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川的习俗文化

合集下载

吴川的风俗作文400字

吴川的风俗作文400字

吴川的风俗作文400字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和全国各地一样,吴川中秋节这一天也一样,家家户户吃月饼,赏月,玩兔儿爷,街上充满了喜气和热闹的气氛。

首先要说的是玩兔儿爷,大家对兔儿爷应该会有点陌生。

兔儿爷是一种小型泥塑,样子是一只穿京剧服装的兔子,后面还插着四根旗子。

街上有一家DIY兔儿爷的店,每年中秋节都会开,我去年中秋节去过那里,做过一只兔儿爷。

是这么做成的:先把黄泥放进模具里,再轻轻一压,兔儿爷身体的,所所有部分就做出来了,再拼在一起,等干了一个活灵活现兔儿爷,也就这么出来了。

最后是上色,我也看中了红色。

我就把兔儿爷都涂成红色,在头冠上沾上了黄色的毛球,我挑了一张头上带点的脸谱粘上去,最后我把四根鲜红色的旗子插上去,成品就做出来了。

兔儿爷可爱中带着点霸气,整体的颜色犹如熊熊燃烧的焰火,一个词词来形容——威武。

中秋节,怎么能少得了月饼?一到中秋节,月饼是每家每户必吃的。

我去年也做过冰皮月饼,首先先往冰皮月饼粉里倒水,再加入白油,充分搅拌,一块面团就做好了。

其次,把面团切成四小团。

把四小盒改成面皮,那面皮晶莹剔透,好看极了。

我还准备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粉,加点水揉一揉就成了馅。

把馅包进皮里之后,再压进模具,一块冰皮月饼就好了。

把冰把月饼放进冰箱冻一会儿,咬一口,冰凉、爽口,一个字——爽。

这就是我们吴川中秋节的风俗,让我们动起来,感受这美好的中秋佳节!。

吴 川 年 例

吴 川 年 例

在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可算是最为热闹的。

然而在粤西岭南一带,在春节之后仍有特别的节日要过,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年例。

年例是广东茂名、湛江地区(包括吴川)民间过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农村素有“年例大过春节”的说法,也是粤西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

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所能,尽献于众。

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剧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纷纷亮相。

其中尤以粤剧最为受欢迎。

粤剧本地俗称“大戏”,是各地年例日必备的表演节目。

一般在年例日前后连演数天,观者络绎不绝。

此外,醒狮班前来舞狮助兴,也是年例日的必备项目。

年例,顾名思义就是一年一度的,一个村子一年之中在一个固定的日子里做“年例”。

“年例”传说源于“元宵节”,但“年例”的时间范围却比元宵节宽泛得多,以选择在元宵节或元宵节前后做“年例”的居多,各地因地理位置和族人姓氏的差异,所定的日子而有所不同。

一个村庄的“年例”一般是一天的时间,搞得热闹隆重的地方一般延续到两三天,一直到中秋节前后,仍有村庄做“年例”(早的在年初二,迟的在十一、二月份)。

做“年例”这样的风俗,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并不多见,那么,“年例”是何时起源的?据《茂名市志》记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

‘年例’是当地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

“年例”实际上是扩大的春节、元宵节、庙会,也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

“年例”的最大目的是敬神,“年例”首先是为神而做的。

“年例”中,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都是为了表演给神看的。

在节日里,人们极尽所能来讨好神,献媚于神,以博取神的欢心,讨得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在古代,人们的生产力极低,对大自然的驾驭能力很弱,因此,对神的敬畏是很深切的。

家乡的风俗吴川三绝作文

家乡的风俗吴川三绝作文

家乡的风俗吴川三绝作文说起我的家乡吴川,那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吴川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其中最让我引以为傲的,当属吴川三绝——飘色、泥塑和花桥。

先来说说飘色吧。

飘色这玩意儿,那可真是神奇又有趣。

记得小时候,一听说有飘色巡游,我就兴奋得不行,早早地拉着家人跑到街头占位置。

巡游开始的时候,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挤满了人,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等着飘色队伍的出现。

终于,远处传来了锣鼓声,飘色队伍缓缓走来。

只见一个个小孩穿着华丽的戏服,被巧妙地固定在高高的支架上,他们有的扮成仙女,有的扮成武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我当时就特别好奇,这些小孩是怎么“飘”在空中的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靠那精心设计的机关和支架,支撑着他们,还能保证安全,这可真是巧夺天工啊!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飘色表演,是一个以“西游记”为主题的。

那个扮成孙悟空的小孩,手持金箍棒,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真的有火眼金睛一般。

而在他下面,唐僧师徒四人依次排列,猪八戒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沙僧挑着担子,一脸的忠厚老实。

