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的韵尾和声调的起源
上古汉语韵部、声部及声调.doc
上古汉语韵部、声部及声调所谓上古音是指周秦时期及前汉时期的音系系统,由于那个时期无韵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归纳《诗经》用韵,同时对《切韵》音系进行离析.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利用先秦的韵文材料《诗经》《楚辞》及其他群经诸子散文的用韵,还有以《说文》的谐声系统、训诂材料及方音材料、域外对音材料等作为旁证来推测古代的发音.1 上古汉语韵部真正的古音学研究是从宋代开始的,以通转叶音说为主体的宋代古音学研究标志着古音学的建立.吴棫是通转说的代表,朱熹是叶音说的代表.通转的办法实际是囿于中古音,简单地合并《广韵》的部类,而不知离析,混淆了各韵部之间的界限.而叶音说的本质是没有认识到古诗不押韵是由于语音发生变化的缘故.清朝是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代,最有名的古音学家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王念孙等.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除第十部外,入声字都配阴声,离析唐韵,这是顾炎武的首创.他的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古音学的基础.江永研究音韵学与顾炎武稍有不同,顾炎武不管今音,只研究古音.他曾批评顾炎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他本人非常注重于审音.江永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比顾炎武多出三部.江永根据古音有弇侈之分,将顾炎武的真部分为真元两部,侵部分为侵谈两部.江永还把侯韵离开鱼部与尤幽合并,并离析萧宵肴豪一部分字,这样把顾炎武的鱼宵两部分为鱼宵幽三部.段玉裁分古音为六类十七部,比江永多出四部.传统认为段玉裁的最大功绩在于支脂之三部分立.另外真文分立、幽侯分立,段玉裁也是正确的.关于韵部次序,在段玉裁之前顾炎武离析唐韵尚不敢把次序移动,而段玉裁则很大胆地把次序变更了,并运用谐声偏旁归纳韵部.戴震把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如果不算入声,古韵是十六部.他的分部有价值的是阴阳入三声相配.但是,他把应属阴声的歌部误作阳声,则是错误的.孔广森着有《诗声类》,分古韵阴声九部和阳声九部,共十八部.孔广森之前东冬都是合韵的,到了孔广森首将东冬分部.他的另一个音韵学研究的精彩之处在于正式确定了阴阳对转.他的对转法是: 入声者阴阳互转之枢纽.江有诰与王念孙的古音学思想很相近,王念孙把古韵分为二十一部,比段玉裁多四部,王念孙把段玉裁的真质部分为两部,把质部叫作至部,同时把祭部独立,侵谈二部入声独立.江有诰采用了孔广森的冬部,不接受王念孙的质部( 至部) .章炳麟对于古韵,起初定为二十二部,后来他觉得脂部去入声的字,在《诗经》里往往不与平上相押,所以把它再分为脂队两部.他还用汉字去描写二十三部的音值,虽没有国际音标那样明确,但由此可知他假定的古代韵值的大概.他继承了孔广森而发展了阴阳对转旁转之说.黄侃提出古本韵和古本纽的理论,探讨了古音发展变化的关系,分古韵为二十八部,比章炳麟多五部,他的功绩还在于阴阳入三分,入声完全独立.王力分先秦古韵为二十九部,战国时代三十部.这三十部比黄侃多了两部,即王力将黄侃的沃觉两部分开,脂微两部分开.王力从章炳麟《文始》中得到启发,将脂微分立,并在其所着《南北朝诗人用韵考》中得到证明.传统古音学的研究成果至此得出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2 上古汉语声母关于上古汉语声母的理论如下: ( 1) 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这个观点由钱大昕提出,已成定论.他在《潜研堂文集》卷十五《答问第十二》说: 凡今人所谓轻唇者,汉魏以前,皆读重唇,知轻唇之非古矣.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说: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1) 古无轻唇音.上古时没有非敷奉微等轻唇音,这些轻唇音的字都要读成重唇音.中古后期大约在宋朝时才出现了轻唇音.古无轻唇音可以从经籍异文、汉儒声训、反切类隔、古今方音四个方面考察出来.2) 古无舌上音.上古时没有知彻澄等舌上音,这些舌上音的字都要读成舌头音端透定,舌上音大概在中古前期才出现.古无舌上音可以从谐声、异文、训诂、古今邦国的异称等方面考察出来,如印度,古称身毒或天竺、天督.( 2) 照二归精组,照三归端组.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为齿音,不独'知彻澄'三母为然也.中古前期有庄系与章系两组正齿音,共计10 个声母.因为庄系在等韵图中列在第二等,章系则列在第三等,所以一般分别称为照二及照三.( 3) 娘日归泥.