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_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
根据传输速度、接口类型和总线类型等不同标准,网卡可 分为多种类型,如以太网卡、快速以太网卡、千兆以太网 卡等。
网卡的选购
在选择网卡时,需要考虑计算机的总线类型、网络接口类 型和传输速率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注意网卡的品牌和质量 。
集线器/交换机
01
集线器/交换机的作用
集线器和交换机是局域网中的重要设备,它们能够提供多个端口,使得
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培养实践能力的途径
通过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学生可以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基础知识,提 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掌握局域网组建和维 护技能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是一 项必备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 原理;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 功能;熟悉网络协议和网络服务
局域网安全与故障排除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局域网安全威 胁和防护措施,以及基本的故障 排除方法和工具。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应对自己在局域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 度进行客观评价,包括基础概念、硬件设
备、协议与标准、组建与配置等方面。
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应对自己在遇到问题时,能否独立思 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自我
。
网络设备介绍
包括交换机、路由器、 服务器等常见网络设备 的功能、性能和配置方
法。
网络服务配置
包括DNS服务、DHCP 服务、FTP服务等常见 网络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方法。
网络安全与管理
包括网络安全策略、防 火墙技术、网络故障排 查等网络安全和管理方
面的知识。
02
局域网基础知识
局域网概念及特点
概念
组建局域网教案反思
教学反思
用静态IP地址进行设置,分配给不同小组的IP地址段不同,设置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ping不通网关,设置后和自己的代理服务器不在同一网段无法上网等,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逐一排查问题,讨论解决方案互帮互助。
当同学们最终打开网页看到熟悉的页面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这次成功的体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也为学生学好用好信息技术提供了动力。
改进措施:我的教学聚焦了重难点,整堂课我通过任务驱动法和讲授法为中心,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练习比较彼此之间的结果来引出内容,通过分类对比以及图形给出的结构来加深IP地址的主要三类结构,如果重新再来,在聚焦重点方面我会在时间上有相应调整,让学生练习的时间再多一点。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学习型教学案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教材分析《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三章第四节内容。
本节一个课时,主要要求学生把以前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
这一节不仅在整个网络知识模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也是《网络技术应用》的重头戏之一。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网络的基础知识,如网络的种类、功能、网络中的硬件(工作站、服务器、协议和通信连接设备)以及网络拓扑结构、IP、子网掩码和网关设置等,这些都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可是,由于学生多数为农村学子,家中并没有电脑,即便有电脑也没有上网,因此多数学生们对网络还是比较陌生的,并不是那么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上网方式及其区别。
•体验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组建小型局域网的一般过程;2.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1.网线的制作;2.找出两种上网方式的不同;3.如何选择和设置TcP/IP。
五、教学与学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赏识教学法、演示法和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咱们都有过上网的经历吧?如何才能把一台电脑连接到网络中?学生回答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网络连接的初步认识,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案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2、帮助学生掌握组建小型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连接方法。
3、使学生学会配置网络参数,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的互联互通。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局域网的组成和拓扑结构。
(2)网络硬件设备的选择和连接。
(3)网络参数的配置和测试。
2、教学难点(1)理解网络协议和 IP 地址的概念。
(2)解决网络连接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动手组建局域网,亲身体验网络搭建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能正常运行。
2、网络硬件设备,如交换机、网线、网卡等。
3、教学课件和相关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在家中多台设备如何共享网络、学校机房的计算机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等,从而引出局域网的概念。
(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局域网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
其特点包括覆盖范围小、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易于建立和维护等。
2、局域网的组成(1)硬件组成:包括计算机、网卡、网线、交换机等设备。
(2)软件组成: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
3、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介绍常见的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并分析其优缺点。
(三)设备展示与连接演示(15 分钟)1、展示网络硬件设备,如交换机、网线、网卡等,介绍其功能和特点。
2、演示如何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形成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四)分组实践(40 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 4 5 人。
2、每组领取网络设备,按照要求动手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
局域网组成实践教学反思(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局域网组成与配置是基础技能之一。
在局域网组成实践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局域网组成实践教学的反思。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局域网组成实践教学使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网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
