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电缆布线要求
485总线布线规范
大型485总线联网设备施工注意事项一、线材选择一定要用双绞线,在没有大的电磁干扰场合,可以不加屏蔽,但一定要双绞。
当用1.0mm平行线来传输485信号时,线材超过800m就会出现通讯不正常甚至有时根本就没法通讯,主要就是平行线的分布电容对信号的延迟加大,所以,工程商在用485总线报警主机时要注意的一个地方。
二、布线规范1、布线要符合RS485规范。
信号总线建议使用双绞屏蔽RVSP2*0.5,线材阻抗120欧姆最佳。
波特率2400Bps单路总线的最长控制距离可达1.2公里。
信号线切忌用平行线。
2、在同一个网络系统中,必须使用同一种电缆,尽量减少线路中的接点。
接点处确保焊接良好,包扎紧密,避免松动和氧化。
485总线一定要是手拉手式的总线结构,坚决杜绝星型连接和分叉连接。
3、布线尽量远离高压电线,不要与电源线并行,更不能捆扎在一起。
4、用屏蔽线将所有485设备的GND地连接起来。
5、当总线长度超过100米后,应在最后一台485设备的485+和485-上并接120欧姆的终端电阻,通讯稳定性增加。
6、当总线长度超过200米后,建议在最后一个设备的485+和485-上并接一个120欧姆的终端电阻。
若系统加了中继器,应该在中继器的进线端485+和485-上并接一个120欧姆的终端电阻,中继器出线端最后一个设备也要并接终端电阻。
7、接点处确保焊接良好,包扎紧密,避免松动和氧化。
第一章澄清几个概念:概念一: 485总线的通讯距离可以达到1200米.其实只是485总线结构理论上在理想环境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使得传输距离达到1200米.一般是指通讯线材优质达标,波特率9600,只有一台485设备才能使得通讯距离达到1200米,而且能通讯并不代表每次通讯都正常.所以通常485总线实际的稳定的通讯距离远远达不到1200米. 负载485设备多,线材阻抗不合乎标准,线径过细,转换器品质不良,设备防雷保护,波特率的加高等等因素都会降低通讯距离.概念二: 485总线可以带128台设备进行通讯.其实并不是所有485转换器都能够带128台设备的.要根据485转换器内芯片采用的型号和485设备芯片采用的型号来判断的.谁低就谁的.一般485芯片负载能力有三个级别32台128台256台. 理论上的标称往往实际上是达不到的.通讯距离越长,波特率越高,线径越细,线材质量越差,转换器品质越差,转换器电能供应不足(无源转换器),防雷保护越强这些都会大大降低真实负载数量.概念三: 485总线是一种最简单最稳定最成熟的工业总线结构.这种概念是错误的.应该是: 485总线是一种用于设备联网的经济型的传统的工业总线方式. 通讯质量是需要根据施工经验进行测试和调试的. 485总线虽然简单,但必须严格安装施工规范进行布线.第二章严格几个施工规范:485+和485-条数据线一定要互为双绞.布线一定要布多股屏蔽双绞线,多股是为了备用,屏蔽是为了出现特殊情况时调试,双绞是因为485通讯采用差模通讯原理,双绞的抗干扰性最好.不采用双绞线,是极端错误的.485总线一定要是手牵手式的总线结构,坚决杜绝星型连接和分叉连接.设备供电的交流电及机箱一定要真实接地,而且接地良好.有很多地方表面上有三角插座,其实根本没有接地,要小心.接地良好时,可以确保设备被雷击浪涌冲击静电累计时可以配合设备的防雷设计较好地释放能量.保护485总线设备和相关芯片不受伤害.避免和强电走在一起,以免强电对其干扰.第三章几种常见的通讯故障:通讯不上,无反应.可以上传数据,但不可以下载数据.通讯时,系统提示受到干扰.或者不通讯时,通讯指示灯也不停地闪烁.有时能通讯上,有时通讯不上.有的指令可以通,有的指令不可以通.第四章推荐几个调试方法:首先要确保设备接线正确,且严格合乎规范.共地法: 用1条线或者屏蔽线将所有485设备的GND地连接起来,这样可以避免所有设备之间存在影响通讯的电势差.终端电阻法: 在最后一台485设备的485+和485-上并接120欧姆的终端电阻来改善通讯质量中间分段断开法: 通过从中间断开来检查是否是设备负载过多通讯距离过长某台设备损害对整个通讯线路的影响等原因单独拉线法: 单独简易暂时拉一条线到设备,这样可以用来排除是否是布线引起了通讯故障更换转换器法: 随身携带几个转换器,这样可以排除是否是转换器质量问题影响了通讯质量笔记本调试法: 先保证自己随身携带的电脑笔记本是通讯正常的设备,替换客户电脑,来进行通讯,如果可以,则表明客户的电脑的串口有可能被损害或者受伤第五章提出几个建议和忠告:建议用户使用和购买门禁厂家提供的485转换器或者厂家指定推荐品牌的485转换器.门禁厂家会对与其配套的485转换器做大量的测试工作,并且会单独要求485厂家安装其固定的性能参数进行生产和品质检测,所以和其门禁设备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杂牌厂家的485转换器.严格按照485总线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杜绝任何侥幸心理.对线路较长负载较多的情况采用主动科学的有预留的解决方案.如果通讯距离过长,建议如果超过500米就采用中继器或者485HUB来解决问题.如果负载数过多,建议如果一条总线上超过30台就采用485HUB来解决问题.现场调试带齐调试设备.现场调试一定要随身携带几个确保以前可以接长距离和多负载的转换器一台常用的电脑笔记本测试通路断路的万用表几个120欧姆的终端电阻.485总线应采用什么样的通讯线必须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屏蔽双绞线。
通讯工程及综合布线施工规范
通讯工程及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一.环境检查(一) 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房屋预埋线槽、暗管、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及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4、电信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 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