此说由章太炎先生证明,章太炎《国故论衡》中的《上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支,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意思是声母娘和日古时属泥声母,两纽由泥母发展而成.( 4) 喻三归匣,喻四归定.曾运乾《喻母古读考》: 喻于二母( 近人分喻母三等为于母) 本非影母浊声: 于母古隶牙声匣母,喻母古隶舌声定母.意思是上古没有喻三和喻四声母,喻三在古时可归为匣母.喻四在古时可归为定母.3 上古声调宋代人首先提出了四声互用的观点.明代陈第和宋人的看法差不多.清代,顾炎武提出了四声一贯的观点,四声一贯说实际上是说古人押韵并不严格区别四声,平仄可以互押,实质是四声通押.江永主张古有四声,其和四声一贯说很相合,不同之点在于它不强调通押,而强调常规.在《诗经》里,以同调相押为常规,以异调相押( 通押) 为变格.江有诰起初认为古无四声,但后来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不但认为古有四声,而且基本上否认通押.他认为,《诗经》绝大部分都是同调相协,绝对没有异调通押的情况.段玉裁在全面考察先秦韵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古无去声说.认为周秦时代仅有平上入而没有去声,到魏晋时代才产生去声字,去声是由上声入声而来.与段玉裁古无去声说不同,孔广森提出古无入声说.孔广森是山东曲阜人,他的方言中没有入声,受方音影响,他认为《诗经》时代的古音和《中原音韵》所代表的北方曲韵一样都是没有入声的,这正是他古无入声的实质性错误.章太炎在《二十一部音准》中说: 古平上韵与去入韵截然两分: 平上韵无去入,去入韵无平上.认为古韵可以分为两类,即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黄侃师承章炳麟,继承和发展了平入说.并赞成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由此得出了古无上去,只有平入的结论.王力认为上古有四个声调,分为舒促两类,舒声包括平声和上声,促声包括长入和短入.这是对段玉裁古无去声的发展.传统古音学自吴棫开创至今已历经千年的发展,从通转叶音说到陈第的古诗无叶音说再到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十部,之后在其基础上古韵部越分越密,直至最后脂微分部,古韵三十部确立.传统古音学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古音观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
古代汉语常识之上古音
到南宋·朱熹为《诗》作《集传》就全面采 用叶音说。
今天读音不押韵,只能说明语音随着历史 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化,而不是古人在那时就 改读了这个字的读音。
明代陈第“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 革,音有转移 ,亦势所必至。”
16
(二)通过《诗经》押韵考求古音
1、韵例 韵例是押韵的格式。《诗经》的韵例必须从三个
条件:主要元音必须相同。
33
《诗·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入 二之日栗烈,--入 无衣无褐,--入 何以卒岁。--阴
形声字:
肃(觉部uk )—萧(幽部u ) 叔(觉部uk )—椒(幽部u) 溥(鱼部a) —缚、搏、博 (铎部ak)
34
3、阳入对转
阳声韵也可以同入声韵对转而相通,条 件有两个: 一是主要元音相同; 二是辅音韵尾必须是同一发音部位。也 就是说,只有[k]同[ŋ]对转,[p]与[m] 对转,[t]与[n]对转。
42
所謂“古無輕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 “非敷奉微”這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 這組音在上古讀作“幫滂並明”。輕唇音 是在唐末宋初時期從“幫滂並明”四母中 分化出來的。這項結論是清人錢大昕得出 的。
43
Hale Waihona Puke 什么时候分化出轻唇音的呢?钱大昕说:“六 朝以后,转重唇为轻唇。”分化可能在唐末宋 初。
钱大昕为了证明“古无轻唇音”,举了大量的 “异文”和“古读”材料,如“阿房宫 (pang)”,古读负如背,读附如部,读逢如 蓬,读文如门,读微如没。
入声韵:音韵学术语。多用于上古音的学习与研究中, 凡是韵母带塞音韵尾的叫入声韵。广东广州话急[kap]、 雪[syt]等。上古塞音韵尾就是指-p、-t、-k。
30
论近代汉语入声韵尾的演变过程
论近代汉语入声韵尾的演变过程
近代汉语入声韵尾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征,入声韵尾的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上古汉语时代,直到近代中国出现新的发展变化。
一般说来,上古汉语的入声韵尾只有一个,即-a。
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而且-a在
古汉语中出现的偏多。
之后,汉语开始发生改变,出现了其他不同的入声韵尾。