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网络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 增强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掌握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网络知识。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局域网组成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二、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1. 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局域网组成实践教学中,部分学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他们虽然掌握了网络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无法灵活运用。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应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局域网组成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持,如交换机、路由器、网线等。
然而,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进行实践操作。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大投入,完善实践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3.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局域网组成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
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实践任务,导致实践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应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
4. 教师指导不足在局域网组成实践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足,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加强实践教学指导,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1.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说课稿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型局域网的组建,下面我说课的流程是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一、教材的分析1、教材的出处我的教学内容选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我所选择的课题隶属于网络领域,是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网络技术类别之一,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为日后的从事网络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把教学内容分2课时完成,本堂课是第1课时——双绞线的制作讲解,第二节可是项目的实践。
2、学情分析结合教与学的特点,我采用比较直观的方式-----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专业特点分析:注重学生的能力,鼓舞培养,满足社会对技术紧缺人才的需要。
学生特点分析:积极性高,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理解能力分析欠缺。
采用的方法与手段:学案导学、自主探究、任务引领、互助合作。
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知结构心理特征和学科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双绞线的制作。
了解双绞线排线的顺序。
能力目标:熟练使用各种制作工具及测试工具。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分组协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4、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我把本节课的重点锁定了双绞线的制作,要完成双绞线的制作必需地把排线的顺序充分的掌握,所以我用重点引出难点,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层层递进的方式进入到本课的重点学习当中。
重点:双绞线的制作难点:双绞线排线的顺序二、教学方法分组教法、任务驱动、讲解示范;其中分组教法是我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手段,我设定一个项目通过两个人的互相协作来完成,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三、教法自主探究、分组协作、总结归纳。
老师做为引导,让学生完成总结。
四、教学准备1、Direct辅助教学课件2、工作台及网线、Rj45水晶头、网线钳、网线测试仪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主要部分。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五部分进行,深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的进入了我的课堂,使每一环,环环相扣。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案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让学生掌握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局域网的定义局域网的组成:服务器、客户机、网络设备等2. 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准备工作:确定网络拓扑结构、选购网络设备设备连接:使用双绞线或光纤连接设备配置网络: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测试网络: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2. 教学难点: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网络故障的排查与解决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
2. 演示法:现场演示局域网的组建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组建小型局域网。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保证教室内有足够的网络设备和连接线材。
2. 设备准备:服务器、客户机、交换机、路由器、双绞线、光纤等。
3. 软件准备:网络配置工具,如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网络测试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局域网,以及局域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新课内容:讲解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
3. 演示环节:现场演示局域网的组建过程,包括设备连接、网络配置等。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动手实践,组建小型局域网。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七、作业布置1. 绘制一个小型局域网的拓扑图,并标注各设备的连接方式。
2. 编写一个简单的局域网搭建计划,包括设备选购、网络配置等。
3. 思考如何将小型局域网扩展为大型局域网,并简要阐述扩展方案。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动手实践的成果,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新整理高中信息技术《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学案《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学案一、教材分析《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三章第四节内容。
本节一个课时,主要要求学生把以前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