唐僧则双手合十,慈眉善目。

整个飘色造型精美,色彩鲜艳,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飘色队伍一路前行,人们纷纷跟在后面,欢呼雀跃。

小孩们更是兴奋得又蹦又跳,大人们脸上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那一刻,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说完飘色,再来讲讲泥塑。

吴川的泥塑那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每年元宵节期间,梅菉镇的大街小巷都会摆满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

这些泥塑作品题材丰富,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现代生活的场景。

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去看泥塑展览。

一走进那条街,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尊尊泥塑作品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我看到了一尊“牛郎织女”的泥塑,牛郎牵着老牛,织女则在一旁含情脉脉地望着他,两人眼中满是爱意,那种细腻的情感通过泥塑师傅的巧手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尊“武松打虎”的泥塑,武松骑在老虎背上,双手紧紧地揪住老虎的皮毛,老虎张牙舞爪,却奈何不了武松,那紧张刺激的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吴川飘色

吴川飘色

吴川飘色吴川的风族特色有很多,其中以“吴川三绝”最具有代表性,什么是“吴川三绝”呢?“吴川三绝”包括飘色,泥塑和花桥。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吴川三绝”中的一绝-吴川飘色。

一.什么是吴川飘色?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

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

特别奇妙的是,在空中飘动的人物的立足点只是踩着一根缨枪或剑尾上;更有趣的是,有的角色还踏着活生生的动物(如公鸡、白鸽、鲤鱼、金鱼等)在行进间手舞足蹈,给予人们一种神秘感。

飘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打扮的。

其内容有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或现代题材。

一板飘色往往就象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现着一出精彩的特写镜头。

现时飘色一般由2至6岁左右的儿童上板乔装打扮,并由过去的一板一层飘色发展到如今的的一板两层或三层飘色。

造型艺术已由过去的单一的木工铁工技巧发展到现代已集电影、戏剧、魔术、杂技等技艺之大成的综合性的"空飘造型"。

人们通过观看五花八门的飘色,将得到一种无法形容的艺术享受。

二.吴川飘色的起源。

始于清代的“吴川飘色”,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枝绚丽奇葩。

飘色一词,辞海中没有,是广东白话的称谓,意指在元宵以装扮艳丽的彩旗队、彩车队和唢呐、歌舞、舞狮队、舞龙队等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组成的游街活动的统称。

要追溯吴川飘色的起源,得从沙湾飘色说起,沙湾飘色是南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在民间流传了一两百年。

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清代粤剧艺人李文茂起义失败后,朝廷严禁上演粤剧,群众想看戏而不得,于是以小孩扮成戏曲人物抬着游行,看上去像是演戏但却不唱戏,这在当时叫做“赛色”,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祈求神灵保佑,同时亦可娱乐百姓。

后来“赛色”流行民间,被人加以发展,有的在马上装扮,称为“马色”;有的在水上装扮,称为“水色”;有的在板台上装扮,这就成了现在说的“飘色”。

吴川婚嫁风俗

吴川婚嫁风俗

吴川婚嫁风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被看作人生的“终身大事”。

因为结婚后,这对夫妻终身厮守,福祸与共,白头偕老。

因此,办起婚事来相当讲究。

旧时代的婚嫁,基本上按照《礼记·婚仪》规定的程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去进行。

现今时代改变了,人的婚烟观念也改变了,但这一程式不少地方仍被保留下来。

吴川人的婚嫁也不例外。

媒人介绍。

旧时男女青年的终身大事,由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摆弄。

青年人的婚姻,不少是通过介绍人搭桥引线,男女双方才能相互认识和初步了解。

过去,吴川农村有“睇屋舍”的习俗,经媒人介绍后,女方的父亲亲自到男方家里察看,看男方有几间屋,屋里有几油缸谷等。

现在也有“相睇”一说,男女双方经媒人牵线后,约定在某茶楼见面,相互认识并进一步了解。

下定。

也叫订婚。

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或经媒人介绍认识,交往一段时间后,有意成亲,男方家长就向女方送去一些订婚证物。