比如元音-u,它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而元音-a的使用也开始逐渐减少。
到了宋代,-u的使用量较元音-a还要多,开始成为入声韵尾的主要标识符。
另外还有ud的元音族,它的出现使得更多的发展手段得以开发。
元音-ud的演变过程也开
始加速,元音-u和-d组成了许多版本的入声韵尾,如ud, udng, udr等,它们随着汉语的
演变不断变化,几百年间发现有三步发展,中古汉语-ud-> -udn-> -udr部分出现。
经过几百年的变化,直到近代中国出现新的发展变化。
20世纪初,-udng和-udu出现,
它们成为普通话入声韵尾的主流标识符。
在20世纪末,汉语又开始变化,出现了-en和-eng及其他新的元音,它们都是普通话中的声调标记。
综上所述,近代汉语入声韵尾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古代的元音-a不断由新的元音取代,此外,汉语中元音-ud也诞生了许多新的声调标记,现代汉语的元音族
也大大增多,使得汉语的语言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试论上古到现代汉语声母系统演变大势1
试论上古到现代汉语声母系统演变大势摘要:汉语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代以及现代。
汉语声母系统也经历了从先秦时期的上古语音,到《广韵》三十六字母,宋时期三十六字母,《中原音韵》等阶段,最终形成了现代汉语声母系统中的22个声母。
本文主要从汉语语音史的角度论述汉语声母系统的演变。
关键词:汉语声母系统演变一、上古声母系统的发展在汉语语音史中将先秦时代的语音称为上古音。
我们研究上古韵部和声调主要根据先秦的韵文,如《诗经》、《楚辞》,然而上古声母研究的资料不如韵部和声调方面来的丰富。
因为在声母问题上,上古韵文不能再作为根据。
对上古声母的研究一般根据谐声偏旁、声训、读若、异文、异切。
大体上,凡“同声者必同部”,此原则由清代小学家段玉裁所提出。
然而虽“同声必同部”,但不一定是同一个声母,而且这是从韵部说的。
并且这只是一个原则,允许有例外存在。
目前对上古声母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古无轻唇音”说、“古无舌上音”说“娘日归泥”说“喻三归匣”说“喻四归定”说等。
古无轻唇音,由钱大昕先生提出,钱先生指出“凡今人所谓轻唇者,汉魏以前,皆读重唇。
……轻唇之名大约出于齐梁以后”。
如,古音“微”如“眉”。
《仪礼·少牢礼》:“眉寿万年”注:“古文‘眉’为‘微’。
”孔子写作春秋时写作“筑郿”(《春秋·庄公二十八年》)在《公羊传》中“郿”作“微”。
古无舌上音,也是钱大昕先生提出,是指上古没有“端透定泥”只有“知彻澄娘”。
这一说法在《经典释文》中的反切中,已大量事实证明,直到隋代,知系还没有从端系中分化出来。
娘日归泥说,最早由章太炎先生提出。
即在中古的娘母和日母字在上古都读作泥母字。
从谐声偏旁的角度来看。
如“尼”属三十六字母的娘纽,但从“尼”得声的“泥”却在泥纽,可知上古娘纽读如泥纽。
对古无娘母没什么异议,然而,古无日母还存有争议。
汉语语音史7上古声调系统
上古声调系统
一、前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
关于上古汉语声调的研究是最困难的,因为无论谐 声还是押韵系统,在这一方面提供的信息最少。 清代之前的学者多主张先秦汉语是没有四声的。如 陈第《毛诗古音考》就认为“四声之辨古人未有” ,“四声之分起自江左”。 四声的发现和定名确实始于六朝,但四声绝不是这 时才产生的。
括號內表示中古聲韻。
池,定(澄)母,歌部(之韻);也,定(以)母,歌部 (麻韻)。 裘,群母,之部(尤韻);求,群母,幽部。 巷,匣母,東部(江韻);共,見母/群母,東部。 寶,幫母,幽部(豪韻);缶,幫(非)母,幽部(尤韻) 篤,端母,覺部(沃韻);竹,端(知)母,覺部(屋韻) 徒,定母,魚部(模韻);土,透母,魚部(模韻) 哀,影母,微部(咍韻);衣,影母,微部(微母)
《诗经· 小雅· 楚茨》: 濟濟蹌蹌,絜爾牛羊,以往烝嘗。或剝或亨, 或肆或將。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神保是饗。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连用11个韵脚都是阳韵平声,使人相信诗经押韵 也是注意到声调的。
另外,同一个字,在《诗经》中出现数次,也总是和 同一调类的字押韵。如“享、饗”中古是上声字,但 在《诗经》中一直和平声押韵。 《诗经· 豳风· 七月》: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 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诗经· 小雅· 天保》: 吉蠲爲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嘗,于公先王。君曰卜爾, 萬壽無疆。
“古有四声”说是可以相信的。但是有些问题还要进 一步探讨: 1. 上古四声是同时出现的,还是从无到有分别出现的 ? 2. 如何解释谐声字和《诗经》押韵中去声和入声大量 相关的问题? 3. 为什么中古的上去声上古有读平声的,而中古的平 声上古却无读上去声的?
