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学术成果-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合集下载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2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基于“幕课”发展的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接受取向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实效研究—基于辅导 员工作实证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地方高校学生诉求机制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解构与重塑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效形式与长效机制研究 提升研究生德育工作质量有效形式与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中的思想引导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与志愿文化培育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研究 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研究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育模式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高校辅导员准入、培养、考核、发展机制研究--基于百所高校十年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调查 跨学科视野下的大学生积极品质研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研究 组织管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组织机构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成长影响实证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传播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管理科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高校网络社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3
长安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西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湖南大学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吉林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聊城大学 内蒙古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人文社会科学类)》最新版

《深圳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人文社会科学类)》最新版

《深圳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人文社会科学类)》最新版深大〔2015〕248号关于印发《深圳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人文社会科学类)》的通知全校各单位:现将《深圳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人文社会科学类)》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深圳大学2015年11月30日深圳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人文社会科学类)(2015年10月23日校长办公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激发科研动力,提升研究质量,扩大学术影响,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科研工作实际和发展目标要求,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奖励的类别:(一)重大成果奖;(二)学术创新奖;(三)咨政服务贡献奖;(四)高层次项目及科研平台建设奖。

第三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奖励的范围:我校在岗(含签约在岗)教师、离退休人员、博士后以及在校学生,以深圳大学为完成单位的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项目等。

第四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奖励的原则:(一)反对学术泡沫,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二)公开、公正、简约、高效;(三)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并重,学术创新与社会服务并重。

第二章重大成果奖第五条重大成果奖是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的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实行的追加奖励。

重大成果奖分为政府奖后奖和社会公认的国家级协会奖后奖。

政府奖是指学术成果(包括文艺作品)获得由国家行政权力机构颁发且奖励证书有国徽章的各级政府奖励,社会公认的国家级协会奖是指由全国性专业协会组织颁发的有国徽章的奖励。