过去送去的是衣服,现在大多是戒指、金链、耳环一类贵重的礼物。

过礼和回盘。

过礼是男家向女家送去聘金和礼物。

聘金有多有少。

由媒人送往(自由恋爱的要请一个人做媒人)。

聘金不能为整数,如双方商定的聘金是一万元,即要抽出一元,变为九千九百九十九元,装在一大一小两个封包送去。

也不能出现有角分票,因为吴川方言“角”与“嫁”、“分”与“婚”谐音,如八角八分念成“八嫁八婚”,这是不吉利的。

礼物则有糕糖和礼饼。

旧时礼物中还有槟,现因槟难买到,一般不用了。

女方受礼后,需要“回聘”,又叫“回盘”。

回盘的礼物有糕糖礼饼,一般是把男家送来的饼再增添若干后回送给男家。

男家则把礼饼分赠给亲友邻居。

请期。

俗称过礼尾。

通知女方婚期,也送去些礼金、礼物。

因礼物中有用于女方结婚“开脸”用的蛋粉,故又叫“送粉”。

按俗例,男家无论多富有,礼尾也不能多于礼头(过礼送去的聘金称为礼头)。

随同聘金一同送去的还有择定结婚良辰吉日的日子书。

过去,吴川的婚嫁还有收房和哭嫁的习俗。

吴川的风俗500字作文六年级

吴川的风俗500字作文六年级

吴川的风俗500字作文六年级
我的家乡在吴川,飘色、泥塑、花桥只有我们的家乡才有,叫吴川三绝!我喜欢漂色,以孩童乔装各种角色,站在或坐在“色板”上,在游行的时候手舞足蹈!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吴川三绝都会隆重亮相。

第一个是飘色,一个个小娃娃穿着像神仙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闪闪发光的头饰,让人心慕手追。

看到他们站在钢丝上或者坐在钢丝上,似乎有点害怕,但是小娃儿们把恐惧变成了兴奋!传说中的神仙会飞,小娃儿们也会“飞”。

而且在“飞”的过程中,摆出各种奇怪的姿势,让人觉得精彩!今年孔雀开屏和游龙封神是数一数二的,游龙封神大约有12米长,小娃儿们坐在上面代表着不同的人物。

在新的一年里,孔雀开屏象征着财源广进,吉星高照,多福多寿,带给人们新的希望!会做泥塑的人可灵活了,把泥塑做得和现实一样,就像真正的神仙下凡。

这里的“财神”在给我们发钱,让我们发财。

那里的“八仙过海”在飘来飘去,他们正准备带你一起去东海旅行!每一个泥塑都象征着一个传说,它们正在向你描绘神话!最后一件绝艺那可数花桥,说起来还真有个典故。

吴川人民根据牛郎织女的传说建造了一座桥。

每年农历
正月十五,桥上都会装饰着桃花,桥也会很美很耀眼!传说有情人走过桥就有桃花。

如今不止这些,有一家大小,朋友,同学们一起走花桥,祈求新的一年好运连连,真是热闹啊!我们既爱演又爱看,家乡的习俗也会代代相传。

中国月饼之乡

中国月饼之乡

规模
吴川拥有月饼生产企业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0多家,从业人员超万人。吴川生产月饼9000多吨,产值12 亿多元,已经成为吴川一大支柱产业。
月饼节
吴川获“中国月饼之乡”称号后,拟每年举办一年一度的“吴川月饼节”,并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创建 名牌。
地名起源与文化
吴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吴川的先民便在这里繁衍生息。秦时属象郡,西汉初年属南 越国地,三国至南朝宋、齐时期,吴川先属广州高凉郡高凉县,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于吴川境内始置平定 县,隶高凉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平定县设置吴川县,距今1400多年。有闻名遐迩的吴川八景;有新石 器时代梧山岭贝丘遗址;有晋代茂山书院;有唐朝吴阳古船、止寮港遗址;有宋朝梅菉祖庙、极浦亭;有明朝吴 川县遗址、吴川学宫、双峰塔、巷门寨东炮台遗址;有清朝状元林召棠故居、吴川县城南门、陈兰彬故居;有民 国名将李汉魂故居、张炎将军故居等。吴川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泥塑、飘色、花桥被誉为“吴川三 绝”。
合并图册(3张)
谢谢观看
中国月饼之乡
吴川市的称号
01 起源
03 月饼节 05 地
月饼是中国极具盛名和流传久远的小吃之一,也是中国一个传统文化符号。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又 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2010年9月20日,中国烹饪协会 将首个“中国月饼之乡”牌匾授予吴川。吴川月饼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味独特,样式齐全,技术先进成熟, 消费市场广阔,乡土气息浓厚,享誉海内外。吴川市委书记曹兴表示,这是吴川继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羽绒之乡”、“中国塑料鞋之乡”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截至2010年,吴川拥有月饼生产企业200多家,规 模以上企业30多家,从业人员超万人。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吴川生产月饼9000多吨,产值12亿多元人民币, 已经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从2011年起,吴川将举办一年一度的“月饼节”,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创建名牌。 吴川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濒临南海,风景秀丽,是镶嵌在中国南海之滨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内容和意义

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内容和意义

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内容和意义吴川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地方,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对于吴川家乡传统文化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溯,更是对当代生活的启示。

下面将全面介绍吴川家乡传统文化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内容1.传统节日:吴川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传承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和庆祝活动。