上古声调 古代汉语
上古声调1、陈第古无四声说。
陈第说:“四声之辨,古人未有。
”这种议论是站不住脚的。
《诗经》一般都是以平协平,以上协上,以入协入。
偶然以平上相协,那只是平上通押,像元曲和今天的曲艺一样。
至于平去相协,则因那个去声字在上古本读平声(如“庆”本读如“羌”);上去相协,则因那去声字本读上声(如“济”)。
2、顾炎武四声一贯说。
所谓四声一贯,就是四声通押。
通押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我们得承认古有四声,并且得承认,在《诗经》里,以同调相押为常规,以异调相押(通押)为变格。
3、江永古有四声说。
此说和四声一贯说不同。
它不强调通押,而强调常规。
江永说:“四声虽起江左,按之,实有其声。
平自韵平,上去入自韵上去入者,恒也。
亦有一章两声或三四声者,随其章讽诵咏歌,亦自谐适,不必皆出一声。
”4、孔广森古无入声说。
孔广森是曲阜人,为方音所囿,以致斥入声为吴音。
此说显然是不合理的,不必详加讨论。
5、段玉裁古无去声说。
他说: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
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
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去声。
中古的去声来自上古的上声和入声。
什么字来自上声,什么字来自入声,可以拿谐声偏旁作为标准。
凡从平声字得声,或此字作为平上声字的谐声偏旁者,应认为古上声。
例如“怒”从奴声,《广韵》“怒”字有上去两读,应以上声为古读。
“恕”字从如得声,“恕”字在上古应属上声。
“顾”字从雇得声,“顾”字在上古应属上声。
凡从入声字得声,或此字作为入声字的谐声偏旁者,应认为古入声。
例如“代”从弋声,应以入声为古读。
“极”从亟声,《广韵》“亟”字有去入两读,应以入声为古读。
“察”从祭声,“祭”在上古应属入声。
段玉裁的古韵十七部,所包括的声调有三种情况:(1)具备平上入三声者:之部、幽部、鱼部、脂部(2)只有平上两声音:侯部(3)只有平入两声者:侵部,谈部,真部、支部(4)只有平声者:宵部,蒸部,东部,阳部,耕部,文部,元部,歌部。
段氏在这里有五个错误。
“古四声不同今韵”与上古汉语韵尾构拟问题
上古汉语的声调(t one)与韵尾(coda )的构拟(r e -const r uct i on )息息相关,比如王力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中古的去声在上古大部分属于长入,王先生就为这些字构拟了长元音韵腹(nucl eus )和清塞音韵尾[1]122;郑张尚芳赞同声调源于韵尾的假说,所以中古的上、去声字在上古就构拟了-ʔ或-s 尾[2]71。
上古汉语的调型、调值为何,有待深入研究。
目前的上古声调研究主要涉及有无声调、有几个声调,上、中古间的声调演变等问题。
声调的有无与多少属于上古声调的分类即调类问题。
不管认为上古已有音位(phonem i c )性质的音高变化,还是音高只是不同韵尾的冗余特征(r edundant f eat ur e ),都需按声调或者韵尾(比如声调源于韵尾说的-ø尾、-ʔ尾、-s 尾和塞音尾)对上古时期每个汉字进行分类,以解释上古汉语是如何演变为中古平、上、去、入四声的。
为论述方便,这里仍将这一分类,称为调类(t one cat e -gor y )。
上古与中古汉语声调上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总体分类方面,比如有学者认为上古有三调、五调等;另一个是每个字的具体归类,比如有些字上古是平声字,但中古是去声字。
这两类差异,借用段玉裁的话,即“古四声不同今韵”。
在构拟上古音时,如何处理“古四声不同今韵”现象,王力与郑张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王力认为上古有音位性质的声调,郑张认为上古尚无音位性质的声调,此外,具体到每个汉字的声调,二人判断的依据有时候也不相同。
在“长入说”外,王力多次提到一些古今异调字,例如“上”字,《广韵》上声养韵“时掌切”和去声漾韵“时亮切”两读,读上声时义为“登也,升也”,读去声时义为“君也,犹天子也”。
王力认为,上古的“上”是平声字,因为只与平声字押韵,到汉代时才转为上声,5世纪又分化为上、去两读;“济”,直到5世纪,还只有上声一调,中古才有上、去两读[1]123。
汉语史讲稿IV(上古韵部、中古语音系统、上古到中古声母系统的演变)
《诗经》按调押韵的情形
• (二)我们的看法 • 基本同意王力先生的看法,其实从调类
上看,直接分为四声也未尝不可。即: • 平声、上声、长入(去)、短入
中古的语音系统
中古的声母系统
(一)研究中古声母系统的主要依据 1.《广韵》等韵书的反切 2.宋人韵图 3.六朝至唐代所存的直音和反切材料 4.外语对音材料。日语、朝语、越语 5.现代汉语方言
③喉音“喻”母分成“喻三”(也称“云” 母或“于”母)和“喻四”(也称“以”母或 “余”母)两母。
这样中古声母的数量就比“三十六字母”多
了两个,总数为3母系统综合表
中古声母系统综合表
中古的韵母系统
关于韵母的分类和命名
• 韵母包含的音素多,所以可以从多方面分类。
两类。 • 韵部(韵腹+韵尾+四声)【上古用】,如“支”“锡”“耕”三部。 • 韵系(阳声韵的平上去+相配入声,阴声韵的平上去),如“东董送