第六条第一完成单位为深圳大学且第一完成人为深圳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奖奖励标准如下:奖励类别奖励等级奖励额度(万元)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 二等奖15 三等奖10人文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等)15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或其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含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王力语言学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孙冶方经济学科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一等奖10 二等奖 5三等奖 3国家级协会奖(有国徽印章)特等奖 5 一等奖 3根据深圳大学作为完成单位的排序和深圳大学教师作为成果完成人排序的不同,分别按以下标准奖励:1.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但深圳大学教师不是第一完成人,或深圳大学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但深圳大学不是第一完成单位,按全额的50%给予奖励。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版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版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最新版)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A/K.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中国社会科学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3学术月刊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8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社会科学12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3江海学刊14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5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6文史哲17学术研究18江苏社会科学19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社会科学研究22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3社会科学战线24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浙江社会科学26江西社会科学27南京社会科学28天津社会科学29学习与探索30河北学刊3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2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3学海34江汉论坛3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7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甘肃社会科学39浙江学刊40人文杂志4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求索44求是学刊45贵州社会科学46思想战线47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探索与争鸣49广东社会科学50中州学刊51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2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3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4国外社会科学55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7东南学术58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9山东社会科学60东岳论丛61云南社会科学62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3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4河南社会科学65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7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8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9社会科学辑刊70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1学术交流72学术论坛73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4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学术界76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7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8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80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2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3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4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5湖北社会科学86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7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8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9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0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1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2北方论丛9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齐鲁学刊95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6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7江淮论坛98北京社会科学99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学习与实践101天府新论102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03湖南社会科学104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5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6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7理论月刊108学术探索109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0社会科学家111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3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4内蒙古社会科学115兰州学刊116高校理论战线(改名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117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8广西社会科学119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0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122宁夏社会科学B(除B9、B84).哲学(除心理学)1哲学研究2哲学动态3道德与文明4世界哲学5中国哲学史6伦理学研究7现代哲学B84.心理学1心理学报2心理科学3心理科学进展4心理发展与教育5心理学探新6心理与行为研究B9宗教1世界宗教研究2中国宗教3宗教学研究4世界宗教文化5法音6阿拉伯世界研究7中国道教C8.统计学1统计研究2统计与决策3统计与信息论坛4中国统计C91.社会学1社会学研究2社会3青年研究4妇女研究论丛C92.人口学1人口研究2中国人口科学3人口学刊4人口与发展5人口与经济C93.管理学1管理学报2管理科学学报3中国管理科学4领导科学5管理工程学报C96.人才学1中国人才C95民族学1民族研究2广西民族研究3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世界民族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黑龙江民族丛刊7贵州民族研究8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0青海民族研究11西北民族研究12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4回族研究D1,D3,D5,D7,D8.国际政治1世界经济与政治2东北亚论坛3当代亚太F.综合性经济科学1经济研究2管理世界3经济学4经济科学5经济学家6经济学动态7当代财经8经济评论9财经科学10南开经济研究11经济管理12当代经济科学13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6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7当代经济研究18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广东商学院学报(改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1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改名为: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2经济经纬23现代财经24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5经济问题F1(除F12).世界经济1世界经济2世界经济文汇3世界经济研究4国际经济评论5经济社会体制比较6现代日本经济7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8亚太经济9外国经济与管理F0,F12,F2(除F23,F27).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管理(除会计,企业经济) 1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3政治经济学评论4城市发展研究5上海经济研究6宏观经济研究7改革8经济问题探索9南方经济10城市问题11数理统计与管理12地域研究与开发13中国流通经济14现代经济探讨15消费经济16开放导报17生态经济18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中国经济问题20经济研究参考22经济体制改革23西部论坛(重庆)24产经评论25运筹与管理26现代城市研究27华东经济管理28中国经济史研究29改革与战略30宏观经济管理F23(除F239).会计(除审计)1会计研究2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改名为:会计与经济研究) 3财会通讯4财会月刊5会计之友6中国注册会计师7财务与会计F239.审计1审计研究2审计与经济研究3中国审计F3农业经济1中国农村经济2中国土地科学3农业技术经济4中国农村观察5农村经济6农业现代化研究7林业经济8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农业经济10世界农业11中国土地12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3调研世界1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5林业经济问题16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4/F6(含F27,除F59)工业经济/邮电通信经济(含企业经济,除旅游经济) 1中国工业经济2南开管理评论3管理科学G3科学、科学研究1科学学研究2科研管理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4中国科技论坛5研究与发展管理6科技管理研究7中国软科学8科技进步与对策9科学管理研究10科普研究G40/G57,G65.教育学/教育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1教育研究(北京)2北京大学教育评论3教育发展研究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5比较教育研究6教师教育研究7教育与经济8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9教育学报10全球教育展望11外国教育研究12中国教育学刊13教育科学14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5教育理论与实践16现代教育管理17教育探索18教育学术月刊19当代教育科学20教育评论2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3当代教育与文化24电化教育研究25中国电化教育26开放教育研究27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1学前教育研究G62/G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科教育)1课程、教材、教法2教育研究与实验3教育科学研究4上海教育科研5外国中小学教育6人民教育7教学与管理8中小学管理9基础教育10中小学教师培训G623.1,G633.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政治) 1思想政治课教学2中学政治教学参考G623.2,G633.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语文) 1中学语文教学2语文建设G623.3,G633.4.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外语) 1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G623.41,G633.51.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历史) 1历史教学(上半月刊)G623.45,G633.55.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地理)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G623.5,G633.6.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数学) 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G633.7.中等教育(物理)1中学物理教学参考G633.8.中等教育(化学)1化学教育2化学教学G633.91.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学教学O1数学1数学学报3计算数学4应用数学学报5数学年刊(A辑6数学物理学报7工程数学学报8数学进展9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10系统科学与数学11模糊系统与数学12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3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14应用数学15运筹学学报16应用概率统计17数学杂志O3力学1力学学报2爆炸与冲击3力学进展4固体力学学报5工程力学6计算力学学报7振动与冲击8实验力学9振动工程学报10力学季刊11应用数学和力学12应用力学学报13力学与实践O4.物理1物理学报2光学学报3中国激光4发光学报6光子学报7声学学报8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9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1量子电子学报12量子光学学报13物理14低温物理学报15计算物理16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7原子核物理评论18高压物理学报19大学物理20波谱学杂志21光散射学报O6,O7化学,晶体学1分析化学2高等学校化学学报3化学学报4色谱5催化学报6物理化学学报7无机化学学报8分析测试学报9有机化学10分析试验室11分子催化12化学进展13中国科学(化学14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5分析科学学报16化学通报17质谱学报18化学研究与应用19分子科学学报20化学试剂21功能高分子学报22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3人工晶体学报P1天文学1天文学报P2测绘学1测绘学报2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3测绘科学4测绘通报5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6地球信息科学学报7遥感学报8测绘科学技术学报R8.特种医学1中华放射学杂志2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3介入放射学杂志4临床放射学杂志5中国运动医学杂志6实用放射学杂志7中华核医学杂志(改名为: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8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9放射学实践10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1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R9药学1药学学报2中国药学杂志3中国药理学通报4中国新药杂志5中国药科大学学报6药物分析杂志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毒理学杂志10中国抗生素杂志11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2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3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4国际药学研究杂志15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6中国药房S.综合性农业科学1中国农业科学2华北农学报3干旱地区农业研究4南京农业大学学报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江苏农业学报7西北农业学报8华中农业大学学报9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0西南农业学报11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2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4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5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6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7南方农业学报18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9新疆农业科学20江苏农业科学21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2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3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4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5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6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7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9甘肃农业大学学报30河南农业科学31浙江农业学报32新疆农业大学学报33福建农业学报34四川农业大学学报S1农业基础科学1土壤学报2水土保持学报3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4土壤通报5土壤6中国水土保持科学7中国生态农业学报8中国土壤与肥料9中国农业气象10水土保持研究S2农业工程1农业工程学报2农业机械学报3灌溉排水学报4中国沼气5节水灌溉6农机化研究7排灌机械工程学报8中国农村水利水电TJ武器工业1火炸药学报2弹道学报3兵工学报4含能材料5弹箭与制导学报6火工品7探测与控制学报8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9飞航导弹10火力与指挥控制11战术导弹技术12现代防御技术13电光与控制TK能源与动力工程1内燃机学报2动力工程学报3工程热物理学报4太阳能学报5内燃机工程6燃烧科学与技术7热能动力工程8可再生能源9车用发动机10热科学与技术11热力发电12锅炉技术13汽轮机技术TL原子能技术1原子能科学技术2核科学与工程3核动力工程4核技术5辐射防护6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7强激光与粒子束8核化学与放射化学TM.电工技术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电力系统自动化3电网技术4电工技术学报5高电压技术6电力自动化设备7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8电工电能新技术9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0电机与控制学报11电化学12南方电网技术13高压电器14电力电子技术15中国电力16电源技术17电瓷避雷器18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19电气传动20电网与清洁能源21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电力建设23电机与控制应用24变压器25微特电机26电测与仪表27现代电力28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9电池30绝缘材料TN电子技术、通信技术1电子学报2电子与信息学报3红外与激光工程4电波科学学报5光电子、激光6通信学报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8红外与毫米波学报9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0信号处理11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2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3液晶与显示14微波学报15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激光与红外17现代雷达18光电工程19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应用光学21激光技术22数据采集与处理23微电子学24半导体光电25红外技术26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7半导体技术28光通信技术29雷达科学与技术30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31压电与声光32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激光杂志34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35电子器件36电讯技术37光通信研究38应用激光39微纳电子技术40现代电子技术41电信科学42电子技术应用43电视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1计算机学报2软件学报3自动化学报4计算机研究与发展5控制与决策6中国图象图形学报7系统仿真学报8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9计算机应用10计算机科学11计算机应用研究12机器人13中文信息学报14控制理论与应用15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6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7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8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传感技术学报20遥感技术与应用21信息与控制22计算机仿真23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4国土资源遥感25智能系统学报26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7遥感信息28控制工程29计算机工程与科学30计算机工程3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TQ(除TQ11/TQ9).化学工业(除基本无机化学工业/其他化学工业) 1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化工学报3高分子学报4化工进展5高校化学工程学报6现代化工7精细化工8高分子通报9膜科学与技术10化工新型材料11过程工程学报12化学工程13应用化学14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5离子交换与吸附16 精细石油化工。

微观世界的探索者——记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熊启华

微观世界的探索者——记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熊启华

究工作成功的要素。

而熊启华能够在凝聚态光谱学和光子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离不开这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坚守。

“科学研究需要有品位和定力,不能仅仅跟风去做时下热门的东西,而应对自己兴趣所在的领域做深入研究和积累。

”熊启华坦言道。

本科时期,熊启华就读的武汉大学物理系,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物理院系之一。

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查谦、桂质廷、张承修、李国鼎、周如松等都曾在此执教。

在厚重的人文底蕴和优良的学术氛围熏陶下,熊启华对物理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7年毕业时,熊启华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
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
研究团队合影。

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奖成果名单(230项)

