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H1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数据发布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概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对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的重要文件。

本文将通过对201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概述,来揭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一、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了8.54亿。

与上年相比,用户数量增长了4.6%。

这一数字强调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市场的地位。

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提速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发展的步伐。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达到了99.1%。

同时,4G网络的普及也大幅度提升了互联网使用体验,促进了移动支付、在线购物和分享经济等行业的迅猛发展。

三、互联网应用场景的扩展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使用行为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除了传统的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等常见应用外,互联网在教育、医疗、旅游、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在线教育和远程医疗等网上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生活方式。

四、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为电子商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根据报告,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在2019年达到了4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

同时,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推动了中国电商行业的全面发展。

五、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是近年来互联网发展的一大热点。

报告显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和研发逐年增加。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智能推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企业也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效率与创新能力,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六、网络安全形势的挑战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扩大,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突出。

网络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对互联网的发展造成了威胁。

中国政府加大了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依然需要更多的技术手段和法规来确保互联网环境的安全稳定发展。

中国求职招聘APP用户规模、求职招聘APP有效使用时间对比、主流招聘APP现状对比及求职招聘APP发

中国求职招聘APP用户规模、求职招聘APP有效使用时间对比、主流招聘APP现状对比及求职招聘APP发

中国求职招聘APP用户规模、求职招聘APP有效使用时间对比、主流招聘APP现状对比及求职招聘APP发展前景分析一、概况GDP占比中,第一及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及建筑业虽占比较高,但近年未出现扩大趋势;而金融及房地产业则处于扩张趋势中,其中金融业受近年经济形势影响虽然占比略有回落,但仍处于扩张趋势中,带动相关行业就业人员持续增长、且增速高于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行业对人才需求急速增长,人才缺口大。

公众号及小程序因其扫码/关注后便可直接查看招聘信息的便捷性,适合用户在多个场景下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因此逐渐受到求职用户的青睐;同时招聘平台在线下活动及线下广告中结合小程序及公众号可以达到快速引流的效果,因此活动/广告中的二维码也多以小程序及公众号二维码为主。

一、招聘现状2018年“人才抢夺”战高潮迭起,一二线城市纷纷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政策主要围绕“户籍落地、住房政策、直接补贴”三个方面,优惠力度也一再加大。

除针对高校毕业生争夺之外,各地政府也开始重视外籍人才以及蓝领技能型人才的引入。

“人才抢夺”战的开启从侧面反映出人才供需在地域上的失衡,这为互联网招聘行业带来新机遇,互联网招聘行业竞争的焦点将不再局限于“北、上、广、深”这类超一线城市。

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中国GDP总量的比重持续增加,2018年上升至52.2%。

除对GDP贡献率提升外,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能力方面也进一步增强。

经济下行压力会进一步倒逼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就业总量压力仍会持续,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将日益突出,互联网招聘服务质量要求趋于提升。

2018年中国劳动力人数近9亿,其中受过高等教育或具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数约为1.7亿,占18.9%。

中国教育水平的提升大幅提高了劳动力素质,但相较于就业总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比仍然较低。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加速推广,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特别在一些传统的服务领域,进入门槛将被抬升,底层从业人员急需提升自身素质来适应工作中的新变化,这为互联网招聘平台创造了教育培训等其他人力资源服务需求。

化妆品说明书设计

化妆品说明书设计

天津科技大学化妆品包装设计说明书学院: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日期:2013年1月4日《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090611,090612班一、设计题目作业:完成某一产品的包装设计,以纸包装设计为主。

参考产品:(1)某药品(感冒药等)的包装设计;(2)某小吃类食品(麻花)的包装设计;(3)糖果、点心、巧克力等的包装设计;(4)洗面奶、香水等的包装设计;(5)果汁、牛奶等的包装设计;(6)文化用品类产品的包装设计;(7)小型纺织类产品的包装设计;(8)茶、咖啡、饮料等的包装设计。

说明:被包装物的种类和规格小组选定,包装尺寸自行设计,材料自选,完成其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设计。

二、设计任务1. 分析产品包装特性,完成产品包装的市场调研(可做调查问卷);2. 完成产品的系列化销售包装,设计产品的内中包装设计(同一系列两种以上设计);3. 完成产品的运输包装,设计一定装量的彩色瓦楞纸箱设计(选销售包装中的一种进行)。

三、设计要求1. 销售包装中,必须要使用纸包装材料,进行原型打样制作;若还有其他材料的,用效果图和结构图描绘设计方案,不需要原型制作。

2. 瓦楞纸箱设计符合(600x400,550x366);3. 瓦楞纸箱托盘包装搬运堆码(1200x1000,1100x1100);4. 垂直堆码,交错堆码;5. 比例:(1)结构图:1:n(2)纸盒装潢图1:n(a4标准图纸)。

四、工作量1. 市场选定xx产品,品牌自拟。

2. 设计销售包装盒,绘制结构图、装潢图和效果图(不少于两个方案);销售包装盒进行打样,有最终纸盒实物。

3. 设计运输瓦楞纸箱结构图:a/c/ab(f)一页成型(选择一个方案进行设计)。

4. 瓦楞纸箱装潢设计图。

5. 设计说明书(注意顺序)(1)封面(2)设计任务书(3)摘要(4)目录(5)正文(7)参考文献(7)致谢(8)附录图纸五、原始数据1. 商品类型市场自选,进行包装市场调研2. 重量、外形尺寸3. 销售单位:自定4. 销售包装显示信息:(1)产品名称(2)容量(3)厂名(4)厂址(5)保质期5. 运输包装显示信息:(1)产品名称、型号、数量、产品标准编号(2)纸箱外尺寸、重量、(净重、毛重)、厂址、厂名、生产日期(3)标志六、设计提交1. 包装装潢图、结构图各一份(*.jpg,电子文档),分辨率300dpi;2. 每一设计作品效果图或照片两张(不同角度, *.jpg,电子文档),分辨率300dpi;3. 设计说明书(包括市场调研、被包装物特性、纸盒尺寸、装潢设计、运输包装等,电子文档,word2003)。

2019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

2019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

前言电子商务继续快速发展,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不仅在激发消费需求,拉动投资热潮、创造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正在催生、聚合各类创新要素,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2017年,各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电子商务服务业保持良好势头,各行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愈发广泛,电子商务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自2016年以来,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有关单位,编制并定期发布《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

希望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我国各省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水平、比较优势及发展潜力,为各省市政府相关部门有效推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电子商务指数测评结果先导省份中坚省份潜力省份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测评结果图例四分项指数最高值示意图目录一、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 - 1 -二、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电子商务分项指数................................................. - 3 -(一)规模指数..................................................................................... - 3 -(二)成长指数..................................................................................... - 5 -(三)渗透指数..................................................................................... - 7 -(四)支撑指数..................................................................................... - 9 -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区域结构分析....................................................... - 11 -(一)区域结构概况........................................................................... - 11 -(二)先导省份................................................................................... - 11 -(三)中坚省份................................................................................... - 14 -(四)潜力省份................................................................................... - 18 -四、电子商务销售品类地图....................................................................... - 20 -(一)排名情况................................................................................... - 20 -(二)分布情况................................................................................... - 21 -五、结语..................................................................................................... - 24 -附录指数核算方法................................................................................... - 25 -(一)指数构成................................................................................... - 25 -(二)核算方法................................................................................... - 26 -后记........................................................................................................... - 27 -一、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旨在从发展规模、成长潜力、应用渗透、支撑环境四个方面全面考察各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大学生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影响因素--以支付宝、微信为例

