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作战力量编程的构想

合集下载

战斗编成

战斗编成

16
注意:
前期车辆占据水源或停靠位置应适量 选择在外围,便于增援力量到场后占据有 利地形做好准备。 气(液)体泄漏,在做好警戒的同时, 一定要布置水枪对罐体周围气(雾)体进 行稀释,及时进行关阀堵漏。
5.高等级公路汽车火灾的战斗编成
高(中)低压泵水罐车 四辆车 重型水罐车 中型水罐车(备手抬泵) 抢险救援车 人员 7-7-4-4
4.易燃易爆化危类火灾的战斗编成
五辆车 泡沫车 重型水罐车 高喷车 人员 7-7-4-4-2
14
高(中)低压泵水罐车 化学洗消车
特勤队
普通队
泡沫车 四辆车 中型水罐车 高喷车(或器材运送车)
人员
高(中)低压泵水罐车 7-7-4-2
头车(泡沫车)--靠火场,先组织侦检、警戒,视 情组织进攻:
如果
储罐火灾,可先不灭火待增援,主 要实施冷却控制; 装置类地面流淌火等,实施泡沫灭火, 控制地面流淌火扩散;
人员
7-7-7- 4-4
6
大型或中型水罐车(1) 三辆车 普通队 人员 高(中)低压泵主战车(2) 中型水罐车(带手抬泵)(3) 7-7-4
基本作战能力: 1部车占据水源,或后方供水充足 主战车每部人数为7人 单车出3—4支水枪
7
普通队: 头车--到场靠近火场或就地取水,早出水控制火 势蔓延;(沪:头车打) 二车--利用时间选择最佳水源和进攻路线,作为 主攻灭火;(沪:二车堵) 三车--向头车或二车供水,或在所备水量充足的 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参与进攻。(沪:三车补) 特勤队: 头车--到场靠近火场或就地取水,早出水控制 火势蔓延; 二车--利用时间选择最佳水源和进攻路线,作 为主攻灭火; 抢险救援车、高喷车--主要备用,在有必要使用时, 三车向高喷车供水或出水枪掩护内部侦察搜救。 8

灭火作战预案

灭火作战预案

灭火作战预案一、背景介绍灭火作战预案是针对火灾事故而制定的应急措施和行动计划。

火灾是一种突发性、破坏性极大的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灭火作战预案,对于及时控制火灾、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灭火作战预案的目标1. 快速响应:在火灾发生后,迅速组织力量投入灭火行动,争取最短的响应时间。

2. 有效灭火:根据火灾规模和性质,采取合适的灭火方法和装备,有效地控制和扑灭火灾。

3. 人员安全:确保灭火作战人员的安全,防止二次伤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4. 损失控制:尽可能减少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挽回财产。

三、灭火作战预案的组织架构1. 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由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

2. 灭火行动组:负责具体的灭火行动,包括灭火人员、装备和车辆等。

3. 沟通联络组:负责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络,包括与其他部门、媒体和民众的沟通。

4.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灭火行动所需的物资、装备和后勤保障。

四、灭火作战预案的具体步骤1. 火灾报警和调度:接到火灾报警后,即将启动灭火作战预案,将火灾情况报告给指挥部,并调度灭火行动组。

2. 火灾勘查和评估:灭火行动组迅速赶到火灾现场,进行火势勘查和评估,确定灭火策略和方案。

3. 灭火行动:根据火灾规模和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和装备,组织灭火人员展开灭火行动。

4. 火灾控制和扑灭:通过灭火行动,控制火势的蔓延和扩大,最终将火灾彻底扑灭。

5. 人员疏散和安全:同时,要确保火灾现场的人员疏散和安全,防止二次伤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6. 损失评估和报告:在火灾扑灭后,对火灾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7. 善后工作和总结:完成灭火任务后,进行善后工作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灭火作战预案。

五、灭火作战预案的应急措施1. 灭火装备和器材的准备:确保灭火行动组配备齐全、性能良好的灭火装备和器材。

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

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

战斗编成究竟是怎么回事?
属性(是什么?)
○ 战斗部署的一部分
目的(为什么?)
○ 正确使用兵力
含义(做什么?)
○ 直接战斗的兵力兵器的组合
明朝戚继光的鸳鸯阵
两才阵 三才阵
二、消防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
编成——编在平时、成在战时。
灭火战斗员编号
基本编成
抢险救援编组
综合类型火灾编队
1、灭火战斗员编号
现状:
1. 攻坚组:由4人组成,其中1名 由指挥员担任;
2. 班组:救人组、灭火组、供水 组、排烟组… …;
3. 现行号员分工:4个号员+2个 组。
主 战 车






战斗号员火场分工一览表
2、抢险救援编组
救援班组编成及战斗分工一览表
分组 救人组
人数 2-4人
作业组
2-4人
侦检警戒组
2人
作战任务
制订下发文件,严格消防站每日交接班制度,不 得随意调整执勤实力,固化、强化执勤战备法定 意识;
定模式
要深入研究本消防站多台战斗车、多组号员编成之间的协同配合。 独立作战的消防站,要针对辖区火害特点,制订3套以上常用的初战控火
力量编成模式:
1. 主战车不动、大吨位直供、供水车移动; 2. 一车打、二车堵、三车补; 3. 举高车占作业面、车载炮压起火点、水罐车铺主干线。
主战车不动、大吨位直供、供水车移动
主战车
大吨位
供水车
水源Biblioteka 车打、二车堵、三车补1号车
2号车
3号车
水源
举高车占作业面、车载炮压起火点、水罐车铺主干线
车载炮
举高车 水罐车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及装备配备的思考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及装备配备的思考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及装备配备的思考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是一项复杂而严峻的任务,要求救援人员具备高超的技术和装备。