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奖成果名单(230项)
关锋等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年第9期
黑格尔Subjekt概念的两个维度与三层含义——基于《〈精神现象学〉序言》的一个理解
徐长福
中山大学
哲学研究
2015年第11期
Xun Zi Holds That Human Nature Is Simple and Uncarved, Not Evil
周炽成
“公司+农户”模式:社会资本、关系治理与联盟绩效
万俊毅等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年3月
论文(76项)
成果名称
作者
所在单位
出版、发表或采用单位
出版、发表或采用时间
列宁“帝国主义论”:历史争论与当代评价
姜安
深圳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
2014年第4期
生产力的三层维度与决定论的多种表现——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新探
温忠麟等
华南师范大学
Psychological Methods
2015, Vol.20, No.2
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
叶浩生
广州大学
教育研究
2015年第4期
体育法学概念的再认识
周爱光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刊
2015年第2期
墓主像与唐宋墓葬风气之变——以五代十国时期的考古发现为中心
李清泉
周文慧等
华南理工大学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4, Vol.23, No.4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Bullwhip Effect in China
山峻等
暨南大学

北大核心2014年版

北大核心2014年版
D9 法律
1.法学研究2.中国法学3.法商研究4.法学5.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7.法律科学8.中外法学9.法学评论10.法制与社会发展11.比较法研究12.法学家13.环球法律评论14.法学杂志15.法学论坛16.当代法学17.政治与法律18.行政法学研究19.中国刑事法杂志20.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1.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2.河北法学23.法律适用24.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5.人民检察26.知识产权27.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8.清华法学
1.旅游学刊
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2.国际贸易3.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5.国际经贸探索6.国际商务7.商业研究8.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国际经济合作10.价格理论与实践11.国际商务研究12.财贸研究13.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14.对外经贸实务15.价格月刊16.商业时代
F81 财政
F4/F6(含F27,除F59)工业经济/邮电通信经济(含企业经济,除旅游经济)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3.管理评论4.管理科学5.预测6.软科学7.工业工程与管理8.产业经济研究9.企业经济10.工业工程11.管理现代化12.工业技术经济13.经济与管理研究14.企业管理15.建筑经济
F59旅游经济类
F23(除F239)会计(除审计)
1.会计研究2.财会月刊3.中国注册会计师4.会计之友5.财会通讯.综合4.财务与会计.综合版(改名为:财务与会计)7.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F239审计
1.审计研究2.审计与经济研究3.中国内部审计4.中国审计
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3.中国土地科学4.中国农村观察5.农业技术经济6.农村经济7.农业现代化研究8.中国土地9.农业经济10.世界农业11.调研世界12.国土资源科技管理13.林业经济问题14.林业经济15.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2014年11月25日12: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38651 1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

现将报告全文发布如下: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二: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14年试用版)》三:《2014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结果》四:致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五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 2个,三级指标36个。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总分值为208分,其中一级指标“吸引力”的分值为83.5分,“管理力”的分值为39.5分,“影响力”的分值为85分。

吸引力(Attraction Power):指评价客体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提升评价客体的吸引力。

管理力(Management Power):指评价客体管理者管理评价客体的能力,促进评价客体发展的能力。

影响力(Impact Power):是评价客体实力的直接表现,是吸引力和管理力水平的最终体现。

2014年11月25日12: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38651 1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

现将报告全文发布如下: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二: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14年试用版)》三:《2014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结果》四:致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五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 2个,三级指标36个。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总分值为208分,其中一级指标“吸引力”的分值为83.5分,“管理力”的分值为39.5分,“影响力”的分值为85分。

新时代高校美育服务社会路径及实施——以“大学生讲师团进社区”为例

新时代高校美育服务社会路径及实施——以“大学生讲师团进社区”为例

[摘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是高校的核心职责和历史使命,更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在全民美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从现实出发,为社会发展培养优质人才,发挥自身示范引领作用,普及全民美育,推动社会文化建设。

以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讲师团进社区”为例,从人才培养、美育实践、资源整合、美育普及等方面,对高校美育服务社会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为推动高校美育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美育;党建育人;思政教育;党建“双创”[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27-0073-04新时代高校美育服务社会路径及实施①———以“大学生讲师团进社区”为例韩蔼婷(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美是丰富、净化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作为以美化人、净化心灵、培养健康人格的高尚事业,起着塑造人、引领人、激励人的正向作用。

高校美育工作对于塑造人格健全、道德高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青年不但要具有专业技能,更要具有积极的内在精神力量,这需要通过有效的美育工作才能得以实现。