研究人员可以从历史、文化、宗教等多个角度来深入探究吴川这些节日的起源、演变和意义。

2.传统艺术:吴川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如粤剧、木偶戏、舞龙舞狮等。

这些艺术形式承载了吴川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考察这些艺术形式的历史渊源、表演技巧和传承情况,来探讨吴川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3.方言与民俗:吴川话是吴川人民独特的方言,研究方言可以揭示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

此外,吴川还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如婚礼习俗、丧葬仪式等,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调查和记录来了解吴川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4.历史变迁:吴川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变迁经历。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查阅史料、走访老辈人员等方式,来还原吴川的历史图景,了解吴川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发展。

二、研究意义1.保护与传承: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研究传统文化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

只有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确保吴川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2.促进文化自信:研究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心,让人们更加自豪地认识和宣扬自己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方的独特标志,只有深入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才能促进吴川人民的文化自信。

3.促进旅游发展:传统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吴川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研究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也可以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丰富精神生活:研究吴川家乡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浅谈吴川的年例和游神

浅谈吴川的年例和游神

南方论丛……2016年第6期…浅谈吴川的年例和游神李 红[摘 要] 粤西地区的年例经历了漫长的酝酿和发展过程,且包含多种习俗活动。

但祭社、摆醮、迎神、游神、民间游艺等诸多习俗在粤西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吴川的年例和游神习俗相互游离,属于非典型的年例。

[关键词] 年例 游神 傩 粤民俗[中图分类号] K8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GDB-10146(2016)06-0021-06粤西的年例习俗,近年来逐步为学界所重视。

本文结合地方志书、文人笔记的记载与田野调查的资料探讨吴川的年例和游神习俗。

目前学界对吴川年例的调查研究成果不多,主要的就是刘岚、张文江的《吴川年例祭祀活动调查报告》和刘岚的《吴川年例祭祀风俗成因探析》等几篇文章。

刘岚认为吴川年例的产生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民间繁盛的祭祀神影响,而雷州“祭祀以御灾”的做法对吴川年例的形成影响尤为深远。

吴川年例在宋代就开始出现,此后经历了一个发展丰富的过程,飘色、泥塑、花桥(合称吴川三绝)等民间艺术相继融入,到清代,它已经成为一种集祭祀风俗、民间艺术、民间传说、戏剧演出于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 。

前引学界已有的对吴川年例的研究成果多以现在吴川县城所在地梅菉镇为主要田野调查点 。

笔者的田野调查点则主要集中在吴阳镇,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1926年以前,吴阳一直是吴川县治所在地;二是在建国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吴阳年例具有与梅菉年例不同的脉络和价值。

据清光绪《吴川县志》等地方文献的记载,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置吴川县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吴川县治及其所在地等问题存在争议,但综合目前资料来看,自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刘岚、张文江:《吴川年例祭祀活动调查报告》,《民俗研究》,2002第3期,第52~64页。

梅菉作为吴川县治所在地的历史始于解放初期。

毛昌善修、陈兰彬纂:《吴川县志·沿革》记载:吴川县,汉高凉县地,隋置吴川县,属高凉郡,唐属罗州,宋元属化州,明洪武八年改属高州府。

吴川风俗作文500字

吴川风俗作文500字

吴川风俗作文500字
“锦里开放宴,兰芳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传说,有一只神鸟误打误撞的闯到人间,却被猎人射死。

玉帝知道后大怒,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那天往人间放火烧死人们。

玉帝的女儿不想让百姓受苦,便偷偷的告诉了人们。

并且还让他们在正月十五晚上挂灯笼,燃放烟火。

天兵看到后以为人间已经起火了,便禀报了天帝。

于是人们把这一天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有很多习俗和活动,而在我的家乡吴川最著名的习俗莫过于看花灯和吃汤圆了。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汤圆,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汤圆在北方也称元宵,有甜咸之分,外面是糯米大衣,里面则是它甜甜腻腻的馅啦!令我更加欣喜的是与家人一同做汤圆:用糯粉兑水,揉成面团,再调好馅料,再把面团捏成大小相同的面皮,接着把它揉圆就好了。

一家人聚在厨房,其乐融融,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把一个个可爱的圆子放入滚烫的沸水中,看着它们在水里翻滚舞蹈,享受着热水澡的滋润,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膨胀,变软,直到它们的馅完全融在白色大衣中,伴着芝麻的清香端上桌的,是一个个圆滚滚的美味。

我轻咬一口,一阵芝麻糊的浓郁流心馅一点点的渡入口中,暖了心房。

每逢元宵节,街头巷尾处处悬灯结彩,人声鼎沸,让人仿佛漫步在灯的世界之中。

我希望这些传统文化能够一直流传下去,让家乡的风俗发扬光大。

吴川文化传统

吴川文化传统

吴川文化传统
吴川,位于广东省茂名市,是一个充满着浓厚文化传统的地方。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独特的地方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吴川的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这里曾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民间传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川木偶戏,这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以木偶为表演主体,结合音乐、舞蹈和唱腔,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吴川木偶戏源远流长,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承。

