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机器人的事故分析及其对策
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
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一、案例背景某知名制造企业是一家以生产高科技产品为主的公司,其生产线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操作传统的生产线设备。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该公司决定引入工业机器人来替代部分人力。
经过多方面考察和比较,该公司选择了某知名机器人制造商的工业机器人。
二、案例分析1.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引入工业机器人后,该公司将其应用于生产线中的关键环节,如焊接、装配、搬运等。
这些机器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特点,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引入也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失误率,减少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2.工业机器人带来的影响首先,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与传统的生产线相比,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效率更高,能够更快地完成生产任务。
此外,工业机器人的引入也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其次,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高了产品质量。
工业机器人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等特点,能够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此外,工业机器人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
最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推动了制造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进程。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工业机器人面临的挑战尽管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工业机器人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其次,工业机器人的维护和保养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这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
此外,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以适应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三、结论综上所述,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通过应用工业机器人,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风险。
ABB工业机器人常见的24种故障及维修处理方法
ABB工业机器人常见的24种故障及维修处理方法1.机器人报警“20252”电机温度高(DRV1故障处理)处理方式:检查电机是否过热,如电机温度正常则检查连接电缆是否正常(可能是控制柜处航空插头没插好λ如果査不出问题,又着急用机器人,可临时将报警信号短接,不过注意,此时电机真正过热后也不会报警,可能会引起电机烧毀。
具体操作方式:在控制柜左下角找到A43板,找到板子上5插头,上边有4根线,其中线号为439和440的两根线就是电机过热报警信号线将两根线从中间断开,把板子这边的两根线短接即可。
2.ABB机器人电源模块短路板短路故障处理人为因素:热插拔硬件非常危险,许多电路板故障都是热插拔引起的,带电插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从而导致机器人电路板损坏;随着使用机器人时间的增长,机器人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就会自然老化,从而导致机器人电路板故障。
环境因素:由于操作者的保养不当,机器人电路板上布满了灰尘,可以造成信号短路。
3.什么情况下需要为机器人进行备份1.新机器第一次上电后。
2.在做任何修改之前。
3.在完成修改之后。
4.如果工业机器人重要,定期1周一次。
5.最好在U盘也做备份。
6.太旧的备份定期删除,腾出硬盘空间。
4、什么情况下需要为工业机器人进行备份上述情况是示教器和机器人主控制器之间没有建立通讯连接,未建立连接的原因包括:1.机器人主机故障。
2.机器人主机内置的cf卡(sd卡)故障。
3.示教器到主机之间的网线松动等。
处理方式:1.检查主机是否正常,检查主机内sd卡是否正常。
2.检查示教器到主机网线是否连接正常。
5.机器人出现报警提示信息10106(维修时间提醒是什么意思?)不能。
比如说机器人甲A的备份只能用于机器人甲,不能用于机器人乙或丙,因为这样会造成系统故障。
8.对于机器人备份中什么文件可以共享?机器人六个伺服电机都有一个唯一固定的机械原点,错误的设定机器人机械原点将会造成机器人动作受限或误动作,无法走直线等问题,严重的会损坏机器人。
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机械加工设备由于运转速度快,在运转过程中,操作人员如不熟练操作或违反操作规程,很容易造成严重伤害和死亡事故,为预防机械设备伤害和死亡事故发生,经过调查分析,现就其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剖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对策。
一、机械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析(一)物的不安全状态机械设备的质量、技术、性能上的缺陷以及在制造、维护、保养、使用、管理等诸多环节上存在的不足,是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具体表现为:一是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上就存在缺陷,有的设备机械传动部位没有防护罩、保险、限位、信号等装置;二是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加之有的企业擅自改装、拼装和使用自制非标设备,设备安全性能难以保证;三是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机械设备带病运转、运行,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安全性能的检测缺少强有力的监管;四是从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工具缺少或缺陷,导致工人在操作中将身体置身于机械运转的危险之中;五是生产作业环境缺陷,有的企业设备安装布局不合理,机械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不足,工人操作空间不符合要求,更有少数单位现场管理混乱,产成品乱堆乱放、无定置、无通道。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又一直接原因,集中表现为:一是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者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思想麻痹,有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二是操作人员野蛮操作,导致机器设备安全装置失效或失灵,造成设备本身处于不安全状态;三是手工代替工具操作或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区域,有的工人为图省事,走捷径,擅自跨越机械传动部位;四是机械运转时加油、维修、清扫,或者操作者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检查、安装、调试,虽然关停了设备,但未能开启限位或保险装置,又无他人在场监护,将身体置身于他人可以启动设备的危险之中;五是操作者忽视使用或佩戴劳保用品。
