现故障的话,电脑将无法运作。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电脑硬盘的相关知识:市场上的硬盘主要分为IDE和SCSI两大类。
SCSI硬盘有速度快、容量大、使用稳定的特点,是硬盘技术的排头兵,但其价格太贵,主要用于较专业的场合。
而IDE硬盘虽然说在技术水准上尚同SCSI硬盘有一些的差距,但无庸置疑其差距已越来越小,现如今的IDE硬盘同样具有转速快、容量大的特点,而且其价格便宜,已成为家用场合的首选。
而IDE硬盘按其内部盘片直径的大小,又可分为5.25、3.5、2.5和1.8英寸的硬盘等。
2.3和1.8英寸盘片直径大小的硬盘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等设备;5.25和3.5盘片直径的硬盘主要用在台式机上,现在台式机上最常用的就是3.5寸盘片直径大小的硬盘。
1.硬盘的容量我们在购买硬盘时首先会问,这硬盘是多大的呀?回答:40GB、80GB,就是指的硬盘的容量。
它一般指的是硬盘格式化后的容量。
硬盘的容量越大越好。
其次,在选择容量时你还可优先选择单碟容量大的产品。
单碟容量越大技术越先进而且更容易控制成本。
举例来讲,同样是40GB的硬盘,若单碟容量为10GB,那么需要4张盘片和8个磁头,要是单碟容量上升为20GB,那么需要2张盘片和4个磁头,对于单碟容量达40GB的硬盘来说,只要1张盘片和2个磁头就够了,能够节约很多成本及提高硬盘工作稳定性。
2.硬盘的转速这也是大家比较留心的问题。
它是指硬盘内主轴的转动速度。
如今市场上的IDE硬盘主要分为5400RPM(转),7200RPM(转)两种转速。
在容量价格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可首选转速快的7200转的硬盘产品。
3.硬盘的传输率硬盘的传输率也是硬盘重要参数之一。
它主要指硬盘的外部和内部数据的传输率,它们的单位为Mb/s(兆位/秒)或MB/s(1MB=8Mb)。
硬盘的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

1、主轴转速:硬盘的主轴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同时也是区别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
2、寻道时间:该指标是指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而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3、硬盘表面温度:该指标表示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的情况。
4、道至道时间:该指标表示磁头从一个磁道转移至另一磁道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5、高速缓存:该指标指在硬盘内部的高速存储器。
目前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512KB~2MB,SCSI硬盘的更大。
购买时应尽量选取缓存为2MB的硬盘。
6、全程访问时间:该指标指磁头开始移动直到最后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块所用的全部时间,单位为毫秒。
7、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该指标名称也叫持续数据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单位为MB/s。
它是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线密度(指同一磁道上的数据容量)。
8、连续无故障时间(MTBF):该指标是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
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0000小时以上。
这项指标在一般的产品广告或常见的技术特性表中并不提供,需要时可专门上网到具体生产该款硬盘的公司网址中查询。
9、外部数据传输率:该指标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它是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
在广告或硬盘特性表中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
目前主流的硬盘已经全部采用UDMA/ 100技术,外部数据传输率可达100MB/s。
硬盘的物理结构硬盘存储数据是根据电、磁转换原理实现的。
硬盘由一个或几个表面镀有磁性物质的金属或玻璃等物质盘片以及盘片两面所安装的磁头和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图1),其中盘片和磁头密封在无尘的金属壳中。
硬盘工作时,盘片以设计转速高速旋转,设置在盘片表面的磁头则在电路控制下径向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将数据存储或读取出来。
当系统向硬盘写入数据时,磁头中“写数据”电流产生磁场使盘片表面磁性物质状态发生改变,并在写电流磁场消失后仍能保持,这样数据就存储下来了;当系统从硬盘中读数据时,磁头经过盘片指定区域,盘片表面磁场使磁头产生感应电流或线圈阻抗产生变化,经相关电路处理后还原成数据。
什么是HDD(硬盘驱动器) - hdd指数

什么是HDD(硬盘驱动器) - hdd指数什么是HDD(硬盘驱动器)- HDD指数
HDD(硬盘驱动器)是一种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的设备。
它通常被用作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主要存储媒介。
HDD通过旋转的磁盘和读写磁头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存取。
HDD指数是一个用于评估HDD性能和质量的参数。
它通常涵盖了磁盘转速、存储容量、读写速度等方面的指标。
以下是HDD指数的几个重要参数:
1. 磁盘转速:磁盘转速指的是硬盘驱动器磁盘旋转的速度。