一、背景概述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

立德树人作为美育的根本任务,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首次得到了明确。

2019年初,教育部针对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发展及改革,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切实改变高校美育的薄弱现状,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中国社会科学 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学术月刊 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8.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社会科学 1 2.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江海学刊 14.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6.文史哲 17.学术研究 18.江苏社会科学 19.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社会科学研究 22.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社会科学战线 24.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5.浙江社会科学 26.江西社会科学 27.南京社会科学28.天津社会科学 29.学习与探索 30.河北学刊 3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2.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3.学海 34.江汉论坛 3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7.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甘肃社会科学 39.浙江学刊 40.人文杂志 4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求索 44.求是学刊45.贵州社会科学 46.思想战线 47.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探索与争鸣 49.广东社会科学 50.中州学刊 51.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2.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3.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4.国外社会科学 55.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6.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7.东南学术 58.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9.山东社会科学 60.东岳论丛 61.云南社会科学 62.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3.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4.河南社会科学 65.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7.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8.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社会科学辑刊 70.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学术交流 72.学术论坛 73.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 4.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学术界 76.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7.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80.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2.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3.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4.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5.湖北社会科学86.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7.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8.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9.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0.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1.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2.北方论丛 9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齐鲁学刊 95.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6.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7.江淮论坛 98.北京社会科学 99.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学习与实践 101.天府新论102.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03.湖南社会科学 104.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5.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6.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7.理论月刊 108.学术探索 109.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0.社会科学家 111.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3.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4.内蒙古社会科学 115.兰州学刊 116.高校理论战线(改名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117.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8.广西社会科学 119.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0.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122.宁夏社会科学B(除B9、B8 4) 哲学l.哲学研究 2.哲学动态 3.道德与文明 4.世界哲学5.中国哲学史 6.伦理学研究 7.现代哲学B84 心理学1.心理学报2.心理科学3.心理科学进展4.心理发展与教育5.心理学探新6.心理与行为研究B9 宗教l.世界宗教研究 2.中国宗教3.宗教学研究 4. 世界宗教文化 5.法音 6. 阿拉伯世界研究 7.中国道教C8 统计学l.统计研究 2.统计与决策 3.统计与信息论坛 4. 中国统计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青年研究4.妇女研究论丛C92 人口学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3.人口学刊4.人口与发展5.人口与经济C93 管理学 1.管理学报 2.管理科学学报 3.中国管理科学4.领导科学 5.管理工程学报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C95 民族学1.民族研究 2.广西民族研究 3.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世界民族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 黑龙江民族丛刊 7.贵州民族研究 8.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0.青海民族研究 11.西北民族研究12.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3.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4.回族研究D1,D3,D5,D7,D8国际政治1.世界经济与政治 2.东北亚论坛 3.当代亚太 4.外交评论 5.现代国际关系6.国际观察 7.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8.欧洲研究 9.国际问题研究 10.国际政治研究 11.美国研究 12.国外理论动态 13.国际论坛 14.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 5.日本学刊 16. 德国研究17.太平洋学报 18.俄罗斯研究 19.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西亚非洲 21.南亚研究D0,D2, D 4, D6,A中国政治1.中国行政管理 2.政治学研究 3.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4.马克思主义研究 5.社会主义研究6.求是7.开放时代8.公共行政评论 9.教学与研究 10.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1.公共管理学报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3.理论探讨 14.探索 15.科学社会主义 16.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17.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18.求实 19.行政论坛 20.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中共党史研究 2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3.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4.理论与改革 25.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6.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7.新视野 28.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9.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30.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31.人民论坛 32.理论视野 33.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34.理论探索 35.中国青年研究 36.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37.毛泽东思想研究 38.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39.长白学刊40.瞭望 41.红旗文稿 42.党的文献4 3.台湾研究集刊 44.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5.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47.学习论坛48.理论导刊 49.理论学刊D9 法律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中外法学 4.法学 5.法商研究 6.现代法学 7.法律科学 8.法学家 9.政法论坛 10.法制与社会发展 11.法学评论 12.政治与法律 13.比较法研究 14.环球法律评论 15.法学论坛 16.清华法学 17.法学杂志 18.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19.河北法学 20.当代法学 21.法律适用 22.中国刑事法杂志 23.行政法学研究 24.人民检察 25.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6.政法论丛 27.北方法学 28.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9.知识产权第二编经济F 综合性经济科学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4.经济科学 5.经济学家 6.经济学动态7.当代财经8.经济评论 9.财经科学10.南开经济研究11.经济管理12.当代经济科学13.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5.经济纵横 16.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7.当代经济研究 18.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19.广东商学院学报(改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1.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改名为: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2.经济经纬23.现代财经 24.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5.经济问题F1(除F12)世界经济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文汇3.世界经济研究4.国际经济评论 5.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6.现代日本经济7.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8.亚太经济9. 外国经济与管理F0,F12,F2 (除F23,F 27)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1.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3.政治经济学评论 4.城市发展研究 5.上海经济研究 6.宏观经济研究7.改革 8.经济问题探索 9.南方经济 10.城市问题 11.数理统计与管理 12.地域研究与开发 13.中国流通经济 14.现代经济探讨 15.消费经济 16.开放导报 17.生态经济18.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 9.中国经济问题 20.经济研究参考21.技术经济 22.经济体制改革 23.西部论坛(重庆) 24.产经评论 25.运筹与管理 26.现代城市研究 27.华东经济管理 28.中国经济史研究 29.改革与战略 30.宏观经济管理F23(除F2 39)会计(除审计)1.会计研究 2.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改名为:会计与经济研究) 3.财会通讯4.财会月刊 5.会计之友6.中国注册会计师 7. 财务与会计F239 审计 1.审计研究 2.审计与经济研究 3.中国审计F3 农业经济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3.中国土地科学4.农业技术经济5.中国农村观察6.农村经济7.农业现代化研究8.林业经济9.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农业经济11.世界农业12.中国土地13.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4.调研世界 15.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林业经济问题 17.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4/F6(含F27,除F5 9)工业经济/邮电通信经济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管理科学4.管理评论5.软科学6. 产业经济研究7.预测8.经济与管理研究9.企业管理10.现代管理科学11.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12.工业技术经济 13.企业经济 1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15.工业工程与管理 16.管理现代化F59 旅游经济1.旅游学刊2.旅游科学F7 贸易经济1.国际贸易问题 2.国际贸易 3.国际商务 4.财贸经济 5.国际经贸探索 6.商业经济与管理 7.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商业研究 9.国际经济合作10.国际商务研究11.价格理论与实践 12.财贸研究 13.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改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14.价格月刊 15.对外经贸实务16.商业时代(改名为:商业经济研究)F81 财政.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涉外税务(改名为:国际税收) 4.税务与经济 5.地方财政研究 6.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7.财经论丛 8.财经研究9.财经问题研究10.中国财政F82/F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广东金融学院学报(改名为:金融经济学研究) 4.中国金融 5.金融论坛 6.上海金融7.证券市场导报8.保险研究9.金融理论与实践10.南方金融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 新金融13.武汉金融14.金融与经济15.银行家16. 金融发展研究17.中国货币市场 18.金融评论19.农村金融研究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G0/G21文化理论、新闻事业类1.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 3.新闻大学 4.现代传播5.新闻记者 6.当代传播7.传媒8.新闻界9. 青年记者 10.中国记者11.新闻战线1 2.新闻与写作 13.新闻爱好者G22广播、电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视事业G23出版事业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出版发行研究 4.编辑之友5.出版科学 6.中国出版 7.科技与出版8.读书9.中国编辑10.编辑学刊11.现代出版 12.出版广角G25 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大学图书馆学报4.情报学报 5.图书馆论坛 6.图书馆建设7.图书馆杂志8.图书情报知识9.图书馆10.图书与情报11.情报理论与实践12.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3.情报资料工作14.现代情报 15.情报科学16.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7.国家图书馆学刊18.情报杂志G27 档案学1.档案学通讯2.档案学研究3.中国档案4.档案管理5.浙江档案6.北京档案7.山西档案8.档案与建设G3 科学,科学研究1.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4.中国科技论坛5.研究与发展管理6.科技管理研究7.中国软科学8.科技进步与对策9.科学管理研究10.科普研究G40/G57,G65教育学/教育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类1.教育研究(北京) 2.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3.教育发展研究 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5.比较教育研究 6.教师教育研究 7.教育与经济 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9.教育学报 10.全球教育展望 11.外国教育研究 12.中国教育学刊 13.教育科学 14.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5.教育理论与实践 16.现代教育管理 17 .教育探索 18.教育学术月刊 19.当代教育科学 20.教育评论 2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3.当代教育与文化 24.电化教育研究 25.中国电化教育 26.开放教育研究 27.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1.学前教育研究G62、G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1.课程、教材、教法 2.教育研究与实验 3.教育科学研究 4.