在进行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任务时,基本战斗编成和装备配备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基本战斗编成和装备配备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救援任务需要各类专业人员和装备的配合,因此需要一个合理的基本战斗编成来保证救援任务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基本战斗编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指挥部:指挥部是整个救援行动的核心,需要有专业的指挥人员来组织和指挥整个救援行动。

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任务中,指挥部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调配各类救援力量和资源,制定救援方案,并组织和协调各类救援行动。

2. 救援队伍:救援队伍是救援行动的主力军,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任务中,救援队伍需要包括消防人员、救援人员、医护人员等各类专业人员。

消防人员负责灭火和疏散工作,救援人员负责搜救被困人员,医护人员负责救治伤员。

救援队伍的人数和构成需要根据灭火救援任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3. 技术支持: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任务中,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装备来支持救援行动。

需要有专业的高空作业人员和设备来进行高空救援,需要有专业的水源供应人员和设备来解决灭火用水问题等。

4.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是整个救援行动的基础,包括食宿、医疗、通讯等方面的保障。

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任务中,后勤保障尤为重要,需要及时为救援人员提供所需的食物、水和医疗保障,并保证通讯畅通。

二、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装备配备的思考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需要各类先进的装备来支持救援行动,合理的装备配备可以提高救援行动的效率和成功率。

以下是对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装备配备的一些思考:1. 灭火器材:灭火器材是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基本装备,需要有各类先进的灭火器材来支持消防人员的灭火工作。

需要有高压水枪、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各类灭火器材来应对不同类型的火灾。

浅谈火场力量编程调派及训练

浅谈火场力量编程调派及训练

伴 随 灾 害 形势 的 日趋 严 峻 , 律 赋 予消 防部 队 的职 能 进 一 步 拓 法 综合增援 区 : 根据 全支队车辆及灭火需要一 次性调集。 以供水 宽 , 火及 抢 险 救 援 任 务 日益 增 多 。加 强 中 队车 辆 任 务 编程 及 多 车 车、 障车为主 , 灭 保 到场后迅速展开 保障任务 , 巩固水枪阵地 , 进行总 多 中队 合成 训 练 成 为 了解 决 这 一 矛 盾 的 有 效手 段 。 多 数 基层 消 防 攻 灭火 。 大 部 队在 大型 灭 火 救 援 现 场 仍 然 采 用 以 消 防 中队 为作 战 单 元 的作 战 3 主 战 力量 及 增 援 力 量 编 程 指 挥 模 式 , 种 作 战 方 法 虽 然 能 够 发 挥 单 一 中 队协 同配 合 默 契 , 斗 展 这 战 31战斗 编 队主 战 车 指 挥 员 由 主 战 车所 在 中 队主 官担 任 ,根据 . 支 开 迅 速 等 有 力 方面 , 但在 大型 火场 中不 能很 好 的适 应 多 中 队 团 队作 支 队 灭 火救 援 指 挥 部 下 达 的作 战任 务 展 开 作 战 。 队 灭 火救 援 指 挥 部 没 有 到达 现 场 前 , 临近 增 援 区主 战 车 指 挥 员在 途 中与 主 战 区 中队 战统一指挥布置 的需求 , 造成一些 资源和力量的浪费。 强 化 中 队单 车班 组 力 量 编 程 , 大 型支 队级 灭 火 救援 中打 破 以 指 挥 员 联 络 接 受任 务 ; 队 灭 火 救 援 指 挥 部 成 立后 , 主 战车 指 挥 在 支 各 中 队为 作 战 单 元 的模 式 , 对部 队所 有 战 斗装 备进 行 以 单 车 班 为 单 位 员 与支 队 灭火 救 援 指 挥 部 联 络请 领 任 务 。 用 特 殊 灭 火器 具 ( 如 : 使 例 的整合编组。科 学有效使用大型灭火救援战斗编程 , 方便 、 准确、 快 移 动遥控炮 、 消防机器人 ) , 由车辆装备所在单位 的指挥员负责 时 应 捷、 高效 的达 到 作 战 目的。 组织 指 挥 , 斗 员 负 责 操作 使 用 。 战 1 中队 执 勤 车辆 单 车 班 组 任 务 分 配 32主战 区中队供水车指挥员为供水指挥员 ;负责组织主战区 . 主 要 是 将 中 队执 勤车 辆 分 为 主 战 车 、 水 车 、 种 车 辆 以及 辅 及 临近增援 区中队供 水。支队灭火救援指挥部成立后 , 供 特 由支队供水 助 车 共 计 四种 车 型 , 灭 火 救 援 出动 时 , 据 中 队任 务 性 质 及 现场 指挥 员负责指挥供水。 在 根 综合增援 区中队在行驶途中负责联 系供水指 挥 员请领任务。 水员和司机 ( 供 班长 ) 提前联系辖区中队供水指挥员 实 际 需 要进 行车 辆 调 派 。 主战车型 : 根据各个基层 中队实际车辆状 况, 确定 中队 2 3台 明确水 源使用、 — 供水 形势 、 供水 方法。 指挥部供水参谋 负责划分调整 车辆为主战车辆 。 车辆选取标 准应符合 车辆性能稳定 , 吨位适 中, 配 消火栓 、 消防水鹤 使用 数量、 围 : 范 战斗编 队大吨位和 大功率水 罐 备 大 功 率 水 泵 、 辆 载 人 空 间 充 足 。 举 高 喷 射 消 防 车 、 动 炮 消 防 车 , 车 移 作为主供水车辆 时 , 应采取 运水 方法使用 , 不应 占领消火栓 吸水 车 、 沫 消 防车 、 泡 大功 率 遥 控 消 防 车 、 火机 器 人 等车 型 为优 先 考 虑 或 接 力供 水 。 灭 对 象 。 主要 执 行 强 攻 内战 灭 火 、 围 进 攻 、 制 蔓延 等 任 务 。 外 控 33特种车辆到场后统一由支 队灭火救援指挥部指挥 ,进行救 . 供 水 车 型 : 据 各 个 基 层 中 队 实 际 车 辆 状 况 , 定 中 队 2 3台 人 、 散 、 拆 、 烟 等 任 务 , 于 先 期 到 达 的 特 种 车 辆 可 根 据 主 战 根 确 — 疏 破 排 对 车 辆 为 供水 车 辆 。 车 辆 选 取 标 准 应 符 合 车 辆 性 能 稳 定 , 水 性 能优 区 中 队指 挥 员 安 排 展 开 。 吸 异 , 带 车 载 机 动 泵 、 艇 泵等 供 水 装 备 , 携 浮 车辆 载 水 量 大 等 条 件 , 优 3 . 助 车 辆 到 场 后 ,由 支 队指 挥 部 安 排 固 定 地 点作 为后 勤保 4辅 先 考 虑 大 吨位 重 型 水 罐 消 防 车 。 主 要执 行 后 方 供 水 及 器 材 保 障任 障 区 , 展后 勤 补 给 工 作 , 由支 队指 挥 部 将 保 障 区 位 置 通 知 全 体 开 并 作 战部 队。 务。 特种车辆 . 根据 中队装 备情 况确 定通信车 、 抢险车 、 防化 车、 特 4 编 程训 练 与 完 善 种救援车等特种任务车辆 为特种车辆用于执行通信保障、救人、 登 开展编 队训练 , 不断磨合完善。针对大型灭火救援现场战斗编 程, 本着 “ 练为战 ” 的原则从 实际 出发 , 到人与装 备有效结合 , 达 针对 高 、 拆 、 漏 、 明 、 烟 、 化 、 消 等特 种 任 务 。 破 堵 照 排 防 洗 并 编 战 辅 助 车 辆 . 据 中 队 装 备 确 定 供 气 车 、 修 车 、 勤 车 、 输 车 性 的开 展 模 拟 训 练 。 且 重 点 对 调 度 指 挥 、 队 配 合 、 法 战 术进 、 料 、 瓶 、 斗 员 饮 食 等 。 保 油 气 战 训练。 实施 过 程 可 以按 照 先 分 组训 练 , 合 成 训 练 。 队统 一 编 组 编 再 支 程 , 据 作 战 区域 的划 分 分别 进 行 训 练 。 后 根 据 常 见 火 灾 类 型 实地 根 2 辖 区 划分 与 出动 力 量 科 学合 理 划 分灭 火 救 援