常见的磁盘转速包括5400转/分钟、7200转/分钟和转/分钟等。
转速越高,硬盘读写速度越快。
2. 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硬盘驱动器可容纳的数据量。
常见的存储容量有500GB、1TB、2TB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存储容量不断增加,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大的存储空间。
3. 读写速度:读写速度指数据在硬盘驱动器中的读取和写入速度。
较高的读写速度可以提升计算机的响应速度和文件传输效率。
4. 缓存大小:缓存大小是指硬盘驱动器内置的缓存芯片的容量。
较大的缓存大小可以提高数据读写性能。
除了以上指标,硬盘驱动器的接口类型、平均故障时间等也是
选择购买HDD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总之,HDD是一种常见的存储设备,它通过旋转的磁盘和读
写磁头来实现数据的存取。
HDD指数是一个评估HDD性能和质量
的参数,包括磁盘转速、存储容量、读写速度等。
购买HDD时需
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满足个人或工作需求。
磁盘性能评价指标—IOPS和吞吐量

磁盘性能评价指标—IOPS和吞吐量⼀、磁盘 I/O 的概念I/O 的概念,从字义来理解就是输⼊输出。
操作系统从上层到底层,各个层次之间均存在 I/O。
⽐如,CPU 有 I/O,内存有 I/O, VMM 有 I/O, 底层磁盘上也有 I/O,这是⼴义上的 I/O。
通常来讲,⼀个上层的 I/O 可能会产⽣针对磁盘的多个 I/O,也就是说,上层的 I/O 是稀疏的,下层的 I/O 是密集的。
磁盘的 I/O,顾名思义就是磁盘的输⼊输出。
输⼊指的是对磁盘写⼊数据,输出指的是从磁盘读出数据。
我们常见的磁盘类型有 ATA、SATA、FC、SCSI、SAS,如图1所⽰。
这⼏种磁盘中,服务器常⽤的是 SAS 和 FC 磁盘,⼀些⾼端存储也使⽤ SSD 盘。
每⼀种磁盘的性能是不⼀样的。
图 1. 物理磁盘的架构以及常见磁盘类型⼆、性能评价指标SAN(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络)和NAS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络附加存储)⼀般都具备2个评价指标:IOPS和带宽(throughput),两个指标互相独⽴⼜相互关联。
体现存储系统性能的最主要指标是IOPS。
下⾯,将介绍⼀下这两个参数的含义。
IOPS (Input/Output Per Second)即每秒的输⼊输出量(或读写次数),是衡量磁盘性能的主要指标之⼀。
IOPS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处理的I/O请求数量,I/O请求通常为读或写数据操作请求。
随机读写频繁的应⽤,如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IOPS是关键衡量指标。
另⼀个重要指标是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指单位时间内可以成功传输的数据数量。
对于⼤量顺序读写的应⽤,如VOD(Video On Demand),则更关注吞吐量指标。
简⽽⾔之:磁盘的 IOPS,也就是在⼀秒内,磁盘进⾏多少次 I/O 读写。
磁盘的吞吐量,也就是每秒磁盘 I/O 的流量,即磁盘写⼊加上读出的数据的⼤⼩。
磁盘 IO 性能监控指标

指磁盘读或写操作执行的时间,包括寻道,旋转时延,和数据传输等时间。其大小一般和磁盘性能有关,CPU/ 内存的负荷也会对其有影响,请求过多也会间接导致服务时间的增加。如果该值持续超过 20ms,一般可考虑会对上层应用产生影响。
指标 6:I/O 等待队列长度(Queue Length)
1.调整数据布局,尽量将 I/O 请求较合理的分配到所有物理磁盘中。
2.对于 RAID 磁盘阵列,尽量使应用程序 I/O 等于条带尺寸或者为条带尺寸的倍数。并选取合适的 RAID 方式,如 RAID10,RAID5。
3.增大磁盘驱动程序的队列深度,但不要超过磁盘的处理能力,否则,部分 I/O 请求会因为丢失而重新发出,这将降低性能。
指标 7:等待时间(Wait Time)
指磁盘读或写操作等待执行的时间,即在队列中排队的时间。如果 I/O 请求持续超出磁盘处理能力,意味着来不及处理的 I/O 请求不得不在队列中等待较长时间。
通过监控以上指标,并将这些指标数值与历史数据,经验数据以及磁盘标称值对比,必要时结合 CPU、内存、交换分区的使用状况,不难发现磁盘 I/O潜在或已经出现的问题。但如果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需要利用到磁盘 I/O性能优化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限于本文主题和篇幅,仅列出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供读者参考:
指标 4:磁盘活动时间百分比(Utilization)
磁盘处于活动时间的百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即磁盘利用率,磁盘在数据传输和处理命令(如寻道)处于活动状态。磁盘利用率与资源争用程度成正比,与性能成反比。也就是说磁盘利用率越高,资源争用就越严重,性能也就越差,响应时间就越长。一般来说,如果磁盘利用率超过 70%,应用进程将花费较长的时间等待 I/O完成,因为绝大多数进程在等待过程中将被阻塞或休眠。
硬盘的性能指标 (修订)

10
震动敏感性
震动敏感性
震动敏感性是指硬盘对于震动的容忍程度
由于硬盘内部的数据读写是通过磁头和磁盘的紧密接触来实现的,如果硬盘 受到过大的震动,可能会导致磁头划伤磁盘,从而造成数据丢失或损坏 因此,对于一些经常移动或震动较大的环境中使用的电脑,需要选择具有较 好震动敏感性的硬盘
11
品牌和售后服务
20XX
演讲完毕 谢谢观看
xxxxxxxxxxxxxxxxxx
汇报人:XXXXX
时间:XX年XX月
品牌和售后服务