二、机械伤害事故的间接原因分析一是安全机构不健全,有的企业没有专职安全员或安全员配备不足,有的安全员一人多职,职责不明,人浮于事;二是安全宣传、安全培训不到位,有的企业新工人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作业,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未经相关部门培训,缺乏安全操作技术知识,存在边学边干的现象;三是安全生产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到位;四是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有的企业虽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但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往往一查了之,不能跟踪督查整改到位。
工业机器人安全分析报告
工业机器人安全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其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以提供参考和建议,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工业机器人的安全隐患1. 碰撞风险:由于工业机器人操作速度快、力量大,与人或物体发生碰撞的风险较高。
2. 失控风险:工业机器人可能因软件故障、传感器故障或人为失误而失去控制,导致意外发生。
3. 电气风险:工业机器人的电气系统可能存在短路或漏电等问题,造成人员触电的危险。
4. 精确性风险:工业机器人在进行精细操作时,存在定位和判定不准确的问题,可能对生产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三、工业机器人安全措施为了减少工业机器人的安全隐患,以下是提供的安全措施及建议:1. 安全围栏:建立适当的安全围栏,将机器人和人员隔离开来,有效减少碰撞风险。
2. 紧急停止开关:在工作区域设置易于访问的紧急停止开关,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停止机器人运行。
3. 安全传感器:安装安全传感器,通过检测人员或物体的接近来及时停止机器人的运动,避免碰撞事故。
4. 定位系统:引入先进的定位系统,提高机器人的位置精确性,减少操作中的误差。
5.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器人的电气系统,确保正常运行,避免电气故障导致的风险。
四、安全培训和教育除了以上安全措施,工业机器人使用者和操作者需要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掌握以下知识:1. 机器人操作规程:了解机器人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流程,避免人为失误导致事故。
2. 安全操作技巧:掌握安全操作技巧,包括正确的姿势、距离和操作步骤等,减少操作中的风险。
3. 紧急情况应对:学习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使用紧急停止开关或其他紧急设备,及时避免事故。
4. 事故处理和报告:了解事故处理和报告的程序,及时采取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做好报告。
五、机器人安全标准和监管要求为了规范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和安全管理,相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标准和监管要求,使用者和制造商应当遵守:1. ISO 10218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机器人系统的整体安全要求和技术规范。
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统计表
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统计表一、引言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大家对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的认识,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
二、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类型及原因1.机器人失控机器人失控是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原因可能包括:控制系统故障、传感器损坏、线路老化等。
失控的机器人可能导致生产线停机、设备损坏、人员伤害等严重后果。
2.操作失误操作失误是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操作人员对机器人系统的不了解、操作不熟练或疏忽大意,可能导致误操作,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3.设备老化机器人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零部件会逐渐磨损、老化,导致设备性能下降。
若未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4.环境不安全工业机器人工作环境的不安全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
如地面湿滑、杂物堆积等,可能导致机器人运行过程中发生意外。
三、预防措施1.机器人系统安全设计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机器人的安全性。
如增加安全防护装置、设置合理的安全距离、采用可靠的控制系统等。
2.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操作人员是工业机器人安全运行的关键。
企业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熟练、安全地操作机器人。
3.定期设备检查与维护定期对机器人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4.改善工作环境企业应加强工作环境的管理,确保地面干燥、整洁,无杂物堆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应急处理措施1.紧急停止按钮在机器人工作区域内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当发生安全事故时,操作人员可迅速按下按钮,切断机器人电源,避免事故扩大。
2.物理隔离在机器人工作区域设置物理隔离,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其他人员不会受到波及。
3.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针对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后各人员的职责和应对措施,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机器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机器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当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故障不要慌张,如果故障不是由于控制器引起的,那么故障的原因肯定是机器部件发生损坏。
为了尽快以最简便的方法处理故障、应当对故障进行分析。
并且需要找出是哪个零件引起了故障。