这一节不仅在整个网络知识模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也是《网络技术应用》的重头戏之一。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网络的基础知识,如网络的种类、功能、网络中的硬件(工作站、服务器、协议和通信连接设备)以及网络拓扑结构、IP、子网掩码和网关设置等,这些都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可是,由于学生多数为农村学子,家中并没有电脑,即便有电脑也没有上网,因此多数学生们对网络还是比较陌生的,并不是那么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上网方式及其区别。
体验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组建小型局域网的一般过程;2.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1.网线的制作;2.找出两种上网方式的不同;3.如何选择和设置TCP/IP。
五、教学与学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赏识教学法、演示法和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咱们都有过上网的经历吧?如何才能把一台电脑连接到网络中?学生回答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网络连接的初步认识,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视频演示讲授新课介绍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网络传输介质,网线制作工具:网钳,测线器,并实物展示。
高中信息技术_2.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n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3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教学设计【实验目的】1. 识别组建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设备及其功能,了解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2. 使用无线客户端(包括移动终端)连接无线网络,通过观察无线网卡状态的详细信息,理解网络配置的参数。
3. 能够深刻理解传输速率、网络带宽、ip地址、子网掩码、域名解析系统和网关等概念。
4. 通过组建无线局域网,体验无线路由器等常见设备的安装及设置方法,树立合理使用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意识。
【实验内容】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制作双绞线,并配置无线路由器,使用客户端进行验证。
【实验设备】全班共分为6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包括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仪、无线路由器、ipad等。
【实验原理】网络配置的参数设置。
【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确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大有不同,两极分化明显。
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共同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哪些技能、完成哪些任务。
对于实践动手操作,男同学动手能力相对好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分层次的布置任务。
效果分析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是高二信息技术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的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堂课在录播室进行,学生没有面对电脑操作,理论知识学生能够很好掌握,动手操作还需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制作普通双绞线,能够熟悉组建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正确组建无线局域网,能够根据需要配置无线路由器,如上网的接入方式、无线设置等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新教材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二单元"信息系统的集成"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制作普通双绞线,能够熟悉组建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正确组建无线局域网,能够根据需要配置无线路由器,如上网的接入方式、无线设置等。
评测练习1.制作双绞线的步骤是什么?T568B的线序是怎样排列的?2.分析、总结“组建无线局域网”实验过程。
组建局域网教案反思
组建局域网教案反思一、教案设计目标分析在组建局域网教案设计中,我主要以以下目标为导向:1.理解局域网的概念:通过教学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清楚理解什么是局域网,局域网的作用和特点。
2.掌握局域网的组建方法:通过实际搭建局域网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物理拓扑结构和网络设备,并能够独立实施局域网的组建。
3.掌握局域网的配置与管理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设备配置和网络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等。
二、教案设计实施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思路和目标基本上得到了实现,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学生能够理解局域网的概念,掌握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并能够进行相应的配置与管理。
然而,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过紧: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案中的内容安排较为紧凑,给学生留下了较少的时间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加快节奏,导致了一些操作失误和配置错误。
2.实验设备不足:由于学校实验室设备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同时进行实验操作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实际操作,而只能通过观看他人操作和听讲来学习。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够直观和有效。
三、教案设计改进建议为了改进教案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优化内容安排:在设计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可以适当减少知识点的数量,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实践操作上,确保学生真正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
2.完善实验设备:争取更多实验设备的支持,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进行实践操作。
如果实验条件有限,可以考虑分组轮流操作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实验。
4.提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知识,可以提供额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实验文档和练习题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教学效果,我计划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估:1.考试成绩评估:通过针对教学内容的测试或考试,评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组建局域网》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组建局域网》这节课,在新课程中属于必修模块二《信息系统与社会》中的第二单元《信息系统组成与应用》,课标要求学生在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系统基础上,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通过组建小型无线网络,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接入方式、带宽等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课标要求学生既理解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省下发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相应教学要求是:1、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接入方式;2、了解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TCP/IP 协议等基本概念的含义及作用。