大学生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影响因素--以支付宝、微信为例

大学生第三方移动支付使用影响因素①以支付宝㊁微信为例周㊀瑾ꎬ陈㊀枢摘㊀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ꎬ当代移动互联网经济迎来了突破性的发展ꎬ第三方移动支付更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变化ꎮ而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ꎬ探究影响用户选择支付平台的因素ꎬ逐渐成为第三方移动支付企业改进产品㊁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突破点ꎮ本文基于对大学生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选择倾向进行问卷调查ꎬ以支付宝㊁微信为例研究其影响因素ꎬ希望能为第三方移动支付企业提供相关建议及意见ꎬ从而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交易经济的发展ꎮ关键词:第三方移动支付ꎻ影响因素ꎻ描述性分析中图分类号:F713.361.3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7-0128-02一㊁引言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与创新ꎬ我国的支付行业ꎬ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ꎬ市场份额越来越大ꎮ而第三方移动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平台ꎬ以方便㊁快捷㊁安全的特点ꎬ为银行和买卖双方之间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和信用担保的同时ꎬ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ꎮ目前ꎬ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主要以支付宝㊁微信为主ꎬ而如何维系老用户ꎬ开发新用户是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ꎮ因此ꎬ研究消费者在选择快捷支付方式时所考虑的因素ꎬ如安全性㊁便捷性㊁价格㊁偏好等ꎬ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ꎮ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的选择倾向调查分析ꎬ以用户满意度为指标ꎬ从感知质量㊁用户满意度以及用户忠诚度等方面测量ꎬ研究其影响因素ꎮ同时ꎬ基于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发展历程ꎬ结合目前的发展环境与条件ꎬ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ꎬ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ꎮ二㊁实证研究(一)研究方法本研究是采用文献研究㊁问卷调查以及实证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ꎮ首先ꎬ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查阅与分析ꎬ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情况ꎬ经过对比分析选用合适的相关理论模型ꎬ设计研究思路并提出相关假设ꎮ其次ꎬ根据理论模型设计问卷ꎬ分析模型的适用性ꎬ同时结合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特征ꎬ来调整对问卷问题的设计ꎮ经过预调研的反馈并修改之后ꎬ正式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收集ꎬ收集了202份有效问卷ꎮ最后ꎬ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实证分析ꎬ采用描述性分析㊁因子分析等方法验证相关假设ꎮ本文主要以问卷的数据结果为基础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ꎬ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归纳ꎬ找出这些数据信息的内在规律ꎬ例如集中趋势和分散趋势ꎬ得出大学生对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的选择倾向规律及其显著性影响因素ꎮ(二)相关理论模型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回顾ꎬ并根据文献综述中以往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结果ꎬ该研究是借用满意度指数这一指标来衡量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影响因素关系程度ꎮ这是因为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之后ꎬ可以根据自己的用户体验对其功能㊁质量等因素进行满意度评价ꎬ用户满意度结果直观地反映出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ꎬ以及产品或服务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ꎮ因此ꎬ该研究将重点放在了感知质量㊁用户满意度以及用户忠诚度等被测变量上ꎬ得出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ꎬ来探究用户使用支付宝㊁微信的影响因素ꎮ其中ꎬ感知质量是从感知技术质量㊁感知功能质量㊁感知服务质量这三个维度进行研究ꎮ问卷设计中所采用的模型是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ECSI)模型ꎬ它是在对瑞典㊁美国等的满意度指数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的ꎬ同时去掉了ACSI模型中顾客抱怨这个变量ꎬ因为我们所研究的支付宝㊁微信的所属企业为长期发展的知名企业ꎬ其投诉系统比较完备ꎮ三㊁问卷收集情况及样本特征根据理论模型结合研究内容设计出所需要的问卷ꎬ经过组员一起讨论修改之后向导师询问相关修改意见ꎬ最后使用问卷星做成线上问卷的形式ꎮ通过QQ空间㊁微信朋友圈以及多个群聊之间的转发ꎬ一共收集了240份问卷ꎬ依据所用时间㊁填写人员来源经过查看之后ꎬ得到202份有效问卷ꎮ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50%以上为大三的学生ꎬ大一㊁大二㊁大四及研究生分别为25㊁23㊁32㊁14人ꎬ其中75.74%为女生ꎬ24.26%为男生ꎬ这是由于作为调查者的人员均为大三的学生并且男女比例有所差距ꎬ因此从调查对象性质来看分布不均ꎮ在对他们的一个月的生活费调查情况中(均以元为单位)ꎬ区间在大于1000小于等于1500之间的人数最多ꎬ为110人ꎬ占54.46%ꎬ其次是大于1500小于等于2000为54人ꎬ占26.73%ꎬ只有少数为1000元以下以及2000元以上ꎮ821 ①基金项目: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资助ꎻ项目编号:2018402Yꎮ金融观察Һ㊀四㊁显著性影响因素分析(一)显著功能特征从他们所选择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来看ꎬ选择支付宝与微信的比例具有明显的差距ꎬ支付宝占有88.12%ꎬ初步看来ꎬ大学生对移动支付方式选择会更加倾向于支付宝ꎮ另外ꎬ问卷对支付宝和微信的显著功能特征设置了多选题ꎬ在他们所选择的使用原因的最重要前三项中ꎬ首先对于选择支付宝的人群ꎬ花呗㊁网购以及支付工具这三项明显高于其他选项ꎬ均占有60%以上ꎬ而对于选择微信的人群来说ꎬ微信的社交属性占据了79.17%ꎬ明显高于其他选项ꎮ由此进行初步的分析ꎬ选择以支付宝为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的大学生ꎬ不光因为支付宝是一个支付工具ꎬ并且在其他功能方面也占一定的原因ꎮ例如花呗ꎬ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ꎬ申请开通后ꎬ将获得500 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ꎬ用户在消费时ꎬ可以预支花呗的额度ꎬ享受 先消费ꎬ后付款 的购物体验ꎮ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长辈ꎬ并且有一定的数额限制ꎬ而花呗给予了大学生生活费更加宽松的消费额度范围ꎬ尤其是在网购方面ꎬ具有花呗分期付款的方式ꎮ同时ꎬ在依附于阿里巴巴旗下其他平台的前提下ꎬ支付宝是作为 淘宝 饿了么 等平台的首要支付方式ꎬ这些都是对大学生日常生活来说密切相关的软件平台ꎬ因此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选择支付宝的显著性原因ꎮ但是ꎬ同样是具有聊天功能的支付宝ꎬ相较于以社交属性为主的微信ꎬ并不具有网络社交的优势ꎬ转换思考角度来说ꎬ使用微信进行网络社交是当代人群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ꎬ在使用微信的同时还能以微信作为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ꎬ是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ꎮ例如微信收发红包的功能与微信钱包的支付功能相关联ꎬ这就使得人们不必要再使用别的支付软件来支持他们红包的支付ꎬ同时将零钱集中在微信钱包里也可以用于其他平台的支付ꎮ因此ꎬ大学生以微信作为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的选择倾向从微信的社交属性来看ꎬ微信的网络社交功能对其选择具有显著性的影响ꎮ(二)感知价值特征面向选择不同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的调查对象ꎬ问卷以矩阵单选题的问题形式对支付宝及微信的各方面可能性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问题设置ꎬ以五种递进程度的态度选项ꎬ测量调查对象在使用支付宝或微信作为支付方式过程中的态度ꎬ包括其感知质量㊁感知价值以及用户满意度等等ꎮ对于选择支付宝的具体调查数据如图1所示ꎬ使用柱状堆叠图显示ꎬ柱形由下至上是从完全同意至完全不同意ꎬ由图1可以看出ꎬ若以下方的两组柱形叠加所代表的肯定性态度来进行横向比较ꎬ安全性和便捷性占到了80%以上ꎬ但是对于支付宝转账失误的应对措施㊁投资增值利率以及红包优惠力度方面ꎬ均在50%以下ꎬ被调查者并不持有明显的肯定态度ꎮ但是从最后几组问题回答情况来看ꎬ用户总体满意度很高ꎬ并且其中90%以上对支付宝发展前景的预测持有积极的看好态度ꎮ而在微信的调查结果中ꎬ简单易学以及第三方服务方面则有较大的肯定态度比例ꎬ但是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总体用户满意度方面没有支付宝的反映情况好ꎮ图1㊀影响人们使用支付宝的感知价值因素从以上的数据情况来看ꎬ支付宝在安全性方面得到了用户的高满意度ꎬ但是在对于转账失误方面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来使用户满意ꎬ这也是作为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ꎬ也是用户需求的基本要求ꎮ在便捷性方面ꎬ问卷所调查的大学生对支付宝的满意度也同样很高ꎬ第三方移动支付所扮演的角色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ꎬ例如利用支付宝购买电影票㊁话费充值等等ꎮ除了移动支付的主要功能外ꎬ其很多辅助功能及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满意度ꎬ如红包优惠ꎬ红包本身并不作为支付宝移动支付功能的主要设置ꎬ但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ꎬ由于红包的存在ꎬ红包金额的大小就是会影响用户满意度的一项因素ꎮ归结到对支付宝总体满意度上ꎬ红包却并不会成为影响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ꎬ容易回归到支付宝的主要功能属性ꎮ微信的感知价值特征中ꎬ其社交功能占有主要影响因素ꎬ移动支付功能依托于网络社交成为用户选择倾向的原因ꎬ因此ꎬ调查对象对微信的支付功能的总体满意度就没有支付宝高ꎮ五㊁结论与相关建议通过以上的数据与理论分析ꎬ我们可以得出第三方移动支付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常用的消费方式之一ꎬ但同时ꎬ仍有很多显著性的影响因素值得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企业关注并在此方面提高ꎮ首先ꎬ继续提高第三方移动支付安全性ꎬ虽然用户对目前支付平台的安全性较为满意ꎬ但是仍有一些安全性问题亟须解决ꎻ其次ꎬ利用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技术创新ꎬ增加支付平台的功能ꎬ以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ꎻ最后ꎬ关注用户的满意度提高第三方移动支付水平ꎬ实现行业繁荣发展ꎮ综上所述ꎬ在现代发展进程中ꎬ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移动化逐渐成为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ꎬ如何进一步发展这种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电子商务模式ꎬ使其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并丰富人们的生活ꎬ这就需要企业根据经济发展结合用户的使用反馈不断地改进与创新ꎮ参考文献:[1]宋世佳ꎬ汤渌洋ꎬ薛洁.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杭州市居民的调查[J].生产力研究ꎬ2016(12). [2]蔡秋芬.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ꎬ2017.[3]刘昊达.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ꎬ2018.作者简介:周瑾ꎬ女ꎬ安徽蚌埠人ꎬ江南大学商学院学生ꎻ陈枢ꎬ女ꎬ江苏南通人ꎬ江南大学商学院学生ꎮ921。