除了以上各项性能指标外,选择硬盘时还需要考虑品 牌和售后服务。一些知名品牌的硬盘在质量、性能和 售后服务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但价格也相对较高。 对于一些预算有限或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高性价比和良好售后服务的品牌
总之,在选择和使用硬盘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性能 指标、品牌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硬盘产品,并确保其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现代硬盘通常都支持数据 加密技术,如AES、DES等, 以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12
+
34
它主要包括数据加密、数 据备份、数据恢复等方面
此外,一些高端硬盘还具 有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如RAID技术等,以确保数
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7
可靠性
可靠性
可靠性是衡量硬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主要包括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故 障率等方面
其中,SATA接口硬盘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低的成本,被广泛应用于家用和商用电脑中;SAS接口 硬盘则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稳定的性能,主要用于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机中;而SSD接口硬盘则 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高的耐用性,但价格较高,主要用于高端市场和移动设备中
磁盘性能指标--IOPS 理论

磁盘性能指标--IOPS 理论机械硬盘的连续读写性很好,但随机读写性能很差。
这是因为磁头移动至正确的磁道上需要时间,随机读写时,磁头不停的移动,时间都花在了磁头寻道上,所以性能不高。
如下图:在存储小文件(图片)、OLTP数据库应用时,随机读写性能(IOPS)是最重要指标。
学习它,有助于我们分析存储系统的性能互瓶颈。
下面我们来认识随机读写性能指标--IOPS(每秒的输入输出次数)。
磁盘性能指标--IOPS----------------------------------------------------------IOPS (Input/Output Per Second)即每秒的输入输出量(或读写次数),是衡量磁盘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IOPS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处理的I/O请求数量,一般以每秒处理的I/O请求数量为单位,I/O请求通常为读或写数据操作请求。
随机读写频繁的应用,如小文件存储(图片)、OLTP数据库、邮件服务器,关注随机读写性能,IOPS是关键衡量指标。
顺序读写频繁的应用,传输大量连续数据,如电视台的视频编辑,视频点播VOD(Video On Demand),关注连续读写性能。
数据吞吐量是关键衡量指标。
IOPS和数据吞吐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读取10000个1KB文件,用时10秒 Throught(吞吐量)=1MB/s ,IOPS=1000 追求IOPS 读取1个10MB文件,用时0.2秒 Throught(吞吐量)=50MB/s, IOPS=5 追求吞吐量磁盘服务时间--------------------------------------传统磁盘本质上一种机械装置,如FC, SAS, SATA磁盘,转速通常为5400/7200/10K/15K rpm 不等。
影响磁盘的关键因素是磁盘服务时间,即磁盘完成一个I/O请求所花费的时间,它由寻道时间、旋转延迟和数据传输时间三部分构成。
硬盘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硬盘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硬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件之一,负责存储和读取数据。
硬盘的性能指标反映了其在数据存储和访问方面的表现。
以下是硬盘的一些重要性能指标。
1. 容量:硬盘的容量是指其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通常以字节(Byte)或者其倍数(如千字节、兆字节、千兆字节等)来表示。
随着技术的发展,硬盘的容量不断提高,现在已经有多TB(1TB = 1024GB)的硬盘。
2.传输速率:硬盘的传输速率是指其读取或写入数据的速度。
传输速率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数据量(如MB/s或GB/s)来表示。
硬盘的传输速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读写头的速度、盘片的转速以及数据的密度等。
3. 寻道时间:硬盘的寻道时间是指读取或写入数据时,读写头从一个磁道移动到另一个磁道所需要的时间。
通常以毫秒(ms)为单位。
寻道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硬盘的读写速度,寻道时间越短,读写速度越快。
4.旋转延迟时间:硬盘的旋转延迟时间是指在读取或写入数据前,读写头需要等待所需数据位置旋转到读写头上方的时间。
旋转延迟时间与硬盘的转速有关,通常以转每分钟(RPM)来表示。
旋转延迟时间也直接影响硬盘的读写速度。
5.块大小:硬盘的块大小是指硬盘读取或写入数据时,每次的最小数据单位。
块大小通常以字节为单位,一般为4KB、8KB、16KB等。
块大小的选择会影响硬盘的读写效率,过小的块大小会增加寻道时间和旋转延迟时间,过大的块大小则可能浪费空间。
6.缓存大小:硬盘的缓存大小是指用于存储读写数据的快速存储器。
较大的缓存可以提高读写速度,尤其是对于连续读写操作来说。