浅析灭火战斗执勤力量编成

浅析灭火战斗执勤力量编成

浅析灭火战斗执勤力量编成【摘要】消防部队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将力量部署固定化,对减少火灾造成的危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在实战中,实际灾情与设定灾情并非完全一致甚至相去甚远,一味照搬预案并不能达到最理想战斗效果。

如果结合重点单位灾害实际,合理将消防执勤力量进行战斗编成,形成一套或多套灭火战斗力量组合,并按照编成进行调动、灭火,则能够有效解决灭火救援预案与火场实战之间的突出矛盾。

【关键词】灭火救援预案;执勤力量编成;优势;依据;模式灭火战斗执勤力量编成,作为一种全新的灭火战斗展开模式,越来越受到各级消防部队的高度重视。

近一年来,国内接连发生多起灾害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处置难度大、参战力量多的重、特大火灾,通过实施执勤力量编成调动,能够充分有效地控制火势发展,掌握灭火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为最终控制并消灭火灾抢得先机。

笔者认为,应将这一灭火战斗执勤力量编成模式迅速推广普及,在基层部队开展“六熟悉”和演练的基础上,快速提升消防部队战斗力,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发挥最大效能。

1.名词解释(1)灭火救援预案,是对灭火救援作战等有关问题做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消防作战文书,是针对重点地区或重点单位可能发生的火灾或其它灾害,根据灭火救援战斗的指导思想和战术原则,以及现有器材装备而拟定的灭火救援行动方案。

(2)灭火战斗执勤力量编成,即依据消防部队灭火战术思想和战术原则,合理将人员、车辆及器材装备,按照火场实际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优势高效能的战斗组合,增强消防部队灭火作战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灭火救援预案与实际灭火战斗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消防部队所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也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灭火救援行动逐步向抢险救援、突发事件处置和社会救援等多方向发展。

虽然当前针对重点单位已经普遍制定的数字化灭火救援预案,但其固定化的力量部署模式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灾害现场实际,尤其是在多个单位联合作战的大型现场,车辆器材装备和人员配备还没有充分整合利用,不能充分发挥人与装备的最大的效能,往往造成组织指挥混乱、作战讯息传达缓慢、战斗展开不合理、向前方不间断供水现象时有发生,最终是贻误战机,延长作战时间和作战难度,使灭火行动付出高昂代价。

灭火作战预案

灭火作战预案

灭火作战预案一、灭火指导思想:迅速扑灭火灾,积极抢救遇险人员,保护和疏散物资,减少损失是灭火战斗任务。

扑救火灾是一项争分夺秒的激烈战斗,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灭火战斗的指导思想,它是指在组织指挥扑救火灾时,根据火场情况,集中调集和使用兵力,有效控制火势,快速包围火源,迅速地消灭火灾,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