毕业论文: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采用电子形式开展商务活动,它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他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等共享非结构化商务信息,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
电子商务是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商务化的整个商务过程.
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1)电子商务将与实体经济深度整合,电子商务与企业内部信息化界限趋于消失.全球化与技术进步将席卷全球,互联网影响下,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壁垒正在消除,企业的成败将在更大程度上受互联网影响,供应链全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产业链与价值链整合为价值网络。
(2)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商业服务、商业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将成为电子商务服务的核心,引发新的产业模式创新。
第一章 概论
1.1什么是电子商务
首先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都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平台,没有了网络,就称不上为电子商务;二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是一种商务活动.
4.2 网上支付问题.。...。.。。。...。..。.。.。...。。.。。.。.。.。...。。.。..。。.13
4.3 法制不健全问题..。。。。.。.。。...。...。.。.。..。。。。。。...。。.。。。...。.13
4.4 诚信问题...。.。。。。.。。。。....。。。....。.。.。。。....。.。。....。..。.。.14
第二章世界电子商务发展概论

电子商务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电子商务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 7 期( 总第 333 期)
2021 年 7 月
工业技术经济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No 7 ( General, No 333)
July 2021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No 7 ( General, No 333)
July 2021

考干春晖等 ( 2011) [17] 的做法, 选取泰尔指数作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2020 年新
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和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在
电子商务报告 2019》 , 2019 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
亿元, 同比增长 16 5%。 麦肯锡报告指出, 中国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电子商务对于
商务的认识比较统一, 普遍认为电子商务能够推
冠肺炎疫情期间, 电商不仅确保了防疫物资的顺
本文借鉴姚慧丽 ( 2019) [18] 的构建思路, 以
交易水平、 信息化水平以及人力资本水平为分支,
构建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体系。 指标构成
如表 1。
表 1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交易水平
电子商务销售额占 GDP 比重
电子商务销售额与人口比值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值
构升级影响的研究还不够。 相关研究多停留在理
业的采购、 流通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能够纠正
论层面, 仅有部分使用实证加以佐证; 在实证研

电子商务行业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行业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行业分析报告电子商务是指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为基础,对商品、服务进行销售、交换、支付、物流等全过程的商业活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电子商务行业迅速发展。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电子商务行业是我国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11.8万亿元,同比增长近20%,其中,移动端电商占比超过80%。

同时,跨境电商发展也十分迅猛,交易额预计将达到9.2万亿。

传统企业纷纷布局电商,电商平台也在不断拓展业务范围,进一步推动了电商行业的发展。

同时,新兴技术的不断应用,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也为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电子商务行业面临的挑战1. 竞争压力加大:电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传统企业转型电商亟待提高电商运营效率和数据驱动能力,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发力,竞争格局愈发明显。

2. 用户需求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在增量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如何维持和提升用户体验水平是摆在电商企业面前的难题。

3. 物流成本上涨:随着快递物流市场的竞争加剧,物流成本不断上涨,给电商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三、电子商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 多业态融合:电商平台将进一步扩张业务领域,从纯电商逐渐向电商+服务业、电商+工业制造业等多业态融合转型,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和支持。

2. 差异化竞争:电商企业将通过技术和服务的升级,实现从纯交易平台向生态平台的转化,深入产品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并最终取得市场领先地位。

3. 海外扩张:电商企业将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通过跨境贸易、海外仓储、本土化运营等方式开拓全球市场,并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化经营能力。

总之,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呈现出规模、竞争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

对于企业来说,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注重用户体验和品牌建设,赢得用户信任,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市场地位和领先优势。

20XX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修改版]

20XX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修改版]

第一篇:2016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6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子商务整体数据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增长平稳步入“新常态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7.6%,增幅上升7.2个百分点。

其中,B2B市场交易规模达7.9万亿元,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2.3万亿元。

数据解读1、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增速稳定,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方政府借电商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2、中国电商经济已步入“新常态”,增速保持平稳增长状态。

B2B继续发力逐渐成增长新引擎。

国家政策支持、产业链重构等都促使B2B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更多】从业人员规模从业人员: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持续走高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8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2100万人。