屋”“之止志”。 • 韵摄:韵尾相同、韵腹相同或相近的若干韵系合并成的更大单位,如东、
冬、钟三韵合为通摄,同摄中的韵,除平声韵外,还包括各自相配的上、 去、入三韵。
• 其三,入声配阴声。顾氏认为中古音 以入声配阳声是配错了,人声应该配 阴声。后代学者并不认为中古人声配 阳声是配错了,但却同意他的上古韵 人声配阴声见解,因为在《诗经》中 常常有入声与阴声通押的事实。直到 今天,人们仍然认为上古入声配阴声 是合理的。
江永作《古韵标准》分古韵为十三部, 平、上、去各为一卷,又有入声八部。他是 修正顾氏的分部的。江氏古韵分部的特点, 是注重审音。他认为顾氏的真部应该再分出 个元部,真部口敛(比较闭口)而声细,元部 口侈(比较开口)而声大。顾氏的萧部应该再 分出个尤部,萧部口开而声大,尤部口弇而 声细。顾氏的侵部应该再分出一个覃部,覃 部之声侈,侵部之声弇。这样,江氏的古韵 分部就比顾氏多出三部。
汉语语音史6上古韵母系统
《诗经· 魏风·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 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 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元部)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 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 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真部)
《诗经· 王风· 黍离》
司马相如《长门赋》: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飘飘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雷隐隐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间徙倚於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4.戴震
戴震曾问学于江永,同时又是段玉裁的老师,但 他的古韵研究受到了段玉裁很多影响。他接受了 段玉裁的一些观点(之脂支分立),又有自己的 创见(他不分真文、尤侯,这后来被认为是错误 的),最后定古韵为九类二十五部。p45
戴震的一个贡献是明确主张入声独立,首先设计出 了阴、阳、入声韵相配的格局。 这种分类方式揭示了上古韵每一大类各部之间主要 元音相同的整齐格局,对认识韵部之间的联系和转 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后来对于韵部的分类,也都 继承了这种格局。 但他也有为了追求整齐而主观臆断的地方。如第一 类中将“阿”部(歌戈麻)看成阳声韵,并与“乌 ”部(韵”有不同的处理。《诗经》中有的相押的 字,未必属于同一个韵部,而可能只是邻近的韵部相 押。 《诗经· 陈风· 月出》: 月出皎宵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幽兮,劳心悄兮。 如果认为它们同属一部,则宵部和幽部就合为一类。 各家分部都看到了合韵的现象,问题在于区别特殊与 一般,个别与全体,不能因为一二偶然合韵之例而贸 然合并本来有别的韵部。
上古汉语的韵部系统
四部侯:侯虞半(平声)烛屋1/3觉1/3(入声)
五部鱼:鱼模虞半麻半(平声)陌药半铎半麦半昔半(入声)
六部歌:歌戈麻半支1/3(平声)
七部支:佳齐半支1/3(平声)麦半昔半锡1/3(入声)
八部脂:脂微皆灰齐半支1/3(平声)质术栉物迄没屑黠半(入声)
九部祭:月曷末鎋薛黠半(入声)
十部元:元寒桓山删仙先1/3(平声)
似 姒--以声 挨 俟--矣声 態 --- 能声 笞 始--台声
这组字归根结 底都从以得声。
之部 8
尼 比 旨--匕声
泥 ---- 尼声 毗 妣 庇-比声 指 脂 耆-旨声
这组字归根结底都从匕得声。
脂部
皆阶谐资自次 私四指迟师矢 示视二比妣陛 琵迷低弟几妻 齐启西伊美媚
9
作为音韵材料旳谐声字旳缺陷 一是造字旳时候,也许有方言成分 旳掺入,导致谐声系统中某些难以解
阳声韵:以鼻音 -m、-n、-ng收尾旳。 如: 东部 元部
入声韵:以塞音 -b、-d、-g收尾旳。
如:屋部
月部
注:阴声韵、阳声韵旳名称是清代音韵学家孔广森提出来 旳,戴震在此基础上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大类。
返回
26
思索与练习
《尔雅·释器》:“嫠妇之笱谓之罶”,清郝
懿行《尔雅义疏》云:“《诗·鱼丽》正义引
清代至民国
顾炎武 江永 戴震 段玉裁
十部 十三部 十五部 十七部
王念孙 二十一部 江有诰 二十一部 章炳麟 二十三部 黄 侃 二十八部
章炳麟 戴震
顾炎武
段玉裁
王念孙
13
顾炎武古韵十部 一部:(东)东冬钟江(平声) 二部:(支)支半脂之微齐佳皆灰咍尤半(平声)质术栉昔半职 物迄屑薛锡半月没曷末黠鎋麦半德屋半(入声) 三部:(鱼)鱼虞模麻半侯(平声)屋半沃半烛觉半药半铎半 陌麦半昔半(入声) 四部:(真)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平声) 五部:(萧)萧宵肴豪尤半幽(平声)屋半沃半觉半药半铎半 锡半(入声) 六部:(歌)歌戈麻半支半(平声) 七部:(阳)阳唐庚半(平声) 八部:(耕)庚半耕清青(平声) 九部:(蒸)蒸登(平声) 十部:(侵)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平声)缉合盍叶怗洽狎业 乏(入声)