二、灭火战术原则和方法:1、在火场上要坚持救人重于灭火的原则。

但救人与灭火不能截然分开,在火场上往往救人与灭火同时进行。

2、在战术上要坚持“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

“先控制”就是要有效地控制火势,不让火势蔓延,为迅速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后消灭”是在控制火势的同时,灭火力量逐步向火点推进,达到全面彻底扑灭火灾。

3、灭火方法:堵截包围、内外夹攻、上下合击、重点突破、逐片(层)消灭等。

4、灭火步骤:(1)小火灾着火面积在10平方米内,力争以灭火机予以扑灭,同时作好用水准备。

(2)当火灾发展扩大到10平方米以上或燃及层顶时,立即动用消防水源。

(3)更大的火灾出现时,引邻近消防水源,增加射水量。

三、灭火战斗信号的发出:1、火灾目击者首先呼叫报信给周围人员,同时报告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值班室。

2、值班人员接到火警电话,问明情况后,立即拨出“119”,同时通知着火单位负责人,报告专职消防队队长,街道领导。

四、灭火指挥及战斗力量的安排:1、人员迅速到达火场,领导现场指挥,按平时的灭火预案布置各股力量。

2、政府专职消防队闻讯后要迅速赶赴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并按既定预案调遣灭火力量。

3、当公安消防队赶到时,原现场指挥应主动配合,并报告火场情况,服从调遣,安排力量协助扑救,保证水源供应,疏散围观人群。

五、注意及要求:1、火场指挥要沉着冷静,迅速判明情况,果断决策,其他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听从调遣。

2、听到救火讯号,必须积极参加扑火救灾战斗。

3、特别注意灭火人员的安全,灭火人员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4、扑救山火不得动用灭火器,人不能处在火势上方,并要注意风向,防止火苗蔓延自身。

灭火救援作战计划

灭火救援作战计划

七、模拟演练,修改完善 灭火救援作战意图确定后,根据草图构 思的初步设想,组织人员和车辆到实地进行 演练; 在演练过程中对预案的细节展开讨论, 征求意见,从而发现问题、修改完善。
八、上级审定,投入使用 灭火救援预案制定后,要报主管部门进 行审定验收。审定不合格的要重新修改,合 格以后才能投入实际应用。
五、灭火救援预案图 灭火救援作战计划图主要包括: 1.单位总平面图; 2.重点部位平面图; 3.重点部位力量部署图; 4.重点部位力量部署立面图;
六、与社会上相关单位协同 协同动作原则 各救援力量之间的关系 协同配合的方法
一、深入实地,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是制定预案的基础。 除前面讲到的单位基本情况外,需进一步查 清下述各项内容:
制定协助紧急救护预案
3、主要目标 主要目标是指为控制灾害和灭火救援所 选择的进攻、战斗和救援的主要方向。 在制定灭火救援作战计划时,先确定火 势蔓延或灾害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特点, 再确定灭火救援行动的主要方向。
五、部署任务,配置力量 确立作战部署,应根据着火对象特点, 火灾和事故特点而定。
武警学院灭火指挥教研室 2005年11月
灭火救援作战计划
是针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或特定 情况下可能发生的火灾及其他事故,对灭火救 援作战有关问题预先安排的作战文书。
是准备和实施灭火救援行动的基本依据, 是执勤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制定作战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二、灭火救援作战计划的分类 三、灭火救援作战计划的内容 四、制定作战计划的方法、步骤
一、制定灭火救援作战计划的目的 准确调集所需灭火救援力量,合理使用灭
火救援力量,成功实施灭火救援行动,最大限
度地降低财产损失,减少人员伤亡。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斗编成创新研究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斗编成创新研究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斗编成创新研究摘要:近些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相较其他普通建筑,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难度更大,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空间跨度大且结构功能复杂,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因火势蔓延迅速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全面强化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成工作,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行动的高效开展奠定稳固的根基。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斗编成;策略一、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主要特点分析1建筑材料及电气设备中可燃因素众多首先,高层建筑结构功能相较复杂,建筑施工材料以钢筋混凝土居多,而室内装饰和屋内成陈设物品大多为可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则有可能会加快燃烧速度,进而造成火势蔓延。

除此之外,由于建筑混凝土材料遇到高温不易熔化,这会导致建筑内部温度持续增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破坏,进而影响到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

最后,高温燃烧状态下的建筑材料和电气设备,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现场人员和救援人员一旦吸入过量浓烟,则会造成窒息缺氧,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高层建筑空气流动性不佳,如果这些浓烟和毒雾无法及时排出,也会对救援行动造成一定的阻力。

2火势蔓延速度迅猛高层建筑由于体量较大、结构功能复杂且人员密集,这些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灭火救援行动的难度,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则会因火势蔓延速度迅猛而无法在第一时间对火势进行有效控制。

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各个竖井空气流动顺畅,容易形成烟囱效应,造成热烟气向上迅速蔓延,进一步扩张了火灾事故的波及范围,这也会给救援人员增加救援压力。

3人员疏散难度较大首先,由于高层建筑层数较多,垂直疏散距离较远,内部人员快速撤离至安全场所用时较长。

当电梯设备失效或被禁用时,内部人员职能依靠楼梯进行疏散,极易造成楼梯拥堵和踩踏事件,这也会给人员疏散造成一定的助力。

其次,高层建筑空气流动性较差,如果楼梯无法有效避免烟火入侵,则会因为烟气充斥楼梯,干扰到人们的视线和呼吸,再加上高层建筑人员密集且分布不均,也会影响到正常的人员疏散,造成疏散难的局面。

灭火作战预案

灭火作战预案

灭火作战预案一、背景介绍灭火作战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火灾事故而制定的一套应急措施和行动计划。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灭火作战预案对于保障公共安全至关重要。