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人类创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后,工业机器人就显示出它极大的生命力,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在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木材与家具制造业等领域中。
在工业生产中,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及搬运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都已被大量采用。
公司机器人越来越多,担心机器人出问题?怎样才能有备无患?怎样将解决方法化繁为简?下面交大家一些小诀窍以及常见的故障分析。
当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故障不要慌张,如果故障不是由于控制器引起的,那么故障的原因肯定是机器部件发生损坏。
为了尽快以最简便的方法处理故障、应当对故障进行分析。
并且需要找出是哪个零件引起了故障。
请按下面步骤进行简单检查和维护:第1步:那一个轴出现了问题?首先、检查是哪一个轴引起了故障。
如果很难检测出故障、核对是否有下列可能出现的机器异常。
①是否有零件发出噪音?②是否有零件过热?③是否有零件松动或有后坐力?第2步:哪个零件损坏了?如果检测出了不正常的轴、检查哪一部分引起了问题。
同一种现象会有很多种可能的原因。
注意:1) 过载——当负载超过额定电机负载时现象出现。
具体来说就是触发了线圈保护器的热继电器。
2) 操作时有噪音——现象是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振动。
焊接机器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防护对策
焊接机器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防护对策摘要:机器人工作不知疲倦,而且精度高,因此大大提高了焊接生产效率。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焊接机器人在汽车、船舶、电气开关柜制造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
本文首先简述了焊接机器人的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工业机器人安全标准的建立情况,然后以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现场使用的焊接机器人为例,从管理几个方面对焊接机器人各作业工序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对策。
关键词:焊接机器人;危险性;安全防护对策引言如今的工业体系中,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了一种发展趋势,要想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引入大量工业机器人,因此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将成为工业体系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如今的很多行业里,已经出现了工业机器人的身影,如汽车生产线上的装配机器人,机械生产过程中,与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等配套的物料推送机器人,以及焊接机器人等,这些都是现在工业体系内常见的工业机器人。
1机器人的概述机器人是仿生学与机械学结合的产物,它通过机械结构模仿人体构造,进而实现代替人类工作的目的。
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种,这类机器人一般只具有一种功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这类机器人的结构一般为多关节机械手或者自由度较高的机械装置,同时它还具备控制装置和动力装置,可以独立地进行工作。
简而言之,工业机器人就是用机械装置代替人手,用控制装置代替人脑,进而代替人类完成工作的装置。
工业机器人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完全不需要人工介入,完全实现自动化的工业机器人,它是一种完全独立的工业机器人,可以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还可以通过改变其内部程序实现不同的工作需要。
第二种类型是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的工业机器人,它最早出现于核物理领域,和军事领域,这类工业机器人也被称作操作机,主要用于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的工作,最开始是通过有线连接实现对操作机的控制,后来经过发展改为了通过无线连接进行对操作机的控制,目前这类机器人的发展前沿是外星球探测车。
机械制造企业中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五篇范例]
机械制造企业中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五篇范例]第一篇:机械制造企业中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机械制造企业中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制造企业逐年增多,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
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如何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有效预防,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对维护安全生产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据统计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在所有安全生产事故中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它不仅影响企业的声誉与效益,而且严重伤害员工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
在机械制造企业有秩序的生产活动和过程中发生的不测事件,不仅造成生产的中断或干扰,而且造成生产设施和材料的损坏,直接延误了生产,给员工和企业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开展安全与事故研究是机械制造企业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对机械制造企业中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
二、事故原因分析一)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析(一)物的不安全状态机械设备的质量、技术、性能上的缺陷以及在制造、维护、保养、使用、管理等诸多环节上存在的不足,是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具体表现为:一是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上就存在缺陷,如有的设备机械传动部位没有防护罩;有的设备没有安全保险措施;有的设备运动部件没有限位装置;有的设备没有工作运行提示信号装置;有的设备没有处理好人机工程学问题,使得机器的可操作性太差,容易引起操作者的误操作;二是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加之有的企业擅自拆装、改装、拼装和使用自制非标设备,设备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三是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机械设备带病运转、运行,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安全性能的测试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机制;四是从业人员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工具缺少或缺陷,导致工人在操作中将身体直接置身于机械运转的危险区域之中;五是生产作业环境有缺陷,有的企业设备安装布局不合理,机械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不足,工人操作空间不符合要求,更有少数企业现场管理混乱,产成品乱堆乱放、无定置、无通道。