除了木偶戏,吴川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民间音乐、传统节日等。

这些活动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吴川,每逢传统节日,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吴川的文化传统还体现在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

这里的人们重视家庭、尊敬长辈、注重礼仪,传统的道德观念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吴川人民勤劳勇敢,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吴川的文化传统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人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创造出更多新的文化元素。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得吴川的文化传统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活力和魅力。

吴川文化传统,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是吴川人民的精神家园。

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民族的文化,是吴川人民自豪和骄傲的象征。

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川,感受这片土地上千年的文化传统,领略这里独特的风情和魅力。

舌尖上的吴川作文800字

舌尖上的吴川作文800字

舌尖上的吴川作文800字《舌尖上的吴川》是中文纪录片系列作品,通过美食的角度展现了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的独特饮食文化和丰富的美食资源。

这部纪录片深入挖掘了吴川的美食传统和民俗文化,让观众领略到了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

吴川市位于广东省最南端,拥有丰富的水果、海鲜和农产品资源。

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本地人对于美食有着特殊的追求,他们喜欢家庭烹饪,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健康。

在这个小城市里,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传承了几代人的烹饪技巧和经验。

吴川的美食文化以海鲜为主,海岛风光旖旎,周边水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鲜美的海鲜,如鱼虾蟹贝壳类,品尝新鲜的海鲜煲、蒸、炒等制作方式。

当地人讲究的是以原味为主,保留食材的鲜美和口感。

纪录片中介绍了一些经典菜品,如潮汕砂锅粥、龙虾、螺蛳粉等,每一道都引人垂涎。

吴川的美食文化还包括了各类小吃和特色食品。

逛吴川的街头巷尾,你会发现各种小吃摊贩和小店,它们琳琅满目的美食可以满足你的味蕾。

摊贩们手工制作,口味独特。

比如糍粑、拌春卷、炸云吞等,都是当地人爱吃的小吃。

吴川还有特色食品,如陈皮鸡、五花牛肉、皮蛋瘦肉粥等,在当地人中也非常受欢迎。

吴川的美食离不开当地的独特文化和传统习俗。

纪录片中展示了吴川的海鲜渔民文化和潮汕客家传统文化,这些习俗和传统都对当地的美食有着重要影响。

渔民们通常会选择最好的鱼虾海产品,经过挑选和清洗后回家亲自处理,制作出美味的菜肴。

而潮汕客家人的烹饪技巧和调味方法也在吴川的美食中得以体现,使得当地的食物更加独特而美味。

《舌尖上的吴川》通过展示吴川的美食和文化,让观众们对这个小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吴川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追求原汁原味和健康美食。

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为更多人带来对吴川美食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吴川这个美丽的地方带来更多游客和关注。

吴川风土习俗 葬礼

吴川风土习俗  葬礼

吴川风土习俗葬礼吴川风土习俗葬礼葬礼是人归结一生的最后仪式。

死者的家属、邻居、朋友通过一系列仪式对死者的一生进行追念,又是对死者进入另一个世界的祝福。

生有所居,死何以安身?在吴川首先要为死者选择舒适的栖息地,死者在世时,家中儿女提前请懂堪舆的人为老人选择风水宝地。

吴川的坟墓一般主坟的后侧有一个小坟丘,是守护和保佑主坟的,称为后土。

后土一般是男左女右安置在主坟后边,合葬之墓在主坟左右两边各置一个。

后土的碑文上刻着"XX氏后土"四字,表明是XX氏的后人埋葬于此。

主坟和后土用红砖堆砌,外面用水泥加固一层,表面再涂上白色粉料。

新坟要在死者入葬后三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十七、域者十九任意一天来拜祭,俗称:"新坟过土地诞"。

家人带来米饭、鸡、茶酒、菜、贡品摆坟前让死者飨,再点香烧纸跪拜。

走时把饭和酒撒在坟墓几个角落。

还在主坟周围贴红纸,拜新坟第二年、第三年比头一年多带三个菜,表示越来越富有。

等三年以后,才不用专门来拜祭新坟。

者死者临终气息微弱时,家人把死者抬到大厅中(俗称"装厅面"),意味着寿终正寝。

大厅的神龛必须用其他东西遮住,吴川人认为死人的阴气会与神气相冲。

人死后,要通过一定的仪式使他的灵魂从世俗社会超渡到另一个世界。

请道士(俗称:道公佬)择好入材、出葬、下葬的日子。

1、发丧(俗称"买水")死者临终后,家属会为死者沐浴、饰容、穿寿衣,村中老人会为孝子们穿孝服(注:一般要为老人封一个红包),然后男孝子拿着水桶(水桶必须要柱着一条白绳子)去村中水井买水回来给死者淋浴人,老子到水井旁边讲一番话:我XXX西去仙游今日来向水井公、水井婆买水,淋浴你XXX人。