5 、电信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 、电信间、设备间的位置、面积、高度、通风、防火及环境温、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 建筑物进线间及入口设施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引入管道与其他设施如电气、水、煤气、下水道等的位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引入缆线采用的敷设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管线入口部位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检查采取排水及防止气、水、虫等进入的措施。
4 、进线间的位置、面积、高度、照明、电源、接地、防火、防水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有关设施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抗震要求。
二. 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一) 器材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程所用缆线和器材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质量应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质量文件或证书,元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质量文件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进口设备和材料应具有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3、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4、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5 、备品、备件及各类文件资料应齐全。
(二) 配套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等表面涂覆或镀层应均匀、完整,不得变形、损坏。
2、室内管材采用金属管或塑料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变电站通信线布线规范标准
变电站通信总线布线规范文档一.现场通信总线分类1.1 串行通信串行通信中的每帧数据(7位或8位)都包含一个低电平的起始位,一个高电平的停止位和一个校验位,数据的传输波特率可从300bps~115200bps。
设备间通信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对通信串口设置相同的数据位,起始位,停止位,波特率和奇偶校验。
串行通信一般包括RS232、RS485、RS422三种常用方式,三类通信总线方式的技术参数比较如下表:表1 RS232、RS422与RS485三种总线方式技术性能比较1.2 以太网通信以太网是一种利用四线制传输的通信方式,每个以太网节点都有一个隔离脉冲变压器作为驱动和物理接口。
技术性能如下:表2 以太网总线技术性能二.工程现场应用与布线规范2.1 RS232 通信总线2.1.1 应用场合通信工作站与PC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如用CDT,DISA送后台;现场RS232通信接口设备与通信工作站连接,如管理机通GPS时钟;现场RS232通信接口设备与PC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如后台通GPS时钟;2.1.2 布线规范1、RS232通信线路的拓扑结构为1对1方式。
2、在工程无特殊要求下,通信电缆采用8芯超五类屏蔽双绞线。
3、通信电缆应铺设在专用电缆通道内,距离高电压(大于48V)、大电流(大于10A)电缆垂直距离大于1m,且不能与之平行。
在不可避免的强干扰环境(距离高压、大电流设备和线路过近)下,通信线路应在专用钢管内走线,且钢管可靠接地。
4、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能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
5、布放线缆应有冗余。
通信端口接线两端应预留0.3-06m。
6、通信电缆长度不超过15米。
7、通信线路TXD、RXD必须使用同一对双绞线的2芯,这里规定使用橙白、橙这一对双绞线,GND线规定使用棕色线。
线芯剥取长度15cm左右,待通信测试完成后,确定能够正常通信后将多余的线芯减掉,然后反拉通讯线外皮,使多余的线芯必须包裹在外皮中。
CAN-bus电缆、CAN-bus插座、CAN-bus布线规范
Signal assi gnment of wire and conn ection of earthing and terminator
CAN wire with connectors
DSUB9 connector (female or male) pin designation
Shield
(at outer wire shield) n.c.