机器人事故应急预案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给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为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机器人事故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有机器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应急处理。
三、事故分类及应对措施1. 机器人设备故障(1)发现故障后,立即停止机器人运行,确保人员安全。
(2)由专业维修人员对故障机器人进行检查、维修。
(3)维修完成后,对机器人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机器人操作失误(1)发现操作失误后,立即停止机器人运行,确保人员安全。
(2)对操作人员进行紧急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3)完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3. 机器人碰撞事故(1)发现碰撞事故后,立即停止机器人运行,确保人员安全。
(2)对碰撞事故进行现场勘查,分析事故原因。
(3)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4. 机器人火灾事故(1)发现火灾事故后,立即启动灭火设备,进行灭火。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机器人中毒事故(1)发现中毒事故后,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2)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处理。
(3)查找中毒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参与救援。
2. 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3. 通知相关部门,如消防、医疗等,协助救援。
4. 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确保人员安全。
5.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五、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2. 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 对机器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关于工业机器人的事故分析及其对策(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关于工业机器人的事故分析及其对策(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530-84 关于工业机器人的事故分析及其对策(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工业机器人是高科技机电产品,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可以代替人们从事繁重的、危险性的工作,但由于工业机器人故障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
从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工业机器人事故案例、能量类型分类等多角度对工业机器人事故进行了分析,从故障树分析法、基本安全性原则、工业安全技术等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事故安全分析对策1 引言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等诸多部门,它可以代替人们在具有危险性的场所从事繁重的工作。
工业机器人在将人们从繁重的危险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存在产生危险的因素,由于工业机器人故障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工业机器人是由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组成的,这个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工作制造部件、输送部件等。
人要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安装、编程、维修,还有可能靠近机器人进行操作,因此,人也将参与到机器人的工作系统中去,当人靠近工业机器人时就可能出现安全问题[1]。
机器人的自由度比其他普通机械大得多,它的工作制造部件可以在较大空间内运行,具有高速运动的大功率手臂和复杂自主的动作,若机器人发生故障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工业机器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工业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工业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一、引言工业作为现代自动化生产线的关键设备之一,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与任何复杂设备一样,工业也存在故障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工业常见的故障及其维修方法,以帮助操作员和维修人员更好地处理故障情况。
二、电力故障1、无法启动- 排查电源是否接通,检查电源线是否正常连接。
- 检查控制柜中的断路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断路器跳闸,则可能是电流过大或电路短路造成的。
- 检查本身的电缆连接是否良好,确保信号顺畅传输。
2、断电- 检查电源线是否松动或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
- 检查控制柜中的插头和插座是否紧固稳定,以避免松动接触不良。
1、触发器故障- 检查触发器的接线是否正确,是否松动或损坏。
- 检查触发器传感器是否被遮挡或损坏,及时更换损坏的传感器。
2、光电开关故障- 检查光电开关的电源是否正常,及时更换损坏的电源。
- 检查光电开关的接收头和发射头是否被污染或损坏,进行清洁或更换。
四、动力系统故障1、电机故障- 如果电机无法运转,检查电机线圈是否断路或短路,更换损坏的线圈。
- 检查电机的轴承是否磨损,润滑是否充足,及时进行维护。
2、减速器故障- 检查减速器的齿轮是否磨损或断裂,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 检查减速器的油封是否损坏,润滑油是否充足,及时维护和更换。
1、控制器故障- 检查控制器的电源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报警灯亮起,处理报警信息。
- 检查控制器的内部电路是否正常,如有需要,重新程序。
2、编码器故障- 如果无法正确认知自身位置,检查编码器的连接是否稳定,及时修复。
- 检查编码器的信号反馈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可能需要更换编码器。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无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流过大:指电路中流动的电流超出设备或线路的额定电流值。