二、目标灭火作战预案的目标是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有效地组织力量进行灭火作战,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案编制1. 预案编制团队灭火作战预案由专业的应急管理团队编制,该团队由消防专家、应急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代表组成。

他们具备丰富的火灾应对经验和专业知识。

2. 预案内容灭火作战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火灾预警机制:建立火灾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风险。

- 火灾报警流程:明确火灾报警的流程和责任人,确保报警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

- 火灾处置流程:制定详细的火灾处置流程,包括人员疏散、灭火、救援等环节。

- 灭火装备和器材:明确各种灭火装备和器材的种类、数量和存放位置,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使用。

- 灭火队伍组织:确定灭火队伍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和任务分工,确保灭火作战的协调性和高效性。

- 沟通与协调机制:建立灭火作战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协调各相关部门的行动,确保信息畅通和决策迅速准确。

四、预案实施1. 火灾预警通过建立火灾预警系统,及时监测火灾风险,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火灾预警机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准备。

2. 火灾报警火灾报警是灭火作战的第一步。

在火灾报警流程中,明确火灾报警的渠道和责任人,确保报警信息能够快速传达给消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

3. 火灾处置火灾处置是灭火作战的核心环节。

根据预案中的火灾处置流程,组织人员疏散、灭火、救援等工作。

在火灾处置过程中,要确保人员安全,合理利用灭火装备和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并确保火灾彻底扑灭。

4. 沟通与协调在灭火作战中,沟通与协调是至关重要的。

预案中明确建立灭火作战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协调各相关部门的行动。

指挥中心要保持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及时传递指令和决策,确保灭火作战的协调性和高效性。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成的思考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成的思考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成的思考作者:余开智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1年第19期摘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为缓解日益紧张的城市土地不足问题,高层建筑逐渐在城市建筑中占据重要比例。

由于高层建筑体量大、空间跨度大、结构功能复杂,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类型、特点、难点及作战的主要任务,诠释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成的战术,探讨如何和做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成工作,进一步探索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战术战法,切实提升高层救援的技战术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消防救援作战编成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7(a)-0187-03Thought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Operations in High-Rise BuildingsYU Kaizhi(Haizhu District Brigade of Guangzhou Fire Rescue Detachmen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22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increasingly tense problem of urban land shortage, high-rise buildings gradually occupy an important proportion in urban buildings. Due to the large volume, large space span and complex structural functions of high-rise buildings, once a fire occurs, it is very easy to cause property losses and even casualties. Aiming at the types, characteristics, difficulties and main tasks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tac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operations, discusses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high-rise building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operations, further explores the tactical methods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echnical and tactical level of high-rise rescue.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Fire characteristics; Fire rescue; Combat formation近年來,各类高层建筑急剧增多,高层建筑火灾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1万起,亡474人,直接财产损失15.6亿元。

灭火救援战斗力量编成的探讨

灭火救援战斗力量编成的探讨

灭火救援战斗力量编成的探讨摘要:灭火战斗力量编成是整合优化现有人员和车辆装备,节省作战资源,提高作战效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解决火场组织指挥混乱的一条重要途径,战斗编成的优劣直接影响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的成败。

本文从战斗力量编成的构想以及实现人与装备有机结合的实现形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灭火编成人员装备1战斗力量编成的构想以苏里格气田消防大队辖区实际为例,初步设想将火灾分为一般火灾、原油罐区火灾、易燃易爆化危类火灾、公路汽车火灾。

1.1一般性火灾的战斗编成一般性火灾的战斗编成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民用建筑、仓库、简易构件、草原、堆垛类的火灾,可按照三车一套的战斗编成:头车在前方出枪灭火,二车、三车轮流为头车供水,并及时进行运水供水。

目前大队配备的大多都是重型消防车,载灭火剂量都在10吨以上,以水罐消防车为例,载水12吨,出1大19MM直流水枪可持续作战时间约为30分钟,一般火场出1-2大枪,一车水至少能持续作战15分钟,加上二车、三车供水能持续作战45分钟,二车要在45分钟内运水完毕恢复对一车的供水。

从实战来看,头车到场必须靠近火场前沿早出水控制火势蔓延,二车有一定时间选择最佳水源和进攻路线采取堵截包围或两面夹击的战术,它是主攻的中坚力量,三车向头车或二车供水,或在所备水量充足、火势小的情况下,可各自占据有利位置,集中力量一举歼灭火灾。

1.2原油储罐区火灾战斗编成按照实战需求确定编成方案,将各种枪炮有机组合起来。

1.2.1拱顶原油罐火灾战斗编成出泡沫枪消灭地面流淌火;出泡沫移动炮、车载泡沫炮消灭罐顶火;出水枪、车载水炮、移动水炮冷却燃烧罐和毗邻罐。

此类火灾供水尤为重要,按照重点单位消防泵房的流量压力,计算可利用消火栓的个数和可供给的最大流量,即供水得以持续保障出枪出炮的数量。

例消防泵房的水泵最大流量为200L/S,可做以下编成:出2门65 L /S车载炮,1门33L/S布利斯水炮,4大PQ8型泡沫管枪。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及装备配备的思考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及装备配备的思考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及装备配备的思考
火灾往往是大型高层建筑中极大的危害,一旦发生火警,灭火作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先进的防火器材及设备,也大大依赖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合理配备。

确切的灭火战斗编成及相应的装备配备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火灾发生的应急状况下,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基本战斗编成及相应装备配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该要制定针对某个特定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合理战斗编成。

这项工作要基于安全防护和节能环保方面的思考,找出这种灭火救援中最为有效的战斗编成方法。

这里,高层建筑里的人员安全及联动和调整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理想的战斗编成就是采取最具体、安全,能够快速有效的灭火救援措施。