工程应用笔记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电缆选择................................................................................................................ 2
2.1 2.2 2.3 最低要求 ...................................................................................................................2 电缆选择的要素 .......................................................................................................2 电缆选择的极限值 ...................................................................................................2 2.3.1 电缆结构 ...........................................................................................................2 2.3.2 电缆有效电阻 ...................................................................................................3 2.3.3 DB9 连接器的有效电阻 ..................................................................................3 2.3.4 电缆适用类型示例 ...........................................................................................3 2.4 取决于电缆长度的波特率 .......................................................................................5 2.4.1 CiA推荐的位定时 ............................................................................................5 2.4.2 采用本文 CAN接口时最大的导线长度.........................................................6 2.5 布线长度、节点数量、线缆线径之间的关系 .......................................................7 配线和连接 ...............................................................................................................9 DB9 连接方式的插座与插头 ................................................................................10 OPEN5 连接器 .......................................................................................................13
电缆埋地敷设布线要求
电缆埋地敷设布线要求1、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时,沿同一路径敷设的电缆数量不宜超过8根。
2、电缆在屋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700mm;当直埋在农田时,不应小于1m。
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细砂层,其厚度宜为100mm,在细砂层应覆盖混凝土保护板等保护层,保护层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各50mm。
在寒冷地区,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
当受、件限制不能深埋时,可增加细砂层的厚度,在电缆上方和下方各增加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
3、电缆通过下列各地段应穿管保护,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一、电缆通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散水坡、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二、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处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段;三、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200mm 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4、埋地敷设的电缆之间及其与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1的规定。