2、电路短路:指电路中两个导体之间发生直接的、不正常的接触而造成的异常情况。
八、全文结束。
关于工业机器人的事故分析及其对策
关于工业机器人的事故分析及其对策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高效、精准的工作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然而,随着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工业机器人事故也日益频发。
工业机器人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因此,对工业机器人的事故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确保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工业机器人事故的原因包括机械故障、程序错误、人为错误等。
机械故障包括设备老化、零部件损坏、润滑不良等,程序错误可能是由于程序编写不当或者操作员输入错误导致的。
人为错误主要包括操作不当、操作员疲劳、操作员对机器人不熟悉等。
其次,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预防和减少工业机器人事故的发生。
首先,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替换老化和损坏的零部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其次,对程序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测试,在程序上线之前进行多次模拟运行,确保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采取安全措施,如设立安全防护网、安装安全传感器等,确保人员的安全。
此外,加强对操作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机器人的运行和操作的熟悉程度,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除了上述的对策,工业机器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也非常重要。
一旦发生事故,需要立即停止机器人的运行,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同时,对事故进行及时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此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的报告程序、紧急救援措施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在工业机器人事故分析和对策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的监管和指导。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机器人生产和应用的监管,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引导企业加强对机器人的管理和安全措施。
行业协会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企业和操作员对工业机器人事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工业机器人事故的分析和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统计表
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统计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工业机器人概述2.工业机器人的安全事故统计3.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4.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5.工业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正文一、工业机器人概述工业机器人,顾名思义,是指在工业领域中应用的机器人。
它们能够自动化执行各种工业任务,例如焊接、喷涂、装配、搬运、包装、质检等。
工业机器人通常由多个关节组成,可以在三维空间内自由移动和操作,并且可以根据程序和传感器的指令执行特定的任务。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成本和人员受伤的风险。
二、工业机器人的安全事故统计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其安全事故也逐渐增多。
这些安全事故主要包括机械伤害、电气伤害、软件故障等。
其中,机械伤害是最常见的一种安全事故,占到所有安全事故的 70% 以上。
三、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缺陷:工业机器人在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2.制造质量:工业机器人的制造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安全运行。
如果制造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3.软件故障:工业机器人的软件系统是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如果软件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机器人运行失控,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4.人为因素:在使用工业机器人过程中,人为操作不当、违章作业等行为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工业机器人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为了确保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运行,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完善设计:在工业机器人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能,确保设计合理、可靠。
2.确保制造质量:在工业机器人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把控质量,确保零部件和整机的质量达到要求。
3.提高软件质量:工业机器人的软件系统应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确保其安全可靠。
4.加强人员培训: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机械伤害事故的对策及措施
机械伤害事故的对策及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A现场上固定的加工机械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以防止被加工件压破发生触电。
B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防止发生漏电。
C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
D现场使用的圆锯应相应固定。
有连续二个断齿和裂纹长度超过2cm的不能使用,短于50cm的木料要用推棍,锯片上方要安装安全挡板。
E木工平刨口要有安全装置。
木板厚度小于3cm,严禁使用平刨。
平刨和圆锯不准使用倒顺开关。
F使用套丝机、立式钻床、木工平刨作业等,严禁戴手套。
G砼搅拌机在运转中,严禁将头和手伸入料斗察看进料搅拌情况,也不得把铁锹伸入拌筒。
清理料斗坑,要挂好保险绳。
H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到作业。
I机械运转中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或把机械交给别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