然后向水井撒下买水钱(一般都是撒下几枚硬币)拿水回来,快回到家中时会响起衷乐声,然后孝男、孝女一起哭丧入屋为死者淋浴人,此时孝子们为死者头尾各放置一盏油灯和尾放一碗白饭。

之意是希望油灯能为死者照路到阴间和希望死者能够在路上食饱,能无忧无虑安心仙游。

吴川的文化特色作文

吴川的文化特色作文

吴川的文化特色作文Wuchuan is a small coastal town located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This town is known for it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unique traditions. 吴川是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小海滨镇。

这个小镇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传统而闻名。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cultural features of Wuchuan is its traditional opera, known as Sisi Opera. Sisi Opera has a history of over 200 years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oldest forms of opera in China. It is known for its colorful costumes, intricate dance movements, and melodious music. 吴川最显著的文化特色之一是其传统戏曲,被称为四世戏。

四世戏有着2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

它以其丰富多彩的服饰、复杂的舞蹈动作和悦耳的音乐而闻名。

In addition to Sisi Opera, Wuchuan is also known for its annual Dragon Boat Festival. This festival is a time for the local community to come together and celebrate the ancient tradition of dragon boat racing. The festival is marked by colorful dragon boat races, traditional food offerings, and lively music and dance performances.除了四世戏外,吴川还以其每年一度的龙舟节而闻名。

吴川传统习俗快乐元宵节作文

吴川传统习俗快乐元宵节作文

吴川传统习俗快乐元宵节作文在广东的西南角,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吴川,那是我的家乡。

吴川的元宵节,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欢乐的氛围。

每年的元宵节,对于吴川人来说,那是比春节还要重要的节日。

从正月十四开始,街头巷尾就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息。

大人们早早地开始准备,孩子们则满心期待着这一场盛大的狂欢。

记得有一年的元宵节,我特意早早地回到了家乡,就是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热闹的节日中。

正月十四那天,天还没亮,我就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

伸个懒腰,我走到窗边一看,原来是舞狮队已经开始在街头巡游啦!他们穿着鲜艳的服装,那狮子头栩栩如生,随着锣鼓声欢快地舞动着。

我赶紧洗漱完毕,跑出去凑热闹。

街上已经挤满了人,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舞狮队每到一家店铺或者一户人家,主人都会放鞭炮迎接,还会送上一个大大的红包,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我跟着舞狮队一路走,一路感受着这份喜庆。

中午时分,家里的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因为要准备晚上的“游神”活动。

所谓“游神”,就是把村里神庙里的神像请出来,在村里巡游,以保佑村子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各种供品,有鸡、鸭、鱼、水果,还有特制的糕点。

爸爸则在院子里搭起了一个临时的神台,铺上红布,摆上香炉。

我也没闲着,帮忙把一些小物件搬到院子里。

这时候,邻居的小伙伴跑来找我,说要带我去看扎花灯。

我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跟着他就跑了出去。

来到村里的广场,只见那里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

有传统的兔子灯、荷花灯,还有造型奇特的飞机灯、火箭灯。

这些花灯都是村里的手艺人亲手扎制的,每一盏都精美绝伦。

我们在花灯之间穿梭,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小伙伴指着一盏兔子灯对我说:“看,这盏兔子灯多像真的呀,要是晚上点起来,肯定特别好看!”我连连点头,心里想着晚上一定要拉着爸爸妈妈一起来看花灯。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村里的灯光陆续亮了起来。

“游神”活动正式开始了,神像被庄重地请上了轿子,由村里的青壮年抬着,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开始巡游。

吴川的文化特色作文

吴川的文化特色作文

吴川的文化特色作文
《吴川的文化特色》
嘿,你们知道吴川吗?那可是个超级棒的地方哟!
吴川的飘色,哇塞,那可真是太神奇啦!就好像是一群小仙童小仙子在空中飞舞,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站在高高的架子上,摆出各种好看的姿势。

每次看到飘色巡游,我都兴奋得不行,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瞬间。

我就想啊,这得有多厉害的手艺才能做出这么棒的飘色呀!
还有吴川的泥塑,那也是一绝呀!师傅们用他们的巧手,把泥巴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就像是有魔法一样。