另外,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装备配备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不同的灭火救援,必须要充分且合理的配备救火设备,包括抗火服,灭火器,抗火靴等救火装备,以及高效的新型喷水泵和其它防火设备,重点是确保到达喷火链,消防车辆,新式喷水泵等装备配备在当时有效的发挥作用,特别是在高耸立面等地方的配备。

此外,还需要确保有足够的消防组织、物资、设备及器械资源,以及具备灭火战术等高级技能的消防队员和指挥员。

在不同的火灾发生灾情下,有了充分的准备与应备,才能有效的迅速克服火灾,当然,真正灭火实施的前提是要派出充分特训合格且熟练的消防人员到现场。

总之,当高层建筑出现火灾时,基本上消防组织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针对这类火灾灭火救援的合理战斗编成及装备配备,保证在消防火灾灭火救援工作中尽量安全高效的发挥作用。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及装备配备的思考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及装备配备的思考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本战斗编成及装备配备的思考摘要:随着昆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等问题,城市建筑日益向高空延伸,由于高层建筑体量大、空间跨度大、结构功能复杂,一且发生火灾,易造成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切实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力度,坚决须防和遇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昆明消防支队专门研究制定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对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准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文通过分析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各个环节存在难点,结合昆明消防部队实地测试演练结果,对昆明消防队伍灭火救授战斗编程和装备配备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 战斗编成; 消防员; 装备配备1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存在困难1.1 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极易形成立体燃烧由于高层建筑内部通风管道、设备管道纵横交错,将建筑内部大部分空间连通。

若高层建筑的管道防火分隔存在问题,火灾中这些竖井形成很强的烟囱效应,一旦发生火灾,火灾延竖井、通风管蔓延,火势扩大到整个建筑物。

根据使用需要,很多高层建筑酒店设有中庭,当火灾发生时,产生烟囱效应,使得烟气迅速蔓延,若防火分隔设施未有效开启,易形成立体火灾。

现代建筑内部裝修通常使用了大量可燃材料,如木龙骨、墙纸、窗帘、地毯等,豪华的内部装饰装修也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的火灾荷载。

若装饰装修材料未经过阻燃处理,燃烧时将释放出大量有毒烟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氢等,燃烧速度快,阻碍人员琉散逃生和灭火救援战斗行动开展,严重成胁人员生命安全。

1.2 人员疏散困难,疏散通道难利用在相关消防设计规范中,疏散楼梯的数量、宽度在设计时主要根据建筑内部人员数量确定,未考虑灭火救援人员沿楼梯登高行动的需要。

在火灾条件下,疏散楼梯中易发生拥堵,不利于灭火救授行动展开。

疏散手段有限。

火灾情况下,客运电梯停用,垂直方向疏散距离长,且疏散只能依靠楼梯,大大影响了疏散效率。

人员聚集,容易出现拥挤。

浅谈火场力量编程调派及训练

浅谈火场力量编程调派及训练

浅谈火场力量编程调派及训练作者:解江;杨明明;朱继胜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04期摘要:多中队参加的大型火场灭火救援是我们消防部队研究的一项新课题,大型火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资源利用率不高,指挥通信不畅等严重制约我们消防部队的灭火工作。

在大型火场中如何更好的调配力量,协同作战,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开展合成化训练成为了一项新的课题。

Abstract: Large fire extinguishing and fire rescue that many squadrons participated in is a new task to stud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large fires such as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not high, poor command and communications, etc. These factors seriously restrict the work of fire fighting. How to arrange the allocation of power, working together to carry out the synthesis of the training has become a new subject.关键词:灭火救援;力量编程;合成训练Key words: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force programming; synthetic training中圖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71-01伴随灾害形势的日趋严峻,法律赋予消防部队的职能进一步拓宽,灭火及抢险救援任务日益增多。

加强中队车辆任务编程及多车多中队合成训练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

火场力量编程调派及训练探讨

火场力量编程调派及训练探讨

火场力量编程调派及训练探讨摘要:火灾在产生初期破坏力较小,也容易被扑灭和控制,伴随火灾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会因难以控制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提升救援效率是消防队伍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我国消防队伍在救援过程中存在消防力量运用成效低、救援通讯质量差、火场力量编程调派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火情的控制效率,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基于火场力量编程调派理论,提出编程指挥以及训练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字:灭火救援、力量编程、合成训练火灾是灾难后果极为严重的事故类型之一,对人身财产安全威胁极大。

近年来各类火灾事故发生概率逐年增长,对我国消防部队的救灾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中队车辆任务编程及多车多中队合成训练,是提高救援水平的重要方法。

我国消防部队一般采用中队作为救援任务的战斗单元,救援技术和救援战术研究也多集中于单一作战单元的救援任务,在大型火灾等需要多个作战单元协同救援的指挥方法以及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空白。

火场力量编程调派及训练合理可以有效提高大型支队救援效果,增强战斗单元协同作战能力。

火灾救援时可以科学有效的根据火情进行救援战斗计划的制定与修改,提高救援效率。

1.中队执勤车辆单班组任务分配目前我国消防部队在火灾救援中使用的车辆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主战车、供水车、特种车辆以及辅助车辆四种。