常见的硬盘缓存大小有8MB、16MB、32MB等。
7.坏道率:硬盘的坏道率是指硬盘中存在的坏道数量与总扇区数之比。
坏道是指因为物理损坏或其他原因而无法读取或写入数据的扇区。
较低的坏道率意味着硬盘的可靠性较高。
8.可靠性:硬盘的可靠性指硬盘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一般来说,硬盘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来衡量。
crystaldiskmark正常指标

crystaldiskmark正常指标Crystaldiskmark正常指标是衡量硬盘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它可以提供关于硬盘读写速度和性能的详细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Crystaldiskmark的正常指标,并解释它们的意义和作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Crystaldiskmark是什么。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免费的硬盘性能测试工具,它可以测试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随机读写速度以及访问延迟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用户评估硬盘的性能,并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硬盘。
正常指标一:顺序读写速度。
顺序读写速度是指硬盘按照顺序读取或写入数据时的速度。
较高的顺序读写速度意味着硬盘可以更快地读取或写入大文件,对于需要处理大型文件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正常指标二:随机读写速度。
随机读写速度是指硬盘随机读取或写入小文件时的速度。
随机读写速度对于需要频繁读取或写入小文件的用户来说非常重要,例如在进行多任务处理或打开多个应用程序时。
正常指标三:访问延迟。
访问延迟是指硬盘响应用户请求的时间。
较低的访问延迟意味着硬盘可以更快地响应用户的操作,提供更流畅的用户体验。
正常指标四:顺序4K读写速度。
顺序4K读写速度是指硬盘按照顺序读取或写入4KB大小的文件时的速度。
较高的顺序4K读写速度对于处理大量小文件的用户来说非常重要,例如在进行文件搜索或打开多个文档时。
正常指标五:随机4K读写速度。
随机4K读写速度是指硬盘随机读取或写入4KB大小的文件时的速度。
较高的随机4K读写速度对于处理大量小文件的用户来说非常重要,例如在进行文件复制或编辑时。
正常指标六:顺序4K Q32T1读写速度。
顺序4K Q32T1读写速度是指硬盘按照顺序读取或写入4KB大小的文件,并且每次操作有32个队列和1个线程时的速度。
较高的顺序4K Q32T1读写速度对于需要处理大量多线程任务的用户来说非常重要,例如进行视频编辑或渲染。
通过了解这些正常指标,用户可以更好地评估硬盘的性能,并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硬盘。
固态硬盘健康度评价指标

固态硬盘健康度评价指标固态硬盘(SSD)的健康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剩余寿命(Remaining Life):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表示SSD还能使用的寿命。
当剩余寿命接近0时,SSD可能会出现故障,因此需要及时更换。
2. 磨损均衡(Wear Leveling):这是指SSD内部芯片的磨损程度是否均衡。
如果某些芯片磨损过快,可能会导致整个SSD的寿命缩短。
3. 坏块数量(Bad Blocks):这是指SSD中已经出现的坏块数量。
坏块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者读写速度变慢。
4. 温度(Temperature):SSD的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SSD出现故障或者寿命缩短。
因此,长时间过高的温度会使固态硬盘的寿命缩短甚至损坏,所以给SSD固态硬盘安装散热片是非常必要的。
5. 读写速度(Read/Write Speed):SSD的读写速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如果读写速度变慢,可能会导致系统变慢或者出现其他问题。
6. (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这是内置于硬盘中的自我监测分析报告技术,可以很好地提供关于硬盘健康状况的信息。
通过查看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固态硬盘的各种参数,如读写错误率、擦写指数、寿命指示等,从而判断其健康状态。
7. 第三方软件:也有不少是专门用于检测固态硬盘健康状态的软件工具,如CrystalDiskInfo、Hard Disk Sentinel、SSD Fresh Plus 2023等。
这些软件工具可以提供更直观、详细的健康状态信息,并且还能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总的来说,要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因素来评估固态硬盘的健康状况。
crystaldiskmark正常指标

crystaldiskmark正常指标硬盘性能测试工具Crystaldiskmark是一款常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它可以对计算机的硬盘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以评估硬盘的读写速度和性能稳定性。
通过测试结果,我们可以了解硬盘的实际性能表现,并对硬盘进行性能优化和评估。
Crystaldiskmark具有以下几个正常指标,用于评估硬盘的性能:1. 顺序读取(Seq Read):顺序读取是指按照连续的顺序读取硬盘上的数据,测试结果以MB/s为单位。
顺序读取速度较高的硬盘可以在读取大文件时表现出色。