浅谈上古声调研究
浅谈上古声调研究浅谈上古声调研究自南朝周颙、沈约等人提出四声说,汉语的声调就成为历代诗人和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声调在中古时期被发现,之后的韵书也多以四声分卷,中古时期四声的存在、调类和汉字四声的归属已然清楚。
但在声调还没有发现的上古时期,先秦之前,汉语的声调是否存在及其存在的状况又是怎样?对于此一问题,清代及近现代的学者做过不同的论述,各家自成己说,聚讼纷纭。
站在后人之慧的立场,我们对各家学说予以梳理评述,以助益现在对于上古声调的研究。
一、清代及清以前学者的观点(一)古无四声说对上古声调,首先进行研究的是明朝的陈第,他在《毛诗古音考》中提出四声之辨,古人未有,中原音韵,此类实多,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邪。
可见他是主张古无四声的,他之所以提出古无四声,四声是起于后世,是因为他看到《诗经》用韵,多是仄以承平异调相押的现象,而得出的结论。
(二)古有四声说顾炎武在《音学五书音论古入四声一贯》中提到四声之论虽起于江左,然古人之诗已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
其重其疾,则为入为去为上,其轻其迟,则为平由此可见在顾炎武看来古有平上去入四声的。
他的这个观点是在观察了大量古代诗文用韵情况后得出的。
上古诗文一般情况下平多韵平,仄多韵仄,互相压韵的字声调相同。
顾氏在指出古人平多韵平,仄多韵仄的同时,又指出亦有不尽然者他也注意到其中的变例,面对这种情况顾氏提出通为一韵。
所谓的通为一韵是说韵脚属于四声相承的篇章,以该章一个或几个韵脚的声调为基准,其他不同调的字转入这个基准调。
一如顾炎武在《音学五书音论古入四声一贯》所说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这样就出现字在韵中无定调,会走向古无四声的境地,所以他在《诗本音周南葛覃》言告师氏下说古无平上去入,四声通为一音这种语言相对于他的整个声调理论来讲有些极端,没有四声哪里还有所分析的通为一韵呢,或许顾氏对于古代汉字有无固定的声调,本身也不确定。
汉语声调从上古到今天的发展
汉语声调从xx到今天的发展一、xx声调到xx声调上古声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明代陈第认为上古没有声调,而清人基本都认为上古有声调,但对上古声调特色及多少的看法则不尽相同,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的都是用中古的四声去看待上古的四声,以段玉裁为代表的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以王念孙、江有诰为代表的则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至于今人关于上古声调的观点主要可分为两派,一派以王力为代表,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周祖谟为代表,主张平上去入四声在上古既已存在。
通过学者对《诗经》用韵和谐声材料的考察,可以认为上古确实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它和中古声调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上有差别。
A.从《诗经》和《楚辞》的押韵情况看,它们中平上去入四声各自独用的韵段远远超过了相互混压的韵段。
比如有连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调的:《诗经.xx.一章》押:xxxx粮囊光xx行《诗经.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户下鼠户子处《xx.九辨》押:带介慨迈秽败昧《诗经.(bì)xx.九章》押:xx尺(xì)硕奕作若第一例全押中古平声,第二例全押中古上声,第三例全押中古去声,第四例全押中古入声。
上古声调如果不是和中古的相同,似乎不可能出现这类押韵现象。
另外,《诗经》里有些诗每章一韵,而一韵一个声调。
比如《周南·麟之趾》:一章押:趾、子(上声)二章押:定、姓(去声)三章押:角、族(入声)这也清楚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个调类。
B.通过谐声材料考察上古声调主要是运用《说文》的谐声系统,经过统计《说文》些谐声组分类如下:同调相谐者:异调相谐者:平谐平523平上互谐356上谐上205平去互谐359去谐去216平入互谐64入谐入292上去互谐196合计1236上入互谐44去入互谐148合计1167由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平上去入四声同类相谐组超过了总谐声组的50%,而其他异调类互谐者得总和则不足半数,它从谐声角度揭示了上古四声存在的事实。
试论上古汉语的声调争鸣