我曾经亲眼看到一位师傅在捏泥塑,他的手就像在跳舞,不一会儿,一个可爱的小猴子就出现啦!我当时就忍不住叫起来:“哇,太像啦!”
吴川的美食也让人流连忘返呢!那烂镬炒粉,香喷喷的,吃起来口感超好,一筷子下去,哎呀呀,那满足感简直爆棚!还有田艾籺,软软糯糯的,带着一股清香,我一口气能吃好几个呢!每次吃这些美食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好幸福呀!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飘色巡游,大家都兴奋得又蹦又跳。

“快看那个!”“哇,那个也太好看了吧!”我们一边看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

突然,有个小伙伴说:“吴川的文化特色真的好独特呀,要是能一直这样该多好!”我们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吴川,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呀!它的文化特色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我真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吴川,爱上吴川的文化特色!吴川的文化特色会一直传承下去,不是吗?。

吴川家乡的最喜欢的习俗作文

吴川家乡的最喜欢的习俗作文

吴川家乡的最喜欢的习俗作文说起我的家乡吴川,那可是有着数不清的独特习俗。

但要问我最喜欢哪个,那一定是“年例”!年例,对于吴川人来说,那可是一年中最热闹、最欢乐的时刻。

每到这个时候,外出工作的人会纷纷赶回家乡,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

记得有一年的年例,那场面真是让我至今难忘。

提前好几天,家里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大人们忙着打扫房屋、采购食材,小孩们则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欢乐时光。

到了年例当天,天还没亮,就能听到外面传来的鞭炮声。

我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兴奋地跑到窗边往外看。

只见街头巷尾都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那一片红彤彤的景象,让人心里顿时暖洋洋的。

走出家门,街道上已经是人来人往。

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手里拿着玩具和零食,在人群中穿梭嬉戏。

大人们则互相打着招呼,脸上洋溢着笑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表演队伍开始登场了。

有舞龙舞狮的,那狮子威风凛凛,眼睛瞪得大大的,随着鼓点的节奏跳跃、翻滚,动作敏捷又有力,每一次的跳跃都像是要冲向云霄;舞龙的队伍也不甘示弱,长长的龙身在空中舞动,仿佛一条真正的巨龙在飞翔。

还有飘色表演,那些小演员们穿着精美的戏服,站在高高的架子上,摆出各种造型,有仙女下凡,有武将出征,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拍手称赞。

我跟着人群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村里的广场。

这里已经搭起了舞台,正准备上演粤剧呢。

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粤剧可能有些听不懂,但那精美的服饰和演员们生动的表演,还是让我们看得津津有味。

中午时分,各家各户都摆起了丰盛的宴席。

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有白切鸡、清蒸鱼、红烧肉,还有各种海鲜。

大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聊天说笑,整个场面温馨又热闹。

我最喜欢的就是那道白切鸡了,鸡肉鲜嫩多汁,配上特制的酱料,那味道简直绝了!吃完饭,稍作休息,重头戏——游神开始了。

村里的神像被请出来,放在特制的轿子上,由人们抬着在村里巡游。

人们手持香火,跟在后面,祈求神灵的保佑。

一路上,鞭炮声、锣鼓声不断,热闹非凡。

家乡习俗广东吴川作文

家乡习俗广东吴川作文

家乡习俗广东吴川作文English: In my hometown, Wuchuan, Guangdong, there are many traditional custom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ustoms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known as the "Duanwu Festival" in Chinese. Every year,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the entire town comes together to celebrate this festival by racing dragon boats on the river. Another important custom is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which includes elaborate family gatherings, delicious traditional food, and the iconic red decorations that symbolize good luck and prosperity. Additionally, the practice of ancestor worship is deeply rooted in our local culture.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omb-Sweeping Day, families visit the graves of their ancestors to pay their respects and honor their memory. These customs serve to strengthen the bond between our community members and maintain our cultural heritage for future generations.中文翻译: 在我的家乡广东吴川,有许多传统习俗代代相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记叙了广东湛江吴川的习俗文化,如吴川三绝“飘色,泥塑,花桥等”,年例等,从中更描写了这些习俗文化近年来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人民的影响以及对习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影响等,保护吴川的习俗文化,不仅只有利于一地习俗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和人民应共同保护珍贵的习俗文化。

关键词:吴川,习俗,三绝,年例,姜饭,发展,传承
正文:“我的家乡在广东湛江吴川,这里的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海产丰富、地灵人杰,这个边陲小县曾经在清代出了一个状元,状元的名叫林绍棠,他虽然没有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但也足以勉励吴川学子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了。