作业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作业。
G打夯机要二人同时作业,一人理线,操作机械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严禁在机械运转中清理机上积土。
K使用砂轮机、切割机,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
严禁用砂轮切割22#钢筋扎丝。
L操作钢筋切断机切50cm以下短料时,手要离开切口15cm以上。
M操作起重机械、物料提升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机等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N加工机械周围的废料必须随时清理,保持脚下清,防止被废料拌倒,发生事故。
2安全管理措施2.1严格控制违章作业因按照规程操作,消除图方便,有章不循。
如木工机械安全装置不可靠;起重机械保护装置失效;机械运转中进行维护;非机械工擅自启动机械操作;为赶进度不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和定人机制度。
2.2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施工机具使用前,必须安全保险,传动保护装置及使用性能,由施工单位机械管理部门或岗位进行检查、验收,填写验收纪录,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中,应对施工机具、施工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调整等。
员工失误撞坏喷涂机器人事故分析与整改报告
员工失误撞坏喷涂机器人事故分析与整改报告
喷涂机器人事故分析与整改报告
2018年11月2日,在某企业生产线上发生喷涂机器人事件,企业未能及时采
取有效措施,导致损失情况严重。
事故分析与整改报告如下:
1. 事故原因分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员工失误而导致机器人出现故障;此外,企业缺乏有效的安全流程,未能及时检查机器人的安全状况,也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一个原因。
2. 整改措施:(1)安全审批流程:强化机器人使用前的安全审查流程,以确
保机器人在使用前已通过安全审核;(2)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强员工对机器人安全使用的认识;(3)加强监督:增加机器人使用前的管理人员,严格把关,以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 补救措施:(1)撤回使用未经安全审查的机器人;(2)严厉处罚导致事
故发生的责任人;(3)制定针对本次事故深刻反思后的预防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本次事故既可以把原因归结为员工失误,也要看出安全监管有
欠缺,企业应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并严厉执行,以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另外,企业还要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动态管理,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规范安全操作行为,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工业机器人系统故障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工业机器人系统故障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一、引言随着工业机器人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带来的高效率和精度给企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故障也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因此,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工业机器人系统故障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展开论述。
二、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和原因在工业机器人系统中,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分为机器人系统本身故障引起的事故和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
机器人系统故障可能源于机器人编程错误、传感器故障、电气故障等,而人为因素包括操作员不当操作、维护保养不到位等。
三、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工业机器人系统故障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一旦发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严重后果。
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有助于提前做好准备,并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应急预案的制定步骤1. 事故风险评估:对工业机器人系统故障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风险程度。
2. 预案目标和原则: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制定原则,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
3. 预警与监测:建立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现潜在故障风险。
4. 应急组织与指挥: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和指挥体系,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
5. 应急资源准备: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资源,包括人员、装备、工具等,以迅速应对事故。
6. 应急演练与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与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7. 事故调查与总结:对每起事故进行调查,总结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1. 应急联络:建立应急联系人名单,保证与相关部门的紧密联系和信息交流。
2. 事故报告与处置:明确事故报告流程和处理措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 人员疏散与救援: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确保安全迅速疏散,并做好伤员救治工作。
关于工业机器人的事故分析及其对策
关于工业机器人的事故分析及其对策1 引言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等诸多部门,它可以代替人们在具有危险性的场所从事繁重的工作。
工业机器人在将人们从繁重的危险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存在产生危险的因素,由于工业机器人故障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工业机器人是由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组成的,这个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工作制造部件、输送部件等。