上海教育科研 5.外国中小学教育 6.人民教育 7.教学与管理 8.中小学管理 9.基础教育 10.中小学教师培训11.思想政治课教学 12.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3.中学语文教学 14.语文建设 15.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6.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7.历史教学18.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数学教育学报 20.数学通报 21.物理教师.教学研究版(与:物理教师.初中版合并改名为:物理教师)22.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3.化学教育 24.化学教学25.生物学教学G64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中国高教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复旦教育论坛5.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6.江苏高教 7.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8.现代大学教育 9. 高教探索10.大学教育科学 11.高教发展与评估 12.思想教育研究 13.高校教育管理 14.黑龙江高教研究 15.中国大学教学G71、G79职业技术教育、自学1.教育与职业 2.中国特殊教育 3.民族教育研究 4.中国远程教育 5.中国成人教育6.职业技术教育7.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8.职教论坛 9.继续教育研究 10.成人教育G8 体育1.体育科学 2.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3.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天津体育学院学报5.体育学刊 6.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7.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8.中国体育科技 9.体育与科学 10.体育文化导刊11.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5.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6.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0/H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1.中国语文 2.世界汉语教学 3.中国翻译 4.当代语言学 5.语言教学与研究 6.语言科学 7.汉语学报 8.语文研究 9.语言研究 10.汉语学习 11.语言文字应用 12.方言 13.上海翻译 14.民族语文 15. 当代修辞学16. 古汉语研究1 7.中国科技翻译H3/H9 外国语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现代外语 4.外语界 5.外语教学 6.外语学刊 7.外语与外语教学8.中国外语9.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0.外语电化教学 11.外语研究 12.外国语文13.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I(除I21/I2 9)文学(除中国文学作品)1.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评论 3.文学遗产 4.当代作家评论 5.文艺研究 6.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文艺理论研究8.外国文学研究9. 南方文坛10.中国比较文学11.外国文学12.当代外国文学 13.鲁迅研究月刊14.文艺理论与批评15.新文学史料 16.民族文学研究17.当代文坛18.红楼梦学刊19.国外文学20.小说评论21.文艺争鸣.理论综合版(改名为:文艺争鸣)22.上海文化23.中国文学研究24.现代中文学刊 25.华文文学 26.明清小说研究27.中国韵文学刊I21/I29(除I 210)中国文学作品1.上海文学 2.人民文学 3.当代 4.收获 5.钟山 6.芳草7.十月 8.北京文学.原创 9.花城 10.中国作家 11.民族文学 12.诗刊 13.解放军文艺 14.小说界15.芙蓉 16.小说月报.原创版J(除J2/J9)艺术(除绘画/电影电视艺术)1.艺术百家2.艺术评论3.民族艺术J2/J5 绘画/工艺美术1.美术研究 2.装饰 3.美术 4.美术观察 5.新美术6.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7.美苑8.世界美术9.中国书法J6 音乐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中国音乐学4.中国音乐5. 人民音乐 6.音乐艺术7.黄钟8.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9.音乐创作J7 舞蹈 1.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舞蹈J8 戏剧1.戏剧艺术2.戏剧3.戏曲艺术(北京)4.四川戏剧5.中国戏剧 6. 戏剧文学 7.当代戏剧J9 电影,电视艺术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4.世界电影5.中国电视6.电影文学7. 当代电视8.电影评介K(除K85,K9)历史(除文物考古)1.历史研究 2.近代史研究 3.中国史研究 4.史学月刊5.清史研究 6.史学集刊7.史林8.史学理论研究9.世界历史10. 中国农史11.安徽史学1 2.中国文化研究 13.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4. 抗日战争研究15.文献16.史学史研究17.西域研究18.西藏研究19.中华文史论丛 20.中华文化论坛21.民国档案22.中国典籍与文化 23. 当代中国史研究 24. 民俗研究 25.中国藏学26. 历史档案27.文史K85文物考古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中原文物6.华夏考古7.江汉考古8.敦煌研究 9.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0.故宫博物院院刊 11.南方文物12.敦煌学辑刊 13.北方文物14.东南文化15.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6.四川文物第四编自然科学N/Q,T/ X综合性科学技术1.科学通报 2.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中国科学.技术科学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5.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8.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0.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3.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7.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8.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19.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改名为:工程科学学报) 20.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2.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天津大学学报(改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4.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5.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6.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重庆大学学报 28.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30.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32.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33.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3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35.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37.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3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9.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4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 5.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46.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47.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48.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9.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50.中国工程科学 5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2.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53.应用科学学报 54.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7.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58.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9.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1.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2.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63.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4.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7.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6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69.高技术通讯 70.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1.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3.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4.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75.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76.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77.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8.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79.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80.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81.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2.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8 5.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6.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87.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88.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9.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90.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1.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92.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93.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94.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5.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96.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7.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98.科学技术与工程 9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0.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1.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2.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103.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104.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5.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06.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7.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08.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109.科技通报 110.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1.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113.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114.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5.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116.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改名为:中国科技论文) 117.燕山大学学报 118.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9.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120.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1.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N自然科学总论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中国科技史杂志3.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4.自然科学史研究 5.自然辩证法研究 6.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系统工程学报9.系统工程 10.中国科学基金 11.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2.系统科学学报 13. 科技导报14.实验技术与管理 15.系统管理学报O1 数学1.数学学报 2.中国科学.数学 3.计算数学 4.应用数学学报 5.数学年刊.A辑 6.数学物理学报7.工程数学学报 8.数学进展 9.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10.系统科学与数学 11.模糊系统与数学 12.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3.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14.应用数学 15.运筹学学报 16.应用概率统计 17.数学杂志O3 力学1.力学学报 2.爆炸与冲击 3.力学进展 4.固体力学学报 5.工程力学 6.计算力学学报 7. 振动与冲击8.实验力学 9. 振动工程学报 10.力学季刊 11.应用数学和力学 12.应用力学学报 13.力学与实践O4 物理1.物理学报2.光学学报3.中国激光4.发光学报5.物理学进展6.光子学报7.声学学报8.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9.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0.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11.量子电子学报 12. 量子光学学报 13.物理 14.低温物理学报15. 计算物理16.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17. 原子核物理评论18. 高压物理学报19.大学物理 20.波谱学杂志 21.光散射学报O6/07 化学/晶体学1.分析化学 2.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3.化学学报 4.色谱 5.催化学报 6.物理化学学报 7.无机化学学报 8.分析测试学报9. 有机化学10.分析试验室 11.分子催化 12.化学进展 13.中国科学.化学 14.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5. 分析科学学报16.化学通报 17.质谱学报 18.化学研究与应用 19. 分子科学学报20.化学试剂21.功能高分子学报 22.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3.人工晶体学报P1 天文学1.天文学报2.天文学进展P2 测绘学1.测绘学报 2.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3.测绘科学4.测绘通报 5.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6.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7.遥感学报8.测绘科学技术学报P3 地球物理学1.地球物理学报 2.地震地质 3.地震学报 4.地震 5.中国地震 6.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7.地震研究8.西北地震学报(改名为:地震工程学报)9.地球物理学进展10.水文 11.震灾防御技术P4 大气科学(气象学)1.大气科学 2.气象学报 3.高原气象 4.大气科学学报5. 应用气象学报6.气象7.气候与环境研究 8.气象科学9.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10.热带气象学报11.气象科技P5 地质学1.岩石学报2.地质学报3.矿床地质 4.地质论评 5.地学前缘 6.中国科学.地球科学7.地质通报 8.地球科学9沉积学报10.中国地质1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2.地球学报 13.地球化学 14.地质科学 15.高校地质学报 16.岩矿测试 17.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8.古地理学报 19.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岩石矿物学杂志 21.第四纪研究22.石油物探 23.现代地质 24.地质与勘探 25.矿物学报26.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7.矿物岩石 28.地质科技情报 29.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30.地层学杂志 31. 地质力学学报P7 海洋学1.海洋学报 2.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 海洋科学进展 4.海洋与湖沼5.热带海洋学报 6.海洋通报7.海洋工程 8.海洋学研究 9.海洋环境科学 10.海洋科学 11. 台湾海峡(改名为:应用海洋学学报)12.海洋湖沼通报K9,P9 地 1.地理学报 2.地理研究 3.地理科学 4.地理科学进展 5.人文地理 6.中。