2. 顺序写入(Seq Write):顺序写入是指按照连续的顺序写入数据到硬盘,测试结果以MB/s为单位。
顺序写入速度较高的硬盘适用于写入大文件或进行大量数据传输的场景。
3. 随机读取(4K Read):随机读取是指在随机位置读取硬盘上的数据,测试结果以IOPS(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数)为单位。
随机读取速度较高的硬盘可以提供更好的响应时间和随机访问性能。
4. 随机写入(4K Write):随机写入是指在随机位置写入数据到硬盘,测试结果以IOPS为单位。
随机写入速度较高的硬盘适用于频繁写入小文件或进行大量随机写入操作的场景。
5. 4K混合读写(4K Mixed):4K混合读写是指同时进行4K随机读取和4K随机写入操作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以IOPS为单位。
4K混合读写速度较高的硬盘可以在同时进行读写操作时保持较好的性能表现。
使用Crystaldiskmark进行硬盘性能测试非常简单。
首先,下载并安装Crystaldiskmark软件。
打开软件后,选择要测试的硬盘,点击“开始”按钮即可开始测试。
测试过程中,Crystaldiskmark会对硬盘进行一系列的读写操作,并记录测试结果。
测试完成后,软件会显示每个指标的具体数值,并提供评估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在测试前关闭其他正在运行的程序,并保持硬盘的正常温度。
简述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简述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硬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单碟容量:单碟容量是指硬盘单个碟片的最大存储容量,通常以 GB 为单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碟容量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当前的高端硬盘产品已经可以达到 1TB 以上的单碟容量。
2. 转速:硬盘的转速是指硬盘的主轴电机每分钟旋转的次数,通常以 rpm 为单位。
较高的转速可以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但同时也会增加硬盘的噪音和能耗。
3. 缓存大小:缓存大小是指硬盘内部缓存的大小,缓存越大,硬盘的读写速度也越快。
缓存的大小通常以 MB 为单位。
4. 寻道时间:寻道时间是指硬盘磁头从休眠状态恢复到寻找数据所需的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较短的寻道时间可以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
5. 潜伏期:潜伏期是指硬盘磁头等待数据转动到磁头下方所需的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潜伏期越短,硬盘的读写速度也越快。
6. 硬盘表面温度:硬盘表面温度是指硬盘在工作过程中表面的温度,过高的表面温度会影响硬盘的读写性能。
7. 道至道时间:道至道时间是指磁头从一个磁道移动到另一个磁道所需的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道至道时间越短,硬盘的读写速度也越快。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反映了硬盘的读写速度和性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硬盘产品。
硬盘知识

WD3200BEVT-00A03T0WD 代表西数硬盘3200 代表320GB 代表2.5英寸笔记本硬盘E 代表这个盘的工厂系列为scorpioV 代表5400转8M缓存T 代表接口类型是笔记本上用的SATA2 3.0Gbps/S00 代表是面向零售市场的盘其他则是OEM产品的厂商代码A0 代表此盘是双碟片单碟容量160GB3 代表这个盘是scorpio系列的第三代T0 代表固件版本号硬盘性能指标解析1.硬盘的转速(Spindle Speed)硬盘转速就是指硬盘主轴电机的转动速度,一般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rpm),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
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等待时间也就越短。
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大,硬盘的转速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转速的提高也带来了磨损加剧、温度升高、噪声增大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2.硬盘的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Rate)DTR(Data TransferRate):数据传输率,它又包括了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Transfer Rate,又称突发传输速率)和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两种,我们常常说的ATA100中的100就代表着这块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理论值是100MB/s,指的是电脑通过数据总线从硬盘内部缓存区中所读取数据的最高速率。
而内部数据传输率可能并不被大家所熟知,但它才是一块硬盘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它指的是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数据传输率,具体如何分析一个硬盘的DTR曲线我们会在后文的测试过程中进行说明。