埋地敷设的电缆之间及其与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最小净距(m)表1注:1)路灯电缆与道路灌木丛平行距离不限;2)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局部地段电缆穿管,加隔板保护或加隔热层保护后允许的最小净距;3)电缆与铁路的最小净距不包括电气化铁路。
5、电缆与建筑物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建筑物的散水坡外。
电缆引入建筑物时,所穿保护管应超出建筑物散水坡100mm。
6、电缆与热力管沟交叉,当采用电缆穿隔热水泥管保护时,其长度应伸出热力管沟两侧各2m:采用隔热保护层时,其长度应超过热力管沟和电缆两侧各1m。
7、电缆与道路、铁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路基1m。
8、埋地敷设电缆的接头盒下面必须垫混凝土基础板,其长度宜超出接头保护盒两端0.6-0.7m。
9、电缆带坡度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根电缆并列敷设时,中间接头的位置应互相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 5m。
10、带坡度或垂直敷设油浸纸绝缘电缆时,其最大允许高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敷设电缆最大允许高差表2注:当油浸纸绝缘电缆敷设的高差超过要求时,可采用不滴流电缆或塑料绝缘电缆。
电缆在室内敷设布线要求
电缆在室内敷设布线要求
1、无铠装的电缆在屋内明敷,当水平敷设时,其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2. 5m;当垂直敷设时,其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1. 8mo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有防止电缆机械损伤的措施;当明敷在配电室、电机室、设备层等专用房间内时,不受此限制。
2、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明敷时,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当在桥架、托盘和线槽内敷设时,不受此限制。
lkV及以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与IkV以上电力电缆宜分开敷设。
当并列明敷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50mm o
3、架空明敷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血;当其净距小于或等于Im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0. 5 m,当其净距小于或等于0. 5m时应在与管道接近的电缆段上,以及由该段两端向外延伸不小于0. 5m以内的电缆段上,采取防止电缆受机械损伤的措施。
4、钢索上电缆布线吊装时,电力电缆固定点间的间距不应大于0. 7 5m:控制电缆固定点间的间距不应大于0. 6m o
5、电缆在屋内埋地穿管敷设时,或电缆通过墙、楼板穿管时,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 5倍。
6、桥架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宜低于2. 5m0
7、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电缆总截面面积与桥架横断面面积之比, 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o
8、电缆明敷时,其电缆固定部位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电缆的固定部位表1
9、电缆桥架内每根电缆每隔50m处,电缆的首端、尾端及主要转弯处应设标记,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点和终点。
RS485通讯布线要求及故障处理方法
RS485通讯布线要求及故障处理方法作者:金典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时间:2010-04-26 阅读次数:11323RS485总线是一种用于设备联网的经济型的传统的工业总线方式。
通讯质量是需要根据施工经验进行测试和调试的。
485通讯的传输线路为DATA+(TDA)接DATA+,DATA-(TDB)接DATA-,SG接SG(信号地通常没有接,在多数情况下,通讯也能正常,但在现场有共模干扰存在时,可能会出现发出的字符出现在接受缓冲区内的现象,因此根据现场必要时应接上信号地线并良好的接地,可以确保设备被雷击、浪涌冲击、静电累计时可以配合设备的防雷设计较好地释放能量,保护485总线设备和相关芯片不受伤害)。
1.施工前准备充足:凡事预则利,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往往可使工程更好的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常用工具准备:万用表、电烙铁、剥线钳、备用232-485转换器。
2).备用工具准备:串口调试软件、备用长距离通讯线(普通)。
3).现场勘察准备:在施工前要了解清楚现场各方面情况,有无大型变压、高频、无线、射频等电磁干扰源,如果有将要在特定的地方采用相关的对应措施,包括控制的距离、布线的难易度及通讯的维护等预计出大概的线路。
2.布线要求:1).线材要求:布线要求布多股屏蔽双绞线:多股是为了备用,可以减少以后工程维护量。
屏蔽是为了出现特殊情况时调试,像现场干扰大时可以用屏蔽线作为地线连接,减少外界电磁干扰。