数据解读1、直接就业人员上,电商等新经济形态在多个方面改变了传统就业,如分享经济流行带来全新就业模式。

随着电商及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化就业、包容性就业、创新性就业将成为未来网络创业的趋势和方向。

2、间接带动就业人员上,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从中涌现出大量新职业,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与岗位。

如电商物流、服务商、淘女郎等电商生态“新物种”的就业机会。

【更多】2016中国B2B电商行业产业链图谱【更多】B2B电商数据交易规模:行业迎暖春处于上升通道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36.2%,增幅上升7.4个百分点。

数据解读1、“互联网”与工业4.0的助推使B2B迎来新发展,政策重点帮助传统企业实现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目前B2B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契合,或将为行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农业创业项目计划书

农业创业项目计划书

农业创业项目计划书篇一:农业电子商务项目创业计划书农业电子商务项目创业计划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1.执行总结 .................................................................. . (1)1.1公司简述 .................................................................. .. (1)1.2项目简介 .................................................................. .. (2)1.3收入来源 .................................................................. .. (3)1.4投资与财务 .................................................................. . (3)1.5组织与人力资源 .................................................................. .. (3)2.项目分析 .................................................................. . (4)2.1项目可行性分析 .................................................................. .. (4)2.2宏观环境分析 .................................................................. (4)2.3农业移动电子商务建设必要性分析 .................................................................. (5)2.3.1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 (5)2.3.2农资流通体制不完善 .................................................................. . (6)2.3.3农村服务体系薄弱 .................................................................. .. (7)3.市场分析 .................................................................. . (8)状 .................................................................. (8)3.2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 (9)3.2.1农业信息化测度分析 .................................................................. . (9)3.2.2农业信息化面临问题分析 .................................................................. (10)3.3移动信息平台搭建分析 .................................................................. (12)3.3.1搭建手机通信平台,推进农业信息化 ................................................................123.3.2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问题 .................................................................. (13)3.3.3消除“买难”和“卖难”现象 .................................................................. . (13)析 .................................................................. . (14)3.5农村手机市场现状和前景分析 .................................................................. (14)3.6农村手机普及率分析 .................................................................. . (15)3.6.1手机价格调查 .................................................................. .. (15)3.6.2农村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 . (15)3.6.3农村手机普及率调查 .................................................................. .. (16)3.7农业移动商务展望 .................................................................. .. (16)4.竞争分析 .................................................................. .. (17)4.1SWOT分析 .................................................................. .. (17)4.1.1优势(Strength) ........................................................ (18)4.1.2劣势(Weakness) ........................................................ . (19)4.1.3机会(Opportunity) ..................................................... (19)4.1.4威胁(Threats) ......................................................... . (20)4.2五力模型分析 .................................................................. . (20)4.2.1同行业竞争及应对 .................................................................. (21)4.2.2潜在竞争者及应对 .................................................................. (21)4.2.3替代产品及应对 .................................................................. . (22)5.市场营销 .................................................................. .. (23)5.1营销理念 .................................................................. (23)5.2营销组合 .................................................................. (23)5.2.1产品策略 .................................................................. . (24)5.2.2渠道策略 .................................................................. . (24)5.2.3价格策略 .................................................................. . (24)5.2.4促销策略 .................................................................. . (25)6.平台建设和管理 .................................................................. .. (28)6.1基础建设 .................................................................. (28)6.1.1平台名称 .................................................................. . (28)6.1.2平台主题 .................................................................. . (28)6.1.3平台宣传语 .................................................................. (28)6.1.4平台客户定位 .................................................................. .. (28)6.1.5平台服务设计 .................................................................. .. (29)6.1.6平台运营 .................................................................. . (32)6.1.7平台商务管理系统 .................................................................. (33)6.1.8平台安全体系 .................................................................. .. (34)6.2平台特色 .................................................................. (35)6.3盈利模式 .................................................................. (37)7.投资分析 .................................................................. .. (38)7.1股本结构与规模 .................................................................. (38)7.1.1股本结构 .................................................................. . (39)7.1.2融资渠道 .................................................................. . (39)7.1.3资金用途 .................................................................. . (40)7.2公司成立初期资金的运用 .................................................................. .. (40)7.3投资营业现金流量预测 .................................................................. (40)7.3.1前五年销售收入预测 .................................................................. .. (40)7.3.2未来5年费用预测 .................................................................. (41)7.3.3投资现金流量表 .................................................................. . (42)7.4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 .................................................................. . (43)7.4.1静态指标 .................................................................. . (44)7.4.2动态指标 .................................................................. . (44)7.5财务报表 .................................................................. (46)7.5.1重要假设 .................................................................. . (46)7.5.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 (46)7.5.3现金流量表 .................................................................. (47)7.5.4资产负债表 .................................................................. (49)7.6会计报表重要数据提示 .................................................................. (50)8.风险分析 .................................................................. .. (50)8.1财务分析 .................................................................. (50)8.1.1风险分析 .................................................................. . (50)8.1.2对策 .................................................................. (50)8.2市场风险 .................................................................. (51)8.2.1风险分析 .................................................................. . (51)8.2.2对策 .................................................................. (51)8.3管理风险 .................................................................. (52)8.3.1风险分析 .................................................................. . (52)8.3.2对策 .................................................................. (52)8.4风险退出 .................................................................. (52)9.公司介绍 .................................................................. .. (55)9.1公司概述 .................................................................. (55)9.2公司性质 .................................................................. (55)9.3公司宗旨 .................................................................. (55)9.4公司战略 .................................................................. (55)9.4.1总体战略 .................................................................. . (55)9.4.2发展战略 .................................................................. . (56)9.5公司目标 .................................................................. (56)9.6公司使命 .................................................................. (57)9.7公司文化 .................................................................. (57)9.8组织形式 .................................................................. (57)9.9公司优势与特色 .................................................................. (59)1.执行总结“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录一、概述 (2)1. 报告背景与目的 (3)2. 报告范围与方法 (4)二、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4)1. 互联网用户规模 (5)2. 网络普及率 (6)3. 地域发展差异 (7)三、互联网接入情况 (8)1. 上网方式 (9)2. 接入速率 (10)3. 移动互联网发展 (11)四、互联网应用状况 (12)1. 社交媒体 (13)2. 网络购物 (14)3. 在线教育 (15)4. 网络娱乐 (16)五、电子商务与移动支付发展 (18)1. 电子商务市场规模 (19)2. 移动支付用户规模 (20)3. 移动支付市场规模 (21)六、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22)1. 网络安全事件 (24)2. 用户隐私保护意识 (25)3. 网络安全法规政策 (26)七、未来展望与建议 (27)1. 发展趋势预测 (29)2. 政策建议 (30)3. 企业应对策略 (31)一、概述在当前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本报告旨在全面、深入地阐述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状况,分析发展趋势,揭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业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从规模与普及程度来看,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成为网民的主要接入终端,推动了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

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看,中国在网络技术、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网络带宽不断提升,网络速度和网络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从互联网应用角度看,中国在互联网产业创新方面表现突出。

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在线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壮大。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电商行业市场份额分析

电商行业市场份额分析

电商行业市场份额分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商行业成为了商业领域中的强势势力,也成为了各种企业争相入驻的领域。

然而,电商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各大平台争夺市场份额,这使得市场份额分析成为了企业了解市场动态、指导经营决策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市场概况、主要电商平台、用户规模、销售额、品类分析、商业模式、创新、用户需求、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剖析电商行业的市场份额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市场概况电商行业市场份额一直呈现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电商市场交易额超过3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占中国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4.9%。