注:在一些官方资料中大家常常会发现两种不同的单位,一种是MB/s,一种是Mbit/s,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 的换算关系(1B=8bit)来进行换算,比如说文档中说明内部数据传输率为570Mbit/s,这里就不能把570简单的除以8来进行换算,因为这个570Mbit中有很多bit是一些辅助信息,简单的除以8得出的数值和其真实性能并不能等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盘的性能指标有哪些(此文摘自网络日志)硬盘接口ATA 全称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用传统的 40-pin 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的,外部接口速度最大为133MB/s,因为并口线的抗干扰性太差,且排线占空间,不利计算机散热,将逐渐被 SATA 所取代。
IDE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俗称PATA并口。
SATA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
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
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SATA2希捷在SATA的基础上加入NCQ本地命令阵列技术,并提高了磁盘速率。
SCSI 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机系统接口),历经多世代的发展,从早期的 SCSI-II,到目前的 Ultra320 SCSI 以及 Fiber-Channel (光纤通道),接头类型也有多种。
SCSI 硬盘广为工作站级个人计算机以及服务器所使用,因为它的转速快,可达 15000 rpm,且数据传输时占用 CPU 运算资源较低,但是单价也比同样容量的 ATA 及 SATA 硬盘昂贵。
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取序列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3Gb/s。
此外也透过缩小连接线改善系统内部空间等。
此外,由于SAS硬盘可以与SATA硬盘共享同样的背板,因此在同一个SAS存储系统中,可以用SATA硬盘来取代部分昂贵的SCSI硬盘,节省整体的存储成本。
硬盘尺寸5.25英寸硬盘;早期用于台式机,已退出历史舞台。
3.5寸台式机硬盘;风头正劲,广泛用作各式电脑。
2.5寸笔记本硬盘;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桌面一体机,移动硬盘及便携式硬盘播放器。
1.8寸微型硬盘;广泛用于超薄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及苹果播放器。
1.3寸微型硬盘;产品单一,三星独有技术,仅用于三星的移动硬盘。
1.0寸微型硬盘;最早由IBM公司开发, MicroDrive微硬盘(简称MD)。
因符合CFII标准,所以广泛用于单反数码相机。
0.85寸微型硬盘;产品单一,日立独有技术,已知仅用于日立的一款硬盘手机。
硬盘的物理结构1、磁头硬盘内部结构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
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
而MR磁头(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
这样,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两者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以得到最好的读/写性能。
另外,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
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达到200MB/英寸2,而使用传统的磁头只能达到20MB/英寸2,这也是MR磁头被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MR磁头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多层结构和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制作的GMR磁头(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渐普及。
2、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
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
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
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
3、扇区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
1.44MB3.5英寸的软盘,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
4、柱面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
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
由于每个盘面都有自己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
所谓硬盘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 (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