双绞是因为485通讯采用差模通讯原理,双绞的抗干扰性能最好。
我们推荐用的屏蔽双绞线的型号为RVSP4*0.5(四芯屏蔽双绞线,每芯由16股的0.2mm的导线组成(RVSP4*0.5))。
注意:工程商大都习惯采用5类网线或超5类网线作为485通信线,这是错误的。
因为: A.普通网线没有屏蔽层,不能防止共模干扰。
B.网线只有0.2mm平方,线径太细,会导致传输距离降低和可挂接的设备减少。
C.网络线为单股的铜线,相比多芯线而言容易断裂。
电缆布线规范
室内分布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及规范井道、走线道电缆布线规范1 线缆两端线标采用红色热缩套管,并详细标明起始位置与线长,并在线缆每3米处贴运营商标签。
热缩管距接头处3厘米,热缩管长度为5厘米。
2 每根电缆线都应平直整齐。
每2m用扎带固定3 电缆线相互之间应紧密靠拢、平行,不得交叉、扭曲。
4 电缆理顺成束,用尼龙线扎绑扎于井道或走道的横档上,但不能勒伤电缆线。
5 电缆连续上下弯的垂直部分,应进行空绑。
6 电缆堆的预留发展位置应按施工图规定,并垫以木块或短头电缆。
7 尼龙线扎扎紧后多余部分必须剪掉。
8 加套PVC管的馈线水平/垂直走线固定间距为1米,未加套PVC管的馈线水平/垂直走线固定间距为0.5米;9 未加套PVC管的馈线在走线架或墙壁垂直走线时,每隔1米必须用扎带把馈线固定于走线架或其它固定件上,以防止馈线因自身重力而引起馈线下堕;10垂直走线或必要的空中飞线若无法固定,则预先将馈线用胶线或电缆挂钩固定在钢丝绳上,钢丝绳两端用膨胀螺丝、地锚、紧绳卡和调节环拉紧。
客户特别要求时,必须安装专用走线架;电梯内施工规范1 首先确认电梯停靠楼层,以最近楼层进入电梯;进入电梯后先将控制开关置于“手动”后,按下“急”停开关,后关上轿箱门;2 电梯井道布线时,需使电梯缓速运行,防止电梯运行当中刮到电缆,造成电梯的损坏。
3 电梯布线应顺井道墙壁捋顺,每2米用铁卡固定。
严禁使用扎带、铁丝等绑扎。
4 天线应用特制支架,先将支架用自攻钉、胀塞固定到井壁上。
然后将天线插到支架上,将支架前端多余部分翘起,防止脱落。
5 功分器、耦合器同样用自攻钉、胀塞固定到墙壁上,接头部分应做防水处理、防止生锈,影响覆盖效果。
6 所有器件、电缆必须粘贴运营商标签。
7 电梯上所有施工用料及工具必须放置稳妥,避免电梯运行当中刮到其它部位造成事故及人员的伤亡。
8 当电梯需要上下运动时,开电梯人员必须等所有人员站稳,再行开动电梯,防止刮、碰、挤伤事故的发生。
MBUS施工布线要求
远传系统施工布线要求一、线缆的选型及施工要求MBUS总线抄表系统的线路主要有3种类型:主干MBUS总线、分支MBUS 总线和表具接入线。
1.主干MBUS总线指从集采器直接发出的MBUS总线,可以选用端面积不小于1.0mm²的RVV双绞线,在楼外时,可以选用端面积不小于1.0mm²的RVVP双绞线,屏蔽层在进户前端一定要安装防雷保护接线盒,且防雷保护接线盒一定要可靠接地。
2.分支MBUS总线指从主干M-Bus总线到接线盒之间的总线, 要求选用不小于0.75mm²的RVV或者AVVR的护套双绞线材。
3.表具接入线从接线盒连接到表具之间的M-Bus总线, 可选用选用端面积0.3~0.5mm²的RVV或者AVVR的护套双绞线。
4.总线长度一条独立总线的总长度尽量不要超过1000米。
二、线缆使用原则与计算方法1、线缆使用原则根据通讯距离与使用带载量决定使用线材的规格,除上节给出的线材规格外,总体原则是:尽量采用较粗的线缆,同时尽量减少一条独立总线上的总的信号线长度,同时线缆的选用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伪劣线材。
2、总线电阻要求为保证可靠的施工效果总线直流电阻不应大于70欧姆。
3、常用多芯铜线直流电阻表三、现场施工要求1、线路的设计要求●为避免雷击影响,原则上所有线路设计均应在建筑物内部,高层建筑物传输干线应在弱电竖井和弱电桥架内,户内线路尽量采用预埋方式,户外线路尽量预埋于弱电井内,如小区无弱电井,或弱电井不能入楼栋,则必须穿管预埋处理。
●本系统中严禁采用架空明线方式,如必须在建筑物的外墙面、楼顶布线,必须在防雷网以下,并距离防雷网30cm以上位置布线。
●走线位置优先次序依次为:地下停车场弱点桥架,架空层,弱电沟。
当以上都不具备时应采用钢管保护后直埋方式,埋深不小于0.5米。
当距离较远时,为施工维护方便,还要间隔设计观察井。
●作为通讯电缆,为防止强电干扰,如果周围存在高频信号线(例如有线电视)或者电力电缆,应该保持足够大的间距50cm~100cm。
谈线缆布放和绑扎的基本工艺要求
谈线缆布放和绑扎的基本工艺要求线缆布放和绑扎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直接影响到线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线缆布放和绑扎的基本工艺要求、布放和绑扎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线缆布放的基本工艺要求如下:1.布线路径的选择:应根据各种布线工程的需要,合理设计布线路径。
布放线缆时避免弯曲、绕圈,尽量呈直线布放。
2.布放风险的评估和防护:在布放线缆之前,应进行现场勘察和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布线安全。
3.布放位置的标识:在线缆布放的位置、横断面和电相关参数等信息在布放位置附近明显可见的地方进行标识,方便日后维护和检修。
4.线缆的托举和吊装:线缆在布放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拉伸和扭曲,使用专业的吊装设备,严禁手拉线缆,防止造成损坏。
5.线缆的敷设方法:线缆布置平直,避免交织和交叉布置,以免造成电磁干扰或增加线缆的损耗。
绑扎是指将线缆或电缆进行固定,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移动或松脱。
绑扎的基本工艺要求如下:1.绑扎位置的选择:绑扎应在电缆连接部位附近,确保电缆连接牢固,绑扎位置均匀,避免产生局部过度绑扎。