而全球电商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6.5万亿美元。

二、主要电商平台目前,中国电商市场中,京东、天猫和拼多多是最具市场份额的主要平台。

其中,天猫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商平台,凭借强大的资源和品牌背书,一直占据领导地位。

而京东则以其良好的用户体验和自营仓储体系吸引了大批忠实用户。

拼多多作为一家新兴平台,通过社交电商模式迅速崛起,快速获得市场份额。

三、用户规模中国拥有庞大的网民规模,电商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6.5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6.9%。

这个庞大的用户基数为各大电商平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销售额电商市场的销售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电商零售总额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14.8%。

其中,以国庆、双11和双12等节日为代表的促销活动成为了电商销售额的高峰期。

五、品类分析电商平台涵盖了各种品类的商品,不同品类在市场份额分配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数据,目前电商行业中,家居用品、服装鞋包、数码产品、食品饮料和日用品等品类是销售额较高的热门品类。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高端消费品和跨境商品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六、商业模式电商行业中的商业模式多种多样,包括B2C、C2C、O2O等不同形式。

卖流量广告词怎么写

卖流量广告词怎么写

前言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

随着4g时代的到来,未来手机移动流量的需求会呈现爆发性的增长,移动流量的市场巨大,为抢占市场,在常规套餐流量之外,运营商在其他流量业务的模式和内容的创新将会更好的吸引消费者,我国三大运营商展开了激烈竞争。

针对流量不足和流量富余的用户,中国移动推出流量转增业务和流量共享业务。

1. 流量转赠业务由任一广东移动用户发起,将自己账户内指定流量转赠给指定移动用户使用,每月限转赠1024m流量限额,并为此支付功能费(5元/月),可实现对1—4人的转赠,每个成员可使用的流量限额由发起者设定。

2. 流量共享业务流量共享套餐,是指由一位客户发起建立一个账户,邀请其他客户加入,每个加入的客户支付一定的月租,即可为自己账户充入私人流量,同时额外赠送流量充入共享账户,该共享账户的大家都可以使用。

通过对移动流量市场分析和中国移动推出的两项业务的营销战略研究,我们做出以下的广告策划。

目录第一部分:市场分析 ............................................................................. .. (1)一、市场分析 ............................................................................. (1)1. 需求分析 ............................................................................. (1)2. 消费者分析 ............................................................................. ......................................... 13.二、竞争分析 ............................................................................. .......................................... 2 产品分析 ............................................................................. (4)1. 产品简介 ............................................................................. (4)2. 产品swot分析 ............................................................................. (4)3. 目标市场分析 ............................................................................. . (5)第二部分:广告策略 ............................................................................. .. (6)一、二、广告目标 ............................................................................. ............................................. 6 产品定位策略 ............................................................................. . (6)1. 产品品牌定位:以集体或双方情感为基础的分享型流量业务。

福建省鞋服行业电子商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福建省鞋服行业电子商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的 方式 ,有效 问卷 的数量 最好 能大于 1 0 0。
通过 问卷 调查 数据 ,可 具体得 出 各种 因素影 响的 大小 。
32 研 究的 结论 . 通 过 实 际访 谈 ,发现 对 采 用 电子商 务 的 顾 虑是 目前 影响 广 内容 ,政 府 及相 关 部 门 必须 有所 作 为 ,并 积 极 引导 ,作 出有 针 问卷 调 查 的形 式 展开 调 研 。初 期 重点 访 谈 的对 象 是行 业 龙 头企 大 中 小企 业 实施 电子 商务 的主 要原 因。针 对 问 卷 中涉 及 的 四个 及 访 谈 相结 合 的 方 式。 问卷 编 制 的依 据 来 自于 国 内外 文献 及对 对性 的解 决 方案 。
23 鞋服 行业 中小企 业实 施电子 商 务状况 . 相 比 之下 , 目前 泉 州地 区鞋服 产 业 中 小企 业 实施 电子 商务 环球 鞋 网作 为一 家垂 直 类 的B B 2 行业 网站 , 目前 已超 过 3 的 比例 较低 。虽然 有环球 鞋 网和石狮 服装城 电子商务 平 台作 为中 O 万 的注 册会 员 ,月访 问量 高达2 0 万 人次 ,超过 4 50 万条 经销 商数 介平 台 ,但真 正能 利用 这两个 平 台并 带来 经济 效益 的企业 数量还 据 库 。环 球 鞋 网 先后 为包括 安 踏 、耐 克 、 阿迪 达斯 、特 步等 在 不多 。在综合 性平 台上 ,有一 些企业 通过 加入 阿里 巴 巴中国供 应 内 的众 多鞋 类 企 业提 供 了专 业 的互 联 网 应 用服 务 ,是 鞋 业人 士 商 ,打 开 了对外 营销 的渠道 ,有一 些效果 却有 限。另 外 ,有 些 自 行 业 交 流 、信 息 获取 及 从 事 电子商 务 交 易 与 网络 营销 的 首选 平 建 网站 的 中小企业 ,仅仅 停 留在利 用 网站 发布信 息 的阶段 ,并 没

电商主播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电商主播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中国已经进入了直接电子商务直播电商电商网购新模式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消费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传统实体逐渐转至电商网络等平台。

而随着直播电商规模不断壮大,其背后所产生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直播电商打破了传统的电商营销模式,从而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到发生产品购买行为的时间大幅缩短,其购买行为不理智化的现象也大大增加。

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来展开探究,在这过程中,使用到了问卷调查方法,借助问卷的形式,来探讨与分析造成消费者冲动消费的原因。

其总发布问卷数共计250份,其问卷调查人员主要来自朋友圈和微信群。

并通过SPSS25.0来对收集到的问卷信息展开多维度分析。

本报告将依据问卷调查搜集与分析到的结论,对直播电商主播的持久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并总结了本课题探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该行业做出展望。

关键词:冲动性购买行为;电商主播;互动性;S-O-R理论;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rise of e-commerce, China has entered the new model era of direct e-commerce live e-commerce e-commerce online shopping. In this context, consumer consumption patterns have a hug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entities to platforms such as e-commerce networks. With the growth e-commerce scale, the problems behind them are gradually exposed. Live e-commerce breaks the traditional e-commerce marketing model, so that consumers understand the product's time, the time of purchase behavior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phenomenon of buying behavior is not intelligent.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exploration by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is proces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s used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consumers' impulsive consumption in the form of the questionnaire. Its total issuance of 250 questions, and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ors mainly come from a circle of friends and WeChat groups. The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questionnaire information is expanded through SPSS25.0. This report will be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lasting health development of live e-commerce anchors, and summarized the deficiencies in this research inquiry, and make prospects for the industry.Key words: Impulsive buying behavior; E-commerce anchor; Interactivity; S-O-R theory;目录一、引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二、文献综述 (2)(一)直播电商的相关研究 (2)(二)电商主播的相关研究 (3)(三)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相关研究 (3)(四)文献简评 (4)第三章理论模型和假设 (4)(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4)(三)量表的设计 (5)(四)问卷调查 (6)四、数据分析 (6)(一)样本描述性统计 (6)(二)信度检验 (7)(三)效度检验 (7)(四)相关分析 (9)(五)回归分析 (10)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2)(一)结论 (12)(二)建议 (12)六、局限与展望 (13)参考文献 (15)附录 (1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店的概念