中国人民大学核心刊目录2014版

中国人民大学核心刊目录2014版

附件中国人民大学核心期刊目录(2011修订)说明一、学校核心期刊不分级,各学院可根据学科特点及学术界公认的原则对本学院所涉相关学科核心期刊进行分级并报学校备案。

二、因学校核心期刊调整有一定周期,凡我校教师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源期刊各年度版本收录的论文可视为核心期刊论文。

三、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理论版或学术版的学术文章,不应少于3000字,不包括访谈等。

四、国外学术期刊(非英语语种、未被SSCI或A&HCI收录)经相关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核准,可作为核心期刊在相应学科使用。

五、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一般不少于5000字。

在核心期刊增刊上发表的论文,不视为核心期刊论文。

六、在国际期刊索引(SSCI、A&HCI、SCI、EI)源期刊中发表的成果形式仅限于论文(Article),其他成果形式(书评、会议纪要、学术动态、会议摘要及EI收录的会议论文等)不视为核心期刊论文。

一、人文社会科学类(一)中文期刊(二)外文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收录的期刊;《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人民大学英文学报高校文科学科前沿系列期刊: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三)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学术系列刊(92种)、人文社科学术文摘系列(14种)。

深大学人

深大学人
换 》等论文二十余篇。曾获深圳市优秀教师 、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词人生意蕴论 》。出版编著 《 唐诗三百首赏译 》、 《 宋词三百首赏译 》;担任 《 历代诗词 曲千
首精 译 》执 行主编 ,参 与编撰 《中国历 代文学 精华译 注 》等书 。在 《 南师 范大学学 报 》 、 湖
《 解放军艺术学 院学报 》、 《 求索 》、 《 学海 》等刊物发表 《 试论秦 观词之婉美 》、 《 论苏轼 雅词及其审美特征 》、 《 李商隐 ( 锦瑟 )诗 的再解读 》、 《 传统政 治文化的价值意义 与现代转
范 晓燕
教授
范晓燕 ,15 年 l月生 ,湖南长沙人 ,深圳大学 文学院副院长 ,古代 文学教授 ,硕士生导 95 2 师 ,深圳市第三 、第四届 政协委员 。18 年毕业于湖南师 范大学 中文 系 ,先后 任教于湖南师范 92
大学 、深圳市行政学 院 、深圳 大学 ,主讲 “ 先秦两汉 文学” 、 “ 唐宋词与人 生” ; “ 中国古代
文学研究 ”、 “ 唐宋诗 比较研究 ”、 “ 唐宋词研究 ”等课程 。曾参与 主持 国家 “ 八五 ”重点 图
书出版规划古籍整理项 目,担任 《 传世藏 书 ・ 强村丛 书 》副主编 ;独立完成 20 年深圳市社会 01
科学 “ 十五 ”规划 课题 《 唐宋词 的雅俗 流变 》;主持深圳大学

201471122深圳大学副教授岗位聘任标准和申报条件(征求意见稿)

201471122深圳大学副教授岗位聘任标准和申报条件(征求意见稿)

深圳大学副教授岗位聘任标准和申报条件(征求意见稿)第一条聘任标准(一)在本学科领域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比较丰富的研究经历,能及时掌握国内外的学术发展动态,能提出有较大实际意义或学术价值的科研课题。

(二)主持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研项目,公开发表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取得其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具有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

(三)能承担本科或研究生教学任务,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

第二条思想政治条件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受聘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

受聘现职期间,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按以下规定执行:(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以下,该年度不计算资历,下一年度不得申报。

(二)受行政处分者,处分期不计算资历,且不得申报;处分解除后2年内不得申报。

(三)发生严重教学事故或已定性为技术责任的直接责任人,该年度不计算资历,且不得申报,从下年度起2年内不得申报。

(四)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者,取消当年申报资格,从下年度起3年内不得申报。

已经评审的,评审结果无效。

第三条学历、资历条件取得博士学位后,从事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满3年;或受聘高等学校讲师满5年。

(计算截止时间为申报当年的12月31日)第四条继续教育条件受聘现职期间,结合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参加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或参加两次以上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做主题报告或发布论文墙报。

第五条计算机能力和外语条件熟练使用计算机,计算机能力条件按照粤人社发〔2010〕176号文执行。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外语条件按照粤人发〔2007〕120号文执行。

第六条教学条件受聘现职期间,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且具备以下条件:(一)教学型副教授1、系统讲授过3门以上本科或研究生课程(其中本科课程2门以上),年均课堂教学量288学时以上,教学质量合格以上。