人要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安装、编程、维修,还有可能靠近机器人进行操作,因此,人也将参与到机器人的工作系统中去,当人靠近工业机器人时就可能出现安全问题[1]。
机器人的自由度比其他普通机械大得多,它的工作制造部件可以在较大空间内运行,具有高速运动的大功率手臂和复杂自主的动作,若机器人发生故障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所以,有必要对工业机器人的有关事故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对策。
2 工业机器人安全性概况2.1 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分析鉴于工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注意对工业机器人的事故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日本某公司对工业机器人发生事故的类别进行了调查统计,其中控制装置的故障占66.9%,机器人装置上的工作部件,如焊枪等工具的故障占18.5%,工作场所噪声信号的干扰引起的机器人失控占11.1%,其他原因的故障占3.5%。
表1 为机器人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的统计。
可以看出,在机器人工作不到100h的时间内,其平均无故障率只有28.70%,工作100h以上,其平均无故障率明显下降。
假如生产流水线上,机器人平均每天工作按20h 计算,则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机器人极有可能发生故障。
从上述统计分析可知,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工作部件以及工作场所噪声信号的干扰等易使机器人发生故障,而且机器人故障的发生也很频繁。
因此,机器人的可靠性还是很有限的,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充分考虑各项安全措施。
工业机器人故障分析及可靠性测试的必要性
工业机器人故障分析及可靠性测试的必要性摘要:可靠性测试已经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进行验证的测试项目,通过产品的可靠性测试,能在短期内激发产品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磨损失效等。
所以根据工业机器人在实际可靠性测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需采取设计和工艺改进措施,提高工业机器人实际使用过程中精度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
基于此,本文对工业机器人故障分析及可靠性测试的必要性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故障;可靠性引言工业机器人以其高智能、高质、高效,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故障,一旦发生故障,故障处理较为复杂,对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通常的做法是由厂家服务人员进行维修处理,一方面维修费用较高,另一方面维修的及时性无法得到保障,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1工业机器人FTA选取工业机器人精度故障(M01)作为整体故障树的顶事件。
根据系统划分方式和工业机器人可靠性改进设计的需要,次级事件确定为:主机故障(A01)、机械臂故障(A02)、计划与控制软件(A03)、光学跟踪系统(A04)、主控台故障(A05)、导航定位工具包故障(A06)。
中间事件则确定为各组件或部件的故障模式,基本事件则选定为各零部件和元器件的基本故障模式。
这样就可以有零部件的故障模式分析到组件或部件再分析到子系统,再由子系统分析到工业机器人整机系统,逐级分析,直到分析出是哪些零部件或元器件最先发生故障,并且影响到了哪些组件或者部件,进而影响工业机器人哪个子系统,又如何引起了工业机器人精度故障。
2工业机器人故障模式影响分析2.1设备故障设备故障快速处理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维修经验,要充分熟悉现场设备布局,了解各个设备部件的工作原理,同时还要讲究故障的排查方法,对于喷涂机器人系统,通常都是模块化设备,可以通过比较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故障判断效率,也可以根据经验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直接判断设备怀疑的故障点,这个也是维修人员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此法要求维修人员对设备工作原理及零部件运行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工业机器人的事故分析及其对策摘要:工业机器人是高科技机电产品,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可以代替人们从事繁重的、危险性的工作,但由于工业机器人故障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
从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工业机器人事故案例、能量类型分类等多角度对工业机器人事故进行了分析,从故障树分析法、基本安全性原则、工业安全技术等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事故安全分析对策1 引言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等诸多部门,它可以代替人们在具有危险性的场所从事繁重的工作。
工业机器人在将人们从繁重的危险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存在产生危险的因素,由于工业机器人故障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工业机器人是由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组成的,这个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工作制造部件、输送部件等。
人要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安装、编程、维修,还有可能靠近机器人进行操作,因此,人也将参与到机器人的工作系统中去,当人靠近工业机器人时就可能出现安全问题[1]。
机器人的自由度比其他普通机械大得多,它的工作制造部件可以在较大空间内运行,具有高速运动的大功率手臂和复杂自主的动作,若机器人发生故障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所以,有必要对工业机器人的有关事故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对策。
2 工业机器人安全性概况2.1 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分析鉴于工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注意对工业机器人的事故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日本某公司对工业机器人发生事故的类别进行了调查统计,其中控制装置的故障占66.9%,机器人装置上的工作部件,如焊枪等工具的故障占18.5%,工作场所噪声信号的干扰引起的机器人失控占11.1%,其他原因的故障占3.5%。
表1 为机器人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的统计。
可以看出,在机器人工作不到100h的时间内,其平均无故障率只有28.70%,工作100h 以上,其平均无故障率明显下降。
假如生产流水线上,机器人平均每天工作按20h 计算,则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机器人极有可能发生故障。