硬盘的逻辑结构1. 硬盘参数释疑到目前为止, 人们常说的硬盘参数还是古老的 CHS(Cylinder/Head/Sector)参数。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这些参数,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它们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很久以前,硬盘的容量还非常小的时候,人们采用与软盘类似的结构生产硬盘。
也就是硬盘盘片的每一条磁道都具有相同的扇区数。
由此产生了所谓的3D参数(Disk Geometry). 既磁头数(Heads),柱面数(Cylinders),扇区数(Sectors),以及相应的寻址方式。
其中:磁头数(Heads)表示硬盘总共有几个磁头,也就是有几面盘片, 最大为 255 (用8 个二进制位存储);柱面数(Cylinders) 表示硬盘每一面盘片上有几条磁道,最大为 1023(用 10 个二进制位存储);扇区数(Sectors) 表示每一条磁道上有几个扇区, 最大为 63(用 6个二进制位存储);每个扇区一般是 512个字节, 理论上讲这不是必须的,但好像没有取别的值的。
所以磁盘最大容量为:255 * 1023 * 63 * 512 / 1048576 = 7.837 GB ( 1M =1048576 Bytes )或硬盘厂商常用的单位:255 * 1023 * 63 * 512 / 1000000 = 8.414 GB ( 1M =1000000 Bytes )在 CHS 寻址方式中,磁头,柱面,扇区的取值范围分别为 0到 Heads - 1。
0 到Cylinders - 1。
1 到 Sectors (注意是从 1 开始)。
2. 基本 Int 13H 调用简介BIOS Int 13H 调用是 BIOS提供的磁盘基本输入输出中断调用,它可以完成磁盘(包括硬盘和软盘)的复位,读写,校验,定位,诊,格式化等功能。
它使用的就是 CHS 寻址方式,因此最大识能访问 8 GB 左右的硬盘 (本文中如不作特殊说明,均以 1M = 1048576 字节为单位)。
3. 现代硬盘结构简介在老式硬盘中,由于每个磁道的扇区数相等,所以外道的记录密度要远低于内道,因此会浪费很多磁盘空间 (与软盘一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高硬盘容量,人们改用等密度结构生产硬盘。
也就是说,外圈磁道的扇区比内圈磁道多,采用这种结构后,硬盘不再具有实际的3D参数,寻址方式也改为线性寻址,即以扇区为单位进行寻址。
为了与使用3D寻址的老软件兼容 (如使用BIOSInt13H接口的软件),在硬盘控制器内部安装了一个地址翻译器,由它负责将老式3D参数翻译成新的线性参数。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硬盘的3D参数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原因(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3D参数,如 LBA,LARGE,NORMAL)。
4. 扩展 Int 13H 简介虽然现代硬盘都已经采用了线性寻址,但是由于基本 Int13H 的制约,使用BIOS Int 13H 接口的程序,如 DOS 等还只能访问 8 G以内的硬盘空间。
为了打破这一限制, Microsoft 等几家公司制定了扩展 Int 13H 标准(Extended Int13H),采用线性寻址方式存取硬盘,所以突破了 8 G的限制,而且还加入了对可拆卸介质(如活动硬盘) 的支持。
硬盘的基本参数一、容量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
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1024MB。
但硬盘厂商在标称硬盘容量时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们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会比厂家的标称值要小。
硬盘的容量指标还包括硬盘的单碟容量。
所谓单碟容量是指硬盘单片盘片的容量,单碟容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平均访问时间也越短。
对于用户而言,硬盘的容量就象内存一样,永远只会嫌少不会嫌多。
Windows 操作系统带给我们的除了更为简便的操作外,还带来了文件大小与数量的日益膨胀,一些应用程序动辄就要吃掉上百兆的硬盘空间,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因此,在购买硬盘时适当的超前是明智的。
近两年主流硬盘是80G,而160G以上的大容量硬盘亦已开始逐渐普及。
一般情况下硬盘容量越大,单位字节的价格就越便宜,但是超出主流容量的硬盘略微例外。
时至2008年12月初,1TB(1000GB)的希捷硬盘中关村报价是¥700元,500G的硬盘大概是¥320元。
二、转速转速(Rotation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
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
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
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
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
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
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几种,高转速硬盘也是现在台式机用户的首选;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则是4200rpm、5400rpm为主,虽然已经有公司发布了7200rpm的笔记本硬盘,但在市场中还较为少见;服务器用户对硬盘性能要求最高,服务器中使用的SCSI硬盘转速基本都采用10000rpm,甚至还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产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