二、教材分析1、本节的地位和作用《组建局域网》属于粤教版选修模块三《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的第五节。
这节课是一节从理论学习转向实践操作的活动课,既是学生对所学网络硬件及网络协议知识的实践验证课,也是实践出真知的知识归纳课,更是一节重要的能力提升课,是学习构建网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其他版本教材,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和整合。
前面几节向学生介绍了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网络硬件设备及作用、网络协议原理及TCP/IP 协议相关概念和属性设置方法,这节课重点让学生动手实践组建局域网,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分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加上现在基本上家家有一两台电脑和智能手机,组建家庭网络学生不陌生,再加上前面章节学习的网络硬件及网络协议基础知识做铺垫,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很感兴趣的,积极性也挺高。
2、学生在本节内容学习上可能存在的困难分析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如何组网了解不够深入,组网过程参与得也不多,尤其是制作网线,估计用时会稍长。
四、教学目标:1、能根据现有条件,分析网络需求,组建小型局域网。
2、掌握制作网线的基本方法;3、通过组建局域网,理解网络硬件的基本功能及作用,掌握计算机的TCP/IP 属性设置方法。
局域网的构建教学设计与反思
局域⽹的构建教学设计与反思《局域⽹的构建》教学设计与反思潘万鹏⼀、教材分析本课选⾃普通⾼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选修3⽹络技术应⽤第2章⽹络通信技术与局域⽹第⼆节局域⽹的构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络的体系结构,他是⽹络技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
该内容主要包括协议、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IP地址及其获取等,针对⾼中⽣,这些内容都很抽象、难以理解,如何引导学⽣理解这些概念并了解局域⽹的构建⽅法与使⽤⽅法,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材摒弃了传统的先灌输知识再组织学⽣进⾏活动的教学⽅法,通过任务驱动演⽰⼀个局域⽹的构建过程,将相关概念逐⼀引⼊,既让学⽣了解了局域⽹的构建⽅法,⼜便于引导学⽣对知识体系的⾃我构建,另外,教材详细列出了活动过程中每⼀步的插图,⽅便了在教学中的参考,然⽽教材的编写是基于Windows 98系统的,现在我们学业⽔平考试要求的系统是Windows XP,因此根据教材的编排,结合实际的考试⼤纲,进⾏了删减和更改。
在教师⽤书中,本节课课时安排建议为3个课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课时压缩为1个课时,因此时间紧,任务重,很多任务都是教师演⽰,学⽣模仿,然后教师再引⼊相关的概念,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的。
⼆、学情分析通过第1章⾛近⽹络世界的学习和第2章的第⼀节学习,学⽣对⽹络有了初步认识,已了解计算机⽹络由⽹络硬件和⽹络软件两部分组成并知道每个硬件的名称和作⽤,掌握了拓扑结构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部分学⽣都能与⼩组成员协作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学⽣虽然已具有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能⼒,但分析能⼒较弱;本节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学⽣理解起来有⼀定的困难,这会导致学⽣产⽣厌学的情绪。
学⽣对上⽹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真正理论上的东西掌握得并不多,如果本节课采⽤传统常⽤的讲授法教学,学⽣通常会在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知所云、不感兴趣、不太理解、不能集中注意⼒、检测反馈效果差等困难现象,解决这种现象的最好⽅法就是任务驱动,先⼀步⼀步让学⽣学会相关操作,对相关术语有⼀个感性认识之后,再引⼊相应的概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_3.4动手组建家庭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3.4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师姓名:济南市课题:动手组建家庭小型局域网【课标内容】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搭建简单的局域网,使多台计算机同时联入因特网。
【课标分解】【教学目标】①培养学生设计、规划家庭小型网络的能力,能够画出简单的网络拓扑图。
②能按不同任务要求正确选择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连接网络,并正确配置IP 地址,实现计算机网络连通。
③能准确配置无线路由器的基本参数。
④培养学生工程规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本节是选修内容,是一个顺序衔接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运用前面所学知识,组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本活动对学习过程进行归纳,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学习态度。
本节的活动过程就是以组建一个局域网所经历的步骤为线索,内容分为两部分:①“建网前的准备工作”,此部分难度不大,介绍组网络钱的规划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②“工程实施和测试运行”,是组建网络的主要部分,是从连接硬件设备、安装软件到测试运行的过程。
动手组建家庭小型局域网设计规划小型局域网实现计算机网络连通测试运行,能够上网能够设计绘制简单的拓扑结构图能够正确连接网络硬件设备了解双绞线网线的制作能够准确配置无限路由器的基本参数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享用自己学习成果,感受学习过程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热情。
【学情分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相当多的学生的家里通过ADSL方式上网,并安装了无线路由器。
但很多学生对家庭局域网如何组装和为什么要这样组装了解的不是很深入,而且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等无线上网的应用,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成为学习的兴趣点。
本节内容是一节选修内容,之所以把它纳入紧张的教学安排中,有两个方面考虑:1.学生对于前面理论内容,特别是“IP地址”和“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抽象难以理解,而“网络的功能与构造”知识是零散的、不完整的。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案
传输介质的选择考虑因素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连接方式;
网络通信容量;
系统传输时的可靠性要求;
所传输的数据类型;
环境因素, 如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节点间距等。
选择网络设备
我们组网的时候肯定是需要网络设备的,如果没有网络设备谈组建网络是空谈的,但是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比如网络规模,成本等等。我们有可能用到的网络设备有:网卡、网线、交换机、水晶头、集线器、路由器、压线钳等等。