单店的概念

目录1.1单店的概念 (5)1.1.1 单店的定义 (5)关键词-特许经营体系 (6)关键词-不可再分割的特许权授权活动 (6)关键词-直接经济效益赢利性 (6)如何看待特许经营体系中存在的“直营店”性质? (6)单店定义把握要点 (6)1.1.2 单店扮演的角色 (6)1.1.4 单店的基本类型 (7)商品分销型单店 (7)批发型单店 (7)商品零售型单店 (7)服务型单店 (7)坐店服务型单店 (7)流动服务型单店 (7)1.2单店运营管理的概念 (8)1.2.1单店运营管理的系统性概念 (8)单店运营管理SIPOC模型解析 (8)单店运营管理系统性定义表述 (8)单店运营管理系统性定义解析 (8)1.2.2单店运营管理行为性定义 (9)戴明环解析 (9)1.2.3单店运营管理的特性 (9)1.2.4单店管理者基本职责和基本能力要求 (10)单店运营管理者的基本职责 (10)单店运营管理者的基本能力要求 (10)2.1 单店经营目标的概念 (10)2.1.1 单店经营目标的判定 (10)有关利润把握的要点 (10)2.1.2 与单店利润相关的因素 (10)交易次数把握要点 (10)客单价的把握要点 (11)2.1.3 单店利润曲线 (11)单店利润曲线函数的作用 (11)2.2 单店经营目标管理 (12)2.2.1单店经营目标管理的概念 (12)概念解析-交易次数把握要点 (12)概念解析-K值要素把握要点 (12)概念解析-固定成本要素把握要点 (12)X要素管理方法解析-交易量计划预估 (12)X要素管理方法解析 (13)2.2.2 X要素的管理方法 (13)4c要素的管理方法 (13)固定成本的失控风险 (13)固定成本失控风险的应对策略 (14)C要素的日常管理方法 (14)本章知识内容小结 (14)3.1 单店客户的概念 (14)3.1.1单店客户的定义 (14)单店客户的广义性定义解析 (15)3.1.2 单店客户分类 (15)团体客户和零散客户 (15)消费客户和商务客户 (15)有价值客户、潜在价值客户和无价值客户 (15)潜在价值客户和无价值客户的区别: (15)忠诚客户和不忠诚客户 (15)3.2 客户管理理论介绍 (16)3.2.1客户生命周期理论 (16)理论解析-客户关系水平发展 (16)理论解析-企业利润水平发展 (16)理论解析-企业分阶段应对策略 (17)理论对单店运营管理的指导意义 (17)3.2.2 客户终生价值理论 (18)理论概述 (18)理论解析 (18)理论意义 (18)理论应用 (18)理论对单店运营管理的指导意义 (18)3.2.3 客户满意理论 (19)理论概述 (19)理论模型 (19)理论解析-“客户满意”的层次 (19)理论对单店运营管理的指导意义 (19)3.3 单店客户管理方法 (20)3.3.1 单店客户管理的定义 (20)1)寻找新客户的一般过程 (20)2)寻找新客户的基本方法 (20)3)评估新客户 (20)4)接近新客户 (20)3.3.3 客户保持管理 (20)客户保持管理的基本概念 (20)客户保持的意义 (21)客户保持管理的主要途径 (21)客户保持的效果评价指标 (21)客户保持管理的基本方法 (21)客户关怀的评价角度 (21)正确的看待客户投诉 (21)客户投诉的类型 (22)阻碍客户投诉的因素 (22)扫除客户投诉的障碍 (22)3.3.3.4 客户流失防治 (22)客户流失的原因分析 (22)客户流失的防范策略 (23)3.3.3.5 客户分级管理 (23)理论概述 (23)理论解析-客户分级 (23)理论应用 (23)3.3.4 客户满意度管理 (23)客户满意的特征 (23)客户满意的意义 (24)客户满意的相关影响因素 (24)客户满意测评 (24)3.3.5 客户忠诚度管理 (24)客户忠诚的定义 (24)影响客户忠诚的因素 (24)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的关系 (24)提升客户忠诚度的方法 (25)3.3.6 客户关系类型及其选择 (25)理论概述 (25)客户关系类型 (25)客户关系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 (26)客户关系类型选择影响因素解析 (26)3.3.7 客户会员制 (26)客户会员制的概念 (26)客户会员制的优惠形式及增值服务 (27)单店客户会员制的管理方法 (27)本章知识内容小结 (28)本章知识要点 (28)4.1 单店商品服务组合的概念 (28)4.1.1 单店商品服务组合的系统性定义 (28)1定义表述 (28)2定义解析 (28)3单店商品服务组合的特性 (29)4.1.2 单店商品服务组合结构性定义 (29)1定义描述 (29)2商品服务组合结构设计的原则 (29)3商品服务的分类 (29)4商品服务的系列和项目 (29)5商品服务的经营属性分类 (29)4.2 单店商品服务组合管理的概念 (30)4.2.1 单店管理者面临的问题; (30)1问题表述 (30)4.2.2单店商品服务组合管理定义 (30)1定义表述 (30)2定义解析 (30)4.3 单店商品服务组合管理的方法 (31)4.3.1 商品分销型单店商品/服务组合管理的方法*; (31)1模型解析-单品需求预测 (31)2模型解析-订货计划制定 (31)3订货数量的确定 (31)4订货时间的控制 (31)5与供应商的合作问题 (32)6模型解析-组织商品进货 (32)7模型解析-商品陈列 (32)8模型解析-商品库存管理 (32)9商品库存管理必须具备的条件 (32)10库存管理的基本流程 (33)11商品销售管理的基本流程 (33)12单品销售分析角度 (34)13库存管理分析角度 (34)14客流分析角度 (34)4.3.2 服务型单店商品服务组合管理方法 (35)1服务型单店中服务形态及特点 (35)2产品提供型服务管理流程解析 (36)3产品提供型服务管理流程控制重点 (37)4侍应型服务流程解析 (38)5侍应型管理服务流程控制重点 (39)6自助服务型服务管理流程解析 (39)7自助服务型服务管理流程控制重点 (40)8劳务提供型服务管理流程解析 (40)9劳务提供型服务管理流程控制重点 (41)10中介服务型服务管理流程解析 (41)11中介服务型服务管理流程控制重点 (42)12客户主动型项目服务管理流程解析 (42)13客户被动型项目服务管理流程解析 (42)4.4 结束语 (43)单店运营管理第四章补充 (44)服务营销简介 (44)1.服务营销基础 (44)1.1.1 服务的类型 (44)1.1.2 服务包 (45)1服务包的关键要素 (45)2服务包的层次性 (46)3服务包扩展 (46)1.2.1 服务营销组合 (46)1. 7Ps (46)1.2.2 服务营销整合 (47)1.2.3 服务管理系统 (47)1.3.1 消费者的服务购买过程 (47)1.3.2 服务过程中的顾客参与 (48)1服务中的顾客角色 (48)增加顾客参与 (48)1.3.3 服务接触 (49)1服务接触中的感知来源 (49)2. 服务设计与开发 (49)2.1 服务设计与开发的步骤 (50)1流程注意事项 (50)2.2 服务蓝图 (50)1服务蓝图的构成 (50)2服务蓝图的作用 (50)3服务蓝图建立步骤 (51)2.3 成功授权的原则 (51)3. 服务传递系统 (51)3. 1服务传递系统实施要点 (51)1服务位置的选择 (51)2服务位置的确定 (52)3服务时间 (52)1.1单店的概念1.1.1 单店的定义单店(business unit/franchise outlet)是特许经营体系中不可再分割的基本授权活动单元,是将特许权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的授权经营活动开展单元或组织机构※授权活动:特许人向受许人进行授权的行为过程称为授权活动;※授权经营活动:特许人许可受许人按其规范要求,利用其授予的特许权开展的某项特定商业经营活动;※单店的形成※关键词1、特许经营体系;2、不可再分割的特许权授权活动单元;3、实际经济效益赢利性;关键词-特许经营体系※特许经营体系是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的一种建立在授权契约基础上的经营组织,在这种组织形态中,单店是相对于总部而言的一个基本构成层次;关键词-不可再分割的特许权授权活动※活动的核心是特许权许可,而不是进、销、存等经营活动;※在特许经营体系中,单店是能依法使用特许权的最终载体。