2、担任班主任或其他公共服务工作(累计半年以上),具有协助教授、副教授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2014年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2014年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庞永师、王满四、谢如鹤、郭成、吴唤群、夏明会
74
“院团结合”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广州大学
马达、刘瑾、陈雅先、张丹丹、姚佑南
75
构建“学研创”化学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广州大学
苏育志、陈爽、梁红、董文、赵建华
76
地方院校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州大学
徐俊忠、汪晓曙、马达、王丹、吴开俊
62
单片机创新教学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蔡肯、许慰玲、黄灏然、岳洪伟、铁风莲
63
构筑立体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培养高技能创新型药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药学院
林汉森、张德志、杨帆、庞小雄、陈璇
64
面向珠三角,多元开放的医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广东药学院
张幼铎、张建华、黄韬、齐平、刘颖、刘小丹、叶志明、王燕、朱家勇
从工具英语到人文英语——英语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深圳大学
蒋道超、阮炜、张晓红、高琳、钱冰
87
地方高校数学师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韶关学院
曾峥、简国明、宋杰、官运和、李善佳
88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校野外生存教育课程体系的创建
韶关学院
王桂忠、邱世亮、范锦勤、伍波、付丽明
89
电类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朱雪梅、周祥、刘旭红、谢浩、林垚广
56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造就高水平翻译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平洪、詹成、赵军峰、罗慧琼、杜焕君
57
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汕头大学
范东升、白净、胡禄丰

读书达人赵健简介

读书达人赵健简介

读书达人赵健简介
读书达人赵健简介
1. 个人背景
赵健,男,1985年出生于中国山西省。

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深圳大学中文研究生院,获得文学
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人文学科博士学位。

目前,赵健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教,是一名资深的中文写作和文献研究专家。

2. 学术成果
赵健在中文写作和文献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也曾担任过多个权威学术期刊
的审稿人。

其研究方向包括:文献分析、中文写作教学、科技写作、
学术写作方法等。

3. 著作
赵健主编和参编了多部中文写作和文献研究类图书,包括《科技论文
写作全程指南》、《概念的历程:文献分析与研究》、《如何写好学
术论文》等。

其中,《科技论文写作全程指南》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科
技写作指南,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高度评价。

4. 学术活动
赵健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也会组织和主持一些学术交流
活动。

他积极参与中加文化交流活动,并且多次与中国大学的师生进
行交流和合作。

他还曾在北京大学和深圳大学等学校担任过客座教授,为学生们讲授中文写作和文献研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5. 业余生活
除了学术研究,赵健也喜欢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并且集邮和旅
游也是他的业余爱好。

他曾选择步行穿越中国的丝绸之路和沿着加拿
大的落基山脉穿行,感受不同的文化和风景之美。

他的人生目标是始
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并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
贡献。

天文、人文与文章

天文、人文与文章

道» ) [4] “ 日月叠璧” 的天空之文和“ 山川焕绮” 的
« 老子» 说:“ 道生一ꎬ一生二ꎬ二生三ꎬ三生万物ꎮ”
姿多彩的“ 自然之文” ꎮ 由此ꎬ“ 天文” 即“ 自然之
见ꎬ作为最高存在的道ꎬ才是生成万物( 天文) 的
文” ꎬ这种“ 自然之文” 并非死寂ꎬ而是活泼与绚丽
本体ꎮ 作为形上的“ 道” ꎬ人们是看不到的ꎬ但人
“ 文” 之意涵的生长ꎮ “ 文” 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
君子的日常表现:“ 故君子在位可畏ꎬ施舍可爱ꎬ
造“ 人文” ꎬ开始了非凡的文化创造ꎬ无形中推动
( « 大戴礼记保傅» ) ꎮ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讲
文化两种ꎮ 就前者言ꎬ包括宫廷、车马、服饰等经
进退可度ꎬ周旋可则动作有文ꎬ言语有章ꎬ以
象表现出不同的状态ꎬ这是受礼规约的状态ꎬ是被
之时ꎬ以文物为文ꎬ以华靡为文ꎬ而礼乐法制ꎬ威仪
礼之“ 文” 修饰的状态ꎬ它蕴含着美的成分ꎮ 在日
文辞ꎬ亦莫不称为文章ꎮ 推之以典籍为文ꎬ以文字
本美学家今道有信看来ꎬ礼的这样一种功能ꎬ促使
为文ꎬ以言辞为文ꎮ”
[10]
正是因为“ 文” 具有如此
广阔的指向性ꎬ故而ꎬ张法说:“ ‘ 文’ 以其约一万
易» 对“ 天文” 的阐释最具代表性ꎮ « 系辞上» 说:
物象ꎬ因阴阳交错内在机制的作用ꎬ表现出蓬勃的
纹理ꎬ又称地文ꎮ 天文和地理ꎬ象征自然的一切物
汉人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为“ 元气自然论” ꎮ 在古
“ 仰以观于天文ꎬ俯以察于地理ꎮ” 地理是大地的
活力与生机ꎮ 这种活力与生机之源就是“ 元气” ꎬ
象ꎬ人耳目所及千姿百态的物象可通称为“ 文” ꎮ
它既指学术和文学创作ꎬ也指创作过程的特质ꎬ即对文饰的重视ꎬ由此导向了后世尚“ 丽” 的审美观念的生成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文学院2014-2015科研成果汇编★中文系☆文学理论教研室☆古代文学教研室☆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外国文学教研室☆古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教研室★哲学系☆哲学史教研室☆宗教学教研室★历史系文学理论教研室王晓华教授一、论文1、《身体,地方与生态批评》,《江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2、《香港中文大学落户深圳意味着什么?》,《社会观察》,2014年第6期。

3、《体制创新是提升软实力的关键》,《社会观察》,2014年第9期。

4、《中国需要怎样的生态文化?》,《社会观察》,2014年第11期。

5、《身体-性别与西方审美文化的分野》,《南国学术》(澳门),2014年4期。

6、《西方美学身体转向的实用主义路径》,《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6期。

二、学术会议1、2014年3月28日-31日,参加“当代文论与批评实践”研讨会,大会发言并主持。

主办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2、2014年4月18日—21日,参加“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文学院。

3、2014年9月18日-22日,参加“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1届年会”。

主办单位:延边大学。

4、2014年12月12日-13日,参加,“文化产业与理论创新”研讨会。

主办单位:深圳大学。

三、学术活动1、当选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2、2014年10月16日至18日受瑞士苏黎世大学东亚学院邀请,主持“主体间性与生态文化”博士生工作室并发表同题演讲。

李健教授一、论文1、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体验性,《学术研究》,2014年第9期。

二、科研课题1、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研究,编号:14BZW034,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经费20万元。

三、获奖情况1、《中国古典文艺学与美学的当代价值》,黄山书社,2012年2月。

获深圳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著作类三等奖。

四、学术会议1、2014年8月15日-18日,参加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地点:河南开封。

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国际美学学会、河南大学文学院。

2、2014年10音乐17日-19日,参加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地点:北京。

主办单位: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3、2014年12月11日-14日,参加“文化产业发展与文艺理论创新”学术论坛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学术会议。