吴川虽然只是南海边上的一个小县城,但也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之韵。

细想吴川的习俗,当从吴川过年风俗说起,春节之时,吴川各村“做年例”,年初一有醒狮上门贺年,元宵前后,摆泥塑,游花桥,观飘色等。

过了年,吴川更有“二月二”做田艾;端午节扒龙船,赶“水鬼”;拜“鬼节”,祭祖宗;冬至腊味姜饭香等习俗。

大年刚过,家乡各村镇的“年例”就陆续开始了,伴着潇潇的春雨,“年例”向我们走来了。

整个正月期间,城乡之间,到处都能听到远远传来隐隐的锣鼓声、鞭炮声。

“年例”,顾名思义就是一年一度的,一个村子一年之中在一个固定的日子里做“年例”。

“年例”传说源于“元宵节”,但“年例”的时间范围却比元宵节宽泛得多,以选择在元宵节或元宵节前后做“年例”的居多,各地因地理位置和族人姓氏的差异,所定的日子而有所不同。

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好友,这时,主人认识的客人带着主人不认识的客人都来了,主人也毫不见外,一律热情款待招呼茶饭,大家便很快融为一体,无拘无束地谈笑风生,吴川人也因此留给客人热情好客的好印象。

飘色、花桥、泥塑被誉为“吴川三绝”,2000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吴川市梅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泥塑)”,吴川飘色——八仙过海广东省文化厅命名黄坡镇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飘色)”。

吴川泥塑2007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川飘色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川飘色乃“三绝”之首。

据黄坡镇的民间艺人陈寿全生前回忆:清末,吴川黄坡的四乡八村常常举行游神赛会,出现了表现戏剧片断的化装游行,俗称“地色”,引人注目。

为取胜其他村庄,他与父亲别出心裁地搞了技巧化装游行,在一个木箱上,设计出《哪叱出世》,小哪叱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称为“飘色”。

这套飘色展出后,游遍黄坡,轰动全县,是为吴川飘色起源。

泥塑的兴起发展,可追溯到梅菉发达的砖瓦陶瓷器工业。

相传早在唐末宋初的元宵期间,梅菉瓦窑村的一些陶瓷工人,就利用砖瓦泥雕塑和真人一样大小的泥人展出,吸引了不少观众。

此后,梅菉在元宵期间就普遍开展泥塑展览活动,这些泥塑内容,多取材于传统戏曲、神话故事以及喜庆风俗的片断。

如《三顾草庐》、《西厢待月》、《八仙过海》、《岳飞报国》等。

吴川泥塑造型优美、塑工精细、形神兼备,是颇为精美的艺术品,蜚声海内外。

花桥原是隔海村居民为过江进城闹元宵而搭起的桥。

据说起初是用竹排或小船连成的,后因浮桥危险,改用竹木搭桥。

在旧社会,人们怀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怕男女同走一条桥,免不了磨肩擦背,于是又改搭男女二桥,还把女桥盖住,装饰一番,越装越美,便成了“花桥”,相传至今,红男绿女相拥雀跃,热闹非凡。

吴川人“二月二”做田艾的习俗一直沿习至今,特别是农村,每到“二月二”前夕,他们就捣米粉、备田艾绒、做田艾,田艾的皮是由煮好的田艾绒红糖水和米粉搓成的,自古以来,吴川乡民认为吃田艾绒,可以清除体内杂物、尘埃,去腻化积,养身健体。

因而每到这个时节,农村的男女老幼就到田野去采摘田艾,晒干再用竹箕把田艾干擂擦成绒,然后煮熟晒干,变成象棉絮一样灰绿色的绒绵,就成了上等的田艾绒,就可以拿来和米粉做田艾了
每到冬至,吴川的市场就摆满各种生姜,有黄姜、白姜、黑肉姜、沙姜等不下十种,平时难得一见的各种野姜也出现在冬至的市场上。

这个时节,又适逢各种腊味上市,腊肉、腊肠还有腊鸭挂满市场,吴川人家家户户都习惯买一把有十几种品种的生姜片和腊肉、腊肠、腊鸭,煮美味可口的腊味姜饭过冬至。

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忙碌,全家人都要围在一起吃姜饭,这已是吴川人的一种习俗。

吴川的习俗多不胜数,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我看来,习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一种民俗文化能穿越百年的风雨洗礼保存到现在,其中必定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

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无意识选择,并经时间的强化作用积淀的文化。

吴川的习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并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吴川三绝”中有很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以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们的心灵,触动人们的情感,可以使人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行美的再创造,让人惊叹不已,传承下来的是却是一种民间文化。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刻,我们更加要凸显自己的文化身份,否则将会失去自信心和光荣感的根由,然而近年来由于经费不足等问题,令吴川人民自豪的“三绝”曾几度停办,这无疑是对民俗民化的一种破坏性伤害!对此,我们必须改变随便对待习俗文化的错误想法,我们应该努力地保护传统的习俗文化,发扬传统的习俗文化,在改革开放的现在,努力地把传统的习俗文化展现出来,让传统的习俗文化焕发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