2.绑扎材料的选择:绑扎材料应具有耐热、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常见的绑扎材料有尼龙绳、不锈钢带等。
3.绑扎的力度控制:绑扎时要控制力度,不宜过紧或过松,力度过紧容易损坏线缆绝缘层,力度过松则容易松脱。
4.绑扎的固定方法:绑扎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固定,常用的方法有扎带、扎线、绑结等。
5.绑扎的数量和间距:绑扎应根据线缆的直径和长度合理确定数量和间距,使绑扎均匀,不松动。
在进行线缆布放和绑扎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1.注意线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规定的最小弯曲半径,以免影响电缆的导电性能。
2.注意线缆距离其他设备和异物的距离,以免产生电磁干扰或损坏线缆。
3.线缆的交叉布放时,应距离足够,以减小电磁互感和导电故障的风险。
4.在线缆穿过墙壁或地面时,要使用适当的套管或导管进行保护,确保线缆安全。
通信 电源线、信号线布线规范及接电要求
电源线、信号线布线规范及设备接电要求1.电源线、地线布放按施工图指引的路由和方向布放,在水平和垂直位置,电缆布放要平直不弯曲,绑扎要整齐、松紧要适度,转弯的地方要弯位适当、整齐、美观;电缆在走线槽中应布放顺直,无明显纽绞和交叉,电缆拐弯半径不应小于4cm。
;布放的电源线、地线一定要采用整段铜芯材料,必须是整条线料,严禁电缆中间接头。
设备地线、电源线余长要剪除,不能盘绕。
2.设备电源线、地线的线径需满足设备配电要求。
设备所配的电源线不宜剪除,允许盘绕。
机柜间有等电位连接要求时,等电位线应连接正确可靠。
3.电源线、地线现场压接线鼻时,应焊接或压接牢固。
电源线、地线线鼻和接线端子处无露铜现象,电源线、地线按规范填写标签并粘贴整齐可靠。
4.如传输设备有主备两路电源的,不可接线在同一电源开关上。
电源线、工作地、保护地线两端标签应清晰、正确。
5.保护地线接地方式、地阻值应符合基站联合接地电阻≤5欧姆。
6.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线分开布放,做到“三线”分离,距离不小于5cm。
双层走线架应将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层布放。
电源线、地线与设备、整流机柜连接应牢固。
在露出外面的电源线应套有波纹管或绝缘套管保护。
7.电源整流柜处的传输设备(含IPRAN设备)供电端子应有明显标记,有2次下电开关时要接在2次下电的开关上,防止基站断电时或还能为传输设备供电一段时间。
8.数据接入、基站等接入类设备取电要接在一次下电端子上,保障重要设备业务安全。
9.将ODF、DDF设备直接引保护地线到设备,再由设备统一引一条保护地线到保护地线排。
光缆加强芯必须直接引地线到地线排。
所有接地地线的线径要求大于或等于16平方毫米。
10.电缆颜色要符合规定:蓝色接-48V,红色接GND,黄色或绿色接保护地。
11.设备风扇转动正常,电源线不能布放在散热孔上。
电源线的绑扎不能影响风扇防尘网的拔出,各内部电源线不应防碍正常维护工作。
12.2M线布线应整齐、美观,绑扎工艺良好,出机柜外1米内不应交叉和折线,机柜内2M线应绑在机柜走线区的固定梁上。
通信 电源线、信号线布线规范及接电要求
电源线、信号线布线规范及设备接电要求1.电源线、地线布放按施工图指引的路由和方向布放,在水平和垂直位置,电缆布放要平直不弯曲,绑扎要整齐、松紧要适度,转弯的地方要弯位适当、整齐、美观;电缆在走线槽中应布放顺直,无明显纽绞和交叉,电缆拐弯半径不应小于4cm。
;布放的电源线、地线一定要采用整段铜芯材料,必须是整条线料,严禁电缆中间接头。
设备地线、电源线余长要剪除,不能盘绕。
2.设备电源线、地线的线径需满足设备配电要求。
设备所配的电源线不宜剪除,允许盘绕。
机柜间有等电位连接要求时,等电位线应连接正确可靠。
3.电源线、地线现场压接线鼻时,应焊接或压接牢固。
电源线、地线线鼻和接线端子处无露铜现象,电源线、地线按规范填写标签并粘贴整齐可靠。
4.如传输设备有主备两路电源的,不可接线在同一电源开关上。
电源线、工作地、保护地线两端标签应清晰、正确。
5.保护地线接地方式、地阻值应符合基站联合接地电阻≤5欧姆。
6.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线分开布放,做到“三线”分离,距离不小于5cm。
双层走线架应将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层布放。
电源线、地线与设备、整流机柜连接应牢固。
在露出外面的电源线应套有波纹管或绝缘套管保护。
7.电源整流柜处的传输设备(含IPRAN设备)供电端子应有明显标记,有2次下电开关时要接在2次下电的开关上,防止基站断电时或还能为传输设备供电一段时间。
8.数据接入、基站等接入类设备取电要接在一次下电端子上,保障重要设备业务安全。
9.将ODF、DDF设备直接引保护地线到设备,再由设备统一引一条保护地线到保护地线排。
光缆加强芯必须直接引地线到地线排。
所有接地地线的线径要求大于或等于16平方毫米。
10.电缆颜色要符合规定:蓝色接-48V,红色接GND,黄色或绿色接保护地。
11.设备风扇转动正常,电源线不能布放在散热孔上。
电源线的绑扎不能影响风扇防尘网的拔出,各内部电源线不应防碍正常维护工作。
12.2M线布线应整齐、美观,绑扎工艺良好,出机柜外1米内不应交叉和折线,机柜内2M线应绑在机柜走线区的固定梁上。
通信电缆的综合布线质量控制部位及监控要求
( 1 ) 机柜、机架安装完毕后 , 水平垂直度应 符合厂家规定。
在牵 引过程 中, 吊 挂 缆线 的支 点相 隔问距不应 大于1 . 5 m 。 ( 7 ) 布