地点:深圳。

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学院。

4、2014年12月20日-21日,参加广东省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会2014年年会。

地点:广州。

主办单位:广东省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会、暨南大学。

陈海静副教授一、学术会议1、2014年12月11日—12月14日,参加“文化产业发展与文艺理论创新”学术论坛。

提交论文:现代虚拟技术的美学价值重估——以身体为视角。

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大学。

承办单位:深圳大学文学院、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深圳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

沈一帆讲师一、论文1、《从比兴物色到引譬连类》,《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02期。

(CSSCI扩展)二、课题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4年青年课题:《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诗学的海外建构研究》(14CZW006)。

三、学术会议1、2014年12月11日-14日,参加“文化产业发展与文艺理论创新”学术论坛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深圳大学文学院主。

地点:深圳。

古代文学教研室刘尊明教授一、论著1、历代次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定量分析:刘尊明、李志丽(合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2、金元明各代词人追摹及次韵李白词初探:刘尊明(独撰),《中国李白研究》2014年辑,黄山书社,2014年9月版;3、从追摹次韵看金元明代词人对李白词的接受:刘尊明(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1期;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刘尊明(主编),武汉出版社,2014年10月版;5、唐诗宋词专题作品选:张明非(主编)/刘尊明(参撰),全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2版。

二、学术会议1、时间:2014年11月7日-11日,参加中国韵文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暨第七届中国韵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提交论文《唐宋琵琶与词曲》。

地点:湘潭大学。

2、2014年12月25日-29日,参加2014•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提交论文《宋词“金曲”<满江红>词调探源》。

地点:暨南大学。

三、课题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以词调为中心的唐宋词体与词史研究”(12BZW035),2012年立项,主持,在研;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百年《清真词》诠释史”(14BZW053),2014年立项,课题组第一成员。

李立教授一、论文1、《七言镜歌:七言诗形成的重要环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7月25日“文学版”。

2、《论包山楚简“司命”与<九歌>“二司命”的联系》,《古籍整理研究学刊》(CSSCI扩展板来源期刊),2014年02期。

3、《汉画像乐舞百戏“受众”情况的考察与分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CSSCI 扩展板来源期刊),2014年06期。

二、学术活动1、地址:台湾佛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性质:学术演讲题目:(1)《“绣像的汉代史”——汉画像与汉画像研究》;(2)《二十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3)《神话——一种历史的观照》三、学术会议1、2014年11月17日至19日,参加《2014年两岸高等教育论坛》。

主办单位:台湾佛光大学。

范晓燕教授一、著作1、《暗香盈袖》,范晓燕撰,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二、学术会议1、2014年11月7日至11日,参加的“第七届中国韵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韵文学会主办,提交论文《孟郊与陈师道诗歌语言“瘦硬”之比较》(辛秀丽、范晓燕合撰)。

左江教授一、论文1、许筠《和思颍诗》与欧阳修“思颍诗”比较研究,《洌上古典研究会》,第41 集,韩国洌上古典研究会,2014年9月。

二、学术会议1、2014年10月17日-21日,参加浙江大学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韩国学国际研讨会”,宣读会议论文《朝鲜文人李世龟次杜诗研究》;2、2014年11月17日-21日,参加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与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合办的“第二届中韩历史学家论坛——通过文人交流看中韩关系”,宣读会议论文《论许筠与明朝人的交流》。

周萌副教授一、论文1、《惠洪〈冷斋夜话〉和〈天厨禁脔〉称引王安石诗考辨》,《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年第3期。

2、《〈冷斋夜话〉称引陶渊明诗文考辨》,《九江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3、《惠洪〈冷斋夜话〉和〈天厨禁脔〉称引唐五代诗僧作品及行迹考辨》,《深圳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二、学术会议1、2014年12月12日—15日,参加第十二届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唐宋僧人以诗说禅的诗学考察——以并见于〈冷斋夜话〉和〈五灯会元〉的僧人为例》。

李松荣讲师一、论文1、《张裕钊的创作分期及其在莲池书院的散文创作》,《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汤奇云教授一、论文1、著《艺术原创与价值转换》第三章,海天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2、《莫作文坛姜子牙》,《文学报》,2014年5月8日。

3、《重言轻文——论薛忆沩的小说叙事》,《天津文学》,2014年2期。

4、《怨与恨:深圳文学批判》,《罗湖文艺》,2014年第4期。

谢晓霞副教授一、学术会议1、2014年7月12日至15日,参加“茅盾研究回顾与前瞻学术讨论会暨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会”。

2、2014年11月6日至9日,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外国文学教研室钱超英教授一、论文1、华人移民文学在一个英语主流社会命运的考察,《移民文化论丛2013》中国社科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2、国际移民与国家身份,《移民文化论丛2013》中国社科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3、移民问题作为流散研究,《移民文化论丛2013》中国社科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二、著作1、海外华文文学教程•第五章大洋洲华人华文文学(修订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三、课题1、国家社科基金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重大课题:11&ZD111)之子课题“区域研究”(在研)。

四、学术会议1、2014年9月18日-22日,参加中国比较文学年会,主持专题讨论组。

地点:吉林,延吉。

2、2014年11月17日-20日,参加(国务院侨办)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

地点:广州。

杨晓霞副教授一、论文1、《论埃科小说<昨日之岛>的巴洛克风格》载《兰州学刊》2014年第5期( CSSCI来源期刊)。

二、课题2、2013年教育部青年课题《民族与文化认同:印度英语小说研究》(在研)。

三、获奖3、《流散往世书:印度移民的过去与现在》获2014年度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林艳副教授一、论文1、“Internal Migrations and Social Justice in Amos and Micah.” In Migration and Diaspora: Exegetical Voices from Northeast Asian Women, edited byHisako Kinukawa, 19-26. Atlant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Press, 2014.2、“你兄弟亚伯在哪里?”——《创世记》四章与电影《莫扎特》的叙事分析,载于《神学美学》第5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1月。

二、学术会议1、2014年6月22日-26日,参加泰国清迈神学院,亚洲圣经学会。

提交学术会议论文“The Glory of the Cross: Cross-Textual Reading between Isaiah 52-53 and the Chinese Novel Sandalwood Penalty”。

2、2014年8月18日-21日,参加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国际华裔圣经学术学术会议。

提交学术会议论文“十架荣耀:《以赛亚书》52-53章与《檀香刑》的跨文本阅读”。

3、2014年12月11日-14日,参加“文化产业发展与文艺理论创新”学术论坛。

主办单位:深圳大学。

三、课题1、课题名称:“双语精品专业课程”;课题经费:8000元;课题来源:中央财政扶持课题深圳大学国际拓展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