试论上古汉语的声调争鸣作者:李科凤来源:《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第07期现代语言学认为,声调是声音的高低升降曲折的变化,属于非音质音位,它本身并不在语流中占据某一片段,它必须附着在某一个音节之上才能显示出自己作为音位的作用,但是却能够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声调是汉藏语系区别于印欧语系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而且声调在我国传统的音韵学研究中也历来备受关注和争议。
一、汉语声调的起源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古代汉语的声调有两种说法:一是南朝沈约等人提出的“四声说”,将汉语语音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第二种是南朝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将汉语语音分为“阴、阳、上、去”四种声调。
这里我们说这两种说法仅是发现者发现声调的早晚以及给声调的命名有区别,或许这正是反映了汉语语音的变化,但并不能说这就是汉语声调的起源。
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1981年重版)中谈到声调问题,他认为古代大约是有声调存在的。
可以举出两个理由:第一,在《诗经》的用韵里,我们虽看见古调类不与今调类相符,但现在我们同时注意到之幽宵侯鱼支等部平上入三声的畛域并未完全混乱,尤其是入声与平声往往不混。
顾炎武云“其入与入为韵者十之七八,与平上去为韵者十之三”。
若以祭到队的去声归入古入声,则平上去与入相混者更不及其十一。
由此看来,《诗经》是有声调的痕迹的。
第二,与汉语同系的藏缅语、泰语等,也都是有声调存在的,可见声调是与“单音语”(monosyllabic language)有密切关系的。
汉语近代双音缀以上的词渐渐增加,但我们越远溯到古代,则双音缀的词必越少,因此,同音异义的字必甚多。
如果加上声调的分别,则一音可变为数音。
假设上古汉语里共有八百个音,加上了四个声调的分别,不同的音就能有三千二百个,这也许是单音语对于“同音异义”的一种补偿。
有的学者认为声调源于韵尾说。
如潘悟云在《汉语历史音韵学》中认为“汉语的声调从韵尾变来是没有疑问的,目前的争论在声调产生的时间”。
上古汉语音系(五)
入派三聲:古代入聲調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分別派入平聲、上聲、去 聲三個調類中。清聲母入聲字分派的規律性不強,不過,全濁聲母入聲 字多歸入陽平,次濁聲母入聲字多歸入去聲。
• 聲調從古到今的發展演變與聲母的濁音清 化及入聲韻尾的消失相關聯,這是因為漢 語語音是由聲母、韻母、聲調構成的完整 的系統,一旦音系內的某種成分發生變化, 其他成分也會相應變化,從而調整音系格 局,保持音系內部的協調性,所以,古代 聲母韻母的變化導致了古四聲到現代漢語 四聲的演變。
㈡上古漢語的聲調
• 古人對於聲調的認識開始於南北朝時期, 在那之前漢語有沒有聲調?周秦時期漢語 有沒有聲調?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這裏面主要涉及到這樣幾個問題,一、上 古漢語有沒有聲調?二、如果上古有聲調, 有幾個聲調?三、如果上古漢語沒有聲調, 那麼聲調又是什麼時候產生的?怎樣產生 的?對此,學術界的意見很不統一,主要 有一下幾種觀點:
• 從親屬語言來看,與漢語有親緣關係的語 言如羌語、嘉戎語至今沒有聲調,根據古 藏文、緬文資料,古代藏語、緬語也沒有 聲調,藏緬語言聲調的形成有一個從無到 有、由少而多,其辨義功能由弱到強的過 程。由此可以設想,漢語與之類似,其聲 調也是後起的。但究竟漢語聲調在上古哪 一個時期產生的,声调的產生与汉语音節 結構簡化的具体关系如何,這些問題還有 待進一步研究。
• (1)《詩經》時期已齊備平、上、去、入 四聲。多數清代古音學家持這種觀點,但各 家具體認識有差異。顧炎武在《音學五書》 中提出“四聲一貫”說,意思是說《詩經》 時代是有四聲的,但押韻時四聲可以通押。 江永著《古韻標準》,對上古聲調的看法與 顧炎武基本一致。江有誥和王念孫也主張上 古有四聲之別,但認為上古四聲與後世四聲 不同。夏燮著《述韻》一書,利用群經、諸 子、楚辭、秦刻石四聲分用押韻的材料論證 上古漢語有四聲之別。許多現代學者也贊同 這一傳統觀 聲調,指貫穿於每個字音的能區別意義的 音高變化形式,它屬於超音段音位。漢語 的一個音節基本上就是一個漢字,所以聲 調也叫字調。在漢語裏,聲調是音節結構 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起著區別字義的作 用。
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
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本文是关于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感谢您的阅读!(一)中古声调和上古声调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这就是所谓的四声。
汉魏以后,由于反切的应用,学者们渐渐意识到汉语的语音构成中有声调这一因素不过把中古汉语声调正确地归为四类,是到了齐、粱的时候才完成的。