不同车辆在救援中有着不同功能,在灭火救援任务中,根据实际火情以及现场环境进行车辆调派。

其中,主战车辆每个中队战斗单元一般配备3辆,主战车需要配备大功率水泵,并根据救援需要加装举高喷射设备、移动灭火炮、泡沫设备、灭火器等扩充设备。

主战车在救援战斗中的任务主要为强攻灭火、外围封锁控制蔓延等。

供水车辆数量一般由主战车数量决定,车辆需要具备大吨位的载重能力,并配备机动泵等设备。

在救援战斗中主要负责供水以及器材保障工作。

特种车辆是根据特殊的救援需求而定制的特殊功能的车辆,如通信车、防化车、抢险车等等。

特种车辆在救援任务中,主要负责执行通信恢复、破拆、堵漏、照明、排烟、防化等特种任务[1]。

编程模式在消防中队灭火作战中的应用分析

编程模式在消防中队灭火作战中的应用分析

编程模式在消防中队灭火作战中的应用分析摘要: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火灾的发生概率也不断提升,本文介绍了灭火作战编程模式制定的意义及其调度方案,以期进一步提升消防火灾的处理效率,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编程模式;消防中队;灭火作战引言:编程模式指的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合理编排、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事物能效的一种方法。

当前在消防中队中应用编程模式制定的灭火作战方案指的是,消防中队在考虑到自身车辆装备、水源设施的基础上,依据火场的实际情况,对灭火资源加以整合,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模式。

一、制定灭火作战编程模式的意义现阶段,我国的灭火救援指挥体系主要被分成消防总队、支队、大队、中队以及班组这五部分,并且为进一步提升火灾现场决策的准确性,我国主要通过建设语音控制、一体化业务管理、视频调度等系统,使指挥员能够更好地认识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多种指挥措施下达命令,降低火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威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火灾出现的原因也越加复杂,举例来说,与传统火灾主要是由于明火引发不同,当前火灾发生的类型变得极为多样,比方说2015年发生在天津港的特大火灾,主要是由于化学药品引发,这种火灾的破坏性极大。

在开展火灾作战的过程中,受指挥员素质参差不齐、决策辅助措施不够先进、火灾现场情况较为复杂等因素的影响,火灾作战的效率往往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当前消防中队中制定灭火作战编程模式,制定具体的火灾作战模式,并预先对火灾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模拟,可以有效地提升火灾作战的效率与质量[1]。

二、灭火作战编程调度方案现阶段,灭火作战编程模式主要可以分成灭火救援类型模块与功能模块,其中灭火类型模块指的是消防中队在考虑到中队成员、车辆装备等因素的基础上,依据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救援车辆以及人员进行分配。

而功能性模块指的是,消防中队依据中队中消防车辆的具体状况对车辆的作战功能加以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斗力量编成的构想
根据火灾的不同类型及现有的执勤实力,把握其共性适用条件,初步设想将火灾分为一般火灾、高层建筑火灾、地下建筑火灾、易燃易爆化危类火灾、高等级公路汽车火灾为研究对象按照特勤队、普通队分别确定相应的战斗力量编成。

一般性火灾的战斗编成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民用建筑、仓库、工厂和无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的宾馆、饭店、人员聚集场所类的火灾。

特勤队出动四车:重型水罐车、高低压泵水罐车、中型水罐车、高喷车、抢险救援车,人员配备按照7-7-4-4的标准。

普通队出动三辆消防车:高低压泵主战车、2辆中型水罐车或大型、中型水罐车各一辆,人员按照7-7-4标准。

从实战来看,头部车到场必须靠近火场或直接停靠火场前沿早出水控制火势蔓延,二部车有一定时间选择最佳水源和进攻路线,它是主攻的中坚力量,三车向头车或二车供水,或在所备水量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参与进攻,在特勤队到场时,抢险救援高喷车主要备用,在有必要使用时,三车向高喷车供水,二车就地取水出水枪或是向头车供水。

高层建筑类火灾的战斗编成
按照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要求,室内消火栓系统应完备好用,必须设有水泵接合器,且在15-40米范围内,设有消防水源。

在扑救措施上,对于高层建筑应重点放在组织人员疏散和被困人员的营救上;灭火战斗要以内攻为主,辅以外攻,控制火势向上蔓延。

根据第一出动
力量“宁多勿少”的调集原则,其战斗编成及应用为:特勤队出动五车以上,人员按照7-7-4-4-2的要求配备,头车占据就近水源,利用室内消火栓打控制、掩护与主攻;二车靠近火场,外攻防蔓延,并掩护登高车;三车找水源,向二车供水;四车带有破拆器材、排烟器材、救生器材及照明器材,为火情侦察、战斗行动和实施救人提供器材保障,举高消防车主要任务是救人或是灭着火层较高的火点以及控制火势向上蔓延。

普通队出动三辆消防车,人员按7-7-4要求配备,战斗行动与特勤队前三车模式,在进行登高抢救疏散被困人员时,一是要注重自身安全,二是部署在外围的水枪要及时进行掩护。

在实战运用中,要根据火场任务需要,灵活运用作战方式,如救人任务重时,2、3、5部车可抽出一定力量或全部力量投入救人;一旦救人任务完成,外部火势得到控制,3部车可立即转为内攻的主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室内消火栓组织灭火行动的人员应自带1-2盘水带,以便火势扩大后,有效地推进和转移水枪阵地。

对于室内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建筑内部消防设施齐全好用的宾馆、饭店、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地下建筑类火灾,组织灭火救援也可采用此战斗编成。

地下建筑火灾战斗的编成
为了迅速、准确、及时发现火情,迅速扑灭初期火灾,控制消灭中期火灾,便于迅速疏散人员,现代地下建筑内通常设有各类消防设施。

此时特勤队在出动车辆时要适当调配专业车辆,其战斗编成为,出动五车,人员按照7-7-4-2-2要求配备,头车靠近火场,就近取水,
分成两个组,一组预备进攻,一组实施救人,二车停靠相应位置,就近取水,分成两个组,一组进入室内利用固定消防设施进行控制和掩护,后转入主攻,一组在外转部署水枪阵地防止火势向地上建筑蔓延或对已蔓延到地上的火势进行歼灭,排烟车、照明车分别做好排烟和照明工作,器材运送车主要携带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及救生设备。