就是网络上各种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之间进行相互同学心的一整套规则。为了使协议的复杂度减低,采用了分层解决的思想,这样做使网络变得更简单、将网络部件标准化、有利于模块化设计、保证不同类型部件的互操作性、加快了技术发展的速度、简化了教育和学习
1.ISO制定了OSI/RM
2.OSI参考模型:每一层都有它的协议,数据发送的时候是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并且附加一个协议,数据接收的时候是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的,并且要把协议去掉。(举例子说明)
PPT演示介绍各种传输材料
选择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用户和计算机网络的接口,支持局域网络的通信及资源共享。网络操作系统则承担着整个网络范围内的资源管理,支持各用户间的通信。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 2000 Server、UNIX、Linux、Netware等。
选择网络结构
一种是对等式网络结构,一种是主从式网络结构。
①应用层:面向用户,主要是指用户应用程序。
②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 ③会话层:管理会话语数据传输的同步,用于网络之间数据发送与接受之间的同步。
④传输层:确保源主机某进程到目的主机另一进程间的数据报文能正确传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体验组建局域网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演示,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局域网的组建,以及局域网内打印机的添加和共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组建局域网让学生形成共享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动手搭建能力。
教学重点:无线局域网的设置。
教学难点:局域网内打印机的添加和共享设置。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生展示,分层次预留问题由学生自主选择。
教学过程:
手机无线投屏,展示家庭内自用无线摄像头,扫地机器人的工作,引发学生兴趣。
提出家庭内无线局域网的构建设备由无线手机、无线摄像头、扫地机器人、笔记本电脑等无线终端设备的通信是依靠无线路由器的,引出无线路由器的设置。
介绍局域网的三种主要拓扑结构是:星形,环形,总线型。
局域网按照通讯连接方式分为: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
任务一:无线路由器的设置
教师简单介绍,根据实际给出IP地址等内容。
学生根据学案引导,逐步完成路由器的设置。
一:登录无线路由器:在浏览器中输入无线路由器背面的管理页面。
如:或者192.168.1.1(根据路由器背面信息完成登录)
二:设置管理员密码。
三:设置上网方式:根据实际选择宽带拨号上网;固定IP地址;自动获得IP地址
或者选择IP地址,依次输入
IP地址: 192 .168 ._____._____
子网掩码: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关:_____._____._____._____
DNS服务器:_____._____._____._____
备用DNS服务器: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无线设置:设置无线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线密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此路由器设置成功。
任务二:局域网内设置共享打印机(参考学习包中同名视频)
一:登录刚才设置好的无线路由器:选择路由器名称,输入登录密码,建立连接。
自学视频“添加和共享打印机”(学习包)
打印机的安装包括:硬件的连接和软件的安装,软件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驱动程序。
获取驱动程序的途径:操作系统集成,官网下载,机器自带的驱动磁盘,驱动软件(驱动人生、驱动精灵等)
安装打印机的步骤:开始菜单——设备和打印机——添加打印机——添加本地打印机——选择端口USB——选择与打印机对应的驱动程序——输入打印机名称——选择共享,就会进入共享设置。
共享打印机的步骤:开始菜单——设备和打印机——选定要共享的打印机——右键——打印机属性——共享——勾选“共享这台打印机”——确定
可能遇到的问题:
如何解决:
访问共享打印机,完成打印。
第一种方式:桌面——网络——选择共享打印机的主机——登录打印机——打印本组图标
如果网络中找不到共享主机,可以采用
第二种方式:
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运行——\\192.168.___.____——首次访问会安装驱动程序
各小组分别打印带有自己标识的word文档。
学生根据学案与学习包内视频资料,自主学习,掌握方法后由学生演示,在教师机上共享打印机。
无线网卡设置固定IP地址
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无线网络连接——属性——TCP/IPv4——IP——子网掩码——网关——DNS
选修:
(一)DHCP是什么?
DHCP的设计初衷是什么?
工作原理是什么?
(二)IPv4和IPv6的区别
评价:演示操作的学生为优秀个人,最先打印出组标志的小组为优秀小组。
练习:无线局域网的建立,拓扑结构一般是_______结构,核心的数据交换设备是
________,局域网内各种设备通过无线网卡完成数据通信。
无线网卡通过设置固定的IP地址后,局域网内设备能够实现精准访问,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本节课的设计,引入环节展示生活中大家经常用到的无线终端设备,利用APP 带给我们生活的便捷,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进而引出终端设备连接的核心—无线路由器。
通过路由器简单的设置,让孩子们获得成就感。
局域网内打印机的共享,让孩子们有了共享意识,也增添了共享能力。
总之,通过本节课,希望孩子们变身动手达人,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自己的双手搭建幸福美好的生活。
学情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于前沿事物了解和接触欲望增强,这也就要求我在设计课程时,适当调整设备的选择及应用。
本章节的课本内容实则是组建有线局域网,但考虑到无线应用的普及,故确立利用无线局域网的搭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入局域网内共享打印机的设置环节,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们的共享意识,为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效果分析
本课能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精心选取典型的的事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环节中的突发事件,给了孩子们很好的合作交流机会,也给了孩子们更多的展示机会。
同样,对于课堂协调者的我,也更好地提高了课堂驾驭能力。
教材分析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是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组建局域网的过程,掌握基本软硬件的设置。
本节的重点内容是:局域网内无线路由器的设置,设置完成路由器后,利用无线设备动手组建课堂无线局域网。
通过本节课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理论上掌握软件驱动硬件的设备使用思路。
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评测练习
练习:无线局域网的建立,拓扑结构一般是_______结构,核心的数据交换设备是
________,局域网内各种设备通过无线网卡完成数据通信。
无线网卡通过设置固定的IP地址后,局域网内设备能够实现精准访问,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设计,引入环节展示生活中大家经常用到的无线终端设备,利用APP 带给我们生活的便捷,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进而引出终端设备连接的核心—无线路由器。
通过路由器简单的设置,让孩子们获得成就感。
局域网内打印机的共享,让孩子们有了共享意识,也增添了共享能力。
通过本节课,希望孩子们变身动手达人,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自己的双手搭建幸福美好的生活。
课标分析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是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组建局域网的过程,掌握基本软硬件的设置。
本节的重点内容是:局域网内无线路由器的设置,设置完成路由器后,利用无线设备动手组建课堂无线局域网。
通过本节课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理论上掌握软件驱动硬件的设备使用思路。
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