当时由于四声初发现,了解的人还很少。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还问什么是四声,就是一个证明。
直到陆法言《切韵》一书出来,把比较重要的汉字的声调全部确定之后,四声的知识才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
中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因为史有明文,而《切韵》一书又为我们提供了完整而确切的资料,所以是十分可靠的。
至于上古汉语有没有声调,如果有的话,有几个声调,由于文献不足,比较难以确定。
自清初以来几百年间学者们有种种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上古声调不太固定;有人认为上古声调的类别比中古的要少,比如有平、上、入而无去,或有平、上、去而无入,等等;有人认为上古声调和中古声调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上有差别。
在这些意见k中,我们觉得最后一种意见根据比较充分,因为它和上古韵文的押韵情况基本相符。
从《诗经》和《楚辞》的押韵情况看,在中古属于某一声调的字老是在一块儿押韵,而不搀杂中古其它声调字。
这在那些用韵较多的长诗章里,犹为明显。
比如有连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调的:《诗经.公刘.一章》押:康疆仓粮囊光张扬行《诗经.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户下鼠户子处《楚辞.九辨》押:带介慨迈秽败昧《诗经.(bì)宫.九章》押:柏度尺(xì)硕奕作若第一例全押中古平声,第二例全押中古上声,第三例全押中古去声,第四例全押中古入声。
上古声调如果不是和中古的相同,似乎不可能出现这类押韵现象。
另外,《诗经》里有些诗每章一韵,而一韵一个声调。
比如《召南.(biào)有梅》:一章押:七吉(入声)二章押:三今(平声)三章押:(jì)谓(去声)这也清楚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个调类。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
第八讲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本讲主要内容:1、韵母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的发展;2、声调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
重点掌握内容:韵尾的发展和声调的演变规律。
本讲主要叙述两个问题,韵母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的发展,声调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
一、韵母的发展汉语从上古发展到中古,韵母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上古汉语三十韵部,按照主要元音和韵尾的不同分为阴(9)、阳(10)、入(11)三类十一组。
到魏晋南北朝42个韵部(见王力《汉语语音史》113页)。
到中古《广韵》九十五韵部(61阴阳 34入声韵部)。
这之间,韵部的分合显得十分复杂。
比如上古的“之”部韵分化出中古的“咍、侯、灰、皆、之、尤、脂”七个韵。
趋势是韵部的划分越来越细密。
从中古到近代,韵母系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广韵》95韵部,206韵,141个韵母,到平水韵106韵,再到《中原音韵》19个韵部,46个韵母。
总的发展趋势是整个韵部系统大大简化。
我们知道,汉语音节中的韵母一般是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构成,而韵头和韵尾最能体现汉语语音的特征。
所以,我们从韵头和韵尾两方面来看韵母的发展。
1、韵尾的发展韵尾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①、-p、-t、-k尾的消失;②、-m尾的消失。
[-p]、[-t]、[-k]是塞音,听起来很紧促,所以带这种韵尾的音节叫“促音尾”音节,也叫“塞音尾”音节,音韵学上称之为“入声韵”;[-m]、[-n]、[-g]是鼻音,用鼻音充当韵尾的音节叫“鼻音尾”音节,音韵学上称“阳声韵”。
戏曲界又把阳声韵中收[-m]尾的音节叫“闭口韵”。
塞音尾和鼻音尾因为都是唯闭音尾,听着不敞亮,所以合称“闭音节”。
用元音充当韵尾的音节叫“元音尾”音节,没有韵尾的音节叫“开音节”。
这两种音节在音韵学上合称“阴声韵”。
[-p]、[-t]、[-k]都是“唯闭音”,即只把双唇、舌尖、舌根急促地一闭就完了,并不让气流冲出来。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没有这类韵尾了。
但在现代粤方言广州话中,普通话里同音的“力、栗、力”三个字分别读作【lap】、【løt】、【lΙk】,还保留着韵尾[-p]、[-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