上海及长三角城市写字楼市场2019H1戴行

上海及长三角城市写字楼市场2019H1戴行

2019 H1 上海及长三角城市写字楼市场报告戴德梁行写字楼部2019年07月上海2019 H1| 写字楼市场宏观经济目录租赁市场销售市场土地市场Content房地产及办公楼投资增速同比上扬需求先抑后扬,租金下滑渐趋于平稳成交量同比小幅上升,整栋成交活跃底价成交为主的市场,静安及长宁区表现优异展望预测宏观经济2019年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第三产业比重保持高位;前五个月,房地产及办公楼投资增速同比上扬办公楼投资额及投资增速(2009-201905)房地产投资额及增幅(2009-201905)人民币,亿元三产比重及第三产业增幅(2009-2019Q1)国民生产总值及增幅(2009-2019Q1)人民币,亿元人民币,亿元2019Q1,国民生产总值8308亿元,同比增长5.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较全国增速下滑0.7个百分点,经济增速放缓。

2019Q1,第三产业增加值6013亿元,同比增长8.8%;第三产业占比72%,比去年同期增长。

2019年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0%,增速同比放缓。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537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

2019年1-5月,办公楼投资额255亿元,同比增长3.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上扬。

0.0%2.0%4.0%6.0%8.0%10.0%12.0%010000200003000040000200920112013201520172019Q1GDP增幅0%2%4%6%8%10%12%14%010000200003000040000200920112013201520172019Q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增长率0%10%20%30%40%0200040006000200920112013201520172019.1-5房地产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比%-10%0%10%20%30%40%50%(1000)10002000300040005000200920112013201520172019.1-5办公楼投资其他投资办公楼投资增幅人民币,亿元租赁市场上半年整体成交放缓,市场先抑后扬,大量新增供应下促使空置率持续攀升,租金在连续下滑后渐趋于平稳上海甲级写字楼供求及空置率核心区及新兴区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与空置率万㎡12%13%14%15%16%17%18%19%20%020406080100120140H1 2017H2 2017H1 2018H2 2018H1 2019新增供应净吸纳量空置率0%5%10%15%20%25%30%-10-505101520252017Q12017Q32018Q12018Q32019Q1核心区净吸纳量新兴区净吸纳量核心区空置率新兴区空置率万㎡8.806.07.08.09.010.0H1 2017H2 2017H1 2018H2 2018H1 201910.006.904.05.06.07.08.09.010.011.02013Q12014Q12015Q12016Q12017Q12018Q12019Q1核心区新兴区上海甲级写字楼租金走势核心区及新兴区甲级写字楼租金走势元/㎡/天元/㎡/天租赁市场上半年新增供应主要集中在新兴区,其中北外滩有两个项目入市,区域竞争加剧项目:北外滩来福士(东塔)体量:9.45万m ²报价:9-12元/m ²/天项目:静安国际中心体量:7.09万m ²报价:7.5-9.5元/m ²/天项目:一方大厦体量:4.80万m ²报价:8元/m ²/天起项目:古北SOHO 体量:10.6万m ²报价:7-9元/m ²/天2019H1新增供应约41.7万m ²,其中北外滩:14.3万m ²不夜城:7.1万m ²长宁虹桥:10.6万m ²虹桥商务区:9.67万m ²北外滩虹桥不夜城项目:虹桥汇二期体量:9.67万m ²报价:6.5-8元/m ²/天虹桥商务区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12013201520172019H1新增供应存量数据来源:戴德梁行研究部,写字楼部上海甲级写字楼新增供应与存量万m ²◼专业服务✓大部分联合办公品牌趋于理性布局,但个别品牌受资本利好驱动持续扩张,个别联合办公品牌虽有退租现象,但迅速被其他品牌填补。

电子商务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分析报告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崛起的一种新形式的商业模式。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该模式并开始使用电子商务进行购物,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针对这一趋势,许多企业开始逐渐将业务转向互联网,并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情况,以下是一份针对电子商务市场的分析报告。

1. 中国电商市场中国电商市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商市场几乎每年都在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并且年均增长率高达30%。

在2019年,其零售总额达到了人民币 9.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5%。

其中,移动端的交易额占到了整个电商市场的74%。

此外,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海外电商等领域也在不断崛起。

2. 亚马逊亚马逊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其曾经也被称为“全球电子商务之王”。

公司在不断地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并将其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结合。

例如,他们已经推出了亚马逊无人店和虚拟现实购物等新型业务。

此外,亚马逊拥有龙头PaaS和SaaS服务,成为全球商业生态圈的中心点。

3.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一家中国大型跨国企业,它的零售平台淘宝网和天猫的商品类别涵盖了社交、服装、美食、日用品等多个领域。

截至2019年,阿里巴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中国零售市场份额约为14%,目前融资总额高达达到。

在阿里云领域,阿里云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节点服务部署。

总之,电子商务这项新业务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他的电商平台还有,美团、拼多多等等。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和发展,企业需要注重开发新型的业务模式,并将其与创新技术结合。

这将帮助它们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零售商也开始逐渐向电子商务转型。

许多传统零售商开始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业务模式,如线上购买线下取货、线下付款等。

拼购类社交电商客户感知价值对客户忠诚的影响

拼购类社交电商客户感知价值对客户忠诚的影响

现代营销中旬刊近几年,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大型电商平台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拼购类社交电商凭借其低价拼团模式和丰富的娱乐式购物体验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以拼多多为例,根据2020年财报,拼多多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594.919亿元,占到当年社交电商交易规模的2.8%,拼购类社交电商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拼多多、淘宝特价版、苏宁拼购、京东拼购、网易一起拼等平台的出现,拼购类社交电商行业的竞争也开始加剧,其低价获客的优势正在消失。

因此,如何获得客户流量、提升用户黏性和转化率成为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学术界关注的课题之一。

本文从用户视角出发,试图探析拼购类社交电商平台客户感知价值与客户忠诚间的关系,为平台的运营决策提供思考与借鉴。

一、相关文献综述客户感知价值这一概念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而从以往的文献来看,部分学者关注了社交电商领域的客户感知价值研究,还很少有学者将客户感知价值运用到拼购类社交电商平台中。

王艳(2019)将客户感知价值分为购买价值和口碑价值两类,并基于小红书平台的样本数据,对客户感知价值进行了评价和测度。

仇雪等(2021)同样以小红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客户感知价值的两个方面:感知利得和感知成本对用户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Peng L et al (2019)的研究则表明,在社交电商平台的线上闪购中,感知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与用户的购买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Hsiao (2020)在研究社交电商中人际能力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时,将客户感知价值分为了功利价值、享乐价值、社会价值和隐私风险四个维度。

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对传统电商平台的客户感知价值进行了研究。

郭玉堂(2012)构建了B2C 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间的关系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顾客感知价值的四个维度:感知成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能直接促进顾客忠诚的形成。