应不小于缆线允许张 力的8 0 %。 对光缆瞬 间 如无厂家规定时, 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 m m 。 ( 2 ) 机柜、 机架上 的 放缆线 的牵引力, 最大牵 引力不应超 过光缆允许的张力。 在 以牵引方 式敷设光缆 各种零件不得 脱落 或损坏。 漆面如有脱落应予 以补漆。 各种标 主要牵引力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 8 ) 缆线布放过 程中, 为避 志完整清 晰。 ( 3 ) 机柜、 机架 的安装应牢 固, 应按 施工 图纸 的防 时, 应制作合格的牵 引端头。 如采用机械牵 引时, 应 震要求进行加 固。 ( 4 ) 安装机架面板、 架前应 留有1 . 5 m 空间, 机架 免受 力和扭 曲, 布 放环境牵 引张力等 因素选用集 中牵引 背面离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离大于0 . 8 m , 以便于安装和施工 。 ( 5 ) 壁挂式 机柜底 根据缆线牵 引的长度、
设在墙体 内, 预留墙洞安装, 箱底 高出地面宜为5 0 0 一 l O 0 0 m m 。 ( 2 ) 管道 内应无 阻挡, 道 口应无毛 刺, 并安装牵 引线或 拉线 。 ( 3 ) 敷 设 暗管宜 采用钢 管或 阻燃硬 质 P V C 管。 布 放双 护套 缆 线和 主干缆线 时, 直线管 道的管径利用 率为5 0 % o  ̄6 0 %, 弯管 道为
4 0 %~5 O %, 暗 管布放4 对, 对绞 电缆时 管道 的截面利用 率位
2 . 3各类接线模块安装质量控制要求
( 1 ) 模块设备应完整, 安装就位, 标志齐全。
电缆导线敷设规范
一、电缆布线的一般规定1、配电线路的敷设应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场所环境的特征;( 2)符合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特征;( 3)人与布线之间可接近的程度;( 4)由于短路可能出现的机电应力;( 5)在安装期间或运行中布线可能遭受的其它应力和导线的自重。
2、配电线路的敷设,应避免下列外部环境的影响:( 1)应避免由外部热源产生热效应的影响;( 2)应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水的侵入或因进入固体物而带来的损害;( 3)应防止外部的机械性损害而带来的影响 ;( 4 )在有大量灰尘的场所,应避免由于灰尘聚集在布线上所带来的影响;( 5)应避免由于强烈日光辐射而带来的损害。
3 、选择电缆路径时,应按下列要求:( 1)应使电缆不易受到机械、振动、化学、地下电流、水锈蚀、热影响、蜂蚁和鼠害等各种损伤;( 2)便于维护;( 3)避开场地规划中的施工用地或建设用地;( 4)电缆路径较短。
4、对于露天敷设的电缆,尤其是有塑料或橡胶外护层的电缆,应避免日光长时间的直晒,必要时应加装遮阳罩或采用耐日照的电缆。
5、支承电缆的构架,采用钢制材料时,底座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在有较严重腐蚀的环境中,应采取相适应的防腐措施。
6、电缆的长度,宜在进户处、接头、电缆头处或地沟及隧道中留有一定余量。
7、电缆不应在有易燃、易爆及可燃的气体管道或液体管道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
当受条件限制需要在这类隧道内敷设电缆时,必须采取防爆、防火的措施。
8、电缆不宜在有热管道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电力电缆,当需要敷设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二、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1、电缆隧道和电缆沟应设置防水、排水措施;其底部排水沟的坡度不应小于O.5%,并应设集水坑;积水可经集水坑用泵排出,当有条件时,积水可直接排入下水道。
2、在多层支架上敷设电缆时,电力电缆应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在同一支架上的电缆可并列敷设。
当两侧均有支架时, lkV 及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 lkV 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于不同侧支架上。
电缆在排管内敷设布线要求
电缆在排管内敷设布线要求
1、电缆在排管内的敷设,应采用塑料护套电缆或裸铠装电缆。
2、电缆排管应一次留足备用管孔数,但电缆数量不宜超过12根。
当无法预计发展情况时,可留1〜2个备用孔。
3、当地面上均匀荷载超过10t /虻时或排管通过铁路及遇有类似情况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排管受到机械损伤。
4、排管孔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 5倍。
但穿电力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90mm;穿控制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75mm o
5、电缆排管的敷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排管安装时,应有倾向人孔井侧不小于0. 5%的排水坡度,并
在人孔井内设集水坑,以便集中排水;
二、排管顶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 7m,在人行道下面时不应小于0. 5 m:
三、排管沟底部应垫平夯实,并应铺设厚度不小于60nun的混凝土垫层。
6、排管可采用混凝土管、陶土管或塑料管。
7、在转角、分支或变更敷设方式改为直埋或电缆沟敷设时,应设电缆人孔井。
在直线段上,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电缆人孔井,人孔井间的距离不宜大于lOOlDo