普通队出动三车,人员按7-7-4标准配备,头车靠近火场,就近取水,分两组,一组实施救人,一组掩护施救,二车停适当位置,外围打控制,内攻打主攻,三车向二车供水。

对于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和相互之间的联络,在灭火当中,对于不宜采取内攻的小型地下洞室,或某些地下建筑局部巷道、局部洞室房间且无人员被困时,可利用向地下灌注灭火剂或封堵的方法灭火。

易燃易爆化危类火灾的战斗编成
此类火灾燃烧猛烈,爆炸性强,扑救难度大,第一到场中队力量往往无法扑灭大火。

冷却控制是基层中队到场的主要扑救措施,无疑,侦检、警戒、关阀断料等技术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

而石油化工单位内部消防水源一般都较充足,基本可以满足第一到场力量各占水源的需要。

根据上述情况,其战斗编成及应用构想为:特勤队出五车,人员按7-7-4-4-2标准配备,普通队出动四车低压泵水罐车、泡沫水罐车、中型水罐车、高喷车】,人员按7-6-4-2标准配备,头车靠火场,采取有效技术手段,视情组织进攻;二车就近占据水源,掩护兼控制;三车单作战,重点打冷却。

头车一般为泡沫车,到场后可先组织侦检、警戒,然后视情组织灭火战斗。

假如是储罐内火灾,可先不灭火待支
援,主要布置冷却力量;假如是装置类、地面流淌火等,从实战效果看,只要泡沫车延续灭火时间能满足支援力量到场的要求,可实施泡沫灭火。

这样,虽然不能一举扑灭明火,但能有效控制地面流淌火扩散,形成阻止火势的泡沫层。

当然,此类火灾状态繁杂,火场瞬息万变,应当深入研讨、酌情而定。

二部车利用火场较近的水源,完成2项任务,一是在水枪掩护下,与工厂技术人员配合组织关阀断料;二是对着火装置实施冷却。

三部车自占水源单独作战,主要负责对着火部位或邻近装置实施冷却控制。

其他车辆,主要任务是运送泡沫液、堵漏器材、防护装具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洗消等。

这里要提醒的是,即使火场四周水源充足,所有车辆占据水源或停靠位置应适量选择在外围,以便为支援力量到场后占据有利地形做好预备。

对于气体泄漏的抢险处理,在做好警戒的同时,一定要布置水枪对罐体四周气体进行稀释,及时进行关阀堵漏。

高等级公路汽车火灾的战斗编成。

高等级公路汽车发生火灾,大部分是由于车辆相撞击后导致油箱爆裂发生爆炸,或者是泄漏的汽油,柴油遇明火发生燃烧,也有部分是因为电气短路引发火灾。

这类火灾突发性强、燃烧猛烈、人员伤亡大。

而等级公路的路面缺乏水源,这就需要消防中队要按照到场快,灭火救援行动快。

按照“快速灭火,重点保护“的原则,其战斗编成及应用为:特勤队出动四车,人员按7-7-4-4的标准配备,普通队出动三车,人员按7-7-4标准配备,头车靠火场,打进攻;二车选位置,打夹击。

三车主供水,打接力,在水源相对较远时,头车出水,二、
三车进行运水供水。

根据水源缺乏的实际,头车一般应为高低压泵车,可利用高压枪打击火势,减少用水量,延续灭火时间;同时积极采取破拆等措施救援被困人员。

二部车占据有利的停车位置,打近攻、打快攻,争取最大灭火效能。

三部车主要负责向头部车供水。

在扑救高等级公路汽车火灾时,一定要首先想到抢救疏散被困人员,假如多部车相撞,其中一部起火的情况下,应先设法将着火车拖离同时,在处置现场做好警戒。

假如到场力量携带水量足,过火面积不大,有能力一举歼灭火势,第三部车可直接出水,集中力量打快攻;反之,只有依靠头部车与二部车形成的主干线控制火势,必要时可组织三车向其供水,以待支援。

以上五类火灾扑救,在估计消防水罐车自带水充足、火势小的情况下,可各自占据有利位置,集中力量一举歼灭火灾,在自带水不够的情况下,重型车靠近火场,主攻灭火,从实战情况来看,头部车到场后应早出水控制火势蔓延,二、三部车有一定的时间选择最佳的进攻路线,它是主攻的中坚力量,其他车辆按装备性能各司其职。

于是初步形成在各类火灾扑救中,特勤队出动四车、五车,分别按照7-7-4-4、7-7-4-4-2的人员配备,普通队出动三车,人员按7-7-4标准配备的战斗力量编成模式。

这几种战斗力量编成设想中,根据火灾的特性可适当将部分水罐车调整为泡沫车或干粉车,并灵活运用战术战法,非凡是在化工类火灾扑救当中,一般水源较为充足,基本可以满足第一到场力量各占水源的需要,此时头车要靠火场,采取有效手段,视情组织进攻,二车视情进攻或掩护控制,三车重点打冷却,
四车主要任务是供水。

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头车主要靠火场,视情利用最近水源向水泵接合器加压,战斗人员一边进行抢救、疏散人员,一边进入高层内部利用室内固定消防设施掩护、进攻,二车靠火场,外攻防蔓延,内攻打掩护,三车近水源,打主攻,四车外围打接力。

在有多个中队、多种车辆参加灭火战斗时,一定要遵循“统一指挥、按级指挥”的灭火组织指挥原则,适时调整部署灭火战斗力量,把精良装备和精兵强将部署在火场的主要方面,充分发挥临场指挥能力,合理运用战略战术,防止分工混乱和力量资源的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