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操作说明

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操作说明

十堰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SY—SaaS)用户手册二〇一三年九月目录十堰市企业信息化平台 (1)目录 (2)第一章前言 (4)1.1 目的和范围 (4)1.2 缩写词和术语 (4)1.3 如何报告问题 (4)第二章初次使用 (5)2.1 IE浏览器版本要求 (5)2.2广告栏屏蔽工具设置 (5)2.3用户登陆 (5)2.4用户名规则 (6)第三章政府服务网 (6)第四章电子商务网 (8)第五章企业门户网 (9)5.1 企业门户网简介 (9)5.2 企业门户设置 (10)5.3 网站系统操作 (13)5.3.1网上订单 (14)5.3.2客户留言 (16)5.3.3网站栏目 (16)5.3.4网站模板 (23)5.3.5产品分类 (24)第六章办公OA (25)6.1 收发文管理 (25)6.1.1文件管理 (25)6.2 个人事务 (30)6.2.1文件快递 (30)6.2.2个人设置 (33)第七章进销存及客户关系管理 (35)7.1 采购管理 (35)7.1.1供应商管理 (35)7.1.2采购单 (38)7.1.3采购明细表 (41)7.1.4 发布求购 (42)7.1.5采购统计 (43)7.1.6采购单查询 (44)7.2 销售管理 (44)7.2.1客户管理 (44)7.2.2销售单 (47)7.2.2销售明细表 (50)7.2.3销售统计 (51)7.2.4修改销售单状态 (52)7.3 仓库管理 (52)7.3.1 入库管理 (52)7.3.2 出库管理 (57)7.3.3 盘点管理 (62)7.3.4 库存日报表 (63)7.3.5 库存月报表 (64)7.3.6 库存初始化 (64)7.5数据中心 (65)7.5.1 客户数据库 (65)7.5.2 产品库存 (66)7.5.3 采购分析 (67)7.5.4 采购往来分析 (67)7.5.5 销售分析 (68)7.5.6 销售往来分析 (68)7.5.7 供应商数据库 (69)7.5.8 产品数据库 (70)7.5.9 人事数据库 (72)7.5.10 图形分析 (76)7.5.11 销售统计-依客户 (78)第八章系统管理 (79)8.1 系统管理 (79)8.1.1 企业信息 (79)8.1.2 组织机构 (81)8.1.3 人事信息 (82)8.1.4 物料管理 (86)8.1.5 分类设置 (89)8.1.6 打印设置 (97)第九章系统错误处理 (99)第十章退出系统 (99)第一章前言首先感谢您使用十堰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下称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是十堰市经信委为响应和贯彻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本地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本地综合实力,联合中国移动十堰市分公司合力打造的平台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0 iResearch Inc.
5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结构
B2C占比53.3%,品质化、规范化趋势未变
2019年Q2,B2C在中国整体网络购物市场中的占比为53.3%,较之前略有下降,主要是受拼多多等社交网购C2C平台的 快速增长影响。事实上,随着网络购物行业逐渐走向成熟,各类模式之间相互渗透并,电商领域B2C和C2C平台之间的界 限在逐渐模糊,淘宝和拼多多等C2C电商平台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品牌商和卖家。2019年《电子商务法》正式实 施,明确了电商经营者的纳税义务,对于电商经营的规范化要求进一步提升,再加上消费升级的大浪潮下消费者对于品质 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升级,电商行业整体走向规范化、品质化的趋势并未改变。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数据发布报告
2019H1
核心观点
2019年Q2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4万亿元,环比增长10.9%,较去年同期增长 26.5%,持续领先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成为消费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引擎,下沉市 场成为当前行业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下沉市场、社交电商、私域流量、全渠道成为当前网 络购物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2019.10 iResearch Inc.
4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结构
移动端渗透已基本完成,2019年Q2占比达85.3%
从结构上来看,2019年Q2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移动端占比达85.3%。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移动端渗透已经基本完成,成为消 费者进行网络购物最主要的渠道。
2017年Q3-2019年Q2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结构
2017年Q3-2019年Q2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结构
43.4%
43.8%
44.2%
42.9%
43.8%
44.8%
45.7%
46.7%
56.6%
56.2%
55.8%
2
2019年H1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情况
1
2019年H1中国电商B2B行业发展情况
2
2019年H1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情况
3
2019年H1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情况
4
3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
下沉市场驱动,行业规模持续稳步增长
2019年Q2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4万亿元,环比增长10.9%,较去年同期增长26.5%,持续领先同期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速,成为消费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引擎。从财报数据来看,2019年Q2三大电商巨头阿里、京东、拼多多均实 现了营收与利润的超预期增长。根据公司财报披露,2019年Q2阿里与京东两大巨头的新增年购买用户中均有70%以上来 自低线城市,渠道下沉带来的用户基础扩大已成为当前行业实现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33.2% -1.0% 14725.2
2017年Q3-2019年Q2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
33.7%
33.1%
25.7%
24.6%
24.9%
26.0%
36.0% 20026.2
-15.5% 16916.2
10.5% 18686.0
-1.8% 18354.5
36.3% 25016.7
-14.8% 21319.5
82.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3.5%
83.6%
83.8%
84.4%
84.8%
84.8%
85.3%
17.8% 2017Q3
16.5% 2017Q4
16.4%
16.2%
2018Q1 2018Q2
PC端
15.6%
15.2%
2018Q3 2018Q4
移动端
15.2% 2019Q1
14.7% 2019Q2
注释: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为C2C交易额和B2C交易额之和。 来源:综合企业财报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 概念界定:艾瑞统计的网络购物市场规模指国内用户在国内购物网站的所有零售订单的总金额。零售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作为最终消费,而非生 产、非经营用的商品的活动,包括售给居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和公共消费(如办公用品),但不包括售给生产经营企业用于生产或经营的商品、售给商业单位用于转卖的商品。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包含跨境进口、不包含跨境出口业务。
2019年Q2中国中小企业B2B运营商平台营收规模为123.4亿元,同比增长33.7%,总体增速有 加快趋势。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的供给端革命拉开序幕,企业对效率的提升、服务的 升级等方方面面的需求正孕育着TO B市场的巨大蓝海,B2B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2019年, B2B行业融资金额不断增加,但不同细分赛道机会分化。综合来看,农业、物流、汽车、工 业、快消为资本争相追逐的五大赛道。
26.5%
10.9% 23642.7
2017Q3 2017Q4 2018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网络购物交易规模(亿元)
同比增长率(%)
环比增长率(%)
注释: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为C2C交易额和B2C交易额之和。 来源:综合企业财报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 概念界定:艾瑞统计的网络购物市场规模指国内用户在国内购物网站的所有零售订单的总金额。零售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作为最终消费,而非生 产、非经营用的商品的活动,包括售给居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和公共消费(如办公用品),但不包括售给生产经营企业用于生产或经营的商品、售给商业单位用于转卖的商品。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包含跨境进口、不包含跨境出口业务。
2019年Q2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达156.1亿件,环比增长28.5%。中国快递行业受电商大促 日影响较大,Q2和Q4快递单量呈明显增长。电商快递市场竞争激烈,各家均需探索降本增效 途径。快递企业基于电商件业务,拓展产业链上下游。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19.10 iResearch Inc.
2019年Q2中国在线旅游行业规模达4758.9亿元,环比增长6.4%。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增长受三 方面因素驱动:产业层面,文旅产业的火热发展推动了旅游产业的革命,智慧旅游的趣味性及 便捷性带动游客旅游需求增加;消费态度层面,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体验式旅游,游客消费 欲望增强;预订渠道层面,线上分销商OTA在游客中渗透率逐渐增强,传统线下旅游资源端的 在线直销渠道开发比例也日渐提升,游客线上旅游预订消费随之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