从上述统计分析可知,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工作部件以及工作场所噪声信号的干扰等易使机器人发生故障,而且机器人故障的发生也很频繁。
因此,机器人的可靠性还是很有限的,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充分考虑各项安全措施。
2.2 工业机器人的事故分析以下是日本机器人协会(1234)提供的0 个典型的工业机器人事故案例[2]:(1)1 名工人的手指被正在做正常上下运动的机器人夹在工件与切割夹具之间;(2)机器人在进行正常操作时,当它把薄钢板传递到工人手中时割破了工人的手指;(3)在进行正常操作的机器人的手臂撞在工人身上,将工人撞伤;(4)在进行人工操作时机器人手臂不符合指令要求,正当操作人员要进行调整时,头部被机器人划破。
表2 为机器人事故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
表2 机器人事故原因统计分析由上述事故案例和事故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人工操作机器人时,机器人造成危险的可能性很大;(2)在机器人造成的危险中,归因于设备自身误动作的有一半之多;(3)由机器人自身错误所引起的和由人为失误所引起的事故发生率几乎相等;(4)机器人作为自动化设备在其正常操作条件下,发生事故次数占总事故次数的比重很大,可达22.4%-66.4%;(5)机器人的设计和生产不能保证使用机器人时绝对安全或绝对不发生故障,安全使用机器人还取决于使用者的技术水平和保养及维修等诸多因素。
3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对策分析3.1 故障树分析法(FTA)故障树分析法(FTA)是被广泛使用的演绎分析工具,可以用清晰的结构层次展现故障的发生原因、情形。
在人机器人工作环境中,所有潜在的危险都是由于不安全条件和不安全行为所致,可用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对危险的原因结果逻辑关系作演绎分析。
由于机器人的使用方式和操作对象不同,完成的工作以及使用的工具都不尽相同,涉及的能量形式也不同,因此,在进行故障分析时应全面考虑,对上述各种不同点都要有对应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对机器人误动作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进行归纳整理,做出的故障树(见图1)。
通过FTA对人机器人环境中潜在事故危险的分析研究发现,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有效地减少危险:(1)减少异常能量的转换。
如图中的X1、X2、X3、X9等。
要提高机器人硬件的可靠性,例如改进控制板的设计,采取标准化措施,有完全可靠的紧急停车方法,避免机器人失控。
同时还应尽量避免操作人员在机器人的危险区内工作。
(2)使异常能量最小化。
如图中的X2、X3、X8等。
用降低机器人运动速度的办法来减少,例如编程操作人员必须接近机器人的危险时,应密切注意负载情况。
一旦发现负载的重量、尺寸和形状超过极限,就要立即停车检查;还要研究负载的运动,以减少错误操作和机器人的误动作。
(3)优化防护措施。
如图中的X4、X5、X8等。
在使用机器人时应该采取各种预防事故的措施,如安装防护栏、安全闸,用传感器监控,用检测器检测等。
在有机器人的全自动装配线等大型自动化系统中,还应更多地从工艺过程角度出发,制订更全面、合理的安全措施。
图1 机器人误动作故障树[2](4)完善机器人控制措施。
如图中的X6、X7、X9、X10等。
工业自动化与安全措施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因此,要使工人充分认识到机器人存在的危险性,并远离机器人危险区,要对操作员、程序员、维修工程师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教育与培训。
3.2 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危险性评价与安全性评价(1)危险性评价:在技术上采取安全对策时,必须在适当的指标的基础上进行。
假设因机器人产生了某种事故,其事故带来的危险性可由下式表示:危险性=失败的频度(类型1)×危险侧迁移率(类型2)×伤害强度(类型3)[2]。
式中所指的失败(类型1)可分为:①不经修理就不可恢复正常状态的硬件故障;②消除外部原因(如电磁噪音干扰)就能恢复正常状态;③由于操作错误或因不安全行为所产生的人为故障等。
为了减少失败,必须对机器人系统进行高可靠性设计。
所谓危险侧迁移率(类型3)是指出现了故障(失败)以后所产生的危险,对人而言,人就成了危险的一侧,危险一侧所占的危险比例,就是危险侧迁移率。
即不管出现什么故障(失败)都要确保人身的安全,只能侧重这一方面。
因此就必须在机器人的基本结构设计方面多想方法,例如联锁装置和故障自动排除装置等均很有效。
所谓伤害强度(类型’),是指随着机器人往大型、高速方面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人的伤害危险的潜在能量越来越大,这就是伤害强度。
这里,重要的是要减少在使用机器人时对人构成的危险性,也就是说要极力降低类型1和类型2的发生概率,使危险侧迁移率变小。
在系统设计阶段,要尽量抑制对人产生威胁的机器人所产生的力或运动,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证人身安全。
(2)安全性评价:它阐明造成人体实质损害危险发生的机理,评估安全性对策的效果和系统中的剩余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只有较小数据的较新型的系统,是通过系统化预测或演绎来进行评价的,包含以下3个基本步骤:①识别系统中可能产生的危险;②及时分析危险发生的机理并研究安全性对策;#评价剩余风险[3]。
3.3 基本原则性的安全对策针对工业机器人的特殊性,以下一些安全对策是不可缺少的:(1)尽量减少危险部位。
采用机器人组成自动化系统时,由于机器人的动作范围大,与其他机械设备衔接的地方很多,因而对人构成威胁的危险部位比一般的机械设备要多,所以在考虑系统布局时,应尽量减少这些危险部位。
例如,在机器人有伸缩、摆动、俯仰、夹紧与放开等动作的部位放置挡块等制动器,或适当降低机器人的输出功率和运动速度,以减少对人的危险。
(2)将人与机器人的危险部位进行隔防。
在机器人自动运行时,原则上应用栏杆围障或罩子把人与机器人隔离,人只能在栏杆等屏障外操纵机器人。
这些方法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一般原则,结构也简单。
但若需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或维修又必须进入隔离区时,则需另外采取相应的防护与监视措施。
(3)附加安全装置。
附加安全装置应具有自我诊断的功能,而且这些装置对故障或异常现象的信号处理都与机器人的运动无关,是一些保护人身安全的有用装置。
(4)故障自动保护。
一是必须具有通过伺服系统对机器人的误动作进行监视的功能,如有异常动作应自动切断电源;二是必须具有当人误入危险区时,能立即测知并自动停机的故障自动检测系统。
具体措施有:安装警示灯,监视器,防越程装置,紧急停止装置等。
这些基本原则性的安全对策应逐步具体化、规范化乃至立法化,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如美国国家标准工业机器人系统安全标准ANSI/RIA R15.06-1986和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安全规则(JISB8433-1986)等[3]。
4 结语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它的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的提高。
智能机器人的研制在现阶段飞速发展,它能完成的技术操作是人工无法相比的。
因此,随着机器人的普及和复杂化,人机器人工作环境中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机器人系统在现阶段可靠性不高,事故时有发生。
为此,不仅要解决在设计阶段的技术难点,也要研究从使用现场,事故分析中反馈回来的信息,以便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只有发展到机器人本身能够检测到人的接近,并能自动、准确地采取适当措施时,才能确保人---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安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