8、电缆人孔井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 8m,其上部人孔的直径不应
小于0. 7m o。
电缆敷设布置一般规定、方式选择原则与敷设布线安装方法
电缆敷设布置一般规定、方式选择原则与布线安装方法(一)、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应便于敷设、维护。
4、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二)、电缆敷设方式要求:1、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2、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三)、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2、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3、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4、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5、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四)、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五)、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电流选择原则:1、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2、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plc通讯电缆敷设要求
plc通讯电缆敷设要求
PLC通讯电缆的敷设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PLC的动力线、控制线、供电线以及I/O线要分别配线,隔离
变压器与PLC以及I/O之间应采用双胶线连接。
2.PLC的安装应远离电焊机等带有强烈电磁干扰的机器,不要和
高电压机器放置于同一个机柜里。
3.PLC的输入IO与输出IO分开走线,开关量与模拟量分开敷
设,避免相互影响。
4.PLC的交流输出线和直流输出线不要用同一根电缆,输出线应
尽量远离高压线和动力线,避免并行。
5.通信电缆应远离高温和易化学腐蚀的区域。
6.敷设电缆时,留有0.05%的余地,以满足热胀冷缩的要求。
7.所有电缆接头和分支应紧密连接,并用螺钉紧固。
8.使用电缆护套时,避免损坏屏蔽层。
切断金属铂和绝缘体时,
使用剥线钳,避免划伤和损坏中心导体。
9.主机和各分站以上部分的接地应通过10mm2编织铜线连接在一
起,并通过单独的引下线连接到独立的接地网,引下线必须与低压接地网分开,以避免干扰。
系统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
PLC主机与各屏、柜、基础底座之间应放置3毫米厚的橡胶绝缘,螺栓应绝缘。
10.输入输出站设备本体的接地应通过单独的引下线引至公共接
地网。
11.通信电缆的屏蔽层应在可编程控制器主机侧的输入输出处理
模块处收集并连接到系统的专用接地网络,不得在输入输出站侧接地。
12.输入/输出模块的接地连接到电源的中性线。
遵循以上要求可以确保PLC通讯电缆的正常工作和稳定运行。
485总线布线规范与施工要求
通讯总线、电源线的布线规范及施工要求
1.系统通信采用RS-485总线,线材选用2芯屏蔽双绞线。
(一定要用双绞线,在没有大的电磁干扰场合,可以不加屏蔽,但一定要双绞。
)
具体要求:铜质,线径0.5~0.75平方毫米,阻抗38~88欧姆/公里,容抗30~50纳法/公里,绞距20毫米的2芯屏蔽双绞线(如果线的距离不超过500米,可以适当降低线的标准,但必须为双绞线)。
2.系统的总线(由两个或多个相互间具有物理连接的设备组成)上最多允许挂接128个总线设备,在不加中继器的情况下,总线长度不大于1200米。
3.系统总线不应出现分支情况,如分支不可避免,则必须满足以下三条要求:
●分支长度不大于5米;
●总线长度之和不超过800米;
●该分支线上的设备总数不得超过50个。
●所有通信信号线应尽量远离干扰源,信号线应走弱电井,不能与强电(如220伏住宅电源)或射频信号线路(如CATV、大信号音频线)并行走线,若并行走线,距离应大于0.5米。
●所有线路的接点必须采用焊接或镙丝卡紧的连接方式,并做防水及防潮处理,例如,可将对接点焊接后用防水胶带缠紧或用环氧树脂密封处理。
4.信号共地:
●同一个网段上的所有设备必须具有统一的信号地,以避免共模干扰。
●集中供电时,把同一个网段上的所有电源(包括通讯设备的自带电源)的直流负极直接接到一起组成公共信号地,此时信号地即直流电源地。
●单家独立供电时,把同一个网段上所有总线设备的地(黑线)引脚接在一起,由此组成公共信号地。
总线使用线材推荐选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通知控制室开启主电源。
注:通讯电缆接线端要求焊接压装端子,用压装端子连接 可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连接速度。端子的扭紧 力要合适,太大容易损坏器件,太小容易发生松动。通讯 线两端应该加以固定,防止因拉扯通讯线造成器件损坏或 通讯故障。
三 设备站号和占用站号数电后拔下管口连接箱上两个通讯线插头。
4管内恢复供电,管子焊接。在此期间,把拆下的管内通 讯线插头和新增加的通讯线的一端(插头)插到新安装设 备站的通讯插座上。
5焊接完成要求管内暂时停电,停电后将管外通讯线插头 和新增加通讯线的另一端(插头)插到管口连接箱的通讯 插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